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一、计算原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例1】2H 2 + O 2 点燃====== 2H 2O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 ∶ 1 ∶ 2 分 子 数N 之 比: 2 ∶ 1 ∶ 2扩 大 N A 倍:2N A ∶ N A ∶ 2N A物 质 的 量n 之 比: 2mol ∶ 1mol ∶ 2mol 质 量 m 之 比: 4 ∶ 32 ∶ 36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二、解题步骤: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未知数 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气体体积 5.列比例,进行计算。

6.写出答案。

【例2】: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 (H 2SO 4) 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2 10.1mol n (H 2SO 4)n (H 2SO 4)==0.05 mol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 0.05 mol .我们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的必要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练习1】回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H 2 + Cl 2 ==== 2HCl化学计量数比 粒子数之比 物质的量比 物质的质量比 气体体积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相同.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2】计算例2中所需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 2 mol 98 g0.1mol m(H 2SO 4) 答:所需H 2SO 4的质量为4.9 g .【例3】:将30 g MnO 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L -1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 2的体积(标准状况). 请大家分析比较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 [HCl(aq)]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112 mol·L -1×V [HCl(aq)] 0.26 mol (2)4HCl(浓) + MnO 2 ∆=====MnCl 2+2H 2O +Cl 2↑11 0.26 moln(Cl 2) V(Cl 2)=n(Cl 2)V m=0.26 mol×22.4 L·mol-1=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二: 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2mol10.01⨯)SO H ()NaOH (42v v )SO H ()NaOH (42n n =m(H 2SO 4)==0.26 mol4HCl(浓) + MnO 2 ∆=====MnCl 2 + Cl 2 + H 2O ↑4 1 n(HCl)0.26 moln(HCl)=1mol0.264⨯=1.04mol V [HCl(aq)]=1L mol 121mol 0.264-•⨯⨯=0.087 L(2)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1 mol 2.4 L0.26 molV(Cl 2)V(Cl 2)=mol1L22.4mol 0.26⨯=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三:解: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 mol 87 g 22.4 L 12 mol·L -1×V [HCl(aq)]30 g×76.6% V(Cl2)V [HCl(aq)]=g 87L mol 1276.6%g 30mol 41⨯•⨯⨯-=0.087 LV (Cl 2)=g87L22.476.6%g 30⨯⨯=5.8 L 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 ,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大家认为以上哪种解法更简单呢? -------第三种解法更简捷!【练习3】4.6 g Na 与足量的H 2O 反应,计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准状况下H 2的密度为0.0899 g·L-1). 【答案:2.24 L 】 【练习4】106 g Na 2CO 3和84 g NaHCO 3分别与过量的HCl 溶液反应,其中 A .Na 2CO 3放出的CO 2多 B .NaHCO 3放出的CO 2多 C .Na 2CO 3消耗的盐酸多D .NaHCO 3消耗的盐酸多 【答案:C 】五.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进行各项计算的最根本依据; 其次,计算时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体积、浓度等)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三.准确把握反应内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量再进行计算.第五,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实际发生反应的物质间量的关系.如反应2H 2+O 2点燃======2H 2O 表示发生反应的H 2与O 2的物质的量是2∶1,而不时体系中H 2和O 2的实际含量或量的关系,即使反应体系起始时H 2与O 2的量的关系为4∶1,反应也是按方程式规定的2∶1进行,最后会剩余H 2. 第六,计算单位要做到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第七,存在过量问题时,要根据不过量的物理量来进行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B.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成反比C.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无关D.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不确定答案:A2. 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中,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如果有4 mol的氢气参与反应,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A. 2 molB. 4 molC. 8 molD. 16 mol答案:B3. 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 + O2中,如果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0 mol,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A. 10 molB. 20 molC. 30 molD. 40 mol答案:D二、填空题1. 在化学反应N2 + 3H2 → 2NH3中,如果氮气的物质的量是2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6 mol2. 在化学反应2Mg + O2 → 2MgO中,如果氧气的物质的量是4 mol,则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4 mol3. 在化学反应CO2 + 2H2O → C6H12O6 + O2中,如果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8 mol,则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4 mol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3H8 + 5O2 → 3CO2 + 4H2O,计算当乙炔(C3H8)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和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解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C3H8与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3,C3H8与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4。

