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巨头之嘉能可

合集下载

“大宗商品界的高盛”嘉能可,1997年株冶逼仓事件

“大宗商品界的高盛”嘉能可,1997年株冶逼仓事件

“大宗商品界的高盛”嘉能可,1997年株冶逼仓事件“大宗商品界的高盛”,世界500强,1974年成立的瑞士企业:嘉能可期货backradation2022-08-04 23:38·期货公司期货分析师“大宗商品界的高盛”,世界500强,1974年成立的瑞士企业:嘉能可(Glencore),颠覆规则者与大宗商品的野蛮人。

2020年,嘉能可全年产铜126万吨,产钴2.7万吨,产镍11万吨,产锌117万吨,分别约占全球对应总产量的5.5%、21.6%、4.4%和8.5%。

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且是目前全球最大锌生产商、第三大铜矿开采商。

做过期货的应该都听过逼仓。

1997年株冶就是死在它手里,当年株冶做空LME锌被逼仓,后来全国的锌都拉去重熔火炬牌。

1997年的株洲冶炼厂,也就是如今的株洲冶炼集团,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株冶”生产的“火炬牌”锌是我国第一个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的品牌,该厂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目的是套期保值。

“株冶”是锌的生产商,为了防止将来销售时锌价下跌,进行了空头(卖出)套期保值。

根据套期保值原理,套期保值所需要的期货合约的数量是根据投资者将来交易的现货量的多少来确定的。

对于空头套期保值来说,即使进行完全套期保值,所卖空的期货合约也只能与企业所持有的现货或者将来会持有的现货的数量相当。

一旦超过这个数额,就需要承担额外的头寸风险,套期保值就变成了投机。

1997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已从事两年多交易的“株冶”交易人员,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越权进行交易,大量卖空锌期货合约,其头寸远超既定期货交易方案,被境外对冲基金盯住并进行逼仓。

事情暴露时,“株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已卖出45万吨锌,而当时“株冶”锌的年产量仅为30万吨,所持空头头寸远远超过所持有的现货量,这也就是境外机构敢于放手逼仓的根本原因。

事发后,“株冶”通过种种办法组织货源以应付“巨量交割”,无奈抛售头寸太大,最后只好以高价买入部分合约平仓了结。

嘉能可与斯特拉塔达成合并协议

嘉能可与斯特拉塔达成合并协议

嘉能可与斯特拉塔达成合并协议
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仅次于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的全球第四大
矿业集团,而且假如合并成功的话,在有色金属领域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2 月7 日,嘉能可(Glencore)公司宣布,与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公司达成合并协议,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由于并购需要股东和欧盟
委员会的批准,因此截至目前,尚未公布最新进展。

嘉能可
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成立于1974 年,总部在瑞士巴尔(Baar)。

在嘉能可公司,雇员主要从事营销活动和行业活动两大类工作,其中有2800 人在40 个国家的50 处办公室从事市场营销活动,54800 人在13 个国家的15 个分支机构从事行业活动。

嘉能可的三个核心业务分部是金属与矿产分部、能源产品分部及农产品
分部,各分部独立负责各自产品的营销、采购、对冲、行业投资活动等,财务
表现主要参照经调整后的EB
嘉能可的财务表现十分稳健,根据公司初步业绩公告,2011 年,嘉能可收益增长28%至1861.52 亿美元,主要受惠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大宗商品包括布兰特原油、铜、小麦、黄金等;净收入(未计重大项目)增长7%至
41 亿美元;年终已承诺流动资金接近70 亿美元(目标为30 亿美元);2011 年年末每股派息0.1 美元。

公司2011 年调整后的EB
由于具有财务灵活性,嘉能可积极把握在行业内扩张的机会,公布了多。

新能源世界前10强

新能源世界前10强

新能源世界前10强1、嘉能可GLENCORE公司总部所在城市地址:巴尔(Baar)首席执行官(CEO):Ivan Glasenberg国家:瑞士(Switzerland)员工数: 110378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集团投入了巨资来扩大业务。

它收购英国和瑞士合资的矿业公司超达集团后,2013年出现了亏损。

2013年,这家公司的股东净损失74亿美元。

相比之下,它前一年发布的利润为10亿美元。

亏损主要来自于斥资111亿美元收购超达公司的一次性费用。

2、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公司总部所在城市地址:莫斯科市(Moscow)首席执行官(CEO):Alexey B. Miller国家:俄罗斯(Russia)员工数: 429000虽然2012年收入有所下降,但在去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销量增长了7.5%,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开始上升。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政治冲突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这家俄罗斯国有公司以乌克兰拖欠天然气费用为理由,切断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

目前,乌克兰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经就此事对簿公堂。

如果乌克兰从别的地方获得天然气供应,那么,截至2016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损失约30亿美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与中国签署了为期30年、金额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希望以此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3、意昂集团E.ON公司总部所在城市地址: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首席执行官(CEO):Johannes Teyssen国家:德国(Germany)员工数: 62239德国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意昂集团收入减少了4.2%,在今年的世界500强排名中下降了3个名次。

由于德国正在从核能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同时其他欧洲国家也下调了电价,因此,公司在2014年的前景仍不太乐观。

