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2015-2016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 9; 12. 80°; 13.(5,0); 14. 4; 15. 100°;16. 一 三、解答题(一)17. 解:34)2(3-----=3+2-2-3 ……………4分 =0 ……………6分 18. 解:∵a ∥b∴∠2=∠3 ……………2分 ∵∠1+∠3=180°∴∠1+∠2=180° ……………4分 ∴∠2=180°-∠1 ∵∠1=118°∴∠2=180°-118°=62° ……………6分 19.(1)图(略) 图……………4分(2)A 1(0,6);B 1(-1,2) ……………6分 四、解答题(二) 20. 解: )223(328)2(32---+-+-=2232322+--+- ……………4分 =2 ……………7分 21. 解:∵∠1=∠2∴AB ∥CD ……………2分 ∴∠3+∠4=180° ……………4分 ∴∠4=180°-∠3 ……………6分 ∵∠3=108°∴∠4=180°-108°=72° ……………7分 22.(每空1分)∵AB ∥DC (已知)∴∠1=∠CF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分 ∵AE 平分∠BAD (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 ……………4分 ∴∠2=∠CFE ……………5分 ∵∠CFE=∠E (已知)∴∠2=∠E …………6分 ∴AD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分五、解答题(三) 23. 解:100)1(2=-x101±=-x …………4分 110+±=x11=x …………7分或9-=x …………9分24. 证明:∵DE ‖BC (已知)∴∠ADE =∠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分 ∵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ADF =12∠ADE∠ABE =12∠ABC (角平分线的定义) …………4分∴∠ADF =∠ABE …………5分∴ 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分 ∴∠FDE =∠DE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9分 25. 解:(1)C (0,2),D (4,2),…………2分(2)依题意,得S 四边形ABDC =AB ×OC=4×2=8; …………3分 (3)存在. …………4分。
2015七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1、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P(a-2,a+2)在y轴上,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中,A:B:C=1:2:3,则B=______________。
5、线段MN是由线段EF经过平移得到的,若点E(-1,3)的对应点为M(2,5)。
则点F(-3,-2)的对应点N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另一边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
7、若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n=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右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P点,若A=30,则P=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9、点A(4,a+8)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下列长度为边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7,8,20C.2,2,8D.2,8,81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同位角相等B.如果B+C=180,那么A,B,C互补C.邻补角是互补的角D.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12、如右图,由AD//BC,能推出正确结论的是()。
A.CB.AB//CDC.4D.213、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外角和的4倍,这个多边形是()。
A.九边形B.十边形C.十一边形D.十二边形14、点A(1,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对应点A,则点A坐标是()。
A.(3,3)B.(1,3)C.(1,1)D.(3,1)15、用同一种下列形状的图形地砖不能进行镶嵌的是()。
A正三角形B长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16、如下图,BAC和ACD是()。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C ; 2.B ; 3.D ; 4.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9.解:原式=12123+- (4分) 20.解:原式=221)12(-+- (4分) =2. (2分) =2-. (2分) 21.解:原式=)324(3-+- (4分) 22.解:原式=)3(32)3(3146-⨯-⨯÷ (2分)=321-. (2分) =16161÷ (2分) =38. (2分)23.解: 依题意得:)23(+m +)10(-m =0 (1分) 解得: m =2 (1分) 则: 3m +2=8 [或m -10=-8] (1分)6482= [或64)8(2=-] (1分)所以4643= (1分)答:这个数的立方根是4. (1分)24. (1) 作图、痕迹1分,字母1分; (2) 画图、字母1分;(3) 0 1分;(4) 42 2分.AB25.因为CD ∥EF (已知)所以∠F =∠BCD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分) 因为∠1=∠F (已知)所以 ∠1 = ∠BCD ( 等量代换 ) (3分) 所以 DE ∥ BF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分) 所以∠ADE =∠B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分)26.解:因为∠A =∠ABC=90° (已知)所以∠A +∠ABC=180°(等式性质) (2分) 所以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分) 所以∠1=∠D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分) 因为∠1+∠BFE =180°(已知)所以∠DBC+∠BFE =180°(等量代换) (2分) 所以BD ∥E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分)27.(1)解:∠1+∠2=∠3 (1分) 过点P 作PQ ∥1l (1分) 因为1l ∥2l (已知)所以PQ ∥2l (平行线的传递) (1分) 所以∠1=∠APQ , ∠2=∠ BPQ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分) 所以∠1+∠2=∠ BPQ +∠APQ =∠3 (等式性质). (1分)(其他解法参照给分)(2)解:∠1+∠3=∠2 (1分) 如图记∠4因为1l ∥2l (已知)所以∠2=∠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分) 因为∠4=∠1+∠3(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1分) 所以∠1+∠3=∠2 (等量代换).