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制浆中段废水处理工艺及达标的可行性

合集下载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精选文档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精选文档


当草类原料含有大量杂质和泥土时,采用干、湿 法相结合的备料工艺可改进成浆质量,工艺流程 如图所示。

其用水量决定于水回用程度,一般在2—
50m3/t绝干草之间。该流程可较好地解决工厂
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了草片质量,同时
减少了黑液中SiO2的含量。
二、蒸煮废液

植物纤维原料经化学蒸煮后,一般可得到50%—

现代造纸的工艺流程由如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 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 →洗涤筛选→浓缩或抄成浆片→储存备用 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种 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的流送→头箱→网部 →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 取成纸 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 再卷→超级压光 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 →入库结束 原材料:木材\竹子\棉麻等含纤维的东西都可以.
此看出,造纸工业初步实现了“增产减污”的目
标。但目前造纸行业约占排放总量50%的废水 尚
未进行达标处理,废水污染防治任务还相当繁重。

制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 (又称黑液、红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 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它们都对环境有
着严重的污染。一般每 生产1 t硫酸盐浆就有1 t有

纸浆纤维之间的空隙内,部分存在于细胞腔内,
也有少部分浸入细胞壁孔隙中。提取黑液是靠挤
压、过滤及扩散作用,通过多段逆流提取及高温
洗涤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碱法生产1t化学浆, 产生10 m3稀黑液,其中含有原料有机物约为 1.0—1.5t,碱类物质约为400kg。

实际上,所用纤维原料不同,制浆废液的成分也 不同,如表所示。

制浆废水处理方案

制浆废水处理方案

制浆废水处理方案制浆废水是造纸工业中产生的一种重要废水,它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和色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制浆废水处理方案的研究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制浆废水处理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传统的制浆废水处理方案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但对于色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而且,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损害。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一些新型的制浆废水处理方案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通过培养适宜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生物法不仅能够高效去除有机物,而且对难降解的色素等物质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此外,生物法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然而,生物法的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控制好菌群的生长条件,否则可能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另一种新型的制浆废水处理方案是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渗透、过滤等作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水分离。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同时,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实现废水的浓缩和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

然而,膜分离技术的成本较高,对膜材料的选择和维护也有一定要求。

除了上述两种方案,还有一些其他的制浆废水处理方案也值得关注。

例如,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利用电流和电极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

电化学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其设备复杂,能耗较高。

此外,高级氧化技术也是一种有潜力的处理方案,它利用强氧化剂来降解有机物。

虽然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物质方面效果显著,但其操作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综上所述,制浆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都有限。

制浆废水处理方案简单

制浆废水处理方案简单

第一章项目概况湖北省南漳县华海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城关便河路,公司原来是以自制漂白麦草浆和商品木浆板为原料,生产各种规格的书写纸、胶板纸等中高档文化用纸,现已改为废纸制浆与杨木化机浆。

企业新建一套杨木化机浆生产设备,实际废水水量为1000 m3/d左右,。

华海纸业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公司的生产发展以及更好的保护环境,公司领导下决心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决定针对化机浆废水新建厌氧系统一套,实现综合利用、达标排放、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我公司受湖北省南漳县华海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并结合同类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运行经验,提出了该项目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在保证社会、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本着"二低二高"(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原则,力求使该项目配套的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工艺先进合理,设施经济实用,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2.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水污染防治法》3.《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给排水设计手册》7.业主提供的有关废水的水质、水量的资料。

8.我公司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的设计经验和工程实践。

2.2 设计原则1、在企业总体规化指导下,对造纸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根据企业统一规化,长期发展建设的指导方针,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3、充分考虑现有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技术、施工、运行管理都能等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4、充分利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国内外技术装备进行工程设计。

芬顿(Fenton)工艺在制浆造纸污水处理中的运用_1

芬顿(Fenton)工艺在制浆造纸污水处理中的运用_1

芬顿(Fenton)工艺在制浆造纸污水处理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2-16T09:22:08.15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9期10月作者:罗良惠[导读] 随着《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016)的颁布实施,罗良惠乐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614000 摘要:随着《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DB51—2016)的颁布实施,为达到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XXX造纸厂在其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芬顿(Fenton)处理工艺,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实现达标排放。

