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考试必备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考试必备

2) PCM 复用与数字复接有何区别,目前普遍采用数字复接的理由是什么? 【答】PCM 复用:对多路的话音信号直接编码复用的方法。缺点是编码速度非常高,对电路及元器件 的精度要求很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数字复接:将 PCM 复用后的低速率信号再进行时分复用,形成更多路的数字通信。优点是经过数字复 用后的数码率提高了,但是对每一个基群的编码速度则没有提高,实现起来容易有几种? 【答】数字复接的方法分:同步复接、异源复接、异步复接。复接的方式分:按位复接、按字复接、 按帧复接。 6章 1) 数字基带传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8
Rb RB n f s k Rb 10 8 10 3 3 2.4 10 5 bit / s 设一个模拟信号 f (t ) 9 10 cos t ,若对 f (t)进行 41 级均匀量化,求编码所需的二进制码组
长度和量化台阶。 【解】因为 25<41<26 所以二进制码组长度 K 应取 6。 量化台阶: 4章 1) 简单增量调制原理,并画框图 增量调制器的(编码器框图) ; 对调制时和解调时画出各点的波形
0
双极性 +E 非归零码 -E 传号 +E
1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1
1
1
非归零码 -E
CMI 码 数字 双向码 条件 双向码
6-2 已知数字码元序列为 10011000000110000101,画出它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AMI 码和 HDB3 码的 波形。 【解】各种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码型变换器 发送滤波电 接受滤波 信道 电路 噪 位定时提取 电路 器 取样判决器 码元再生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将信号的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画在以________为横轴的平面上得到的图称为振幅频谱图。

2、二进制数字信号在1分钟内共传送了576000个码元,则其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

3、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的过程称为A/D转换,最主要最基本的A/D变换方法是脉冲编码调制,简称PCM,PCM的三个基本步骤包括抽样、_______和编码。

4、ΔM调制与PCM调制的本质区别是,ΔM调制只用1位二进制编码进行编码,但这1位码不表示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时刻信号曲线的________。

5、2ASK信号的解调可用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是常用的一种非相干解调法,这种方法所用的检波器往往是一个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再加上一个低通滤波器。

6、若二进制基带信号的带宽为BB,2FSK的两个载频分别位f1和f2,则2FSK信号的带宽大约为________。

7、产生PSK调相信号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直接调相法是先将单极性NRZ信号变换成______________信号后再直接与载波相乘。

8、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______________,然后再进行绝对调相,就可获得2DPSK信号。

9、设信息速率为106bit/s则进行QPSK调制后,已调信号的谱零点带宽为______________。

10、设发送端发送的序列为C=11010100111,接收端收到的序列为R=01101011011,则差错图样E=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组码(1101101001)的码长是10,码重是______。

12、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tccos,则已调信号的频域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信号的频谱不是从直流开始,而是在fL ~fH之间,带宽B=fH-fL,通常当________时该信号就被称为带通信号。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_张卫钢_第1章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_张卫钢_第1章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总之,数字通信的优点很多,但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数字通信的许多 长处是以增加信号带宽为代价的。比如, 一路模拟电话信号的带宽为4kHz,而一 路数字电话信号大概要占20~60kHz的 带宽。这说明数字通信的频带利用率低。 尽管如此,数字通信仍将是未来通信的 发展方向。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通信系统
• • 1.2.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用于进行通信的设备硬件、软件和 传输介质的集合叫做通信系统。需要强调 的是,过去对通信系统的定义没有软件部 分,但随着计算机进入通信系统,通信软 件就成为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因此 我们在定义中加入软件这一模块。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 念
• • • • • • 1.1 通信的概念 1.2 通信系统 1.3 通信方式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1.5 信号与噪声 1.6 信号频谱与信道通 频带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 • • • •
1.7 信息的度量与香农公式 1.8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1.9 常用的通信手段 1.10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 1.11 通信技术发展史
数字通信系统示意图信源信道模拟通信信道数字通信数据通信信道信源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需要说明的是自从有了数据通信系统之后这种以信道传输信号的种类为标准对通信系统进行的分类就显得不够严谨因为数据通信系统的信道可以是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也可以是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或者说数据通信中的数据信号既可以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数字信道中传输比如局域网也可以转换成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比如通过猫调制解调器上网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通信方式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概述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概述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概述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是如何实现的一种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而通信技术是指应用于通信原理的具体技术和工具。

本文将从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概述、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关系以及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概述1. 通信原理的定义和作用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一种基本规则和规范。

它不仅包括信息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技术,还包括信道的选择、信号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内容。

通信原理的作用是保证信息的准确、实时和安全地传输。

2. 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分类通信技术是指应用于通信原理的具体技术和工具,用于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有线通信技术(如电话、电报、传真等)、无线通信技术(如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和网络通信技术(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等。

