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平行志愿

合集下载

96个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96个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96个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一、引言在中国高考制度中,平行志愿录取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在填报志愿时同时填报多个学校和专业,最终根据各个学校的录取情况确定最终的录取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96个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包括填报顺序、分数计算、调剂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二、填报顺序1.高考成绩是决定录取结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首先应该按照自己的成绩情况进行排序。

通常来说,优先选择自己成绩能够达到或超过该专业投档线的学校和专业。

2.在排列顺序时,还应该考虑到自己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优势。

如果某个专业与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更加匹配,可以适当提前填报。

3.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政策和要求。

例如一些特殊类型招生计划(如艺术类、体育类等)需要提前进行艺术或体育特长测试,填报志愿时应该提前了解相关信息。

三、分数计算1.高考成绩是录取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合理的分数计算。

2.通常情况下,各个学校会将高考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加权计算。

具体的加权比例和计算方法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考生可以提前了解相关信息。

3.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各个学校专业的投档线进行对比。

如果自己的分数能够达到或超过某个专业的投档线,就可以填报该专业作为首选志愿。

4.此外,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政策和要求。

例如一些重点学科或特殊类型招生计划可能会有额外加分政策,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

四、调剂规则1.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考生没有被首选志愿录取,还可以参加调剂。

调剂是指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录取情况,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和专业中进行调整,以尽量满足考生的志愿。

2.调剂的原则是尊重考生的填报志愿,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调剂。

即首先调剂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如果仍然没有被录取,则继续调剂第三志愿,依此类推。

3.在调剂时,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进行审核。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览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览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览一、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平行志愿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实施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它与普通志愿的不同之处在于,平行志愿录取是可以在多个批次中进行的。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每个批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分数在不同的批次中,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各不相同,因此同一招生计划在不同批次的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

2. 学科在平行志愿的每个批次中,学校招生的学科专业也不相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志愿,调整填报的学科专业。

3. 录取时间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间也不同,第一批次的录取时间大都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而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则会在9月份左右进行。

二、填报技巧1. 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选择、个人实力等综合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自己所志愿报考的专业和学校。

2. 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选择。

例如,考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科研水平、毕业生就业率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校。

3. 量力而行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应该量力而行,不可贪心。

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并且准确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以及该专业的录取难度和就业前景,做好理性选择。

4. 把握时间节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应该注意时间节奏。

根据往年招生数据,一般来说,第一轮平行志愿录取的时间在7月底至8月初,第二轮平行志愿通常在8月下旬至9月初,第三轮平行志愿在9月中旬至9月底。

因此,只有在把握好时间节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填报志愿,提高录取成功率。

总之,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合理规划,踏实选择,以期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考入心仪的大学。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大全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大全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大全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大全在高中阶段,考试成绩和业余活动成果是学生竞争升学的关键因素。

其中,高考是国内学生升大专或大学的敲门砖,更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一环。

高考平行志愿是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但不限于计划内的学校或专业,以拓宽学生升学选择面。

在国内,不同省份对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有着各自独特的规则。

本文将为读者总结目前各省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以供读者参考。

一、山东1.高考平行志愿的填报形式山东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时采取“预报名方式”,即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前,可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高校和招生部门提出预报名志愿,录取时按照考生预报名志愿进行录取。

2.志愿平行投档分数线的确定方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考生的高考总分以及各科分数、候选人志愿的种类与优先级、录取专业和学校的填报次序等因素作为计算依据,采用“平行志愿报名和军政、艺体类等特殊类型志愿的加分”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志愿平行投档分数线。

3.志愿优先级和录取顺序山东省高校、专业和学制分为三个大类,考生填报的志愿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

考生须按照原则填报志愿,先填报第一志愿;考生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均被院校录取,以第一志愿为准,不影响第二志愿的录取。

对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第一志愿是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项目,第二志愿可以填写“全省统一考试”,第三志愿不收录取。

对于第二志愿与第三志愿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政策和学校录取顺序,不能因为满足一种专业而录取无法满足教育目标和就业需求的专业。

二、江苏1.高考平行志愿的填报形式江苏省高考平行志愿填报采取“投档式”录取,即根据高考成绩先将考生按照第一志愿分数线进行分配,若录取人数不足,则按照第二志愿分数线依次分配。

2.志愿平行投档分数线的确定方式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所填写的志愿,采取“滚动志愿调整分数值”等方式进行计算和调整,以确定志愿平行投档分数线。

