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学期第一阶段五年级试卷(word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第一次段考质量检测试题

2018-2019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第一次段考质量检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装……………………………订…………………线………………………2018-2019学年下学期五年级数学第一次段考质量检测试题一、 填空(每空一分,共25)1、5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取了其中的( )份。

2、43千克表示3千克的( )还表示1千克的( )。

3、65=36=( )÷( )= 10= 185、127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1. 8、169的分母扩大3倍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 )。

9、141有( )个41,有( )个81,有( )161。

10、25分=( )小时 3时=( )日 6平方分米=( )平方米11、分数7a,当a 等于( )时,它是真分数;当a 等于( )时,它是假分数;当a等于( )时,它是这个分数单位;当a 等于( )时,它是最大真分数;当a 等于( )时,它的值是0;当a 等于( )时,它的值是1。

二、判断(5分)1.小明15分钟走了1千米,平均每分钟走151千米 ( )2.所有的假分数的值都大于1。

( ) 3.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

( )4、在118与1110之间只有119一个分数。

( )5、在分数中,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0分)1.与85相等的分数是( ).A .167 B. 3218 C. 4025 D. 800502.把7公顷试验田平均分成8块,每块田的面积是( ).A .81 B. 87 C.87公顷 D. 81公顷3.下面4个分数中,最小的分数是( ).A .21 B. 32 C. 31D. 41 4.大于21的真分数是( ).A .43 B. 52 C. 31 D. 835.在分数里,分母表示( ).A . 分数单位 B.取了什么份 C.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 四、比较大小.(6分)97○95 1313○9999 1353○1344243○85 2313○321385 -83○43 -41五、计算下面各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018-2019学年期末测试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018-2019学年期末测试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期末数学复习试卷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1.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一个质数有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个因数.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要使17□50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大能填,最小能填.4.9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6.3007至少要加上就是3的倍数.7.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9.6×4=24,6和4是24的,24是6的,也是4的.10.在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11.36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因数是.12.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质数.15=×18=+22=×24=+.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3.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判断对错)14.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判断对错)15.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判断对错)16.A÷B=5,所以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判断对错)17.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判断对错)18.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19.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判断对错)20.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一定是0..(判断对错)21.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倍数也是a..(判断对错)22.所有的质数加1后,就变成了合数..23.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判断对错)24.743的个位上是3,所以743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25.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判断对错)26.凡是8的倍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判断对错)27.质数一定是奇数,合数一定是偶数..(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慎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8.10以内既是奇数,也是合数的数是()A.9B.2C.729.29是()A.奇数,也是质数B.偶数,也是质数C.合数30.某班的学生无论分成6人一组或4人一组,都刚好分完,则下列()可能是这个班的人数.A.30人B.60人C.40人D.42人31.100以内3和5的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A.75B.90C.9532.a+3的和是奇数,a一定是()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3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34.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A.6B.12C.24D.14435.两个不同的自然数(0除外)的公因数一定()公倍数.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36.从0、1、4、5这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三位教,有()种不同的组法.A.2B.3C.4D.537.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A.18B.36C.4038.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A.18B.20C.75D.6039.甲数×3=乙数,(甲、乙是非0自然数),乙数是甲数的()A.倍数B.因数C.自然数六、解决问题.40.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小朋友人数不少于2人)41.小红到超市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同样的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35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42.菲菲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记为:ABCDEFGH.已知: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E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F只有因数1和5,G是8的最大因数,H是6的最小倍数.43.小丽写了这样的一个算式让小军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2+3+…+993,小军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那么,你认为结果应是奇数还是偶数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44.体育课上,30名学生站成一行,按老师口令从左到右报数:1,2,3,4, (30)(1)老师先让所报的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去跑步,参加跑步的有多少人?(2)余下学生中所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跳绳训练,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3)两批同学离开后,再让余下同学中所报的数是5的倍数的同学去器材室拿篮球,有几个人去拿篮球?(4)现在队伍里还剩多少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1.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一个质数有2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分析】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由此可知,一个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由此可知,一个合数最少有三个因数;根据偶数、奇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据此判断.【解答】解: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一个质数有2个因数,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故答案为:0,1,2,4,2,3.【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质数与合数,偶数和奇数的意义.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102.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05.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20.【分析】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如果是偶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是0或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解答】解: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102.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05.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20.故答案为:102,105,120.【点评】本题是考查2、3、5的倍数特征.3.要使17□50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大能填8,最小能填2.【分析】根据2、3、5倍数的特征可知: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17□50的个位上的数字是“0”,所以这个数是2和5的倍数,所以此题再根据3的倍数特征,即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即可解答.【解答】解:17□50的个位上的数字是“0”,所以这个数是2和5的倍数;1+7+□+5+0=13+□,应该是3的倍数,比13大的3的倍数有:15、18、21,所以□里面可以填2、5、8,则□最大能填8,最小能填2;故答案为:8,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2、3、5倍数的特征,注意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是3的倍数.4.9的因数有1、3、9,这些因数中,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分析】9的因数有1、3、9,根据奇数和合数的定义得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9,根据质数和质数的定义得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1.【解答】解:9的因数有1、3、9,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故答案为:9,1.【点评】此题考查了合数与质数及奇数的初步认识,本题是综合题型,属于中档题型.5.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2104.【分析】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即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即百位上是1,最小的合数是4即个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在其余数位上写上0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这个数写作2104,故答案为:210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注意掌握质数、合数、奇数的意义.6.3007至少要加上2就是3的倍数.【分析】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7+3=10,比10大的3的最小倍数是12,12﹣10=2,3007至少要加上2就是3的倍数;故答案为: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解答.7.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20.【分析】2、3、5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30×4=120.【解答】解:2×3×5=30,30×4=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2、3、5的公倍数的找法.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13、15和17.【分析】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用45÷3求出中间的一个,根据相邻奇数之间相差2,分别用减2和加2求出另外两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45÷3=15,15﹣2=13,15+2=17,所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13、15和17;故答案为:13,15,17.【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用45÷3求出中间的一个,然后用减2和加2求出另外两个数.9.6×4=24,6和4是24的因数,24是6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谁”离开“谁”都不成立.【解答】解:因为6×4=24,所以6和4是24的因数,24是6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故答案为:因数,倍数,倍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不能单独地说某个数是因数,某个数是倍数.10.在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1,3,5,7,9,11,13,15,17,19,偶数有2,4,6,8,10,12,14,16,18,20质数有2,3,5,7,11,13,17,19,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分析】根据偶数及奇数的排列规律可知,奇数与偶数互邻,所以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1,3,5,7,9,11,13,15,17,19偶数为2,4,6,8,10,12,14,16,18,20;根据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可知,质数有2,3,5,7,11,13,17,19共8个,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共11个.【解答】解: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有1,3,5,7,9,11,13,15,17,19,偶数为2,4,6,8,10,12,14,16,18,20;质数有2,3,5,7,11,13,17,19共8个,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共11个.故答案为: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2,3,5,7,11,13,17,19;4,6,8,9,10,12,14,15,16,18,20.【点评】在自然数中,奇数与偶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质数与合数的排列没有规律.11.36的最小倍数是36,最大因数是36.【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据此解答.【解答】解:36的最小倍数是36,最大因数是36.故答案为:36,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倍数的意义,注意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2.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质数.15=3×518=5+1322=2×1124=7 +17.【分析】根据质数的意义,找出30以内的质数,分析哪两个数的积是15和22,哪两个数的和是18和24,据此解答.【解答】解:3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7,19,23,29,其中15=3×5,18=5+13,22=2×11,24=7+17.故答案为;3,5;5,13;2,11;7,1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数的意义:只含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解题的关键是熟记30以内的质数.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3.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正确.(判断对错)【分析】质数的意义是: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由此解答.【解答】解:2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是质数;2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2也是偶数.因此,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只有根据质数和偶数的意义解决问题.14.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判断对错)【分析】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由此可知,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至少还要有一个因数,即至少有3个因数,如9有1,9,3三个因数.【解答】解:根据合数的意义可知,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至少还要有一个因数,即至少有3个因数.