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1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篇1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

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

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

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近年来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

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论文(一)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论文(一)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论文(一)当前,中美关系是全球最为重要和敏感的关系之一。

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波折和曲折的情况,而当前的中美关系也正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一、形势1、贸易战的影响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贸易战不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影响,而且也对全球市场和国际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科技领域的竞争随着国际上科技竞争的加剧,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科技对抗也在加剧。

美国对中国华为等科技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制裁,而中国科技企业也正在向前迈进。

3、地区冲突的加剧在亚洲地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边界冲突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和制裁。

而对于两国来说,如何解决地区冲突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二、政策1、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始终秉持着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国际稳定和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主张尊重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2、美国的对华政策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明显的趋于强硬化。

美国政府一直在对中国进行打压和制裁。

其后果不仅是会影响中国,也会对全球经济和稳定产生深刻的影响。

3、国际组织的作用在当前局势下,国际组织的作用变得非常关键。

各方应该通过国际组织进行协商和对话,以达成共识和缓解紧张局势。

三、走向1、寻求合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保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双方应当寻求合作,化解分歧。

2、建立对话机制在当前世界政治形势下,与其相互制裁,不如通过对话交流寻求共识。

中美两国应该建立稳定的高层对话机制,以促进共同发展。

3、保持稳定在当前不确定时期,两国领导人需要保持稳定的态度。

双方都应该认识到长远利益,保持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追求国际和地区和平与繁荣。

综上所述,中美关系面临多重挑战和困境,但双方应该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化解分歧,实现共同发展。

最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1论文

最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1论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1)论文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生产。

贸易。

金融。

投资等领域都有所体现,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贸易额增长及贸易手段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950年全球总贸易额为1130亿美元,1997年已达11万亿美元,增长了97倍,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贸易额已达GDP的35%。

另外,国际贸易的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主要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

电子数据交换(EDI)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

电子资金转账(ETF)等也已在许多国家开始应用。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为了获得更多的优惠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熏在WTO的144个成员国中,近90%隶属于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组织。

目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主要有:欧盟(EU)。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东盟(ASEAN)。

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3.跨国公司蓬勃发展。

1996年,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到44 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 659家。

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经占了全球贸易总额的40%以上,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到2001年,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销售额已达19万亿美元,总产值占世界GDP的11%,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1/3,雇佣人数达5 400万。

4.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使各国经济相互传递的障碍减少互动性加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和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影响到发达国家。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未能幸免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浅谈中美贸易问题论文

浅谈中美贸易问题论文

浅谈中美贸易问题论文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2003年至2005年岁末,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贸易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中美两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

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部分随中美政治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幻而发生变化。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中美贸易问题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中美贸易问题全文如下:摘要:中美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对两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中美贸易发展史、现状情况、贸易进程的问题、中美贸易的摩擦、以及中国应对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出发,去分析、看待当前的贸易时局,并对以后需要的理论实践加强研究和中美未来贸易发展趋势作简短总结。

关键字:贸易摩擦;中美贸易发展史;中美贸易的依存度;贸易逆差第一章中美贸易发展史及贸易特点 1.1 中美贸易发展概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至今,1949年到目前的2013年,中美贸易在曲折中发展,贸易关系总是和政治密切关联,因此,可以将中美贸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1年。

新中国成立,本着平等通商、独立自主的准则,与美国进行较小的贸易规模,1950年,贸易交易额仅仅为2.37亿美元,自从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经济上制裁,贸易上禁运,封锁。

1952年,美国设立“中国委员会”对中国贸易限制禁运450多项,这意味着中美贸易的终止。

直到20世界70年代,贸易才有了一丝进展。

第二阶段:1972年到1978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联合公报,中美长达20年的贸易僵局结束,中美贸易关系有了一步发展和恢复。

联合公报中明确,中美双边贸易可以为两国带来互利,平等互利的贸易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并且愿意为两国贸易的发展相互推动。

但此时,由于中国““””,贸易额较小,1972年底,仅为1278亿美元。

1978年也不超过10亿美元。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中美贸易是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美两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

