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有机茶园建设的几点建议
闽东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闽东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闽东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闽东地区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其茶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闽东茶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探讨闽东茶产业的发展。
一、现状1. 产业规模闽东茶产业的规模较大,茶园面积达到了数千万亩,年产量超过了数十万吨。
其中,福建省的产量最大,占据了全国茶叶产量的重要地位。
2. 品质特点闽东茶的品质特点主要表现在口感和香气上。
其茶叶口感鲜爽,回甘持久,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花果香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 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闽东茶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高端茶叶品牌,如武夷岩茶、铁观音等,更是成为了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二、发展对策1. 提高品质提高茶叶品质是闽东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茶园管理、采摘、加工等多个环节入手,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2. 拓展市场拓展市场是闽东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广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销售渠道和销售额,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合作加强合作是闽东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推动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闽东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打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闽东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产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闽东茶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强品质提升、市场拓展、合作创新、品牌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闽东高海拔山区生态茶园建设与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技术研究112021 年 第 04 期茶是宁德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前提,宁德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特点,提出做强包括茶叶在内的“8+1”特色产业,大力推动产业振兴。
2019年,宁德市委出台政策,安排专项资金鼓励茶企、茶农集中连片对低产低质茶园进行品种结构调整。
据统计,2019—2020年全市新植茶园3317公顷,为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打牢基础。
在扶持政策落实过程中,为适应当前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趋向于追求高海拔山区茶叶高品质的需要,提高茶叶生产效益,选择生态优良的高海拔山区开展品种改造成为茶企的首选之一。
但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在定植时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等方面需要给予特别关注。
现结合2年来参与徐家山村、润鸿堂茶业公司和周宁县部分其它高海拔山区茶园建设做法,总结宁德高海拔山区幼龄茶园管理技术,以供借鉴参考。
1 基地选择茶叶生产园地一般选择海拔600m 以上、水土保持良好,周围林木繁茂,生物多样性指数高,附近有可利用的水源,相对集中连片的平缓地带或坡度25度以内的山地。
茶园远离交通要道5km ,与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距离1千米以上,四周有山体、森林、河流等天然屏障或人工防护林体系。
基地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土层有效深度1m 以上,PH 值在4.5~6.5,背风向阳,地下水位1m 以下,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
2 茶园开垦开园前应清除乱石、杂物等,茶园开垦要注重生态保护,山顶及成片林木必须保留,不得损毁;茶园中原有的高大树木只要不影响整体布局均予尽量保留。
茶园进行全园深翻,土壤开垦深度要达到50cm 以上,为后期根系良好生长打好基础;茶园梯台宽度要充足,单行种植宽度不少于1.5m ,双行种植2.5m 以上,为解决用工难用工贵、推广茶园机械应用预留空间。
茶园建设实施方案

茶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茶园建设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茶园建设,能够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套茶园建设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茶农和农业管理者实现茶园的高效管理和优质茶叶的生产。
二、茶园选址茶园选址是茶园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选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茶园地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土壤条件: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以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2.气候条件: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日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3.水源条件:确保茶园周边有可靠的水源供应,以满足茶树的生长需求。
4.交通便利: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茶叶的采摘和运输。
三、茶树品种选择茶树品种的选择是茶园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同品种的茶树有不同的适应性和产量特点。
根据茶叶的用途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树品种,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茶树品种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根据所在地的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茶树品种,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种植。
