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课件
合集下载
《国家财政》课件14--李智

【对点演练】 2.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累计2997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3850.51亿元,增长14.7%。现阶段财政收入的增长 ①意味着我国企业和居民的税负负担加重 ②根本上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平稳 较快发展 ③为国家各项职能及社会公平地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④不利 于企业发展生产,不利于提高生活水平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C
3.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 加,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国家通过加大税收来消除财政赤字 D.国家可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
D
【对点演练】 3.国家发改委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 份额到2013年达到30﹪,这里财政发挥了的作用是 A.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B.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作用 D.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针对物价涨 幅回落、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内需不振等实际情况,会议提出要继续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意味着我国可能会 ①使用减税措施,帮助企业脱离困境 ②加大财政在改善民生、扩大内需 方面的支出力度 ③努力做到财政收大于支 ④发挥财政在促进重大项 目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 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 分配。
2.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1)国家预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 基本收支计划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8.1 国家财政(共42张PPT)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收入
=
或
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
收入
>
支出
财政结余
收入
<
支出
财政赤字
有同学认为, 财政盈余对经济 发展有利,财政赤 字对经济发展不 利。怎样正确看 待这一观点?
(1)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盈 余;财政赤字;收支平衡。其中收支平衡是理想 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充分的利 用。 (2)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 经济发展有利;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 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税 债
费
利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财政收入?如何增加 财政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性
根本措施:必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 富总量。
②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分配政策 对财政收入有什么影响?
企业
个人
做大
切好
国家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
社会的总需求。手紧段缩主要性是财增政税和政减策少财政支出。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 胀率,给经济降温。
经济滞缓
需求不足 物价下跌 经济萎缩 市场低迷
扩社张会性的财需政求政 。策 手: 段扩指主通要张过是性财降政低财分税政配率政活和增动策加来财增政加支和出刺。激
想一想
❖ 港珠澳大桥、C919大型客机、神威太湖 之光计算机
❖ 能靠个人和企业吗?
❖ 如果不能,应该由谁来办?
思想政治必修1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课件^112547

过热 经济(____)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稳定物价,降温 增加财政支出
( 紧缩性 ___)政策
滞缓 经济(____)
减少税收
刺激需求,拉动经济
(扩张性 ___)政策
澳门政府的 措施属于什么财 政政策呢? 扩张性财政政策
澳门居民获派7千元现金
随堂练习
3.2007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 由1‰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扩张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货币政策
3.财政巨大的作用 C.国家通过财政的调控促进经 济的平稳运行。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 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材料:月饼一般是在中秋节前40多天就开始卖了,一直 到中秋节,市面上的月饼都是供小于求的。但中秋节之后,供 大于求,月饼就基本退市了。
总 供 给
(供小于求)
经济过热
物价上涨 供给能力制约经 济发展
练一练 1.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等各项事 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这说明( )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请大家思考:每当疫情发生时,谁 为生产出来的各项疫苗埋单呢?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老有 所养,这钱谁出?
鸟巢
投资8.5亿
神州第一舰:深圳号驱逐舰 三峡工程 2000亿
3 .财政巨大的作用
B .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 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 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课件

2、推行休耕、限耕计划,控制耕种面积。具体 方法是:每一农场主的基本耕种面积要分为三 个部分,即计划内面积、弹性面积和环保性休 耕面积。计划内面积必须耕种计划作物并可得 到政府的补贴,弹性面积可耕种任何计划作物 和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计划外作物,但不 能获得政府补贴;环保性休耕面积是不耕种的 面积。农场主是否参加政府的休耕、限耕计划 是自愿的,但凡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农场主都可 得到现金、实物或贷款补偿。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1财政农业投资的主要内容 在农业方面,政府的投人主要表现为财政支
援农业的投人,这又分为预算内资金投人和预 算外资金投人两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 支出。
(2)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费,这包括向低收入者发放用于领取食品的
“食品券”,向在校儿童供应有政府补贴的早、
午餐等。扩大出口方面,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提
供补贴和给买主以出口信贷的办法来促进农产
品的出口。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简要提示:
❖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政府对于农 业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这些政策使农场主 的收入稳定提高,使他们应付经济危机能力 得到加强,从而保证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 当然,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 是财政方面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近年来 美国经济界对现行的农业政策展开了各种形 式的争论,有的主张取消价格和收入支持政 策而代之以收入保险政策,有的主张采取 “收入稳定补贴”政策等,但由于长期实行 的这些支持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利益 集团,改革现行政策的阻力较大,因而现行 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动《的财政可学第能五章性》PP不T课大件 。
国家财政预算PPT课件