所以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合数的意义进行确定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5.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错误.(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 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9是36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16.A÷B=5,所以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当a÷b=c(a、b为非0的自然数)时,我们说a是b的倍数,b 是a的因数.此题虽然排除了a、b为0的可能性,但不能排除是分数或小数的可能.如:20.5÷4.1=5,我们不能说20.5是4.1的倍数,也不能说4.1是20.5的因数.由此判断此题不正确.【解答】解:当A÷B=(a、b为非0的自然数)时,我们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此题虽然排除了A、B为0的可能性,但不能排除是分数或小数的可能: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是考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注意不要忽略a、b为非0的自然数这个条件.17.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判断对错)【分析】5的倍数,即能被5整除的数是个位是0或是5的数字,五个连续的自然数,如1、2、3、4、5或16、17、18、19、20或22、23、24、25、26等等,其中一定有一个数的个位是0或5;因此得解.【解答】解: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数是5的倍数,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运用.18.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分析】利用被3整除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5+2+3=10,10不能被3整除;所以523不是3的倍数;所以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被3整除数的特征,不要只看末位数字.19.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判断对错)【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它因数的数为质数,能被2整数的为偶数,2为偶数且除了1还它本身外再没有别的因数了,所以2既为质数也为偶数;不能被2整数的数为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如9,15等既为奇数也为合数;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偶数与奇数,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可知,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的说法是错误的.如:2既为质数也为偶数;9,15等既为奇数也为合数.故答案为:×.【点评】奇数不一定为质数,但除2之外的质数都为奇数.20.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一定是0.√.(判断对错)【分析】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如果是偶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是0或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要想同时是2、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一定是0.【解答】解: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一定是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2、5的倍数特征.2、5的倍数都是由个位上的数决定的,因此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它的个位一定是2、5倍数特征的共有部分,即0.21.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倍数也是a.×.(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的倍数的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非0自然数a是a的最大因数,也是a的最小倍数;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最小倍数是它本身.22.所有的质数加1后,就变成了合数.错误.【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由此可知,最小的质数为2,2+1=3,3为质数.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质数的意义可知:最小的质数为2,2+1=3,3为质数;所以,“所有的质数加1后,就变成了合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除了2之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奇数+1=偶数,除2之外所有的偶数都为合数,所以除2之外所有质数加1都为合数.23.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一个非0自然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所以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说法错误,还有相等的情况.【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说法错误,还有相等的情况;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一个非0自然数的因数可能或小于它本身.24.743的个位上是3,所以743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分析】利用被3整除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解决问题.【解答】解:因为7+4+3=14,14不能被3整除;所以743不是3的倍数;所以743的个位上是3,所以743是3的倍数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被3整除数的特征,不要只看末位数字.25.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判断对错)【分析】合数是含有3个以上约数的数,两个自然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可以举例证明.【解答】解:1和2是自然数,但是1×2=2,2是质数,所以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数的意义,注意合数是含有3个以上约数的数.26.凡是8的倍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如果甲数的乙数的倍数,那么乙数是甲数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8是2的倍数,所以8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及应用.27.质数一定是奇数,合数一定是偶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偶数、奇数、质数、合数的意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则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是奇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是偶数,2是最小的质数.由此解答.【解答】解:2是质数但不是奇数,9和15是合数但不是偶数,因此,奇数一定是质数,偶数一定是合数.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理解偶数与奇数、质数与合数的意义,掌握奇数与质数的区别、偶数与合数的区别.三、反复比较、慎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8.10以内既是奇数,也是合数的数是()A.9B.2C.7【分析】在自然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奇数;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约数的数叫作合数;由此结合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解:10以内的奇数为:1,3,5,7,9;10以内的合数为:4,6,8,9.所以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9,即只有1个;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奇数与合数的含义,然后再进行判断.29.29是()A.奇数,也是质数B.偶数,也是质数C.合数【分析】在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再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做合数,由此求解.【解答】解:29不是2的倍数,是奇数;29的因数只有1和29两个,是质数;所以29既是奇数,也是质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奇数、质数的意义.30.某班的学生无论分成6人一组或4人一组,都刚好分完,则下列()可能是这个班的人数.A.30人B.60人C.40人D.42人【分析】求这个班的人数即求4和6的公倍数,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写出4和6的公倍数,然后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4=2×2,6=2×3,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48,6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应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31.100以内3和5的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A.75B.90C.95【分析】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奇数的特征:个位上是5,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据此找符合条件的数即可.【解答】解:在100以内,即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7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在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大奇数,需符合的条件:个位上是5,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32.a+3的和是奇数,a一定是()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分析】根据偶数、奇数的性质: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3的和是奇数,因为3是奇数,和是奇数,所以a一定偶数,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偶数与奇数的性质及应用.3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 的因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由此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可知: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2×25=5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34.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A.6B.12C.24D.144【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它的因数,这个数是1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注意一个数的因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5.两个不同的自然数(0除外)的公因数一定()公倍数.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分析】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一定比它们的公倍数小,这是正确的,可以举例证明.【解答】解:2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1<6,2和4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4,2<4,所以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一定比它们的公倍数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36.从0、1、4、5这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三位教,有()种不同的组法.A.2B.3C.4D.5【分析】根据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末尾必须是0或4;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可知: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据此解答.【解答】解:从0、1、4、5这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三位教,有:150、510、504、450、540,所以共有5个不同的组法;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2、3的倍数特征,注意本题要先满足个位是0或4,就是满足是2和5的倍数,然后再满足是3的倍数,即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37.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A.18B.36C.40【分析】18的因数有:1、2、3、6、9、18共6个因数;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共9个因数;40的因数有1、2、4、5、8、10、20、40共8个因数,由此可得出36的因数的个数最多.【解答】解:由分析可知,18,36,40这几个数,36的因数个数最多,故选:B.【点评】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出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即可得出结论.38.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A.18B.20C.75D.60【分析】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必须满足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即个位上必须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能被3整除;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满足个位上是0的只有20和60,再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看能否被3整除.20,2+0=2,不能,60,6+0=6,能.所以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60,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的综合运用.39.甲数×3=乙数,(甲、乙是非0自然数),乙数是甲数的()A.倍数B.因数C.自然数【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 的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甲数×3=乙数,所以乙数÷甲数=3,即甲数是乙数的因数,乙数是甲数的倍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六、解决问题.40.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小朋友人数不少于2人)【分析】根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的方法,求出32的因数有哪些,根据题意可以找到平均分给多少个小朋友,由此解答.【解答】解:32的因数有:1,2,4,8,16,32.根据题意不可能分给1个小朋友,因此可以平均分给2,4,8,16,32个小朋友.答: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2,4,8,16,3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根据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41.小红到超市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同样的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35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分析】根据题意,列式算一算平均每本日记本多少钱,也就是把35平均分成3份,求每一份是多少,求出每本日记本的单价,再确定对不对即可.【解答】解:元;因为每本日记本的单价不可能是循环小数,所以小红认为不对,是正确的;答:每本日记本的单价不可能是循环小数,所以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点评】解决此题也可以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即看一看35是不是3的倍数,因为3+5=8,8不是3的倍数,所以35就不是3的倍数,因此确定小红认为不对的观点是正确的.42.菲菲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记为:ABCDEFGH.已知: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E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F只有因数1和5,G是8的最大因数,H是6的最小倍数.【分析】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1;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就是0;10以内最大的合数是9;只有因数1和5的数是5;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它本身.【解答】解:由分析可知:A是2,B是4,C是1,D是0,E是9,F是5,G是8,H是6,所以这个数是:24109586.【点评】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应使学生注重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43.小丽写了这样的一个算式让小军判断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2+3+…+993,小军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那么,你认为结果应是奇数还是偶数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24分)1.18的因数有( )个,其中质数有( )个。

