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版教程》必修二第七章 第五节 课后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金榜夺冠人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Unit 5

金榜夺冠人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Unit 5

一、语法填空专题训练(三)代词的选用◆技巧点拨当两个分句中间用逗号隔开,要求考生在第二个分句填入一个代词时,考生首先要弄清句子结构。

第二个分句前如有and, but, or,so 等连词,说明前后分句为并列关系,要用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第二分句前如无上述连词,说明它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因此应填入关系代词。

如: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o work harder,but it didn't help.Tom's mother kept telling him to work harder,which didn't help.Mr.Green has four sons,all of whom are famous singers.Mr.Green has four sons,and all of them are famous singers.◆活学活用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说出第2、3、4、6、7题的解题思路。

Y ou may be in a hurry to get your software released(发行) to the masses and start making lots of money,but if you fail to have it tested first __1__you release it,you are asking for ing a software testing service may delay the release of your software,but __2__will keep you from getting into trouble.A testing service is __3__that will test your software __4__look for bugs(漏洞,缺陷),__5__ will help to ensure that the software program is working properly before it is released.__6__good reason to use a testing service is that they can detect problems __7__ can result in damages to a company by the software.So if you are starting __8__ own software designing company,do not skip this step.When you finally get to release your new software,you want to be able to know without a doubt that it is the __9__(good) software that it can be.It can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king and __10__(break) your software development business.二、完形填空(2010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9《金版教程》必修二第七章 第十节 课后课时作业

2019《金版教程》必修二第七章 第十节 课后课时作业

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B.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但照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都消失了C.“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而是不可能的D.有种“全自动”手表,不用上发条,也不用任何形式的电源,却能一直走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答案C解析永动机是指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而可以大量对外做功的装置,这种装置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成的,A错误;太阳辐射大量的能量,地球只吸收了极少的一部分,使万物生长,但辐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也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别的能量,B错误;马和其他动物,包括人,要运动,必须消耗能量,C正确;所谓“全自动”手表,内部还是有能量转化装置的,一般是一个摆锤,当人戴着手表活动时,使摆锤不停摆动,给游丝弹簧补充能量,才会维持手表的运行,如果把这种手表放在桌面上静置几天,它一定会停止走动,D错误。

2.(能量转化)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爽。

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答案A解析太阳能电池板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小电动机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

3.(能量耗散)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B.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方向性D.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答案B解析自然界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不可能被创造;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能量的可利用品质降低了,即能量耗散了,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因此要节约能源,故B正确,A、C、D错误。

《金版教程》必修二第五章 第七节 课后课时作业

《金版教程》必修二第五章 第七节 课后课时作业

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离心运动的理解)关于离心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一直不受外力作用时,可能做离心运动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变大时做离心运动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要向心力的数值发生变化便将做离心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或数值变小时将做离心运动答案D解析物体一直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应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增大时,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并没有增大,物体将做近心运动,B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的数值发生变化,物体可能仍做圆周运动,例如变速圆周运动,也可能做近心运动或离心运动,C错误;根据离心运动的条件可知,D 正确。

2.(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多选)航天飞机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关于航天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航天员仍受重力作用B.航天员受的重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C.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D.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为零答案ABD解析航天飞机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依然受地球的吸引力,而且正是这个吸引力提供航天飞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的加速度与航天飞机的相同,也是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 v 2R,A、B正确;此时航天员不受座椅弹力,即对座椅无压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正确,C错误。

3.(凹桥模型)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 .在下摆过程中B .在上摆过程中C .摆到最高点时D .摆到最低点时答案 D解析 当秋千摆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由F -mg =m v 2l 知,吊绳中拉力F 最大,吊绳最容易断裂,D 正确。

4. (拱桥模型)在较大的平直木板上相隔一定距离钉几个钉子,将三合板弯曲成拱桥形卡入钉子内形成拱形桥,三合板上表面事先铺上一层牛仔布以增加摩擦,这样玩具惯性车就可以在桥面上跑起来了。

