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精编版

合集下载

种绿豆的实验报告(3篇)

种绿豆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绿豆的生长习性及种植方法。

2. 探究不同种植条件对绿豆生长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绿豆种子:50克2. 土壤:5千克3. 花盆:5个4. 浇水器:1个5. 温度计:1个6. 量杯:1个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5个花盆分别标记为A、B、C、D、E,每个花盆种植10粒绿豆种子。

2. 种植方法:将土壤均匀铺在花盆底部,将绿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上,覆盖一层薄土,轻轻压实。

3. 种植条件:A组:正常光照、正常温度、正常浇水。

B组:遮光、正常温度、正常浇水。

C组:正常光照、低温、正常浇水。

D组:正常光照、正常温度、适量浇水。

E组:正常光照、正常温度、过量浇水。

4. 观察与记录: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生长速度等。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条件下绿豆的生长差异。

四、实验结果1. 实验期间,A组绿豆生长良好,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指标均表现正常。

2. B组绿豆生长受到遮光影响,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颜色较淡。

3. C组绿豆生长受到低温影响,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颜色较淡。

4. D组绿豆生长受到适量浇水影响,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指标均表现正常。

5. E组绿豆生长受到过量浇水影响,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颜色较淡。

五、实验结论1. 绿豆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2. 遮光、低温、过量浇水等不利条件会影响绿豆的生长。

3. 正常光照、正常温度、适量浇水是绿豆生长的最佳条件。

六、实验讨论1. 绿豆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浸泡,有利于种子发芽。

2. 绿豆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绿豆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长。

4. 绿豆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防治病虫害,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七、实验拓展1. 尝试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绿豆,探究土壤对绿豆生长的影响。

绿豆种子发芽过程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过程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过程实验报告绿豆种子发芽是我们在生物课上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观察绿豆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全过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我们准备了一些绿豆种子和一些湿润的棉纱。

我们将棉纱放入一个透明的盒子中,并在棉纱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绿豆种子。

然后我们将盒子放置在一个温暖且充足阳光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绿豆种子开始发芽了。

首先,绿豆种子的外壳裂开,透出一点嫩绿的芽。

然后,芽逐渐伸长,并从裂开的外壳中钻出来。

在芽的顶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绿色叶片,这就是初生的绿豆苗。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豆苗不断生长。

我们观察到绿豆苗的根系开始向下伸展,寻找水分和养分。

同时,绿豆苗的叶片也逐渐变大,并变得更加绿色。

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绿豆苗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几天之内就能看到明显的变化。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对于种子的生长至关重要。

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关键。

如果阳光不足或温度过低,种子可能无法正常发芽。

此外,适当的湿度也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如果棉纱过于干燥,种子将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从而影响发芽和生长。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

绿豆种子发芽是植物生命周期的起点,也是植物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

在实验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不息,生命力的顽强。

同时,我们也更加珍视大自然的恩赐,深深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绿豆种子发芽过程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更加懂得了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希望今后我们能继续探索更多关于植物和大自然的奥秘,为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自己的贡献。

发豆芽实验报告模板(3篇)

发豆芽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2. 掌握发豆芽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能力。

二、实验原理豆芽是豆类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生长的嫩芽。

在发芽过程中,豆子中的营养成分逐渐转化为易于人体吸收的形式,如维生素C、矿物质等。

三、实验材料1. 种子(如黄豆、绿豆等)2. 容器(如塑料杯、玻璃瓶等)3. 水源4. 棉花或湿纸巾5. 温度计(可选)6.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种子准备:- 选择新鲜、饱满的豆子。

- 将豆子用清水浸泡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2. 发芽容器准备:- 选择合适的容器,底部铺一层湿棉花或湿纸巾。

- 将浸泡好的豆子均匀地撒在棉花或湿纸巾上。

3. 环境控制:- 将容器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

- 保持容器内的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 观察温度变化,保持室温在18-25℃之间。

