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6-2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7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7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新技术
2.关键设备研制
(1)显示终端控制器功能齐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显示终端控制器控制应用软件功能强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重要外部接口卡功能齐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7.3 客运服务系统设备新技术
三、城市轨道交通无触点IC单程车票技术 (一)技术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无触点IC单程车票技术的技术原理为: (1)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票媒介载体和解决方案的比选研究方法、三阶段研究过程和框架,为城市轨道交 通电子收费系统的车票媒介载体解决方案应用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2)着眼于城市轨道交通联网收费AFC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无触点IC单程车票的技术分析要点及需求 设计,解决了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等阶段无触点IC单程车票的技术标准问题,为单程车票在区域线网内的无缝换 乘建立基础。 (3)面向技术需求,并针对无触点IC单程票的成本和单程票价倒挂这一阻碍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检验其经 济合理性。 (4)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单程车票选型的有效解决方案建议,以确保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 市场需求。 (5)对于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工程建设具有较好的技术指导意义。
7.2 列车运行系统设备新技术
三、技术特点 (1)基于准移动闭塞且采用一次模式曲线控制的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
控制系统,安全输出采用动态驱动方式,表示信息输入采用动态编码方式,满足故 障导向安全要求。
(2)实现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追踪间隔90秒的运营要求。 (3)完成了大容量、高密度的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城郊铁路) 的信号安全控制。 (4)区域控制中心设备采用专用的冗余安全计算机系统,数字轨道电路及 车载ATP设备按2取2的双机冗余方式设计。 (5)数字轨道电路采用谐振式无绝缘传输技术和数字化编码信息传输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6章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及列车控制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6章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及列车控制新技术

6.1 概述
(三)列车控制系统中传统的车地无线通信中存在的缺陷
(1)列车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处于运行状态的,但是传统的车地无线通信不 能很好的配合列车的运行,无线通信和列车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不会有很好的契 合度;
(2)标准的无线通信中适用的传输带宽相对比较宽,但是在列车的运行过程 中,信号很容易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特别 容易衰落、多普勒效应以及隧道通信本身的传播特性等等;
也比原来多出很多。 (2)这种控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轨道建设需要的通信设备,
减少了购买设备所需要的投资,而且,相对来说这种控制系统的设备更加 便于维修。
(3)在紧急状态下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的线路疏散人员,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人员的伤亡。
6.4 城市轨道列车控制新技术
二、CBTC 控制系统的主要分类 CBTC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电缆环线传输; (2)无线通信传输; (3)其他媒介传输等。
1.固定闭塞式的ATC系统:采用固定的方式来确定闭塞分区长度。 2.准移动闭塞式的ATC系统采用的是数字式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以此作 为传输媒介和轨道列车占用检测。 3.基于移动闭塞方式的ATC系统主要是依靠漏缆、交叉感应电缆、扩频电 台、裂缝波导管等方式传输数据。
6.1 概述
(二)城市轨道交通色灯信号控制系统
(5)实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间隔控制。根据列车自身特点及行车线路改变长度,既可以随着列
车的移动而移动,又不需要地面上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定程度上保证了列车的行车安全。
(3)实现列车的检测。这种功能可以完善列车运行故障的诊断,便于及时进行列车的维修甚至报警。 (4)实现高速列车的快速定位。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精确的定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应用及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而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自动售票系统(AFC)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AFC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引入了许多新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带来了新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及展望进行探讨。

1. 人脸识别技术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开始引入这一技术。

乘客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闸机验证后,无需再使用实体票证或乘车卡,大大提升了乘车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人脸识别技术也可以帮助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对乘客的出行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轨道交通运营及规划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

2. 移动支付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技术也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支付APP进行扫码支付,无需排队购票或充值,极大地提升了购票的效率和便利性。

移动支付技术还可以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提供更为便捷的数据分析和资金管理手段,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视频监控技术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引入了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

