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种子发芽了》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

一、做实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三、讨论结果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引言:植物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和生活必需品。

而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最基本的遗传物质之一,它包含了具有生命力的胚芽和各种营养成分。

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决定着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因此,研究种子发芽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植物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了解种子发芽的规律和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条件,为实际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材料及方法:1.材料:(1)绿豆种子;(2)玻璃器皿;(3)蒸馏水;(4)过滤器纸;(5)温度计。

2.方法:(1)选取一定数量的绿豆种子,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入器皿中;(2)将器皿中的绿豆种子加入蒸馏水,使水的高度超过种子高度三倍左右;(3)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置于常温下,另一部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度为30℃的恒温箱中,分别观察发芽情况;(4)每天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个数及发芽高度,并在第五天记录下全部的发芽情况;(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进一步分析结果。

结果:经过五天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和图表:表格1 不同环境温度下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天数 | 常温 | 温度为30℃ || --- | --- | --- || 1 | 5 | 8 || 2 | 9 | 12 || 3 | 12 | 15 || 4 | 13 | 16 || 5 | 14 | 17 |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明显。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在温度为30℃的恒温箱中发芽的绿豆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普通环境下发芽的绿豆种子,五天内的总发芽率分别为85%和70%。

说明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速度加快,发芽率明显提高。

2.种子发芽和水分的供应和温度有关。

发芽的种子需要足够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进行发芽,否则种子很难萌发生长。

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处理,测量土表温度和家庭装饰温度,我们可以得出水分的供应和温度与发芽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种子萌发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是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经过吸水和氧气供应后,通过种子中的胚胎组织发育和细胞分裂,从而使种子在地上萌发生长的过程。

常见的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等。

实验材料:1. 不同种类的种子(例如豌豆、玉米、小麦等)2. 盆栽土壤3. 试管或培养皿4. 注射器或滴管5. 温水6. 测试笔或标记笔7. 温度计8. 全光照灯或日光灯实验步骤:1. 准备试验材料。

2. 将盆栽土壤倒入试管或培养皿中,容量约为一半左右。

3. 按照种子的种类,将一定数量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

4. 使用注射器或滴管滴入适量的温水,使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湿。

5. 使用测试笔或标记笔在试管侧面或培养皿内侧标记相关信息,如种子的名称、实验条件等。

6. 根据实验设计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

7. 将试管或培养皿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如培养箱中或阳光直射区域。

8. 按照实验设计设定的时间,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记录种子的萌发率、发芽速度等数据。

9.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设计和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率、发芽速度等数据。

例如,可以观察到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更高,发芽速度更快;而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速度较低。

实验讨论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讨论种子萌发受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得出结论。

例如,种子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如20-30摄氏度)容易萌发,而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湿度和光照也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湿度以及缺乏光照,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实验总结:通过种子萌发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影响因素。

这有助于我们合理地管理和利用种子资源,同时也可以为植物栽培和种子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反射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反射照射光的温度低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五年级
时 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实验器材
纸盒、泡沫或棉花、塑料瓶、玻璃片、镜子或锡箔纸、黑色纸
目 的
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建议太阳能热水器。
2.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3.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直进小孔。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五年级
时 间
实验类型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实验结论
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 级
五年级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
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种子发芽实验分析报告(新版)

种子发芽实验分析报告(新版)

种子发芽实验分析报告
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五·班姓名:
实验名称:黄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实验目的:探究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实验用具:十四颗黄豆种子、纸、杯子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黄豆种子、纸、杯子等用具,进行发芽实验。

第二步:在杯子里
第三步:给它适量的水,
第四步:精心管理好这两组种子,并且仔细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和各种情况。

黄豆芽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
单位:mm
分析得出结论:
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我明白了:。

种子快速发芽实验报告(3篇)

种子快速发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快速发芽的影响。

2. 优化种子发芽条件,提高发芽率。

3. 为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种子:选择生长周期较短、发芽率较高的植物种子,如黄瓜、豆角、辣椒等。

- 实验器具:培养皿、滤纸、水、温度计、定时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种子分为5组,每组50粒,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正常发芽组,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用滤纸吸湿,保持湿润,置于室温下发芽。

B组:温水浸泡组,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C组:低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冰箱中冷藏24小时,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D组:高温处理组,将种子放入40℃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E组:化学处理组,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滤纸吸湿,置于室温下发芽。

(2)发芽观察记录每组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时间为5天,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时间为3天,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4天,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7天,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时间为6天。

可见,温水浸泡法和低温处理法可以显著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

2. 发芽率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率为80%,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率为90%,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5%,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率为75%,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率为80%。

可见,温水浸泡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 发芽势A组(正常发芽组)的发芽势为75%,B组(温水浸泡组)的发芽势为85%,C组(低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80%,D组(高温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0%,E组(化学处理组)的发芽势为75%。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doc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doc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一、做实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三、讨论结果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种子萌发过程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并记录植物种子从萌发到幼苗生长的整个过程。

2. 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基本环境条件,如水分、温度、光照等。

3. 探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特点。

二、实验材料1. 种子:绿豆、小麦、黄豆等(各10颗)2. 容器:透明塑料杯(4个)3. 培养基:脱脂棉4. 水5. 温度计6. 光照设备(可选)三、实验方法1. 分组处理:将每种种子分为四组,分别编号为A、B、C、D。

2. A组:正常组,提供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

3. B组:缺水组,只提供适量的水分,不给予光照和温度调节。

4. C组:高温组,提供高温条件,不给予光照和水分调节。

5. D组:低温组,提供低温条件,不给予光照和水分调节。

6. 观察与记录:每天定时观察各组种子的萌发情况,记录种子发芽时间、生长高度、叶片颜色、胚轴颜色等。

四、实验结果1. A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绿豆、小麦、黄豆均在3-5天内发芽,生长迅速,叶片绿色,胚轴颜色由淡绿色逐渐变为深绿色。

2. B组:由于缺水,绿豆、小麦、黄豆均未发芽,部分种子出现霉变。

3. C组:在高温条件下,绿豆、小麦、黄豆均未发芽,部分种子出现焦糊现象。

4. D组:在低温条件下,绿豆、小麦、黄豆均未发芽,部分种子出现冻伤现象。

五、数据分析与结论1.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

缺水、高温、低温均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2.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先于胚芽生长,胚芽再生长出真叶和子叶。

3. 种子萌发后,真叶逐渐展开,颜色由淡绿色变为深绿色,胚轴颜色由淡绿色逐渐变为深绿色。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对种子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环境条件,以提高产量。

2.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胚芽、真叶、子叶等结构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这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奠定了基础。

3. 本实验仅对几种常见种子进行了观察,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其他种类的种子萌发过程,为植物育种和栽培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