二、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关系1. 通信原理对通信技术的影响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和支撑,它规定了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通信技术是根据通信原理的要求,应用具体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实现信息传输的过程。

2. 通信技术对通信原理的推动和发展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通信原理的进步和完善。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通信原理得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通信过程中,同时也通过实践和应用对通信原理进行了验证和改进。

三、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应用1.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电信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话通信利用了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和数字编解码技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而无线通信利用了无线电波传输信号,通过调制和解调将信息传输到接收端。

2.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通信网络,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互联网通信利用了数字编码、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等技术,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数据包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经过重新组装后还原成原始信息。

光纤通信原理和技术PPT课件

光纤通信原理和技术PPT课件

波长(µm) 系统类型
0.85
IM/DD
光纤 多模
BL(Gb/s·km) 年代
2
1978
1.3
IM/DD
单模
第1章 绪论
1.1 光通信发展史 1.2 国内外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1章 绪论
1.1 光通信发展史
1.1.1 现代通信的发展
人类社会出现后,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信息交流。原始社会 人们可以靠声音(语言)、肢体动作(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 等交流信息,这就是原始的通信,是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60年代最好的光纤传输衰减为1000dB/km,即传输1km, 光功率降到原来的1/10100≈0,因而这种光纤不可能用作通 信媒质。当时没有人相信光纤可以用于通信,也没有人从 事光纤用于通信的研究。英藉华人学者高锟博士的贡献在 于理论上证明这样大的传输衰减是由于光纤中杂质吸收和 散射引起的。如将光纤提纯,则传输衰减可以降到可在通 信中实用的程度(最初提出的指标是20dB/km)[1].这一贡 献具有深远意义,完全改变了通信容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求,推动了信息社会更快地到来。由于这一贡献,高锟 博士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章 绪论
2.半导体激光器性能的突破
1960年发明的第一个激光器是红宝石(固体)激光器,不久 (1961年)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但当时需要在低温(液氮) 下脉冲工作。后来采用异质结技术使激光器可在常温下连续 工作,但开始只有数小时甚至数分钟的寿命,由于寿命极短 不能实用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研制成功可实用的半 导体激光器。现在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其寿命可达106小时,甚至达108小时,功率可达10 毫瓦量级 (泵浦激光器可达几百毫瓦),可调谐范围几百GHz,线宽低到 1―10MHz(外腔激光器能达几十kHz),适用于各种光通信系统, 为光纤通信实用化打下了基础。激光器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干线通信系统所用激光器已降到千美元量级;几十美元,甚 至几美元的半导体激光器可用于接入网系统。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课后答案1.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是指通过传输媒介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它包括了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等关键步骤。

- 通信原理的核心是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传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信号衰减、噪声干扰、失真等。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通信原理引入了多种技术手段,如编码、调制、复用等。

- 在通信原理中,信道是指信息传递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不同的信道特性决定了不同的传输方式和技术选择。

2.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指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包括了信号处理、传输介质选择、调制解调、编解码、多路复用、网络协议等多个方面。

- 通信技术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如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等。

- 近年来,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网络的普及和进步,通信技术正向着高速、大容量、低延迟、高可靠性等方向不断发展。

3.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关系- 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它指导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通信技术是通信原理的具体实现,通过技术手段将通信原理转化为实际的通信系统和设备。

- 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信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人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信手段,并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4.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信、无线通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 在电信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实现电话、传真、数据通信等服务,提供了远程通信的手段。

- 在无线通信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构建移动通信网络,如2G、3G、4G等无线技术标准。

- 在互联网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构建互联网骨干网络,以及实现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功能。

- 在广播电视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

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

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

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原理和技术,并介绍相关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通信的原理网络通信是指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传递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在操作系统中,网络通信的实现需要通过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在网络中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操作系统中需要实现这些协议,以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数据封装是指将要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组装成数据包,以便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而解封装则是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解析并还原成原始数据。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这两个过程,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3. 路由选择:在网络中,数据包需要通过多个中间节点进行传输。

路由选择的功能是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和路由算法,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合适的路由选择算法,并通过路由表来存储和管理路由信息。

二、网络通信的技术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1. 套接字:套接字是操作系统中实现网络通信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一种抽象的网络通信接口,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

通过套接字,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使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网络编程:网络编程是指利用编程语言和相关的网络库,对操作系统中的网络通信进行开发和应用。

常见的网络编程技术有使用C语言的Socket编程、使用Java语言的Socket和RMI等。

3.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并行计算的技术。

在操作系统中,网络通信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各个计算节点能够相互通信和协同工作,提高计算效率。

4.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指将物理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使得多个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可以共享同一物理资源的技术。

