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知识点

描述信源平均信息量的物理量,等于 信源所有可能消息的信息量的数学期 望。
07 模拟调制技术
幅度调制原理及抗噪性能分析
幅度调制原理
幅度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来传递 信息的一种调制方式。在幅度调制中, 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幅,使得载波的 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VS
抗噪性能分析
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主要取决于信噪 比(SNR)。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幅 度调制系统的误码率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而 降低。为了提高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 可以采用增加信号功率、降低噪声功率、 采用合适的解调方式等方法。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可以采用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进行频域
分析,DTFT是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离散化形式。
系统频率响应
系统频率响应的定
义
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可以通过 频率响应来描述,频率响应反映 了系统对不同频率分量的放大或 衰减程度。
系统频率响应的求
解
通过系统的传递函数或差分方程 可以求解系统的频率响应,传递 函数描述了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 的关系。
数值计算法
对于难以用解析方法求解的拉普拉斯反变换,可以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近似求解。
系统S域分析
系统函数
在S域中,系统的特性可以用系统函数来描述。系统函数 是系统冲激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它包含了系统的全部信 息。
频率响应分析
通过系统函数在虚轴上的取值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描述了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或衰减特性。
通信分类
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根据信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 信。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比较
信号性质
模拟通信传输连续的信号,数 字通信传输离散的信号。
852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doc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52 科目名称: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信号系统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占20%,主观题型(简单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占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绪论1.信号的定义﹑分类、性质,信号的时域运算;2.系统的定义﹑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冲激信号和阶跃信号的定义及性质,信号的时域分解;3.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定义;4.卷积积分及性质;5.零输入响应及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及时域求解。
三、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1.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性质;2.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常见信号的频谱;3.信号功率与能量的概念及帕塞瓦尔定理。
四、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连续时间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2.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理想低通滤波器,系统的因果性,佩利维纳准则;4.幅度调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5.线性系统不失真传输条件。
五、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性质;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求解;3.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系统模拟框图。
六、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之间的关系;3.稳定系统的定义及判别。
七、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采样信号,采样信号频谱及采样定理;2.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及时域运算;3.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与框图描述;4.单位函数响应的定义;5.卷积和及其主要性质;6.离散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时域求解。
八、离散时间系统z变换分析1.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基本性质;2.反z变换的计算方法;3.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方法;4.离散系统系统函数的概念,系统零极点的概念及其应用;5.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及与系统零极点分布的关系;九、线性系统状态变量分析1.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2.状态方程的求解;3.状态过度矩阵、转移函数矩阵、特征方程的定义及计算。
通信原理 (完整)精选全文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a) 失真的数字信号
(b) 恢复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波形的失真和恢复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
➢ 占用带宽大 ➢ 设备复杂 ➢ 同步要求高
宽带通信、压缩编码 VLSI、SOC、ASIC 信号处理技术
应用实例:
➢ 数字传输技术:电话、电视、计算机数据等 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 模拟传输技术:有线电话环路、无线电广 播、电视广播等。
狭义信道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
中长波地波 短波电离层反射 超短波、微波视距传输 超短波、微波对流层散射 卫星中继
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
信 源
加 密 器
编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信 道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解解 码密 器器
信 宿
发送设备
噪 声
接收设备
广义信道
广义信道
调制信道:
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所有设备和媒介。 研究调制和解调时,常用调制信道。 连续信道/模拟信道。
eo(t)
e0t htei t nt e0t kt ei t nt
n(t)
n(t): 加性干扰 k(t): 乘性干扰
k t 依赖于网络的特性,k t 反映网络特性对 ei t 的作用。
干扰
加性干扰:本地噪声
始终存在
乘性干扰:非理理想信道 与信号共存
sR t sT tht nt
乘性 加性
增量调制DM
军用、 民用电话
Hale Waihona Puke 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视电话、 图像编码
其 他 语 言 编 码 方 式 中低速数字电话 ADPCM、 APC、 LPC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的区别

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的区别在我们这个充满科技的时代,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这两个领域可谓是两位大咖,常常让人搞得一头雾水。
就像是两个兄弟,一个爱搞复杂的数学,一个喜欢研究如何把信息传递出去。
听上去就很有意思,对吧?咱们先聊聊信号与系统。
这个家伙主要是研究信号的性质,还有系统如何处理这些信号。
