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

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

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随着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合理有效地处理城市污水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

一、初级处理工艺初级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艺,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常见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污水处理、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污水处理通过设置格栅,将大颗粒的悬浮物截留下来,避免对后续工艺设备的损坏。

沉砂池和沉淀池则利用沉降作用,将悬浮物和沉淀物沉积到底部,达到初步去除的效果。

初级处理工艺主要特点是简单、容易操作和维护,但对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有限。

二、中级处理工艺中级处理工艺是在初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中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接触氧化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好氧条件下培养和悬浮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厌氧消化则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生物膜和床层来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中级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好,且处理效率较高,但设备投资较大。

三、高级处理工艺高级处理工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常见的高级处理工艺包括深度处理、膜技术和氧化沟法等。

深度处理是对中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采用吸附、絮凝和氧化等方法去除微量有机物和微生物。

膜技术通过膜过滤和逆渗透等方式实现对废水的过滤和浓缩,从而达到去除溶解性污染物和微生物的目的。

氧化沟法则是将氧气通入废水中,利用氧化反应去除污染物。

高级处理工艺具有去除特殊污染物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但设备操作难度较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

不同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

城市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实现废水的合理利用和净化,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探讨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探讨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成为了重要的环保问题。

在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回用,可以有效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的研究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格栅和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沙砾等杂质。

初级处理一般采用沉砂池或者流速缓慢的水渠进行沉淀和澄清处理,使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去除 suspended solids。

中级处理采用生化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质,去除COD、BOD等有机物。

高级处理采用进一步处理手段,如膜分离、氧化沟、生物除氮、生物磷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质。

深度处理包括深度过滤、臭氧氧化、UV消毒等技术,提高水质至符合排放标准。

二、市政污水回用技术市政污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景观水体补给、地下水补给和工业用水等。

农田灌溉是污水回用最常见的方式,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于农田的灌溉,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景观水体补给是利用污水进行城市水体的补给,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增加城市绿化亮化。

地下水补给则是将污水注入地下水层,补给地下水资源,提高地下水位,维持生态平衡。

工业用水是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工业生产中,如冷却循环水、再生水等用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高效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好氧、厌氧、反硝化等多种生物处理技术,将有机物质、氨氮、TP、TN等有害物质去除,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

2. 膜分离技术的推广:膜分离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微粒等颗粒物质有效地去除,提高水质和处理效率。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1. 概述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工艺及步骤。

它的主要目标是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过程。

本文将对这些处理工艺进行介绍。

2.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包括:•筛分:通过筛网将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拦截下来,常用的筛分设备有格栅和细网。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颗粒物沉淀到底部,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池。

•流动沉淀:将污水通过缓慢流动的沉淀箱,使其中的悬浮物在沉淀箱中沉积。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

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包括:•氧化:将氧化剂添加到污水中,使有机物氧化分解,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

•絮凝:添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固液分离。

•沉淀:使用沉淀剂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较简单的物质,常用的设备有好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常见的生物膜法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膜反应器法。

5. 整合工艺城市污水处理通常是将多个工艺进行整合运行,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整合工艺包括:•A2O工艺:将活性污泥法和沉淀工艺整合在一起,既能去除有机物,又能去除氮、磷等营养元素。

•SBR工艺:采用顺序批处理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通过周期性的进水和排水,实现循环反应。

•MBR工艺: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结合,通过微孔膜将水和污泥分离,实现固液分离效果。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市政污水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市政污水处理旨在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再利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本文将对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回用利用技术进行浅谈。

一、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是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市政污水的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消毒等环节。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沙子、泥土等杂质,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或其他物理化学手段去除混合液中的悬浮物,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处理降解有机物和氮磷化合物,三级处理则是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

最后进行消毒是为了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排放水体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专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二、污水回用利用技术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水的回用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补充方案。

污水回用利用技术是将经过污水处理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城市景观、工业用水、地下水补给等方面。

污水的回用利用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处理、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得到水质符合相关标准的再生水,用于各种用途。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的回用利用是指将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采用了污水处理工艺的回用利用技术。

