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

合集下载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能源一、引言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密切相关。

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不仅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而且对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以及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化学与能源的关系1.化学是能源转化的基础能源转化是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等。

化学作为能源转化的基础,涉及到能源的储存、释放、传输和转换。

化学原理和技术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催化剂、电池、燃料电池等。

2.化学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能源使用过程中能量损失程度的指标。

化学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通过化学合成制备高效催化剂,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通过化学原理优化电池结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等。

3.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三、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化石能源的化学利用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学在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高效催化剂,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新型燃料,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

2.化学在核能利用中的应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化学在核能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核燃料,提高核燃料的利用率;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核废水,降低核废水对环境的影响等。

3.化学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化学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

如通过化学方法制备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通过化学方法优化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普通化学》课件—10化学与能源

《普通化学》课件—10化学与能源

煤焦油:是黑褐色、油状粘稠液体,成分十分复杂,目前以验明的有约 500多种,其中有苯、酚、萘、蒽、菲等含芳香环的化台物和吡啶、喹啉、 噻吩等含杂环的化合物,它们是医药、农药、合成材料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CH4.CO等热值高的可燃性气体,它们燃烧方便, 可用作冶金工业燃料和城市居民生活煤气。此外,焦炉气中还含有乙烯、 苯、氮等。焦炉气可用来合成氨、甲醇、塑料、合成纤维等。
褐煤:一般为褐色或黑褐色,合碳量在70一78%之间,挥发分较高,在大气 中易风化破碎,易氧化自燃。一班不宜于远地运输和长久贮存。
烟煤:黑色,与褐煤相比,挥发分较少,吸水性较小,合碳量在78—85%之 间。由于它有一定的粘结性能,适宜于炼焦。焦是冶金工业、动力工业和化 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和燃料。
无烟煤:灰黑色,有金属光泽,致密、坚硬,挥发分少,吸水性也小, 灰分 和硫分都比较低,炭化程度高,合碳总量一股在85%以上,发热值也最大。
(二)石油的炼制 1.分馏
分馏:将原油用蒸溜的方法分离成为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的过程。
根据压力不同可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
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石油产品
2.裂化
裂化:将碳链较长的重质油在高温和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发生分解而成 为碳原子数较少的轻质油的过程。
裂化分成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3.催化重整
(二)煤的主要成分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一种混合物,以有机物为主。
碳:是煤的主要可燃元素, 煤的碳化程度越高,它的含碳量越多。
氢:也是煤的主要可燃元素。其发热值为碳的三倍。和C、S、P结合的 H可以燃烧,这种氢叫做“有效氢”;和O结合生成H2O的氢叫做“化合 氢”,不能燃烧。
水分:随煤的碳化程度不同而异,一般泥煤含水分最多,褐煤次之, 无烟煤最少。(一般低于5%)。水分在煤燃烧时会带走热量,相当于带 走煤的可燃质(可燃成分)。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能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针对训练3(2016·威海)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 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火眼金睛】
易错点1 有关着火点、燃烧、爆炸的认识 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B.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 【点拨】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不能改变 ;气球的爆炸、轮胎的爆炸都是物理变化。高层住 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氧气充足, 燃烧的更旺。
常见的易燃物:硫黄、白磷、红磷、酒精、汽油、煤气 常见的易爆物:H2、CO、CH4、KClO3、NH4NO3 煤:含有碳、氢、氮、硫、氧等元素(煤 三大 气主要成分为H2、CO、CH4等) 化石 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燃烧与 燃料 石油炼制的燃料主要有:汽油、煤油和柴油 利用 无色无味比空 气轻难溶于水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 ) 的气体 可燃性: 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能源 新能源
7.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森林着火,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已形成 隔离带。 (2)油锅中油着火,盖上锅盖;用登帽盖灭酒精灯; 酒精在试验台上着火,用湿布盖灭,都是利用了隔 绝空气的原理。 (3)建筑物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4)常见的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①液态CO2灭火器 扑灭图书、珍贵设备的失火;②干粉灭火器 扑灭 油、气等失火;③泡沫灭火器 扑灭木材、布料 的失火;④含有水的灭火剂,不能用来扑灭电器的 火灾。
[学以致用] 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 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第十讲化学与新能源

