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检测课时练新人教版选修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100℃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
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体系内含NO2为0.04mol·L-1B.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C.前2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D.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 K1=1×1030 2H2(g)+O2(g)2H2O(g) K2=2×10812CO2(g)2CO(g)+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c(NO)B.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进行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 >CO2C.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列表示的是化学反应A(g)+2B(g) = C(g)+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A) = 0.3 mol/(L·s)B.v(B) = 0.5 mol/(L·s)C.v(C) = 0.4 mol/(L·min)D.v(D) = 0.2 mol/(L·s)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练习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练习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D)=0.4 mol ·L —1·s —1B .υ(C)=0.5 mol ·L —1·s —1C .υ(B)=0.6 mol ·L —1·s —1D .υ(A)=0.15 mol ·L —1·s —1 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 .判断过程的方向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3.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v 正(N 2)= v 逆(NH 3)B . 3v 正(N 2)= v 正(H 2)C .2v 正(H 2)=3 v 逆(NH 3)D .v 正(N 2)=3 v 逆(H2) 4.在一定条件下的,将1mol 的CO 和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 22+H 2,达到平衡后,测得CO 2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再通入4mol 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 2的物质的量是A .等于0.6molB .等于1molC .大于0.6mol 小于1molD .大于1mol 5.在2L 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 和6molB ,发生以下反应:4A(气)+6B(气) 4C(气)+5D(气)若经5秒钟后,剩下的A 是2.5mol ,则B 的反应速率是( ) A .0.045)/(s L mol ⋅ B .0.015)/(s L mol ⋅ C .0.0225)/(s L mol ⋅ D .0.09)/(s L mol ⋅ 6.在合成氨的反应中,由a molN 2和b molH 2混合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有c molNH 3生成,则NH 3在反应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是( ) A .%100b a c + B .%100⨯++c b a a C .%100cb a c-+ D .%2100cb ac -+7.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g)+I 2(g)已达到平衡的是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 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 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 键断裂 ③ 百分组成ω(HI)=ω(I 2)④ 反应速率υ(H 2)=υ(I 2)=1/2υ(HI)时 ⑤ c(HI):c(H 2):c(I 2)=2:1:1时⑥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⑧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②③⑤B .①④⑦C .②⑦⑨D .⑧⑨⑩ 8.对于反应不同温度(T 1和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Z)和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T 1>T 2,p 1<p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9.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 反应条件:①锌粒 ②锌片 ③锌粉 ④5%盐酸 ⑤10%盐酸 ⑥15%盐酸 ⑦加热 ⑧用冷水冷却 ⑨不断振荡 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 .③⑥⑦⑨B .③⑤⑦⑨C .①④⑧⑩D .②⑥⑦⑩1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W%。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时练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单元评估卷作业时限:90分钟作业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1.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是由于(B)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解析:升温,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分子运动加快,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O2(g)2NO(g),下列不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条件是(C)A.缩小体积 B.充入更多的NOC.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升高温度解析: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浓度减小为原来的12,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3.在可逆反应2A(g)+3B(g)x C(g)+D(g)中,已知:起始浓度A为5 mol/L,B为3 mol/L,C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
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B.x=1C.2 min末时,B的浓度为1.5 mol/LD.2 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 mol/L解析:依题意,c(C)=0.5 mol/(L·min)×2 min=1 mol/L,而c(D)=0.5 mol/L,所以x=2。
2A+3B2C+D起始浓度(mol/L) 5 3 0 0变化浓度(mol/L) 1 1.5 1 0.52 min末浓度(mol/L) 4 1.5 1 0.5可知C正确。