(其他解法参照给分)(3)∠2+∠4=180°+∠1+∠3. (2分)321 4 BP(第27题图2)2l 1l A。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定稿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1.81的正的平方根是.2.计算:3827-=.3.计算:=⨯312166.(结果表示为含幂的形式)4.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2ba.5.比较大小:4-15-(填“>”、“=”或“<”).6.计算:()()226464+⋅-=.7.若()662x=-,则x=.8.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1-,那么a=.9.若111a a<<+,则整数a=.10.如图(1),AB∥CD,∠A=50°,则∠1=.11.如图(2),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若∠DOB =70°,则∠EOC =.图(1)图(2)图(3)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腰长为cm.13.如图(3),直线l1∥l2∥l3,△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l2、l1上,若∠A BC=60°,边BC与直线l1的夹角∠1=25°,则边AB与直线l3的夹角∠2=.14.如图(4),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个.图(4)a0 b15. 如图(5),已知矩形纸片的一条边经过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若矩形纸片的一组对边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交成∠1、∠2,则∠2-∠1=.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满分10分)16.若()333a =⨯-,则……………………………………………………………( ) A .01a <<; B .10a -<<; C .21a -<<-; D .32a -<<-.17.参加2015年上海中考的学生人数约为47.9010⨯人,对于这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精确到百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B . 精确到百分位,有5个有效数字;C . 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D .精确到百位,有5个有效数字.18.如图(6),直线AD ∥BC , AO 、BO 分别是∠BAD 、∠ABC 的平分线,那么∠BAO 与∠ABO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互余;B . 相等;C . 互补;D .以上都有可能.图(6) 图(7) 19.如图(7),已知∠1=∠2,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3=∠4;B . ∠5=∠6;C . ∠7=∠8;D . A B ∥CD .20.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明想出了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8-1)~(8-4))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图(8-1) 图(8-2) 图(8-3) 图(8-4)从图中可知,小明画平行线的依据可以是……………………………(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②③;D .①②③④.图(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满分20分)21. 计算:()()152342832+-- 22. 计算: ()7214142÷-⨯23. 计算:()()120132323---+- ⎪⎝⎭24. 计算:1433108464227⨯-÷-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第25、26每题7分;第27、28题每题8分满分30分)25. 已知:4-x 与y 44-互为相反数,求x y的平方根.26. 一个体积为48cm 3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之比为3:1:2,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7. 如图(10),已知AB ∥CD ,∠1=∠2,∠3=∠4,请填写AD ∥BE 的理由.解: 因为AB ∥CD ( )所以∠4=∠ ( )因为∠3=∠4(已知)所以∠3=∠ ( )因为∠1=∠2(已知)所以∠1+∠CAF =∠2+∠CAF ( )即∠BAF =∠CAD所以∠3=∠所以AD ∥BE ( )图(10)28. 如图(11),已知AD⊥BC,FG⊥BC,垂足分别为点D、G,且∠1=∠2,请说明∠BDE与∠C相等的理由.解:因为AD⊥BC,FG⊥BC(已知)所以AD∥FG()所以∠1=∠CAD()(请继续完成接下去的说理过程.)图(11)五、解答题:(本大题满分10分)29. 已知l1∥l2,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A、B,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C、D,点P在直线MN上(点P与点A、B、M三点不重合),设∠CPD=∠1,∠ACP=∠2,∠PDB=∠3.(1)如图(12),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说明∠1=∠2+∠3的理由;图(12)(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1、∠2、∠3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数 学 试 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 种位置关系,它们是 ;2.若直线a//b ,b//c ,则 ,其理由是 ;3.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与点O ,图中AOE ∠的对顶角是 ,COF ∠的邻补角是 。
4.如图2,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 处,可过D 点引CD ⊥AB 于C ,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 ;5.点P (-2,3)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6.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7.如图4,170=∠,270=∠,388=∠,则4=∠_____________. 8 . 若点M (a+5,a-3)在y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 。
9.若P (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X+Y<0,则点P 在第 象限 。
