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养老保险将可衔接转换 缴满15年成界线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文献研究

我国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文献研究

我国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文献研究【摘要】2012年11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职保、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三大养老保险将实现城乡衔接转换,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但也不应忽视转移接续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本文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梳理,以期为转移接续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一、国内研究现状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必要性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缓解不断加剧的养老压力、促进制度公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颜令帅等,2012)。

[1]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呈自我封闭并缺乏协调性的残缺体系,转移衔接机制尚未形成(吴君槐,2011),[2]特别是在项目设置、指导思想、项目的具体设立(包括选择模式、覆盖对象、缴费标准、支付水平)方面(刘苓玲,2008)。

[3]这种城乡断裂的保障状况,一方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侵蚀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社会保障资金大量涌向城市,广大农民无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黄英君、郑军,2010);[4]另一方面,影响了劳动力流动,特别是跨区域就业群体的流动,造成人为的不公(何文炯,2010)。

[5]而近年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农村居民的相对地位进一步弱化,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风险的累积。

因此,检讨目前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缺失,寻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转移接续的模式和路径,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樊小钢,2004)。

[6]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方案及路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将走向合并,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成为必然趋势。

潘怀明,谢娟娟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对接提出了见解,认为包含平行对接和纵向对接两个方面的含义。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为了解决劳动者跨行业流动过程中,尤其是进城务工劳动者的养老保险权益问题,国家还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

根据2014年2月24 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达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就行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就行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就行?误区!2010-01-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中小] 收藏推荐打印短短1个小时,三部热线一直电话不断,大伙“抱怨”打不进来——本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专场热线26日10时准时开通,147位读者来电,平均每2分钟接听一位读者电话,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缴纳、接续、转移问题,做客本报的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副主任万斌、业务一处处长陈福华、业务二处处长董曙辉,均为读者一一解答。

虽然,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能接听的读者咨询量很有限,但很多读者来电咨询的问题大体一致,为此本报记者还专访了有关专家,就读者集中反映的疑难问题进行了了解。

养老保险转移也有条件在众多读者来电中,关于国家最新出台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咨询最多,由于该《办法》规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从而彻底打破了养老保险地域间的阻碍。

不过,在办理转移的过程中,也有特殊情况。

江西省社保中心副主任万斌告诉记者,包括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再有,对于年满50周岁的男性和年满40周岁的女性,除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调动之外,原则上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至户籍地以外。

当他们跨地区流动就业时,可在新就业参保地建立临时养老保险账户。

此外,对于达到领取养老金条件时,养老保险缴费在当地(非户籍地)未满10年的劳动者,办理转移也针对个人不同情况,有不同的限制。

欲办理转移业务者可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具体情况。

办理转移分四步走热线接听过程中,也有读者提出,办理转移业务需要哪些手续和程序。

江西省社保中心业务一处处长陈福华告诉记者,如果一市民以前在南昌工作,而后又去了北京,那么申请转移步骤是:开具凭证在南昌开具参保缴费凭证。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大病医疗亟待解决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大病医疗亟待解决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大病医保亟待解决【背景链接】近年来因为发生医患矛盾,少数患者家属在医院内挂横幅、设灵堂甚至行凶等行为确实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干扰了医院的正常秩序。

2012年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的《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今后,医闹、号贩将受治安处罚甚至被究刑责。

8月30日,《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

在基本医保已报销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再次报销,要求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医闹的出现。

【理论根基】“医闹”问题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有少数医生责任心不强,也有些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于医疗行业不太理解,就该算是医方的责任,从而以“闹”之方式或索赔或泄愤。

医患纠纷归根到底是一个医德人文精神的沦落问题,是一个医学事故鉴定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

如果医护人员对患者不是冷漠麻木而是满腔热忱,医疗事故发生以后不是医疗机构“自己给自己鉴定”而是结果公正、令患者家属信服,那么“医闹”必然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了。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

但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制度还不够健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后个人负担仍比较重,存在“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现象。

大病医疗保障是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当中的一块短板。

与此同时,基本医保基金存有不少结余,累计结余规模较大。

有必要设计专门针对大病的保险制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大病保障。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

有利于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利于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23养老保险最新政策

2023养老保险最新政策

2023养老保险最新政策2023养老保险政策养老保险政策中,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15年,也就是说,要交够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如果没有交够15年,则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

现在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按照今年即将出台的“迟退休规定”,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都为65周岁。

养老保险断交怎么办1.若还未达法定退休年龄,可以申请补缴;2.若已达退休年龄,则:(1)如果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那么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然后再按规定享受养老待遇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参保人是在社保法实施(2011年7月1日)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满15年的,那么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此外,参保人还可以申请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规定享受养老待遇;(2)如果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则对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人群,在《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印发之日(2014年4月21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待遇的,可无需缴费,从上述意见实施之月起,即可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若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那么还应当逐年缴费,不过也允许补缴(补缴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但是累计补缴的年限不得超过15年;(3)如果是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则一个缴费年度内,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行调高已缴费月份的基数并进行补缴,但不允许跨年补缴;如果灵活就业人员已达退休年龄,但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未达15年,则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若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满15年的,那么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多少钱划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有很多,不同的档次需要缴纳的费用不同,具体交多少钱划算得根据大家的实际需求来看。