大宗商品交易巨头之嘉能可

大宗商品交易巨头之嘉能可

2011年 3月 2日星期三 13:40 路透* 嘉能可可能上市* 这家大宗商品领域的高盛,能否经受上市的考验?* 嘉能可IPO是否暗示大宗商品景气周期已经触顶?记者 Eric Onstad/Laura MacInnis/Quentin Webb编译蔡美珍/梁睿雪/肖群英/张明钧/侯向明/兰秀娟路透瑞士巴尔2月25日电---2008年圣诞节前夕,正是全球金融危机黑暗时刻,矿商Katanga Mining接受了一笔无法拒绝的救命金.在多伦多挂牌的Katanga Mining,在先前半年间市值缩水97%,现金逐渐耗尽.为了筹措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采矿项目的经费,Katanga高层发出警讯并持续呼救.当时全球信贷日益枯竭,铜市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暴跌七成,而刚果在经历过造成五百万人丧生的内战後,复苏之路仍然崎岖不平,是投资人最不想沾上的地点.不过,有一家公司却很有兴趣.嘉能可国际(Glencore International)的管理高层在瑞士巴尔总部经过评估後,准备好进行交易.条件很简单.他们要拿下控股权.为了以可换股贷款及供股换取5亿美元资金,Katanga同意发行超过10亿股的新股,并且让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集团--嘉能可取得74%股权.时至今日,铜价不断改写每吨超过10,000美元的纪录新高,Katanga的股票市值已经逼近32亿美元.通过类似Katanga案的众多交易,使嘉能可跃居瑞士收入最高企业,并使其媲美投资银行业龙头高盛.在大宗商品的实货交易世界里,嘉能可无所不在,也备受争议,就像高盛在金融界一样.以营收而言,嘉能可规模大过雀巢、诺华制药和瑞银,嘉能可旗下拥有2,000名交易员、律师、会计师等人员,分布在全球40个国家,向其提供各种市场及政治方面的即时性情报,从中亚油市到东南亚糖市,无所不包.这些年轻气盛又才华横溢的人才,在各自负责的市场呼风唤雨.嘉能可的高层则是和俄罗斯产业巨头及非洲矿业巨擘建立结盟关系.就像高盛一样,嘉能可运用它巨大势力,在每笔交易中取得最有利的条件.未来几周内,嘉能可料将宣布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目前嘉能可是以私人合夥企业形式运作,员工根据一套绩效表现奖励机制分得利润.熟知计划内情的消息人士指出,嘉能可或许会将20%股份挂牌上市,可能分别在伦敦证交所及香港证交所发行.如果以此规模上市,嘉能可将集资160亿美元,公司价值高达600亿美元.由于嘉能可涉及的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目前都灸手可热,这将是伦敦证交所规模最大的IPO案之一.嘉能可可能会跻身富时100指数,与必和必拓、力拓、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等资源业重量级个股并列,由此进入众多退休基金及数以百万计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尽管他们对这家神秘企业可能一无所知.这也将是投资银行业者的肥差--根据并购顾问公司Freeman & Co.估计,投行承办这项IPO案的进帐将有3-4亿美元.在此同时,这家40年来悄悄壮大的企业,将被迫揭开神秘面纱.它能承受知名度暴增的压力吗?是否有流失顶尖交易员之虞?鉴于嘉能可以往发动交易总是掌握到最佳时机,此时进行IPO是否代表大宗商品景气循环已经触顶?"他们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了解实在令人畏惧,"一名曾经与嘉能可高层主管密切合作的外部人士指出.这位人士拒绝具名,就像本文中的多数受访者一样,因为担心可能影响到业务关系.嘉能可高层主管拒绝正式置评,但嘉能可对公司目前的讯息披露政策发表了一篇声明.**闷声发财**嘉能可总部坐落在瑞士楚格州的一个湖畔村庄里,非常现代,折射出这是一家交易风格强悍而又谨慎的企业.总部大楼前伫立着一个简单的水泥雕塑,是一个圆球在一个锥体顶部旋转,暗示着嘉能可触角遍及全球.大楼内部,寂静的走廊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现代艺术作品,办公室也安静得可怕."外人可能以为嘉能可内部是一群对着电话大吼大叫的人,但该公司更像是一个乏味的老式物流企业,"一名矿业消息人士在描述与嘉能可员工所通的数小时电话以及准备交易文件的过程时表示."与其说嘉能可的交易大厅与高盛公司相似,不如说他们更像是快递公司DHL的办公室."但在大宗商品和矿产行业里,众人对嘉能可既佩服又恐惧."嘉能可实行以绩效为本的企业文化,程度可能更甚于投行,"另一名消息人士这样说.嘉能可的客户名单上,赫然在目的不仅包括BP(BP.L: 行情)、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康菲石油国际、雪佛龙(Chevron)、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索尼等全球大型企业,还有伊朗、墨西哥和巴西的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西班牙、法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地区的公用事业企业.嘉能可及其主要对手维多公司、托克(Trafigura)和嘉吉等大宗商品实货贸易商,通过寻找原材料买家并加价销售来盈利,并使用复杂的对冲操作来降低恶劣天气、市场波动、海盗和政权变化等风险.与大声喊出对橙汁或猪腩期货价格押注的芝加哥交易员不同,大宗商品实货交易员安静地协商价格、安排出货,防止外人知道其持仓情况."这是适应老式商品交易所的现代金融工程,"纽约对冲基金公司Again Capital LLC合伙人John Kilduff表示."这些企业的获利和成长是如此惊人,这种商业模式竟然在这麽长时间里不为人所知,令人称奇."嘉能可2008年税後获利突破47.5亿美元,与该公司2007年业绩相近.2007年是嘉能可业绩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当年获利高达51.9亿美元左右.即使在2009年市场低迷的境况下,公司仍获利逾27.2亿美元.对员工业绩的奖励金额甚至让华尔街的人眼红,明星交易员的奖金高达数千万美元.嘉能可500名合伙人和重要员工的账面价值高达200亿美元.第二名外部人士表示,秘诀就是交易员全身心地投入."我与他们接触的时间很长,但我记不起有哪一次与他们曾谈及任何业务以外之事,"他这样告诉路透."我不知道他们的家庭生活是什麽模样.工作就是他们的一切."企业聘请的都是年轻人,期望他们加盟後干出一番事业.他们要麽是精通数字、为公司设计复杂金融交易的"思想者",或是精力无限、拼命赢得交易的"战士".嘉能可的10个部门经理年龄都在37-52岁之间,在嘉能可以外的商界里基本不见经传."他们都十分优秀,十分专注,他们的目标是天天赢,"一名北美矿业公司高管表示.或一如第二名外部人士所言,"他们看起来真的像孩子一样,但他们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最突出的莫过于公司首席执行长Ivan Glasenberg,一名削瘦低调的公司运营者,喜欢竞走运动.Glasenberg今年54岁,在南非长大,曾为南非和以色列获得竞走比赛冠军.每天清早,他都会跑步或游泳,通常会与同事一起."关于Glasenberg,他能坐飞机去晤各国总统,也不吝于与交易大厅里的人说话,"哈萨克斯坦矿业集团ENRC首席商务官兼执行董事Jim Cochrane说道.Glasenberg在1983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随後受聘于嘉能可,在南非担任一名煤炭交易员.据认识他的人介绍,他讨厌与蠢人打交道且脾气火爆,同时却又极具魅力,对于别人的具体情况牢记不忘.第二名外部人士表示,作为一名掌管着数千员工的亿万富翁,"他却自己接电话."