0. 如图5,AB CD ∥,BC DE ∥,则∠B 与∠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ABCD 图2A FC EB D图1OAB DC12 图3 图43142图4c ba5 4 32 1 图6 图511.若│x2-25│+3y -=0,则x=_______,y=_______.12.如图3,四边形ABCD 中,12∠∠与满足 关系时AB//CD ,当 时AD//BC(只要写出一个你认为成立的条件)。
二、 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认为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12分) 题 号 1 2 3 4 56 答 案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D. 不可能都小于60°3.如图7,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 的角∠A 是120°,第二次拐的角 ∠B 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 是( ) A、150°B、140°C、130° D、120°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 ) A .(3,6) B.(1,3) C.(1,6) D.(3,3) 5. 如图6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 的是( )A 、∠1=∠3B 、∠2=∠3C 、∠4=∠5D 、∠2+∠4=180° 6.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若m=n,则n m = (B) .若22b a >, 则b a >(C) .若2a =2)(b ,则b a = (D) .若3a =3b ,则b a =7.16的平方根是( )(A )2 (B )4 (C )- 2或2 (D )- 4或48. 若a 是(-3)2的平方根,则3a 等于( ) (A )-3 (B )33 (C )33或-33 (D )3或-3三.作图题。
2015-2016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数学试题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计算(-a 2)3的结果是----------------------------------------------------------------------【 】A .-a 5 B. a 5 C .-a 6 D. a 62、如图,已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130°,则 ∠2=【 】A. 130°B. 50°C.40°D.60° 3.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到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 】 4、下列各题中, 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 】 A.(-a -2b)(a +2b) B.(a -2b)( -a +2b)C.( -a -2b)( -a -2b)D. ( a -2b)(a +2b)5.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 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 B .互余C .互补D .互为对顶角6.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 和v 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m 与v 之间的关系是下列哪个( )A .v=4mB .v=4m ﹣1C .v=2m+2D .v=3m+1 7. 计算(-0.5)2007×22009的结果是---------------------------------------------------------- 【 】A .-4B .0.25C .4D .-0.258.已知,3,5=-=+xy y x 则=+22y x --------------------------------------------------- 【 】A 、25B 、25-C 、19D 、19-9.“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m 1 2 34 v471013ABC DEF 2 1 OA. B. C. D.A .B .C .D .10.已知,5,3==bax x 则=-ba x----------------------------------------------------------------【 】A 、35B 、109 C 、53D 、1511.小明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 输入 (1)2345… 输出…2152 103 174 265 …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 】A.168B.638 C.658 D.278 12.如图,图象(折线OEFPMN )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B .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C .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D .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二、填空题:13.计算:()=⨯--152006 。
2015学七级数学下期中学业水平试卷

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期中学业水平试卷七年级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若+=90=90,则与的关系是()A.互余B.互补C.相等D.没有关系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3.若,,则等于()A.5B.6C.8D.94.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3cmB.1cm、4cm、2cmC.2cm、3cm、4cmD.6cm、2cm、3cm5.如图所示,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1=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4=75,则AB∥CDB.若4=105,则AB∥CDC.若2=75,则AB∥CDD.若2=155,则AB∥CD6.下列4个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有()(1)(2)(3)(4)A.4个B.3个C.2个D.1个7.如果,,那么三数的大小为()A.B.C.D.8.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①在挡秋千的小朋友;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此一点定在()A.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外部C.三角形的一条边上D.不能确定10.小明同学在计算某n边形的内角和时,不小心少输入一个内角,得到和为2005.则n等于()A11B12C13D14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若0.0000102=1.02,则n=_______12.a5=;;..13.已知:在△ABC中,AB=5cm,B=72,若将△ABC向下平移7cm得到△ABC,则AB=_______cm,AA=_______cm,B=________.14.△ABC中,,则,,,15.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则内角和增加度,而外角和=。