3.志愿优先级和录取顺序江苏省将高校分为“A、B、C、D”四类,考生可以选择本科和专科,填报第一至第三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流程详细步骤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流程详细步骤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流程详细步骤
1.高考成绩公布: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或向所在
学校领取成绩单,获取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总分。

2.查看分数线:考生可以查看各个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了解自己的分
数是否达到心仪学校的录取要求。

3.填报平行志愿: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填报志愿,写清楚志愿
意向、专业和批次,一般填报3个志愿。

4.提交志愿:考生将填报的志愿提交给所在学校的教务处或考试招生
办公室。

5.确认学校录取规则:考生可以查询各个高校的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了解各校录取的权重设置和录取形式。

6.录取结果公示:高校在规定时间内公布录取结果,考生可通过高校
官方网站或教务处查询录取结果。

7.报到注册:考生被录取后,按照学校要求到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报
到注册手续。

8.退档、调档工作:如果考生被录取的第一志愿学校和专业有退档的
情况,考生的第二志愿学校和专业会依次录取。

9.补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补报空缺的志愿,
填写补报志愿表。

10.补报录取结果公示:高校在规定时间内公布补报志愿的录取结果,考生可通过高校官方网站或教务处查询录取结果。

11.报到注册:考生被补报录取后,按照学校要求到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报到注册手续。

高考平行志愿有哪些录取规则

高考平行志愿有哪些录取规则

高考平行志愿有哪些录取规则高考平行志愿有哪些录取规则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简单来说,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再一个是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投档。

平行的5个志愿都为第一志愿,但是根据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院校,计算机从A志愿院校开始依次检索,首先投给A院校,如成绩不够或者没有缺额,则投给B院校,以此类推,一旦遇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就投档给该院校;当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生源不足是调取第二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XX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

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1、提前了解政策规定、搜集信息。

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及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

根据高考成绩、成绩排序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

2、:确定位次。

就是首先应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成高考绩所对应的全省排名,还需要关注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等,要合理给自己定位,清楚知道只能大概能报考什么层次的大学。

3、确定志愿。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成绩位次和选科情况,按照“冲、稳、保”的思路分3个梯度,选择足量院校专业志愿。

4、预填志愿样表。

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今年的志愿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

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5、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

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

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自己负责。

6、忘记登录密码的处置方式。

考生如果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密码重置:(1)短信验证码重置:考生选择短信验证码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注册手机上认证后重置密码;(2)邮箱重置:考生选择邮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码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重置密码的链接到注册的邮箱;(3)报名点及招生考试机构重置:考生可以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报名点或者报名点所在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进行密码重置。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

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

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2023福建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福建省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本科批次招生原则上实施“院校+专业组”(以下简称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高职(专科)批次招生实施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1)普通类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

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每个志愿均为院校专业组志愿。

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

第一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投档,参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2)普通类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其中,常规志愿设置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置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

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3)普通类高职(专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

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

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注:以上信息参照历年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

2023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设置解读普通类。

设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3个批次。

1.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

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退档原因有哪些

高考平行志愿退档原因有哪些

高考平行志愿退档原因有哪些平行志愿退档原因有哪些1.政策性退档根据教育部规定,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既然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那么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过程中就有可能落榜。

这就是政策性落榜。

2.专业不服从调剂近年来据高招录取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被”退档”的考生中,志愿填报选择”专业不服从”的占很大比例。

甚至有一些考生在志愿中只填报一所院校,只选择这所院校的某一个专业,由于考生所选择专业太过热门,在面对选择同样院校同样专业的高分考生时没有足够竞争力。

因此,考生会因为”总分低、所报专业已满”遭遇退档。

3.高考成绩总分低考生填报的所有院校投档线的分数都比自己分数高,意味着报考院校时低估了这些学校的投档线或不了解这些院校的实力。

如考生600分,他填报的所有院校投档线都在600分以上,考生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4.相关科目成绩低有些学校的专业对考生的相关科目分数有要求,考生没有查阅该校的招生章程,遭遇退档。

如某考生想报考英语专业,该校要求高考英语单科不低于120分,分数达不到该要求是就不要报考,即使总分达到了投档线,也不会录取到该专业。

5.身体条件受限有些院校对考生的身体有条件限制,如视力、身高、嗅觉、听力等,考生不了解,遭退档。

如报考军队、国防生视力要求”每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5(0.3),矫正视力不足4.9(0.8),不合格。