2.已知a=2×2×5,b=2×5×7,则a 与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分数单位是 的最小假分数是( ),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4. 小华10天看完一本300页的书,平均每天看书( )页,占全书的( )。

5.如图,时针从“6”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到“9”;时针从“3”绕中心点( )方向旋转90°到“12”。

6.把3.42、 、3 、3.042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7.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

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

8. 右侧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9.一瓶绿茶容积约是500(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10( )。

10. 60000cm 3=( )dm 3=( )L11. 比 多( )个 。

12. 年有( )个月。

13.用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同一个顶点上的三根铁丝的长度分别是30cm 、815172091571541514320cm 、10cm ,则一共用了( )cm 铁丝。

(接头处不计)14. 小明要给31个同学打电话通知到校上课,假如每打一人要1分钟时间,最少要用( )分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 1.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木块。

A 、9B 、8C 、7D 、62.下面关于 和 这两个分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最简分数 B 、分数单位相同 C 、分数大小相同 D 、都是带分数3.一张单人课桌抽屉的长、宽、高分别是50cm 、30cm 、13cm ,这样的一张单人课桌抽屉里面最多能放( )个棱长大约是1dm 的粉笔盒。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等级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
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
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的图形中左图是右边哪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呢?()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
看到,从上面看到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共有()种搭法。

