玉树地震朗诵演讲稿

合集下载

玉树地震感人演讲稿

玉树地震感人演讲稿

玉树地震感人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缅怀一位位英勇无畏的玉树地震中的英雄们。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感受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0年4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席卷了玉树,给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无数英雄涌现出来,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首先,我要向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深切的慰问。

灾难无情,人有情。

在灾难面前,我们共同面对,共同承担。

我们要用爱心和关怀,为这些家庭送去温暖和力量。

然而,在这场灾难中,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那些英勇无畏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救援第一线,为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什么是无私和奉献。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志愿者,他叫张华。

在地震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地赶往灾区,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

在救援过程中,他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倒在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

还有一位位救援人员,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奋战在救援第一线,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勇敢和担当,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除此之外,灾区人民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积极自救互救,为重建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和希望,什么是感恩和自强。

这场灾难虽然给玉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伟大。

我们要铭记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们,铭记那些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力量的志愿者们。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担当,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如今,玉树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这座美丽的城市正在重新崛起,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们要珍惜这一切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为玉树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玉树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玉树地震演讲稿

玉树地震演讲稿

玉树地震演讲稿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

在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玉树地震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玉树地震演讲稿1玉树,我们时刻在关注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现在虽然已经度过了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我们生命的奇迹还是在继续发生,今天仍然有幸存者从废墟深处被救转送到我所在的体育场的救治点。

今天12点10分的时候又有三名刚刚从废墟当中被挖出来的重伤员被送上了大巴,他们将被送到西宁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当中有78岁的老人也有40岁的壮年人,整个救治转运的过程就像一场战争,医护人员、志愿者,他们都在争分夺秒。

今天的转运过程当中,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就是在担架被运上大巴的时候却耽误了10分钟,因为担架上有一位40岁的年轻男人叫斯塔,他的脸上都是土,他是刚刚是被从夷为平地的家里挖出来的,他被诊断为骨盆粉碎性骨折,不住的发出呻吟,但是他的右手紧紧的抓住地上的一块石头一直在摇头,就是不肯上那辆大巴,旁边是他6岁的女儿叫文德卓玛,他的女儿一边哭一边抓住他的手,费力的想把他的手从石头上掰开让他上大巴。

旁边一位志愿者告诉我,这个男人的父母和妻子刚刚被挖出来,但是他们已经不幸遇难了,而斯塔被挖出来的时候他却一直不肯离开已经成为废墟的家,那个废墟下面埋葬着他的父母,埋葬着他的妻子,他一直不肯走最后是被强行给运过来的。

文德卓玛是他的大女儿,他还有两个女儿,只有4岁和1岁,他之所以不肯上大巴就是怕不能活着回来以后就没有人来照顾这三个年幼的女儿了,但是志愿者告诉我,如果他不被送到西宁的时候,他就没有生的希望了,后来有一个头上戴着绷带的藏族男人跪在担架的旁边,趴在斯塔脸上跟他说话,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我就看到6岁的女孩文德卓玛哭的更厉害了,后来斯塔终于松开了手上了大巴。

文德卓玛告诉我,后来劝他爸爸上大巴的人是他的亲属,当时他的亲属说,如果你不走,你就肯定会死,如果你走了,你就可能站着回来,万一你真的留在西宁,再也回不了玉树的时候,你也不用担心,我会把你的孩子像我的孩子一样养大的。

玉树地震演讲稿玉树,加油!

玉树地震演讲稿玉树,加油!