1、如果大家是想要尽快的拿回本钱,就可以选择较低的档次来进行缴纳。

这样需要缴纳的保费比较少,退休之后回本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拿到手的养老金是比较少的。

解读基本养老保险“缴十延五”政策

解读基本养老保险“缴十延五”政策

解读基本养老保险“缴十延五”政策2013-10-15 08:57:15 中国开平网余映意基本养老保险“缴十延五”是江门地区实施对符合缴费条件的城乡居民,允许一次性缴纳不超过10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再逐月延续缴费直至满15年,按有关规定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项惠民政策。

【适用对象】具有开平市户籍,且2013年12月31日前年龄为男50周岁以上(即1963年12月31日前出生),女45周岁以上(即1968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城镇和农村居民。

【一次性缴费年限】根据个人经济能力申请办理一次性缴纳不超过10年的养老保险费,但一次性缴费的年限和原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军龄、补缴年限、转移年限)累计不超过10年。

【缴费标准】“缴十”一次性缴费费用:缴费基数为2013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1715元,缴费比例为20%,即343元/月,一次性缴费10年费用为41160元;“延五”每月所需费用: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当期养老缴费基数下限×20%,2013年社保年度月缴费金额为396.8元。

以后,随每个社保缴费年度基数的改变而调整。

(具体以社保缴费年度当期的缴费基数计算为准)【待遇享受】享受条件: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可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未满15年的,可延续缴费至满15年后,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延续缴费期间,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仍未满15年的,可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缴费有关规定的通知》(粤人社发〔2011〕37号)规定,以申请趸缴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及年递增5%的幅度为基数,以20%的缴费比例,趸缴余下年限的养老保险费。

【注意事项】已参加了城乡居保(含已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均可以按“缴十延五”申办参保缴费。

西安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转出办理指南

西安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转出办理指南

西安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转出办理指南为了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西安市推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在特定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转出养老保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安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转出办理指南。

一、转出条件根据西安市相关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选择转出养老保险:1.灵活就业人员转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当灵活就业人员自愿转为短时合同工、劳动合同工或正式员工,并确定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转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2.灵活就业人员年满60周岁:当灵活就业人员年满60周岁,同时符合法定退休年龄条件,可以选择转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3.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满15年: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年限累积达到15年,可以选择转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需要注意的是,参保年限不满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继续参保或转入城居保。

二、转出办理流程灵活就业人员转出养老保险的办理流程如下:2.办理申请:携带上述资料前往居住地社区或经办机构提交申请。

填写《西安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转出申请表》并签字。

4.缴费结算:审核通过后,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结清所有的个人养老保险费用,并办理缴费结算手续。

5.确认转出:个人缴费结算完成后,经办机构将办理转出手续,将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转至目标单位或地区。

6.办理转入或退保手续: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意愿,可以选择转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退保。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养老保险转出办理时,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办理时限:转出申请需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及时申请,逾期申请将无法办理。

2.缴费结算:办理转出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清偿所有的个人养老保险费用,否则无法办理转出手续。

3.参保转入:选择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并根据目标单位或地区的规定进行办理。

4.信息变更:在进行转出办理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确保个人身份、户口信息等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三大养老保险将实现城乡衔接转换

三大养老保险将实现城乡衔接转换

三大养老保险将实现城乡衔接转换
、缴费主体、缴费方式、养老金给付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制度模式的不同导致在衔接过程中至少会出现两个麻烦:在新农保向城保转接时,无统筹账户对应转入城保;城保向新农保转接时,统筹基金如何处理是个难题。

虽然城保和新农保针对不同的社会人群,但从其制度性质来讲都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设定准入条件时理应统筹考虑,目前的规定彼此不相顾,不论是城保还是新农保的参保者,都需累计缴费满15 年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那参保人在城保和新农保缴费合计超过15 年,但各自缴费都不满15 年的情况该如何处理?不能简单地讲,这类参保人应分别按照两种制度的规定领取相应待遇,这对于那些城保缴费年限高于新农保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就更加不合理了。

还有,三类养老保险的准入门槛高低不同。

目前城保的缴费负担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不可谓不高,假如只从考虑城市的人口承受能力,要求不能满足城保最低缴费年限的农民工转回新农保,并且只转个人账户不转统筹基金或转少部分统筹基金,那就意味着让农民工承担了城保退休人员的养老责任,并为城镇社保基金积累做出贡献,而其本应享受的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保险权益将遭受严重损失。

这无疑会使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初衷背道而驰。

反之,假如放低城保准入门槛,允许农民工将新农保全部权益转入城保并享受长期待遇,这在未来对城保制度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笔者还注意到,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1998 年才统一的,在1998 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此前没有缴费,但他们的权益也应得到承认,形成了视同缴费。

一旦转移,按照现行规定,只转个人账户部分,转入地要承担其将来的养老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养老保险将可衔接转换缴满15年成界线
[提要]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人社部近日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对于我国现行的三类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

