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源性动物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800株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 l g o trn r e iie h n rc lu a ie st ,B in 0 1 3,Chn ) Col e fVeeia y M dcn ,C iaAg iu t rlUnv r i e y ej g 1 0 9 i ia
S r e la e o ntm i r b a e it nc m o g Es he i h a c i i o a e r m u v il nc f a i c o i lr s s a e a n c r c i ol s l t s f o d f e e ni a s i i hu n Pr v nc n 2 0 i f r nta m l n S c a o i e i 0 7
a d p u ty i i h a r v n e i 0 7 we e d t r i e y b o h mir - i t n m e h d n o lr n S c u n P o i c n 2 0 r e e m n d b r t c o d l i t o .Th e u t u o e r s ls s o d t a h s s l t s we e h g e i t n e t s f a t c o i la e t ( x e t t e r ss a c o h we h tt e e io a e r i h r ss a c o mo t o n i r b a g n s e c p h e it n e t mi
四 川 省 动 物 源 大 肠 杆 菌 的耐 药 现状 已 不 容 乐 观 , 必 要 加 强 耐 药 性 监 测 , 导 兽 医 临 床 合 理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 有 指
宠物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宠物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师志海;王文佳;兰亚莉;陈朝喜【摘要】To understand drug resistance of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d from pets in Guangzhou,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antimicrobial agent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120 clinical E. coli isolates to ceftiofur, enrofloxacin and other 11 antibiotic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statisticized by WHONET 5. 4 softwar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drug resistance pattern analysis, it can guide the clinical use of drugs for pet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rug resistance surveillance.%本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20株宠物医院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13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测定,并利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了解广州市宠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通过对其耐药谱型的调查,为指导宠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及耐药性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039)007【总页数】2页(P244-245)【关键词】微量肉汤稀释法;耐药谱型;耐药监测【作者】师志海;王文佳;兰亚莉;陈朝喜【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1.4+3犬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犬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当饲养管理不当、犬舍卫生不良、气候剧变、仔犬哺乳不足及在其他某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使仔犬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时,便可引起大肠杆菌内源性感染,或经消化道或脐带感染(高文鑫等,2009)。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刘蔚雯 11动科类丁颖班【摘要】大肠埃希氏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致病菌。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持续的不当使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株的大量出现,使人医临床和兽医临床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找不到可治之药。
近年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对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产生耐药性机制的研究以及减少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措施综述如下。
【关键字】大肠杆菌细菌耐药性抗生素大肠杆菌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大多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人和动物出生后数小时即可经口进入消化道后段,大量繁殖而定居,终身伴随,并经粪便不断散播于周围环境。
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致病。
随着抗菌药物长期的大量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抗菌药物的盲目滥用,大肠杆菌耐药株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不但有增多趋势,而且其耐药性还通过质粒在细菌间传递耐药基因而不断蔓延、变迁。
大肠杆菌的多重交叉耐药株的出现使大肠杆菌的治疗变得十分困难,而且还造成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