四、茶园设计和布局茶园设计和布局是茶园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茶园设计和布局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1.茶园面积和形状:根据茶叶需求和经济效益,确定茶园的面积和形状。
一般来说,茶园的面积应合理控制,避免过大或过小。
茶园的形状宜规整,有利于机械化管理和采摘。
2.道路和排水系统:在茶园内设置合理的道路和排水系统,方便茶叶的采摘和管理。
同时,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茶园排水良好,避免土壤水分积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3.种植密度和间距:根据茶树品种和茶叶需求,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
一般来说,茶树的种植密度控制在5000-7000株/公顷,间距控制在30-60厘米左右,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五、茶园管理茶园管理是茶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做好茶园管理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关于加大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于加大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发展茶产业不仅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加强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茶产业发展需求大量的土地、水源、气候等自然资源,因此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对茶园土地流转的支持,优化土地流转市场机制,降低流转成本,减少茶农的经营风险。
其次,加大对茶园水源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应加强对茶产业的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帮助茶农做好种植管理。
二、加强茶产业技术创新支持茶产业技术创新是提高茶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
应加大对茶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茶树新品种培育、茶叶加工技术改进等研发工作。
并加强对茶农的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推广高效耐旱、抗病虫害的茶树品种和种植管理技术,提高茶农的种植技能和生产水平。
此外,还应鼓励茶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三、扶持茶产业品牌建设茶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应加大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同时,加强对茶企的市场推广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还应积极推动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强化茶产业合作交流茶产业是一个具有很强区域特色的产业,各地茶叶品种和工艺各不相同,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了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各地茶产业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经验,推动茶产业的整体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茶产业交流研讨会、组织茶产业考察团等方式,促进各地茶农和茶企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茶产业的统一合作力量。
闽东茶树高产栽培经验

闽东茶树高产栽培经验
黄凎禾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1995(000)007
【摘要】闽东茶树栽培从唐代开始,距今1200多年的历史,栽茶经验丰富。
现全区茶树面积56万亩,年产量达20500吨,茶树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1/3,位居第二。
其栽培经验: 一、茶园选择茶园宜选择集中连片、交通较方便的山坡地,土壤PH值以4.5—6.5为宜,有机质含量高,石灰含量应低于0.2%,且土层深达1米以上,透水、蓄水性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山坡度不超过30度。
茶园先要开辟环山道路,然后开辟等高梯层。
梯层高度一般不超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黄凎禾
【作者单位】宁德地区农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闽东垦区茶树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J], 宋勇
2.闽东地区高香型茶树品种加工名优红茶的关键技术探讨 [J], 陈启英
3.闽东茶树品种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 [J], 张恒劭
4.闽东茶树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预测预报 [J], 郭剑雄;郑其春;王水金
5.闽东地区高香型茶树品种加工名优红茶的关键技术探讨 [J], 陈启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园项目建议书

茶园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名特优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
为了挖掘茶产业的潜力和推动茶叶市场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茶园项目的建议。
二、项目目标1. 开拓茶叶市场:通过建设茶园项目,推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拓展茶叶市场,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 提高农民收入:茶叶种植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农业产业,通过建设茶园项目,可以吸引更多农民参与茶叶种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3. 促进乡村发展:茶园项目的建设会带动当地旅游、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三、项目内容1. 茶叶种植:选取适地适用的优质茶叶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规划茶园的布局,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2. 设施建设:建设茶叶加工厂房、仓储设施等,用于加工、贮存茶叶并确保良好的品控。
3. 茶叶品牌推广: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提升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 旅游配套服务:在茶园周边建设茶艺馆、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提供丰富的茶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茶园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寻找合适的地块。