”达不到该要求不要报考。

平行志愿怎样避免退档1、不服从调剂会不会被退档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

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其它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由于考生填报的专业不平衡,招考办允许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档考生,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1.1--1.2之间。

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在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并提交多个志愿,学校根据学生的志愿和成绩进行录取的一种方式。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一般适用于本科专业,下面是有关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详细解析:
1. 学生选择志愿
在高考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选择5个以上的高校和专业作为自己的志愿。

2. 学校公布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
学校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会及时公布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比如说专业的最低分数线、录取方式和录取人数等。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志愿填报。

3. 学生提交志愿
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自己的志愿表,可以选择多个学校和专业。

一般情况下,高校有两个志愿的选择,如果第一志愿不被录取,就会被第二志愿的高校录取。

4. 学校按照录取规则录取学生
学校会根据成绩排名和录取规则来录取学生。

一般来说,学生排名在前的先录取,成绩也是最优先的考虑要素。

如果学生的成绩符合
要求,同时也填写了该校的志愿,那么就有可能被该校录取。

如果第一、第二志愿都没有被录取,那么可以参加调剂,调剂时学校会跟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学生就读的专业学校。

总体来看,全国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一种比较公平的录取方式。

它不仅考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成绩和排名。

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多个学校和专业作为自己的志愿,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因此,加强对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选择专业、提高录取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招平行志愿1、何谓平行志愿?所谓“平行志愿”,指在某个录取批次设置的院校志愿均为并列的志愿。

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根本区别在于投档方式上的区别。

平行志愿改变了传统的“志愿优先”的投档原则,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体现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2、我省2009年高考平行志愿的具体设置方式是怎样的?我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除继续在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外,还将在提前批的军事院校(含国防生)、艺术类和体育类实行平行志愿。

具体如下: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均设A、B、C、D平行的4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批次设A、B、C、D、E、F平行的6个院校志愿。

第一、二批本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第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职(专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和院校追加的计划面向批次线上未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同时,批次线下20分之内的考生也可以据此计划填报“降分征集志愿”,作为批次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降分投档的备档。

“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设A、B、C平行的3个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按考生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进行逐分降分投档。

提前批的军事院校(含国防生)和免费师范生:每类设A、B、C平行的3个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计划,面向合格生源实行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设A、B、C平行的3个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艺术类:在使用省统考成绩的第二批本科专业、第四批本科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和第五批专科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每批均包含A、B、C平行的3所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将面向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考生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也采用平行志愿方式,每批均包含A、B、C平行的3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不设专业志愿。

体育类:第一批,本科批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设平行的A、B、C、D、E 五所院校,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第二批,高职(专科)批次,设A、B、C、D平行的四所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将面向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考生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也采用平行志愿方式,每批均包含A、B、C平行的三所院校院校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不设专业志愿。

3、平行志愿如何投档?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在对某个批次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首先将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序。

当考生总分(含政策加分)相同时,则按文化总分排序。

文化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

单科顺序排列:文科为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理科为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

然后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只要考生填报的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

填报相同院校且最终排序并列的考生档案全部投出。

具体来说,“平行志愿”投档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先检索投档。

比如某文科考生成绩排在全省全体文科考生的第5000名,需要前面4999人检索处理完成后,才轮到这位考生(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投档时按照排序逐个对考生的“平行志愿”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如下图所示)。

比如,考生B,考分580分。

计算机检索到该生时,首先检索该生填报的A学校,假设A学校计划已投满,且投档最低分为590分,该生不符合投档条件,无法投往该校;则继续检索B学校,假设B学校计划未投满,则该生档案投往B校,计算机不再检索C、D 志愿。

依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如果该生填报的4所院校计划均已投满,则该生的4个平行志愿均无法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完成对该考生的检索后,再处理下一位考生与往年填报志愿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各校只是检索顺序而非位次,考生投出档案的先后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平行志愿只实行一次投档,不再补充投档。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中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4、设置平行志愿有何意义?一是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压力。

以前填报志愿,考生必须在几所院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

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同时填报几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这样能够大大减轻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能够减少志愿填报中的投机心理,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填报志愿。