高中英语 必修第二册 Unit 5 Music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英语 必修第二册 Unit 5 Music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根据首字母填写单词(单词拼写)1. F__________ in 1945, the United Nations aims to promote peac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countries for the common good of human beings. (根据首字母单词拼写)2. He was a________ the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in 1978. (根据首字母单词拼写)3. He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to receive t_________.二、根据汉语意思填写单词(单词拼写)4. It was really hard to _____ (证明) that he made such a big mistake. (根据汉语提示单词拼写)5. ________ (委派) by the King and Queen of Spain, Columbus departed with three ships. (根据汉语提示单词拼写)6. He tried to __________ (概述) his plans and attract the professor’s attention. (根据汉语提示单词拼写)三、根据中英文提示填写单词(单词拼写)7. Majors in medicine have to learn and are quite familiar with the s_____________(结构) of human body.8. T ________ (威胁) by human activities, some animals are facing great danger. (根据中英文提示填空)四、完成句子9.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y teaching at a language school.他在语言学校教书以维持生计。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二(人教版):7章 末 总 结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必修二(人教版):7章 末 总 结

物理·必修2(人教版)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总结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专题一功的理解和计算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1)利用公式W =Flcos α计算确定,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情况.(2)利用力F 与运动速度v 的方向夹角α来判断:0≤α<90°时力F 做正功,α=90°时F 不做功,90°<α≤180°时F 做负功.(3)利用功能关系来判断,利用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弹力的功与弹性势能变化、合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的功与机械能变化等各关系根据能量的变化来确定功的正负.2.功的正负的理解(1)功为标量,其正负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2)某个力做正功,表明这个力为动力,力做负功表示此力为阻力. 3.功的求法(1)利用定义式来求.若恒力做功,可用定义式W =Flcos α求恒力的功,其中F 、l 为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α为力F 与位移l 方向上的夹角,且0≤α≤180°(2)利用功率求功.若某力做功或发动机的功率P 一定,则在时间t 内做的功可用W =Pt 来求. (3)利用功能关系来求.常见的功能关系为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合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关系,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的功与机械能的关系.根据以上功能关系,若能求出某种能量的变化,就可以求出相应功的数值.如图所示,质量m =1.0 kg 的物体从半径R =5 m 的圆弧的A 端,在拉力F 作用下从静止沿圆弧运动到顶点B.圆弧AB 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 的大小为15 N ,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若物体到达B 点时的速度v =5 m/s ,圆弧AB 所对应的圆心角θ=60°,BO 边在竖直方向上,取g =10 m/s 2.在这一过程中,求:(1)重力mg 做的功; (2)拉力F 做的功;(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 N 做的功; (4)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 f 做的功.解析:(1)重力mg 做的功: W G =-mgR(1-cos θ)=-25 J.(2)因拉力F 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W F =Fs =F×π3R ≈78.5 J.(3)支持力F N 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WF N =0. (4)由动能定理知W F +W G +W f =12mv 2-0,得摩擦力F f 做的功WF f =12mv 2-W F -W G=12×1.0×52J -78.5 J -(-25)J =-41 J.答案:(1)-25 J (2)78.5 J (3)0 (4)-41 J名师归纳:在变力做功的过程中,当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参与转化时,可以考虑用功能关系求解.因为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专题训练1.用铁锤将一铁钉钉入木块,设木块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块内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击第一次后,能把铁钉击入木块内1 cm.问击第二次后,能击入多深?(设铁锤每次做功相等)解析:(图象法)因为阻力F =kx ,以F 为纵坐标,F 方向上的位移x 为横坐标,作出F -x 图象(如图).图线与横坐标所围面积的值等于F 对铁钉做的功.由于两次做功相等,故有S 1=S 2(面积) 即12kx 12=12k(x 2+x 1)(x 2-x 1) 所以Δx =x 2-x 1=0.41 cm. 答案:0.41 cm2.磨杆长为l ,在杆端施以与杆垂直且大小不变的力F ,如图所示,求杆绕轴转动一周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解析:磨杆绕轴转动过程中,力的方向不断变化,不能直接用公式W =Fscos α进行计算.这时,必须把整个圆周分成许多小弧段,使每一小段弧都可以看作是这段弧的切线,即可以看成是这段的位移.这样,由于F的大小不变,加之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因而对于每一小段圆弧均可视为恒力做功.杆绕轴转动一周所做的功的总和为W =W 1+W 2+…+W n =F·Δs 1+F·Δs 2+…+F ·Δs n 因为Δs 1+Δs 2+…+Δs n =2πl. 所以W =F·2πl. 答案:2πFl[:专题二 含有功率的计算问题功率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瞬时功率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1)公式:P =Wt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P =Fvcos α,若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若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2)在机车的功率P =Fv 中,F 是指机车的牵引力,而不是车所受的合力.在分析汽车启动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是以恒定功率启动还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要分析清楚发动机的功率是否达到额定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再以恒定功率运动,牵引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不能再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要结合动能定理分析.质量为2 t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牵引力恒定,则在30 s 内速度增大到15 m/s.这时汽车刚好达到额定功率,然后保持额定输出功率不变,又运动15 s 达到最大速度20 m/s.求:(1)汽车的额定功率;(2)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3)汽车在45 s 共前进多少路程.解析:(1)(2)设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 ,运动中所受的阻力为F f ,前30 s 内的牵引力为F ,则前30 s 内,加速度a =v 1t 1=0.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F f =ma ,又P =Fv 1, 在45 s 末有P =F f v 2,由以上各式得P =60 kW ,F f =3 000 N.(3)汽车在前30 s 内运动的路程为s 1=v 12t 1=225 m ,后15 s 内的位移s 2满足Pt 2-F f s 2=12m(v 22-v 12),解得s 2=241.7 m ,总路程s =s 1+s 2=466.7 m.答案:(1)60 kW (2)3 000 N (3)466.7 m名师归纳:解决机车启动问题,首先要弄清是哪种启动方式,然后采用分段处理法.在匀加速阶段,常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分析;在非匀加速阶段,一般用动能定理求解时间或位移.专题训练3.质量为m 的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不变,当汽车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时发动机功率为P 1;当功率为P 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A.P 2v P 1B.P 2vP 1-mav [: C.P 1v P 2 D.P 1v P 2-mav答案:B4.