因此,当C3H8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时,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 3 = 30 mol,水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 4 = 40 mol。

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计算当氢气的物质的量为6 mol时,完全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H2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2:1。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整理)

..物质的量比物质的质量比一、计算原理气体体积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相同.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点燃习2】计算例2中所需H2SO4的质量是多少?【练【例1】2H2+O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 化学计量数ν之比:2∶1∶22mol98g分子数N之比:2∶1∶298g0.1mol=4.9gm(H2SO4)=0.1molm(H2SO4)2mol扩大N A倍:2N A∶N A∶2N A答:所需H2SO4的质量为4.9g.物质的量n之比:2mol∶1mol∶2mol质量m之比:4∶32∶36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请大家分析比较以下几种解法.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解法一:二、解题步骤: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须按以下步骤进行:解:(1)MnO2的摩尔质量为87g·mol -1,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HCl(aq)]1.设未知数2.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气体体积m(软锰矿石)w(MnO)30g76.5%n(MnO2)==0.26mol21M(MnO)287gmol5.列比例,进行计算。

6.写出答案。

4HCl(浓)+MnO2MnCl2+2H2O+Cl2↑【例2】: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2NaOH+H2SO4====Na2SO4+2H2O4112mol·L -1×V[HCl(aq)]0.26mol40.26molV[HCl(aq)]=1=0.087L112molL210.1moln(H2SO4) v(NaOH))v(HSO24=n(NaOH)n(HSO24)(2)4HCl(浓)+MnO2MnCl2+2H2O+Cl2↑110.26moln(Cl)20.26mol1n(Cl2)==0.26mol110.10moln(H2SO4)==0.05mol2答: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H2SO40.05mol.V(Cl2)=n(Cl2)Vm=0.26mol×22.4L·mol-1=5.8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的体积为0.087L,生成Cl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L.解法二:我们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的-1解:(1)MnO2的摩尔质量为87g·mol必要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练习1】回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H2+Cl2====2HClm(软锰矿石)w(MnO)30g76.5%n(MnO2)==0.26mol21M(MnO)87gmol2化学计量数比4HCl(浓)+MnO2MnCl2+Cl2+H2O↑粒子数之比41 word完美格式..n(HCl)0.26mol第六,计算单位要做到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40.26 n(HCl)=1 m ol=1.04molV[HCl(aq)]= 140.2mol12molL1=0.087L第七,存在过量问题时,要根据不过量的物理量来进行计算。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第2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合格考过关检验1。

把一小块钠放入足量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a与NaOH的质量相等B。

反应中H2O与H2的质量相等C。

反应中H2O与H2的质量之比为2∶1D。

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D解析该反应中,Na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23∶40,A项错误,D项正确;H2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1,所以B项、C项均错误.2.将足量铁粉放入100 mL 0。

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A。

32 g B。

6.4 gC。

0。

64 g D.3.2 g答案C解析n(CuSO4)=0.100L×0.1mol·L-1=0.01mol,由CuSO4+Fe FeSO4+Cu,可知n(Cu)=n(CuSO4)=0。

01mol,m(Cu)=0。

01mol×64g·mol—1=0。

64g。

3.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

72 L,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1 mol·L—1B.0.4 mol·L—1C。

1。

5 mol·L-1 D.2 mol·L-1答案B解析2Al+2NaOH+2H2O2NaAlO2+3H2↑2mol 3×22.4Ln(NaAlO2) 6.72L2moln(NaAlO2)=3×22.4L6.72Ln(NaAlO2)=0.2molc=0.2mol0.5L=0。

4mol·L-1.4。

2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向盐酸中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

2024版高考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解析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习题)(原卷版)

2024版高考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解析版):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习题)(原卷版)