关键词:芬顿(Fenton);制浆造纸;污水处理一、制浆造纸生产废水来源 XXX造纸厂污水处理站现有处理规模为20000m3/d,采用的是以“混凝沉淀+好氧生化”为主的三级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标准的要求后排放至临近河流。

制浆造纸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竹子→竹片→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竹浆→打浆备料→冲浆调浆→除沙净化→纸机抄造→上网→压榨→干燥→施胶→干燥→卷取成纸→裁剪→包装入库→出厂检验。

从原料准备到漂白竹浆阶段属于制浆工序,从打浆备料到干燥阶段属于造纸工序。

蒸煮工段、热回收、除沙净化、纸机抄造、压榨等过程都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制浆造纸废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蒸煮黑液:蒸煮黑液是用含NaOH或NaOH+硫酸钠碱性药剂蒸煮植物纤维,溶出木质素后排放的蒸煮液,其主要成分有木质素、聚戊糖和总碱3种。

黑液中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且具有高浓度和难降解的特性,蒸煮黑液的治理一直是一大难题。

2. 中段废水:制浆中段废水是黑液提取后的蒸煮浆料在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颜色呈深黄色,占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8%—9%,吨浆COD负荷310 kg左右。

中段水BOD和COD的比值在0.20—0.35之间,可生化性较差,有机物难以生物降解且处理难度大。

造纸厂制浆脱墨废水的治理原则

造纸厂制浆脱墨废水的治理原则

造纸厂制浆脱墨废水的治理原则对于制浆(脱墨)废水的治理, 一般有二种选择, 一是全封闭循环, 零排放;二是治理达标后排放。

本评价将针对这二种选择, 逐一叙述。

(1)全封闭循环, 零排放在脱墨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各种化学品, 以确保在洗涤阶段和浮选阶段能有效地脱墨。

此外, 还必须对再生纤维进行漂白, 即需加入必要的漂白化学品, 以获得所要求的白度。

据统计, 在脱墨系统中所用的化学品有: 氢氧化钠、氯化钙、硅酸钠、分散剂、螯合剂、次氯酸钠、过氧化钠、连二亚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等10余种。

其中对封闭循环有害、增加治理难度的主要成分是含钠化学品。

我们知道, 一般纸厂废水都要经两级或三级处理后达标排入水体, 如果脱墨再生纸厂要封闭循环回用废水, 则由于脱墨过程中进入的各种含钠化学品, 无法用物理或生化方法加以除去, 会使系统中钠离子逐渐积聚, 其浓度越来越高, 从而对系统产生高度腐蚀作用, 使生产无法进行。

而且外排废水中如含有大量的钠离子, 用于农田灌溉也极为不利, 过量的钠将使土地盐碱化, 使土壤板结, 阻碍水的渗透。

(一)零排放和封闭循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在封闭循环和零排放的工厂中, 废水不断的循环使用、有害的物质逐渐积累, 达到很高的浓度。

有害物质的积累将引起以下问题:②微生物生长问题水循环后, 有机物大量积累, 同时水温上升, 从而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微生物中那些形成粘液和丝状生长的微生物因为能够附着在容器壁面而易于生长, 成团的带粘液的微生物与纤维一起形成所谓的腐浆, 腐浆的存在可造成纸面的空洞、透明点等纸病, 甚至引起抄造断头。

③溶解性有机质浓度的增高使工艺水呈缺氧状态, 这必然导致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它们将硫化合物还原成H2S, 井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V FA ), 它们散发出臭气, 不但恶化操作环境, 而且在产品中残留。