4. 观察与记录:- 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种子发芽时间、豆芽长度、颜色等。

- 观察豆芽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病虫害、腐烂等。

5. 生长周期:- 记录豆芽从发芽到成熟的全过程,包括发芽时间、生长速度、成熟时间等。

6. 实验结束:- 豆芽成熟后,将其从容器中取出,洗净。

- 将豆芽进行食用或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时间:记录不同品种豆子的发芽时间,分析其生长速度差异。

2. 生长速度:记录豆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长度变化,分析其生长速度。

3. 生长环境: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豆芽生长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4. 营养分析:通过实验前后豆子营养成分的变化,分析豆芽的营养价值。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发豆芽的基本方法。

2. 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认识到豆芽的营养价值。

3. 培养了观察、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七、实验心得1. 发豆芽实验简单易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豆芽发苗实验报告(3篇)

豆芽发苗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掌握豆芽发苗的技巧,并观察不同条件下豆芽的生长情况,为日常饮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验材料1. 种子:绿豆、黄豆(各50克)2. 容器:两个大小相同的塑料盆3. 水源:自来水4. 湿布或毛巾5. 温度计6. 记录本三、实验方法1. 准备种子:将绿豆和黄豆分别洗净,放入容器中。

2. 浸泡:将容器放在温暖处,用温水浸泡种子,浸泡时间为8-12小时。

3. 发芽: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入湿布或毛巾中,保持湿润,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地方,使种子发芽。

4.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

5. 对比实验:将两个容器分别放置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个容器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个容器放在阴暗处,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步骤1. 第1天:将绿豆和黄豆分别洗净,放入两个塑料盆中,加入适量温水浸泡。

2. 第2天:将浸泡好的种子取出,放入湿布或毛巾中,保持湿润,放在温暖处。

3. 第3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

4. 第4天:重复第3天的操作,继续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

5. 第5天:重复第3天的操作,同时进行对比实验,将一个容器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个容器放在阴暗处,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

6. 第6天:重复第3天的操作,继续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

7. 第7天:重复第3天的操作,继续观察并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第1天:种子浸泡,无发芽迹象。

2. 第2天:种子开始发芽,生长高度约为1厘米,叶片数量为1-2片,颜色为绿色。

3. 第3天:豆芽生长高度约为2厘米,叶片数量为2-3片,颜色为绿色。

4. 第4天:豆芽生长高度约为3厘米,叶片数量为3-4片,颜色为绿色。

5. 第5天:阳光充足处的豆芽生长高度约为4厘米,叶片数量为4-5片,颜色为绿色;阴暗处的豆芽生长高度约为2厘米,叶片数量为2-3片,颜色为绿色。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3篇)【导语】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种子萌发的试验报告一、做试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其次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潮湿,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沉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看,我发觉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讨论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汲取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养分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虽有充分的空气和相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行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相宜的温度和充分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由于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行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相宜的温度未发芽。

物理试验报告·化学试验报告·生物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格式·试验报告模板三、争论结果通过此次试验,我发觉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分的空气、水分和相宜的温度。

认真地观看,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绿豆发芽实验报告doc

绿豆发芽实验报告doc

绿豆发芽实验报告篇一: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报告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豆种子发芽”的小实验。

我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这个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科学小实验。

一.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一组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二.实验准备:1. 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2. 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纸巾2张、牙签、水3. 场地:窗台4. 环境温度:25℃左右。

三.实验过程:1. 在两个一次性纸杯里垫上纸巾,用牙签各按三个小洞。

2. 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三粒绿豆。

3. 在一个纸杯里的纸巾上滴水标注为1号杯,另一个纸杯里不滴水标注为2号杯。

4. 将两个杯子放在窗台上。

5. 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记录:10月1日12:00 准备材料XX年10月1日12时:今天,我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了两个垫有纸巾的一次性纸杯中,在1号纸杯中放入了少量的水,2号杯不加水。

这时两个纸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深绿色的,米粒般大小,边上还有一点儿白白的小条。

