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五有机合成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基本说明: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选修5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适合具有理科倾向高二学生。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及其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与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及官能团转化的方法的归纳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如群学、对学、对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中掌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有机合成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学会相互欣赏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新闻背景资料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官能团衍变的方法的归纳,有机合成基本思路的培养。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第二课时:逆向合成法内容分析:本节是新增部分的内容,在本章的最后一节。

教材在必修2教材第三章,选修5教材第二、三章介绍了烃及其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的结构特点、性质等方面知识。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相互的转化关系,以及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知识。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将会认识到有机合成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并通过逆向合成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信息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

学生分析:本节是理科倾向的学生选修的内容之一。

通过高一、高二的螺旋式学习过程,学生对有机物的性质有了较熟悉的了解,逻辑思维与信息迁移能力有了提高。

但对教材中隐性知识学习能力较弱,对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设计思路:1、独立预习:课前独立完成学案预习内容2、交流展示:通过对学或群学方式交流预习成果并展示(约10分钟)3、合作探究:通过课内问题的探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学习能力,形成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

(约20分钟)4、点拨提高:解决自我感知中发现的问题,达到知识的升华、拓展(约5分钟)5、检测达能:巩固学习内容,训练解题技巧,初步形成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约5分钟)学案设计1、现以乙烯、乙烷、乙酸乙酯、淀粉为原料,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备乙醇?指出反应类型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同步学案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合成的应用137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同步学案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合成的应用137

第2课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合成的应用1.知道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能够结合绿色合成思想对给出的有机合成路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2.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1.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正推法是指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开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安装来完成。

在这样的有机合成路线中,首先要比较原料分子和目标化合物分子在结构上的异同,包括官能团和碳骨架两个方面的异同;然后,设计由原料分子转向目标化合物分子的合成路线。

(2)逆推法是指采取从产物逆推出原料,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的方法。

在逆推过程中,需要逆向寻找能顺利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中间有机化合物,直至选出合适的起始原料。

2.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性的要求。

所选择的每个反应的副产物应尽可能少,所要得到的主产物的产率尽可能高且易于分离,避免采用副产物多的反应。

(2)发生反应的条件要适宜,反应的安全系数要高,反应步骤尽可能少而简单。

(3)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已引入的官能团。

(4)所选用的合成原料要绿色化且易得、经济;所选用的试剂与催化剂无公害性。

3.利用逆推法设计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1)观察目标分子的结构(2)按以下思路逆推出原料分子(3)设计合成路线(设计四种不同的合成路线)①CH3―→(4)评价优选合成路线路线①由甲苯分别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较合理。

路线②、④制备苯甲酸的步骤多、成本较高,且使用较多的Cl2,不利于环境保护。

路线③的步骤虽然少,但使用了价格昂贵的还原剂LiAlH4和要求无水操作,成本较高。

4.有机合成的应用(1)医学:合成有机药物。

(2)农业:合成农药。

(3)轻工业:合成塑料等。

(4)重工业:合成橡胶等。

(5)国防工业:合成爆炸威力大的炸药等。

1.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CH 3CH 2Br ――→NaOH 水溶液CH 3CH 2OH ――→浓H 2SO 4170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B .CH 3CH 2Br ――→Br 2CH 2BrCH 2BrC .CH 3CH 2Br ――→NaOH 醇溶液△CH 2===CH 2――→HBr CH 3CH 2Br ――→Br 2CH 2BrCH 2BrD .CH 3CH 2Br ――→NaOH 醇溶液△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解析:选D 。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共3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共3课时教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2.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3.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入: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很多有机物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得到这些有用的有机化合物呢?一.有机合成1.概念:它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如:以电石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

2.有机合成的过程(1)知识准备:①各类烃及衍生物的主要化学性质:②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1)取代反应:甲烷、苯、醇的卤代,苯的硝化、磺化,醇与活泼金属反应,醇的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等。

2)加成反应:烯烃、苯、醛、油脂等分子中含有C C或C O 可与H2、HX、X2、H2O等加3)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或去氢的反应,如:醛基的氧化、醇的催化氧化。

4)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如:烯烃、苯、醛、油脂等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5)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如乙醇的分子内脱水。

