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心得体会让我们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玉树地震10周年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玉树地震10周年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他们时常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我觉得,只要是中国人,就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终归,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坚信,20xx 年玉树地震的凄惨遭受,至今还令人们记忆犹新吧。
一起来看看最新玉树地震10周年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送查阅!玉树地震10周年个人心得体会120xx年4月14日0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
1度,东经96。
7度)发生7。
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公里。
全国人民知道了,马上举办了捐款仪式,这是多么刻骨铭心的时刻呀!面对灾难,活着的更加珍惜,其实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对于青海玉树大地震。
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伤心不已。
加油啊!玉树,珍惜生命,对于青海玉树大地震我们并不惧怕,只要世间有爱,无论老天怎么考验我们,我们仍旧要坚毅活下去,不能被死神吓到!那天,原来是平凡的一天。
孩子们正在上课,大人们也正在上班,快要当妈妈的也正在等待着自己的宝宝出来,叫自己一声“妈妈”,刚会走路的宝宝正在学走路,宝宝也正在睡觉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把平常的,安静的生活给搅乱了。
房子倒了,有些人都被压在了废墟下。
是一场多么惊心动泊的景象呀!原本安静的一家,此时此刻却变成了一片废墟,青海玉树地震已经造成1144人遇难,417人失踪,11744人受伤,其中包括重伤员1192人。
这是一笔多大的数字呀!这样,中国人口会削减多少人呀!我爱我的家!但我更爱我漂亮的的祖国!玉树地震10周年个人心得体会2雨滴滴答答地下起来,在一片废墟中,一个小女孩醒过来,她咳了咳,也许是被这冰凉的雨水呛着了,她胸口一起一伏,最终,她睁开了双眼。
她惊呆了,不敢坚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她那深色的瞳孔里充溢了恐惊,充溢了胆怯,甚至还充溢了一丝茫然。
她呆呆的坐起来,望见的只是人来人往的场面。
夏天的雨是暖和的,但此时此刻的雨却如同冬天下的雪一般,冷得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她站了起来,她看清了,她清晰了,解放军叔叔正在搬运尸体,她挪着步伐一步一步地走着。
玉树地震心得体会——地震不可怕,坚强不可摧

玉树地震心得体会——地震不可怕,坚强不可摧
今天(4月16日),我们的班会主题是“关注玉树,认识地震”。
08年5. 12汶川地震我们还经历犹新。
可是,就在前两天,地震那个恶魔又一次侵犯了我们的同胞,无情的剥夺了无数同胞的生命。
神州大地上我们的祖国人民再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此刻,青海人民正在记忆重大灾害,伤痛,死亡。
各方面力量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汇合到灾区。
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青海玉树指挥救灾抢险。
而此时,我们开展主题班会,祝愿青海人民早日战胜灾害,脱离苦海。
并且我们也学习和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
此次班会我们安排了几位来自四川和陕西的同学说述了汶川地震时他们的感觉。
从他们的有点颤抖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心灵创伤,但他们还是站出来说那段别堪回首的往事。
证明了他们在国家强有力的后盾下,重新寻回日子的信心。
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那最坚毅的一面;地震别可怕,坚毅别可摧。
此时此刻,我们也看到了玉树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时间。
人的一生,不少时候,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灾害,痛苦自然是难免的。
但是,当我们面对灾害的时候,坚毅最重要。
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的万众一心,一次次的众志成城。
灾害面前,有国家,有军队,有志愿者,有名人的赈灾呼吁,也有我们一般的爱心,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早已形成。
一切自然灾难我们别怕,因为我们有一具强大的国家,是一具有凝结力的民族,我们基本上黄颜色皮肤且血脉相连。
今天,我们与玉树人民手拉手,心连心。
我们同甘共苦,共同抗震救灾。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0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5篇推荐文章关于2020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感想5篇最新精选热度: 2020青海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感想5篇_纪念玉树地震10周年感想5篇热度:2020玉树地震10周年纪念心得感想5篇最新精选热度:玉树地震10周年个人心得感想600字5篇热度:4·14”玉树地震10周年心得体会【5篇】热度:地震无情人间有情,玉树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你有什么感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玉树地震10周年祭心得体会范文篇一这是一个灾难频发的时代,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种灾难每天发生生命太渺小,这已经是不争的共识。
没有人觉得自己的存在与否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
国务院决定,玉树地震将不再发动全国性捐赠,尽管国家没有发动,我们还是捐了,但是这种政策导向是对的,这是珍惜民力的表现。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于捐款持不同的态度,有的质疑款项的去向。
这不能怪群众,群众用血汗钱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有权知道自己到底做了多少确切的对别人有益的事情。
对于捐款,我想只要有能力,人人都会去做,虽然我只是个小孩子,但我可以用家人给我零花钱慢慢积累下来,来捐赠。
可问题是口子太多,各个部门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捐款账号,搞得铺天盖地,让捐款人无所适从,到最后,根本无法监督。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我想任何城市发起的捐款都应该全部由这两个部门牵头,不要你搞一套我搞一套。
对于人的价值,我记得有一位学者讲过,他的座右铭是世界因我不同。
我想这是积极的状态,世界因为有我,哪怕发生些许的变化,起码是如果没有我,某个角落,某个领域,某个岗位有些许的变化,我们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但是任何一个人离去,都不可能对世界产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是人对自己的定位。
不要把自己想得太伟大,也不要轻视自己的存在。
玉树地震死了很多人,汶川地震死了更多人,明天又是全国哀悼日,这让我想起了汶川地震我们六十余位兄弟姐妹战斗在废墟战场的岁月。
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

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一起来看看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15月12日快到了,然而在_年的这一天,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
0级的大地震。
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与虚弱。
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
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教师、有消防员、有母亲……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一位50岁的男教师—谭千秋。
他用自己的生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展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4名学生。
最终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
我们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
让这知识伴随着我们一辈子,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美好明天!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2防震减灾自从四川地区发生了7。
8级的大地震,人心惶惶,不过大家没有束手待毙,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支援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4月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思想汇报

