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岳麓版必修2)高一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共32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共32张PPT)
——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湖南人民 出版社
学堂乃至学科都从实际需要来设立,如 京师同文馆专门培养外语人才,教授内容 主要是外语为主,特别注重翻译技能的提 高。福州船政学堂的前学堂及后来增设的 绘事院为培养轮船制造人才的机构。学生 接受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用一定时间进行 机器制造、轮船制造的设计、绘图和组织 施工。
艇 数
上下
中 12 5 7 34466 15.34 27 195 23 172 2 国
日 12 3 9 40840 16.33 36 268 11 257 0 本
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 洋务运动破产!
问题五: 洋务派的活动为什么以破产告终?
请大家综合洋务运动相关史实, 尝试评价洋务运动?(结合提供的 材料)
工开始?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 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筹办夷物始末》同治朝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工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福州船政局使用的机器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 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 制……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 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 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3.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防;
兴办近代教育
问题一: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为什么从军
——(《洋务运动对清代军事工 业的影响》2008年历史研究,李毅,成都理 工大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 (共1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  (共15张PPT)
——台湾学者柏杨
洋务派举办近代企业,带动了一部分
拥有货币财富的官僚、地主和商人也投
资于近代企业;原有的少数手工业作坊
或旧式手工工场亦采用机器生产,遂转
化为近代企业。
——中国近代史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现 代企业的活动,顺应了中国经济从 传统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趋势。它 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 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东南 沿海 一带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上海振华纱厂 南通大生纱厂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 海——地区不平衡
以轻工业为主——部 门结构不合理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在选址建厂时,张振勋饱受地痞恶霸与地方旧势力的
刁难。张氏曾用三十万两贿赂大官僚盛宣怀等,有了大人
材料三 (自然经济解体)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农民,承载最大苦
难的也是农民。
——某网友
你觉得怎么评价自然经济的解体会更全面?
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本条件 瓦解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冲击封建制度。
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 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 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 政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动的、 卖国的运动。
——牟安世《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4、评价:
进步性: 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标志---近代工业的起步 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刺激---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840年前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
1、解体的原因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岳麓必修2)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岳麓必修2)

3.变化表现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 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4.影响 (1)中国逐渐依附于 世界资本主义 体系,沦为列强 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 使中国的 社会结构 发生了变化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兴起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发起旨在“ 自强”
3.发展的艰难 (1)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 特权 , 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清政府高额 征税 、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 品成本。 (3)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 本国官府的 庇护 。
[合作探究·提认知] 1.
根据上面的三幅图,探究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 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共和思想蓬勃兴起。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 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 义市场。
(2)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快速发 展;国内市场的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 商品经济转化。
(3)内部根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 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工和协作不发 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限 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提示: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 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提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逐渐形成了新 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促使中国新的管理 和实业阶层诞生;产生了具有中国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 派遣留学生,开始走向世界。

高中历史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111岳麓版必修2高一

高中历史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111岳麓版必修2高一

近代工业的 起步。
存在弊端, 制约发展。
李鸿 章
江南制 造总局
民 用 企 业
求 富
1881
李鸿章 开平煤矿
第一个使 用机械开 采的煤矿
分洋人之利, 促进其他工业的发 展。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煤矿
4.评价:
材料一
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 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 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未能达到“自 强”“求富” 目的 材料二 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 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 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2.洋务运动定义:
(1)洋务运动:
在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 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的、 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运动 (2)根本目的: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成就:
类 型 口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企业 号 特征 评价
军 用 企 业
民 用 企 业
1861 1865
当时国内最 大的官办军 用企业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
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 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 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 b.西方列强 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的经济掠夺
(2)经济结构变化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 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 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工业文明冲击 西方列强侵略
小农经济 解体
耕织 分离
农民、手工业者 破产
农产品 商品化
(生产活动)

岳麓版高一必修二第10课_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共20张ppt)(共20张PPT)

岳麓版高一必修二第10课_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共20张ppt)(共20张PPT)
然 主义 葡萄园;
张弼士创办的张裕葡萄酒公司属于什么性质?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落后就要挨打,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古老的中国农业文明遭受到先进西方工业文明的猛烈冲击,被动的步入近代……
经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济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材料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
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思路引领:第一步:思考“是什么?” B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自然经济解体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洋务运
材料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 刺激了丝、茶的生产发展,洋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 口贸易,使中国丝茶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 日趋商品化。
根本性的变化:
A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原因: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掠夺原料开拓市场,对外侵略
课中小结(一)
1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主要经济形式?
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2 、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有哪些变化?说明 原因
根本性的变化:
A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耕织分离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原因: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掠夺原料开拓市场,对外侵略
处境: 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性 妥协性