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1.把一小块钠放入足量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 +2H 2O2NaOH+H 2↑。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Na 与NaOH 的质量相等B.反应中H 2O 和H 2的质量相等C.反应中H 2O 和H 2的质量之比为2∶1D.反应中Na 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2021·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一期末)金属汞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汞,反应为2Hg +O 2加热2HgO ,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0.2 mol Hg 与0.2mol O 2充分反应后物质的种类及其数量的情况的是( )A .0.02 mol HgO + 0.2 mol HgB .0.2 mol HgO + 0.1 mol O 2C .0.2 mol HgOD .0.1 mol HgO + 0.1 mol Hg 3.用1 L 1.0 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0.8 mol 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B.1∶2C.2∶3D.3∶24.将铁加入100 mL 某浓度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V L(标准状况下),将铝加入100 mL 2 mol·L -1 NaOH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3V 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铁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B .原盐酸的浓度为2 mol·L -1C .铁加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6H +===2Fe 3++3H 2↑D .盐酸与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5.将一定质量的锌片放入500 mL CuSO 4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锌片,洗净后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轻了0.5 g ,则该Cu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5 mol·L -1B .1 mol·L -1C .1.5 mol·L -1D .2 mol·L -16.在500 mL 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习题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习题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1.5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
别加入2.7g铝粉,反应结束后,甲、乙两烧杯中生成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
体积比是

n(HCl)=0.15mol n(NaOH)=0.15mol n(Al)=0.1mol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参与反应的铁粉的质量是 5.6g

(3)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最后所得溶液中c(Fe2+)= 3.0 mol/L
2Fe3++Cu=2Fe2++Cu2+ 2Fe3++Fe=3Fe2+
n1
n2
n1=2n(Cu)=0.1mol n2 =3n(Fe)=0.15mol
△m
56g 2.8g
Fe+Cu2+= Fe2++Cu △m
13.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
的CO2后,再稀释到100mL。
(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① NaOH和Na2CO3 。 ② Na2CO3

③ Na2CO3和NaHCO3 。 ④ NaHCO3

2NaOH+CO2=Na2CO3+H2O
C.标况下生成H2的体积:11.2(a+3b)L 溶液的体积为:(22a+24b+m) g
D.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18(a+b)g
1000d g/L
2Na+2H2O=2NaOH+H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例1实验室将30 g含MnO2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90.0 mL 12 mol·L-1浓盐酸共热,计算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l2多少升?【思路点拨】在做题时应该认识到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时浓盐酸是过量的,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选择二氧化锰的量作为标准。

【答案】5.8L。

【解析】n(HCl)=0.09L×12mol·L-1=1.08mol举一反三:【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ID:388491#例题1】【变式1】将6.5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Zn完全反应。

计算:(1)6.5 g Zn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答案】(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0.2mol;(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

【解析】(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由题意知HCl过量类型二、两量差列比例解计算题例2将5.29gNaCl和NaBr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l2使之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残渣质量4.40g。

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NaBr的质量。

【思路点拨】该题只给出了处理前后混合物的质量,且质量变化了,找出质量变化的原因,利用差量法解题。

【答案】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3. 23g,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2.06g。

【解析】由于NaCl不参与反应,故引起固体物质质量减少的原因是NaBr转化为NaCl 设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m(NaBr)解得:m(NaBr)=2.06 g。

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5.29-2.06g=3. 23g。

【总结升华】当某一反应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且同一条件下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时,反应前后的总体积存在差量;当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为固体、部分为气体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总质量在反应前后存在差量。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辽宁锦州高一检测)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已知有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2.24 LB.4.48 LC.44.8 LD.6.72 L3的物质的量是24.5g122.5g·mol-1=0.2 mol,2KClO32KCl+3O2↑2 mol3 mol0.2 mol n(O2)2 mol∶0.2 mol=3 mol∶n(O2),则n(O2)=0.3 mol,故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3mol×22.4 L·mol-1=6.72 L。