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

参加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含依据有关规定延长缴费年限)的,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新京报讯(记者韩宇明)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人社部近日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2月16日。

《办法》提出,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缴费年限也将明确换算办法。

【适用范围】参保两种以上方可转换
《办法》规定:对于我国现行的三类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

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

需要注意的是,《办法》适用于尚处于缴费期、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已经退休或者按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不需要重新计算待遇,因此不适用《办法》。

《办法》所指的衔接转换主要针对三种情况:职保转为新农保或城居保;新农保或城居保转为职保;新农保和城居保互转。

【转换条件】缴费是否满15年为界线
《办法》规定:参加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含依据有关规定延长缴费年限)的,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解读:人社部表示,这主要是考虑: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制度都规定缴费年限满15年为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条件,而职保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

因此,规定只要满足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无论在新农保或城居保缴费多长时间,都可以转入职保合并计算待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同时引导参保人员长期参保、持续缴费;而对由于各种原因在职保缴费不足15年的,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从职
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由后者发挥“兜底”功能,也避免因职保缴费年限不足而造成参保人员的权益损失。

【转移额度】只转个人账户不转统筹基金
《办法》规定:衔接转换要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随同转移。

但人社部特别说明,由于三类保险制度上的差别,职保向新农保或城居保转移,不转移职保统筹基金。

解读:目前我国三类养老保险制度中,只有职保分为统筹和个人账户。

人社部表示,第一,统筹基金是国家对职保制度的专门安排,基本功能是保障职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新农保、城居保制度中没有这一安排,而另外安排了政府全额支付的基础养老金。

如果职保向新农保或城居保单向转移统筹基金,会导致各项制度资金安排上的不平衡。

第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性质不同,不属于个人所有。

在职保制度内跨地区转移规定要划转12%的统筹基金,是为了适当平衡不同地区之间职保基金的负担,并不直接体现为参保人员的个人权益;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不转移统筹基金,也不影响其个人权益。

【缴费年限】转出职保缴费年限可累加
《办法》规定: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其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可合并累加计算为新农保或城居保的缴费年限。

参保人员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其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的缴费年限不折算为职保缴费年限。

解读:人社部表示,这样规定的基本背景是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间的缴费水平差异很大,一般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

鉴于新农保、城居保转入职保后,其原缴费年限即使折算也对其养老金的计发影响很小,而且个人账户全额转移相对于缴费年限折算对参保人员更有利,因此规定不予折算。

但对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的参保人员,为了避免出现参加职保、新农保、城居保均不满15年而享受不到待遇的情况,规定其各项制度的缴费年限可以合并累加计算,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的权益。

【特别提醒】重复参保缴费要退还本人
《办法》规定:参保人员重复参加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的,若在同一年度内出现重复参保缴费的,清退新农保或城居保重复时段缴费,并将个人缴费相应金额退还本人。

解读:由于缺乏衔接转换,目前我国重复参保现象较多。

国家审计署今年8月的社保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112.42万人重复参加三类养老保险,9.27万人重复领取养老金6845.29万元。

人社部表示,我国的社保制度设计、运行不允许重复参保。

重复参保主要有几个因素:不同制度的实施强度不同,就业人员参加职保属于法定权利和义务,而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目前遵循的是自愿原则;参保缴费的具体规定也不同,如职保为按月缴费,新农保、城居保为按年缴费。

这些都使得重复参保难以避免。

对此,《办法》规定对于重复参保的,优先保留待遇水平较高的职保关系,并将重复参保时段的新农保或城居保个人缴费退还本人,尽可能减少相关人员由此带来的额外缴费负担。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要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职保、新农保、城居保中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

在某一种制度中跨地区转移的参保人员,应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不适用本《办法》。

《办法》适用于尚处于缴费期、未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

已按国家规定领取各制度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由于不需要重新计算待遇,因此不适用本《办法》。

三类转换
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参加职保和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达到职保法定退休年龄(含待遇领取年龄)后,职保缴费年限满15年(含依据有关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按照职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
职保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待达到新农保或城居保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新农保或城居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新农保或城居保跨区衔接
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在缴费期间因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办理新农保和城居保衔接手续的,可在迁入地申请实时办理。

办理流程
申请
由参保人员本人向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书面申请。

审核
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并审核参保人员书面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在15个工作日内,向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出联系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制度衔接条件的,向申请人作出说明。

办理
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联系函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度衔接的各项手续。

办结
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职保、新农保或城居保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转移的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情况及时通知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
缴纳比例:企业缴20%,职工缴8%
账户管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领取条件: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且个人缴费满15年的,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参保人数2.8亿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
实施时间:2009年试点,2020年前实现全覆盖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计3.58亿人参加新农保。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
实施时间:2011年7月试点,2012年实现全覆盖。

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保。

缴费方式:居民缴费、政府补贴
享受待遇:参保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养老金。

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覆盖范围:截至2011年底,27个省份试点,覆盖面约为60%。

待遇支付: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35万居民领取城居保养老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