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类学理论与学派
医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结合了医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旨在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与疾病、医疗实践和健康信念。
医学人类学家致力于探索不同文化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不同文化中医疗实践的多样性。
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中,有几个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文化的影响。
医学人类学强调了文化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认为文化背景塑造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对医疗实践的期望和对治疗的选择。
其次是文化相对主义。
医学人类学认为没有一种文化的健康观念和医疗实践是绝对正确的,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
再者是医疗人类学的方法论。
医学人类学采用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医疗实践和健康信念。
除此之外,医学人类学还关注权力和不平等。
医学人类学家研究医疗制度中的权力结构和不平等现象,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和医疗的影响。
最后,医学人类学强调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促进全球健康至关重要,医学人类学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总之,医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化的影响、文化相对主义、方法论、权力和不平等以及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中的健康与疾病,促进了全球健康领域的发展
与合作。
《医学人类学》教学大纲

《医学人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学人类学是应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学和健康领域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现象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医学人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其在医学和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医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了解医学和健康领域中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现象;3. 能够运用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医学人类学概述医学人类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医学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2. 文化与健康文化对健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文化与疾病认知和治疗的互动关系3. 社会与医疗体系医疗体系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医疗资源分配与社会不平等4. 历史与医学发展医学技术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医学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5.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医学人类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特定文化、社会或历史背景下的医学和健康现象6. 伦理与跨文化沟通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跨文化沟通技巧在医学领域的应用7. 讨论与展望当前医学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医学人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分为8周进行。
每周安排4课时,每周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
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堂参与度(占总评分的20%):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
2. 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40%):考试内容涵盖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医学人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研究报告(占总评分的30%):学生需选择一个与医学人类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研究报告。
报告需按照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编写,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医学人类学-第三章:医学人类学的理论视野

二、医学体系的结构功能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主导欧洲人类学的理论范式 是结构功能主义。在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看来, 所有人类文化制度都有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根据 这一取向,疾病认知与医疗体系的功能就是要满足疾 病所引起的生理、心理需要。
然而,这一理论的循环论证特点无法解释何以面对相 同的需求,不同群体会发展出迥异甚至矛盾的应对方 式,以及这种应对方式的历时性变迁。
五、疾病与认知模式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早期,受心理学领域出现的 认知科学的影响,一小群人类学家结合参与观察法与 语言学技巧,在“民族科学”或“民族语义学”的旗帜下 开始研究非西方社会文化内部的分类体系,比如,颜 色、植物等的分类。
这种研究把语言结构与认知结构作为认识一个文化结 构的基础,使人们用自观的方法真正了解局内人的观 点,而不是把外部的分类强加在一个文化之上。
三、研究领域与经典案例
(二)文化适应 文化是通过非遗传机制代代相传的信息体系。信息的
单位多种多样,有些是物质实体,有些是观念与信仰, 而还有一些是行为方式。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完全 地复制其中的文化要素,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与问题重 新解释所学的规则。
四、批评与发展
源自人类学整体论传统的生物文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对以文化解 释文化的社会文化视角做出了补充,丰富了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工 具箱,为解决医学人类学的理论问题与公共卫生的实践问题做出 了一定的贡献。由于它涉及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有潜力为整合 当前日益分化的学科提供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生物文化视角
一、理论来源 二、理论观点 三、研究领域与经典案例 四、批评与发展
一、理论来源
(一)进化生物学 20世纪40年代,诸多生物学领域结合在一起 科学进化论为考察特定环境状况下人类的进化与适应 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它带给医学人类学领域的主 要是对基因变异等生物因素的关注,使得对生物因素 的关注被重新带回了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第一、二讲

课堂讨论
与发达工业社会相比,为什么简单前工
业化社会中的成年人更康?
22
课堂讨论
什么是疾病?
23
疾病 DISEASE
A
disruptive event that in one way or another threatens the flow of daily life
与参照系对照,不正常 对个体完好性的破坏
疾病提出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为 什么我生病?为什么我会被惩罚?