1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7,则a的取值范围是;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17.如图所示.A=10,ABC=90,ACB=DCE,ADC=EDF,CED=FEG.则ACB=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8.计算(每小题4分,共16分):(1)(2)19.(5分)如图,如果AB//CD,B=37,D=37,那么BC与DE 平行吗?为什么?20.(5分)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A=45,BDC=60,求BED的度数.21.(10分)已知ABC,ACB的平分线交于O。
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启用前*绝密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日期:2015.5.3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9的算术平方根是A。
±3 B。
±9 C。
3 D。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或垂直 B。
相交或垂直 C。
平行或相交 D。
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四幅汽车标志设计中,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奥迪。
本田。
大众。
铃木5.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80,则∠2的度数是BD)3A。
80 B。
100 C。
120 D。
1506.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CD的是A。
∠3=∠4 B。
∠1=∠2 C。
∠D=∠DCED D。
∠D+∠ACD=180°7.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到y轴的距离为5,且点P到x 轴的距离为3,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8.在实数-2,0.7,34,π,1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9.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
53° B。
55° C。
57° D。
60°10.如图,直线l1 ∥ l2,∠A=125°,∠B=85°,则∠1+∠2=A。
30° B。
35° C。
36° D。
4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一个在纵轴的负半轴上点的坐标。
12.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1、若1与2是内错角,1=40,则(▲)A、2=40 B、2=140 C、2=40或2=140 D、2的大小不确定2、等于(▲)A、 B、 C、 D、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 B、 C、 D、4、如果,那么(▲)A、 B、 C、 D、5、下列各式中与相等的是(▲)A、 B、 C、 D、6、小兵计算一个二项整式的平方时,得到正确结果+ ,但最后一项不慎被污染了,这一项应是(▲)A、 B、 C、 D、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2:3:5,则它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A、18 B、72 C、90 D、1088、若多边形的边数由3增加到n(n为大于3的整数)则其外角和的度数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 400 0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如果它的边长增加2,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11、1=70,2=70,3=88,则4=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由2,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已知竖直方向的线段AB 长为6cm,如果AB沿水平方向平移8cm,那么线段AB扫过的区域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cm。
14、如图,把一副常用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延长ED交AC于F点,那么图中AFD=_____________15、计算,李老师看到一些学生有如下四种解法:① ;② ;③ ; 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16、计算: 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2分)17、(5分)如图,梯形的下底为,上底为,高为,试求梯形的面积:18、(5分)如图,已知:AB∥CD,D=180,那么直线BC与ED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AB∥CD(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BC∥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4,共10分)画图(1)画出下面左图中△ABC的高AD,角平分线BE,中线CF;(2)将右图方格中的△ABC向右平移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2格(即图中箭头所示方向)。
20、(每小题3分,共18分)计算:①②③21、(每小题3分,共18分)分解因式:①②③22、(6分)阅读材料并填空:我们知道,完全平方式可以用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表示,实际上还有一些代数恒等式样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如:,就可以用图(1),或图(2)等图形的面积表示。
请你写出图(3)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写出图(4)所表示的代数恒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与理解:(1)先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分解因式:解:方法(1)原式方法(2)原式再请你参考上面一种解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2)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已知:,试求与的值。
解:由已知得:因此得到:所以只有当并且上式才能成立。
因而得:并且请你参考上面的解题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试求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