6)酯化反应:醇和含氧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7)如:①酯的水解反应:酯与水发生作用生成相应的醇和羧酸(或羧酸盐)的反应,②糖类物质的水解反应,③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五3-4 有机合成 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五3-4 有机合成 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五3-4 有机合成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加成、消去反应)、原理及应用,初步学会引入各种官能团的方法。

2.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3.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使用逆向合成法合理地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

4.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点一 有机合成的过程[学生用书P 59]阅读教材P 64-P 65,思考并填空 1.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方法。

2.任务、过程引入碳碳 双键—①卤代烃消去,②醇消去,③炔烃不完全加成|引入卤素原子—①醇酚取代,②烯炔烃加成,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取代|引入羟基—①烯烃与水加成,②卤代烃水解,③酯水解,④醛还原 自我测评►———————————————————(做一做) 1.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C 4H 10O ――→浓硫酸,△C 4H 8――→Br 2溶剂CCl4丙(C 4H 8Br 2),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 .CH 3CH(CH 2Br)2B .(CH 3)2CBrCH 2BrC .CH 3CH 2CHBrCH 2BrD .CH 3(CHBr)2CH 3 答案:A2.以H 2O 、H 182O 、空气、乙烯为原料制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①CH 2=== 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②CH 2=== CH 2+H 182O ――→催化剂△CH 3CH 182OH ③2CH 3CH 182OH +O 2――→Cu △+2H 2O 18O认知总结有机合成中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1.卤原子的引入方法(1)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例如:CH 2===CH —CH 3+Cl 2――→500~600 ℃ CH 2===CH —CH 2Cl +HCl 。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章(有机合成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章(有机合成

第四节有机合成[目标导航] 1.明确有机合成所遵循的原则。

2.熟悉常见的反应类型;知道常见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方法;了解碳原子骨架的增减方法。

3.明确什么是正合成分析法和逆合成分析法。

4.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4.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卤代烃的消去;②醇的消去;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醇(酚)的取代;②烯烃(炔烃)的加成;③烷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炔)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还原。

二、逆合成分析法1.基本思路可用示意图表示为目标化合物⇒中间体⇒中间体基础原料2.基本原则(1)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的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

(2)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

3.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草酸二乙酯的合成(见教材)[练一练]1.可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是() 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还原A.①②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②③答案 B解析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取代),烯烃与H2O(加成),醛或酮和H2(加成或还原),均能引入羟基。

消去是从分子中消去—X或—OH形成不饱和键,酯化是酸与醇形成酯(减少—OH),这些都不能引入—OH。

2.由CH3CH2CH2Cl制备,所发生的反应至少有________。

①取代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加聚反应④酯化反应⑤还原反应⑥水解反应答案②③解析利用逆推法,由目标产物可知,需通过的加聚反应来合成。

而可通过CH3CH2CH2Cl的消去反应制得。

所以发生的反应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烯烃的加聚反应。

3.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ClBrCH2Br,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 A.先与HBr加成后再与HCl加成B.先与H2完全加成后再与Cl2、Br2取代C.先与HCl加成后再与Br2加成D.先与Cl2加成后,再与HBr加成答案 C解析制取CHClBrCH2Br,即在分子中引入一个Cl原子和两个Br原子,所以加成时需与HCl加成引入一个Cl原子,与Br2加成再在分子中引入两个Br原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教学设计第四节有机合成一、教材分析在前三节中,以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为例,介绍了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物质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

通过复习再现、资料给予、课件激发、课题探究等形式,分析有机合成过程,复习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是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教育;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烃及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含氧衍生物的结构、性质、有机合成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节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归纳烃以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机合成的方法:即目标产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基本原则。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加强学生对官能团性质和转化关系的把握,形成知识网路。

②通过阶梯式的与生活、科技、社会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正、逆向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学生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有机合成中原料的选择,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概括和总结。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

难点逆合成分析法中官能团的逆向转化。

五、教学方法、手段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章第1有机合成的过程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章第1有机合成的过程

第四节 有机合成 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过程[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寻找原料与合成目标分子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2.掌握构建目标分子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3.体会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一 有机合成1.写出下列转化关系中涉及的有标号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 ②2CH 3CH 2OH +O 2――→Cu/Ag △2CH 3CHO +2H 2O ; ③2CH 3CHO +O 2――→催化剂△2CH 3COOH ; ④C 2H 5OH +HBr ――→△CH 3CH 2Br +H 2O ; ⑤CH 3COOH +C 2H 5OH浓H 2SO 4△CH 3COOC 2H 5+H 2O ;⑥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