黑巫术、妖术、没有遵守道德规范( Evans-Prichard,1973)
黑巫术与白巫术
26
疾病 DISEASE
每个社会的疾病差异,有社会文化
因素的作用
一部分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差异,大部 分是由生产活动、资源、生殖的组织实 施方式不同造成
医学类人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ANTHROPOLOGY
人文与管理学院 高一飞 pevita@
课程介绍
第一部分
概念、理论、方法和主要流派
参与式案例讨论和讲授
第二部分
医学人类学专题研究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
2
考核方式
40%
期末闭卷考核 小论文
基础概念和方法
40%
使用医学人类学视角解读和说明一个医 学实践中的问题
20%
小组作业、课堂表现
3
案例讨论、专题探究
第一讲 概论
学科源流、定义、性质 核心概念 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流派
4
学科产生和基本概念 什么是医学人类学?
医学和人类学的关系
医学人类学的主要来源和产生、形成
医学人类学导论

医学人类学导论陈华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民族医学第三章中国民族医学第四章民族精神病学第五章营养人类学第六章人类的适应性与健康第七章人类的生命周期与保健第一章绪论(Preface)1.何谓医学人类学(1).简史当代的医学人类学形成于 20 世纪 50 ~ 60 年代。
1953 年,美国学者考迪尔( W. Caudill ) 发表了一篇评述性的论文《医学应用人类学》。
1956 年,英国学者里杰斯特 ( P. T. Regester ) 在论文中使用了“ 医学人类学” ( medical anthropology ) 一词 ; 1959 年,印度学者哈桑 ( K. A. Hasan ) 和普拉萨德 ( B. G. Prasad ) 也在论文中使用这个词。
1963 年,美国学者斯科奇( N. A. Scotch )将一篇论文定名为《医学人类学》。
美国学者保罗( B. D. Paul )在一篇论文中也提到“ 医学人类学家” 。
(2).定义1959 年,哈桑和普拉萨德首先提出的定义为:医学人类学是“ ‘ 人类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从了解人类的医学、医学与历史、医学与法律、医学与社会,以及公共卫生等问题入手,研究人类的生物学方面和文化(包括历史)方面的问题。
”1970 年,美国学者霍契斯特拉塞( D. L. Hochstrasser )和塔普( Jr. J. W. Tapp )指出,“ 医学人类学涉及从生物文化的角度去了解人类及其与保健和医学有关的活动。
”1972 年,美国学者费布雷加( Jr. H. Fabrega )指出,“ 医学人类学研究” 就是“ (A). 阐明影响个体和群体受疾病侵袭及对疾病作出反应之方式的各种因素、机制和过程;(B). 着重从行为模式方面去研究这些问题。
”1973 年,美国学者利班( R. W. Lieban )指出,医学人类学“ 包括对受社会文化特征影响的医学现象和从医学方面来阐明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
《医学人类学》第五章:医学体系

二、从医学多元到医学综合
❖ 在实践中,医学多元所采用的最后一种形式与 其说是医学多元,不如说是医学综合 (syncretism),也就是对不同医学体系的统 一或调和。我国的“赤脚医生”制度是政府管理 下的医疗保健体系,也是多元医学在实践层面 得到综合的典型范例。
三、医学体系与求医行为
❖ (一)对医学体系概念的批评 ❖ 首先,在医学体系的讨论中,尤其是早期作品中有一
二、医学体系的疾病治疗与预防功能
❖ 任何医学体系都有疾病预防与治疗两项基本功 能。完备的现代医学体系有明确的职能分工与 相应的专门机构分别行使这两项职能。临床治 疗医学负责个体层面上疾病的治疗,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则负责在群体层面上预防疾病的 发生。
三、医学体系与社会控制
❖ (一)疾病作为对越轨行为的惩罚 ❖ 在人类社会中,认为疾病是对罪恶、违犯禁忌及其他
二、文化内部的医学体系
❖ (一)大众部分 ❖ 一般认为,医疗保健由专家为外行人组织并提供。事
实上,医疗保健行为的主要来源和决定因素是外行及 其大众健康知识,是外行人决定什么时候去治疗、到 哪儿接受治疗、要不要听医生的话,并对治疗效果做 出判断,进而影响什么时候去接受其他治疗,等等。
二、文化内部的医学体系
个暗含的假设:由于它们在整个系统中起一定作用, 所以其组成要素存在或者采取了现有的形式。 ❖ 其次,“系统”的概念让人们想到统一与整合。然而在 实践中,人们处理健康与疾病的方式以及医学“体系” 运作的方式远不是整合、系统的,而是无序的、不确 定的。
三、医学体系与求医行为
❖ (二)作为一个过程的求医行为 ❖ 当人们身患疾病,陷入混乱状态时,他们的行为常常
社会规范。而疾病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偏离形式。 ❖ 当人们无法承担其角色,偏离社会期望时,两个主要
《医学人类学课件:医疗人类学概论》

人权问题
研究医疗人类学在人权保护方面的作用,以及社会 对健康和医疗的公平访问的努力。
全球化和健康问题
1
贫困与健康
2
研究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对健康的影响,
并探讨全球卫生公平的问题。
3
全球疾病
探索全球范围内的疾病传播和流行来自学, 以及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
社会变革
了解全球化和社会变革对医疗实践和健 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非语言交流 文化敏感性
探讨当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时, 医学人类学可以如何帮助促进有效的医患沟通。
研究医学人类学对医患之间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包括身体语言和文化符号的研究。
了解医学人类学对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沟通的重 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改善医疗实践。
医疗系统和社会结构
医疗设施
研究医疗设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设施如 何反映和塑造特定社会的医疗实践。
传统医疗师
探讨不同文化中的传统医疗体系,以及它们在现代 医疗实践中的角色和影响。
疾病与残疾
1 文化视角
以文化的观点探讨疾病和 残疾的定义、诊断和治疗 方法。
2 社会构建