因此,大肠杆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师姐的广泛关注。
各国学者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探索也从未停止,并从多方面阐述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措施。
1.大肠杆菌耐药性现状1.1家畜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现状自1929年弗来明发现青霉素以来,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抗生素在动物疾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抗生素和抗菌药被广泛、长期使用,细菌的耐药情况也逐渐凸显出来。
世界各地均有分离得到耐药家畜源性大肠杆菌的报道。
目前病原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70%以上,对大多数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也达50%以上。
瑞普公司研发中心药敏实验发现,近几年在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有80%大肠杆菌已对其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处于被淘汰的境地。
在试验中同时发现,家禽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普遍,占所有耐药菌株的50%以上,且仍呈现上升趋势。
二重、三重耐药菌株所占比例下降,而五重、六重、七重耐药菌株占主导优势。
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会C L S I 2 0 0 8 [ 2 1 年 标 准 进 行 判 定 。8 类 1 3 种 抗 菌 药 分别是 : 青霉素类 ( 氨苄 西 林 / A M、 阿莫 西 林 一 克拉 维 酸/ A C) ; 头 孢类 ( 头 孢 噻 呋/ C E F ) ; 氨 基 糖 苷 类 ( 庆 大 霉 素/ G M、 大 观 霉 素/ S P T) ; 四环 素 类 ( 四 环 素/ T E、 多 西 环 素/ D O X) ; 氯霉 素 类 ( 氟 苯 尼 考/ F F C) ; 磺 胺类 ( 磺 胺 异 恶 唑/ S F、 甲氧 苄 啶 一 磺胺 甲 嗯 唑/ S X T ) ; 氟 喹诺 酮类 ( 恩 诺 沙 星/ E N R、 氧 氟 沙
6 4 中国兽 医杂志 2 0 1 3 年( 第4 9卷) 第 l 1 期
不 同动物源大肠杆菌 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王 娟 , 黄 秀梅 ,刘书科 , 盖 文 燕 , 赵 思俊 ,曲志娜 , 王玉东 , 王君 玮
( 1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 中一 l f , ,山东 青岛 2 6 6 0 3 2; 2 . 平度市崔 召镇动物防疫 监督站 , 山东 平度 2 6 6 7 5 1 )
源大肠杆 菌对常用抗菌药 物的敏感性 , 分 析 和 比
较 了不 同 区域 和不 同动 物 大肠 杆 菌 的耐 药情 况 。
1 材 料 与 方 法
l 3 种 抗菌 药物 的总体耐 药情 况较 为严重 。分离
菌 株 对 四环 素 的耐 药 最 严 重 , 耐药率超过 9 0 %, 其
次是对氨苄西林 、 多西 环 素 、 甲氧苄啶一 磺 胺 甲恶
能 为 兽 医 临 床合 理 用 药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有 助 于控 制耐药性 的扩散 , 具 有 公 共 卫 生 意 义 。本 试 验 检
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s uc c l wa l du e i a cWen e e st i x ei n o l ia r e v i sigt ueo p r o reE oi smut rgrss n e dsn ivt e p rme t r i c lnod rt a odmisn c r p o— i t iy f cn i o o
K— l t o . a r n t eme i ieq ike p rme t o t ec u e c i s l : 5 t i s l d s ly ad fe e t e B si me h d c ry o d cn u c x e i n a s o l Re ut 2 6 san l ip a i r n — p h t h E s a f d
I 文章 编号 】62 27(0An l sso eRe itn et t i t so eAnma o r e c / ay i f h ssa c An i oi f h i l u c o/ t o b c t S E
维普资讯
・
实翻・ 验夯 国
21 薰总2 2 t盈5 第2 9 ) 第 4 巷 0 8 期 期第 芷
动 物 源 性 大 肠 杆 菌 的耐 药 性分 析
( . 疆 军 区伊 犁 军分 区 , 1新 新疆 伊 宁
I 摘
姜 涛 , 智勇 邓旭明 孙 , 85 0 ;. 3 0 0 2 吉林 大 学 畜 牧 兽 医 学 院 , 林 长 春 1 0 6 ) 吉 3 0 2
g e n l d u d l ssa c d cn . n l s n : h i f h ss c t i t s f h i l r ea dmu t r g wi ey i r i n et me i i e Co cu i s T eman o e r it et a i o i ea ma i n e t o o t e a n on b co t n
猪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

292016年33卷第8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海外文摘OVERSEAS ABSTRACTS猪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有机猪的生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猪的生产,表现在抗生素的使用、畜群结构、饲养制度、进入室外区域和每头猪的空间福利等诸多方面。
该研究调查的目的是确定是否这些差异降低了丹麦、法国、意大利和瑞典有机屠宰猪的抗生素耐药性。
试验样品取自结肠或粪便,并测定了10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此外,对猪只结肠或粪便样本中四环素(TET)抗大肠杆菌的比例作了测定。
在这4个国家中,有机猪抗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或甲氧苄氨嘧啶的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
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有机猪中,抗氯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庆大霉素的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比例也显著降低。
耐头孢噻肟的大肠杆菌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发现。