你可以想象成信号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随时可能闯祸,而系统就是那个耐心的老师,努力把小孩教导得乖乖的。
信号的种类可多了,连续的、离散的、模拟的、数字的,真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信号就像是生活中的音乐,有欢快的旋律,也有忧伤的曲调。
而系统呢?它就像是一个厨房,把各种食材(也就是信号)加工成美味的菜肴。
比如,咱们用滤波器来处理信号,就好比是把多余的调料剔除,只留下最鲜美的部分。
你想啊,生活中有多少噪音和干扰,得通过这个系统来清理,才能让我们的耳朵舒服。
再说说通信原理。
哎,这家伙就有点不同了,专注于信息的传递。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位邮递员,拼命地把信件送到每一个地方。
通信原理讲究的是如何高效、可靠地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你想象一下,电话、互联网、无线电,这些都是通信原理的应用。
它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把世界各地的人连接在一起。
说到这里,真让人感慨,现代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能轻松和远方的朋友聊得火热,仿佛他们就在身边。
这两个领域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它们之间的互动。
信号与系统是基础,而通信原理就像是在这个基础上盖房子。
没有信号与系统的支撑,通信就像是无源之水,干涸得厉害。
信号经过系统的处理,变得更清晰、更稳定,才能顺利传递到接收方。
就像是把新鲜的水果经过洗净切块,然后放进美味的果汁里,才能送到你嘴边。
果汁好喝不喝,那可就看水果和处理的方法了。
咱们还得提到一点,那就是信号处理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性。
你看,越是复杂的信息,处理起来越是费劲。
就像是人们在追求更高的音质和更快的网速,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想想看,高清的电影和流畅的游戏体验,这背后可都是信号处理的功劳。
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

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首先,信号的特性是通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它的特点是可以取无限个值,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它的特点是只能取有限个值。
了解信号的特性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传输介质,以及进行信号的编解码和纠错处理。
其次,调制解调技术是通信原理中的重要环节。
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调相等。
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和通信要求,了解调制解调技术有助于我们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
另外,传输介质也是通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传输介质可以是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和传输性能,了解传输介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和设计有效的通信系统。
此外,信道编码和多路复用技术也是通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信道编码是指在信道上对信息进行编码以提高传输可靠性和效率,而多路复用技术则是指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
了解信道编码和多路复用技术有助于我们提高信道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最后,误码控制和纠错编码是通信原理中的关键技术。
误码控制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对误码进行检测和控制,而纠错编码则是指在接收端对受损的信号进行纠正。
了解误码控制和纠错编码有助于我们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了解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
希望本文对通信原理的主要内容有所帮助。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1.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发射、传输和接收的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的一种基本规律。
2. 信号:信号是指携带信息的电、声、光、磁等形式的波动或变化。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形式。
3. 传输媒介:传输媒介是指信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经过的媒介,包括导线、电缆、光纤等。
传输媒介的选择与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有关。
4.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解调则是将传输过程中获得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
调制解调主要有模拟调制解调和数字调制解调两种方式。
5. 信道:信道是指信号在传输媒介中的传播路径。
信道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
有线信道包括电缆、光纤等,无线信道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等。
6.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
编码和解码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7. 噪声:噪声是指干扰信号的非期望的信号。
噪声来源包括天线、电路、器件等。
在通信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噪声进行抑制和消除。
8. 带宽与频谱:带宽是指信号在频率上所占据的范围,是衡量信号频率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频谱则是将信号的频率特性图形化显示。
9.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传输的技术,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10. 错误检测与纠正:错误检测与纠正是在通信过程中对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检测和纠正的技术。
常用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总结,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组基本规律和原则。
下面介绍几个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
1. 信号传输:通信中的信息通过信号的传输来实现。
信号可以是一种物理量(如电流、电压),也可以是一种电磁波(如无线电波)。
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等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等无线方式进行。
2. 信号调制:为了适应传输媒介和提高传输效率,信息信号通常需要进行调制。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模拟调制(如调幅、调频)和数字调制(如调制解调器中的ASK、FSK、PSK等)。
3. 信道传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或媒介,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和衰减等影响,从而导致传输质量下降。
为此,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
4. 信号解调:在接收端,接收到的调制信号需要进行解调,将其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过程通常与调制过程相反,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
5. 编码与解码:在数字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常常需要进行编码与解码处理。
编码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以便在传输中进行处理和恢复。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转换回原始的数字信号。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原理对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有很大帮助。
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两者密切相关,都是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学科。
