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发芽实验

合集下载

绿豆发芽过程

绿豆发芽过程
绿豆发芽过程
前言

豆芽是最常见的蔬菜之一,营养丰富全面。 大家想过没有,豆芽的芽是怎样生出来的?
实验目的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了解植物发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方法


选择绿豆种子 种子处理:挑选健康的种子很重要,播 前要挑除病、杂、硬粒,以保证种子的 纯度和发芽率。 采取无土培植等方法 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3.第三天(勤换水,一天一次) 绿豆种皮中间裂开露出白白的肉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4.第四天

小绿豆芽参差不齐地钻出了“小脑袋”长的约 2厘米,短的约0.5厘米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5.第五天 豆芽长出来了,长3厘米左右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第十天 绿豆芽皮全脱了,长6-8厘米。
准备用具及材料



绿豆、黄豆(各种豆类均可) 水 塑料瓶装水,剪去上部 纸巾(抽纸) 摘抄本(观察日记)
实验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察结果
1.第一天 准备绿豆 将绿豆放置于半杯清水中,水刚没过绿豆,浸 泡24小时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
2.第二天 浸泡24小时的绿豆较前胀大 捞出并放置在铺上湿纱布的盘中 用湿纸巾覆盖绿豆,透气并加强湿度
第一天中午:泡豆子时你观察到了什么?
豆 可子 爱绿 。绿 它的 和像 小绿 石宝 头石 一一 样样 硬美 。丽
晚上,绿豆宝 宝发生了什么 变化?
第二天中午
你看到了什么(豆子的变化)? 心里想了些什么?
“ Q”
收获与体会


经过近一周半的观察实验,收获不小。 体会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 、水份和空气。
Thank you !

四年级观察日记绿豆发芽日记

四年级观察日记绿豆发芽日记

四年级观察日记绿豆发芽日记
四年级观察日记——绿豆发芽日记
今天我们班参观了植物实验室,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绿豆发芽实验。

先是让我们把绿豆浸泡、磨碎,然后放入湿布中层层叠套,放在小罐子里。

接着,我们每天给绿豆注水,观察它们发芽的情况,因为我们班每天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科学家负责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并写下观察日记。

第一天:今天,我观察到绿豆的表面湿润,有些绿豆已经开始膨胀了。

第二天:今天,我观察到绿豆不尽相同,有的已经膨胀开了,有的还是圆圆的。

第三天:今天,绿豆开始渐渐出现细长的叶芽,让我们激动不已。

第四天:今天,绿豆叶芽更长了,已经露出绿油油的叶子,叶子也渐渐变开了。

第五天:今天,绿豆叶子更加翠绿油油,它们长得也更高了,我们真是棒极了。

我参加了绿豆发芽实验的这段时间,从零开始观察,看着绿豆叶子渐渐变长变翠绿,真的很有成就感。

- 1 -。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绿豆发芽观察日记模板集合8篇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篇1我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绿豆发芽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它是如何发芽的。

首先,需要两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分成两组,盘子里灌上水,每个盘子放入20粒浸湿的绿豆,把盘子分别放在阴凉处和阳光充足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观察种子的发芽。

实验第二天,绿豆们的体积不断的变大而膨胀起来;第三天在阴凉处的豆子率先膨胀,并露出了一个小白点,这个小白点在疯狂的往外长,第6天,小豆子都发出了淡绿色的嫩芽和白色的根茎,而在阳光处的小绿豆才刚刚发出了呀。

是因为光照充足的地方水分更容易蒸发。

以上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水分对种子发芽的重要性。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篇2第一天我将八颗完好无损的绿豆放进碗里,泡入水中,将碗放在阳台通风处。

第二天泡了一天的绿豆基本都已脱去皮,豆身中间裂开,长出了大约1厘米的根。

然后,我将碗里的水倒去,在碗底铺上了一层吸满水的纸巾,将绿豆放在纸巾上,再在上面盖上一层湿纸巾。

第三天昨天,脱了皮的绿豆都还是嫩黄嫩黄的,可今天已变成了绿色的了,大部分绿豆芽根长都达到了3厘米,一小部分达到了2厘米,只有一株根长1厘米。

我给它们浇了水,明天,绿豆的根会长多少厘米呢?第四天今天,绿豆的根最长的达到了4厘米,最短的才2厘米,根逐渐变白,变透明,而且,2片碧绿的嫩叶从绿豆的裂痕中钻出,发芽啦!第五天绿豆芽长得可快啦,最挺拔的有7,8厘米高,大部分有5,6厘米高,最小的只有3厘米高。

裂开的绿豆长在豆芽的中段,已经开始干枯。

嫩叶也逐渐长大,颜色逐渐变深。

第六天绿豆的根越来越长了,还长出了一些小根须。

一部分豆芽已经有10厘米高了,大多数有8,9厘米高,有2棵只有4,5厘米高。

叶子长大了,纹路也比较清晰。

绿豆枯得厉害,快要离开绿豆芽了。

第七天绿豆的根大都“藏”到了纸巾下,最高的绿豆芽已长到12,13厘米,最小的才7厘米高,绿豆有些发黑,叶子变大了。

第八天一些豆芽已长到15厘米,最矮的长到了8,9厘米,绿豆已全部发黑并且掉落,叶子变大。

五年级下册绿豆芽发芽实验记录

五年级下册绿豆芽发芽实验记录

五年级下册绿豆芽发芽实验记录
第一天:2020年8月10日
将绿豆放在水里浸泡
现象:泡水后的绿豆体积变大,外表光滑,把绿豆剥开可以看到胚和子叶,胚是米白色的,较长。

