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光能透、纸屏1个、鞋盒1个、硬纸板1块、卡纸1张、透明玻璃1块、半透明塑料1块、水、牛奶、剪刀。
实验过程
1让手电筒光对着装些水的玻璃杯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观察屏幕。
2往水中倒些牛奶,充分搅拌成混浊液体,再用手电筒对着照射,观察屏幕。
实验器材
三棱镜1个、白色纸屏1个、手电筒3只、橡皮筋、红和绿和蓝玻璃纸、白纸。
实验过程
1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慢慢转动,当调到适当位置时,在屏幕上会看到一条彩带。
2用橡皮筋把三色纸包在手电筒上。
3固定一只手电筒照射在光屏上,两手分别拿其它两只手电筒使三只手电筒的光线合在一起,变成白色光或灰白色光。
实验结论
3再向水中加牛奶,直至液体变成全白为止,将手电筒照向玻璃杯,观察屏幕。
4分别用手电筒照向鞋盒、硬纸板、卡纸、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纸,观察屏幕。
实验结论
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三色光混合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阳光的组成
4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嗡嗡声,手摸音叉感到音叉在动,将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水面振动。
5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观察到铁皮在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纸板三块、火柴、积木块6个、蜡烛、小钉子、带盖的纸盒、小刀、胶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
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不同和长短变化的不同。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
四年级班
时间
月日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怎样加快溶解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
验
方
案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现象。
实验二: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
验
现
象
实验一: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不搅拌的烧杯中
冰糖溶解得()。
实验二:()中冰糖溶解得快,()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三: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实
验
结
论
()、用()、将物体()可以加快溶解。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手电筒(“电筒光”代替“阳光”)、
铅笔(代替阳光下的物体)
实验过程
物体不动,拿手电筒模仿太阳从()到()、
到(),一天中在空中的(),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影子总出现在()一面;
影子在一天中有()不同和()变化的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8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学校会昌希望小
年(班)级 3 年级班实验者
学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学校会昌希望小
年(班)级 3 年级班实验者
学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结论:我认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我看见了光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实验过程
1.在3块木板的中央制作几个相同的小孔
2.将3块木板放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射
3.挪动3块木板的位置,用手电筒照射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第一次光能找到墙上,第二次不能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彩虹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三棱镜、白色纸、手电筒、纸、彩笔
实验过程
用手电筒把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看看会发生什么?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出现了七色彩带
实验结论: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巧取曲别针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玻璃杯、磁铁、曲别针、水
实验过程
用磁铁沿着杯壁,慢慢的向上吸出曲别针
实验现象:取出了曲别针
实验结论:磁性可以穿透物体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条形、蹄形、环形磁铁,玩具小车
实验名称
光有透过那些物体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玻璃杯、手电筒、矿泉水、书本、黑色布料、报纸、卡纸
实验过程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三(2)班姓名
级别
实验时间2014年9月9日
实验课题
拓印树叶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或药品
实验设想
1、了解拓印的方法。2、拓印树叶。 通过拓印树叶使学生了解拓印树的方法并认识树叶。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一、教师 二、仔细观察教师拓印的方法。
三、学生亲自动手拓印树叶。 三、动手操作,拓印树叶。
四、展示学生作品。 四、分组上台展示作品。
五、教师归纳小结。
实验结论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掌握了拓印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尝试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体式格局。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尝试,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尝试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尝试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不动滚动滚动大坡度斜面滑动滚动滚动尝试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尝试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尝试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尝试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
2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一端划向另一端。
3重复的向同一方向划20次。
4用有磁性的缝衣针吸曲别针。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缝衣针能吸引曲别针
实验结论:缝衣针被磁铁磁化变成小磁针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彩虹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三棱镜、白色纸、手电筒、纸、彩笔
实验过程
用手电筒把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看看会发生什么?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出现了七色彩带
实验结论: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镜子、玩具
实验过程
1.将2面镜子成45度角放在一起
2.把小熊放在中间,观察镜子有什么
实验现象:看到了很多小熊
实验结论:光可以在镜子之间进行多次反射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磁铁、钥匙、钉子、纸、大头针、石头、曲别针、塑料袋、弹簧、剪刀、螺钉、橡皮
实验过程
1.分别用磁铁去吸所所给材料。
2.把能被磁铁吸和不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一一分出。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纸、石头、塑料袋、橡皮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铁制的东西。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我看见了光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实验过程
1.在3块木板的中央制作几个相照射
3.挪动3块木板的位置,用手电筒照射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第一次光能找到墙上,第二次不能
2.敲击鼓面
实验现象:听的到声音不同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制成的鼓,声音不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磁极的指向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磁铁、指南针、线、泡沫板、水盘
实验过程
把细线捆在磁铁中央,悬吊磁铁。当它停下来的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红色指北、蓝色指南
实验结论:磁铁有指南北功能
实验过程
把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相同颜色的两极排斥、不同颜色的两极相吸
实验结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巧取曲别针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玻璃杯、磁铁、曲别针、水
实验过程
用磁铁沿着杯壁,慢慢的向上吸出曲别针
实验现象:取出了曲别针
实验结论:磁性可以穿透物体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条形、蹄形、环形磁铁,玩具小车
实验名称
光有透过那些物体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玻璃杯、手电筒、矿泉水、书本、黑色布料、报纸、卡纸
实验过程
让手电筒分别光对着各个物体照射,看光能不能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照射玻璃杯、矿泉水能看到光。照射书本、黑色布料看不到光。照射报纸和卡纸能看到微弱的光
实验结论: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时间
实验名称
磁铁的什么部位引力最强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磁铁、曲别针、大头针、铁砂、
实验过程
用磁铁吸引铁砂,看看哪个部位吸引的最多?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磁铁的两端铁砂最多
实验结论: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小磁针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缝衣针、磁铁、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平面镜、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
实验过程
1.让手电筒发出的光通过缝隙照到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2.改变镜子的摆放的角度,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实验结论: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有部分光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小木棒、玻璃杯、水
实验过程
1.在几个玻璃杯中装入不同刻度的水
2.用木棒敲击玻璃杯口
实验现象:听到的声音不同
实验结论:不同水位的玻璃杯,发出的声音不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做小鼓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圆口容器、气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纸、胶带、剪刀
实验过程
1.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牛皮纸、塑料袋、棉布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