A.3
B.6
C.7
三、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018-2019学年期末测试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018-2019学年期末测试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期末数学复习试卷(3)一、我会填空.1.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有、和.2.数a是自然数,它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最小的倍数是.3.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8.75dm3=L=ml=cm3750ml=L(分数)0.85dm2=cm2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质数.6.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7.在7.2、5.6、5.6、8.3、4.2、6.6、5.6中,众数是.8.===÷=(小数)9.所有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10.36的因数有,这些因数中质数有,合数有;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1.如果自然数A是B的6倍,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1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13.把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14.如图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15.某学校同学们做操,把学生分为10人一组,14人一组,1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学校至少有多少个学生?二、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1千克的和4千克的比较()A.一样重B.1千克的重C.4千克的重D.无法比较17.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A.1B.甲数C.乙数D.甲、乙两数的积18.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A.B.C.D.19.一瓶墨水大约有()A.60ml B.60L C.60dm3 D.60m3 20.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21.是假分数,是真分数,那么a的值是()A.9B.10C.11三、我会计算.22.直接写出结果.+=1﹣=﹣=﹣=+=+=﹣=1+=23.算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6﹣(﹣)9﹣﹣﹣﹣+﹣+10﹣﹣+﹣++++++24.解方程x﹣(+)=2x+=﹣x=1﹣25.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1)(2)五、我会解决问题.26.小红、小刚和小军参加了少年宫举办的“快乐暑假”夏令营活动,小红每隔2天参加一次活动,小刚每隔4天参加一次活动,小军每隔5天参加一次活动,他们如果在7月10日在少年宫相遇,那么下一次几月几日相遇?27.小明阅读一本课外读物,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周读了这本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读?28.王阿姨用一根长3米的彩带包装礼品盒,第一次用去了米,第二次用去了米,第三次用去了米,一共用去了多少米?还剩几分之几?29.在公路“村村通”建设中,王庄村计划投资修建一条长3km的水泥公路,公路设计标准为:路面宽4.5m,厚30cm,每方混凝土造价420元.请你为王庄村预算一下,至少要准备多少万元资金?30.一个长方体铁皮桶长5米,宽0.8米,高0.4米,它能装水多少升?做这个铁皮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铁皮厚度不计)31.同学在春游登山活动中,上山每小时走4千米,用了3小时;下山速度快些,只用了2小时.那么在这次登山活动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2.五年一班有学生48人,其中有女生28人,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米,还剩.这根绳子长多少米?34.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期末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甲、乙反思的时间各占他们学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附属小学五年级(下)期末数学复习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填空.1.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析】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多种,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有三种形式:平移、旋转、轴对称.【解答】解:由分析知: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旋转、轴对称.故答案为:平移,旋转,轴对称.【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平时应多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数a是自然数,它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a,最小的倍数是a.【分析】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数a是自然数,它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a,最小的倍数是a.故答案为:1,a,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本题可以把这个结果当作结论记住.3.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990.【分析】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一定是0要保证这个三位数最大,所必须使百位上的数最大,是9,十位上的数也是9即可所以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990.故答案为:99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时是2、3、5的倍数特征,注意牢固掌握2、3、5的倍数特征,并能灵活运用.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8.75dm3=8.75L=8750ml=8750cm3750ml=L(分数)0.85dm2=85cm2【分析】(1)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立方厘米与毫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2)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3)高级单位平方分米化低级单位平方厘米乘进率100.【解答】解:(1)8.75dm3=8.75L=8750ml=8750cm3(2)750ml=L(分数)(3)0.85dm2=85cm2.故答案为:8.75,8750,8750,,85.【点评】本题是考查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面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单位,再添9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质数.【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2,2﹣=,所以再添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所以再添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5,9.【点评】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其就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带分数除外)6.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分析】根据正方体表面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平方,体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立方求解即可.【解答】解: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扩大2×2=4倍,体积扩大2×2×2=8倍.故答案为:4,8.【点评】考查了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棱长的关系,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7.在7.2、5.6、5.6、8.3、4.2、6.6、5.6中,众数是 5.6.【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此观察题中数据即可解题.【解答】解:在7.2、5.6、5.6、8.3、4.2、6.6、5.6中,5.6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5.6故答案为:5.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众数的知识解题的能力,掌握众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8.===5÷8=0.625(小数)【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由题意可知第一个分式中分子分母应同时乘5,第二个分式中分母由8变成8+16=24,扩大了3倍,则分子也应该扩大3倍变成15,进而求出分子应该加上15﹣5=1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互化,=5÷8,化成小数是0.62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8=0.625故答案为:5,10,5,8,0.625.