3 身份认同
研究疾病和残疾如何由社 会和文化因素构建和定义。
探讨疾病和残疾对个人和 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并 研究不同文化中的态度和 对待方式。
《医学人类学课件:医疗 人类学概论》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医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主题,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探 索医疗实践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医疗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欢迎探索这 个引人入胜的学科领域!
医学人类学概述
领域工作
探索医学人类学的实地研究,了解独特的文化观念 对医疗实践的影响。
医学人类学-第三章:医学人类学的理论视野

三、研究领域与范例
(二)医疗保健体系与权力结构 批判视角关注全球、国家、地方及社区层面医疗保健
与权力结构的关系,以及医疗服务中的不平等现象, 表明医疗保健体系如何服务于统治群体的非医疗目的。
三、研究领域与范例
(三)资本主义的医学与健康
人类学家兼医生迈克·T·陶西格(Michael T Taussig) 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对生物医学进行了批判分 析,表明了它的意识形态性质,并探讨了在资本主义 社会,它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服务于社会权力关系的再 生产。此外,批判医学人类学还考察反映在“支配”医 学体系中的阶级、种族—族群与性别关系。
第一节 社会文化视角
一、作为民间信仰的原始医学 二、医学体系的结构功能 三、疾病与治疗的象征分析 四、疾病与治疗的社会文化建构 五、疾病与认知模式
一、作为民间信仰的原始医
学 受进化论影响,早期人类学家对地方性医学的研究充 斥着“原始”、“魔法”、“前逻辑”、“原科学”等字眼。 非西方医学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医学知识的早期阶段, 它们属于信仰而非知识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医学的 历史演化成为研究疾病认知差异的理论框架,而跨文 化的类型学比较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领域与经典案例
(二)文化适应 文化是通过非遗传机制代代相传的信息体系。信息的
单位多种多样,有些是物质实体,有些是观念与信仰, 而还有一些是行为方式。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完全 地复制其中的文化要素,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与问题重 新解释所学的规则。
四、批评与发展
源自人类学整体论传统的生物文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对以文化解 释文化的社会文化视角做出了补充,丰富了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工 具箱,为解决医学人类学的理论问题与公共卫生的实践问题做出 了一定的贡献。由于它涉及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有潜力为整合 当前日益分化的学科提供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人类学理论与学派A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Medical Anthropology陈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州510275摘要本文对医学人类学的主要理论进行总结和学派归类,对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简略叙述,并分析其优缺点,为医学人类学研究选择特定的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理论,学派,观点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classifies the main theories of medical anthropology, shortly states the viewpoints of these theories,and analyzes the strong and weak points of those, providing a reference to choice of certain theories as theoretic frame and analysis tool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research.Key words Medical anthropology; Theory; School; Viewpoint早期的医学人类学运用人类学的通用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积累,医学人类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理论。
这些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医学人类学已经是人类学的一个逐渐成熟的分支学科。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医学人类学理论进行学派归类,简略叙述医学人类学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些理论的优缺点,为医学人类学的调查研究选择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提供参考。
一、医学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医学人类学的理论是伴随着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资料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形成的。