4.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5.钨(W)在高温下可缓慢升华。碘钨灯中封存的碘蒸气能发生反应:W(s) + I2(g) WI2(g),利用工作时灯泡壁与灯丝的温度差,将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搬运”回灯丝上。对于该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工作时,在灯泡壁和灯丝上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A. v(NH3)=v(O2)B. v(O2)=v(H2O)C. v(NH3)=v(H2O)D. v(O2)=v(NO)
12.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D.反应是否自发,不只与反应热有关
9.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0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D.由表中数据推测,
14.研究不同条件对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Cu2+与Fe3+对H2O2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Cu2+催化效果更好
B.由Ⅰ与Ⅱ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时间越长,H2O2分解越彻底
C.由Ⅰ与Ⅲ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H2O2分解越快
2021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1
0
x
2x
1x
2x
2x
0.25mol
则有 1 x 2x
100%
40.0% ,解得 x=0.25,
CO 的转化率为 1mol
2
100% 25.0% ,正
确;C 项,因为是恒压体系,T℃时, CO 、CO的体积分数均为 50%,故充入等体积的 CO
2
2
和 CO,平衡不移动,错误;D 项,
K
p
p (CO) (
3.在恒温、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和一定量 ,发生反应:
SO
O
2
2
2SO g + O g 2SO g
2
2
,若反应进行到 4min时,测得 n( )=0.4mol,当反应进
SO
3
2
行到 2min时,容器中 的物质的量( )
SO
2
A.等于 1.6mol B.等于 1.2mol C.小于 1.2mol D.大于 1.6mol
4.对于化学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3W g +2X g = 4Y g +3Z g
A.
B.
C.
D.
v(W) 3v(Z) 2v(X) 3v(Z) 2v(X) v(Y) 3v(W) 2v(X)
5.反应 4A(g)+3B(g)=2C(g)+5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02mol·L-1·s-1;
的正确表达式为( )
A.2A2+B2 2A2B
B.A2+B2 2AB
C.A2+B2 A2B2
D.A2+2B2 2AB2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过关检测 word答案版

选修4人教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原创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既有正值,又有负值。
B 、测定某化学反应从开始到2秒末的反应速率,指的是2秒末的瞬时速率C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一定不同。
D 、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D2. (2020年原创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能使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 、增大压强一定改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C 、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片与同浓度的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D 、对于COCl 2(g) CO(g)+Cl 2(g) ΔH >0,升温能加快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答案 C3. .(2020届北京海淀高三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 L 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时,υ(A) =υ(B)B.反应开始到5min ,B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ol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 +CD.反应开始到5min ,υ(C) =0.04 mol/(L·min)答案 C4. 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X(g)+Y(g)Z(s)+3W(g) ΔH <0。
达到平衡后,t 1时刻改变某一条件所得v t 图像如图,则改变的条件为( )A .增大压强B .升高温度C .加催化剂D .增大生成物浓度答案 B5. (2020届北京海淀高三期中)在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 + H 2OCO 2 + H 2中,有关反应条件改变t /min5n /mol 0.8 0.6 0.4 0.2 A B Ca o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C.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D.增大c(CO),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答案:D6.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X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B.c(X)∶c(Y)∶c(Z)=2∶1∶1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D.同一时间内消耗2n mol X的同时生成n mol Z答案 A7. (2020年北京顺义)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答案 C8. 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答案 B9.符合图1、图2的反应是( )A.X+3Y2Z ΔH>0B.X+3Y2Z ΔH<0C.X+2Y3Z ΔH<0D.5X+3Y4Z ΔH<0答案 B10.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n Y(g) ΔH =Q kJ/mol。
人教版高中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深化探究训练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恒温下,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M、N中,分别有以下两种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应3A(g)+2B(g)2C(g)+x D(s)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如下:M:3 mol A、2 mol B,2 min达到平衡,生成D 1.2 mol,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N:2 mol C、y mol D,达到平衡时c(A)=0.6 mol·L-1。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x=2B.平衡时M中c(A)=0.6 mol·L-1C.y<0.8D.M中B的转化率与N中C的转化率之和为12.