1、国家预算
(1)概念 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主要财政机制。
• 形式 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支分门别类列入特定表格。
• 内容 预算的编制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 预算的决算是对国家预算的执行总结。
(2)作用 • 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 • 国家预决算须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因而是国家重 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财政
第十章 国家财政预算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 第三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 第四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第五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六节 IS-LM模型与赤字的经济效应
.
1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二、国家预算原则
.
2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
预算。
(5)预算范围
总预算:政府财政收支的综合计划。
部门预算:政府各部门编制的,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组
成的预算。
单位预算: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
单位组成的预算。
.
5
二、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以及编制国家
预算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1、公开性
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其他收入等。 一般预算支出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
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各项事业费、社会保障支出、
其他支出等。 • 基金预算收支
基金预算收支包括部门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基金收支,如 水利建设基金收支,电力基金收支,铁路建设基金收支等。
各部门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年增减变化因素,测算部 门预算收入。收入预算按收入类别逐项核定,行政性收费、
高中思想政治第八课 国家财政优秀课件

经济滞缓
扩张性 采用
通过 增加财政支
物价下跌
财政政策
出减少税收
达到刺激总需求降低失 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精 讲 点 拨 财政的作用
作用
1、促进公平 改善生活 (保民生)
表现(关键词)
缩小收入差距、教 育公平、社保医疗
举例
医疗;免费义务教 育;社保等
2、促进资源 合理配置
(促增长)
支持资源短缺的行业 青藏铁路;南水北 (能交信水基础设施) 调;大兴国际机场; 和地区(西部、农村) 火神山雷神山的建
过多 不利于财政增加
财政收入
直接减少企业 和个人收入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不利于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财政收入 过少降低对经济发展的
支持和调控力度
不利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发展
不利于个人 收入的增加
措施: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议题二:财政支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3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 节和实施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社会总需求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 期内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 劳务的购买力总量。它包 括两部分:国内需求(投 资和消费)和国外需求(产 品和劳务出口)。
判断下列属于我国的社会总供给还是社会总需求:
①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汽车 出口48.7万辆 ②2019年我国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总规模约7.86万 亿元 ③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显示,2019年1-6月中国铁矿 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为49909万吨 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各类 棚户区改造已完成137万套
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经济发展有利; 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 对经济发展不利。
《国家财政收入cy》课件

财政收入是政府履行 职能的物质基础,也 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 力保证。
财政收入的来源
税收收入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主要来源,包括个人所 得税、企业所得税、增
值税等。
非税收入
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等。
债务收入
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地 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筹集
的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税收收入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
非税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 收入等。
转移性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政府性基金等。
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趋势
分析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比例变化 ,以及转移性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 占比变化。
财政收入的质量分析
税收收入质量
非税收入质量
税收征管效率、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等 。
收费项目设置的合理性、国有资源有偿使 用效益等。
转移性收入质量
财政收入质量评估方法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效率、政府性 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等。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 评价,得出财政收入质量的总体评价结果 。
04
国家财政收入的预测与决策
财政收入的预测方法
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建立历史数据与未来收入之 间的线性关系,预测未来财政收
分析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 育、医疗、社保等,为决 策提供依据。
政策影响分析
评估税收政策、产业政策 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为 决策提供依据。
财政收入的决策优化
税收政策优化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 税收征收效率,增加财政 收入。
国有资产改革
通过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 度,提高国有资产收益, 增加财政收入。
《财政基础知识》课件