玉树地震演讲稿玉树,加油!玉树地震演讲稿玉树,加油!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有的学生还走在上学的路上,有学生已经在校园内玩耍,有学生已经在教室里……就在此时,青海玉树县的那一瞬间、当我们听到信息如刀割般的痛楚、青海发生了7.1地震、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降临到青海,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同学们,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的遇到过地震,我们无法想象那山崩地裂的瞬间给同胞们带来的危害和痛苦。

让我们从这份地震日记中的那一组组数字中去体会那份藏族同胞心中的伤痛。

2010年4月14日,截止18时青海省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造成400多人死亡,上万人受伤。

2010年4月15日,截止15日16时30分,地震共造成760人死亡,243人失踪,11477人受伤,其中重症伤员1174人。

2010年4月16日,截至16日下午17时,青海玉树“4-14”地震已经造成1144人遇难,417人失踪,11744人受伤,其中包括重伤员1192人。

2010年4月17日,截至下午17时,玉树地震共造成1484人遇难,312人失踪,12088人受伤,其中1394人重伤。

参与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武警官兵达 1.1万余人。

2010年4月18日,上午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1706人,失踪256人,受伤12128人,其中重伤1424人。

2010年4月19日,截至晚2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2039人,失踪19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2010年4月20日,截至上午10时,地震已造成2046人遇难,失踪193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同学们,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在这次灾难中又有多少中华民族的同胞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今天,4月21日,又将是一个令人永远记忆的全国哀悼日;今天,我们将再一次降半旗为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祈祷,愿他们在天堂里安息……全体立正,敬礼,降半旗!——礼毕!同学们,让我们双手合拾,为永远离开我们的同胞们,默哀一分钟。

玉树地震感人演讲稿

玉树地震感人演讲稿

玉树地震感人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天站在这里,作为一名演讲发言人,向大家讲述我们的玉树地震。

2010年4月14日的那一天,玉树地震的发生,让人们失去了亲人、家园和曾经的美好。

地震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和损失,但又唤起了人们心中最深刻的情感和慈善精神。

人们在灾难面前体验到了无尽的痛苦和心酸,他们完全失去了生活中的重要元素。

灾难的临近,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关注人民的福利。

当我们眺望着玉树的长远未来,我们必须坚信,我们的国家将永远支持灾区的复兴和发展。

我们必须努力奋斗,真正能够为我们的祖国慷慨贡献,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可以将灾难中的经验和教训变成一笔部分的财富,并为我们的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回首来时的道路,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地震,更是一次愚公移山的艰辛历程。

在这极富挑战性的环境下,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与在场邻里锐意拼滐的精神,看到了社康、公安、医疗、群众、管护等各类流动队伍购进救援物资,完成各类保障任务的协同合作等等。

尽管还有许多难点和弱点,但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祖国屡经困难,依然屹立不倒,并继续前行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将我们聚集时刻珍惜,人们奋斗时就会精心营造的和谐氛围。

今天,我们怀着梦想来到这里,准备开展一项新的起点,迎接新的地震。

我们应该缅怀逝去的逸民,并发奋图强,将灾难变成可持续的华丽新生态。

我们不能对自己的力量抱有过高期望,我们应该认真关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事实,而不仅是他们的暖心,还有固有的释义。

今天,我在这里再次向全国人民及全球人民宣扬,玉树不是一座孤独的山村,更不是一个人沉寂的大陆,玉树是世界的,玉树是人民的。

我们将竭力实现新的希望与新的自我,反复飞跃鸦片战争科技营销,铸造新的未来和事业成果,以至于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在玉树地震中铺成一片光耀的草地。

谢谢大家!。

玉树地震发言稿

玉树地震发言稿

玉树地震发言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我是玉树地震灾区的一名中学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我亲身经历的玉树地震的相关情况。

首先,我想谈谈当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那是在2010年4月14日的早晨,我正在家中准备去上学,突然地震发生了。

随着地面的剧烈晃动,我突然失去了平衡,整个房子开始摇晃起来。

我感到了一阵巨大的恐惧,我的心快速跳动,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当我意识到这是一次严重的地震时,我立刻躲在桌子下面,尽量保护自己的头部。

这场地震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和恐惧。

地震发生后,我立刻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我和父母一起冲进了震后的废墟中,希望能找到亲人和朋友。