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在1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81 min,将温度提高到3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A.9 min B.27 minC.13.5 min D.3 min3.对于反应mA+nB p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无论用A、B、C何种物质表示,其数值是相同的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C.若增加或减小B的物质的量,则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4.对于CO(g)+H2O(g)CO2(g)+H2(g),某温度下平衡常数K为1,向一密闭容器内同时通入CO(g)、H2O(g)、CO2(g)、H2(g)各1 mol,在该温度下建立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A.大于1 mol B.小于1 molC.等于1 mol D.无法确定5.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能自发进行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6.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況下,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B.将NH4HS固体全部移走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7.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 2+H 2O H ++Cl -+HClO ,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 ) A .H +浓度减小,HClO 浓度减小B .H +浓度增大,HClO 浓度增大C .H +浓度减小,HClO 浓度增大 D .H +浓度增大,HClO 浓度减小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I 2(g)+H 2(g)2HI(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总结训练 (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如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2.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2与水的反应)()A.a端上升,b端下降B.a端下降,b端上升C.U形管中液面无变化D.无法判断3.亚氯酸盐(如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时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
分解时,刚加入硫酸,反应缓慢,随后突然反应释放出大量ClO2,这是因为()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D.逸出的ClO2使反应生成物的浓度降低4.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在1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81 min,将温度提高到3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A.9 min B.27 minC.13.5 min D.3 min5.在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一段时间后,测得两容器中反应的反应速率:v甲(SO2)=1.2 mol·L-1·mol-1,v乙(O2)=0.8 mol·L-1,则反应速率() A.甲>乙B.乙>甲C.甲=乙D.无法判断6.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60 s 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Z 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常温下,反应C(s)+CO 2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2Mg(s)+CO2(g)===C (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答案】C【解析】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ΔH<0,ΔS>0,则一定自发,若ΔH>0,ΔS<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ΔH<0,ΔS<0或ΔH>0,ΔS>0,则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A、B错误。
C项中反应的ΔS>0,若ΔH<0,则一定能自发,现常温下不能自发,说明ΔH>0,正确。
D项中反应的ΔS <0,能自发,说明ΔH<0,错误。
2.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措施对改变该反应的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用相同浓度但温度较高的盐酸代替常温下的盐酸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或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C.改用相同质量但为粉末状态的碳酸钙代替块状碳酸钙D.改用与原盐酸含有相同H+浓度的稀硫酸【答案】B【解析】由于CaCO3和稀盐酸是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所以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⑤⑥ D.①⑤【答案】C【解析】①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②普通分子的能量低,它们之间的碰撞不是有效碰撞;③增大反应物浓度,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④改变压强,也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
4.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物质C的百分含量⑦各气体的物质的量A.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⑥⑦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⑦【答案】A【解析】A(s)++D(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不管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不变,故④不是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
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 4(s)++CO2(g)+SO2(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 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答案】A【解析】由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质量增加,密度增大,A正确;当增加CO的物质的量时,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SO2的浓度无关,C错误;MgSO4为固体,增加其质量对平衡无影响,所以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6.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某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发生反应:H 2NCOONH43(g)+CO2(g),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T 2>T 1,则该反应的ΔH <0 B .向容器中充入N 2,H 2NCOONH 4质量增加 C .NH 3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D .T 1、T 2时,转化的H 2NCOONH 4的物质的量Δn (T 2)=2Δn (T 1) 【答案】D【解析】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NH 3的体积分数都是23,故C 错误。