青岛理工大学通信原理与技术样题级参考答案

青岛理工大学通信原理与技术样题级参考答案

青岛理⼯⼤学通信原理与技术样题级参考答案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样题⼀填空题1、按信道传输信号特征分类,可将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2、按照数据传输⽅向和传输时间,数据通信⽅式可以分为单⼯⽅式、半双⼯⽅式和全双⼯⽅式。

3、衡量⼀个通信系统好坏的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4、基带信号经放⼤后直接传输,这种传输⽅式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信号通过调制后传输,这种传输⽅式称为频带传输。

5、根据调制参数的不同,可将调制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6、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处理步骤变成数字信号的A/D 转换⽅式称为脉冲编码调制。

7、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包括连续谱和离散谱,其中连续谱是始终存在的。

8、2ASK 的解调⽅式有包络检波和相⼲解调。

9、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PCM 终端设备、数字复⽤设备、光端机、光纤和光中继设备组成。

10、在FDMA (频分多址)中,不同地址的⽤户占⽤信道不同的频带进⾏通信,在 TDMA 中,不同地址的⽤户占⽤信道的不同时隙进⾏通信。

⼆单项选择题1、消息中所含信息量的多少与()有关。

A )消息的重要程度B )消息的内容C )消息的种类D )消息发⽣的概率 2、⼋进制数字信号每分钟传输18000bit 的信息量,其码元速率为()。

A )300Bd B )600Bd C)100Bd D )200Bd 3、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定义为)1(0Bn S Blb C +=,当所允许的信号功率增加时,信道容量()。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为∞4、所需传输带宽最窄的是()信号。

A )AMB )SSBC )VSBD )DSB5、已知调制信号为 x(t)=cos ωm t , 已调信号的表达式为s(t) = Acos[ωc t +A m cos ωm t ],则该信号为()。

A )调频信号B )基带信号C )调相信号D )⽆法确定 6、设某模拟信号的频谱范围为1~5 kHz ,则合理的抽样频率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学好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是步入通信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缺乏通信原理的预备知 识:《信号与系统》、《信号分析》等。 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较广,所学内容一 环扣一环,需要大家多点耐心,不懂就问,不 要积压问题。
考试:
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20分(课堂+作业)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b) 一段与连接器相连的同轴电缆
2、同轴电缆的特点:高带宽、
抗干扰能力强。
3、同轴电缆的分类:
50欧姆基带同轴电缆:带宽20Mb/s,能以10Mb/s 的速率将基带数字信号传输1~1.2km。
基带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不经调制,直接以信号 位流的形式进行的传输。
75欧姆宽带同轴电缆:带宽300~450Mb/s,可将 宽带数字信号传输100km。
信号进行处理的各种通信设备。
2.分类:把广义信道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调制信道(模拟信道)——从调制器输出到解调 器输入之间的信号传输途径。 模拟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
编码信道(数字信道)——从编码器输出到解码器 输入之间的信号传输途径。 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 调制信道包含在编码信道之中。
本课程只讲述第一篇 通信原理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2学时) 第2章 模拟调制(8学时)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4学时) 第4章 增量调制(2学时) 第5章 数字复接与SDH (3学时) 第6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学时) 第7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4学时) 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6学时)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习通信原理?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通信与计算机广 泛地融合,单一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早已不能 满足社会的需要。 2. 通信原理是学习和掌握任何一个通信系 统的基础和核心。
所选教材: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是专为计算机专业学习通信技术的最新
1.3 通信方式
1、定义:
通信双方之间的工作形式和信号传输方式。
2、分类:按通信对象数量的不同;
按信号传输方向与传输时间的不同; 按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不同; 按数字信号传输顺序的不同; 按同步方式的不同。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一、信道 1.概念:信号传输的途径。
从狭义上理解:传输介质; 从广义上理解:信号经过的途径,所以还包括对
从源传到目的。 所以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如何把信息大量地、
快速地、准确地、广泛的、方便的、经济的、安全 的从信源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信宿。
2、分类:
广义通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通信; 狭义通信--特指利用电信号和光信号作为通 信信号的电通信和光通信。
二、通信系统
1、定义:进行通信的设备硬件、软件和传输介
t (a) 原 始 方 波 和 基 波
t (b) 基 波 + 3次 谐 波
一、频谱的概念
1、信号的描述方式:时域图和频域图 a、时域图——也称波形图,自变量是时间,描述信号 参量与时间的关系;f(t)称为时间函数; b、频域图——也称频谱图,自变量是频率,描述信

