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浦东新区第一学期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4分)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抗震智慧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
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
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____ 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______ 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
语文浦东新区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息息相关惊心动魄B. 鸡飞蛋打鸡犬升天鸡犬不宁C. 振聋发聩稳如磐石蹉跎岁月D. 雕梁画栋碧波荡漾豁然开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小说。
B. 这本书不仅对成年人有启发,而且对青少年有启发。
C.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D.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词的一项是()A. 呼啸呼唤呼吸B. 招待招揽招引C. 旅行旅店旅游D. 拼搏拼命拼凑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真高,仿佛插天。
B. 我喜欢春天的花,喜欢夏天的树,喜欢秋天的叶,喜欢冬天的雪。
C. 那个男孩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人生。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云彩。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宝藏。
D. 他的话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灵的窗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A. 悲壮(bēi zhuàng)沉默(chén mò)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B. 沉默(chén mò)悲壮(bēi zhuàng)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C. 悲壮(bēi zhuàng)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沉默(chén mò)D. 沉默(chén mò)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悲壮(bēi zhuàng)7. 下列词语的正确书写是()A. 潮涌澎湃气冲云霄奋发图强B. 潮涌澎湃气冲云霄风起云涌C. 潮涌澎湃风起云涌奋发图强D. 风起云涌潮涌澎湃奋发图强8. 下列句子的正确断句是()A. 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优秀人才B. 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优秀人才C. 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优秀人才D. 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批优秀人才9.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B.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C.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D.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10. 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B.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C.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D.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浦东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zhàn)B. 沉着(chén)C. 惊悚(sǒng)D. 奔腾(bē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
C. 他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D. 老师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C. 他的性格非常开朗,善于与人沟通。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下滑,让老师和家长非常担忧。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雪花飘飘,像鹅毛,像棉花。
C. 海上的月亮,好像一面银镜。
D. 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像一支小乐队。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滚(fān)B. 娇嫩(jiāo)C. 沉默(mò)D. 潜伏(qián)6.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非常可爱,笑起来眼睛弯成一道月牙。
B. 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学习要勤奋,才能取得好成绩。
C. 他在比赛中发挥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D. 那本书的内容很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7.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B.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小,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B.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参加课外活动。
C.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比赛。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语文浦东新区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漠不关心精神焕发B. 恍若未闻雕梁画栋胸无点墨C. 艳如桃李雅俗共赏比比皆是D. 风华绝代碧空如洗色厉内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篮球打得也好。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非常值得一读。
C. 我希望你能尽快把这件事处理妥当。
D. 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雨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优美精彩B. 坚强坚定C. 勤奋努力CD. 愉快快乐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碧波荡漾B. 繁花似锦C. 美不胜收D. 举世闻名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小明长得像他爸爸一样高。
C. 这个城市很大,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悲伤B. 美丽凶猛C. 温暖寒冷D. 严肃轻松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
B. 这朵花真漂亮。
C. 雨点在窗户上跳舞。
D. 这本书很有趣。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是()A. 奇迹B. 书包C. 走路D. 河流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花园里有玫瑰、百合、郁金香,美丽极了。
B. 他学习好,品德好,长得也帅。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歌唱,花儿开放。
D.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热爱和追求。
2014年上海第一学期期中四年级语文试卷(沪版)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阶段质量调研(完卷时间:80分钟)一、基础知识(24分)1、为句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4分) (1)小孩儿想折一枝花戴在耳丫上,妈妈喝.(h ē h è)住了她。
(2)还是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爱伫.(zh ù ch ù)立在霞光里看日落。
(3)马克虽然是个调皮大王,但要他当众坍.(t ān t āi )台也是受不了的。
(4)有教.(ji āo ji ào )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2、理解词义(加点字解释写序号)。
(6分)(1)“身临其境”的“临”解释 ( ①来到 ②靠近;面对 ③将要;快要)“身临其境”解释 。
(2)“不速之客”的“速”解释 (① 邀请 ②迅速 ③速度) “不速之客”解释 。
3、在括号内填上表示非常有名的四字词语。
(不得重复)(4分) (1)他就是( )的音乐家贝多芬。
(2)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质地优良,工艺精美,一向( )。
(3)先生的大名( ),我是早就听说了的。
(4)万里长城( ),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4、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写出下面课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4分) 《老师领进门》: 《特别的作业》: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6分)(1)回家前,我基本上把作业全部完成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花坛里,火红的美人蕉开得正旺,远远望去,像 。
(3)张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了跳绳比赛第一名。
张明一点也不骄傲。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二、阅读(37分)(一)冰 灯(16分)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四块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花。