**创始人Marc Rich遗绪**嘉能可公司喜欢从内部提拔员工,并建立了一个封闭且自我维系的资深交易员网络,这是公司创始人Marc Rich鼓励的企业文化.嘉能可并不喜欢提及Rich,他声名狼藉,甚至嘉能可网站上的官方历史也对他只字未提.Rich在七岁时逃离德国纳粹(Nazi)控制下的欧洲,後在美国长大.他于1974年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交易公司,後来发展成为嘉能可.Rich在商品期货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赞誉包括创设原油现货市场,但1983年美国当局指控他逃税以及在1979-81年人质危机期间向伊朗出售石油,随後Rich 逃往瑞士,作为逃犯在瑞士度过了17年.Rich始终坚称没有做违法的事情,并于2001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离开白宫前最後一天获得正式赦免.记者Daniel Ammann撰写的《The King of Oil》(石油之王——马可里奇的秘密人生)一书中提到,在替他游说的人士中,包括以色列政坛大佬巴拉克(Ehud Barak)和前总理裴瑞斯(Shimon Peres).在这部根据对Rich专访内容撰写的书中,这位交易员承认,曾向实行种族隔离的南非供应石油,在尼日利亚等国贿赂官员,帮助过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Rich提到,在伊朗国王时代,他图谋建立一条秘密管道,借此可将伊朗石油输往以色列."与竞争者相比,(Rich)行动更快且更为激进,"Ammann去年告诉路透."他能够在其他交易员之前看到未来趋势并把握机遇.他进入在地理位置和道德层面其他人惮于涉足的领域.信任和忠诚对他而言非常重要.在很多交易中,他并不依赖于合约,而是基于'言行一致'的理念."逃亡生涯给Rich带来生活压力,但该书作者Ammann指出,是1992年的一个商业失误为其权力斗争失败埋下伏笔,最终结束了他与所创设的交易公司之间的关系.Rich曾拿出逾10亿美元的巨资企图控制锌市场,但徒劳无功.他的押注落败并为此损失了1.72亿美元,公司濒临破产.Rich最终被迫向管理层出售股份,并将控制权移交给前金属交易员--德国人Willy Strothotte.Rich在1994年被迫割售,据称他因而赚了4.80亿美元.之後这家公司获得重新估值,Rich得知新东家违反协议秘密出售约20%的股份时,他又多拿到1.20亿美元.15年前,他所持有的公司多数股份换到了约6亿美元.到了今天,根据Liberum Capital计算,这家公司价值600亿美元.在Strothotte掌舵之下,这家公司以嘉能可的名字获得新生.公司从未透露命名由来,但一些人猜测,可能是"global, energy, commodities和resources"首两个字母的组合.嘉能可继续从事交易赚钱--而且不时涉入争议性交易.在联合国2005年一项有关以油换粮计画的调查中,数十家企业被指控向伊拉克支付回扣,嘉能可也是其中之一.竞争对手荷兰维多公司(Vitol)认罪并被判罚1,750万美元,瑞士检方对嘉能可的初步调查认为"缺乏有罪资料".嘉能可坚称,如果中间商曾支付任何回扣,公司对此并不知情亦未同意.嘉能可一直成功及时抓住别人没发现或决定避开的机会.这些目前为止不被注意的商业手法,会不会因为IPO而不得不曝光?**代表作**嘉能可在圣诞节突然对Katanga Mining发动奇袭,堪称是代表作,证明嘉能可可以运用身为全球最大交易商的地位来获取优势.嘉能可永远都在找机会出售生产商的产品.但该公司也喜欢进行布局,以便一旦市场挫跌,就能够直接买下这些生产商.Katanga刚好符合一切适当的要素:长久以来所建立的关系、一个迫切需要资金的专案、独家营销协议、以及入股的可能性.以这个案子为例,最大的输家就是Katanga少数股东,他们的持股大多数被稀释超过800%.这宗收购案在刚果酝酿了18个月之久,刚果40年来第一个自由民选政府,当时准备全面检讨旧政权核发的采矿执照.刚果东南部铜矿脉劳工奋斗了两年,企图重建曾在非洲称冠的铜矿,但如今徒剩废弃设备.2007年,商品市场在低廉信贷推助下走高,商品价格火爆上涨,Katanga曾经吸引一家公司发动14亿美元的敌意收购.Katanga原本具有成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的潜力;钴可用于生产电池、喷射涡轮以及电镀.随着信贷危机开始造成影响,金属价格重挫,全球各地高风险企业发现筹资难度大增.当其他人眼中看见风险时,嘉能可则是嗅到了商机.2007年6月,嘉能可与以色列矿业大亨Dan Gertler结盟,用3亿英镑买下Nikanor四分之一的股权,当时Nikanor正式准备让Katanga旁废弃矿脉复产.这笔交易让嘉能可取得了独家销售所有Nikanor产出的权利,也就是包销(offtake)权利.在矿业这种高风险开发案中,包销协议是常见的做法,银行业则是不愿提供贷款,因不确定这些贷款能不能获得偿还.包销协议让矿商在挖矿前就能确保有客户,并让交易商拥有可靠的原物料来源,这也可以让那些提供融资的交易商当做担保品.透过Nikanor的投资,嘉能可巩固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结盟关系,嘉能可买进的股权有一半是代替与Gertler有关的信托基金购入;Gertler是开发刚果的老将,产业消息人士称他与政府官员关系密切,包括总统Joseph Kabila在内.Katanga的矿场当时只差几个月就将再度生产铜及钴.这家矿业公司用了2007年整个夏天来抵抗Central African Mining and Exploration Company (CAMEC)发起的敌意收购.Katanga寻求"白衣骑士"伸出援手,但没有大型矿商愿意出高价击退CAMEC,Katanga转向嘉能可求助.嘉能可已经准备好帮忙.10月时嘉能可协议取得10年期的包销协议,以及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而这部分贷款之後可以转为Katanga的股权.一个月之後,Katanga和邻居Nikanor合并,让嘉能可持有合并後公司的8.5%股权.2008年6月,当全球金融危机加剧时,Katanga执行长Art Ditto以"个人因素"辞职.嘉能可祭出当时收购Nikanor股权的一项条款,指派继任执行长.也就在当时,Katanga面临筹措新资金日益艰难的困境.Katanga发出声明称"陷入严重财务困境",与嘉能可签下协议,追加1.0亿美元以上的贷款,与先前贷款总额相加总数达2.65亿美元.嘉能可之後将约四分之一的贷款转售给与Gertler有关系的对冲基金RP Capital.之後在一项于2009年7月结案的相关交易中,Katanga的债务负担大幅降低,因为将贷款转为股票,且发行了2.5亿美元股票;而这些股票有很大部分也流入了嘉能可手中.如今嘉能可拥有一座采矿园区,具有成为全非洲最大铜产地的潜力.为了通过上述协议,Katanga行使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亦即财务困难企业的决议无需经过股东表决.这让Katanga少数股权股东持股遭严重稀释,无异于被扫地出门,而股票稀释决议是在之後的股东会中投票通过."所有人都中箭落马.有几个人机警提早抽身,但多数人被恶搞.这是个悲惨故事."伦敦Numis Securities分析师Cailey Barker表示.Barker指出,Katanga没有什麽选择,只能接受嘉能可的条件,因当时其距离破产仅咫尺之遥."当时只剩嘉能可了."Barker表示,"他们说我们可以参与,但我们要拿到极高的应得代价相抵."随着嘉能可建立矿业资产,能够用债权转换成股权的这类交易证明对其至为重要.Liberum Capital分析师Michael Rawlinson表示,嘉能可实际进入刚果是关键;Rawlinson先前是摩根大通嘉诚的投资银行家,曾经为Nikanor在刚果交涉交易."若你是力拓或者是英美资源集团,通常在这些开发初期的地点,并没有理由实际到当地,"他说道."但若你是嘉能可,你从这些地方采购精矿及相关产品,就有了贸易的关系.他们先到达了当地,也率先了解商机."嘉能可持续进行类似的交易,几个最大交易已经和瑞士夥伴Xstrata进行中.