第十讲化学与新能源

34

阴极﹙氧化作用﹚: Zn(s) + 2OH–(aq)ZnO(s) + H2O(l) + 2e– 阳极﹙还原作用﹚: 2MnO2(s) + H2O(l) + 2e– Mn2O3(s) + 2OH–(aq) 整体反应: Zn(s) + 2MnO2(s)ZnO(s) + Mn2O3(s)
①负极: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电子流出的一极 ②正极: Cu2+ + 2e- = Cu (还原反应) 电子流入的一极 Zn-
e-
A
+Cu CuSO4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极---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液---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路---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自---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0.13

- 0.34

- 0.78

- 0.80

- 1.20

- 1.4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16
Zn → Zn2++ 2eZn2++ 2e-→ Zn
17
氧化电位=0.76V 还原电位=-0.76V
氧化电位
Mg(s)+Ag+(aq)→ Mg2+(aq)+ Ag(s)
2.37 Mg
Mg2+ Zn2+
14
以锌铜电池为例子:
锌铜电池的阳极(anode)与阴极 (cathode)分别是以锌、铜所制 成,其中铜极浸置于硫酸铜溶液 中,而锌极则浸置于硫酸锌溶液 中。电池结构虽然简单,却可产 生约1.1 V的电压值。实验显示: 当锌-铜电池以导线接通时,锌 极会自发性地发生氧化反应 Zn(s)→ Zn2+(aq)+ 2 e-,而产生 电子。产生的电子会从电位较高 的锌极流向电位较低的铜极

化学与能源--能源概述PPT(51张)

化学与能源--能源概述PPT(51张)
2 煤的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遗骸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处于空气 不足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历时万万年或者是千万年,短时 间内无法重演,所以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形成过程:植物残骸堆积、深埋、脱水,形成泥煤,继续失 水,形成褐煤、之后形成烟煤、无烟煤。
3 煤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储存了能量,煤化过程释放
b 煤的焦化(干馏)---将煤置于隔绝空气的封闭炼焦炉内加热, 煤分解成固态的焦炭、液态的煤焦油和气态的焦炉气。 焦炭---主要用于炼铁,还可用于制造电石、电极。 煤焦油---黑色油状液体,含苯、酚、萘、蒽等重要化工原 料。 焦炉气---含H2、CO、CO2、CH4、C2H4、NH3、H2S等。
C 煤的液化(人造石油)---原理:煤、石油都含C、H、O,但 煤的分子量是石油的十倍,所以,煤加热裂解,由大变小, 得到燃料油,仍在试验阶段。
• 2 石油的形成
• 石油是远古时代沉积在海底湖泊中的动植物的遗体, 在海洋条件作用下经过千百万年的漫长转化过程而生 成。
3 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物资,许多国际争端往往同石 油资源有关,现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石油 有关。
OPEC—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13个国家成 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汽油性能的表征——辛烷值
汽油质量用辛烷值表示,因为汽油燃烧时有爆炸性,会降低 汽油的使用效率,其中以C7-C8为主,抗震性能最好的是异 辛烷,将其辛烷值定标为100,抗震性最差性为正庚烷,定 其辛烷值为0。
93号汽油,辛烷值为93,表示它的抗震性能与93%异辛烷7% 正庚烷的混合物相当(并非一定含93%异辛烷) 辛烷值是汽油抗暴性能的间接量度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 1.提高异辛烷的含量(铂铼重整)--直链烃变成带支链的烷 烃异构体; 2.加少量的四乙基铅[Pb(C2H5)2]—1升汽油中加入1ml,辛 烷值可提高10-12。 尾气中的微量含铅混合物已成公害,高度的潜在致癌性。大 气中的铅含量很高,其中97%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目前 市场上主要无铅汽油。

2024能源与化学PPT完整版

2024能源与化学PPT完整版

能源与化学PPT完整版目录•能源与化学概述•传统能源与化学关系•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化学技术•储能技术与新型电池材料研究•节能减排政策背景下产业发展策略•实验设计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01能源与化学概述能源定义及分类能源定义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