4月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思想汇报尊敬的领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在经历了地震灾害后,展现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救灾一线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现将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思想汇报如下:一、深刻认识抗震救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地震发生后,我迅速响应党的号召,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我深知,抗震救灾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
在这次救灾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二、坚定信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始终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灾区,我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协助转移受灾群众,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心理慰藉。
同时,我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引导受灾群众树立信心,重建家园。
三、紧密团结,协同作战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我与同事们紧密团结,协同作战,共同应对各种困难。
在救援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四、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始终关注民生,关心受灾群众的生活。
我积极参与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建设和管理,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我还协助开展物资发放、医疗救助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我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六、展望未来,继续奋斗地震灾害虽然过去了,但重建家园的任务依然艰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为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看啊!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的行为却是高尚的,在灾难面前,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公越来越强大,一起来看看4.14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查阅!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12013年4月20日早晨8点2分,这一刻,四川雅安发生了7·0级地震,人们惊慌失措,一片狼藉,震后,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雅安大地震你是多么可怕啊,又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08年汶川的一场大地震,那时,许多人被埋在废墟底下,还有的人侥幸逃了出来,还有一些小孩坐在废墟上号啕大哭。
还有一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那天,老师给我们说了四川雅安地震,有四个小孩子,两个牺牲了,还有两个的病情十分危险,老师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我捐了2元,还有人比我捐的,5元,10元,20元……这么多的地震,让我想起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这么多的地震,让我们每一天在提心吊胆的生活中度过。
灾难,你是多么无情,你又没有想过人们的感受,灾难,你是多么残忍,使我们无家可归。
灾难,为了让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起来,变的富强起来,变的繁华起来,请你不要再来伤害人们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雅安的同胞们,你们必须要坚强起来。
我坚信你们必须会从阴影中走出来。
我相信你们,加油!玉树地震10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25月12日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次地震波及四川十几个县市,其中灾情最大的有汶川县、茂县、北川县、彭洲、都江堰市等地方,截止今日,有6万多人死亡,有29万人受伤,有3万人失踪,这是一个惊人数据,也是一个令国人伤痛的数字!这次地震比30年前“唐山地震”还要严重,所以,这次地震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务院总书记,总理、副总理亲自抵达地震现场,慰问灾民,布局抗灾工作!这次地震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纷纷赶来救灾的国家有:日本、俄罗斯、韩国等,他们既送来了捐款,也派来了专业的救护人员携带先进的生命探测器到现场抢救人员!成功的抢救出了大批伤员!这次抗震救灾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深圳流传了这样一句话:“灾区要人我们派人,灾区要物我们送物”,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捐款,我献出了50元爱心!四川灾民。
抗战救灾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

抗战救灾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篇)抗战救灾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抗战救灾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篇1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
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创伤中迸发、在奋进中升华。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产生于伟大的抗震救灾实践,是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的延展升华。
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既要与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更要与实现新青海建设目标紧密结合。
要通过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引导全省各族人民奋起于新的起点,致力于科学发展,凝心于真抓实干,推动新青海建设不断取得惠及全民的实际成效;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要自觉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以人为本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玉树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启示我们,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一股激情和热情,要有一股冲劲和闯劲,要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转化为激发潜能,豪情满怀地追求卓越、追求一流、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既要积极争取外界的帮扶,更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加快新青海建设进程,一方面要以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精神状态,抢抓国家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藏区跨越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支持力度等三大政策机遇;另一方面要以主动融入、包容四海的胸怀,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求新思变、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推进各种创新,不断争创青海新优势,打造青海新品牌,展示青海新形象。
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当前,尤其要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把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所焕发的巨大精神动力作用于各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为新青海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2024年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心得体会作为一个____级的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的抗震救灾精神学习活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受教育和感动。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自然灾害面前逐渐形成的一种思想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众志成城,互助互爱。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从中体会到了抗震救灾精神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是众志成城。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了解到抗震救灾工作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和救援人员,他们在面对灾难时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尽最大的努力救助受灾群众。