2. 建设阶段:进行土地整理、设施建设、茶叶种植等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3. 运营阶段:开展茶叶加工、品牌推广、旅游服务等业务,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五、项目效益评估1. 经济效益:茶叶产量和销售收入的提升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2. 社会效益:通过茶园项目的建设,当地茶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3. 环境效益:茶园项目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农田和水环境。
六、项目可持续性分析茶园项目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可持续性:由于茶叶市场需求较为稳定,茶园项目有较高的市场前景和收益保障。
2. 经济可持续性:茶叶种植可以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项目的运营,可持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闽东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要点

林新富 ( 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福安 3 5 5 0 0 0 )
摘要 :从生 态茶 园的内涵说起 ,对 园地建设基本要求 、选择 与规划以及开垦技 术、定植技术和 以及立体复合
种植等方 面作 了详细的介绍。 关健词 :生 态茶 园;建设 ;技术 l 生态 茶 园的 内涵 生态茶 园并非仅指 “ 生 态环境 ”,而是运用生 态学原理 , 有发展前途 的缓坡丘陵地作 为建园基地 。
3 0 c m ,排灌沟 与蓄水沟连接 处要挖积沙坑 。 茶 园面积 较大 的山头 ,在顶层或 每隔 3 — 5 层 的梯层 内侧 , 设2 m 。 的 蓄水池 若 干个 ,与排 灌 水沟 相连 。雨 季可 排 蓄部 分
利用 荒 山及荒 林地 开辟 茶园 是当前 发展 我 区茶叶 生产 基
园地开垦之 前首先要清 理地面 ,将地面零 星树木 、荒草 、 乱 石等 清理 运 出园外 ,凡在 规划 中 园地 四周道路 、水沟 两 旁
蕊 2 0 1 5 年第 四期
属 于 防护 林带 的树 木 都应保 留。对局 部 凹 凸不 平 的地 形,应
从长远利 益考虑 ,宁愿多花 些工夫 ,也要加 以平整 填补 。
以茶树为核 心, 因地 制宣地利 用光 、 热、 水、 土、 气等生态 条件 , 3 . 2 园地规划 合 理配 置茶 园生 态系 统 ,提 高太 阳能 和生物 能 的利用 率 ,促 3 . 2 . 1路 网建设 按 茶树对 气候 等环 境条 件 的要求 ,宜选择 气 候适 宜 ,土 壤酸性 ,土层 深厚 ,山坡坡 度在 2 5 。以 内,相 对集 中连片 ,
磷肥 4 0 — 5 0 k g 。
4 . 2深耕土壤
清 理 地面 后对 土壤 进 行深 耕。缓 坡茶 园开 垦 的关键 是 深
闽东茶叶产销的现状_问题与对策

闽东茶叶产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叶乃绍 陈汉生 姚信恩 (福建省宁德市茶叶协会 福建宁德352100) 1 现状闽东产茶历史悠久,传统名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白毫银针”(白茶)、“天山绿茶”、“太姥绿雪芽”名扬海内外。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69.7万亩,年产毛茶4.51万吨。
有初制茶厂930多家,精制厂760多家,年加工精制茶叶3.43万吨。
茶园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全省的36.04%和36.52%,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
也是我省最主要的绿茶与茉莉花茶产区。
全市毛茶产值6.3亿元,茶叶商品总值达12亿元,年上交财税8500万元。
全市12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直接或间接从事茶叶生产、加工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
是闽东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1.1 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已全面起动宁德市茶树品种结构调整本着“调高、调优、调外”的原则,从2002年起在重点县市、重点乡镇已全面起动。
据了解去冬今春采取改造换种,新植等措施种植高香、优质绿茶、乌龙茶茶园15000亩,种下适制乌龙茶的黄观音、铁观音、茗科一号、丹桂、九龙袍、春兰、白芽奇兰、金萱等新品种5250万株;种下绿茶的早生、高香、高产的“元宵茶”、“春波绿”、“福云20号”等品种1050万株。
如超大集团在千米高山的周宁县浦源种下的1100亩成片新种的乌龙茶,台湾庄先生在周宁的泗桥和礼门乡种下1000亩乌龙茶;福安市政府从财政中拨出50万元购买乌龙茶苗322万株。
支援重点乡、镇、村、场,如甘棠北门、城湖的东口、溪柄的楼下、社口的吉阳、晓阳镇等重点村种植丹桂、金观音、台茶等1500多亩。
霞浦、柘荣、寿宁各县都相继种植乌龙茶新品种与绿茶新品种。
全市2002年新开新种乌龙茶园15000多亩,种下良种茶苗5250多万株,为全市今后茶叶产品结构调整和茶叶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 对建立无公害、有机茶园、树立品牌,做强、做大茶产业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多茶类开发付诸实施1.2.1 我市的广大干部、群众对《福建茶叶强省(2003~2010)规划》出台,对茶叶品种和产品结构调整有明确规划与奋斗目标,同时省政府提出从2003年起国家缓征茶业特产税、出口退税等扶持茶叶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0株 左 右 。 同 时 要 注 意 早 、 中 、迟 芽 种 相 互 搭 80
配 。一般 为1: : 3 2为宜 。 3. 2定 植 方 法 :划 行 ,平 地 茶 园 按 预 定 行 距 直 线 划 3. 行 ;梯 层 茶 园距 梯 沿 7 c 一8 c 0 m 0 m划行 ,梯 面 宽 2 7 .m 以上种 两 行 。 开 沟 施 基肥 ,根 据 已划 行 ,在 全 垦 5 cm 0 基 础 上 挖 深 6 cm ,宽 4 c ~6 Cm的种 植 沟 。 挖 沟 O O m 0 时 ,表 土放 边 ,然 后下 有机 肥 和 磷 肥 ,土 肥混 和 后 ,再 填上 细 土 即 可栽 茶 。 要 求亩 施 有机  ̄, t J5 、饼 ̄ 2 O g P _ J O k 和 B
土填 到 第二 层 梯 面上 。以此 类推 。 3 3茶 苗 定 植 .
33 1 定 植 时间 。选 择茶 苗休 眠 期 的晚 秋 和 早春 。秋 ..
季 以寒 露 、 霜降 前 后 的小 阳春 气 候 为好 ,春季 以立春 、 雨水 前 后 为好 ,晚 秋定 植地 下部 生 长 旺盛 ,生根 快 。规 格 及 茶 苗 用 量 ,单 行 品 字 型 种 植 行 株 距 (1 2~1 5) . . m× ( . 0 3~0. 4)m ,每 丛 种 2~3 ,亩 植 茶 苗3 0 株 0 0
茶 叶 。 主要 有 以下 四个 方 面 的特 点 : 1 、环境 场 地 :没 有 任 何 污染 。2 、按 有机 农 业 生产 体 系 和 办 法建 立 起 来
的茶 园和 茶厂 。 3 、生 产 出的 鲜叶 在 加工 、包 装 、贮 运 过 程 中不 受化 学 品污 染。 4、必须 经过 有 关部 门认 证 、
挖心 土 。形 成 外 高 内低 。第一 层 做 好后 ,再 把上 一层 表 土挖 下 填平 下层 梯 面 ,再修 筑 第二 层 ,然 后把 第 三层 表
3. . 清 理 地 面 ,将 地 面 零 星 树 木 、 荒 草 、 乱 石等 清 理 11 运 出园 外 ,凡 在规 划 中园 地 四周 道 路 、水 沟 两 旁 属于 防 护林 带 的树 木 都应 保 留。 对局 部 凹凸 不平 的地 形 ,应 从 长远 利益 考 虑 ,宁愿 多 花些 工 夫 ,也 要加 以平 整 改造 。
深2 c 0 m~3 c 0 m。每 隔4 m~8 m筑一坚实土埂 。土埂 略低 于 梯 面 ,俗 称 “ 节 沟 ” ,拦 蓄 小 、 中雨 水 。与 排 水 沟 相 竹
连。
—
摧 。土层深厚 .山坡坡 度2 度 以下 ,相对集 中连 片 ,有发 5
建园基地。
生态 平衡 、物种 多样 、能持 续 、
1 有机 茶 园 建 立 的 要 求
1 1严 格选择 发展 有机 茶园 的基地 :闽东 山区山清水秀 。 .