新加坡是一个成功案例。

新加坡因为水资源短缺,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供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等方面,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的紧张局面。

在中国,北京市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回用利用项目,通过建设大型的再生水处理厂和相关管网,将回用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2简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

6.2简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

简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市政污水,生活污水,回转式格栅、曝气器,沉淀池斜管、污水厂)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市政污染也成了一大难题。

下面介绍下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产品。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基本原理:(1)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污水提升泵、曝气沉砂池及初沉池等,污水经过处理后,靠自然水位差流入曝气生物滤池。

(2)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各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不同层面生物载体接触的废水水质不同,形成的微生物群体组成不尽相同,每个层面都生长着适合于流到该层废水水质的微生物菌群。

(3)后处理系统:高效气浮代替了传统的二沉池,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池贮存,经消化后,入带式压滤机或涡螺离心机处理,泥饼外运或作农肥。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市政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及产品:1、回转式格栅回转式格栅是一种可以连续自动拦截并清除流体中各种形状杂物的水处理专用设备,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自来水行业、电厂进水口,同时也可以作为纺织、食品加工、造纸、皮革等行业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前级筛分设备,是目前我国先进的固液筛分设备之一。

回转式格栅自动化程度高、分离效率高、动力消耗小、无噪音、耐腐蚀性能好。

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预处理系统。

2、沉淀池蜂窝斜管蜂窝斜管主要用于各种沉淀和除砂作用。

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高,占地面积小。

适用于进水口除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张浓缩等处理,即适用于新建工程,又适用于现有旧池的改造,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预处理系统初沉池及后处理系统二级沉池。

3、膜片微孔曝气器橡胶膜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耐热、耐臭氧、耐酸碱、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与一般橡胶膜相比,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膜片微孔曝气器曝气服务面积大,不堵塞,气泡扩散均匀,污泥光光滑脱落。

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资讯请浏览: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探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方法

探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方法

探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方法摘要:生活污水污染已经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这与国家在保护环境政策中提出的和谐,文明,宜居的理念背道而驰,生活污水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水污染防治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防治农业面临污染的重要措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不但关乎城市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避免城市地下水体污染,确保人们生活环境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市政污水环境污染工艺方法引言:由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污水处理能效降低导致的城市污染日益严重。

所以,如何有效的提高市政污水处理效果,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市政污水处理重要性生活污水没有统一规划的管理系统,一般都是随意排放,这就很容易导致疾病地随意散播,严重损伤广大人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城市与农村地下水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另一方面污水没有及时完善的处理人们饮用的水中也会含有一些病菌,如皮肤病、斑牙病等,严重可致癌,由此可见,污水若是不能经过系统的处理,危害将无法想象。

二、制约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的主要问题1、资金虽然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由于污水处理厂缺乏资金,造成改革缓慢,在质量和效率方面也不是很让人满意。

如果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污水处理率非常低,言外之意就是经过处理或处理合格的污水的数量在整个城市污水的总量中非常少。

这就需要改造城市的污水处理厂。

但是,对于许多二线、三线城市,污水处理并非纳入了专项工作日程当中。

于是就会产生市场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污水处理厂进行更高层次的升级,但是在财政预算中并没有该项资金的状况。

这种情况使得污水处理厂高效、快捷的运作严重受到阻碍,不利于其实施可持续发展。

2、硬件我国污水处理硬件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国外的进口,自主研发比例不够高,长时间的使用肯定会很大程度的对设备造成损坏,但是聘请国外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果废弃置购更新的设备,又会浪费设备资源,而且还给资金带来压力。

浅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

浅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

浅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市政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城市中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最终使其符合排放标准,再排入自然水体或经过二次利用。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按照处理的程度可以分为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

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是对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去除。

该工艺采用机械设备,如格栅、沉砂槽等,将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去除掉。

通过初级处理,可以减少后续工艺的负荷,提高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

高级处理主要包括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通过高级处理,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物和有机物,使水质达到更高的标准,可以用于要求更严格的环境需求,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等。

二、污水回用技术随着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污水回用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污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工业回用、农业回用和城市绿化回用。