从2008年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情况看,传统志愿下考生填报志愿时的投机心理显著减少,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在较为轻松和平和的心态下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表现出更加理性和务实,考生的志愿分布更加均衡。

二是减少了高分考生撞车现象,有效保护了高分考生的利益。

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如果第一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分数再高,也可能落空,并且如果一志愿落空,后面的志愿要么就是落空,要么就是高分低就。

而实行平行志愿,首先根据分数对考生进行排序,分数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个批次都有多个志愿,选择余地增大,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大规模撞车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从2008年实际录取情况看,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分数的考生,各得其所,层次较为分明。

到最后录取结束,文科1022名585分以上的考生只有1人未被录取,理科6689名600分以上的考生只有8人未被录取。

三是提高了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出档率,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

根据已经实行平行志愿的几个省的经验来看,实行平行志愿出档率均超过95%,比传统志愿要高出10个左右的百分点。

而且绝大多数院校在第一次投档时,就能完成招生计划,院校脱档的现象大为减少。

实行平行志愿,也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使得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方向感更加明确。

在2008年的实际录取过程中,各批次平行志愿的出档率均超过了90%,绝大多数院校生源充足,彻底消除了传统志愿下极少数名校断档现象。

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和特殊专业的学校外,其他学校没有出现断档现象。

因此,尽管在划定各批次分数线时,实行了适度从紧的原则,但除了一本批次有两所院校降分、二专批次有部分院校降分外,其他各批次所有院校均在线上完成了招生计划。

四是提高了考生志愿满意率,缓解了录非所愿现象。

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并非某一所院校不去,他可以同时选择几所院校。

实行平行志愿满足了考生这方面的需求,使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几所心仪的院校,考生意愿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空间,大多数考生都可以被录到填报志愿时选择的院校,从而有效缓解了录非所愿的现象。

这样,也有效提高了高校的新生报到率,减少了被录取考生的复读现象。

2008年,我省实行的普通文理科本科4个、高职(专科)5个平行的志愿,给了考生充分的意愿表达空间,绝大多数考生对录取结果比较满意。

因此,2008年高校新生报到率有了明显提高,其中本科院校的报到率为94.8%,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职(专科)院校的报到率为83.5%,比2007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五是增强了招生录取过程中的透明度,有利于“阳光工程”深入实施。

实行平行志愿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加大政策公开力度,使广大考生和家长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存在的风险;公开高校投档比例和实际投档分数线;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和追加计划的使用等等,这都有助于规范高校招生录取行为,增强招生录取的透明度,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知情权。

5、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方面会面临哪些风险?实行平行志愿会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面临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现行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120%之内自主确定投档比例,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面临被退档的危险。

而且由于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因此,这些考生一旦被退档,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

为尽可能减少因超比例投档而退档的考生数量,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我省已经规定,普通文理科省属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1。

同时,我们还将与部属和省外院校积极协商,将一本、二本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05的范围内,三本和高职(专科)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1的范围内。

二是志愿填报过高带来的风险。

虽然平行志愿为考生选择同一层次学校提供了机会,但是,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并且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从而造成投档失败。

三是不服从专业调剂带来的退档风险。

平行志愿的设置中,除了院校志愿,还有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设置专业服从志愿的目的在于,当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院校后,如果所填的专业志愿按学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学校就可以对填有专业服从志愿的考生进行专业调剂,这样可以增大考生投档后被录取的可能性。

如果考生没有填报专业服从,学校无法进行专业调剂,则该考生就可能被退档。

6、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是准确定位、合理填报。

与传统志愿填报方式一样,考生仍然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以及各校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等情况准确定位。

今年是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二年,考生可以参照2008年各批次院校投档最低分和投档考生最低成绩排名来选择与自己在全省位次大致相当的院校。

所填报的几个平行院校之间要适当拉开差距,保持一定的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除特别高分考生外,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同一批次的几个平行院校不宜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学校,这样很容易一起落榜。

一般来说,平行的各个院校志愿中,A志愿可以冲一冲,选择稍高于自己定位的院校或者自己最希望上的院校;B、C志愿应该是自己定位的院校,要确保准确;D(F)志愿要保底,确保能够顺利投档。

二是根据意愿,正确排序。

平行志愿投档时,是按照考生所填报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检索的,排在前面的院校首先被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投到该校。

只有排在前面的院校不符合投档条件时,才依次检索后面的院校。

也就是说几个平行志愿之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因此,考生应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