通信原理主要关注于信号的传输和通信系统的设计,而信号与系统主要关注于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通信原理研究的是信号的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接收等。
在通信原理中,信号被视为一种能量或功率随时间或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通信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如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一般将连续时间信号调制为连续振幅和相位变化的载波信号,而数字调制则将离散时间信号调制为离散振幅和相位变化的数字信号。
信号与系统研究的是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包括信号的表征、传输、滤波、调制、解调等。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则可以是线性系统或非线性系统。
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时域分析主要关注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而频域分析则关注信号在频率上的变化规律。
总的来说,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都是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学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目的进行研究。
通信原理主要关注信号的传输和通信系统的设计,而信号与系统主要关注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为实现高效、可靠的通信系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2 科目名称: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
信号系统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占20%,主观题型(简单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占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信号部分
1、信号的定义﹑分类、性质,常见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信号的时域运算;
2、连续时间单位冲激信号和单位阶跃信号的定义及性质,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分
解;离散时间单位脉冲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的定义及性质,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
分解;
3、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性质;
4、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信号的频宽及
常见信号的频谱;
5、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定义性质;
6、信号功率与能量的概念,帕塞瓦尔定理;
7、连续时间信号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其主要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求解;
8、离散时间信号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基本性质,反z变换的计算方法;
9、采样信号、采样信号频谱及采样定理。
二、系统部分
1、系统的定义﹑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2、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
3、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定义及其求解,离散时间系统单位
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定义及其求解;
4、卷积积分定义、计算及性质,卷积和定义、计算及性质;
5、系统零输入响应及零状态响应的定义时域解法;
6、系统频率传输函数的定义,系统频响曲线的绘制,系统选频特性的判断;
7、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8、调制解调的概念和原理;
9、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不失真传输条件;
10、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方法,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
11、理想低通滤波器,因果性,佩利维纳准则;
12、系统直接型、串联型、并联型模拟框图绘制;
13、系统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响之间的关系;
14、稳定系统定义及判断;
15、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状态方程的变换域解法。
通信原理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选择或填空题)占50%,主观题型(计算题、分析题)占5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绪论
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与通信方式
2.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二)信道
1.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2.恒参信道与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信道加性白噪声、窄带高斯噪声
4.离散信道容量和连续信道容量
5.香农信道容量公式意义及应用
(三)模拟调制系统
1.模拟幅度调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抗噪性能分析
2.模拟调频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抗噪性能分析
3.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4.模拟FDM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四)基带数据传输
1.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信号的线路码型
2.基带数据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
3.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条件
4.眼图及其应用
5.时域均衡
(五)数字调制系统
1.BASK、BFSK、BPSK时域表达式、波形、功率谱及带宽
2.BASK、BFSK、BPSK、DPSK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及其抗噪性能分析
3.MASK、MFSK、MPSK、MDPSK数字调制原理
4.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MSK,QAM,OFDM) 4
(七)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取样、量化、编码
2.PCM系统与增量调制(DM)的基本原理与区别
3.TDM多路数字电话传输的基本原理
4.语音、图象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和新技术
(八)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1.最佳接收的基本概念与设计准则
2.相关器形式与匹配滤波器形式的最佳接收机原理
3.传统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4.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九)差错控制编码
1.信道编码的目的与香农第二编码定理
2.差错类型及差错控制方法
3.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
4.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
(十)正交编码及伪随机序列
1.正交编码的定义
2.m序列的定义、特征、及生成方法
3.伪随机序列的具体应用(多径分离,误码率测量,时延测量,通信加密等)(十一)同步原理 4学时
1.载波同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位同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群同步和网同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参考书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编者:管致中,高教出版社,第三版或第四版
《通信原理》,编著: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第5版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各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