2014年上海第一学期期中三年级语文试卷(沪版)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阶段质量调研(完卷时间:80分钟 书写:5%)一、基础知识:31% 1、 把词语补充完整。
6%容光( )( ) ( )( )似火 ( )天( )地 长途( )( ) ( )自得 ( )条( )理 2、 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4%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1)“硬”,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2)读读句子,想一想,再选择正确的解释。
(写序号)“硬”在字典的解释有:a 跟“软”相反 b (意志)坚定;(态度)坚决 c 勉强 d (能力)强;(质量)好过硬.的功夫 ( ) 硬.是( ) 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4%俯视 欣赏 眺望 打量 仰望 观察(1) 我站在楼顶( )远方,只见东方明珠电视塔像巨人般屹立在黄浦江畔。
(2) 下雨前,哥哥总爱蹲在大树下( )小蚂蚁是怎么搬家的。
(3) 中秋之夜( )天空,一轮明月入大圆盘似的悬挂在空中。
(4) 我们在新建的大剧院里静悄悄地( )经典歌剧——《音乐之声》。
4、照样子,写出词语:4%描写天气寒冷的词语:冰天雪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成千上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
8% (1)把句子写完整。
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让妈妈________,是因为 。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
(2) 照样子围绕带点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例:今年的麦子长得特别好.,沉甸甸的麦穗又粗又长,把麦秆儿都压弯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雨下得真大.呀!。
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
6、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5%()沉香想去救妈妈,但爸爸说:“二郎神神通广大,你对付不了他的!”()每天,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
浦东新区2014学初三语文一模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4学初三语文一模及答案浦东新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满分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4.1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4. 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5.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6.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两首小令,完成第7—8题。
(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胡腾老树昏鸦,下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
(2分)8.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D.作者认为《史记》中最值得“反复诵观”的只有《项羽本纪》(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郭子仪初与李光弼①俱.为安思顺牙将②,不相能③,虽同席不交谈。
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④妻子。
”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⑤,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郭子仪初、李光弼:唐朝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
②牙将:副将。
③不相能:互相看不起。
④贷:宽恕。
⑤节度使:古代官名,总揽数州军事。
语文浦东新区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皮(tiáo pí)B. 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C. 惊愕(jīng è)D. 残骸(cán há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准备回家好好阅读。
B.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水滴石穿C. 胸有成竹D. 眼疾手快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个小机灵鬼。
D. 我们班的同学团结友爱,像一家人一样。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qiān xū)B. 神秘(shén mì)C. 精神(jīng shén)D. 奋进(fèn jìn)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D. 河水在静静地流淌。
8.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
B. 这本书内容丰富,情节引人入胜。
C. 那个孩子聪明、勤奋、善良。
D. 夜晚,星星闪烁,月亮明亮。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文化常识的一项是()A. 竹简B. 砚台C. 剑D. 茶叶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跑得快,像风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第②段画线句和前文的“”一词相呼应,都表现了。(3分)
17.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的景色,请选用一句是来描写相同的意境,你想到的是。(2+1分)
18.在第⑥段中“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如果要向儿子解释理由,你认为“我”会怎样跟儿子说?(2分)
19.这篇文章通过叙述一事,赞美亲情,讴歌,强调。(6分)
(一)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A. 撇(piě)撇嘴 水波鳞鳞 B. 倜傥(tìtǎng) 蝉蜕
C. 凛然(lǐn) 楞头楞脑 D. 咄咄(duó)逼人 嬉戏
7.通过书本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契诃夫笔下那个受尽折磨的、可怜的(填写作品人物),也了解了(作者名)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并且和凡尔纳一起观赏了海底奇光。(2分)
8.请你根据意思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三字惯用语(填序号)(2分)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一)文言诗文默写(10分)
1.篱落疏疏一径深,。(《宿新市徐公店》)
2.一道残阳铺水中,。(《暮江吟》)
3.,洪破涌起。(《观沧海》)
4.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
5.,四时俱备。(《山川之美》)
(二)语文知识积累(6分)
6.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20-24小题(15分)
(二)大地的耳朵
(1)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A. 老油条 B. 智多星 C. 三脚猫 D. 门外汉
(1)我们常称世故圆滑的人为( )
(2)我们常称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为( )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标题中的“”字,二是诗句中的“”一词。(2分)
22. 第(9)段中“耳听千里?”一句,朗读时应选择(A. 高升调 B. 平直调 C. 降抑调 ),表现了感情。(3分)
23. 下列对本文内容、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借儿时吃冬菇的生活趣事,温馨地表达了“我”对童年快乐、伦常亲情的怀念,感怀那一段人生的无尘岁月。
B. 第(10)段中“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一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冬菇焖鸡”不仅鲜美爽口,而且口味独特
(3)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5)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7)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9)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 的耳朵”。
五、作文(40+2分)
题目:我真感激他(她)
要求:(1)重点写一件事情,将经过写具体。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请用代号表示。
(3)字数在500字左Leabharlann 。(4)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11.这篇课文选自《》一书。(1分)
12.解析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元方入门不顾( )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
14.文中的元方是个的孩子(写出一点即可),文中的依据是。(不必用原文,概括即可)(3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小题(15分)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C. 第(11)段的内容写出了当“我”听到一些不想听、不愿听的事情后,我对自己听信妈妈的话而吃了那么多的冬菇感到后悔。
D. 全文以冬菇为线索,自始至终记叙了“我”童年时吃冬菇的事,语言华丽,寓意深刻。
24.第(10)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我”吃冬菇时的感受,写得非常细腻。请模仿语句,写几句话,写出吃某样东西时的感受(60字左右)。(4分)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15)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20. 第(1)段中的划线句“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运用了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3分)
21. 第(3)段中说“聪明的妈妈”,联系文章,你觉得妈妈的“聪明”表现在哪里?(2分)
(10)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