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1)

合集下载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篇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制作人:肖中豪;邓鑫;李天铭学号:06;07;07学校:南村侨联中学日期: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

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五、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

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

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篇二: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种子发芽对比实验报告单篇三: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植物种子萌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转自:小草范文网: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导语】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一、做试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其次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潮湿,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沉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看,我发觉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讨论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汲取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虽有充分的空气和相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行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相宜的温度和充分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行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相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三、争论结果通过此次试验,我发觉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分的空气、水分和相宜的温度。

认真地观看,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实验报告近日,我进行了一项有关种子萌发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想要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启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以豌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记录。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培养培养皿中的豌豆种子,观察和记录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以及萌发后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得出一些有关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结论。

2.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选择健康的豌豆种子,并将其洗净。

准备多个透明的培养皿、吸水纸或棉花。

(2)实验一:在第一个培养皿中,将湿润的吸水纸铺在底部,然后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排列在纸上,并覆盖一层湿润的吸水纸。

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3)实验二:在第二个培养皿中,除了湿润的吸水纸外,我们还将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同样地,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排列在纸上,并覆盖一层湿润的吸水纸。

放置于相同的光照环境中。

(4)实验三:在第三个培养皿中,保持湿润的吸水纸,但将其放置于暗处,以探讨光照对萌发的影响。

(5)实验四:在第四个培养皿中,我们将对比不同温度下的种子发芽情况。

将湿润的吸水纸和豌豆种子放置在低温环境中。

(6)观察和记录:每天观察培养皿中的种子,记录其萌发情况、生长状态和其他细节。

3. 实验结果及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得出了以下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光照对种子萌发有重要影响。

实验一中,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的豌豆种子萌发迅速,根部和茎部发育良好。

与此相比,实验三中放置于暗处的种子发芽较慢,幼苗的生长也较为弱小。

这表明光照是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有机肥料对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也有积极的影响。

实验二中加入有机肥料的豌豆种子,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发芽更为快速且茁壮,初期生长速度也较快。

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较为复杂。

高温和适宜的温度条件能够促进种子发芽,但太低或太高的温度对豌豆种子的发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种子催芽实验报告

种子催芽实验报告

种子催芽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种子催芽的影响,以及种子催芽的适宜条件。

实验材料:1. 瓶子:用于培养种子的容器2. 水:提供水分3. 种子:本实验以豌豆种子为例4. 湿纸巾:用于提供水分和模拟土壤环境实验步骤:1. 将湿纸巾折叠成适当大小,放入瓶子底部,确保湿度适宜。

2. 将种子均匀分布在湿纸巾上。

3. 盖上瓶盖,确保种子充分与湿度接触。

4. 将瓶子放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例如光照适宜、温度适宜的地方。

实验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开始发芽,并逐渐生长。

实验中可以记录下种子发芽的时间、发芽率、种子的生长情况等。

实验讨论:1. 光照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种子对光照条件有不同的要求,有的种子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发芽,有的则需要避光条件才能发芽。

因此,控制光照条件对种子发芽至关重要。

2. 湿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适当的湿度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种子胚芽的发育。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种子发芽造成不良影响,影响种子发芽的速度和发芽率。

3. 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种子在一定范围的温度下可以完成发芽过程,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对种子的发芽产生抑制作用。

4. 种子的品质对发芽结果的影响:种子自身的品质也对发芽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种子的饱满度、营养储备等因素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能力。

结论:种子催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不同种子对这些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下发芽时间、发芽率等指标,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种子的发芽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为后续的种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情况,探究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实验材料:1. 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2. 透明塑料容器3. 湿润的棉花球4. 水5. 锡纸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将豌豆种子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杂质。

2. 取透明塑料容器,将其底部铺上湿润的棉花球。

第二步: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1. 将所有的豌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数量相等。

2. 在实验组中,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放在湿润的棉花球上。

3. 在对照组中,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放在经过水浸泡的湿润棉花球上。

第三步:创建不同环境条件1. 选择一个容器作为黑暗环境组,用锡纸遮盖住容器的一侧,确保种子处于黑暗环境。

2. 选择一个容器作为温暖环境组,将容器放置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

3. 选择一个容器作为阳光环境组,将容器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室外环境中。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1. 每天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下每组种子的数量和发芽率。

2. 观察种子的生长状态,例如根的生长情况、叶芽的形成等。

3. 拍摄照片记录与观察相关的细节。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以下结果:在黑暗环境组中,种子发芽的数量较少且发芽率较低。

这是因为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温暖环境组中,种子的发芽情况较为良好。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内部物质的代谢和水分的吸收,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在阳光环境组中,种子的发芽数量最多且发芽率较高。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可以提供光合产物和能量,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芽。