【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9.所有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2.【分析】分母是8的真分数的分子分别是1、2、3、4、5、6、7,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其中分子是1、3、5、7时是最简分数,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即可求出它们的和.【解答】解: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是考查真分数、最简分数、单位分数的加法等.关键是根据真分数、最简分数的意义确定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10.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这些因数中质数有2、3,合数有4、6、9、12、18、3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分析】据因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解答】解:36的所有因数有:1、2、3、4、6、9、12、18、36,2、3是质数,4、6、9、12、18、36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故答案为:1、2、3、4、6、9、12、18、36;2、3;4、6、9、12、18、36;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质数与合数意义的理解和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质数与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定义的.11.如果自然数A是B的6倍,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A,最大公因数是B.【分析】如果A=6B,那么A÷B=6,即A能被B整除,说明A是B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A÷B=6,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最大公因数是B.故答案为:A,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1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由此可知:分子比分母小1的分数为最大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为最小假分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其中最大真分数是;分数单位是的假分数有:,其中为最小假分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利用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13.把两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50平方厘米,体积是250立方厘米.【分析】因为是正方体,所以不管这两个正方体如何拼,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小都相等;体积也都相等;只要计算出其中的一种情况,即可;假设是左右拼,则拼成的长方体的长为5×2=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5厘米,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和“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分别代入数字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5×2=10(厘米),表面积:(10×5+10×5+5×5)×2=250(平方厘米);体积:10×5×5=250(立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50平方厘米,体积是25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250平方厘米,250立方厘米.【点评】此题应先根据题意,进行拼组,得出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14.如图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三个正方形,上层左右各一个;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4行:上面两行各一个正方形靠右,第三行3个正方形,第四行1个正方形靠左边;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四列:一三列各2个正方形,二四列各1个正方形,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填空如下:故答案为:正,左,上.【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立体图形的认识.15.某学校同学们做操,把学生分为10人一组,14人一组,1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学校至少有多少个学生?【分析】都恰好分完,说明学生数是10、14、18的公倍数,求出10、14、18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解:10=2×5,14=2×7,18=2×9,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5×7×9=630;说明最少有630人.答:这个学校至少有630人.【点评】先理解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出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是最少的学生数.二、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1千克的和4千克的比较()A.一样重B.1千克的重C.4千克的重D.无法比较【分析】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分别求出1千克的、4千克的各是多少千克,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千克),4×=(千克),千克=千克,答:1千克的和4千克的一样重.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17.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A.1B.甲数C.乙数D.甲、乙两数的积【分析】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答】解:因为甲数是乙数的倍数,所以乙数是较小的数,甲数是较大的数,所以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乙;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18.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A.B.C.D.【分析】先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加,求出全班的总人数,再用女生的人数除以全班的总人数即可求解.【解答】解:22÷(23+22)=22÷45=答:女生占全班人数的.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一个基本类型: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19.一瓶墨水大约有()A.60ml B.60L C.60dm3 D.60m3【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瓶墨水的容积用“毫升”做单位.【解答】解:一瓶墨水大约有60毫升;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0.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分析】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解决本题,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也就是只要是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外的1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合数.【解答】解:质数×质数=积,积是两个质数的倍数,这两个质数也就是这个积的因数,这样积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这两个质数,所以它们的积一定是合数;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而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21.是假分数,是真分数,那么a的值是()A.9B.10C.11【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当分子是分母的整数倍是,分数能化成整数.据此解答.【解答】解:是假分数,是真分数,那么a的值是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完成时要根据相关知识占的定义及意义及所给分数的分母进行分析,以确定a的取值.三、我会计算.22.直接写出结果.+=1﹣=﹣=﹣=+=+=﹣=1+=【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再计算.【解答】解:+=1﹣=﹣=﹣=+=+=1﹣=1+=1【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3.