我们看到房屋倒塌,街道上的尘土弥漫,人们四处奔跑。

我看到很多人倒地不起,有人在呼喊,有人在寻找救援。

我惊讶地发现,我们所熟悉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被大地抽走了生命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亲眼目睹了灾区的状况。

我看到了无数的受伤者,他们在痛苦中挣扎,由于交通受阻,医疗资源不足,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

我看到了爱心无私的志愿者,他们冒着危险冲进破碎的房屋中,搜寻被困的人们。

我看到了那些勇敢的救援人员,他们日夜不停地工作,努力救出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在这场灾难中,我还看到了人们之间的勇敢和坚强。

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救援人员,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展现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我亲眼看到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在灾难中互相帮助,伸出援手。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重建了家园,重拾生活的希望。

玉树地震让我更加明白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也无法抵挡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量。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勇敢的行动来应对灾难。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爱心的力量,相信人性的力量。

灾难是暂时的,生活还在继续。

在地震之后,灾区的重建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们加入到了灾后重建中,许多受灾群众已经重新找到住所、工作和希望。

然而,灾难的伤痛不会轻易磨灭,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帮助那些依然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关于青海玉树地震演讲稿范文

关于青海玉树地震演讲稿范文

关于青海玉树地震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温情中的力量——青海玉树地震》。

2010年4月14日,我国西北边陲的一个小城市,它的名字叫做玉树。

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这座城市的一切。

6.9级的强烈地震,让青海玉树沦为一片废墟。

那一瞬间,我想玉树的人民一定是经历了灵魂的挣扎,他们忍受着痛苦,悲伤,但更多的是人们脸上绽放的坚强和那份温情。

人们的信仰让这座城市重生。

灾难面前,玉树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抛却悲伤和恐惧,用手中的工具,只用自己的双手来重建那座曾经美丽的城市。

无论是家家户户,还是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汇聚到玉树,一起为重建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灾难中的玉树不再孤立,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关注着玉树。

大家的目光里透露着对玉树人民的关怀和温情,他们为玉树捐钱捐物,给玉树祈福,呼吁各方力量给予帮助。

这份温情让玉树人民深感温暖,他们感激于这份关爱,又更加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念。

温情显现在灾后的重建中。

自从地震以后,各方力量纷纷向玉树伸出援手,山东、江苏、福建等多个省市都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和资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树的城市面貌逐渐恢复,更加美丽。

玉树人民展现出了他们的顽强精神,跌倒了就会再次站起来,摔坏了就会修复。

这份坚持和努力,正是温情的化身。

温情所发挥的力量,不仅仅在灾后的重建中体现,更在灾后的一切事务中显现出来。

人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温情的流露。

玉树的老师们,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作授课台,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灵;玉树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救出来;玉树的志愿者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玉树的警察们,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守护了这片土地。

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温情的光芒,他们的温暖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灵。

通过这次灾难,我们看到了温情中的力量。

它让人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它让人们抛却冷漠和自私,投身到一线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它让人们义无反顾地奉献自我,去捐款、捐物、捐血;它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
尊敬的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们: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我们深受痛心,对遇难的人民深表哀悼,对失去家园的人民表示慰问。

一、关于抢险救援
自地震发生以来,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公安、武警、消防、民兵、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全力以赴进行抢险救援。

经过艰苦努力,截至目前,共有600多名伤者得到了及时救治,6000多名群众得到了安置。

同时,我们也展开了
全面的灾情评估和救援工作,持续更新着灾情信息。

二、关于灾后重建
地震对玉树地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我们正在积极组织各方力量,筹措灾后
重建资金,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谋划。

我们已经邀请相关专家组成了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积极研究和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力求为灾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三、关于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
在此,我们向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和由衷敬意。

玉树地震后,全国各地和海
外华人华侨纷纷伸出援手,向灾区捐赠了金钱、物资和医疗队伍等,并表示将一直关注和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和爱心。