2.2 mol·L-1的盐酸和稀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向盐酸中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B.0.075 molC.0.15 molD.0.2 mol(HCl)=0.2 mol,n(H2SO4)=0.2 mol。

若酸均不足,即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2;若酸均过量,即金属不足,则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1。

现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2∶3,则说明盐酸不足,硫酸过量;根据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可求出生成H2 0.1 mol,则H2SO4反应生成0.15 mol H2,则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3.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解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2M+2n H+2M n++n H2↑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H2O 反应,按盐酸计算,两者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都为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H2O反应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
( )1、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则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 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 它们物质的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 )2.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m g与质量分数为4%的稀盐酸m g相混合,对混合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B.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混合液显红色
C.只含有NaCl一种溶质
D.含有NaCl和NaOH两种溶质( )3.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剂后溶液是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 )4.在标准状况下,11.2L CH4在足量O2中燃烧,反应后生成的气态物质所占的体积A.11.2L B.5.6L C.22.4L D.16.8L
( )5.物质的量相等的Na、Mg、Al分别跟足量稀H2SO4反应,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1∶3∶3 D.3∶2∶1
( )6.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2∶3 B.1∶1 C.3∶4 D.24∶27
( )7.有一未知浓度的盐酸25mL,在加入0.5 mol·L—1的AgNO3溶液25mL后,改加NaOH溶液,结果用去1.0 mol·L—1NaOH溶液25mL恰好完全中和,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 .5 mol·L—1B.1.0 mol·L—1 C.1.5 mol·L—1D.2.0 mol·L—1
( )8.有25mL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在加入25mL0.5mol/LBa(NO3)2溶液后,改加NaOH
溶液,结果用去1.0mol/LNaOH溶液50mL恰好完全中和,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5mol/L
B. 1.0mol/L
C. 1.5mol/L
D. 2.0mol/L
( )9.若1.8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A、Al
B、Mg
C、Fe
D、Zn
( )10.0.2mol某金属刚好与标况下3.36L氧气完全化合,生成的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为( )
A.+4 B.+3 C.+2 D.+1
( ) 11. 将0.1 mol Na2O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1 mol·L-1 D.2 mol·L-1 ( )12.用20g的A与15gB完全反应生成7.3gC和5.7gD和0.4molE,则E的摩尔质量是( )
A.27.5g B.55g/mol C.55g D.110g/mol
( )13.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磷酸分别与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氢氧化钾溶液作用生成正盐,需要三种酸的体积比为( )
A. 1:1:1
B. 1:2:3
C. 3:2:1
D. 6:3:2
( )14.0.05mol/L某金属氯化物20mL,恰好与20mL0.1mol/L的AgNO3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XCl
B. XCl2
C. XCl3
D. XCl4
( )15.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中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7.1g,这种元素是( )
A. Mg
B. Na
C. Al
D. Fe
( )16、7g炭粉与14g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2:1
C. 2:3
D. 3:2
( )17. 用10 mL 0.1 mol/L的BaCl2溶液可分别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3∶2∶2
B. 1∶2∶3
C. 1∶3∶3
D. 3∶1∶1
18.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钡溶液可使等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镁、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SO42-恰好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等体积的三种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9.一定质量的某金属元素R的硝酸盐受热完全分解,反应按下式进行:2RNO3∆
=2R+2NO
2
↑+O2↑,结果得到21.6 g R和6.72 L(标况)气体,R的摩尔质
量。

20.(5分)0.56 g CaO正好与20 mL盐酸完全反应,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1、标准状况下,将33.6 L CO2通入一定量的Na2O2中,收集到22.4 L气体,求反应后气体的组成。

CO2 0.5 mol,产生O2 0.5 mol。

22.把100g铁片插入500mL 2 mol·L—1的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片,洗净、干燥、称量,铁片的质量为104g。

计算:
(1)析出铜多少克?
(2)混合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3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24.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时,收集到7.1g氯气,求:
(1)发生反应的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MnO2 + 4HCl(浓) == MnCl2+ Cl2↑+ 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