XX年10月2日11时:今天,1号纸杯的绿豆像是喝足了水,膨胀的很大,变成了一个个“绿胖子”,肚子滚圆滚圆的,好像饱涨得马上要裂开来似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

其中有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已经开了个小口,在白色的小口里长出了一丁点儿约2毫米的小芽,那就是胚根吧。

可2号杯里的绿豆没有任何变化。

XX年10月2日17时:1号杯两个“绿胖子”的白色口子又裂开了点,胚根约有3毫米多了,其它三个“绿胖子”还在蓄势待发中。

2号杯没有动静。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报告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报告引言: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对于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和探索种子发芽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绿豆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以及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绿豆种子:新鲜、完整的绿豆种子。

- 水:用于浸泡和加湿种子。

- 培养皿:用于放置种子。

- 湿纸巾:用于保持种子湿润。

- 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 光照灯:提供光照条件。

2. 实验方法:1) 将一部分绿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以促进种子的吸水。

2) 将浸泡后的绿豆种子均匀地分布在培养皿内。

3) 将湿纸巾铺在绿豆种子上,保持种子湿润。

4) 将培养皿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包括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

5)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率和发芽时间。

实验结果:1. 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培养皿分别放置在室温、低温和高温环境下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时间也相对较短。

而在低温环境下,发芽率明显下降,发芽时间延长。

在高温环境下,虽然有部分种子发芽,但发芽率较低,发芽时间也较长。

2. 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我们将培养皿分别放置在光照充足和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结果显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发芽时间较短。

而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发芽率明显下降,发芽时间延长。

3. 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我们在实验中通过浸泡绿豆种子来提供充足的水分。

结果显示,充足的水分是种子正常发芽所必需的。

在缺水的情况下,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明显下降,发芽时间也延长。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种子吸水和酶活性,从而提高发芽率和缩短发芽时间。

2. 光照是种子发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光照提供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至关重要。

绿豆的探究实验报告(3篇)

绿豆的探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绿豆的生长过程,观察其从种子到成熟豆芽的变化。

2. 掌握绿豆芽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探究绿豆芽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绿豆:选择颗粒饱满、颜色均匀的绿豆。

2. 花盆:选择透气性好、底部有排水孔的花盆。

3. 水源:自来水或蒸馏水。

4. 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

5. 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方法1. 将绿豆用清水浸泡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2. 将浸泡好的绿豆均匀地撒在花盆中,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观察绿豆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天数、生长高度、叶色、茎色等。

5. 将绿豆芽进行分组实验,分别设置不同的生长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等),比较各组生长情况。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分组:将绿豆芽分为四组,分别编号为A、B、C、D。

2. A组:正常生长组,放在室内散射光下,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3. B组:光照不足组,放在室内阴暗处,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4. C组:高温组,将花盆放在室内高温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水分。

5. D组:低温组,将花盆放在室内低温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水分。

6. 每天观察各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天数、生长高度、叶色、茎色等。

7. 实验结束后,分析各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A组:正常生长组,绿豆芽生长情况良好,生长高度、叶色、茎色等指标均符合正常生长情况。

2. B组:光照不足组,绿豆芽生长缓慢,叶色偏黄,茎色较细。

3. C组:高温组,绿豆芽生长较快,但叶色偏黄,茎色较细,可能因高温导致水分蒸发过快。

4. D组:低温组,绿豆芽生长缓慢,叶色偏黄,茎色较细,可能因低温影响生长速度。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2. 光照不足、高温或低温都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3. 在绿豆芽生长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因素,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豆种子发芽的研究报告
学习《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绿豆种子发芽”的小实验。

我做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水”这个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科学小实验。

一.实验计划: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
让一组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二.实验准备:
1. 种子:6粒饱满、颜色和大小基本一致的绿豆
2. 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纸巾2张、牙签、水
3. 场地:窗台
4. 环境温度:25℃左右。