工业不发达 ,工厂废 弃物少 。但由于有机 茶 园对 环境 、空
通 道 。 路 宽0. m ,路 坡 小 于 1 度 。形 成 “ 8 5 S” 之 形 小 道 。各 种 道 路 都应 与梯 层 街 接 自 然 ,切 忌 两 者倒 挂 。 2. 2水 沟 设 计 山地茶 园 的水沟 系统 应做 到小 雨 、中雨雨 水不 出 园 ,大雨 暴 雨积 沙 走水 不冲 园。
气 、水土 等的要求 非常严格 ,一定要选 择远 离城镇 、工厂 与交通枢纽 ,无污 染的荒 山,作为开辟 有机 茶 园的基 地。
缀
■_-●-_- ¨
按 茶树对气 候等环境 条件 的要求
,
选择 气候 适宜 ,土壤酸
2. . 蓄 水沟 :在每一梯层 内侧开设 蓄水沟 ,沟宽 4 c 21 0 m,
学术 专 业 人文 茶趣
闽东有机茶 园建设 的几 点建议
林 新 富
( 安市穆 云 乡农技站 福
35 0 5 0 0)
有机 茶 是一 种按 照 有机 农 业 的方法 进 行生 产加 工 的
2 加 强 园地 规 划 设 计
2 1 道 路 规 划 . 2 1 1 干道 :百亩 以上茶 园要 设 置干 道 ,园 内与支 道相 .. 连 。园外 与 公 路相 通 。 路 宽7 ~8 m m,路 坡 小于 6 。弯 度 道 半 径不小 于 1 m。 2 2. . 支 道 :连 接各 片 茶 园与干 道 。路 宽3 .坡 度小 于 12 m
2 2 2 排灌 沟 :设 在各 片 茶 园间 的道 路两 侧 或靠近 山坑 . .
小 涧 内侧 .要 与 蓄 水沟 相 连接 .排灌 兼 用 。沟 宽4 c 一 0m
5c 0 m。沟深 2 c ~3 c 0m 0 m.排 灌沟 与 蓄水 沟连 接处 要 挖 层 、缓路 积沙 坑。 绿化 。 在 园 方 向 发 2. 3 蓄水 池 :茶 园面 积较 大 的 山头 ,在 顶层 或 每隔 3— 2.
5 的梯 层 内侧 ,设 立 长 2 、宽 1 层 m m、深 1 m的 蓄水 池 若
化 。栽 培
干 个 .与 排 灌 水 沟 相 连 。 雨 季 可 拦 蓄 部 分 雨 水 ,旱季 可 就 地 解决 喷 灌用 水 。
生产 技术
3 园地 开 垦 和 茶 树 种 植
3. 园 地 开 垦 1
~
3. . 深 耕 土 壤 。缓 坡 茶 园开 垦 的 关键 是深 耕 改 土 。 12
开垦 深 浅对 茶 树 的生 长 影 响极 大 。深 垦深 度 根 据 土壤 性 质而 定 ,土 质 疏松 深 厚 ,深 垦深 度 可 稍浅 些 ,土 质浅 薄 结实 的 ,应 深 垦6 c 0 m以上 。对 于从 未垦 植过 的 生荒地 , 可分初 垦 、复 垦两次 进行 。 初垦深 度 一般 要 求达7 c 0 m以 上 ,复 垦深 度达 5 c 0 m以上 。深 翻前 先把 表 土取 出放在 一
颁 证 。其 首要 的 是原 料应 来 自有 机茶 园。所 以 ,建 立 有
机茶 园是 生 产有 机茶 的基础 。本 文针 对 闽东 有机 茶 园 的 建设 提 出几 点建 议 ,供 参考 。
8 .弯道 半径 不 小于 1 m。 度 0 2. . 步 道 :连上 下 梯 层 .为 方便 采 茶 与 茶 园管 理 人 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