1. 工业回用工业回用主要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中。

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用于冷却水、生产用水等,可以大大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降低企业用水成本。

农业回用主要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

经过处理的污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作为肥料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能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3. 城市绿化回用城市绿化回用主要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用于城市公园、草坪、景观水体等的绿化用水。

通过污水绿化回用,不仅可以节约自来水资源,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三、结语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技术是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标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环境。

浅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

浅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

浅析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市政污水处理是最基本的环保工程之一,其作用是将城市污水处理成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水,使其可以排放或回用。

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环节。

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废水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式,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工艺过程。

目前,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和膜分离工艺。

生物处理工艺:以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为基础,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通常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废水水量较大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而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低、废水水量较小的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为基础,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油脂和大分子有机物等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氧化等方法除去的工艺。

这种工艺主要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氧化法等几种方法。

其中,沉淀法和过滤法适用于处理水量较大的污水;而吸附法和氧化法适用于处理水质较难处理的废水。

膜分离工艺:是一种利用过滤膜、渗透膜、离子交换膜等膜材料实现物质分离、过滤的工艺。

膜分离工艺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几种方法。

这种工艺适用于浓度较高、水质稳定的污水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环保观念的提高,污水回用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

污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非级进用途和级进用途两种方式。

非级进用途:是指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除密度和饮用以外的非直接进人体的用途,例如冲洗马桶、浇灌景观、洗车等。

需要注意的是,污水回用技术不是一种全局性、解决问题的技术,其是在现有工业和生活环境下,为了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补充性技术。

因此,在回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处理,使其符合相应的用途要求,保证其不会给人体和自然环境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技术是环保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其合理应用和不断创新,将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污染日趋严重,城市污水处理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处理生活污水,已成为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阐述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方法关键字:污水处理工艺对策一、背景城市生活污水是城市发展中的产物,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其产生量不断增大,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保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城市污水的治理对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发展,曾导至了60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

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兴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达18000余座,投入资金数万亿美元;英国、法国、德国各耗费了巨额资金兴建了7000~800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

我国的污水处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

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427座,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总投资约为150亿元。

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总述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

有机械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处理系统,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达90%-98%。

处理效果介于一级和二级处理中间的一般称为强化以及处理、一级半处理或不完全二级处理,主要有高负荷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两大类,BOD5去除率达45%-75%。

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系统通常称为深度二级处理。

为了除特定的物质,在二级处理之后设置的处理系统属于三级处理,例如化学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2.1 污染物的分类从污水处理的角度,污染物可分为悬浮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污染生物和污染营养物质。

城市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排入水体,会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甚至达到缺氧状态,严重污染水体,使水中鱼类无法生存。

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来表示。

营养物质主要指氮、磷,其可使藻类和浮游生物繁殖,形成"水华"和"赤潮"。

2.2 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方法可根据水质类型分为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置及化学处理法,还可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等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筛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氧其中沉淀池同城镇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

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还有氧化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使用较少,一般涉及城市给水处理中的其他化学方法如中和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电解主要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很少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污泥需处理才能防止二次污染,其处置方法常有浓缩、厌氧消化、脱水及热处理等。

一级处理主要针对水中悬浮物质,常采用物理的方法,经过一级处理后,污水悬浮物去除可达40%左右,附着于悬浮物的有机物也可去除30%左右;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这一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

污水经过一级处理以后,已经去除了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物,BOD5的去除率约25%~30%。

经过二级处理后,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标排放。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曝气池是其反应器。

污水与污泥在曝气池中混合,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的能量来实现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

三、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膜分离机等,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AB法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为二级供氧。

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 kg BOD/(kg 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在6 kg BOD /(m3·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

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A级与B 级间设中间沉淀池。

两级池子的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

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

3.2 SBR法此法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同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3—4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这种—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相关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了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

3.3 普通曝气法其变型工艺普通曝气法出现得最早,其实际处理效果好,可处理大的污水量,对于Jc-r厂可集中建设污泥消化池,所产生的沼气可作能源利用。

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的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通曝气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

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如氧化沟,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型工艺,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3.4 氧化沟法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展而形成的,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且不断创新。