第二天:2020年8月11日
现象:绿豆完全裂开,部分绿豆的皮已经完全脱落,绿豆的胚已经破壳而出。

第三天:2020年8月12日
现象:大部分绿豆已发芽
第四天:2020年8月13日
现象:绿豆的芽越来越长,叶子也逐渐舒展开来。

分析与结论: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且种子内部结构要完整。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是一种有趣的实验,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以下是我观察绿豆芽生长过程的详细记录。

一、实验准备1.挑选种子:选择饱满的绿豆种子,确保它们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2.准备容器:选择一个适合绿豆芽生长的容器,可以是玻璃瓶、塑料盒或陶瓷盆等。

3.准备土壤: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有利于绿豆芽的生长。

4.准备水:使用清水,以保持绿豆芽的生长所需的水分。

二、实验过程1.挑选种子:挑选出饱满的绿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

2.浸泡种子:将绿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约8小时,直到它们变得稍微膨胀。

3.播种:将绿豆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已装有土壤的容器中,并轻轻压实。

4.浇水:用清水浇透容器中的土壤,确保绿豆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

5.覆盖:在容器上覆盖一层保鲜膜,以保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

6.放置位置:将容器放置在通风良好、有足够阳光的地方,以利于绿豆芽的生长。

7.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三、实验结果第1天:绿豆种子开始吸收水分,种皮变得膨胀起来。

第2天:种皮开始破裂,露出白色的胚芽。

第3天:胚芽继续生长,开始长出翠绿色的幼苗。

第4天:幼苗继续生长,根系开始深入土壤中。

第5天:幼苗开始长出真叶,标志着它已经进入生长阶段。

第6天:真叶继续生长,同时幼苗也开始长出更多的叶子。

第7天:幼苗已经长成了一株完整的植物,具有更多的叶子和根系。

四、实验总结通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我了解到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绿豆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开始吸收水分,膨胀的种皮破裂后,胚芽逐渐生长,最终形成翠绿色的幼苗。

幼苗继续生长,根系深入土壤中,开始长出真叶,标志着它已经进入生长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苗长成了一株完整的植物,具有更多的叶子和根系。

这个实验也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神奇和自然的力量。

植物的生长过程虽然缓慢而漫长,但它们始终在不断地努力吸收养分和水分,向着阳光生长和繁殖。

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和自然环境。

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

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

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
问题的提出: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过程:
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
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附表一。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方法及原理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方法及原理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方法及原理以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方法及原理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原理。

一、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绿豆种子: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绿豆种子;- 干净的容器:如玻璃烧杯、小玻璃瓶等;- 滤纸或棉花:用于种子的固定和保湿;- 蒸馏水或纯净水:用于浸泡和加湿;- 温度适宜的环境。

2. 实验步骤:1)将一定数量的绿豆种子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浸泡约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2)取出浸泡后的绿豆种子,用滤纸或棉花将种子均匀地覆盖在容器底部;3)在种子上方加一层薄薄的滤纸或棉花,轻轻按压使其紧密贴合; 4)用蒸馏水或纯净水轻轻地将滤纸或棉花湿润,注意不要使其过湿;5)将容器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6)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的时间和数量。

二、实验原理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绿豆种子在适宜环境下发芽的过程,可以了解种子的萌发机制和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1. 种子的结构和特点:绿豆种子是一种典型的种子,它由种皮、胚乳和胚芽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外层保护壳,胚乳是供胚芽发芽时提供养分的储存组织,胚芽则是幼小的植物个体。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吸水和温度的刺激,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开始转化为胚芽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胚芽逐渐生长并突破种皮。

2. 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素。

其中,温度是种子发芽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绿豆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摄氏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此外,光照对绿豆种子的发芽也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必需因素。

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后,种皮会膨胀,胚芽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开始运动,从而促进种子发芽。

3. 实验观察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绿豆种子从初始状态到发芽的变化。

初始状态下,绿豆种子呈现出干燥、脆硬的外观;经过浸泡后,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胚乳开始转化为胚芽的能量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开始发芽,胚芽逐渐突破种皮并向外生长。

发豆芽实验报告(共10篇)

发豆芽实验报告(共10篇)

发豆芽实验报告(共10篇)发豆芽实验报告篇一: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问题的提出: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过程: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附表一篇二:豆芽实验报告总结:(根据几天种豆芽的经历,写写自己在这个过程的心得,体会与收获,班级:姓名:评分:篇三:关于发豆芽的研究报告关于发豆芽的研究报告学生:李欣睿资料查找: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

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豆发芽报告
闵思阳
作者
二(3)班
材料准备
绿豆器皿喷壶主要流程
观察日志第一天
首先将绿豆在水里清洗一下;接着将绿豆放入器皿中,加水浸泡。

绿豆经过一天的浸泡后开始发胀,多粒绿豆外皮已经膨胀开.部分绿豆已经冒芽。

观察日志第三天
首先将绿豆倒出器皿,将器皿底部凿开几个洞,用于排水;接着在器皿底部铺上一层纸,并将纸打湿;然后将绿豆放入器皿中,用喷壶将绿豆喷湿;最后在喷湿的绿豆上再加盖一层纸,并将纸喷湿。

每天早晚继续喷水,保持湿润。

发芽的绿豆越来越多。

除去盖在表面的纸张。

观察日志第五天
绿豆发出的芽已经很长了。

但是有个别绿豆发霉,将发霉的绿豆挑选出来丢弃。

豆芽发芽试验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