抗震救灾精神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灾难,我们不能退缩,而是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发挥我们的最大潜力。
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灾难救助中,更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品质。
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抗震救灾精神还强调了互助互爱的重要性。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深受互助互爱精神的感动。
灾难面前,人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人们不问彼此身份背景,而是只关心对方的安全和幸福。
这种互助互爱的精神,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充满温暖的一面。
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我也要以互助互爱为中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的社会,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还深刻认识到抗震救灾精神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根源在于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和人民的深爱。
面对自然灾害,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受灾者,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抗震救灾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对一个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爱心的表达。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时刻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爱心,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够挺身而出,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我深刻理解了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思想和中心价值,懂得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树地震心得体会——让我们弘扬伟大的
抗震救灾精神
2018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后,全中国又一次进入紧急状态,全中国人民又疑聚在一起,立即投入抗震救灾的大战中。
在昨天的“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在20号晚央视“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特别节目里,让我们感动的故事更多,让我们落泪的感动更多。
可惜我没有现场观看,由于下班晚,我回家后已经十一点半,我立即上网观看,顾不上有多晚。
为重大灾难中的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彰显国家对百姓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获得强化,而且能够产生振奋民心、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积极作用,唤起包括港人在内的全国人民踊跃向灾区伸出援手,协助灾民度过难关,为灾区重建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全国哀悼日,是继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又一次国殇日。
虽然此次玉树地震规模不及汶川地震,人员死伤数目和经济损失也不能相比,但是国家仍然通过庄严隆重的全国哀悼仪式,对遇难同胞寄托无限哀思,向灾区人民表达深切的慰问之情。
这显示对重大灾难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将成为惯例,清晰地传递出国家尊重生命、以民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的价值重于一切。
尊重人民生命、对不幸者给予关爱得到推而广之,显示出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负责,必然会增进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和爱戴,强化休戚与共的民族感情,坚定中华民族即使面对苦难的考验,仍然团结一致、相互扶助、共理创伤,坚忍不拔地迈向复兴的决心。
玉树地震不仅对当地人命、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由于当地位于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给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对玉树地震死难者举行全国哀悼,必将引起全国人民对玉树灾区的进一步关注,激发更多民众献出爱心,积极向灾区捐赠物资和金钱,以解当地灾民燃眉之急。
这有利于灾后重建工作尽早顺利展开和灾区人民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悼日,对于国人而言,更具特殊的意义和感情。
我们将继续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传统美德,发动更多赈灾活动支持灾区,以示与内地同胞风雨同舟、共赴患难的骨肉深情。
玉树地震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那些惨烈的震情画面,那些令人揪心的死难者遗体,那些逃过劫难幸存下来的伤者,那些在防震棚中降生的小生命……在见证了灾难的无情之下,同样见证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笔者以为,这将是一笔最值得曾受巨大创伤的灾区人民、全国人民纪念的精神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举国哀悼日,既有“发乎于情”的顺应民意,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闪耀之下的熠熠光辉。
尊重生命,以生命的名义告慰同胞在天之灵,是一个公民的责任和道义,也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坚守的前提。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灾区说过的,“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
”这种补偿或许不仅仅限于物质方面的补偿,因为在承受巨大的物质损失之后,人们往往会迸发出最澎湃最热烈的重建家园的信心和热情,而这份信心和热情恰恰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最大动力。
但仅仅社会物质成果上的获得,是无法完全解释“民族进步的补偿”的全部价值的,在这份磨难和考验之下,考验的是人性的坚守、生命的尊严,政府的理念,民族精神的释放,人与人的关爱、互助,来自于灾区之外人们的亿万份爱心,以
及我们每一次灾害过程中“不抛弃、不放弃”而善待和尽最大可能挽救每一个生命的精神价值。
这正是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十三亿人民的同悲同泣,必将化成思念和缅怀的海洋;十三亿人民同声同心悼念逝去的同胞,其情其景必将感天动地。
这正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优势,也是每一次灾难之后带给国人深入血脉与骨髓的深厚价值。
那些红色的泥土,那些空气里飘荡的血腥味,那些手都挖出血的人,一个个又都回来了。
那些噩梦一样的时光。
这个举国哀悼日,福州又拉想了防空警报,是让人们记住日本大屠杀。
刚刚公司的所有人站在外面,和青海一起为玉树地震的逝者哀悼,警报像世界末日一样鸣响,感觉像又一次回到汶川地震,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人类多么渺小!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国殇之日,无泪可流。
汶川地震之后,国旗第一次为普通百姓降下。
玉树地震之后,国旗再一次庄严地表达对生命的敬重,缓缓下降,寄托人们的哀思。
国旗不仅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而降半旗正是一种由中央政府以全体国民的名义举行的对生命猝然而逝的哀悼仪式。
在地震后为死难者降半旗,不但能给予死难者的亲人以莫大的精神慰藉,再次体现在一次次抗击灾难中,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各民族团结一致的坚强决心,而且更有助于增强每个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增加民众的归属感,从而激发为国奋斗的热情。
从单一个体来说,对生命尊重与否,反映其素养的高低;对国家而言则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以及一个国家的品格。
当五星红旗缓缓降半,人性至善的旗帜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