目前,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出了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①帕式,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 m。

②奥式,简称同心圆式,实际应用的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3个环道采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这有利于脱氮除磷。

采用转碟曝气,水深一般在4.0-4.5 m。

③卡式,简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水深一般在3.0 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

④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该工艺由3个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2个池兼作沉淀池和。

曝气池。

其特点是采用转刷曝气、水浅、占地面积大、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口J。

3.5 膜分离技术用膜分离代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可带来活性污泥工艺的以下变化:①不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在调控活性污泥系统时,不必再考虑污泥的沉降性能,从而使工艺控制大大简化;②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将大大提高,MLSS可以大于20 g/L,从而使系统可在超大泥龄、超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充分满足去除各种污染物质的需要;③在同样的处理要求下,可使曝气池容积大大减小,节省了处理厂的占地面积;④污泥浓度的提高,要求较高的曝气速率,因而纯氧曝气将随着膜的分离而被大量采用。

3.6 工艺优选常规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SBR工艺的比较。

①常规活性污泥法适用于中等负荷的大型污水处理厂。

②氧化沟法、SBR法的基建费用低,运行费较高。

若处理规模为10万t/d,折旧以20年计,氧化沟、SBR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总处理费用大体相当(处理费=运行费+折旧+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

规模越小,氧化沟、SBR的总处理费用越低。

因此,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而言,氧化沟、SBR在经济上有益。

③氧化沟、SBR工艺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处理单元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减少50%以上,操作管理简化;且设备国产化程度高,价格低。

3.3.2氧化沟、SBR工艺的比较。

①基建费用:SBR是合建式。

地价高,有利于SBR,其土建费用较低,但设备费用较氧化沟高。

②就进水,BOD5.浓度而言,高,有利于氧化沟;低,有利于SBR。

一般以BOD5=150mg/L为界,高于此值,氧化沟建费用低于SBR;低于此值,则反之。

③运行费用就曝气方式而言,氧化沟常用机械式,SBR通常用鼓风式,后者比前者省电;SBR工艺是变水位运行,增大了扬程,因而电耗要比氧化沟小些,运行费用也低些。

④SBR工艺的自控要求较高。

就出水水质而言,氧化沟是动态沉淀,SBR是静态沉淀,后者沉淀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

四、建议和对策①某些工序和设备的省略。

对于中小型污水厂,选择工艺时应考虑省去污泥回流设备和污泥消化工序,污泥处理采用经浓缩后直接脱水,再送垃圾厂或用于农肥。

可省去氯消毒工序,可该工序是为事故性排放而设置的,若出现事故状态,可采取临时措施,从而节约投资。

②污水进水指标BOD5、CODcr的确定不宜过大,否则污水停留时间过长,投资必将增加。

建立排污收费制度,适当提高自来水价格,以补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

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应达到当地有关标准,以回用于工业冷却水、城市清洁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等。

③采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包括银行贷款、国债和公众负担等,并建立稳定的偿债资金来源渠道。

可采用先由政府投资建设,竣工后由污水处理公司企业化经营,在法规、政策上给予支持,使其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并收取排污费。

④采用建设-经营-移交的“BOT”模式。

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在一定时间内,将项目授予为该特许权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由其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权期满后,公司再将项目无偿交还给政府部门。

⑤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适合国情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环保装备。

污水处理是市政基础设施,尽管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目前难以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财力和政策支持。

⑥在优选工艺的同时,应通盘考虑附属设施、设备国产化和体制改革等问题,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五、参考文献[1] 王爱民、张云新,环保设备及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 王燕飞,水污染控制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3] 成官文,水污染控制工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4] 金兆丰、余志荣,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工程实例。

化学工业出版2002[5] 阳艳丽;吴欢;吴恬膜分离技术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 2006(01)[6] 黄海峰;杨开;王晖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06)[7] 马兴元;俞从正;李小星废水厌氧处理的研究进展 2006(01)[4] 李清秀;张雁秋;李向东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8(29)[8] 张静霞藻类细胞固定化技术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8(12)[9] 杨文澜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性能参数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