四、关于未来的展望
此次地震给玉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我们依然坚定地相信,有全体玉
树人的团结和努力,玉树地区一定能够重新崛起。

我们憧憬着未来,期望有更多的朋友和力量支持,共同为玉树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而努力。

最后,我们再次向灾区人民表示慰问和支持,对全国各族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谢!
谢谢大家!。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社会各界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到这里,代表所有关注青海玉树地震的人们,向大家发表一份发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九年。

回想起那场发生在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我们仍然感到痛心疾首。

当地火车站前一块玉树石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心中,你们永不消逝!”这句话形容了我们对于玉树地震的永恒怀念。

玉树地震是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次7.1级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不仅给当地及周边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稳定和安全所带来的威胁。

玉树地震虽然给生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是,从它的灾难中,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九年来,大家在玉树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中倾注着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那以后,玉树地区几乎被重建成了一个全新的地区,这个地方的宽阔的景色和民众的笑容似乎在告诉我们,没有我们改变不了的明天。

尽管当地受到地质构造等各种自然条件的严重限制,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让灾后的地区变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玉树地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威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力量的可爱与伟大。

因为它,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一个充满爱拥抱绿豆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家都是一起努力争取奋斗的普通人。

玉树地震至今已经过去九年,带给我们的伤痛始终难以磨灭。

让我们更加关注自然灾害,认真学习灾害知识,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加坚强、有勇气应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挑战。

愿我们一起祈祷,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树地震朗诵演讲稿
玉树地震朗诵演讲稿
青海玉树地震, 大自然又给了我们人类一个自然警钟, 我们应该为此做点什么呢? 再次和大家讲讲10条建言, 树立信心!
1 地震救灾谨记"第一时间"
强调"第一时间"救灾, 就是与死神和灾害赛跑。

有了"第一时间"的意识, 才会全力以赴奔赴灾区;才能急公众所急, 帮公众所需。

救灾强调"第一时间", 不仅是强调效率, 更是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2 再次喊响"玉树挺住, 中国加油"
现在无疑是救人的关键时间, 对灾区群众来说, 现在最需要一点汶川的勇气, 对全社会而言, 也需要再次发扬汶川地震中那种团结协作、共献爱心的抗震精神。

在天安门广场, 成千上万的人共喊着一个口号:汶川挺住, 中国加油!在各地赈灾的捐助箱前, 在义务献血的医疗车前, 人们排起长队, 争相解囊挽袖。

一时间不管城乡, 抗震救灾成为社会上最热的一个名词。

而在那一段时间, 虽然国家遭受了那么大的磨难, 但整个社会几乎出现了空前的团结一心景象, 许多西方媒体记者也为此情此景感动。

而现在正是需要我们重新发扬这种精神的时候了。

一场灾难就是一次人生的涅盘。

汶川灾后正是这样, 请让我高声喊响:玉树挺住, 中国加油!
3 让我们一起回忆"汶川经验"
当下, 我以为如何借鉴汶川地震的救灾经验, 将玉树的地震伤亡降到最少, 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是首要的事。

前不久的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伤员转运, 就借鉴了转运汶川地震伤员的经验, 转运的铁路总指挥, 就曾是汶川灾区转运伤员现场总指挥。

可借鉴的经验还有很多, 比如通信中断了, 如何综合利用多种通信资源, 保障应急通信方式;交通中断了, 如何采取空运, 如何抄近路, 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地震灾区。

要继续发扬"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救人"的做法, 以最快的速度制定抗震救灾措施, 全力抢救被地震掩埋的生命。

4 提醒自己, 不因"坚强"而麻木
我身边有人说, 玉树地震的震撼, 没有汶川那么强。

这可以理解, 不同于两年前, 我们有强烈的震感, 甚至有亲自避难的经历;不同于两年前, 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被强悍地冲击;不同于两年前, 那种猝然的惊愕;甚至就是地震级别, 也不同于两年前……没错, 汶川大地震之后, 我们的内心更强了, 但坚强, 不能成为一种麻木———尽管有太多不同, 同胞们那失去亲人、忍受寒冷与饥饿的苦难却是相同的。

