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离层观测记录表
顶板离层监测记录

档案馆号:
顶板离层监测记录
建档单位:乌兰集团温家塔煤矿技术科
档案管理:乌兰集团温家塔煤矿技术科
建档年度:二0一二年度
保管期限:长期
乌兰集团温家塔煤矿顶板离层监测仪观测旬记录
观测日期
年月日班
离层仪位置
离层仪编号
顶板总离层
顶板变化情况
观测人员
乌兰集团温家塔煤矿顶板离层监测仪观测旬记录
观测日期
变化情况
观测人员
乌兰集团温家塔煤矿顶板离层监测仪观测旬记录
观测日期
年月日班
离层仪位置
离层仪编号
顶板总离层
顶板变化情况
观测人员
顶板离层观测制度

绥阳县联盟煤矿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台账0 一五年元月顶板离层安设及观测制度顶板离层动态监测是利用顶板离层指示仪对顶板不同层位的下沉量进行监测,以便随时掌握顶板的稳定状态。
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的主要目的:对顶板离层情况提供直观显示,及早发现顶板失稳的征兆,以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
1安设情况:①工作面在开切眼巷道中应每20m安设一个,新设顶板离层指示仪距工作面顶头不能超过 5 米(巷道顶板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适应情况增打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在巷道顶部中间位置处(特殊情况除外)。
顶板离层指示仪在安装好后,观测者要将刻度尺设置颜色填写在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牌板上,并悬挂于顶板离层仪巷帮的一侧,并在牌板旁设立观测记录台帐,以便观测作出相应比较。
②其它掘进巷道在试验段中每30m安设一个(试验阶段分为5站),如果累计离层值变化不大并上报总工将安设距离延长为50 米。
如果离层累计值较大,应保证每30m安设一个。
如出现巷道顶板受压变形严重时,顶板离层仪离层累计值超过120mm时,马上上报总工、生产矿长和相关科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观测方法:观测者左手握住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读数盘,右手握住读数尺。
同时轻轻往下拉,观测者在往下拉的时候力度要掌握轻、稳、均,在感觉微有阻力的情况下立刻停住,读出深基点和浅基点的读数,然后将读数尺轻放回原位。
3、记录情况:在读数完成后,观测者要在顶板离层指数仪监测记录牌板上填写读数(并填写在记录本上)。
并将填写记录与上一次记录相比,如果数值相差不大(累计离层值小于5mm则说明顶板离层位移值不大;如发现离层数值过大时,立即将异常情况报调度中心、总工、生产矿长,根据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观测周期:①安装后第一周期为1次/ 天②安装后第二周期为 2 次/ 周③安装后第三、四周期为1次/周④安装后第二、三月期间为1次/半月⑤安装三个月后为 1 次/月⑥如果离层累计值较大时,观测者应适当改变观测周期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表观测地点:填报人: 分管领导: 总工程师:。
各楼层测量原始记录表

东卧3
+8、-2
东卧4
+9、+2
东卧5
+5、-8
东卧6
-2、-5
中卧1
+5、15
中卧2
+25、-5
中卧3
-10、+8
中卧4
-10、+5
中卧5
+15、+12
中卧6
+5、6
西卧1
-2、+5
西卧2
-12、-8
西卧3
+8、+3
西卧4
+5、+2
西卧5
+6、-5
西卧6
-2、-3
四层
客厅1
+15、+10
武夷绿洲一期
层数
部位
测量值(mm)
部位
测量值(mm)
部位
测量值(mm)
七层
客厅1
+15、+10
客厅2
-10、+15
客厅3
+15、-0
客厅4
+8、-2
客厅5
+5、-5
客厅6
+5、-6
东卧1
-5、-3
东卧2
+8、-2
东卧3
+8、-2
东卧4
+9、+2
东卧5
+5、-8
东卧6
-2、-5
中卧1
+5、15
中卧2
+25、-5
中卧2
+25、-5
中卧3
-10、+8
中卧4
-10、+5
顶板离层及巷道位移分析数据报表

巷道位移分析数据报表顶板离层及巷道位移分析数据报表1、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未发生变化。
2、030305工作面胶带顺槽八处巷道移近量发生变化,移近量发生变化不大,应加强观测。
3、030305工作面轨道顺槽三处巷道移近量发生变化,移近量发生变化不大,应加强观测。
观测日期:2014年3月16日生产技术科1.030305胶带顺槽有十一处顶板离层数据发生变化,且部分测点深基点发生变化7#、12#、13#发生的地点采取打点锚索补强支护,3天进行一次观测。
2.030305轨道顺槽(原来030306轨道顺槽)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未没有发生变化3.030309轨道顺槽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未没有发生变化4.030309胶带顺槽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未没有发生变化巷道位移分析数据报表1、030305胶带顺槽有六处巷道移近量发生变化,移近量发生变化不大,应加强观测。
2、030309胶带顺槽巷道移近量发生变化,移近量发生变化不大,应加强观测。
3、030309轨道顺槽巷道移近量发生变化,移近量发生变化不大,应加强观测。
后附表格说明观测日期:2014年03月26日顶板离层分析数据1、东轨道上山一处顶板离层仪数据发生变化,且数据变化量不大,加强观测。
2、030305工作面切眼七处顶板离层仪数据发生变化,且6#、8#深基点数据发生变化,应对该监测点5米区域巷道进行点锚索补强支护。
3、030305轨道顺槽四处顶板离层仪数据发生变化,且数据变化量不大,加强观测。
巷道位移分析数据1、东轨道上山三处巷道位移发生变化,其变化量不是很大,需加强观测。
后附表格说明观测日期:2014年4月10日顶板离层分析数据报表顶板离层仪分析数据1、030305胶带顺槽七处顶板离层仪数据发生变化,且数据变化量不大,加强观测。
2、030305轨道顺槽一处顶板离层仪数据发生变化,且数据变化量不大,加强观测。
巷道位移分析数据1、030305胶带顺槽三处巷道位移观测点发生变化,其位移量变化较小,需加强观测。
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规定