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有一质量m =1 000 kg 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 1=90 km/h 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50 kW.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 km/h 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 =72 m 后,速度变为v 2=72 km/h.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15用于轿车的牵引,45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求:(1)轿车以90 km/h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F 阻的大小; (2)轿车从90 km/h 减速到72 km/h 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 电;(3)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 电维持72 km/h 匀速运动的距离L′.解析:(1)轿车牵引力与输出功率的关系为P =F 牵v 将P =50 kW ,v 1=90 km/h =25 m/s 代入得 F 牵=P v 1=2×103N当轿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有 F 阻=2×103N.(2)在减速过程中,注意到发动机只有15P 用于汽车的牵引.根据动能定理有15Pt -F 阻L =12mv 22-12mv 12代入数据得Pt =1.575×105J电池获得的电能为E 电=0.5×45Pt =6.3×104J.(3)根据题设,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仍为F 阻=2×103N .在此过程中,由功能关系可知,仅有电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有E 电=F 阻L ′代入数据得L′=31.5 m.答案:(1)2×103 N (2)6.3×104 J (3)31.5 m专题三动能定理及其应用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W总=W1+W2+W3+…,是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若合外力为恒力,也可这样计算:W总=F合lcos α.(2)动能定理是计算物体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3)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的意义是一种因果联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它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意味着“功转变成了动能”,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4)动能定理公式两边每一项都是标量,因此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方程.2.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2)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包括重力、弹力等),明确各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情况.(3)有些力在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物理过程,物体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4)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视为一个整体过程,列出动能定理求解.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 m,v=3.0 m/s,m=0.10 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分析: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1)小物块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小物块的水平距离和落地时的动能.[:(2)小物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小物块的初速度.解析: (1)小物块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h=12gt2水平方向:s=vt解得水平距离s=v 2hg=0.90 m.(2)小物块从飞离桌面到落地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为E k=12 mv2+mgh=0.90 J.(3)小物块在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12mv2-12mv02解得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2μmgl+v2=4.0 m/s.答案:(1)0.90 m (2)0.90 J (3)4.0 m/s[:数理化]专题训练5.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块静止在高h=1.2 m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素μ=0.2,用水平推力F=20 N,使木块产生位移l1=3 m时撤去,木块又滑行l2=1 m时飞出平台,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解析:解法一取木块为研究对象,其运动分三个过程,先匀加速运动l1,后匀减速运动l2,再做平抛运动,对每一个过程,分别列动能定理得:Fl1-μmgl1=12 mv12-μmgl2=mv222-mv122;mgh=mv322-mv222;解得v3=8 2 m/s.解法二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l1-μmg(l1+l2)+mgh=mv22-0;代入数据得v=8 2 m/s.答案:8 2 m/s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从高为h的斜面上滑下,又在同样材料的水平面上滑行l后静止.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块由斜面到水平面时圆滑过渡,求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物块在斜面上下滑时,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只有摩擦力做负功,最后减速至零.全过程动能变化为零.在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 θ·hsin θ+μmgl)=0解得μ=hhcot θ+l=tan α,其中α为物块初、末位置A、B连线为水平面的夹角.答案:hhcot θ+l专题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可以针对一个物体,也可以更普遍地针对一个系统,所谓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将相互作用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在分析时,可根据要求人为“隔离”出某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把它们视为一个研究对象,如图中的三个装置,(甲)、(乙)图中都可以把小车、小球和地球或小球、弹簧和地球分别看成一个系统,(丙)图中可将整个装置(含球、轻杆及轴O)和地球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其实在用于一个物体时,已经隐含了地球在内,不再明讲是有利于简化解题过程.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严格地讲,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应该是对一个系统而言,外力对系统不做功(表明系统与外界之间无能量交换),系统内除了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以外,无其他力(如:摩擦力、介质阻力等)做功(表明系统内不存在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的大小可以忽略).(1)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小球保持静止.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图,并求力F的大小;(2)由图示位置无初速释放小球,求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及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解析:(1)受力如右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拉力大小F =mgtan α. (2)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mgl(1-cos α)=12mv 2则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v =2gl (1-cos α)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g =m v2l解得轻绳对小球的拉力T ′=mg +m v2l =mg(3-2cos α),方向竖直向上.答案:(1)受力图见解析 mgtan α (2)mg(3-2cos α)专题训练7.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 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悬点正下方D 处时,线被拉断,紧接着,摆球恰好能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已知摆线长l =2.0 m ,轨道半径R =2.0 m ,摆球质量m =0.5 kg.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1)求摆球在C 点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和摆球落到D 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仅在半圆形内侧轨道上E 点下方错误!圆弧有摩擦,摆球到达最低点F 时的速度为6 m/s ,求摩擦力做的功.解析:(1)在D 点刚好不脱离半圆轨道,有:mg =m v D2R 得v D =2 5 m/s ,从C 点到D 点机械能守恒,有:mgl(1-cos θ)=12mv D 2得θ=π3.(2)从D 点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2mgR +W 摩=12mv 2-12mv D 2得W 摩=-16 J.答案:(1)π3 2 5 m/s (2)-16 J。