④盐的积累和腐蚀问题废水中的CaCO(来自废纸中的填料与涂布层)和微生物产生的VFA缓慢进行以下反应:2CH2COOH+CaCO3T 2C H 2C O O -+C a2 + + H 2O +C O 2 tC O 2的产生引起气泡和泡沫, 影响纸机操作, 产生纸病和断头, Ca2 +还会和树脂酸、SO 42-在纸机的表面特别是网部形成树脂酸钙和石膏(C aSO 4)垢层, 造成糊网等类似树脂障碍的操作故障。

制浆中段废水污染特征及脱色处理方法

制浆中段废水污染特征及脱色处理方法

!"#"$
制浆中段废水色度和 () 值的关系 由图 * 可见, 废水 () 值对色度有显著的影响, 这
#"#
实验 实验用废水取自广西某木浆厂污水处理场进出
与废水中含有大量酚型结构的木素降解产物有关。() 值升高,酚羟基被离子化作用以及废水中金属离子如 铁离子的络合作用, 引起紫外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产生深色效应, 溶液色度加深。 竹浆中段废水色度受溶 液 () 值影响比木浆大,尤其是生化处理后的竹浆中 段废水, 其色度受溶液酸碱度影响更大。
色度测定采用 ’??= 标准方法, 下同。
化 处 理 后 降 到 #$% ’0 , 脱 色 率 为 7$./2 , 说明竹浆中 段废水的色度采用生物处理比木浆废水更有效,这可 能是因为竹浆的木素分子结构和木材不同,竹子中木 素以对 1 羟苯基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木材以愈创
收稿日期 > !""$&%"&%/ ( 修改稿)
加 &’7.#后直接加 ,!.!
法难以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液的酸碱度有很大关系,竹浆中段废水的色度受溶液 酸碱度影响比木浆大, 一般为 +, 值越大颜色越深。
&’7.#调 +,W! 后加 ,!.! &’7.#调 +,W! 后加 ,!.!
再调回中性
#"#
由表 % 可见, &’()*( 试剂法处理木浆废水虽然可 以达到脱色的目的, 但条件要求严格, 处理流程复杂, 成本较高。因此, 不太适合于制浆中段废水的 脱 色处 理。
口 . 其 污 染 指 标 见 表 ’。 实 验 脱 色 方 法 采 用 混 凝 法 、 电解法和吸附法。 /01231 试剂氧化法、

中段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中段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对 象 和 目标 为 : 1去 除 处 理 水 中 的残 存 的悬 浮 物 f 1
( 括 活 性 污 泥 颗 粒 ) 脱 色 、 臭 , 水 进 一 步 澄 包 、 除 使 清 ; ) 一 步 降 低 B D、 O T D 等 指标 , 水 进 f进 2 O C D、O 使

步稳 定 ; ) ( 脱氮 、 3 杀菌 , 除水 中的有毒 有 害物质 。 去
析 出的方 法[ 对于弱磁性 物质 则必须增大磁 场强度 2 1
腐蚀 溶解 的 电化学原 理 .依靠 在废水 中形 成微 电池 的电极反 应而使 废水 净化 . 该工 艺 以废 铁 屑为原 料 . 无 需 消耗 电力 资源 ,具有 “ 以废 治 废 ” 的意 义 . 造 在
纸工 业 中段水 深度处 理方 面值 得深入研 究 21 .. 3高级 氧化法 高级 氧化 技术是 利用 活性 极强 的羟基 自由基有
中段废 水 主要污 染物 为木 素和漂 白过 程 中产 生 的氯 酚类物 质 .它们 的结 构十分 稳定 ,具有 发色 基 团 。 以生 化降 解 . 级处理 技术 难 以去除 。为 了更 难 二 好 地 去 除这些 物 质 . 提高 出水质量 . 而达 到 回用 要 进 求. 就必须对 处理后水 体进行 深度处理 。造纸废水 深 度 处理 , 是将 二级处 理 出水再进 一 步进行 物理 、 就 化 学 和生 物处 理 .以去 除二 级处理 没有 除去 的溶解 性 污染物及 悬浮物 . 而达 到生 产 回用 的标准 。 处 理 从 其