医疗卫生支
总结词
医疗卫生支出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保障公民的医疗 权益,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详细描述
医疗卫生支出包括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的支持、对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以及对重大疾病防治的专项 支出等。这些支出旨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的 身体健康。
教育支
总结词
教育支出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
经济建设支出包括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对战略性新兴 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扶持。这些支出旨在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支
总结词
社会保障支出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 群体提供生活保障。
详细描述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项目的支出,以 及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支持。这些支出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 的基本生活需求。
详细描述
教育支出包括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推进等。这些支出旨 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04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实施方式和作用机制,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紧缩 性和中性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 平衡国际收支和实现充分就业。
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通过政府投资、税收等多种手 段,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
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 节社会财富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经济稳定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税收 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实 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 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过热
需求过旺 供给不足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实 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 衡,促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回答问题:材料中的财政支出用途可归为哪几类?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 = <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财政支出 有节余 财政支出 收支相等 财政支出 有赤字
财政盈余
几乎不存在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必须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具体分析, 不通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
2.国家预算与决算
请问:国家可以随意收入和支出吗?国家的收入的比 例会有何影响?如果你是河源市财政局的局长,你觉 得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呢?
• 3.财政的作用:
•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 保障。 • (2)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 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知识回顾
1、财政收入 构成 影响因素 收大于支 支大于收 收支相等 含义 种类
关系:
财政
2、财政支出
预算 和 决算
3、财政作用
4、财政政策:
1、当经济发展过热时,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调控 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 A、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B、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C、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D、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措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②分配政策
措施: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制定合理的分配 政策,合理安排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
个人 企业
做大
切好
国家
表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亿元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新中国 成立50多年来所建工程中综合效益最为巨大的工程。从1994年12月 14日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历时15年,动态总投资为 2000亿元。
探究一:
1.以上的工程项目有什么特点?对于投资者 来说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2.请列举出河源身边的新闻,说明哪些事项 时需要政府财政来支持的。
20
02
年
2、财政支出 (1)含义:
(2)用途分类
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
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 方向与结构;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机制和政策创新,着力支持解 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多种措施和政策并举, 积极支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帮助解 决基本民生问题,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 作;完善财税政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配合 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 公共服务的能力。
1978
1982
1987
1992
1997
2004
(亿元)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表2
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
基本建设 地质勘察 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农业
年
年
年
90
95
00
19
19
20
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二者之间有什 么内在联系?
D、要提高税率
B
有同学认为,财政 盈余对经济发展 有利,财政赤字对 经济发展不利。 怎样正确看待这 一观点?
答案提示(1)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收大于支,有节余(即财政盈余);支大于收, 有赤字(即财政赤字);收支相等。其中收支相 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 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 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2)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 经济发展有利,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 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 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容 易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但如果赤字 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对经济发展有利。 (3)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 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西电东送工程由南、中、北三大通道构成,从2001年到2010年 预计总投资在5300亿元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南通道是指开发西 南地区水电和云南、贵州的火电,相应建设输电工程联合向广东送 电。中通道是指以三峡电力送出为龙头,将输电网络向西延伸至长 江上游地区,实现川渝和华中地区共同向华东、广东送电。北通道 是指在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向京津唐地区送电的基础上,逐步实 现黄河上游水电和‚三西‛地区火电向华北、山东地区送电。
A
2.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的财政资金( ①是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 ②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 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为此( ) A、应努力减少企业收入,增加国家收入 B、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C、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政策
(1)含义: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入平衡的指导原则 及其相应的措施。
(2)基本类型: ①紧缩性财政政策(1993――1997)。 ②扩张性财政(积极)政策(1998――2 003)。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2004――至今)。
2)财政收入的形式(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
90%以上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经常收入
想一想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作为未来纳税人的我 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河源的一分子,请你就如何增加河源市的财政 收入提出合理的建议。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性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出口需求 本质
货币购买力
钱
•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钱多了‛——通货膨胀 • 总供给超过总需求——“钱少了‛——通货紧缩 思考:经济平稳运行必须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 平衡。如何保持这一平衡?
经济滞缓
需求不足
通货紧缩 物价下跌 经济萎缩 市场低迷
扩张性财政政策
北京奥运会所有的场馆总造价在205亿元人民币左右, 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造价31.5亿元人民币,北京为了 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 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 1045 亿元人民币。