近期在两周时间内,嘉能可分别与London Mining达成Sierra Leone铁矿石包销协议,与Mwana Africa达成津巴布韦(辛巴威)的镍产包销协议.这些交易往往伴随着融资协议,举美国PolyMet Mining Corp为例,该公司在1月签定一项协议,嘉能可买进股权,以及可将该公司债权转成股权的权利.**必要之恶**知悉IPO计划的消息人士称,嘉能可高层尚未给予IPO最後批准,但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都在为这宗可能成形的案子作准备.IPO可能启动的最早时间将是在4月,也就是第一季财报编撰完成後.具体时间无疑会引起注意."几乎可以确定,当他们决定挂牌上市时,所有人都会说嘉能可等于宣告金属市场触顶,"Charles Stanley驻伦敦分析师Tom Gidley-Kitchin说,"就像高盛一样,人们一定会问,'为什麽他们现在要上市?'"一名矿业消息人士是这麽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嘉能可绝不放过任何甜头."就像高盛1999年挂牌上市一样,嘉能可也想要公开上市所带来的永久性资本.在私人合夥企业里,合夥人离开公司时带走的资金,让公司股本缩水,但如果成为上市公司,即使股票高速频繁换手,公司股权仍不会改变.公开上市集资将有助于嘉能可支付退休员工.新股发行亦将消除大型信贷评级机构对嘉能可的疑虑,目前大型评级机构对嘉能可的评级只比"垃圾级"高一到两个级距.公开上市後资本结构灵活性的提升,亦能让嘉能可发动真正的大规模并购.行业消息人士称,执行长Glasenberg一直以来就希望嘉能可和Xstrata合并.嘉能可持有34.4%的Xstrata股份,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都是Willy Strothoffe,而且Xstrata的资产能够立即填补嘉能可的不足,创造出一家矿业和交易霸主.但去年当嘉能可和Xstrata可能合并的传闻浮出水面时,Xstrata股东却反对这麽做,他们称应由市场来决定嘉能可的估值,而不是私下决定."很难去对嘉能可估值,因为你对它了解得不够多.这就是为什麽多数投资者宁愿IPO--IPO会带来更多能见度,"Xstrata的前10大法人股东之一去年对路透说.或许是为了迫使事情有所进展,嘉能可在2009年12月发行可转换债券,为改变公司结构设下时限.在买了Katanga的一年後,嘉能可向特定投资人发行了22亿美元的可转债,包括偏重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企业First Reserve、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国的紫金矿业、金融大亨Nathaniel Rothschild以及美国基金管理业者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和Capital Group.这批可转债2014年到期,年息5%还算四平八稳,但若嘉能可改变结构,公司会有额外好处.如果到2012年12月时,嘉能可并未公开上市或与另一家公司合并,债券持有人将能以高价把所持债券卖回给嘉能可,取得20%的年报酬率--这种报酬率几乎比美股票.这项债券赎回可以从2013年年中开始,但如果市场景气转差,而且进行IPO并不合算,嘉能可并不会受到惩罚.**针锋相对**产业消息人士指出,在IPO过後约六个月将展开合并谈判.如果嘉能可和Xstrata没有合并,双方最终可能争夺矿业资产.这将会让两家公司意志坚定的南非籍执行长之间的关系更形紧张:嘉能可的Glasenberg与Xstrata的Mick Davis."可以预期的是,他们俩人间的对话将会非常尖锐,两个人都有着黑白分明的价值观."一名熟识两人的产业消息人士表示.除了Xstrata之外,嘉能可或有更远大的志向.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嘉能可将有能力与必和必拓和力拓争夺一些大规模的交易案.Liberum的Rawlinson表示,最近有传言指出,嘉能可可能有意拿下哈萨克斯坦矿商ENRC,後者是英国富时100指数成分股,市值达210亿美元;ENRC规模虽然大到难以下咽,但如果嘉能可透过发行股票来支付收购费用,则仍然可行.其他产业巨擘则可能认为投资ENRC的风险过高,因ENRC的发展重心在刚果等新兴国家."我认为其他公司连瞧上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但嘉能可就有这胆识."Rawlinson表示."他们知道怎样在刚果行事,也知道如何和寡头政府打交道,更何况他们在哈萨克斯坦已有事业.因此,这成了他们为人所不敢为之最佳范例."**上市可能带来更多约束及人才流失等风险**但挂牌上市也将带来连串难题.例如嘉能可将得向投资人提出保证,旗下明星交易员不会把股票套现後就走人.产业人士指出,那些避开外界目光赚进大笔财富的交易员可能倾向继续在私密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有可能投向敌营,或者自行成立交易公司."我认为,(投资者)会严重关切这些资深管理阶层人士收到股票後作何反应,"基金公司Threadneedle投资级产品研究主管Jonathan Pitkanen表示."我预期公司要角将会受到某种形式的金手铐条款约数,让他们在原来岗位上待更长时间."将秘密且灵巧的业务活动摊在大众眼光下,也将带来其他风险.多位产业消息人士表示,Glasenberg对于他所熟识的人态度亲切,但他珍惜自己的私密空间,深怕IPO时将会迫使他站在镁光灯前.该公司也需要在董事会中指派独立董事,也可能需要找到一位拥有良好信誉、但当前与嘉能可无关的金融界人士担任董事长.就这点而言,该公司可能离职的重要人士可能是现年66岁的Strothotte,他在1977年加入公司,在1993年接替Rich担任执行长之前,一直负责金属及矿产业务."一旦该公司挂牌上市,除了需要满足上市条件要求,嘉能可内部也存在复杂议题,到时显然将会出现巨大改变,"Pitkanen表示.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化是,现在嘉能可仅向银行和债券投资人提供的资讯,未来需要公开披露.目前,"嘉能可是私有企业,我们与媒体沟通的政策反映了这样的状态."该公司在一份发给路透的声明稿中指出."我们对公司股东、债券持有人、银行、评等机构及其他重要关系人提供完整的财务报告.嘉能可每六个月公布一次财务表现."公开上市後所受到的瞩目程度,是否会比部分人士所担心的轻微?BP拥有庞大的石油交易业务,但像这类的大型资源集团多成功地避免过度曝光,旗下交易部门的实际运作并未完全摊在阳光下.Gidley-Kitchen表示,和许多银行一样,嘉能可上市後也会设法避免将交易员的薪酬细节公诸于世:"高盛和巴克莱资本均已成功避免把一切营运活动透露出来,我认为嘉能可也有能力做到这点."**股东激进分子的风险**但这并不能令激进分子停止刨根问底.激进团体Global Witness的活动主管Gavin Hayman表示,IPO後按要求披露的信息,或有助于环保和反腐败活动人士追踪嘉能可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在地球最偏远角落."即使在自然资源这种不透明行业的标准来看,嘉能可等交易公司也过于隐秘.他们打交道的对象,最容易发生管理不善、腐化及挪用资金等问题,"Hayman表示."希望公司上市能增加其透明度,加强对公司运作的监管.这是好消息."例如,赞比亚官员相信,正是由于嘉能可旗下Mopani铜矿排放的污染物,导致一片有500万人口的地区面临酸雨和健康问题.赞比亚环境委员会曾表示,正在调查与Mopani污染相关的"众多投诉",但并未因任何过失而处罚该公司."冶炼厂排放二氧化硫及其它污染物,导致居民患上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疾病,影响恶劣.铜矿排放的废弃物令Mufulira地区水质酸化并且有毒,"Mufulira的官员Charles Mwandila在接受路透访问时表示.Mopani则表示,铜矿的环境绩效自私有化以来已有明显改善,正遵循一份明晰且经双方商定的计划,将取得进一步进展."为提高环境绩效,公司已投入约3亿美元,并计划再追加1.5亿美元资金."。