_ ●
关 键词 : 浆造 纸 中段 废 水 制
- _ _ - _ - . _ - - - ● ・ . _ _ - - - _ - _ - - - ・

竹材制浆废水处理工程运行工艺优化

竹材制浆废水处理工程运行工艺优化

竹材制浆废水处理工程运行工艺优化施英乔;丁来保;盘爱享;韩善明;张华兰;冉淼;郭文亮;房桂干【摘要】对3.5万m3/d竹材制浆废水处理工程工艺进行了优化,当二沉池出水COD为200 mg/L左右时,混凝剂由PAC改为高效混凝剂,投加量为1.5 kg/m3,助凝剂阴离子PAM投加质量浓度为5 mg/L,气浮处理后出水COD为66~89 mg/L,色度则降至10~30倍,排放水感观大大改善,各指标完全满足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要求.%The running process of the 35 000 m3/d bamboo pulp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has been optimized.When the COD of effluent from the second sedimentation pond is about 200 mg/L,highly efficient coagulant is used instead of coagulant PAC,whose dosage is 1.5 kg/m3.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added dosage of coagulant aid anion PAM is 5 mg/L.After flotation treatment,the effluent COD is 66-89 mg/L,chroma drops to 10-30 times.The discharged water looks much better.All of the indexes meet 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the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ents from Paper and Pulp Industry(GB 3544—2008).【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5(035)011【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竹材制浆废水;混凝剂;生物处理【作者】施英乔;丁来保;盘爱享;韩善明;张华兰;冉淼;郭文亮;房桂干【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西北某大型纸业公司年产20万t竹浆纸一体化项目于2008年投产运行,其利用当地盛产的慈竹、绵竹、硬黄头等为纤维原料生产化学竹浆,配套非木浆黑液碱回收炉,日燃烧黑液固形物1 500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竹制浆中段废水处理工艺及达标的可行性作者:潘飞强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7期[摘要] 通过对竹制浆的工艺特点,废水来源进行分析,经清污分流,收浆、混凝沉淀、气浮、水解酸化、活性污泥工艺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对CODcr、BOD5及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6%、84.6%和98.35%,水处理运行成本约0.738元/m3(未考虑收浆产生的效益),回收的浆料回用于生产,处理后的水部分回用于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竹制浆中段废水处理工艺化学制浆形成的污染是我国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产生的废水浓度较高,治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竹子为原料,经削片、蒸煮、洗涤、漂白、抄浆及木质素回收等一系列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提取出来制成浆粕。

这种浆粕作为一种高科技功能性纤维原料供化学纤维生产企业生产竹材粘胶纤维用,进而生产竹纤维纱、竹纤维布料等相关产品。

用该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具有滑爽、柔软、舒适及天然的抗菌、抑菌功能。

可推动纺织行业发展进程,拓展纤维原料的空间。

产生的黑液达到零排放,全部回收作为染料等工业附助材料,达到废物的再生循环利用。

1 竹制浆主要工艺及主要废水来源1.1 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2 主要废水来源从工艺流程看,以竹子为原料,无漂白工序,不产生漂白废液。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竹制浆工段产生的蒸煮废水(俗称黑液);第二部分是中段废水;第三部分称白水。

1.2.1 蒸煮废水。

制浆蒸煮废液是造纸工业的主要污染物,占污染总负荷的90%左右。

在制浆过程中,植物纤维原料中约有60%的物质溶于蒸煮药液内,而成为黑液,每生产一吨纸浆可得黑液10t~12t。

黑液的主要成份是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

例如硫化木素、二甲硫醚和二甲基二硫化合物等,都有臭味,是造成废液中COD值高的主要污染物,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则呈异变糖酸状态存在,是造成废液中BOD值高的主要污染物。

由于竹子木质含量低,多戌糖含量高,致使制浆黑液具有粘度大、滤水性差、硅含量高的特点,给碱回收工艺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

1.2.2 中段废水。

含有大量的小纤维、填料、药品,以不溶性COD为主,可生化性较低。

1.2.3 白水。

与蒸煮制浆废液和中段废液相比,制浆过程其他工段的废水污染尚不严重,约占污染总负荷的8%~9%左右,吨浆COD负荷310kg左右,含有较多的木素质、纤维素、有机酸等有机物,以可溶性COD为主。