然而,中美贸易在近年来受到了诸多争议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应该承认中美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他们之间的贸易额巨大,为两国提供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美贸易为两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就业和经济繁荣。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然而,中美贸易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远远超过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导致双边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这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赤字,对美国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另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一直是中美贸易关系的痛点之一。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普遍表示不满,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待遇,侵犯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这些问题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了困扰,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关键是要把握好合作和竞争的平衡。

中美两国在贸易方面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

中美贸易的合作使双方受益,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竞争。

这种合作与竞争的平衡是中美贸易关系的基础,也是两国关系稳定的前提。

双方需要在贸易合作中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共同维护贸易秩序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中美两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建立起一个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贸易框架,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还需要通过扩大贸易合作的领域和内容,实现互利共赢。

中美贸易关系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科技合作等多个领域。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市场,推动贸易多样化和贸易结构优化。

双方还可以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产能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和挑战。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1)论文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1)论文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1)论文【论文摘要】伴随中美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双边经贸争端与摩擦时有发生。

如何认真对待中美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对其给予客观认定与妥善处理,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全局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对策探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明显的现实利益。

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诸多贸易问题愈加突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一、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 (1)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

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

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

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4.中美贸易逆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对美国的大量顺差来自货物贸易。

而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世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5.对华的直接投资掩盖中美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在华投资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将会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

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研究(1)论文

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研究(1)论文

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积极进展,经贸日益紧密。

随着贸易额的增长,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自形成以来影响了两国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引起了两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试从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分析入手,从政治、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中美贸易失衡产生和扩大的原因,阐述双边贸易失衡给两国带来的影响及引发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对贸易失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顺差逆差一、中美贸易失衡的历史及现状 1.中美商务部的数字统计 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双边贸易从此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亿美元,20XX年达到亿美元,27年里双边贸易额增加了亿美元,增长了倍。

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1979年双边贸易额为亿美元,20XX年达到2853亿美元,27年增加了亿美元,双边贸易增长了倍。

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贸易统计都表明,在过去的27年中,两国贸易快速发展,这也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流。

中美两国在对方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XX年美国仅次于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市场。

根据美方的统计,20XX年中国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美国贸易伙伴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最近,美国政府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XX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攀升到历史新高。

中国政府表示要努力改善双方的贸易不平衡状况,不过贸易专家对中国如何减少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存在不同的看法。

根据中国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商务部的数据,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在20XX年达到144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但是大大低于华盛顿的数字。

最新论中美关于贸易不平衡规模的争议1论文

最新论中美关于贸易不平衡规模的争议1论文

论中美关于贸易不平衡规模的争议(1)论文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国家间关系,它的起伏和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气候的变化。

在经贸领域,建交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在肯定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问题和矛盾,其中双边贸易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就是比较突出和棘手的一例。

按照常规思维,美国国际竞争力远高于中国,在双边贸易中似乎应是美方顺差中方逆差,然而双方统计的共同结论却与此截然相反。

微妙的是,多年来在双方一致肯定中方顺差地位的同时,却始终无法就贸易失衡的具体规模达成共识。

这是双方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和焦点,并且这一问题已经同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一道成为困扰两国关系的主要症结(见表1)。

表1:美国人对“中美之间最大分歧”的看法人权台湾问题政治制度优势贸易逆差核扩散其他不知道人数 257 218 155 33 5 77 11百分比 34.0 28.8 20.5 4.4 0.7 10.2 1.5 资料来源:陈旭东、朱纪平,中美关系:来自民众的看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6)。

一、两国统计分歧概述贸易不平衡有两个层面:一是形式上的不平衡或统计上的不平衡,二是事实上的不平衡。

事实须由数字反映出来,中国对美享有巨额顺差是确凿无疑的,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提供的数据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美方提供的美方逆差数字同中方提供的中方顺差数字并不匹配(见表2)。