大宗商品交易巨无霸IPO 嘉能可垄断前奏?

大宗商品交易巨无霸IPO  嘉能可垄断前奏?

低 调 潜 行 者 选 择 高 调 上 市 , 业 人 士 负 责 向 嘉 能 可 提 供 各 种 市
生情 的 确 有 些 耐 人 寻 味 。 市 场 上 不 少 场 及 政 冶方 面 的 即 时 } 报 ,从 中
声 音 认 为 , 从 历 史 上 看 , 巨 头 公 东 油市 到 东 南 亚 糖 市 ,无 所 不 包 。
新金 矿 和 铜 市场 一 半 的份 额 ,铅 市
场 4 %的 份 额 , 市场 3 %的 份额 。 5 铝 8
嘉 能可垄断前奏?
和—般的销售商不 同的是 , 嘉能可在帮你卖东西的日1 , 寸暌 同时也在打
着你的主意 , 一旦市场挫跌 , 它就可能会出手直接买下这些生产商 。
在 大 宗 商 品 和 矿 产 行 业里 ,
文章。
缘何高调上市 ?

而 今 ,工 业 资 产 的 价 格 变 得 越 来 越 高 了 ,虽 然
直 低 调 潜 行 的 运 作 方式 可 能更 有 利 于 嘉 能 可 闷头 发
资深 交 易 员 网络 ,商业 机 密 得 到 了 在 嗅 觉 灵 敏 的 业 内 人 士 看 来 , 一些
P0 几 乎 都 成 为 重 要 的 反 向 这 些 交 易 员 大都 精 通数 字 ,可 以为 后 ,将 于 5月 2 、2 4 5日分 别 在 伦 敦 和 中 国 香 港 的 证 司 的 I
券 交 易 所 挂 牌 交 易 。 上 市 后 ,嘉 能 可 极 有 可 能 跻 身 信 号 , 全 球 最 大 的 私 募 股 权 公 司 公 司 设 计 复杂 的 金 融交 易 ,而 且 对 07年 I PO, 紧接 着 就 是 全 各 自负 责 的 市场 相 当熟 悉 。而 嘉 能 F O ( 国 富 时 10指 数 ) 成 分 股 , 与 必 和 必 拓 、 黑 石 2 0 TI0 英 0

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分析一、大宗商品供应链:从产业“中游”向“上下游”,从“贸易分销”到“加工制造”(一)大宗供应链企业:服务于大宗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大宗商品是指可以进入流通领域,区别于零售环节的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按照商品产业属性,大宗商品大致可分为工业品和农业品,其中工业品包括铁矿石、钢材、铜、煤炭、原油、塑料等黑色、有色金属和能化品,农业品包括大豆、玉米、橡胶、木材等各类农副商品。

大宗商品具有供需规模大、价格波动大、易于分级和标准化、金融属性强等特点。

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主要服务于上游及中游厂商的采购、库存及分销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内外贸及相关供应链服务,从而保障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二)盈利模式演变:从传统贸易商到全程供应链服务商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的盈利模式从贸易业务逐渐向供应链服务业务转变。

2012年以前,中国的工业化起步带来旺盛的大宗商品需求高增长,供不应求以及信息不对称意味着丰厚的贸易利润。

2012年以后,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市场透明度不断提升,贸易商的利润空间明显缩窄,甚至需要承担库存跌价风险。

以钢铁行业为例,2012年,螺纹钢价格较2011年高点下跌近30%,大量钢贸商周转困难并使用虚假仓单向银行质押以获得融资,并最终造成银行不良率快速升高。

钢贸危机的爆发打击了小规模民营企业的流动性,使得钢贸商与银行关系恶化,银行对钢贸商信贷的收缩造成大量小规模民营钢贸商被迫退出市场。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调研报告,自2012年钢贸危机发生至2015年初,全国的钢贸商数量已经从20万家缩减至10万家左右,全国近30%的钢贸商退出行业。

期间,部分央企和地方国企类的贸易商逐渐向垫资型的形式价差转型,嵌套物流、融资、信息等增值服务,控制大宗敞口。

过程中,由于拥有较好资源优势的央企经营效率更低,转型效果不佳,在2013-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中营收受到较大冲击。

传闻称嘉能可欲“只手遮天”逼空全球石油市场

传闻称嘉能可欲“只手遮天”逼空全球石油市场

传闻称嘉能可欲“只手遮天”逼空全球石油市场
5 月的国际原油市场上,伴随油价反弹的,还有各种小道消息:嘉能可(Glencore)囤积了37%的
6 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供给量,欲只手遮天逼空全球石油市场。

据介绍,嘉能可一直在市场上大量搜刮6 月的BFOE 原油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参考指标之一。

该公司已经控制了超过三分之一的BFOE 原油6 月装船的货量,并计划买入更多。

据此计算,嘉能可仅就这单一品种便控制了近1000 万桶原油,超过全球日产量的十分之一。

此外,根据外电报道,嘉能可还在亚洲大量买入燃料油现货,一季度就超过2070 万桶。

此前嘉能可存油的传闻已经存在。

近期,嘉能可套利的行为慢慢凸显。

一些市场观点认为,嘉能可有可能是在操纵石油价格。

大连重山商品经营有限公司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强分析,首先,6 月是一个很敏感的月份。

由于Ekofisk 油田检修的缘故,6 月BFOE 的原油产量将跌至74 万桶/天,为两年来最低的月份。

6 月也代表着原油消耗旺季来临,这使得市场本身需求增加。

相对于需求来说,供给相对减少。

而嘉能可偏偏选择在6 月份的供给下手,且布油投资者较少,可以较为轻松地将原油价格抬高,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其次,在操纵价格逼仓这类事情上,嘉能可公司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2013 年嘉能可遭美国相关部门调查被疑操纵金属价格;2012 年曾有两个月的时间内与我国铜生产企业针锋相对软逼仓。

因此有理由猜测,嘉能可有操纵石油价格的嫌疑。

逼空是国际期货市场一种独特的魅力,类似事件在诸多国际大宗商品期。

银天下如何看待嘉能可暴泻“雷曼风暴”恐重演

银天下如何看待嘉能可暴泻“雷曼风暴”恐重演

银天下如何看待嘉能可暴泻?“雷曼风暴”恐重演银天下据悉2015年9月28日晚,全球大宗商品之王嘉能可伦敦股价盘中重挫逾27%,再度刷新历史新低。

虽想通过出售资产以减轻债务负担,但未能缓解市场对金属价格大跌的忧虑。

市场因此质疑嘉能可的估值,可能掀起大宗商品矿产行业的“雷曼风暴”。

大宗商品熊市之际嘉能可向价格暴跌低头2015年9月,因全球经济放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从而导致铜价跌至六年来的最低点。

此时,瑞士矿业及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也无力继续支撑。

银天下了解到,为扭转股价下跌60%的颓势,嘉能可表示,将通过发行新股融资25亿美元,而且至少在明年年中以前不会分红;转让数十亿美元资产,并让亏损矿山暂时停产;以及在明年底前把债务削减约三分之一,从300亿美元降至200亿美元的方式为自己解围。

其中,据巴克莱分析师估算,到明年底,两座矿山的停产将为嘉能可节省5.60亿美元成本。

不久前,银天下据悉嘉能可又出新招,但在公布的中期业绩(至9月10日)中,其股价已下跌了30%。

嘉能可违约风险暴增恐将成第一个躺枪巨头2015年9月21日、22日对于嘉能可而言并不美好,其在这两日中股价下跌20%,在大宗商品熊市的背景下,其债务危机不出所料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而由于商品界雷曼的称号,“嘉能可事件”更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11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

而今年,中国经济出现动摇,更是刺激了大宗商品价格的继续下行。

银天下认为嘉能可由于自身过于激进的并购活动,加之商品价格的暴跌,使得公司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

虽然嘉能可下调了盈利预期,并宣布缩减资本支出,同时其CEO Ivan Glasenberg宣布,计划通过出售资产和停派股息等方式,将该公司的300亿债务规模削减三分之一,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末日(dommsday scenario)”降临。