2.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乙醇合成乙二醇的过程,并说明反应类型 (1)CH 3CH 2OH ――→浓H 2SO 4170 ℃CH 2===CH 2↑+H 2O ,消去反应; (2)CH 2===CH 2+Cl 2―→,加成反应;(3) +2NaOH ――→水△+2NaCl ,水解反应。

3.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方法。

4.对照下列有机合成的原料分子和目标分子,仿照示例给出下列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1)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2)将上述反应①~⑤按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答案(1)A:CH≡CH B:CH2===CHCl C:CH2===CHCN D:(2)①③④为加成反应;②⑤为加聚反应。

[归纳总结](1)有机合成的任务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2)有机合成的过程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通常采用四个碳原子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如乙烯、丙烯、甲苯等。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合成》学案-新版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合成》学案-新版

《有机合成》学案1
任务一:
请用铅笔在下图中将能直接转化的物质用箭头连接起来,并思考其反应条件和反
应类型
BrCH 2CH 2Br CH 3CH 3CH 3CH 2Br
CH 2=CH 2CH 3CH 2OH CH 3CHO CH 3COOH CH 3COOCH 2CH 3HC CH HOCH 2CH 2OH
CHO COOH
COOH CH 2-CH 2
n CH 2=CH CH 2-CH
n Br
OH Br Br
Br
任务二:
根据以上转化图思考:如何利用石油裂解气的成分乙烯制备生产雨披的材料聚氯
乙烯?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流程图表示你的想法
示例:
A
任务三: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裂化石油气中的丙烯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
(CH 2-CH COONa n )?
锦囊CH3CH=CH2ClCH2CH=CH2
500~600°C
Cl2,气相
[归纳小结]
有机合成路径选择的一般原则
原料:
途径:
反应条件:
任务四:
利用知识网络图总结归纳下列引入官能团的方法
1.引入碳碳双键
2.引入卤素原子
3.引入羟基
任务五:
请利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合成聚丙烯酸羟乙酯
(CH2-CH
2
CH2OH
n
),用流程图表达出你的想法
[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有机合成(学案)祝贺大家通过之前的学习,掌握了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
羧酸、酯十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有机推断试题的练习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但现代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合成新物质(自然界中存在或不存在的),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并体验简单的有机合成途径。

【学习目标】
1、通过归纳整理,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2、通过简单有机物合成途径的练习,归纳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3、通过有梯度的有机合成练习,学习掌握逆向合成法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课前预习】
1、参考《学案册》P26—32巩固有机物性质总结
2、参考《有机化学基础》教材P69熟悉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思考⑴如何增加官能团的数目(以乙醇……乙二醇为例)
⑵如何改变官能团位置(以1—丙醇……2—丙醇为例)
【课上梳理】
1、有机合成的原则:
原料:
步骤:
操作:2.逆合成分析法的一般思路:
3.常见的几条衍生链:
⑴一元衍生链:(以乙烯……乙酸乙酯为例)
⑵二元衍生链:(以乙烯……环乙二酸乙二酯为例)
⑶芳香衍生链:(以甲苯……苯甲酸苯甲酯为例)
【练习巩固】
1、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加聚反应⑥氧化反应⑦还原反应。

其中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A.①②③ B.⑤⑥⑦ C.①②⑦ D.③④⑤
2、有下列几种反应类型:①消去②加聚③水解④加成⑤还原⑥氧化。

用丙醛制取1,2一丙二醇,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的反应所属类型应是 ( )
A.⑤①④③ B.⑥④③① C.①②③⑤ D.⑤③④①
3、《海淀练习册》P76—4(官能团的引入)
4、《海淀练习册》P76—5(乙二酸的合成)
5、《海淀练习册》P68—9(酯的合成)
6、《海淀练习册》P78—例题9(芳香酯的合成)
7、《海淀练习册》P79—提高能力(复杂的有机合成)
6、以苯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请回答:
(1)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
B ; F 。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④。

(3)反应⑤可以得到E,同时可能得到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7、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B可与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
(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 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种;
(5) 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中,其中:
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
2
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总结解题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