三.实验过程:
1. 在两个一次性纸杯里垫上纸巾,用牙签各按三个小洞。

2. 在纸巾的小洞上各放三粒绿豆。

3. 在一个纸杯里的纸巾上滴水标注为1号杯,另一个纸杯里不滴水标注为2号杯。

4. 将两个杯子放在窗台上。

5. 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及时补充实验组的水分,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记录:
10月1日12:00 准备材料
2014年10月1日12时:今天,我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了两个垫有纸巾的一次性纸杯中,在1号纸杯中放入了少量的水,2号杯不加水。

这时两个纸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深绿色的,米粒般大小,边上还有一点儿白白的小条。

2014年10月2日11时:今天,1号纸杯的绿豆像是喝足了水,膨胀的很大,变成了一个个“绿胖子”,肚子滚圆滚圆的,好像饱涨得马上要裂开来似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

其中有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已经开了个小口,在白色的小口里长出了一丁点儿约2毫米的小芽,那就是胚根吧。

可2号杯里的绿豆没有任何变化。

2014年10月2日17时:1号杯两个“绿胖子”的白色口子又裂开了点,胚根约有3毫米多了,其它三个“绿胖子”还在蓄势待发中。

2号杯没有动静。

2014年10月3日10时:1号杯的其中两个“绿胖子”口子裂的更大了,绿色的外皮也被胀裂的皱皱的,白白的小芽像是鼓足了劲儿把“绿胖子”都要举起来了,充满了力量的小芽让我感觉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多么神奇的力量啊!回过头来看看2号杯,其中的绿豆还是没有“发育”,干巴巴的。

2014年10月3日17时:1号纸杯的另外两颗绿豆也撑破了外衣,露出细细的直直的大约有2毫米的小胚根,有种不甘示弱的气势,当然那两个“绿胖子”也没有落后,胚根已经长到了约6毫米,而且还露出了半个白白的圆滚滚的肚子,有种要金蝉脱壳的趋势呀。

2号纸杯无变化,我想应该不会长大了吧。

2014年10月4日11时:1号杯最后一个“发育”的绿豆也终于撑破了种皮,长出嫩嫩的小芽,真为它高兴。

那两个“绿胖子”长得迅速,胚根已经有15毫米长了,而且还使劲了地往比较湿润的纸巾里钻,非常粗壮,其它两个绿豆也正在努力中。

2号杯没有变化,只是拿起杯子的时候,绿豆的位置移动了下。

2014年10月4日17时:才过了6个小时,1号杯的绿豆又发生了变化,由于胚根的越来越长越来越粗壮,让两个“胖子”叠在一起了,看着真是顽皮,白白的肚子渐渐也都变成了紫色,像是稚嫩的小孩正成长着。

2号杯无反应。

2014年10月5日17时:1号杯最大的“绿胖子”被它的胚根举了起来,亭亭玉立地站立着,甚是漂亮!仔细一看它的胚根,现在大约有30毫米长,还长出了一点点细细白白的侧根。

其它“胖子们”也都脱开了半件衣裳,最先“发育”的那两个“绿胖子”的肚子及胚根部分已经从紫色变成了深紫色,其它还是处于有待发展中。

2号杯无变化。

2014年10月6日17时:过了一天,1号杯的“胖子们”又长大了许多,有几个率先脱完了黄绿色的外衣,两瓣子叶有点分开,还长出了嫩绿色的小叶子,仔细观察边上还有点小绒毛。

豆瓣的颜色很多,有紫色、青色、白色,十分有趣。

胚根长的更加粗壮了,渐渐都变成了紫色,边上更是长了很多细细白白的侧根,我想它们都是在茁壮成长啊!2号杯呢,还是无变化。

这几天有绿豆陪伴着我,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也长了不少知识,谢谢这些可爱的“绿胖子们”,后来我把1号杯的绿豆种到了泥土里,希望它们能越长越好。

五.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和我的猜测一样,水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六.课外资料拓展: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种子的萌发时,首先是吸水。

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次是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是温度,温度过低,光合作用大大减
弱,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光合生产率降低,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他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

XXXX小学:徐煌桐
指导老师:陈瑶
日期:2014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