能源分类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利用化学反应将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燃烧、电解和光合作用等。

能源转化能源储存能源利用通过化学反应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例如电池、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

利用化学反应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催化剂在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30201化学在能源领域应用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例如新型电池技术、催化剂设计和合成以及碳捕获和储存等。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将继续增加。

同时,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例如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新型储能技术的探索以及碳循环和碳利用的研究等。

02传统能源与化学关系煤炭资源及其利用技术煤炭资源概述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等特点。

煤炭利用技术包括燃烧、气化、液化等多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等领域。

煤炭利用中的化学原理煤炭的燃烧、气化等过程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如碳的氧化、还原等。

03石油天然气利用中的化学原理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利用涉及烃类的裂解、重整、合成等化学反应。

01石油天然气资源概述石油和天然气是另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具有高效、清洁等特点。

02石油天然气加工技术包括炼油、石化、天然气处理等加工技术,可获得各种燃料和化工原料。

石油天然气资源及加工技术核能资源及核化学反应原理核能资源概述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9章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第9章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讨论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存在哪些危害?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中氢气、甲烷、甲醇、一氧化碳、 乙醇等燃料与氧化剂发生反应将化学能直 接转化为电能。 燃料电池的优点: 1 能量转化率高 2 不产生污染性气体 ……
交流与讨论
虽然使用电池能减少大气污染物和 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但随意丢弃废旧电 池,会导致固体废弃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 境的污染.你认为废弃电池应如何处理? 请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2)在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检 查氢气的纯度?如何检查? (3)氢气储存时为什么要远离火源?
课堂练习
B
A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 A 择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 DE ______。
D C
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 BC 择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 EF ______。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C 应选择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 D ______。



• 3.现以锌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 氢气。(1)写出图中发生装置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 试管 铁架台 ①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制取的氢气中常含有少量HCl气体和水分,可 使用下列装置对气体进行净化。 • 气体进出的正确顺序是(填导管口的标号): a→( d )→ ( e )→( b )→( c ) A • (3)收集氢气应选用上图装置中的(填标号)____。
E
F
2、此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 为什么?请改正?
1 2
3
3.用电解方法可以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但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 用其他方法从水中制取氢气,试说明利用太 阳能获得氢气的优点.

化学与能源认识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化学与能源认识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化学与能源认识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化学与能源:认识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概述:化学作为一门探索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对于能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化学能的转化、化学储能技术、化学能源的发电方式和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旨在探讨化学在能源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未来能源形势的影响。

一、化学能的转化化学能的转化是能源领域中的重要过程,常见的化学能转化包括燃烧、电化学反应和核能反应等。

1.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化学能转化的常见形式,通过燃烧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用于供暖、发电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同时,燃烧也伴随着废气的产生,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主要包括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形式。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常见的例子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和锌锰电池等。

燃料电池则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燃料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能、环境友好的特点。

目前燃料电池已在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核能反应核能反应是将核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重要途径,核能在能源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核裂变反应是目前主要的核能来源,通过分裂重核使核能释放,产生大量的热能和中子。

核聚变反应则是模仿太阳的能源产生过程,将轻核聚变为重核,释放巨大的能量。

虽然核能具有巨大的储能量,但也存在核废料处理和安全性等问题。

二、化学储能技术化学储能技术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释放和利用。

常见的化学储能技术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化学储氢等。

1. 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可用电能的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型电池如锂空气电池、固态电池等正在研究和开发中,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能源
摘要:化学与能源从各自诞生之日起就起着相互体现相互促进的作用。

通过上学期专业选修发电厂导论和本学期从分子水平看世界的课程的学习,对化学与能源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及每个时期内二者的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化学能源发展火力发电新能源
(一)化学的发展史和能源化学
古时候,原始人类为了他们的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火。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

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

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食用熟食;继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如发现在翠绿色的孔雀石等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

这样,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人类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

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

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已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丹术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

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

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

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

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

由此可见,化学一开始的产生就是跟能量、能源有着不可磨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通过我们专业的发电厂概论的学习我们知道,直到现在,人们主要使用的化石燃料其本质还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产生高温蒸汽,然后利用蒸汽带动汽轮机转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电能,传送给世界上的千万家庭。