算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6﹣(﹣)9﹣﹣﹣﹣+﹣10﹣﹣+﹣+++++++【分析】(1)(5)(7)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2)(3)运用加法的交换律进行简算;(6)(9)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8)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10)运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2)++=++=1+=1;(3)++=++=1+=1;(4)6﹣(﹣)=6﹣=5;(5)9﹣﹣﹣﹣=9﹣(+)﹣(+)=9﹣1﹣1=7;(6)+﹣+=(﹣)+(+)=+1=1;(7)10﹣﹣ =10﹣(+) =10﹣1=9;(8)+﹣+=(﹣)+(+)=+1=1;(9)+++=(+)+(+) =1+1=2;(10)++=+(+)=+1 =1. 【点评】考查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即可.24.解方程x ﹣(+)=2x +=﹣x =1﹣【分析】(1)先化成方向,即计算出左边的+=,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加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减,再都除以2求解.(3)计算出右边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都加x ,左、右交换位置,再都减求解.【解答】解:(1)x ﹣(+)=x ﹣=x ﹣+=+x =;(2)2x +=2x +﹣=﹣2x =12x÷2=1÷2x=0.5;(3)﹣x=1﹣﹣x+x=+x=+x+x=+x﹣=﹣x=.【点评】小学阶段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要注意书写格式:上、下行等号对齐;不能连等.25.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1)(2)【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是一个棱长为0.5cm的正方体,利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3代入数据解答即可;(2)观察图形可知是一个长方体,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 =abh,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1)0.5×0.5×6=1.5(cm2)0.5×0.5×0.5=0.125(cm3)答: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cm2,体积是0.125cm3.(2)(12×8+12×10+8×10)×2=(96+120+80)×2=296×2=592(cm2)12×8×10=960(cm3)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92cm2,体积是960cm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及其计算.五、我会解决问题.26.小红、小刚和小军参加了少年宫举办的“快乐暑假”夏令营活动,小红每隔2天参加一次活动,小刚每隔4天参加一次活动,小军每隔5天参加一次活动,他们如果在7月10日在少年宫相遇,那么下一次几月几日相遇?【分析】小红每隔2天参加一次活动,也就是3天参加一次活动,小刚每隔4天参加一次活动,也就是5天参加一次活动,小军每隔5天参加一次活动,也就是6天参加一次活动,因为3、5、6的最小公倍数是30,所以下一次就是20天后一起去的,据此解决即可.【解答】解:2+1﹣3,4+1=5,5+1=6,因为3、5、6的最小公倍数是30,7月10日在少年宫相遇,30天后就是8月9日.所以下次8月9日相遇.答:下一次8月9日相遇.【点评】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运用,注意理解题意,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和日期的推算.27.小明阅读一本课外读物,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周读了这本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读?【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周读了这本书的,用1依次减去两周读的分率,即可求出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读.【解答】解:1﹣﹣=﹣=答:还剩下没有读.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再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解.28.王阿姨用一根长3米的彩带包装礼品盒,第一次用去了米,第二次用去了米,第三次用去了米,一共用去了多少米?还剩几分之几?【分析】第一次用去了米,第二次用去了米,第三次用去了米,把三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一共用去了几米,再用3米减去用去的长度,求出剩下的长度,再用剩下的长度除以3米,即可求出还剩下几分之几.【解答】解: ++=+ =1(米)(3﹣1)÷3=2÷3=答:一共用去了1米,还剩.【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29.在公路“村村通”建设中,王庄村计划投资修建一条长3km 的水泥公路,公路设计标准为:路面宽4.5m ,厚30cm ,每方混凝土造价420元.请你为王庄村预算一下,至少要准备多少万元资金?【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 =abh ,把数据代入公式可求水泥公路的体积,再乘以每方混凝土造价即可解答.【解答】解:3千米=3000米30厘米=0.3米3000×4.5×0.3×420=4050×420=1701000(元)1701000元=170.1万元答:至少要准备170.1万元资金.【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0.一个长方体铁皮桶长5米,宽0.8米,高0.4米,它能装水多少升?做这个铁皮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铁皮厚度不计)【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求能装水多少升,再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由此列式解答.【解答】解:5×0.8×0.4=1.6(立方米),1.6立方米=1600立方分米=1600升;5×0.8+(5×0.4+0.8×0.4)×2=4+(2+0.32)×2,=4+2.32×2,=4+4.64=8.64(平方米);答:它能装水1600升,做这个铁皮桶需要铁皮8.64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容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求容积时注意体积单位和容积的换算.31.同学在春游登山活动中,上山每小时走4千米,用了3小时;下山速度快些,只用了2小时.那么在这次登山活动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上山的速度乘以用的时间,求出山脚到山顶的距离是多少;然后把上山和下山的时间求和,求出上山、下山一共用了多少小时;最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山脚到山顶的距离的2倍除以小刚上山、下山用的总时间,求出在这次活动中,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解答】解:4×3×2÷(3+2)=24÷5=4.8(千米)答:在这次登山活动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走4.8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上山、下山一共用了多少小时.32.五年一班有学生48人,其中有女生28人,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根据题意,把全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作除数),直接用除法解答即可.【解答】解:(48﹣28)÷48=20÷48,=,=;答: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点评】此题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一般情况“占”、“是”、“比”、“相当于”,这些关键词后面的数量是看作单位“1”的数量,直接用除法解答.3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米,还剩.这根绳子长多少米?【分析】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作单位“1”,截去两次后,还剩,说明两次截去总长的(1﹣);用“+”计算出两次共截去多少米;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34.下面两个统计图反映的是甲、乙两位同学期末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甲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乙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甲、乙反思的时间各占他们学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3)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分析】(1)在折线统计图中,线变化幅度较大的成绩提高的快;在条形统计图图中,直条短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分别求出它们学习的总时间,用反思的时间除以总时间就是反思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3)根据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的效果来回答.【解答】解:(1)从折线统计图看出甲的成绩提高得快.从条形统计图看出乙的反思时间少一些.(2)甲:3÷(5+4+3),=3÷12,=;乙:2÷(5+5+2),=2÷12,=;答:甲的反思时间占总时间的,乙的反思时间占总时间的.(3)我喜欢甲的学习方法,因为甲的方法用于反思的时间较长一些,更利于找出不足,容易提高成绩,学习效果较好.【点评】本题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通过坐标轴以及图例等读懂本图,根据图中所示的数量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1.(3分)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4.一台电视机的体积约50.一个矿泉水瓶的容积是550.2.