参量与频率的关系;F(f)或F(w)称为频谱函数。
以最大a振幅-频率图为例: a
t 1s
t 1s
二、周期信号的频谱
冲序列。幻灯片 36
y
y
5
5
4
4
3
3
2
2
1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
(a) 模 拟 信 号
(b) 离 散 信 号
y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 (c) 数 字 信 号
幻灯 片 34
数字信号的两要素: 比特间隔:发送一比特所需
3. 通信系统按是否调制分类
基带通信系统
--传输的是基带信号(没有经过任何调制的信 号);
调制通信系统
--传输的是已调信号。
4. 通信系统按通信业务分类
电话通信系统、电报通信系统、广播通信系统、 电视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等。
5. 通信系统按工作波段分类
长波通信系统、中波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 微波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
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 Twisted Pair)
非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
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 Twisted Pair): 1995年“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86A公布的5种UTP标准:
一类UTP:即普通电话线,适于语言传输; 二类UTP:适于语音与数据传输。4Mb/s; 三类UTP: 10Mb/s,用于局域网; 四类UTP: 16Mb/s,用于令牌环网; 五类UTP: 100Mb/s,超五类UTP:155Mb/s。用于光 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快速以太网、ATM。 五类比三类UTP:绞合得更紧密,设计得更精密,抗干扰
二、传输介质(分为两种) 1、有线介质——各种线缆和光缆。
①双绞线(Twisted Pair) ②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③光纤(Optical Fiber)
双绞线(Twisted Pair)
分为两种: 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 Twisted Pair)
屏蔽箔 屏蔽双绞线
质的集合。
2、组成:硬件上由信源、信宿、传输介质和收
信、发信五部分组成。
3、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信宿
噪声
4、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信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信宿
噪声
信源: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对基带信号进行某种变换或处理,使之 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要求; 信道:信号的传输介质; 接收设备:作用正好相反于发送设备,它从收到的 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 信宿:将复原的原始基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1、傅里叶级数
高数中学过:任意一个周期信号f(t)=f(t+nT0), 如果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则f(t)可表示为三角函数的
线性组合:
f (t)
a0 2
( a n cos
n 1
n 0 t b n sin
其中
a0
2 T0
T0 / 2 f ( t ) dt
T0 / 2
a n
2 T0
T0 / 2 T0 / 2
信号必须具有可观测性、可变化性、可实现性。
2、分类(从七个方面进行) ④按信号的特征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a、模拟信号:分为简单信号和复杂信号;
简单模拟信号是正弦波,它不能再被分解为更简 单的模拟信号。
正弦波的三个要素:振幅、周期(或频率)和相 位。
最大振幅 T
任一时刻t的振幅 t
振幅:波上任一点的值,反映了信号的高度; 最大振幅? 周期:信号完成一次波形循环所要经历的时间; 频率:周期的倒数,即波形相对时间的变化率; 高频率?低频率? 相位:波形相对时间零点的位置。
能力增强,传输特性大大提高
屏蔽双绞线(STP:Shield Twisted Pair)
同轴电缆( Coaxial Cable )
1、同轴电缆的结构
同轴电缆由:内导线铜质芯线(单股或多股绞合)、 内部绝缘层、 网状编织的外导体屏蔽层、 和保护塑料外层组成。
外部绝缘体
内部导体
内部绝缘体 铝制编织导体(屏蔽) (a) 一段同轴电缆
例:正弦波相对时间轴零点偏移1/6周期,相位?
模拟信号——时间上连续,取值也连续的信号。 取值离散→?数字信号?
离散信号——时间上离散,取值连续→抽样信号; 取值离散→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时间上离散,取值也离散的信号。幻灯
片 35
准确定义:
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值
的信号。
真正使用的数字信号:只有“0”和“1”两个取值的 脉
f ( t ) cos
n 0 tdt
b n
2 T0
T 0 / 2 f ( t ) sin
T0 / 2
n 0 tdt
0
2f0
2
T0
n 0t)
f(t) a 2 0 n 1(a nco n0 s t b nsin n 0 t)
其中
2
a0
T0
T0/2 f(t)dt是常数,表示直流分量,
三、通信系统的分类
1. 按信号特征分: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信信信调信解信信信
源道
道源
编编

解解
源码码制
调码码宿
噪声
数字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区别:多了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
信源编码:进行模/数转换; 信源解码: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区别:多了信道编码和信道解码
信道编码:将信源编码输出的数字信号变成适合
T0/2
其频率为0。
n=1时,a1cosw0t+b1sinw0t称为基波,或一次 谐波,它是以基本角频率w0为频率的正弦波;
n=2时,a2cos2w0t+b2sin2w0t称为二次谐波, 它是以基波角频率的2倍,2w0为频率的正弦波;
以此类推, ancosnw0t+bnsinnw0t称为n次谐波。
结论:一个周期信号可近似用一直流分量和以其频 率为基频的各次谐波的线性叠加表示。
的光线同时传播。
单模光纤: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 没有反射,沿直线 (b ) 单 模
传播。(光纤直径
降至一个光波波长)
吸收 护套 纤芯
包层
两种光纤传输示意图
3、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