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牛顿第一定律 习题课

合集下载

近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练习教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近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练习教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练习教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练习教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课时跟踪练习教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无实际意义D.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运动是物体自身的根本属性,运动不需要力来产生和维持2.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3。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4.2007年9月在北京举办中央电视塔低空跳伞国际公开赛,为全国观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下述几种跳伞情况,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练习课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练习课

(3)物体原来的状态 )
条件的改变 物体由于惯性
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不变
练习 例:氢气球下面吊着一个重物 升空,若氢气球突然爆炸, 升空,若氢气球突然爆炸,那么 重物将( A ) 重物将( 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 先竖直上升, 先竖直上升 B.匀速竖直下落 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 加速竖直下落 D.匀速竖直上升 匀速竖直上升
A. 变小;B. 不发生变化; 变小; 不发生变化; C. 变大; D. 立即变为零。 变大; 立即变为零。 14.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为了避免摔倒,跳车人应该 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 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 为了避免摔倒,
C [ ]
A. 向车行的反方向跳 B. 向上跳; 向上跳; C. 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向跑几步; 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向跑几步; D. 向与车行驶的垂直方向跳。 向与车行驶的垂直方向跳。
练习: 练习 1、跳远运动员为什么需要助跑? 、跳远运动员为什么需要助跑? 2、飞机不是在飞到目标的正上方 时投弹, 时投弹,而是要提前投弹才能够 命中目标,这是为什么? 命中目标,这是为什么?
3、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 、子弹从枪口射出后, 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C )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子弹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说理题 正在行走的人踩到香蕉皮会向后倾倒, 为什么?如果这个人正在跑步呢?
正在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 正在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他踩在香蕉皮 上时,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脚不能立刻停下, 上时,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脚不能立刻停下, 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 就向后倾倒了。如果这个人正在向前跑, 就向后倾倒了。如果这个人正在向前跑,这时整 个人都在向前运动,而脚要用力向后蹬地, 个人都在向前运动,而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当脚 踩上香蕉皮时,由于香蕉皮太滑,摩擦力太小, 踩上香蕉皮时,由于香蕉皮太滑,摩擦力太小, 这时脚要向后滑, 这时脚要向后滑,而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向前倾倒了。 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向前倾倒了。

八年级物理全册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新版)沪科版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的时候,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静止 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大量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通过 推理而抽象概括 出来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三、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质。 2.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所 固有 的一种属性。 3.利用与防止(举例说明) (1)利用: 使锤头套紧 等。 (2)防止: 系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
的性
1
2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物体”说明该规律适合于所有物体,具有普遍意义。 (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中不存在,但物 体在某个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是有的,那么在这个方 向上遵守牛顿第一定律。 (3)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原来运动状 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定律的得 出采用的方法是( ) A.单纯的实验方法 B.单纯的推测方法 C.数学推导的方法 D.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关闭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结论。由实验现象即“物体受 到的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越慢”的事实推理得出:如果没有阻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 变不了,从而逐步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答案


3.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 , 它的速度减小得 ;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 ,它的速 度减小得 ,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运动。
关闭
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有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有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有解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物理作业单(有答案)8.1 牛顿第一定律要点总结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或者受力平衡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条件:没有受到力或受力平衡。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一切”,表明定律适用的条件:所有的宏观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实际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实际的情况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3)“或”,表明二者必有其一。

(4)当物体原来静止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

当物体运动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变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出来的,即实验探究的方法是:实验与推理相结合。

课节练习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关于该实验和记录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98.2A.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大B.三次实验需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C.阻力越小,物体的速度减小得越慢D.该实验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时物体总是静止的B.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状态,不受力时物体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C.一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B.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8.1.牛顿第一定律 习题课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8.1.牛顿第一定律 习题课课件(共18张PPT)
不矛盾。因为足球受到摩擦阻力作用,所以会 改变运动状态 18.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光滑平面做直 线运动,在第一秒末速度为1米/秒,第二秒 末速度为2米/秒,第三秒末速度为3米/秒, 若在第三秒末外力突然撤去,则第三秒末开始 物体将做什么运动?速度为多少?
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
19.解释下列惯性现象: 1)把脸盆中的水泼出去 2)跑动时被石头绊倒 3)把手上的水甩掉 4)踩到西瓜皮人会后仰 5)从行进的自行车上跳下来要向前跑几步 6)在行驶的汽车中竖直向上抛起苹果,苹果会落
1、牛顿第一定律是 ( ) D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规律 D.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 论
2、下列运动一定要施力的有 ( ) A
A.物体做曲线运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处于静止 D.物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
(2)使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路面是为了让小车运 动时
_运__受_动_到__状的___态___阻___力_不同,而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使小车运动的距离不相同. (3)小车在不同材料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相同,说 明小车在粗糙的毛巾表面上, 受到阻力大,前进距离 短;在比较光滑的木板 表面上前进的距离长,受 到的阻力小,因此推理 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 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
9(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 一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这是 因为小车( B C )
A.向左加速
B.向右加速
C.向左减速
D.向右减速
10.(多选)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B C)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 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 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一、基础知识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