耐四环素的大肠杆菌分离株的百分比以及四环素耐药大肠杆菌的比例显著低于传统的猪,除了在瑞典四环素抗性同样低的生产类型。
与法国和意大利相比,瑞典和丹麦的四环素耐药大肠杆菌的比例更低一些。
该项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生产的猪,这四个国家的有机猪中肠道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是不太常见的,但国家间不同生产类型猪只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这表明,地域和生产类型都会影响细菌的耐药性。
(编译自:/plosone/article?id =10.1371/journal.pone.0157049)母猪卵巢局部效应影响输卵管基因的转录输卵管在受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之间局部功能的相互作用也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卵巢和子宫内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研究卵巢与输卵管的相互作用似乎已被忽视。
更好地了解卵巢和输卵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有助于我们在家畜繁殖方面取得进展,同时也会改善体外培养条件下使用的辅助繁殖技术。
已有研究表明,卵巢分泌的黄体酮浓度的微小变化会影响到输卵管分泌物如氨基酸和离子,所以可以预期,单侧卵巢切除(UO)将对输卵管产生重要影响,但该问题至今未被证实。
水产养殖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问题

使用 ,而且不同抗菌药有不同的限制使用对象、使用方
式及剂量等。 在我国,食源性耐药性监测工作开展得较晚。在科 技部和卫生部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
农 业 部 (S A 、疾 病 控 制和 预 防 中 心 (D ) UD) C C 、环 境保 护
局 (P ) E A ,抗菌药耐药性监测 由N R S A M 来完成。美国于
19 年成 立 了国家抗 菌 药耐 药性 监测 系统 ,对 分 离 自各 96 类 样 品 ( 括 水产 品) 包 的致病 菌耐 药性 进 行监 测 ,但 至今
欧盟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对兽药的禁令也更严、 更多。欧盟的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管理工作主要由欧洲药 品局 ( E ) E A 下设的兽用药品委员会 (v 负责。此外 , M C )
生,水产 品中药物残 留量 时常超标,严重影响我国经济
和 国 民健康 。 二 、总 结
健究工 作 。19 年 , 由丹 麦 卫生 部及 食 品农 业 、渔业 部 95
综上所述 ,渔药普遍使用及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药物 残留、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问题 已引起了全球性关注。
共同主持 了抗菌药耐药性 国家性整合监测系统,分别负 责人类 、动物与食 品的抗茵药耐药性监测和使用量监 测 。其他 国家 也都建 立 了类似 的监 测系统 ,如挪威 N R ̄OMVT O M N R — E 系统和瑞典S A M W R 系统 。兽药禁令方 面,18 年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菌药,成 96 为第一个不准使用抗菌 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国家 。9 / 6 2/E  ̄令规定禁止 以任何方式对饲养或水产养殖动物 2EC 施用具有甲状腺素、雌激素、雄激素或孕激素作用的物
质和 促 生长 素 , 以及 镇 静剂 ( 哌酬 ,Aa e oe 、 一 氟 zp rn )
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与对策

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与对策摘要:目前国内兽园临床上.猪源性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相当高、耐药谱愈加复杂、多重耐药相当普遍,是目前大肠杆菌耐药的一个普遍现象。
针对国内近10年猪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
作者提出了一些对策,为临床控制耐药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耐药性;抗菌药;对策猪大肠杆菌病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根据发病日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
近年来,猪大肠杆菌病流行趋势、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样,常与病毒、球虫或其他细菌并发或混合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抗菌药得到广泛的应用,抗菌药物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滥用产生的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给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细菌耐药性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亦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近10年国内报道的猪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从总体上了解我国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临床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同时给出了一些控制耐药现象产生的对策。
1我国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概览随着抗菌药在动物身上的广泛使用,在抗菌药的选择压力下滋生了对抗菌药具有抵抗力的新一代病菌——耐药菌,致使抗菌药难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用药时间延长,作用力下降,抗菌药联合应用效果已大不如前,因而养殖的成本增加,疾病的防控难度加大。
尤其是近年来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出现,使得猪源性大肠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耐药谱愈加复杂,常用药的耐药率相当高,对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1.1 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D一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氟苯尼考、泰妙菌素、多粘菌素等的耐药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而且耐药率高,没有一种兽用抗菌药物对所有报道的猪源大肠杆菌敏感。