以同胞正在经受磨难的名义, 请保持我们持续关注的热度、八方支援的温度、不惜一切的力度!有专家称, 此震之后不排除还会有其他余震, 仍然不能丧失警惕。

这尤其提醒自己, 我们的内心不要因为坚强而变得麻木。

5 信息公开就是抗灾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 人们即被各种信息包围着, 但由于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主流媒体的迅速介入, 大家很快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心的寄托。

正是各种关于灾区的信息, 以"原生态"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 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救灾的点点滴滴, 大家不再怀疑和恐慌, 大家更加明白抗震前线需要什么, 不需要什么。

汶川地震, 让我们每一个人见证了"信息公开"的力量。

一方面抚慰了惶恐的人心, 让人在战胜灾难时更加从容, 同时, 对灾难的持续关注, 以及由此被激发出来的强大的民间慈善资源, 可以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有助于携手有序抗灾。

曾经的经历让人们对未来有更深切的期待———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 它的及时发布, 全面展示, 本身就是一种"抗灾力"。

6 善用民间力量
志愿精神, 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

汶川震后抗灾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民间力量的充分调
动。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进入地震地区, 自发地进行抗震救灾活动, 全社会捐款金额也超过纪录, 作为官方救援的补充力量,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坦率地讲, 如果组织与协调不到位, 如果得不到政府有效的信息与配合, 有时候民间力量会较难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可以想象, 玉树地震发生后, 各方志愿者, 包括企业家、公众人物, 尤其是一些长期在玉树当地从事志愿服务的人, 都会出钱出力, 或者直接奔赴灾区。

这种强大的救灾力量和意愿需要被善待、善用, 尽力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理智的疏导, 用好这些民间之力, 充分发挥反应迅速、组织迅速、到位迅速、救援迅速的公民优势。

7 捐出你的帐篷来
让我们最揪心的是, 灾区的人民吃什么, 怎么御寒, 怎么休息? 天气预报说, 当地还非常寒冷。

何况还有6-7级的西北风, 可以想象得到, 晚上一定很冷。

在这个时候, 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帐篷让受灾群众避寒、休息, 有没有足够的被褥御寒, 是救灾的一个关键。

新闻说民政部调拨了5000顶帐篷, 青海省民政厅调拨了5000顶帐篷, 但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救援部门必须快些、再快些!这里我就想到了, 当初汶川地震的时候, 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帐篷, 这两年, 这些帐篷很少有发挥用途的时候, 现在, 应该号召大家, 把这些帐篷都捐出来———我想公众都会有这个心思, 重要的是, 要有组织来做这件看起来挺复杂的事儿。

8 保障通信是关键环节
众所周知, 在地震灾害面前, 无论是救援、联络还是善后, 迅速恢复通信畅通, 保障救灾人员通信权利是抗震救灾的关键环节。

因为通信不畅通, 因为话费没有及时充值, 可能耽误救援时机, 造成灾难性后果。

保持通信畅通, 不仅是救援的需要, 也是给受困者带来希望和勇气的生命互动。

汶川地震中, 互联网在信息畅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电话不通的情况下, 阿坝州就凭一条互联网线路与外界保持联系, 及时更新灾情信息。

说明互联网正在成为继电话以后, 又一条生命通道。

除了尽力恢复通信、采取一些"欠费不停机"之类政策外, 整个通信行业还应当负起更多的责任。

因为, 即便在抗震救灾告一段落以后, 通信联络、寻找亲人、灾后恢复生产经营、重建家园, 通信需求仍然很大。

9 地震局要担负更多抗震功能
说起"抗震", 我想先来说说"抗洪"。

多年来, 很多地方都设有"抗旱防汛指挥部", 多挂靠于当地的水利部门, 因而保
12全文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