T 2时c (NH 3)、c (CO 2)都是T 1时的2倍,容器的容积又恒定不变,所以T 2时转化的H 2NCOONH 4是T 1时的2倍,D 正确。
若T 2>T 1,则该反应的ΔH >0,若T 2<T 1,则该反应的ΔH <0,A 错误;N 2和该反应的生成物与反应物都不反应,反应容器又固定,故向容器中充入N 2,H 2NCOONH 4的量不发生变化,B 错误。
7.对于可逆反应:2A(g)+ΔH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答案】A【解析】A 项,升温,平衡左移,C 的百分含量减小,正确。
B 项,升温,v (正)、v (逆)均增大,错误。
C项,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平衡组分的百分含量,错误。
D 项,加压平衡右移,A 的转化率增大,升温平衡左移,A 的转化率应减小,错误。
8.用CO 合成甲醇(CH 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 23OH(g) ΔH <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T 1>T 2>T 3B .正反应速率:v (a )>v (c ),v (b )>v (d )C .平衡常数:K (a )>K (c ),K (b )=K (d )D .平均摩尔质量:M (a )<M (c ),M (b )>M (d ) 【答案】C【解析】选项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 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T 3>T 2>T 1。
选项B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故v (c )>v (a );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故v (b )>v (d )。
选项C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 增大,故有K (a )>K (c );温度不变,K 不变,故K (b )=K (d )。
选项D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则M (a )>M (c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则M (b )>M (d )。
9.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 2(g)+3H 23(g) ΔH =-92.4 kJ·mol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c 1<c 3B .a +b =92.4C .α1+α3<1D .p 3>2p 2=2p 1【答案】D【解析】A 项,丙相当于乙平衡后,把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若平衡不移动c 3=2c 2,而事实上平衡右移,所以c 3>2c 2,恒温恒容条件下,甲、乙两容器中平衡时等效,则有c 1=c 2,即有c 3>2c 1正确。
B 项,甲中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与乙中分解NH 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所以a +b =92.4正确。
C 项,α1+α2=1,而α3<α2所以α1+α3<1。
D 项,丙相对于乙来说,相当于把体积缩小一半,若平衡不移动,p 3=2p 2,而事实上,平衡右移,所以p 3<2p 2,又由p 1=p 2,故p 3<2p 2=2p 1,错误。
10.在相同容积的4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一可逆反应2A(g)++2D(g),起始时4个容器所盛A 、B 的量如下表所示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4个容器中A 或B 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 B .A 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C .B 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 .B 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 【答案】A【解析】以乙为标准,甲相当于又加入1 mol A ,平衡右移,所以A 的转化率,甲<乙,B 的转化率,甲>乙,丙相当于压缩体积,平衡左移,A 、B 转化率均小于乙中A 、B 转化率。
甲、丁比较A 转化率,甲<丁,B 转化率甲>丁,乙、丁比较A 转化率乙<丁,B 转化率,乙>丁。
甲、丙比较,A 转化率甲<丙,B 转化率甲>丙。
丙、丁比较B 的转化率丙>丁。
综上所述,A 转化率,甲<丙<乙<丁,B 转化率甲>乙>丙>丁。
11.反应+C(g)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 的初始浓度为0.050 mol·L -1。
温度T 1和T 2下A 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温度T 1________T 2,平衡常数K (T 1)________K (T 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 2时,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A 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③反应在0~5 min 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 (A)=________。
【答案】(1)小于 小于 (2)①0.085 mol ②0.082 ③0.007 mol·L -1·min -1【解析】(1)图中显示,T 2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少,反应速率大,所以温度高;而温度越高c (A)越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K 将增大。
(2)根据“三段式”求解:A(g)B(g) + C(g)开始mol·L -10.050 0 0转化mol·L -10.050×70%=0.0350 0.0350 0.035 0平衡mol·L -10.015 0 0.035 0 0.035 0 故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0.015 mol·L -1+0.0350 mol·L -1+0.0350 mol·L -1)×1.0 L=0.085 mol ②平衡常数K =0.035 0×0.035 00.015 0=0.082③0~5 min 平均反应速率v (A)=0.035 0 mol·L -15 min =0.007 mol·L -1·min -112.对于的体系,在压强一定时,平衡体系中Y 的质量分数w (Y)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一个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A 、B 、C 、D 、E 各状态中,v 正<v 逆的是________。
(3)维持t 1不变,E →A 所需时间为x ,维持t 2不变,D →C 所需时间为y ,则x ________y (填“<”、“>”或“=”)。
(4)欲要求使E 状态从水平方向到C 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到达A 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1)放热 (2)D (3)> (4)先突然升温到t 2,然后无限缓慢地降低温度到t 1 【解析】(1)升温,Y 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则平衡左移,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