2.1正确使用抗菌药2.1.1对症下药仔细诊断、确定病因,以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食源性动物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刘兰平1,朱才箭2,郭文1,陈超1,赖茂生2
(1.南康区畜牧水产局,江西赣州341400;2.南康区畜牧科学研究所)
文章编号:1004-2342(2019)02-0033-02中图分类号:S852.61+2
文献标识码:C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 )作为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其耐药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大肠杆菌病,
主要利用抗生素进行预防与防治,故而该类疾病因不断增长的耐药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极为突出。
况且作为人类膳食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物性食品携带的耐药性大肠杆菌可因为被人类摄取而使人类引发获得性的耐药株,使治疗人类由该类细菌引起的疾病带来难度。
一旦高效的抗生素对此类病原菌无效,将可能引起严重的治疗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研发新的抗菌药物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外,对常在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对健康动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一是可以为养殖场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数据指导,二是可以指导养殖场合理用药,延缓耐药性的增长和传播。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及质控菌
从3个规模猪场采集了58份肛门拭子,2个鸡场采集了50份泄殖腔拭子;ATCC 25922作为质控菌。
1.2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将采集的样品加入2~3mL LB 肉汤,进行增菌,后蘸取菌液进行纯培养2次,再挑取单个菌落稀释后,用法国梅里埃公司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按照说明书进行生化鉴定。
1.3药物敏感性分析
按照CLSI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实验方法测定分离株的MIC 值。
2
结果与分析
1.4大肠杆菌的分离
根据生化结果,共分离得到猪源大肠杆菌58株、鸡源大肠杆菌50株,分离率100%。
1.5MIC 结果
分离株对TET(四环素)的耐药率达96.55%,最为耐药。
其余依次是AMP (氨苄西林)、STR (链霉素)、CL(氯霉素)、FLR(氟苯尼考)、NEO(新霉素)、CIP (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1.92%、59.85%、52.09%、50.99%、43.84%、37.81%,但对FOX(头孢西林)、CAZ(头孢他啶)、AMI(阿米卡星)、APR(安普霉素)、CL(多黏菌素)比较敏感。
具体见表1和图1。
摘要:为了解健康食品源动物大肠杆菌的耐药状况,从3个规模猪场、2个鸡场分别采集58份肛门拭子、50份泄殖腔拭子,分离率100%。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MIC 值。
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四环素最为耐药,耐药率达96.55%;其次是氨苄西林、链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1.92%、59.85%、52.09%、
50.99%、43.84%、37.81%;分离株对头孢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多黏菌素较为敏感。
研究表明,健康动物体内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合理选药,可不同抗生素交叉用药、协同用药,已达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
食源性33··
3小结与讨论
从1941年青霉素首次用于人类至今,抗生素
已经挽救了无数生命,但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对全球健康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对抗耐药性的不断增长和快速传播。
作为农业方面,我们应该规范食品动物的抗菌药物使用。
青霉素问世不久,青霉素耐药菌株就在不同的国家进行流行,类似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每一代新的抗生素身上。
四环素和氨苄西林都属于在临床上较早使用的抗生素,健康食品动物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其有较高的耐药性,
与这个情况相符。
为了使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应合理用药,如交替使用抗生素或者不同机制抗生素联合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收稿日期:2019-03-07)
药物四环素
猪源(n=58)MIC5064
氨苄西林128头孢西林2头孢噻肟0.06头孢他啶0.125MIC90128
>12880.1251
鸡源(n=50)耐药率MIC5072.411281.724
6.900.030.00
0.125
93.1064MIC90>1284
324128耐药率71.430.00
28.570.00100.0链霉素1625648.286425671.43新霉素212844.83212842.86阿米卡星240.00220.00庆大霉素16427.591114.29安普霉素81610.34880.00多粘菌素0.51 5.170.250.50.00氯霉素163232.763212871.43氟苯尼考8>12844.831612857.14环丙沙星0.56432.760.125842.86表1108株大肠杆菌耐药性分
析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农网Logo ”;博看网。
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及稿酬一次性给付。
如作者不同意编入该数据库,请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滋g/mL,%
图1不同来源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