表2: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绝对额单位:亿美元年份中方统计美方统计中美不平出口进口顺差出口进口顺差衡分歧1980 9.8 38.3 -28.5 37.5 11.6 25.9 2.61981 15.1 43.8 -28.7 36 20.6 15.4 13.31982 16.2 37.2 -21 29.1 25 4.1 16.91983 17 23.2 -6.2 21.6 24.8 -3.2 9.41984 24.3 40.4 -16.1 29.9 32.8-2.9 191985 23.5 50.9 -27.4 38 42.2 -4.2 31.61986 26.3 47.2 -20.9 31.3 52.4 -21.1 421987 30.4 48.3 -17.9 34.9 69.1 -34.2 52.11988 33.8 66.3 -32.5 50.1 85.1 -35 67.51989 40.1 78.6 -38.5 57.6 119.1 -61.5 1001990 51.8 65.9 -14.1 48.1 152.2 -104.1 118.21991 61.6 80.1 -18.5 62.8 189.7 -126.9 145.41992 85.9 89 -3.1 74.2 257.3 -183.1 186.21993 169.6 106.9 62.7 87.7 315.3 -227.6 164.91994 214.6 139.7 74.9 92.9 387.8 -294.9 2201995 247.1 161.2 85.9 117.5 455.6 -338.1252.21996 266.8 161.5 105.3 119.7 514.9 -395.2 289.91997 326.9 163 163.9 128 626 -498 334.11998 379.8 169.6 210.2 143 712 -569 358.81999 419.5 194.8 224.7 120 806 -686 461.32000 521 223.6 297.4 162.5 1000.6 -838.1 540.72001(注)542.8 262 280.8 173.2 948.7 -775.5 494.7 注:2001年美国统计为1-11月份数据,并非全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1)论文
1 中美贸易现状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高速发展,优势互补明显,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

贸易的飞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贸易摩擦也在增加。

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来,中美贸易出现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问题、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民币汇率、纺织品配额问题以及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等。

例如,2002年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实施钢铁保障行动;2003年美国对华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2011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彩电和寝室木家具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商务部还明令禁止美国进口中国购物袋,美国主要纺织品服装协会和工会要求推迟取消纺织品配额。

2 中美贸易现状原因分析 (1)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

这种贸易的不对称无疑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时,人们的绝大多数支出都将集中在食品等必需品上,即此时的恩格尔系数非常高。

而当收入水平比较高时,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还可以购买高端产品来提高其福利水平。

而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美国一般是高技术高档产品。

显然,不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这就导致美国会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对美国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却非常低。

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美国总统
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

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3)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

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出口贸易额的下滑,而不是进口贸易的激增。

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透露,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减少了850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海外需求的疲软。

相反,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却在增加。

(4)中美两国彼此对外直接投资(FDI)比例极不对称。

中美两国间的巨额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国之间的接投资结构相关。

美国近年来对华直接投资额均在40亿~50亿美元以上。

美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代替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中国吸引的美国直接投资又促进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

因此,如果中国具有同美国同样发达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直接在美国设厂,生产美国原本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那么双方的贸易差额将会大幅度下降,贸易摩擦的几率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中国资本国际化程度应大大提升。

(5)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低下,出口市场范围狭小。

现阶段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工业。

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许多产品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出口后换回的只是少量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不断地被指责为低价倾销。

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纺织品、服装、鞋类等。

这些价格竞争力较强的商品一旦大量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种种限制(6)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一些做法也有不当之处。

中国企业有“薄利多销”的传统,再加上中国长
期对外贸企业进行出口补贴,导致不少外贸企业为完成出口指标对出口产品定价过低,因而经常被控倾销。

甚至还有企业为了换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售,造成不规范的定价行为,结果为美国指责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提供了口实。

另外,中国国内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中国政府全面履行世贸组织协议的进程。

3 促进中美贸易的相关对策 (1)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对中美双方来说,“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它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经济性质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所取得成绩的认可度。

因此,中国应在政治层面上对美国等采取歧视性措施的主要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早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从而缩小中国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体制差异。

这种差异的缩小可以使得信任程度增加和缩小美国对中国出口技术产品的控制范围,使中美贸易实现平衡,从而使中美贸易在进出口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

(3)改变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美两国经济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状况,但这种依存是不对称的。

因此,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我国应将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

我国拥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

在现阶段,扩大内需应将满足内需作为前提,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包括贫困群体的要求。

(4)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解决贸易摩擦。

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市场预警,政策预警和政企沟通。

一个完善的预警机制,需要加强三个主体的作用:①政府,政府有关部门要跟踪一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与出口激增,进口与出口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