但银天下认为由于嘉能可信用违约掉期(CDS)价格暴增至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因此并未逃脱全球评级机构——穆迪、标普都将其评级调至“负面”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 3月 2日星期三 13:40 路透* 嘉能可可能上市* 这家大宗商品领域的高盛,能否经受上市的考验?* 嘉能可IPO是否暗示大宗商品景气周期已经触顶?记者 Eric Onstad/Laura MacInnis/Quentin Webb编译蔡美珍/梁睿雪/肖群英/张明钧/侯向明/兰秀娟路透瑞士巴尔2月25日电---2008年圣诞节前夕,正是全球金融危机黑暗时刻,矿商Katanga Mining接受了一笔无法拒绝的救命金.在多伦多挂牌的Katanga Mining,在先前半年间市值缩水97%,现金逐渐耗尽.为了筹措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采矿项目的经费,Katanga高层发出警讯并持续呼救.当时全球信贷日益枯竭,铜市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暴跌七成,而刚果在经历过造成五百万人丧生的内战後,复苏之路仍然崎岖不平,是投资人最不想沾上的地点.不过,有一家公司却很有兴趣.嘉能可国际(Glencore International)的管理高层在瑞士巴尔总部经过评估後,准备好进行交易.条件很简单.他们要拿下控股权.为了以可换股贷款及供股换取5亿美元资金,Katanga同意发行超过10亿股的新股,并且让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集团--嘉能可取得74%股权.时至今日,铜价不断改写每吨超过10,000美元的纪录新高,Katanga的股票市值已经逼近32亿美元.通过类似Katanga案的众多交易,使嘉能可跃居瑞士收入最高企业,并使其媲美投资银行业龙头高盛.在大宗商品的实货交易世界里,嘉能可无所不在,也备受争议,就像高盛在金融界一样.以营收而言,嘉能可规模大过雀巢、诺华制药和瑞银,嘉能可旗下拥有2,000名交易员、律师、会计师等人员,分布在全球40个国家,向其提供各种市场及政治方面的即时性情报,从中亚油市到东南亚糖市,无所不包.这些年轻气盛又才华横溢的人才,在各自负责的市场呼风唤雨.嘉能可的高层则是和俄罗斯产业巨头及非洲矿业巨擘建立结盟关系.就像高盛一样,嘉能可运用它巨大势力,在每笔交易中取得最有利的条件.未来几周内,嘉能可料将宣布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目前嘉能可是以私人合夥企业形式运作,员工根据一套绩效表现奖励机制分得利润.熟知计划内情的消息人士指出,嘉能可或许会将20%股份挂牌上市,可能分别在伦敦证交所及香港证交所发行.如果以此规模上市,嘉能可将集资160亿美元,公司价值高达600亿美元.由于嘉能可涉及的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目前都灸手可热,这将是伦敦证交所规模最大的IPO案之一.嘉能可可能会跻身富时100指数,与必和必拓、力拓、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等资源业重量级个股并列,由此进入众多退休基金及数以百万计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尽管他们对这家神秘企业可能一无所知.这也将是投资银行业者的肥差--根据并购顾问公司Freeman & Co.估计,投行承办这项IPO案的进帐将有3-4亿美元.在此同时,这家40年来悄悄壮大的企业,将被迫揭开神秘面纱.它能承受知名度暴增的压力吗?是否有流失顶尖交易员之虞?鉴于嘉能可以往发动交易总是掌握到最佳时机,此时进行IPO是否代表大宗商品景气循环已经触顶?"他们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了解实在令人畏惧,"一名曾经与嘉能可高层主管密切合作的外部人士指出.这位人士拒绝具名,就像本文中的多数受访者一样,因为担心可能影响到业务关系.嘉能可高层主管拒绝正式置评,但嘉能可对公司目前的讯息披露政策发表了一篇声明.**闷声发财**嘉能可总部坐落在瑞士楚格州的一个湖畔村庄里,非常现代,折射出这是一家交易风格强悍而又谨慎的企业.总部大楼前伫立着一个简单的水泥雕塑,是一个圆球在一个锥体顶部旋转,暗示着嘉能可触角遍及全球.大楼内部,寂静的走廊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现代艺术作品,办公室也安静得可怕."外人可能以为嘉能可内部是一群对着电话大吼大叫的人,但该公司更像是一个乏味的老式物流企业,"一名矿业消息人士在描述与嘉能可员工所通的数小时电话以及准备交易文件的过程时表示."与其说嘉能可的交易大厅与高盛公司相似,不如说他们更像是快递公司DHL的办公室."但在大宗商品和矿产行业里,众人对嘉能可既佩服又恐惧."嘉能可实行以绩效为本的企业文化,程度可能更甚于投行,"另一名消息人士这样说.嘉能可的客户名单上,赫然在目的不仅包括BP(BP.L: 行情)、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康菲石油国际、雪佛龙(Chevron)、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索尼等全球大型企业,还有伊朗、墨西哥和巴西的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西班牙、法国、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地区的公用事业企业.嘉能可及其主要对手维多公司、托克(Trafigura)和嘉吉等大宗商品实货贸易商,通过寻找原材料买家并加价销售来盈利,并使用复杂的对冲操作来降低恶劣天气、市场波动、海盗和政权变化等风险.与大声喊出对橙汁或猪腩期货价格押注的芝加哥交易员不同,大宗商品实货交易员安静地协商价格、安排出货,防止外人知道其持仓情况."这是适应老式商品交易所的现代金融工程,"纽约对冲基金公司Again Capital LLC合伙人John Kilduff表示."这些企业的获利和成长是如此惊人,这种商业模式竟然在这麽长时间里不为人所知,令人称奇."嘉能可2008年税後获利突破47.5亿美元,与该公司2007年业绩相近.2007年是嘉能可业绩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当年获利高达51.9亿美元左右.即使在2009年市场低迷的境况下,公司仍获利逾27.2亿美元.对员工业绩的奖励金额甚至让华尔街的人眼红,明星交易员的奖金高达数千万美元.嘉能可500名合伙人和重要员工的账面价值高达200亿美元.第二名外部人士表示,秘诀就是交易员全身心地投入."我与他们接触的时间很长,但我记不起有哪一次与他们曾谈及任何业务以外之事,"他这样告诉路透."我不知道他们的家庭生活是什麽模样.工作就是他们的一切."企业聘请的都是年轻人,期望他们加盟後干出一番事业.他们要麽是精通数字、为公司设计复杂金融交易的"思想者",或是精力无限、拼命赢得交易的"战士".嘉能可的10个部门经理年龄都在37-52岁之间,在嘉能可以外的商界里基本不见经传."他们都十分优秀,十分专注,他们的目标是天天赢,"一名北美矿业公司高管表示.或一如第二名外部人士所言,"他们看起来真的像孩子一样,但他们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最突出的莫过于公司首席执行长Ivan Glasenberg,一名削瘦低调的公司运营者,喜欢竞走运动.Glasenberg今年54岁,在南非长大,曾为南非和以色列获得竞走比赛冠军.每天清早,他都会跑步或游泳,通常会与同事一起."关于Glasenberg,他能坐飞机去晤各国总统,也不吝于与交易大厅里的人说话,"哈萨克斯坦矿业集团ENRC首席商务官兼执行董事Jim Cochrane说道.Glasenberg在1983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随後受聘于嘉能可,在南非担任一名煤炭交易员.据认识他的人介绍,他讨厌与蠢人打交道且脾气火爆,同时却又极具魅力,对于别人的具体情况牢记不忘.