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第1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第1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并总结成规律。

3.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应用。

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二、预习内容(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思考:这符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F2的3:1的数量关系有联系吗?(二)对自由组合的解释尝试学着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方法来对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1)假设亲本中黄色圆粒为绿色皱粒为(2)推出F1代为,表现为黄色圆粒(3)F1可以产生几种配子?棋盘法分析组合。

(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决定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4)用棋盘法来分析F2代:遗传因子的组合有几种类型?比例是多少?表现型有几种类型?比例是多少?探究案一、前置测评1.写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杂合子自交和测交的遗传图解:2.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他们生有一个正常儿子和一个白化病的女儿。

该正常儿子长大后与一个白化女性患者婚配,生一个正常的子女的几率是。

A 、1/2 B、 1/3 C、 1/6 D、 2/3二、学习过程探究点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问题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问题2:F l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问题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探究点二:对自由组合的解释问题1: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问题2: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纯种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推出Fl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问题3:F1代在产生配子时,两对等位基因如何分配到配子中?产生几种配子类型?问题4: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是什么?数量比为多少?精讲点拨:(1)总共有9种遗传因子的组合。

第1章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章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高一生物第1章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编写人:夏峰 审核人:高一生物组 编写时间:2019-03-03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会画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图解;2.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3.能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知识链接】书写遗传图解时,除了使用雌雄配子交叉线图解外,还可以使用棋盘法。

具体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一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格中合子的概率是两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如右图所示。

【学法指导】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解题时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学习过程】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用性状:孟德尔是以豌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

(A 级)2.过程与现象:F 2代共得到556粒种子,其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它们的数量比P 黄色圆粒 ×____ F 1 _________ F 2 黄色圆粒 ____ ____ 绿色皱粒亲代子代接近于_______________。

(A 级)3.实验分析:①F 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_______对______为显性,_______对______为显性。

②F 2中粒色分离比为:黄色∶绿色接近于_________,粒形的分离比为:圆粒∶皱粒接近于__________,表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的遗传都遵循_____________。

③F 2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_________、绿色圆粒是不同于两亲本的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表明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

苏版高中生物二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

苏版高中生物二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

苏版高中生物二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预习案预习目标初步了解预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一、遗传规律中常用的符号及概念2.差不多概念辨析(1)交配类①杂交: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②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广义上讲,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③测交:确实是与________________相交,要紧用来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④正交与反交:关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_________。

(2)性状类①相对性状:_______生物同一性状的________表现类型。

②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_____________的那个亲本性状。

③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_____________的那个亲本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显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的现象。

(3)遗传因子类①显性遗传因子:操纵___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

②隐性遗传因子:操纵___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

(4)个体类①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__的个体。

②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__的个体。

1、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缘故: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样差不多上。

概念: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b豌豆明显。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高茎×♂矮茎P ♂高茎×♀矮茎F1 F1↓自交↓自交高茎矮茎高茎矮茎F2( )∶( ) F2( ) :( )3、对分离现象的说明a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存在,有三种情形。

其中,纯合子是:杂合子是:c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展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展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展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Ⅱ)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Ⅱ)1、简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重、难点)2、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概述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用书P18])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阅读教材P10~P11)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二、自由组合定律(阅读教材P11)时期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阅读教材P12)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1、思考在测交实验中,子代出现4种比例相等的性状类型的原因是什么?提示:F1是双杂合子,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

2、判断(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3)多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控制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先彼此分离,然后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再自由组合。

()(4)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主题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学生用书P18]结合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所得的实验结果,完成下面的分析。

表现型项目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实际子粒数F1作母本31272626F1作父本24222526(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无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撰稿人:李敏审稿人:郝建凯授课时间课标要求校本化: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验证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并学会运用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性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一.课前预习学案一、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验证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

2、理论预期⑴F1(YyRr)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YR∶Yr∶yR∶yr = ______________。

⑵隐性纯合子(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_____________。

⑶测交后代有4种类型黄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_______时。

2、遗传因子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的。

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___,决定不同性状遗传因子_________。

三、基因、表现型、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概念⒈基因⑴提出者:丹麦生物学家___________。

⑵含义: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⒉表现型⑴概念: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______。

⑵举例:豌豆的______和矮茎。

⒊基因型⑴概念:与___有关的基因组成。

⑵举例: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⒋等位基因⑴含义:控制_________的基因。

⑵举例:D和d。

四、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 .选材;2. 从一对性状到多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课中学习学案[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图像,完成填空与问题:(1)双显性状由直角三角形________三条边表示,占________份,________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第2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第2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子二代中的各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并总结成规律。

3.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应用。

预习案(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实验过程:亲本:×遗传图解:预测结果:实验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想。

(二)自由组合定律(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____叫做基因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一、学习过程(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展示预习情况思考:测交时母本和父本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关吗?为什么?(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思考: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为什么是互不干扰的?比较: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育种上,由于每种生物都有不少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如果能想办法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该有多好。