通过视频监控技术,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乘客和车站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并处理安全事故和紧急事件,保障了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营。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有望进一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运营管理。

未来,乘客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对话系统进行购票和查询服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对运营数据进行更为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更为强有力的支持。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为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6-3-2双周、三月检库》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6-3-2双周、三月检库》
• 中间为标高左右的平台,可对车体、车门进行检查作业。
• 车顶平台标高,主要对车辆顶部的受电弓、空调设
备进行检修,车顶平台设有安全栏杆。

第三页,共六页。
双周、三月检库
双周、三月检库根据作业的要求设有悬臂吊,可以对 需要进行拆、装作业的受电弓和空调设备进行吊装。
第四页,共六页。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总结
双周、三月检库 • 双周、三月检库都要在库内对列车的走行部、车
体以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


第一页,共六页。
双周、三月检库
• 为了便于作业和保证安全,除线路中间设置检查坑以外,
在检修线一侧设有3层作业平台。


第二页,共六页。
双周、三月检库• 底层来自坪低于库内地坪,,可以对走行部以及车体
下布置的电气箱、制动单元、蓄电池进行检查。
第六页,共六页。
双周、三月检库都要在库内对列车的走行部、车体以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双周、三月检库都 要在库内对列车的走行部、车体以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双周、三月检库。为了便于作业和保证安 全,除线路中间设置检查坑以外,在检修线一侧设有3层作业平台。车顶平台标高,主要对车辆顶 部的受电弓、空调设备进行检修,车顶平台设有安全栏杆。双周、三月检库根据作业的要求设有悬 臂吊,可以对需要进行拆、装作业的受电弓和空调设备进行吊装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6运营安全技术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6运营安全技术2
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 全技术知识和技能,经安全技术理论和实 际操作技能考核并成绩合格;
(4)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2、特种作业的分类
(1)电工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登高架设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 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安全 作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
1.行车安全 2.维修施工作业安全 3.机械安全 4.电气安全 5.消防安全 6.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安全
一、电气安全
1、 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 (1) 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 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 (2) 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 避雷器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 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 工呼吸。
5)转送:对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式1211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7、火灾自救与逃生方法
• 研究表明,建筑物起火后5-7分钟内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时 机。因此在火灾初期应首先想办法灭火。如超过此时间, 就必须逃离。具体要求如下:
• (1)要镇定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不可惊慌失措。 • (2)要会防烟熏。 • (3)楼房着火,上层的人面对着火的楼梯,可用湿棉被、
1、立即组织疏散乘客,抢救伤员。 2、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现场
进行监控。
3、救援结束后,做好现场恢复,准备运营。 4、查清事故原因,总结救援经验。
5.3 伤害急救处理
一、机械伤害急救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随后将伤员置于

轨道交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

轨道交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

轨道交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备受市民青睐。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推动轨道交通的发展,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已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着重探讨轨道交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

一、智能地铁智能化是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轨道交通系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轨道交通正在逐渐智能化。

以北京地铁为例,该地铁系统配备了“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可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客流情况、调整列车运行速度,并通过研究乘客上下车口、成本效益等数据制定换乘规划。

除了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也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该系统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对车站和车厢等区域进行监控,对于安保和运营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自动驾驶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开始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探索。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由于人为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

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在进行自动化列车的试运行,例如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地的地铁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三、低噪音地铁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的噪音问题短时间难以完全解决。

然而,各地铁路运营商正在探索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来开发低噪音的地铁车辆和设备。

例如,某些地铁车厢安装了吸音板和加厚隔音材料,降低了轨道交通的噪音污染。

此外,一些国际的轨道交通厂商还研发出了静音列车,这种列车不仅仅降低了噪音污染,同时其较低的震动频率也降低了行车时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干扰。