(2分)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3.(3分)==÷10=(填小数)4.(4分)毫升=3.02升1.2立方米=立方分米980立方厘米=升=立方分米5.(4分)在横线上填上“>”、“<”或“=”.14÷50.15 6.(2分)有1个小正方体的魔方,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7.(2分)如果A是B的6倍(A、B都是非O自然数),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8.(2分)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绳长的,每段长米.9.(1分)有9瓶水,其中8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略重一些),至少称次,能保证求出这瓶盐水.10.(1分)学校试验室有一个长方体水槽,从里面量,它的底面积是12.6dm2,高是5dm,这个水槽最多能装水dm3.二、判一判.(下面说法正确的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11.(1分)一个自然数a有三个因数,这个自然数a一定是合数.(判断对错)12.(1分)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判断对错)13.(1分)如果是一个假分数,则x一定大于13.(判断对错)14.(1分)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和体积都扩大到原来的9倍.(判断对错)15.(1分)若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判断对错)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每题1分)16.(1分)两个奇数的和()A.一定是奇数B.一定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D.无法确定17.(1分)的分子增加9,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变为()A.9B.12C.1618.(1分)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m,第二根截去绳长的,哪根截去的多?()A.第一根B.第二根C.不能确定19.(1分)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厘米.A.25B.50C.10020.(1分)李师傅用木条做一个长8cm,宽4cm,高5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长的木条.A.17cm B.34cm C.68cm四、算一算.(32分)21.(8分)直接写出得数.+=﹣=+=1﹣=﹣=+=1﹣=++=22.(12分)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3)﹣(﹣)(4)﹣﹣23.(6分)解方程.(1)x+=(2)2x﹣=24.(6分)列式计算.(1)6除以1.5的商,加上3,再乘以3,积是多少?(2)一个数加上的和,再减去,差是,这个数是多少?五、能力展示.(每题4分,共8分)25.(4分)分别画出三角形AOB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和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6.(4分)如图是某公司2017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填空.(1)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2)12月收入和支出相差万元.(3)2017年平均每月支出万元.六、解决问题.(26分)27.(5分)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这一天,书店标价为15元一本的《趣味数学》售价为12元.每本书的售价是标价的几分之几?28.(5分)一瓶果汁2升,爸爸喝了这瓶果汁的,妈妈喝了这瓶果汁的,剩下的是这瓶果汁的几分之几?29.(5分)已知一包糖果不足50颗,平均分给12个人正好分完,平均分给16个人也正好分完,这包糖果共有多少颗?30.(5分)学校要粉刷多媒体教室,经测量多媒体教室的长是9米,宽是7米,高是3米,门窗面积是12.6平方米.求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6分)小明用排水法测一块石头的体积,他先向棱长2dm的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些水,量得水深15cm,再把这块石头放入水中(如图),这时量得容器内水深18cm.请你帮他求出这块石头的体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1.【解答】解: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4 平方米.一台电视机的体积约50 立方分米.一个矿泉水瓶的容积是550 毫升;故答案为:平方米,立方分米,毫升.2.【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10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10.3.【解答】解:==6÷10=0.6故答案为:12,6,0.6.4.【解答】解:3020毫升=3.02升1.2立方米=1200立方分米980立方厘米=0.98升=0.98立方分米;故答案为:3020,1200,0.98,0.98.5.【解答】解:<1<4÷5>=0.15故答案为:<,<,>,=.6.【解答】解:6×6×6=216(平方厘米);6×6×6=216(立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体积是216立方厘米.故答案为:216,216.7.【解答】解:由题意得,A÷B=6,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最大公因数是B.故答案为:A,B.8.【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长是:5×=(米).故答案为:,.9.【解答】解:将9瓶水分成3、3、3三组,第一次称量找出有次品的那组,再称量一次即可找出,这样只需称量2次即可找出次品.故答案为:2.10.【解答】解:12.6×5=63(dm3)答:这个水槽最多能装水63dm3.故答案为:63.二、判一判.(下面说法正确的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11.【解答】解:一个自然数有三个因数,即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根据质数与合数的定义可知,这个数一定是合数,所以一个自然数a有三个因数,这个自然数a一定是合数,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2.【解答】解: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3.【解答】解:如果是一个假分数,则x一定大于或等于30;所以原题解答错误;故答案为:×.14.【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3=9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3×3=27倍.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和体积都扩大到原来的9倍.此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5.【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这个数是2和3的公倍数,因为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若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正确,故答案为:√.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每题1分)16.【解答】解: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故选:B.17.【解答】解:分子由3变为3+9=12,扩大了12÷3=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扩大4倍,分母应该乘以4,变为:4×4=16.故选:C.18.【解答】解:当这两根绳子长都是1米,1米的=米,两根截去的同样长;当这两根绳子长都小于1米,小于1米的<米,第一根截去的长;当这两根绳子长都大于1米,大于1米的>米,第二根截去的长.由于这两根绳子的长度不确定,因此,也不能确定哪根截去的多.故选:C.19.【解答】解:5×5×2=50(平方厘米)答:表面积减少了50平方厘米;故选:B.20.【解答】解:(8+4+5)×4=17×4=68(厘米)答:至少需要68厘米长的木条.故选:C.四、算一算.(32分)21.【解答】解:+=﹣=+=11﹣=﹣=+=1﹣=++=122.【解答】解:(1)+++=(+)+(+)=1+=1(2)+﹣=﹣=(3)﹣(﹣)=﹣=(4)﹣﹣=﹣(+)=﹣1=23.【解答】解:(1)x+=x+﹣=﹣x=(2)2x﹣=2x﹣+=+2x=32x÷2=3÷2x=1.524.【解答】解:(1)(6÷1.5+3)×3=(4+3)×3=7×3=21答:积是21.(2)+﹣=﹣=答:这个数是.五、能力展示.(每题4分,共8分)25.【解答】解:分别画出三角形AOB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三角形A′O′B′)和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三角形A″O″B″):26.【解答】解:(1)4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7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2)80﹣50=30(万元)答:12月收入和支出相差30万元.(3)(20+30+10+20+20+30+20+30+40+50+40+50)÷12=360÷12=30(万元)答:2017年平均每月支出30万元.故答案为:4,7,40,30.六、解决问题.(26分)27.【解答】解:12÷15=答:每本书的售价是标价的.28.【解答】解:1﹣﹣=﹣=答:剩下的是这瓶果汁的.29.【解答】解:12=2×2×316=2×2×2×2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8 48<50,所以这包糖果共有48颗;答:这包糖果共有48颗.30.【解答】解:9×7+9×3×2+7×3×2﹣12.6=63+54+42﹣12.6=159﹣12.6=146.4(平方米)答:需要粉刷的面积是146.4平方米.31.【解答】解:2分米=20厘米20×20×18﹣20×20×15=7200﹣6000=1200(立方厘米)答:石头的体积是1200立方厘米.。