金牌教程数学必修二课时作业电子版

金牌教程数学必修二课时作业电子版

金牌教程数学必修二课时作业电子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身高是一个向量:②∠AOB的两条边都是向量:③温度含零上和零下温度,所以温度是向量;④物理学中的加速度是向量.A.0B. 1C.2D.3解析:选B身高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①不是向量,同理③不是向量;对②,∠AOB 的两条边只有方向,没有大小,不是向量;④是向量.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l=|b|, 则a=bB.零向量的长度是0C.长度相等的向量叫相等向量D.共线向量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解析:选B对A当a=|b时,由于a, b方向是任意的,a=tb未必成立,所以A错误;对B,零向量的长度是0,正确;对C,长度相等的向量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对D,共线向量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B.3.汽车以120 km/h的速度向西走了2 h,摩托车以45 km/h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走了2 h,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大于摩托车的速度B.汽车的位移大于摩托车的位移C.汽车走的路程大于摩托车走的路程D.以上都不对6.下列叙述:单位向量都相等:若一个向量的模为0,则该向量的方向不确定: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方向不同的两个向量一定不平行.其中正确的有解析: 错误.单位向量模都相等,但是方向不一定相同.正确。

若一个向量的模为0,则该向量是零向量,其方向不确定,是任意的.错误.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但终点有可能相同.错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一定平行.答案:7.若a为任一非零向量,b为单位向量,下列各式:a|>|b|; a//b; a>0; b|=+1;若ao是与a同向的单位向量,则ao=b.其中正确的是解析:对, 不一定有|a|>|b|:对, a与b方向不一定相同或相反:对, 非零向量的模必大于0,即|a|>0; 对,向量的模非负:对, ao与b方向不一定相同。