关于医学人类学有那些主要理论,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学者中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另外,在医学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研究兴趣和重点的转移,医学人类学理论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在1978年出版的由Michael H. Logan和Edward E.Hunt,Jr.所编的《健康与人类的状态:医学人类学的观点》(Health and Human Condition:Perspectives on Medical Anthropology)这本书中,Edward Wellin在《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取向: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变化与持续》(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in medical anthropology:change and continuity over the past half-century)这篇文章中论述了医学人类学的五种理论取向,即Rivers关于土著医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理论;Clements关于原始医学是分离的文化特征的理论;Ackerknecht关于原始医学是在社会结构中由文化确定的,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文化要素的理论;Paul关于医疗模式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一个亚体系,而医疗模式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跟保健有关的新要素与整个文化体系以及医疗模式会相互影响的观点;在1960年代出现的将文化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相结合的生态学观点[1]。
Byron J.Good在1994年出版的《医学、合理性与经验:人类学的观点》(Medicine,Rationality,and Experience: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这本书中论述了医学人类学的四种主要理论观点:经验主义范式、认知范式、意义中心范式、批判范式[2]。
Robert A.Hahn在1995年出版的《生病与医治:人类学的观点》(Sickness and Healing: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这本书中论述了医学人类学的三种理论,即环境/进化理论,文化理论,政治/经济理论[3]。
麦克尔罗伊(Ann McElroy)和汤森(Patricia Townsend)在2004年出版的《生态学观点的医学人类学》(Medical Anthropology in Ecological Perspective)(第四版)中讨论了医学人类学的四种理论:解释理论、政治经济学或者批判理论、生态学与生物文化理论、政治生态学理论[4]。
二、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学派关于医学人类学有多少种理论学派,很少有人认真探讨过。
笔者认为,要了解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学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医学人类学的来源和医学人类学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去探讨,二是从各种理论的特征去分析。
医学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健康、患病、医学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根据Foster和Anderson的观点,医学人类学的形成主要有四个不同的来源:(1)体质人类学家在人类进化与适应研究、比较解剖学、人种学、遗传学和血清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2)传统的民族志学者对包括巫术和魔法在内的原始医学所做的研究工作;(3)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合作所开展的关于“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工作;(4)二次大战后的国际公共卫生工作。
参加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既有体质人类学家,也有文化人类学家。
研究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的学者都可以为医学人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人类学研究强调整体观,强调既要注重人类的生物学要素,也要注重人类的社会文化要素,因此,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个极,一端是生物极,另一端是文化极,它们的中间是生物与文化的结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分成四个学派,即生物理论学派、文化理论学派、生物文化理论学派和批判学派。
生物理论学派的主要理论是环境/进化理论;文化理论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文化体系理论、经验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文化解释理论等;生物文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生态学理论,包括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政治生态学理论;批判理论学派的主要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哲学批判理论。
三、医学人类学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环境/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群体生存的环境与这个群体的医疗体系、群体成员的健康状态是相互影响的[5]。
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西非地区镰状细胞贫血发病率高的现象。
在历史上,西非的居民由于砍伐森林发展农业,导致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大量繁殖,结果,疟疾在当地流行。