2018-2019年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年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21~2021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五年级数学试卷一、认真读题,仔细填空〔22分,1~14题每空0.5分,15题每空1分〕 1、0.36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

2、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75,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份,红气球占〔 〕份。

3、95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4、在工程上,1m 3的沙石、土等均简称为〔 〕。

5、()9=43=()36=12÷〔 〕=〔 〕〔填小数〕6、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袋饼干2千克,吃了这袋饼干的52,还剩下这袋饼干的〔 〕,假设吃了52千克,还剩下〔 〕千克。

8、在43,85,21,56,0.625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和〔〕相等。

1是〔〕分数,读作〔〕。

9、3810、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木条占全长的〔〕。

11、一组数据12,14,12,12,16,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用〔〕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更适宜。

12、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14、填上适宜的单位名称。

小明家客厅占地面积约50〔〕学校旗杆高约15〔〕一块橡皮擦的体积约8〔〕汽车油箱容积约24〔〕15、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dm,宽是5dm,高是3dm,它的棱长总和是〔〕dm,占地面积是〔〕dm2,外表积是〔〕dm2,体积是〔〕dm3。

二、仔细推敲,认真诊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题1分,共10分〕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根本性质。

〔〕2、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外表积和体积相等。

〔〕3、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4、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word无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word无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word无答案)一、填空题(★★) 1 . 仔细看图,填图号.(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________(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________(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________(★★) 2 . 在4×5=20中,________是________的倍数,________是________的因数。

(★★) 3 . 42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质数有(______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4 . 从0、5、6、7四个数中任意抽出3个,每小题组成3个不同的三位数:(1)奇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朋友每天要饮水1100(___________),操场的占地面积约有20000(__________),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30(_________),游泳池中的水约有1000(____________)。

(★★) 6 . 把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_________)。

(★★) 7 .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是6 cm,宽是5 cm,高是4 cm,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____)cm,表面积是(____)cm 2,与长方体比较,(_____)的体积比较大。

(★★) 8 . 把一个体积是1.6 dm 3的铁块放入一个装有水的正方体容器中,水面上升了4 cm,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积是(____)L。

(★★) 9 .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_____)倍,体积扩大(_____)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期第一阶段水平测试
五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1、平均身高=()÷()
2、一瓶雪碧炊料的容积2.5( ),小明一吃喝了200( )水,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17( )。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3、用两个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则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4、130、140、210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3.0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3升200毫升=()升=()毫升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8、把一个长2米,横截面积是0.5平方米的木块沿长锯成长相等的三段,表面积增加()平方米。

9、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0,乙、丙两数和为25,甲数为()。

10、已知5X+17=32,那么10X+34=( )。

11、甲数是ɑ,乙数比甲数的3倍还多8,甲、乙两数的和是()。

12、1立方分米的1个正方体可以分成()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共长()分米。

评卷人得分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对的打“√”,错的打“×”)6%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体积扩大9倍。

()
2、长方体的6个面中,如果有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其它四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
3、把320分成4份,每份是80。

()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的总和是15厘米。

()
5、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

()
6、把一个表面积为216平方厘米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则每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
1、一个正方体的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倍。

A、4
B、12
C、24
D、2
2、一个水杯最多能装水600毫升,说明这个水杯的()是600毫升。

A、体积
B、容积
C、表面积
3、一段山路长20千米,某人上山时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4千米,
问上、下山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正确的列式是。

()
A、(2+4)÷2
B、20×2÷(20÷2+20÷4)
C、20÷(20÷2+20÷4)
D、20÷(2+4)
4、少先队员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第一小队18人,收集草籽12千克,第二小队
16人,收集草籽10千克,平均每个队收集草籽()千克。

A、(12+10)÷(18+16)
B、(18+16)÷10
C、(18+16)÷2
D、(12+10)÷2
5、10位同学暑假游黄山合影一张应付4.5元,每加洗一张还要付0.5元,这些
同学平均每人应付多少元就能得到一张合影照片?正确的列式是()
评卷人得分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23%)
评卷人得分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
精品word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