综上可知正确。

政治金版教程课时作业电子版2022选修二

政治金版教程课时作业电子版2022选修二

政治金版教程课时作业电子版2022选修二1、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和发展(? )[单选题] *A.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正确答案)C.马克思主义哲学D.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2、91. 通货膨胀是由货币发行超出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造成的。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单选题] *A.改革开放(正确答案)B.对外开放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4、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单选题]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B.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新矛盾5、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单选题] *A.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正确答案)6、68. 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77.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不应求。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单选题] *A.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9、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

金版教程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金版教程语文必修二电子版

金版教程语文必修二电子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2、64.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正确答案)B、全石以为底C、卷石底以出。

D、林尽水源。

3、30.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他恃着自己成绩优异,“目空一切”,每每不把人放在眼里,因而在班级中总是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正确答案)B.大蒜、白糖、苹果等大幅涨价,疯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糖高宗”“什么”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C.限购令这一地方细则的出台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投机行为“销声匿迹”,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D.他的小说往往采用留白式结局,在读者意犹未尽时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4、“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分别写的是哪两个人物?( ) [单选题] *A.贾探春贾迎春(正确答案)B.贾探春薛宝钗C.史湘云贾迎春D.史湘云薛宝钗5、1“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王安石。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与郑人(盟)⑤晋(军)函陵⑥共其(乏困)⑦既(东)封郑[单选题] *A.①③⑥/②⑦/④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C.①③⑦/②⑥/④⑤(正确答案)D.①③⑦/②④/⑤⑥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柔滑róu 精致zhì(正确答案)B、晌午shàng 吮吸yǔnC、告辞cí菱角léngD、穿梭sū吆喝yào9、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弹性势能的认识)(多选)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被拉长的橡皮筋B.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球C.被拉细的铜丝D.被弯曲的钢片答案AD解析拉伸的橡皮筋、弯曲的钢片具有弹性势能,自由下落的小球、被拉细的铜丝无弹性势能,A、D正确,B、C错误。

2. (弹性势能与形变)如图所示,将弹簧拉力器用力拉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A.弹力变大,弹性势能变小B.弹力变小,弹性势能变大C.弹力和弹性势能都变小D.弹力和弹性势能都变大答案D解析将弹簧拉力器用力拉开的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变大,弹簧的弹力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

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多选)某同学利用橡皮条将模型飞机弹出,在弹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条收缩,弹力对飞机做功B.飞机的动能增加C.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减少D.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飞机的动能答案ABC解析橡皮条收缩产生弹力将飞机推出,弹力对飞机做正功,飞机动能增加,橡皮条弹性势能减少,飞机上升,重力势能增加,A、B、C正确,D错误。

4.(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多选)关于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B.克服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C.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D.克服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答案CD解析弹力做功的过程是弹簧弹性势能变化的过程,克服弹力做多少功,表明弹性势能变化了多少,与物体具有多少弹性势能无关,A、B错误;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做负功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D正确。

5.(弹性势能的变化)(多选)图甲是玩蹦极游戏的示意图,将弹性绳子的一端系在人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然后人从高处跳下。

图乙是人到达最低点时的情况,其中AB为弹性绳子的原长,C点是弹力等于重力的位置,D点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人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人一直做正功B.人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C.人通过B点之后,弹性绳子具有弹性势能D.从A点到D点,弹性绳子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答案ABC解析 整个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人从高空落下到弹性绳子达到原长的过程中,弹性绳子不做功,此后弹性绳子一直做负功,弹性势能一直增加,A 、B 、C 正确,D 错误。

6.(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变化)一根弹簧的弹力—位移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弹簧由伸长8 cm 到伸长4 cm 的过程中,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 )A .3.6 J ,-3.6 JB .-3.6 J,3.6 JC .1.8 J ,-1.8 JD .-1.8 J,1.8 J答案 C 解析 弹簧由伸长8 cm 到伸长4 cm 的过程中,弹力做正功,且做的功等于F -x 图象与x 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故W =12×(30+60)×0.04 J =1.8 J ,据W =-ΔE p 知,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ΔE p =-1.8 J ,C 项正确。

7.(弹性势能与形变)(多选)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在水平力F 作用下缓慢拉伸了x ,关于拉力F 、弹性势能E p 随伸长量x 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答案 AD解析 因为是缓慢拉伸,所以拉力始终与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由胡克定律F=kx 可知,F -x 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正确、B 错误;因为E p =12kx 2,所以D 正确、C 错误。