四、5G技术近年来,5G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轨道交通的重要领域。

相比于4G技术,轨道交通中的5G有着更高的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带宽,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交车广告宣传、感知技术、导航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例如,某些国家的地铁将5G应用于地铁列车信号和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等领域,这不仅可以提高轨道交通业务体验,同时也可以帮助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6-2-4牵出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6-2-4牵出线》
第二页,共五页。
牵出线调车作业
运行方向
L-1
牵出线调车作业
L-2
牵出线
第三页,共五页。
第四页,共五页。
内容总结
用于车厂内调车作业(列车解体、编组及转线等)的线路,根据车库的位置,牵出线 通常设置1~2条。用于车厂内调车作业(列车解体、编组及转线等)的线路,根据车库的 位置,牵出线通常设1~2条。牵出线
第五页,共五页。
牵出线
用于车厂内调车作业(列车解体、编组及转线等)的线 路,根据车库的位置,牵出线通常设置1~2条。
线路长度至少满足1列位长度,并设置在方便调车作业、 能与车辆段内各线路连通的位置。
第一页,共五页。
牵出线
牵出线一般按尽头式布置。为保证调车作业安全,在 牵出线和车场咽喉区线路联结处外方,设有调车信号机, 在牵出线尽头处设有车挡和标志。

西南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1

西南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1

西南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地铁的运营管理可分为三部分:列车运行管理、()和设备运转管理。

A.车站站务管理B.线路运行管理C.旅客管理D.信号管理2.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按照新型的实时响应性要求来分,可分为()。

A.离线监控系统B.实时监控系统C.公共广播系统D.事务数据管理系统3.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是检错码,同时还具有有限的纠错能力。

()A.正确B.错误4.OSI模型是开放系统环境定义了一种()组成方式的分层模型。

A.8层B.7层C.6层D.5层5.控制系统集成商是一个独立的(),它主要为工业控制系统、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的销售、设计、实施、安装、试车和技术支持做应用知识服务和技术专家支持。

A.集成工程组织B.增值工程组织C.商业工程组织D.公益工程组织6.工业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技术可概括为()。

A.尽量增加系统中部件的数量B.尽量使系统的故障迅速排除(地MTTR)C.尽量使系统不易发生故障(高MTBF)D.即使发生故障,系统运行也尽量不受故障影响7.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

()A.正确B.错误8.系统联动分为全自动、半自动和()联动三种。

A.紧急B.正常C.手动D.信号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触发器件、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装置以及火灾联动控制转置四部分功能装置组成。

()A.正确B.错误10.北京亦庄线综合监控系统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软件平台()开发的系统。

A.通用电器公司B.西门公司C.欧姆龙公司D.和利时公司11.广州地铁3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沿用了()主控制系统的概念。