下文为企业竹制浆中段水处理工艺及达标的可行性分析。

该厂中段水成分见表1。

2 中段水处理工艺2.1 处理工艺选择碱法草浆中段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木质素、半纤维素、糖类和其他溶出物,(残碱、无机盐、氨氮等),是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目前,国内对于竹浆中段水的处理工艺多种多样,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使竹浆造纸中段水处理达标排放是可行的。

2.1.1 回收浆料:在制浆过程中,浆料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做好废浆回收有两个好处:一是回收的浆料可回用于造纸或外售作为低档纸的原料,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二是降低了废水处理负荷,减少了药剂用量。

浆料的回收一般采用筛网微滤。

2.1.2 非溶解性CODcr、SS的去除:制浆废水中的SS、CODcr浓度较高,当废水中的SS 被去除时,绝大部分疏水性CODcr也同时被去除。

在废水处理中主要采用混凝法去除废水中的SS,在本例中选用气浮设备来去除废水中的SS及废水中的疏水性COD。

2.1.3 BOD5的去除:混凝法只能去除废水中的SS、部分CODcr和BOD5,而废水中的BOD5绝大部分是可溶性的,它的去除靠混凝法是不可行的,必须采用生物化学法,在本例中选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

2.1.4 污泥处置: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大量的污泥,为避免出现二次污泥污染,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干化场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可掺煤燃烧。

竹制浆整个过程中,水资源消耗大,可通过对各生产工段的给排水系统进行分离,实现清污分流,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备料阶段的废水经净化后,可循环利用;蒸煮工段的废水可利用相应设施,实现自身循环使用,不足部分可由其它工段废水补充;回收浆后,可回用于碎浆和磨浆工段;蒸汽冷凝水可通过回流管道回用至锅炉房。

通过工艺水的循环利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废水产生量,减轻末端处理负担。

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制浆、料场防火降尘、厂区绿化保洁以及卫生清洁用水,可使外排废水量降至最低。

2.2 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

2.3 各构筑物的作用2.3.1 格栅:位于废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处,主要是收集废水中较大悬浮物如树叶、塑料袋等。

2.3.2 集水井:其作用在于短时调节水量,避免水泵频繁地开启和关闭。

2.3.3收浆筛网:回收废水中的纤维并降低废水中的SS含量,降低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采用30目圆筛网:水泵出水管流出的水有一定的流速水头,可以推动圆网自动旋转,使得滤出的浆料自动排出。

同时,使用过细的筛网虽然能够去除或回收更细小的纤维,但在抄纸过程中,他们可能还会重新流失到废水中去,因此选用30目的圆筛网。

2.3.4 调节池:用于调节水量水质,中段废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设置调节池对该废水水量、水质进行调节,防止对后续处理构筑物造成冲击。

2.3.5 浅层气浮池: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降低废水的SS,同时去除部分溶解性COD。

泵前抽回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助凝剂聚丙烯酰胺。

依靠水泵的吸力投加、混合。

用气浮法分离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带走了大量的的疏水性COD,已是一种成熟工艺,但传统气浮存在着处理效率不高及净化率低的严重缺陷,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CQJ型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

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为一体,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紧凑,池子较浅,是一种水质净化处理的高效设备。

装置主体由五大部分组成:池体、旋转布水机构、溶气释放机构、框架机构、集水机构等。

进水口、出水口与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体中央区域内,布水机构、集水机构、溶气释放机构都与框架紧密连接在一起,围绕池体中心转动。

与传统的气浮净水器相比,该气浮改传统气浮静态进水,动态出水为动态进水,静态出水,使浮选体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垂直浮向水面,上浮路径减至最小,且不受出水流速的影响,使浮选体上浮速度达到或接近理论最大值,且水流速度在理论上可不受限制。