8.(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中间连一弹簧,已知m A =2m B ,今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B ,当A 、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如果用水平恒力F 向左拉A ,当A 、B 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比较E p1与E p2的大小。

答案 E p1>E p2解析 设m B =m ,则m A =2m ,向右拉B 时加速度a 1=F 3m 。

对A 物体有kx 1=2ma 1,得x 1=2ma 1k =2F 3k 。

当向左拉A 时,加速度a 2=F 3m ,对B 物体有kx 2=ma 2,得x 2=ma 2k =F 3k ,可见x 1>x 2,从而E p1>E p2。

9. (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变化)如图所示,水平弹簧劲度系数k =500 N/m 。

用一外力F (F 未画出)推物块,使弹簧压缩10 cm 而静止。

突然撤去外力F ,物块被弹开,那么弹簧对物块做多少功?弹性势能的变化量是多少?(弹簧与物块没连接,水平面光滑)答案 2.5 J 减少2.5 J解析 解法一:弹簧被压缩,具有弹性势能,其大小E p =12kx 2=12×500×0.12J =2.5 J ,撤去外力F 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通过做功转化为别的能,当恢复原长时弹力为零不再做功,故弹力对物体做了2.5 J的功,弹性势能减少了2.5 J。

解法二:由于有时不要求记忆弹性势能公式,故可以通过变力做功方式进行计算。

弹簧的弹力是变力,不能直接用W=Fl cosα进行计算。

但由于弹簧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可以作出胡克定律的图象表示功。

弹开过程弹力逐渐减小,当恢复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弹簧被压缩10 cm时,F=k·Δl=50 N,可作物块的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根据力—位移图象所围面积表示在这一过程中的功,有W=12×50×0.1 J=2.5 J。

由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可知,弹性势能的变化量ΔE p=-W=-2.5 J。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10.(弹力做功特点)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系一重物,O点为其平衡位置(即重力和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的位置),今用手向下拉重物,第一次把它直接拉到A 点,弹力做功W1,第二次把它拉到B点后再让其回到A点,弹力做功W2,则这两次弹力做功的关系为()A.W1<W2B.W1=2W2C.W2=2W1D.W1=W2答案D解析弹力做功的特点与重力做功一样,不用考虑路径,只看起始与终止位置,故D项正确。

11.(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变化)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撤去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B.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撤去F后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正确。

12.(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只有Oa段和cd段为直线。

则根据该图象可知,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的过程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为()A.仅在t1到t2的时间内B.仅在t2到t3的时间内C.在t1到t3的时间内D.在t1到t5的时间内答案C解析小孩从高处落下,在0~t1时间内小孩只受重力作用;在t1~t2时间内加速度减小,说明小孩又受到了弹力作用,蹦床受到压力;t3时刻,小孩的速度为零,蹦床受到的压力最大,弹性势能也最大;t3时刻后小孩反弹,蹦床的弹性势能减小。

故C正确。

13.(综合提升)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k=800 N/m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焊接着A、B两物体,m A=16 kg,m B=8 kg,直立于水平地面而静止,现给物体A 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2 s,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g取10 m/s2)。

(1)求B刚要离开地面时,A物体上升的高度;(2)求在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求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变化量;(4)在此过程中弹簧对A做了正功还是负功,做了多少功?答案(1)0.3 m(2)480 N240 N(3)-12 J(4)正功12 J解析(1)A静止时设弹簧压缩了x1,则有kx1=m A g,所以x1=m A gk=0.2 m,设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伸长了x2,则kx2=m B g,所以x2=m B gk=0.1 m,所以在此过程中A上升的高度h=x1+x2=(0.2+0.1) m=0.3 m。

(2)由位移公式h=12at2,得a=2ht2=15 m/s2。

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A受弹力向上,故有F+kx-m A g=m A a,当压缩量x最大时,F最小,此时x=x1,所以F min=m A g+m A a-kx1,代入数据,得F min =240 N 。

当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时,A 受弹力向下,故有F -kx -m A g =m A a , 当伸长量x 最大时,F 最大,此时x =x 2,所以F max =m A g +m A a +kx 2,代入数据,得F max =480 N 。

(3)弹性势能改变量ΔE p =E p2-E p1=12kx 22-12kx 21=-12 J 。

(4)由ΔE p =-12 J 知弹性势能减少了12 J ,则弹簧对A 物体做了正功,为12 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