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规定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办法顶板离层仪使用管理标准:一、正常情况下,锚网带支护的煤巷每100m(切眼每50m)安装一套顶板离层仪。
当遇断层、巷道交叉点或过地质构造带等特殊情况时,请示生产技术科可以适当加密。
少安装一套,罚技术队长200元,未按规定距离安装一次罚队长100元。
二、锚网带支护的煤巷巷道施工全部采用LBY-3B型(丁字型)顶板离层仪监测顶板,沿顶板中心线安装,开口5m范围内安装一套,以后每隔100m(切眼每隔50m)安装一套,安装时距工作面迎头距离不得超过100m (切眼不得超过50m)。
特殊情况时,安装在顶板上预计最大挠度位置。
未按要求及时安装的,每次罚技术队长100元。
表1 LBY-3B型顶板离层观测仪技术参数表三、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标准1、施工人员使用锚杆机用多节1m长 B22钻杆、Φ28mm 的钻头施工安装钻孔,设计深度为6m。
顶板离层仪深基点锚固器固定在锚索锚固段稳定岩层内(6m),浅基点锚固器固定在锚杆锚固段稳定岩层内(2m)。
为保证顶板离层仪安装牢靠,必须使用Φ28mm钻头钻眼。
2、用多节1m长锚索钻杆配合专用套头将深基点锚固器推送到钻孔6m 深位置,拉直钢绞线;把浅基锚固器推送到钻孔2m深位置,拉直钢绞线。
3、把顶板离层仪套筒上部250mm长范围全部推送到钻孔口内,同时将钢绞线从刻度尺端向下拉,确保两个刻度尺指示环(即游标)移动顺畅,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套筒组件已紧密固定在钻孔中。
4、将两刻度尺(即2m和6m范围)初始数据设定到某一值,要求控制在5~15mm范围内,用拉紧螺丝固定好与其相连的钢绞线,截去多余钢绞线,再次确认游标不受卡阻。
5、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必须用专用套筒安装,方法正确。
若发现安装时不使用专用套筒而用钻杆硬捅,一次罚款300元。
四、顶板离层仪观测读数标准1、锚固范围内离层读数对应顶板离层仪上标有2m字样一侧的刻度尺指示环(即黄色游标)读数,即反映锚杆锚固段顶板离层情况;锚固范围外离层读数对应顶板离层仪上标有6m字样一侧的刻度尺指示环(即红色游标)读数,即反映锚索锚固段顶板离层情况;总离层量反映的是锚固范围外离层变化情况,锚固范围内离层变化仅作为顶板离层的一个参考。
综采工作面顶板动态与支护质量监测记录表

主要问题
处理意见
验收员:
5
6
监测点
初撑力(Mpa)
工作阻力 (Mpa)
端面距 (mm)
支架工作状况 支架间隙(mm)
直线偏差 (mm)
顶底板移近量(mm)
安全阀开启数值(Mpa)
顶板动态情况 片帮深度(mm)
7
8
9
10
架间错差 (mm)
支架歪斜 (°)
支架仰俯 (°)
支架完好情况
端面冒高(mm)
端面冒宽 (mm)
顶板完好情况
端头及超前支护完整性
煤峪口矿综采二队工作面顶板动态与支护质量监测记录表
支柱钻底量(mm)
年月日班
工作面支护基本情况
乳化液泵站压力(Mpa)
乳化液浓度(%)
累计进尺(mm)
顺槽测点 测点位置 2101巷 5101巷
9 10
采高
端头及超前支护支柱初撑力/Mpa
1
2
3
4
顶板离层监测记录

时间
第四周以后
日期
深基点
浅基点
读表人
说明:安装顶板离层仪后的第一周每班读数记录一次,第二、三周每天一次,第四周(包括第四周)以后每旬一次。
巷道顶板离层监测记录
机掘二队
12#层406盘区2637巷
巷道顶板离层监测记录
云冈矿机掘二队12#层406盘区26基点mm
时间
第一周
日期
班次
早班
中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夜班
早班
中班
夜班
深基点
浅基点
读表人
时间
第二、三周
第四周以后
日期
深基点
浅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