由于镰状细胞贫血病杂合型个体对疟疾有抵抗力,在疟疾这种自然选择压力的作用下,当地土著居民镰状细胞性状的出现率高达30%。
文化体系理论包括四种观点:(1)Rivers关于土著医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的观点;(2)Clements关于原始医学是分离的文化特征的观点;(3)Ackerknecht关于原始医学是在社会结构中由文化确定的,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文化要素的观点;(4)Paul关于医疗模式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一个亚体系,而医疗模式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跟保健有关的新要素与整个文化体系以及医疗模式会相互影响的观点[6]。
经验主义理论的观点认为,传统医学是一种信仰体系,医疗体系是一种社会文化适应策略。
经验主义理论强调将医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所观察到的常识进行理论化或者概括[7]。
认知理论强调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文化模式的性质,去探讨所研究文化的疾病分类体系,不舒服和医治的民族理论,不舒服叙述的结构等[8]。
文化解释理论,又称为意义中心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优先探讨与医学和健康有关现象的意义,而不是其科学解释。
持这种理论的医学人类学家探讨在不同文化中健康和不舒服的隐喻以及人体的象征应用。
这种理论认为,疾病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由文化建构的解释模型[9]。
生态学理论包括微观的文化生态学理论和宏观的政治生态学理论。
文化生态学探讨在特定环境中人类个体或者群体与其他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病原体等)的相互关系,考察个体的行为及其与疾病发病率之间的联系。
政治生态学探讨不同的人类群体(包括民族、阶层、国家)之间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通过人口的迁徙、土地的使用,或者获得资源的差异作用于生态学。
政治生态学注重研究由政治制度导致的社会分层,以及这种社会分层与疾病分布之间的关系[10]。
批判理论学派的观点包括政治经济学观点和哲学批判观点。
医学人类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认为,要从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以及全球范围政治经济的不平等的宏观角度去探讨疾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医学人类学的哲学批判观点受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对隐藏在生物医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假定和概念提出批判性的质疑和分析或解构。
这种理论认为,西方医学是建立在心理与身体分开,精神与物质分开,真实的与非真实的分开的观点之上的文化建构产物。
这种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患病不是一个分离的事件,而是涉及自然、社会和文化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产物[11]。
四、医学人类学主要理论的比较环境/进化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生物学性状和健康的影响,用群体遗传学的方法揭示人类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的进化规律。
但是,这种理论只注重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这种理论注重的是自然生态学。
文化体系理论是在医学人类学形成初期出现的。
这种理论主要探讨原始医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Rivers,Ackerknecht和Paul都认为,原始医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Clements却认为,原始医学跟文化的其他要素是分离的、无关的。
经验主义理论强调对田野调查所得来的常识进行理论化或者概括,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但是,这种理论缺乏宏观的视野,可能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认知理论强调从认知的角度去探讨不同民族的医疗体系,保健信念,疾病分类系统等,从心理学层次去了解不同民族跟医学、保健、治疗有关的世界观。
但是,这种理论忽略了影响不同民族世界观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解释理论强调,疾病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解释模型。
这种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病人在巫医、传统医学治疗者和生物医学医师那里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
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不同医学体系在进行诊断时所具有的原则性和客观性。
文化生态学理论探讨在特定环境中人类个体或者群体与其他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病原体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政治生态学理论则探讨不同的人类群体(包括民族、阶层、国家)之间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健康的影响。
这两种理论符合整体观的原则,但是,却忽略了世界观、价值观、情绪、心理等要素对健康的影响。
批判理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指出疾病是政治经济不平等的产物,从医学哲学的角度对构成生物医学基础的笛卡尔二元论哲学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