综上所述,种子的发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照和温度是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而黑暗等不利因素则会抑制种子的发芽。

结论:种子的发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和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而黑暗环境则会抑制种子的发芽。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的发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萌发的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小麦种子、水稻种子、豆类种子等不同种类的种子;水、培养皿、湿纸巾。

2. 实验方法:a. 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放在湿润的纸巾上,然后将纸巾放入培养皿中。

b.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的时间、发芽的数量和发芽的情况。

实验结果:1. 玉米种子:第二天开始有部分种子发芽,第四天全部种子发芽。

2. 小麦种子:第三天开始有部分种子发芽,第五天全部种子发芽。

3. 水稻种子:第三天开始有部分种子发芽,第六天全部种子发芽。

4. 豆类种子:第一天开始有部分种子发芽,第四天全部种子发芽。

实验分析:1. 种子的发芽时间和速度受到种类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种子发芽时间和速度不同。

一般来说,豆类种子的发芽速度较快,而水稻种子的发芽速度较慢。

2. 种子的发芽受到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保持了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促进了种子的发芽。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发芽,而且发芽的时间和速度各不相同。

种子的发芽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类、环境等。

这对我们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种子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启示:1. 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种子特点,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种子的发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好水分、温度和光照等因素,促进种子的健康发芽和生长。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种子的发芽过程和影响因素,探索更多种子的发芽特点,为植物的培育和生长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为种子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研究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 实验器材:- 培养皿- 滴管- 放大镜2.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 湿润的纸巾- 温水三、实验步骤1. 将培养皿准备好,并放入湿润的纸巾。

2. 在纸巾上均匀地摆放10颗小麦种子。

3. 使用滴管将适量温水滴在纸巾上,使其保持湿润。

4. 在观察时间内,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

四、实验结果观察了5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第1天:所有的种子均未发芽。

第2天:有2颗种子发芽,其中一颗的根长约1cm。

第3天:有4颗种子发芽,其中2颗的根长约1cm,另外的2颗根长约0.5cm。

第4天:有8颗种子发芽,其中6颗的根长超过1cm。

第5天:所有的种子均已发芽,其中有3颗的根长超过2cm。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温度:在实验中,温水能够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适宜温度。

种子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才能发芽,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2. 湿度:湿润的环境是种子发芽的关键。

适量的湿度能够帮助种子吸收水分,并刺激发芽。

3. 光照:实验中未涉及光照条件,但光照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

光照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供发芽所需的能量。

4. 种子品质:每颗种子的品质不尽相同,种子的品质也会影响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优质的种子通常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更快的发芽速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小麦种子能够发芽。

发芽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七、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且观察了种子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发芽情况。

这个实验不仅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也加深了我对种子生长的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重视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积极保护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报告单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报告单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玉米种子、豌豆种子、水、培养皿、湿纸巾、尺子、放大镜。

实验步骤:
1. 将玉米种子和豌豆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用湿纸巾盖住种子,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

2. 将培养皿放置在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3. 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第一天:玉米种子和豌豆种子表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二天:玉米种子开始发芽,豌豆种子仍未发芽。

第三天:玉米种子的芽长出并向上生长,豌豆种子也开始发芽。

第四天:玉米种子的芽继续生长,豌豆种子的芽也在向上生长。

第五天:玉米种子的芽长势良好,豌豆种子的芽也在快速生长。

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种子的萌发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首先种子在充分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开始发芽,然后芽向上生长,形成幼苗。

种子的萌发过程受到光线、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线和温度是种子发芽生长的重要条件。

结论:
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我们了解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过程,也更加深入了解了种子的发芽机制及影响因素。

种子的发芽不仅仅是植物生长的起点,更是生命的延续和传承。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对种子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3.在纸巾上一个滴水,一个不滴水
4.将两个盒子放在同一个地方
5.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附: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日期
种子的变化
实验组
对照组
10月5日
种子变胖,种皮开始脱落。露出了一点白色的小芽
没有变化
10月6日
种子又变胖,芽约有1厘米长
没有变化
10月7日
我们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实验准备:两个塑料盒子、6粒绿豆、纸巾、水
实验方法:把种子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注意两个组的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
实验过程:
1.在两个塑料盒底垫上纸巾,各按三个小洞
共有(7)个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
种子总数量
已发芽量
未发芽量
我们的解释
实验组
35
35
0
实验组的种子都发芽,对照组的种子一粒都没有发芽,从中可以知道: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对照组
35
0
35
7.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水干了,有了一点点小黄叶,茎长高了,加了些水
没有变化
10月8日
水又干了,小黄叶舒张开了,并变绿了。根上长出了稀疏的小根须
没有变化
10月9日
长出来5毫米小叶
没变化
10月10日
长8毫米,宽3毫米小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
附: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