思考: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那么,AArr × aaRR能否培养出优良品种:无芒抗病水稻呢?怎么培育?设疑:在上述两种基因型中,是否都可用在生产中呢?如何获得生产需要的种子?(2)用自由组合定律能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导学案(郭艳芹).doc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导学案(郭艳芹).doc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ZD (第1课对)知识与技能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过程与方法(D 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让学生尝试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两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 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遗传中的概率,比率等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子二代个体表格分析【学习过程】预习案心复习引入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想融合;在形成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RR X rr配子:F1配子:F2一阅读课本9-10页回答以下几个小题:YY X yy1.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数量:性状比:2. 分析该实验过程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结合上述图解交流即可)3. 统计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粒形或者粒色)「圆粒种子315+108=423粒形{圆粒:皱粒= ______ : _____ I皱粒种子 ________ + ____ = _____「黄色种子+ 二 ____粒色彳黄色:绿色心 _____ : _____ I绿色种子 ____分析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是如何解释的?试用图解表示(注意图解的完整性)。

【门豌豆的子叶颜色是一种性状,黄色和绿色构成一对相对性状,其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遗传因子用Y表示,绿色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用y表示。

豌豆种子形状也是一种性状, 圆粒和皱粒构成一对相对性状,其中圆粒为显性性状,遗传因子用R表示,皱粒为隐性性状,遗传因子用r表示。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并能够运用该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重点难点】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自由组合定律【预习案】任务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认真阅读课本P9-P10,回答以下问题:1、请完成杂交实验的图解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F1 ↓自交 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 )∶ ( )∶( )2、孟德尔发现了哪些问题?并作出了哪些解释呢?3、孟德尔设计了什么实验来验证他的假说?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实验的结论又是什么?任务二、自由组合定律请认真阅读课本P11-P12,回答以下问题:1、请写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2、说出表现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探究案】探究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单独分析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的数量比,是否遵循分离定律?2、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有何关系?3、测交实验中,单独分析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的数量比是多少?与测交实验结果1:1:1:1有何关系?探究点二、思考并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训练案】目标1针对性训练1、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代里能稳定遗传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是()A、9/16和l/2B、1/16和3/16C、1/8和l/4D、1/4和3/82、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有黄色圆粒70粒、黄色皱粒68粒、绿色圆粒73粒、绿色皱粒77粒。

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 YyRryyrr目标2针对性训练3、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A、2B、4C、8D、164、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02 第一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学习目标】
1.图解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
4.归纳自由组合定律 【预习导航】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分析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1)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
a.粒色: 与绿色 F 1
b.粒形: 与皱粒 (2)F 1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 F 2 a.粒色: 对 为显性 b.粒形: 对 为显性 (3) F 2的性状
a. 每对性状都遵循 即黄色:绿色= 圆粒:皱粒=
b. 两对性状 ,共有 种性状,其中
是不同于 亲本性状的重组类型。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 分离, 自由组合(产生了雌、雄各4种类型且数目比例相等的配子) (3)受精时,雌雄配子 结合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1)实验:让杂种子一代(YyRr )与 杂交
(2)结论:测交结果与预期设想相符,证实F 1产生了 种配子,F 1产生配子时, 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自由组合,并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四)自由组合定律
(1)发生时间:形成 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

(3)实质: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
子 。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 ,并提出了
和 的概念。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 。

(2)基因型:与 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 的基因。

【问题探究】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图解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F 1 F 2 性状
性状分离比
2. 实验分析
(1)若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否遵循分离定律?为什么?
(2)这个实验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 绘制自由组合现象的图解:
2. 总结:
F1配子种类及比例:
F1配子结合方式:
F2基因组合形式:
性状表现种类及比例: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遗传图解:
预测结果:
实验结果:
思考:测交时,父本(母本)的性状选择对实验结果有关吗?(四).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为什么是互不干扰的?(五).列表比较: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六).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概括】
【课堂训练】
1.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植株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1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F2代出
现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1/16
B. 2/16
C. 3/16
D. 4/16
2. 将基因型为Aabb玉米的花粉传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蕊,所得到的籽粒,其胚的基因型最多有
()
A.3种
B.4种
C.6种
D.9种
3.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

两黄色子叶的豌豆亲本杂交F1中,表现型是黄色
皱粒的个体占3/8,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 YyRr YyRr
B. YyRr Yyrr
C. YyRR YYRr
D. YyRr YYrr
4. 人体手指交叠时,右拇指叠上为显性(R),左拇指叠上为隐性(r);多指为显性(B),正常指为隐性(b)。

一个多指、左拇指叠上的男人与一个正常指、右拇指叠上的女人婚配,生了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为多指、左拇指叠上的男孩,另一个为正常指、右拇指叠上的女孩。

(1)写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

父:、母:。

(2)写出这对双胞胎的基因型。

男孩:、女孩:。

(3)假如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为正常指、左拇指叠上的男孩的概率是。

【课下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