A.香港地铁B.莫斯科地铁C.北京地铁D.上海地铁12.总体考虑系统所采用的可靠性措施有()。

A.零、部件及单元装置的失效率的提高B.零、部件及单元装置的MTBF的提高C.系统可靠度分析D.系统可维修性分析13.MTBF值的计算方法,目前最通用的权威性标准是MIL-HDBK-217F、GJB/Z299B和Bellcore,分别用于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专用电话子系统 • 专用电话子系统是调度员和车站(车辆段)值 班员指挥列车运行和指导设备操作的重要通 信T一具,是为列车运营、电力供应、日常 维修、防灾救护提供指挥手段的专用通信系 统。系统包括了调度、站间和区间(轨旁)电 话,可为控制中心指挥人员,提供专用直达 通信,并且具有单呼、组呼、全呼、紧急呼 叫和录音等功能,同时可为站内各有关部门 提供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直达通话,并且车 站值班员可以呼叫相邻车站的车站值班员。 第8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视频监控子系统 • 视频监控系统是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监视列 车运行、掌握客流大小和流向、提高行车指 挥透明度的辅助通信工具,是列车司机在车 站停车后监视旅客上下车、掌握开关车门时 间的重要手段。当车站发生灾情时,视频监 控子系统可作为防灾调度员指挥抢险的指挥 工具。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以及列车控制新技术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新 技术
•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 网络化技术研究
第2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通信系统不是单一的子系统,而是多个独立 的子系统的组合,以传输系统为核心,各子 系统配合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业务。
第5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传输子系统 • 传输子系统是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户系统。 一个可靠的核心传输系统将为各通信子系统 提供传输通道,承载话音、数据、图像等多 种业务。同时为其他自动控制管理系统如信 号(ATS)、自动售检票(AFC)、防灾报警 (FAS)、设备监控(BAS)和电力监控(SCADA) 等系统提供传输通道。采用网络保护、设备 保护、冗余配置等多种手段,保证网络的稳 定和可靠,彻底杜绝事故隐患。
第6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公务电话子系统 • 公务电话子系统为轨道交通管理部门、运营 部门、维修部门提供一般公务联络(电话业 务和非话业务)相当于企业总机,采用通用 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组成网络,并通过运营商 提供的中继线路接入当地的公话网,能与地 铁用户提供国内、国际长途和传真、数据等 多种电信业务。
第15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传输网络的总体构架 • 汇聚层主要负责承载各线( 跨线)间的运营和 管理信息,负责一定区域内的业务汇集和疏 导,应具有强大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接 入能力。
第16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传输网络的总体构架 • 接入层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通信业务 的接入,节点数目多,单个节点的业务量相 对较小。 • 接入层因针对某条特定的线路应用而设计, 更新变化可能更快,因此对可扩展性和设备 性价比要求较高。
第12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传输网络的总体构架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多是分线分期进行建设, 一条线路采用一套通信系统。单个传输网上 的通信节点数目有限,其建设重点是单线传 输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为适应传 输系统网络化发展需要,现将整个城市轨道 交通传输系统作为一个总体,分层次进行网 络构架、维护和管理。该传输系统由骨干 ( 网) 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等组成。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将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所属的通信网络互连 互通,形成一个多线路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络 (一个可靠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扩 展性强的传输网络) ,并能适应各种业务对 带宽的动态需求,能提供各种通信业务以及 未来新业务的接口,是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系 统建设的目标。
第13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第14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传输网络的总体构架 • 骨干层作为传输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城市 范围内核心节点的连接,并实现与其它网络 的互联互通。骨干层节点数量少、业务容量 大,侧重于对业务性能的监视、管理以及提 供可靠的路由保护。在一定时间内,骨干传 输层相对稳定。
第3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由以下几部分 组成: • 1.传输系统 • 2.公务通信系统 • 3.专用电话系统 • 4.视频监控系统 • 5.广一播系统 • 6.时钟系统
第4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7.无线通信系统
• 8.乘客导乘信息系统 • 9.公安/消防无线通信系统
第10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 时钟子系统 • 时钟系统是城市轨逆交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作 人员和乘客提供统的标准时间,并为其他各 相关系统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信号,使各系 统的定时设备与本系统同步,从而实现全线 统一的时间标准。 • 城市轨道交通时钟系统所采用的标准时钟设 备,在输出时间信号的同时,亦输出为通信 设备提供的时钟同步信号,使各通信节点设 备能同步运行。 第11页
第9页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பைடு நூலகம்
• 广播子系统 • 广播子系统为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提供 对相应区域进行有线广播,并实现事故抢险、 组织指挥和疏导乘客安全撤离时的中心防灾 广播。 • 广播系统由控制中心广播子系统和车站广播 子系统组成。 • 采用控制中心广播为主、车站广播为从的主 从两级控制方式。
第17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技术类型及选择 • OTN是西门子公司开发的一种开放式光环 路传输网络,采用 TDM 技术,已在我国多 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中得到了应用。但其明显 的缺点是不能满足大带宽需求,产品独家生 产,没有国际标准。
第18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 技术类型及选择 • 千兆以太网是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技术,但由 于IP 技术采用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原 则,不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网络中 语言及相当一部分控制信息的 QoS 要求, 故不适合于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城市 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
第19页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 系统网络化技术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