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实验报告单1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操作要诀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得准”。
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执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胶头滴管滴至刻度处。
4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也可用刻度较小的测力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1、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
2、不要把磁铁放在火上烘烤。
3、不要把磁铁放在强电流附近。
4、小磁铁不能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5、保存条形磁铁时,必须把相邻磁铁的南北极倒置合并在一起,并在两端各加一片软铁。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注意事项:1、实验时千万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2、每组至少2节电池才能保证让小灯泡亮起来,因为各种实验器材的电阻太大。
3、两节电池的连接方法要正确:正极和负极相连。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12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混合和分离
实验器材、药品:
细沙、石子、水、豆子、水泥、筛子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在水泥中混入沙和水过一天后观察。
2、把豆子和沙子混合,过一段时间再观察。
3、把细沙和小石子混合,过一段时间再观察。
4、用筛子分离豆子和沙子。
5、用筛子分离细沙和小石子。
塑料袋、水、土、废菜叶、泡过的茶叶、线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把水、土、菜叶、茶叶等装进塑料袋扎紧。
2、抖动塑料袋让里面的材料拌匀。
3、把袋子放到黑暗的地方。
4、每周观察袋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论:
我们生活中的植物类垃圾是可以制成肥料的。
实验评价: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5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把瓶子标上号1、2、3、4号。
2、分别在4个瓶中放两张纸巾,撒上些绿豆种子。
3、1号瓶不装水、2、3号瓶洒些水、4号瓶的种子浸泡在水中。
4、把1、3、4号瓶子放到柜子里,2号放到冰箱里,六天后观察4个瓶子。
实验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空气、适量的水和温度。
实验评价: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7
3、把各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到一起再量观察体积的变化。
实验结论:
两种液体混合后重量是两者的和,而体积并不等于两者的和。
实验评价:
日期:2018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想办法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橡皮泥、鸡蛋、土豆、
小学实验报告单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过程
(一)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
2.用铁环数次去套铜球,观察有什么现象
3. 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3分钟,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
4. 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后,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 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组装好实验装置后检查气密性
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23分钟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把铜球放在冷水中冷却后再用铁环去套铜球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年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
小组成员
实验器材
1.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火柴、冷水、大烧杯。
2.平底烧瓶、带L型玻璃管的胶塞、滴管、有颜色水;热水、冷水;锥形瓶、气球。
2.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
3.归纳总结固体、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
4. 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与
结果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拉⼒与⼩推车运动的关系实验器材:计时器⼩车尺⼦垫圈棉线实验过程:1: ⽤⼀个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是:()2、⽤3个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
3、⽤5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是()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发现,拉⼒越(),⼩车运动的越()。
整理器材归位如初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实验器材磁铁实验盒、钉⼦、剪⼑、曲别针、橡⽪、塑料尺、铜钥匙、条形磁铁、环形磁铁等三、实验过程1、⽤磁铁去吸引桌上的物品,发现是磁铁的朋友。
2、⽤磁铁的两极和磁铁的中间分别去吸引钉⼦或曲别针,发现吸的多,吸的少。
说明磁铁两极的磁性,中间的磁性。
3、⽤磁铁的同极相接触,发现它们互相,⽤磁铁的异极相接触,发现它们互相4、⽤⼀根线栓在磁铁的中间部分,把磁铁悬挂起来,发现磁铁标有N的⼀端⼀直指向⽅,标有S的⼀端⼀直指向⽅。
四、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磁铁有,越往两极磁性越,磁铁同极相,异极相,磁铁有指⽰的性质。
五、整理器材。
三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三)⼀、实验名称:太阳与影⼦的关系⼆、实验器材:⼀⽀⼿电筒、⼀根铅笔三、实验步骤1、将铅笔竖直⽴在桌⾯上。
2、将⼿电筒平放在桌⼦上,距离铅笔⼤约⼀尺左右。
打开⼿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
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并⽤铅笔将影⼦描绘下来。
3、拿起⼿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测⾃东向西移动,始终保持⼿电筒与铅笔⼤约⼀尺左右的距离。
⼿电筒每移动⼀点距离,注意停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的样⼦,并随时将影⼦描绘下来。
4、保持这样的观察⽅法,直⾄⼿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
5、将上⾯的实验重复做⼏次。
可以每次更换铅笔的⾼度与位置,其他实验⽅法保持不变。
⽤描绘的⽅法记录影⼦时可以更换不同顔⾊的彩笔,以免混淆。
6、根据实验,分析影⼦随⼿电筒的光的变化的规律,民时分析⼿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化的情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最新)实验一:学会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实验材料:2张探究记录单,1张方位板,2种自选轻小物品A和B实验方法:1. 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观察记录。
2. 准备两个物体分别命名为A和B。
操作员将一个物体A固定放在方向板中心位置,取另外一个物体B随机放在方向板上;3. 放稳后记录员仔细观察物体B的位置,在记录单的对应位置标上一个点,记为位置①,并在实验结果中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B”的位置。
4. 探究过程中操作员改变三次物体B的位置,记录员逐一记录。
5. 三次后,两位同学交换身份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例)物体B在物体A的(北)方向,距离物体A( 2 )米处。
1、物体B在物体A的()方向,距离物体A()米处。
2、物体B在物体A的()方向,距离物体A()米处。
3、物体B在物体A的()方向,距离物体A()米处。
实验二: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实验材料:一张实验记录单;各种物品;若干不干胶圆点实验方法:准备不同的物体,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并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各部位运动的简单示意图。
观察记录:实验结论:实验三.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实验材料:不同色彩的小球1、在桌面上,用一颗球去击打另一颗球,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2、用蓝色球撞击红色球,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3、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画出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实验结果:不同情况下蓝色小球的运动路线,是不同的。
实验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材料:斜面不同形状的物体实验方法:1、搭建一个较平缓的斜面,把物体轻放在斜面顶端,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2、试一试其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结果: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形状有关。
实验五: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小球滚到终点,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8)
_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2)
_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实验报告
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6)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7)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8)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9)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1)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2)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3)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4)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