燃烧,就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当然,实际上的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之间的转化并没这么简单,我们在转化过程中还得研究如何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如何减少转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在循环工作中保证催化剂和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转与保养等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都跟化学密不可分。

此外,除了火力发电,新能源也是与化学同在的一个新世纪的重要课题。

之前的新闻中看到科学家们在致力于研究能将水迅速大量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的催化剂,还有的在研究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或者垃圾发电,这些都与化学息息相关。

而且我国也在发展新能源尤其是生
物质能发电的方面有很大进展,全国很多地方电厂都已经引入这一项技术,诸如利用玉米等作物发电等等,已初见成效。

相信随着化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飞速发展,新能源一定能在未来的能源领域里唱起主角戏。

(二)能源产业发展同化学紧密联系
能源、材料和信息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所谓能源是指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人类的文明始于火的使用,燃烧现象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之一,燃烧把化学与能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类巧妙地利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创造了五光十色的物质文明。

一开始是属于柴草时期。

从火的发现到18世纪产业革命间,树枝杂草一直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柴草不能烧烤食物,驱寒取暖,还被用来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紧接而来的是步入了煤炭时期。

煤炭的开采始于13世纪,而大规模开采并使其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则是18世纪中叶的事了。

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煤炭作为蒸汽机的动力之源而受到关注。

第一次产业革命期间,冶金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等的发展,使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占首位。

现在全球的趋势是石油使用居多,但是目前中国由于国内的资源配置等原因,火力发电主要原料仍为煤炭,火力发电也是国内产生电能的主要方式。

根据上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炭火发电会带来诸多方
面的副作用。

煤燃烧的危害主要是由四种:1.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引起,在所有相同质量的传统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中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多,煤中又以褐煤最盛。

同时要注意N2O也是温室气体,由煤燃烧时的氮元素产生,单位体积的危害量是CO2的270倍,由于含量少,被忽视。

2.酸雨,由煤中含有的硫和氮杂质,燃烧生成氧化物,溶于水生成酸雨。

3.富营养化,由氮的杂质生成的氧化物,在自然界中聚集。

4.粉尘。

这些问题不仅给电厂设备、工人健康带来危害,甚至会对整个地球的环境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例如酸雨问题,目前化学上就采用脱硫的技术,生产相对洁净的煤炭以供燃烧:将煤中的硫元素用钙基等方法固定成为固体防止燃烧时生成SO2。

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三)新能源时期的化学
以上谈到的都是化石燃料为主体的传统能源产业中化学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新能源的开发中,化学的作用照样至关重要。

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

在能源和资源方面,未来化学要研究高效洁净的转化技术和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新能源如太阳能以及高效洁净的化学电源与燃料电池等都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能源,这些研究大多都需要从化学基本问题作起,否则,很难取得突破。

以燃料电池为例,由于燃料电池能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
能,因此,它没有像通常的火力发电机那样通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能量形态变化,可以避免中间的转换的损失,达到很高的发电效率。

这种电池由一种或多种化学溶液组成,其中插入两根称为电极的金属棒。

每一电极上都进行特殊的化学反应,电子不是被释出就是被吸收。

发达国家都将大型燃料电池的开发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企业界也纷纷斥以巨资,从事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在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得燃料电池即将取代传统发电机及内燃机而广泛应用于发电及汽车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要的新型发电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空气污染及解决电力供应、电网调峰问题,2MW、4.5MW、11MW成套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已进入商业化生产,各等级的燃料电池发电厂相继在一些发达国家建成。

燃料电池的发展创新将如百年前内燃机技术突破取代人力造成工业革命,也像电脑的发明普及取代人力的运算绘图及文书处理的电脑革命,又如网络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的信息革命。

燃料电池的高效率、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易维护以及低成本的潜能将引爆21世纪新能源与环保的绿色革命。

如今,在北美、日本和欧洲,燃料电池发电正以急起直追的势头快步进入工业化规模应用的阶段,将成为21世纪继火电、水电、核电后的第四代发电方式。

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外的迅猛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现在它已是能源、电力行业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化学在我们生活中很多重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的发展往往代表着人类科技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学与能源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