第二名外部人士表示,作为一名掌管着数千员工的亿万富翁,"他却自己接电话."**创始人Marc Rich遗绪**嘉能可公司喜欢从内部提拔员工,并建立了一个封闭且自我维系的资深交易员网络,这是公司创始人Marc Rich鼓励的企业文化.嘉能可并不喜欢提及Rich,他声名狼藉,甚至嘉能可网站上的官方历史也对他只字未提.Rich在七岁时逃离德国纳粹(Nazi)控制下的欧洲,後在美国长大.他于1974年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交易公司,後来发展成为嘉能可.Rich在商品期货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人们对他的赞誉包括创设原油现货市场,但1983年美国当局指控他逃税以及在1979-81年人质危机期间向伊朗出售石油,随後Rich 逃往瑞士,作为逃犯在瑞士度过了17年.Rich始终坚称没有做违法的事情,并于2001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离开白宫前最後一天获得正式赦免.记者Daniel Ammann撰写的《The King of Oil》(石油之王——马可里奇的秘密人生)一书中提到,在替他游说的人士中,包括以色列政坛大佬巴拉克(Ehud Barak)和前总理裴瑞斯(Shimon Peres).在这部根据对Rich专访内容撰写的书中,这位交易员承认,曾向实行种族隔离的南非供应石油,在尼日利亚等国贿赂官员,帮助过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Rich提到,在伊朗国王时代,他图谋建立一条秘密管道,借此可将伊朗石油输往以色列."与竞争者相比,(Rich)行动更快且更为激进,"Ammann去年告诉路透."他能够在其他交易员之前看到未来趋势并把握机遇.他进入在地理位置和道德层面其他人惮于涉足的领域.信任和忠诚对他而言非常重要.在很多交易中,他并不依赖于合约,而是基于'言行一致'的理念."逃亡生涯给Rich带来生活压力,但该书作者Ammann指出,是1992年的一个商业失误为其权力斗争失败埋下伏笔,最终结束了他与所创设的交易公司之间的关系.Rich曾拿出逾10亿美元的巨资企图控制锌市场,但徒劳无功.他的押注落败并为此损失了1.72亿美元,公司濒临破产.Rich最终被迫向管理层出售股份,并将控制权移交给前金属交易员--德国人Willy Strothotte.Rich在1994年被迫割售,据称他因而赚了4.80亿美元.之後这家公司获得重新估值,Rich得知新东家违反协议秘密出售约20%的股份时,他又多拿到1.20亿美元.15年前,他所持有的公司多数股份换到了约6亿美元.到了今天,根据Liberum Capital计算,这家公司价值600亿美元.在Strothotte掌舵之下,这家公司以嘉能可的名字获得新生.公司从未透露命名由来,但一些人猜测,可能是"global, energy, commodities和resources"首两个字母的组合.嘉能可继续从事交易赚钱--而且不时涉入争议性交易.在联合国2005年一项有关以油换粮计画的调查中,数十家企业被指控向伊拉克支付回扣,嘉能可也是其中之一.竞争对手荷兰维多公司(Vitol)认罪并被判罚1,750万美元,瑞士检方对嘉能可的初步调查认为"缺乏有罪资料".嘉能可坚称,如果中间商曾支付任何回扣,公司对此并不知情亦未同意.嘉能可一直成功及时抓住别人没发现或决定避开的机会.这些目前为止不被注意的商业手法,会不会因为IPO而不得不曝光?**代表作**嘉能可在圣诞节突然对Katanga Mining发动奇袭,堪称是代表作,证明嘉能可可以运用身为全球最大交易商的地位来获取优势.嘉能可永远都在找机会出售生产商的产品.但该公司也喜欢进行布局,以便一旦市场挫跌,就能够直接买下这些生产商.Katanga刚好符合一切适当的要素:长久以来所建立的关系、一个迫切需要资金的专案、独家营销协议、以及入股的可能性.以这个案子为例,最大的输家就是Katanga少数股东,他们的持股大多数被稀释超过800%.这宗收购案在刚果酝酿了18个月之久,刚果40年来第一个自由民选政府,当时准备全面检讨旧政权核发的采矿执照.刚果东南部铜矿脉劳工奋斗了两年,企图重建曾在非洲称冠的铜矿,但如今徒剩废弃设备.2007年,商品市场在低廉信贷推助下走高,商品价格火爆上涨,Katanga曾经吸引一家公司发动14亿美元的敌意收购.Katanga原本具有成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的潜力;钴可用于生产电池、喷射涡轮以及电镀.随着信贷危机开始造成影响,金属价格重挫,全球各地高风险企业发现筹资难度大增.当其他人眼中看见风险时,嘉能可则是嗅到了商机.2007年6月,嘉能可与以色列矿业大亨Dan Gertler结盟,用3亿英镑买下Nikanor四分之一的股权,当时Nikanor正式准备让Katanga旁废弃矿脉复产.这笔交易让嘉能可取得了独家销售所有Nikanor产出的权利,也就是包销(offtake)权利.在矿业这种高风险开发案中,包销协议是常见的做法,银行业则是不愿提供贷款,因不确定这些贷款能不能获得偿还.包销协议让矿商在挖矿前就能确保有客户,并让交易商拥有可靠的原物料来源,这也可以让那些提供融资的交易商当做担保品.透过Nikanor的投资,嘉能可巩固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结盟关系,嘉能可买进的股权有一半是代替与Gertler有关的信托基金购入;Gertler是开发刚果的老将,产业消息人士称他与政府官员关系密切,包括总统Joseph Kabila在内.Katanga的矿场当时只差几个月就将再度生产铜及钴.这家矿业公司用了2007年整个夏天来抵抗Central African Mining and Exploration Company (CAMEC)发起的敌意收购.Katanga寻求"白衣骑士"伸出援手,但没有大型矿商愿意出高价击退CAMEC,Katanga转向嘉能可求助.嘉能可已经准备好帮忙.10月时嘉能可协议取得10年期的包销协议,以及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而这部分贷款之後可以转为Katanga的股权.一个月之後,Katanga和邻居Nikanor合并,让嘉能可持有合并後公司的8.5%股权.2008年6月,当全球金融危机加剧时,Katanga执行长Art Ditto以"个人因素"辞职.嘉能可祭出当时收购Nikanor股权的一项条款,指派继任执行长.也就在当时,Katanga面临筹措新资金日益艰难的困境.Katanga发出声明称"陷入严重财务困境",与嘉能可签下协议,追加1.0亿美元以上的贷款,与先前贷款总额相加总数达2.65亿美元.嘉能可之後将约四分之一的贷款转售给与Gertler有关系的对冲基金RP Capital.之後在一项于2009年7月结案的相关交易中,Katanga的债务负担大幅降低,因为将贷款转为股票,且发行了2.5亿美元股票;而这些股票有很大部分也流入了嘉能可手中.如今嘉能可拥有一座采矿园区,具有成为全非洲最大铜产地的潜力.为了通过上述协议,Katanga行使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亦即财务困难企业的决议无需经过股东表决.这让Katanga少数股权股东持股遭严重稀释,无异于被扫地出门,而股票稀释决议是在之後的股东会中投票通过."所有人都中箭落马.有几个人机警提早抽身,但多数人被恶搞.这是个悲惨故事."伦敦Numis Securities分析师Cailey Barker表示.Barker指出,Katanga没有什麽选择,只能接受嘉能可的条件,因当时其距离破产仅咫尺之遥."当时只剩嘉能可了."Barker表示,"他们说我们可以参与,但我们要拿到极高的应得代价相抵."随着嘉能可建立矿业资产,能够用债权转换成股权的这类交易证明对其至为重要.Liberum Capital分析师Michael Rawlinson表示,嘉能可实际进入刚果是关键;Rawlinson先前是摩根大通嘉诚的投资银行家,曾经为Nikanor在刚果交涉交易."若你是力拓或者是英美资源集团,通常在这些开发初期的地点,并没有理由实际到当地,"他说道."但若你是嘉能可,你从这些地方采购精矿及相关产品,就有了贸易的关系.他们先到达了当地,也率先了解商机."嘉能可持续进行类似的交易,几个最大交易已经和瑞士夥伴Xstrata进行中.