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

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

(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

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 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大小就一定相同D.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受力情况和地理位置均无关,C正确。

答案C2 •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巧妙地设想了两个对接斜面的实验,假想让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

伽利略运用了( )A. 理想实验方法B.控制变量方法C.等效替代方法D.建立模型方法解析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方法,巧妙地设想了两个对接斜面的实验,A正确。

答案A3.(多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 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B. 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C.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D.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解析根据惯性的定义知:安全带与人和车的惯性无关,A错、B对,系好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因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C错,D对。

答案BD4.( 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项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项正确;笛卡儿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C项正确;牛顿认为一切物体皆有惯性,D正确。

人教版八下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试题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八下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试题课件(共44张PPT)

6.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7 如图所示,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水平方向的推力, 木箱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力后,木箱会停下 来。这是因为木箱__受__到__阻__力__的__作__用______;若木箱 向前运动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木箱将会 _做__匀__速___直__线__运__动___。
34.【中考•贺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发生改变
35.【2018•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 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 运动情况是( D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32.【2019·哈尔滨】如图,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由静止释放,分别滑至粗糙程度不同的三个水平面上时 速度为v0。a、b图中小车最终停在图示位置,分析可知: 在水平面上小车所受阻力即为小车所受合力,因为力可 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小车在a图比 在b图受到的阻力大,_速__度__减__小___更明显; 若c图水平面光滑,则小车在该水平面上将 __以__速__度__v_0做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
36.如图所示的标志中与惯性无关的是C( )
37.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 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B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 ] A. 一个物体静止不动时有惯性,受力 运动时就失去惯性; B. 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有惯性, 作变速直线运动时或曲线运动时就失 去惯性; C. 一个物体在地球上有惯性,在 离开地球很远的地方,因失去地球对 它的吸引力,惯性也就失去了; 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不受到力的物体没有惯性,受到力的物体有 惯性; D.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一切物体不管运动和静 止、受力和不受力都有惯性。
10. 坐在汽车里的人,感到椅背对自己有作用 时,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 A. 正在加速行驶; B. 正在起动; C. 正在刹车; D. 正在匀速爬上山坡
12.美国一架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 从飞机上先后投下三枚炸弹,若不计空气的 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的三枚炸弹在空中 的排列位置应是( )
13、一同学在以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 动的汽车里,让手中的物块自然下落,发现 物块恰好落在A处,如图所示.那么,当汽车 以l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再做该 实验,物块将会落到( )
11、实验题:把一叠硬币放在桌子上,用一根薄塑 料尺贴着桌面迅速打击底部的分币。 (1)实验结果是被击中的硬币_________,其他硬 币_________。 (2)对上述实验现象有以下几种解释,这几种解释 都有错,请你在错的地方划一条横线。 A. 最下面的硬币受到外力作用,克服惯性,飞出去 了; B. 上面的硬币,没有惯性,所以静止不动; C. 上面的硬币受到惯性作用,所以仍落在原处。 (3)实验结果的正确解释是:这堆硬币原来都处于 静止状态,被击中的硬币由于受到塑料尺的 ________作用,________静止状态,飞出去,而 其他硬币没有受到塑料尺的力作用,由于 _________,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4.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原因的是 [ ] A. 自行车从斜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 度不断增大; B. 房间里的家具,没人搬动总留在原处; C. 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D. 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的乘客,若汽 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倾。
5.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悬挂一水壶, 水壶突然向火车行驶的方向摆去,这现象 说明火车 [ ] A. 作匀速运动; B. 突然减速; C. 突然加速; D. 运动状态无法确定。 6. 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为了避免 摔倒,跳车人应该 [ ] A. 向车行的反方向跳 B. 向上跳; C. 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 向跑几步; D. 向与车行驶的垂直方向跳。
7. 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 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 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 A. 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 立即下落;C. 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用绳子拉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 子突然断裂后,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 变小; B. 不发生变化; C. 变大; D. 立即变为零。
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习题课
学习目标:
•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掌握 和理解。 • 进一步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 原来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去掉所有 外力,物体作________运动。 2. 下面几种情况中利用惯性的是______ (选填字母) A. 用手拍身上衣服,可以去掉灰尘; B.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 C. 汽车刹车时还要冲出一段路; D.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面上撞击几 下就紧了。
A.A处
B.B处 C.C处
D.无法判断
14.把一把刀嵌在苹果里,把苹果举起来, 用另外一把刀的刀背去敲这把刀的刀背.敲 打几下后,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解释所 出现的现象.
15.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根据本节所学 知识,你想办法鉴别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 熟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