西气东输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 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 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 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 方米。按照部署,工程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 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 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 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 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 投资3808亿元。
3.8.1 国家财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感受到政府为我们 提供的各种服务。国家为此要付出各种支出,当然国 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占有一定的社会财富, 也就是要有收入。在这里,我们把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称为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 个方面。
一、财政 及其作用
1.国家财政的含义
经济过热
需求过旺 供给不足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实 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 衡,促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回答问题:材料中的财政支出用途可归为哪几类?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
> = <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财政支出 有节余 财政支出 收支相等 财政支出 有赤字
财政盈余
几乎不存在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必须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具体分析, 不通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
2.国家预算与决算
请问:国家可以随意收入和支出吗?国家的收入的比 例会有何影响?如果你是河源市财政局的局长,你觉 得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呢?
• 3.财政的作用:
•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 保障。 • (2)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 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知识回顾
1、财政收入 构成 影响因素 收大于支 支大于收 收支相等 含义 种类
关系:
财政
2、财政支出
预算 和 决算
3、财政作用
4、财政政策:
1、当经济发展过热时,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调控 的经济政策通常是( ) A、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B、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 C、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D、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措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②分配政策
措施: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制定合理的分配 政策,合理安排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
个人 企业
做大
切好
国家
表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亿元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新中国 成立50多年来所建工程中综合效益最为巨大的工程。从1994年12月 14日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历时15年,动态总投资为 2000亿元。
探究一:
1.以上的工程项目有什么特点?对于投资者 来说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2.请列举出河源身边的新闻,说明哪些事项 时需要政府财政来支持的。
20
02
年
2、财政支出 (1)含义:
(2)用途分类
2013年中央财政重点支出安排和主要财税政策:
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 方向与结构;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机制和政策创新,着力支持解 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多种措施和政策并举, 积极支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帮助解 决基本民生问题,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 作;完善财税政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配合 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基本 公共服务的能力。
1978
1982
1987
1992
1997
2004
(亿元)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表2
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
基本建设 地质勘察 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农业
年
年
年
90
95
00
19
19
20
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二者之间有什 么内在联系?
D、要提高税率
B
有同学认为,财政 盈余对经济发展 有利,财政赤字对 经济发展不利。 怎样正确看待这 一观点?
答案提示(1)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收大于支,有节余(即财政盈余);支大于收, 有赤字(即财政赤字);收支相等。其中收支相 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 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 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2)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 经济发展有利,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 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 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容 易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但如果赤字 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对经济发展有利。 (3)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 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西电东送工程由南、中、北三大通道构成,从2001年到2010年 预计总投资在5300亿元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南通道是指开发西 南地区水电和云南、贵州的火电,相应建设输电工程联合向广东送 电。中通道是指以三峡电力送出为龙头,将输电网络向西延伸至长 江上游地区,实现川渝和华中地区共同向华东、广东送电。北通道 是指在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向京津唐地区送电的基础上,逐步实 现黄河上游水电和‚三西‛地区火电向华北、山东地区送电。
A
2.中央和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投入的财政资金( ①是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 ②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 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为此( ) A、应努力减少企业收入,增加国家收入 B、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C、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财政收支平衡 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政策
(1)含义: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入平衡的指导原则 及其相应的措施。
(2)基本类型: ①紧缩性财政政策(1993――1997)。 ②扩张性财政(积极)政策(1998――2 003)。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2004――至今)。
2)财政收入的形式(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
90%以上
税收收入 利润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经常收入
想一想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作为未来纳税人的我 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河源的一分子,请你就如何增加河源市的财政 收入提出合理的建议。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性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出口需求 本质
货币购买力
钱
•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钱多了‛——通货膨胀 • 总供给超过总需求——“钱少了‛——通货紧缩 思考:经济平稳运行必须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 平衡。如何保持这一平衡?
经济滞缓
需求不足
通货紧缩 物价下跌 经济萎缩 市场低迷
扩张性财政政策
北京奥运会所有的场馆总造价在205亿元人民币左右, 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造价31.5亿元人民币,北京为了 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 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 1045 亿元人民币。
西气东输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 志性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线开工。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 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区、市)。 东段运营一年来,已累计向下游四省一市21家用户供气超过7亿立 方米。按照部署,工程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南水北调工程堪称世纪工程,该项工程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 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联通,逐步形成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工程 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 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实施东线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静态 总投资为15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 投资3808亿元。
3.8.1 国家财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感受到政府为我们 提供的各种服务。国家为此要付出各种支出,当然国 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占有一定的社会财富, 也就是要有收入。在这里,我们把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称为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 个方面。
一、财政 及其作用
1.国家财政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