近期在两周时间内,嘉能可分别与London Mining达成Sierra Leone铁矿石包销协议,与Mwana Africa达成津巴布韦(辛巴威)的镍产包销协议.这些交易往往伴随着融资协议,举美国PolyMet Mining Corp为例,该公司在1月签定一项协议,嘉能可买进股权,以及可将该公司债权转成股权的权利.**必要之恶**知悉IPO计划的消息人士称,嘉能可高层尚未给予IPO最後批准,但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都在为这宗可能成形的案子作准备.IPO可能启动的最早时间将是在4月,也就是第一季财报编撰完成後.具体时间无疑会引起注意."几乎可以确定,当他们决定挂牌上市时,所有人都会说嘉能可等于宣告金属市场触顶,"Charles Stanley驻伦敦分析师Tom Gidley-Kitchin说,"就像高盛一样,人们一定会问,'为什麽他们现在要上市?'"一名矿业消息人士是这麽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嘉能可绝不放过任何甜头."就像高盛1999年挂牌上市一样,嘉能可也想要公开上市所带来的永久性资本.在私人合夥企业里,合夥人离开公司时带走的资金,让公司股本缩水,但如果成为上市公司,即使股票高速频繁换手,公司股权仍不会改变.公开上市集资将有助于嘉能可支付退休员工.新股发行亦将消除大型信贷评级机构对嘉能可的疑虑,目前大型评级机构对嘉能可的评级只比"垃圾级"高一到两个级距.公开上市後资本结构灵活性的提升,亦能让嘉能可发动真正的大规模并购.行业消息人士称,执行长Glasenberg一直以来就希望嘉能可和Xstrata合并.嘉能可持有34.4%的Xstrata股份,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都是Willy Strothoffe,而且Xstrata的资产能够立即填补嘉能可的不足,创造出一家矿业和交易霸主.但去年当嘉能可和Xstrata可能合并的传闻浮出水面时,Xstrata股东却反对这麽做,他们称应由市场来决定嘉能可的估值,而不是私下决定."很难去对嘉能可估值,因为你对它了解得不够多.这就是为什麽多数投资者宁愿IPO--IPO会带来更多能见度,"Xstrata的前10大法人股东之一去年对路透说.或许是为了迫使事情有所进展,嘉能可在2009年12月发行可转换债券,为改变公司结构设下时限.在买了Katanga的一年後,嘉能可向特定投资人发行了22亿美元的可转债,包括偏重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企业First Reserve、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国的紫金矿业、金融大亨Nathaniel Rothschild以及美国基金管理业者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和Capital Group.这批可转债2014年到期,年息5%还算四平八稳,但若嘉能可改变结构,公司会有额外好处.如果到2012年12月时,嘉能可并未公开上市或与另一家公司合并,债券持有人将能以高价把所持债券卖回给嘉能可,取得20%的年报酬率--这种报酬率几乎比美股票.这项债券赎回可以从2013年年中开始,但如果市场景气转差,而且进行IPO并不合算,嘉能可并不会受到惩罚.**针锋相对**产业消息人士指出,在IPO过後约六个月将展开合并谈判.如果嘉能可和Xstrata没有合并,双方最终可能争夺矿业资产.这将会让两家公司意志坚定的南非籍执行长之间的关系更形紧张:嘉能可的Glasenberg与Xstrata的Mick Davis."可以预期的是,他们俩人间的对话将会非常尖锐,两个人都有着黑白分明的价值观."一名熟识两人的产业消息人士表示.除了Xstrata之外,嘉能可或有更远大的志向.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嘉能可将有能力与必和必拓和力拓争夺一些大规模的交易案.Liberum的Rawlinson表示,最近有传言指出,嘉能可可能有意拿下哈萨克斯坦矿商ENRC,後者是英国富时100指数成分股,市值达210亿美元;ENRC规模虽然大到难以下咽,但如果嘉能可透过发行股票来支付收购费用,则仍然可行.其他产业巨擘则可能认为投资ENRC的风险过高,因ENRC的发展重心在刚果等新兴国家."我认为其他公司连瞧上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但嘉能可就有这胆识."Rawlinson表示."他们知道怎样在刚果行事,也知道如何和寡头政府打交道,更何况他们在哈萨克斯坦已有事业.因此,这成了他们为人所不敢为之最佳范例."**上市可能带来更多约束及人才流失等风险**但挂牌上市也将带来连串难题.例如嘉能可将得向投资人提出保证,旗下明星交易员不会把股票套现後就走人.产业人士指出,那些避开外界目光赚进大笔财富的交易员可能倾向继续在私密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有可能投向敌营,或者自行成立交易公司."我认为,(投资者)会严重关切这些资深管理阶层人士收到股票後作何反应,"基金公司Threadneedle投资级产品研究主管Jonathan Pitkanen表示."我预期公司要角将会受到某种形式的金手铐条款约数,让他们在原来岗位上待更长时间."将秘密且灵巧的业务活动摊在大众眼光下,也将带来其他风险.多位产业消息人士表示,Glasenberg对于他所熟识的人态度亲切,但他珍惜自己的私密空间,深怕IPO时将会迫使他站在镁光灯前.该公司也需要在董事会中指派独立董事,也可能需要找到一位拥有良好信誉、但当前与嘉能可无关的金融界人士担任董事长.就这点而言,该公司可能离职的重要人士可能是现年66岁的Strothotte,他在1977年加入公司,在1993年接替Rich担任执行长之前,一直负责金属及矿产业务."一旦该公司挂牌上市,除了需要满足上市条件要求,嘉能可内部也存在复杂议题,到时显然将会出现巨大改变,"Pitkanen表示.其中重要的一项变化是,现在嘉能可仅向银行和债券投资人提供的资讯,未来需要公开披露.目前,"嘉能可是私有企业,我们与媒体沟通的政策反映了这样的状态."该公司在一份发给路透的声明稿中指出."我们对公司股东、债券持有人、银行、评等机构及其他重要关系人提供完整的财务报告.嘉能可每六个月公布一次财务表现."公开上市後所受到的瞩目程度,是否会比部分人士所担心的轻微?BP拥有庞大的石油交易业务,但像这类的大型资源集团多成功地避免过度曝光,旗下交易部门的实际运作并未完全摊在阳光下.Gidley-Kitchen表示,和许多银行一样,嘉能可上市後也会设法避免将交易员的薪酬细节公诸于世:"高盛和巴克莱资本均已成功避免把一切营运活动透露出来,我认为嘉能可也有能力做到这点."**股东激进分子的风险**但这并不能令激进分子停止刨根问底.激进团体Global Witness的活动主管Gavin Hayman表示,IPO後按要求披露的信息,或有助于环保和反腐败活动人士追踪嘉能可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在地球最偏远角落."即使在自然资源这种不透明行业的标准来看,嘉能可等交易公司也过于隐秘.他们打交道的对象,最容易发生管理不善、腐化及挪用资金等问题,"Hayman表示."希望公司上市能增加其透明度,加强对公司运作的监管.这是好消息."例如,赞比亚官员相信,正是由于嘉能可旗下Mopani铜矿排放的污染物,导致一片有500万人口的地区面临酸雨和健康问题.赞比亚环境委员会曾表示,正在调查与Mopani污染相关的"众多投诉",但并未因任何过失而处罚该公司."冶炼厂排放二氧化硫及其它污染物,导致居民患上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疾病,影响恶劣.铜矿排放的废弃物令Mufulira地区水质酸化并且有毒,"Mufulira的官员Charles Mwandila在接受路透访问时表示.Mopani则表示,铜矿的环境绩效自私有化以来已有明显改善,正遵循一份明晰且经双方商定的计划,将取得进一步进展."为提高环境绩效,公司已投入约3亿美元,并计划再追加1.5亿美元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