同时,随着布水装置的旋转,已事先与污水充分均匀混合的气泡能够十分均匀地充满整个净化池,不存在气浮死区或气泡不均匀区,从而大大提高了净化率。

同时,该气浮所配套的溶气装置与释放系统比传统气浮都有所改进,使溶气水溶气浓度在几秒钟内就可达到理论最大值,溶气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而释放系统也解决了传统释放系统消能不彻底、消能不均匀的缺陷,释放出的微气泡直径极其微小而且均匀。

这就创造了使溶气既迅速又充分地释放出来的良好条件。

通过CQJ型气浮,除可去除绝大多数疏水性COD外,溶解性COD的去除率有了明显提高。

一般情况下SS去除率为90%左右,COD的去除率为60%~85%。

2.3.6 水解酸化池:由于该废水中含有大分子、好氧菌难以去除的物质。

在废水进入好氧生化之前设置水解酸化池。

靠水解产酸菌的作用可以迅速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特点,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上流式污泥床,大量微生物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截留和吸附,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污泥表面,逐渐被分解代谢,从而去除有机物并将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并将固形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和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同时由于厌氧污泥床对污泥的分解作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中剩余污泥产量很小,一般污泥产率只有0.15-0.20kgDSS/kgCOD,且污泥易于脱水处置。

2.3.7 活性污泥池:采用低负荷活性污泥工艺,进入曝气池的污水与二沉池中沉淀回流污泥混合后一并进入氧化区曝气氧化,由于微生物把污染物作为养料来吸收, 废水中的污染物被相对极大量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殆尽,所以出水非常干净。

一般的污水处理厂(污泥负荷高的工艺),微生物仅分解最有营养的部分,相对来讲净化效率较低。

该工艺污泥回流量大,污泥浓度较高,生物量大,相对曝气时间较长,所以污泥负荷较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在本工艺中曝气装置采用了可变孔曝气软管,软管周径表面都有气孔,都能曝气,在水中产生中、微气泡,气泡上升速度慢,布气均匀,氧利用率高,且软管在曝气时鼓胀而在不曝气时受静水压力作用被压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污泥倒灌,不需要空气过滤设备,随时可以停止曝气,停止曝气的时间不论长短都不会堵塞。

2.3.8 二沉池:活性污泥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在二沉池内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清水池,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外排,沉淀下来的污泥大量回流至活性污泥池,少量剩余污泥排入干化池。

2.3.9 污泥干化池:气浮池浮渣及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排入干化池,在干化池内干化处理,干化后的污泥掺煤燃烧。

大量回流活性污泥,剩余污泥所含有机物已被很好的分解、矿化,这使得污泥中没有异味。

2.4 工艺流程说明废水首选经收浆筛网将可用粗大纤维回收,用于造纸,经过滤后的废水虽然悬浮物大大减少,但仍有部分细小纤维,需经气浮将这部分细小纤维去除。

气浮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在兼氧菌的作用下,将大分子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分解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再进入活性污泥池,利用活性污泥池内的污泥将废水中的污泥物质吸附、降解,最终经二沉池的固液分离作用将污泥沉淀,上清液进入清水池,达标排放或回用。

3 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3.1 技术分析废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应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竹制浆废水中由于含有一些生物难降解物质,常用的有效处理方法混凝、生物氧化或这两种方法的联合,本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造纸废水中的不同污染物分别去除:分子量较大的物质采用高效浅层气浮处理,聚合氯化铝投加量0.3‰,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5ppm,其SS去除效率达到90%,COD去除率达到40%。

鉴于造纸废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物质,选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水解酸化单元不仅可以去除部分COD(去除率为5%),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其BOD/COD值从0.25提高到0.48,为后续生物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性污泥法采用低负荷活性污泥法,污泥浓度高,生物量大,污泥负荷低,处理能力高,其COD去除率可达85%。

3.2 各单元处理效果(见表2)。

3.3 污水处理系统各污染物处理效率(见表3)由表3可知,该废水处理系统对CODcr、BOD5及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6%、84.6%和98.35%,吨水处理费用仅为0.738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