列资 强本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共25张PPT)
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 工厂冒烟,有伤风水 操纵机器,必定伤人 ……攻击污蔑接踵而至。
习惯守旧势力的阻挠
丁家祖先克服了重重困难,几年 后,生意开始兴隆,杭州官府见机存 心勒索。……丁家祖先不甘心忍受压 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 上“私设厂房”、“哄闹官署”等罪 名,革去他的举人功名,丁氏纺织厂 被迫关闭。
(提供技术和设备)

代表:
途径: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 办商人华侨投资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 近代企业
陈启沅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方举赞、孙英德
发昌机器厂
杭州纺织厂在办厂过程中,很 多民众认为机器代替手工缫丝纺织, 恶果必多:
积极意义
1、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2、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3、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对中国的早起现代化起 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872年,丁氏纺织厂开办
厂址:杭州市延安路888号 工人: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 资金:拿出所有积蓄、典当丁家所有房产地契 市场:蚕、棉等原料就地取材 杭州市场广阔
力的双重压迫)
2、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即两面性
时光荏苒,转眼20年过去了。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外国竞相在中国开设工厂。 丁家的后代在“实业救国”的感召下,决定重振祖业。
甲午战争后,丁氏后代想重振祖 业,此时有何有利因素?
⒈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⒉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⒊ 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兴起 实业救国热潮. 4、为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 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高 潮。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52张ppt) 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52张ppt) 课件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
结果
跛脚之变—创办洋务终夭折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北京
太 平 天 国
天津 天京
英法联军
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
新思潮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 90年代,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 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 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外交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 史称“洋务运动”。
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
我也要买机器, 建厂子,雇工人
好高的利润, 比收租强!
自己投资,这 利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
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
情境剧场: 《张三创业记》
张 父
父亲,洋人办厂 儿呀,官府知道 不会,官府也办 那你的人手 农村不是有很多 日进斗金,我也 了可要杀头的呀! 厂了,我的技术 哪里来呀! 闲散人员吗,我 要办厂! 就是从那里学的! 办厂肯定能成!
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材料二 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 前的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 农产品的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农产品商品化
痛苦之变——小农经济渐解体
4. 影响: 问题 4:小农经济的解体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 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 人。……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 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
代表人物 奕䜣(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 主张目的 主张在不改变封 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务 创办军用工业 “ 自强 ”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运 为口号 动 主要内容 创办民用工业 “ 求富 ” 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 为口号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共29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共29张PPT)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2.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
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
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
他创办的企业。这个企业的性质是
()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C.官办企业
D.中外合办企业
2、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 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的冲击
列强通过不平等
条约扩大侵略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
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南京
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
定则例”。这项规定,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
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 一、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有怎样的影响?
四、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1世纪末2世纪初09
大生纱厂、宝兴面粉厂
萍乡煤矿
振华纱厂、 公益纱厂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思考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设立商部, 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 实业救国的热潮;中国 人民掀起收回路矿利权 运动;自然经济进一步 解体等。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22021/8/22021/8/2Aug-212-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22021/8/22021/8/2M onday, August 02,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 耕 女 织
耕织结合的 小农经济
变动之一——小农经济的解体 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 (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 ……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 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 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外国商品
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
社会结构的变化——买办阶层出现
买办: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 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
二、变动之二——洋务企业出现
(背景、成就、评价)
洋务运动定义
洋务运动:
在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发 起的、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运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欧美 各国得以从中国掠夺大量原料和农产品„„中 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不得不到工厂做 工……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如何看待外国商品经济入侵给中国 造成的影响? 提示: 消极:使中国经济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 导致中国落后,给中国带来灾难。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 的冲击
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 通商口岸运出。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 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 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 西方列强 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的经济掠夺
影响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变动之一——小农经济的解体 1、原因:①② 2、影响:①② 二、变动之二——洋务企业的产生 1、背景 2、代表企业(官办、民用) 3、评价: 三、变动之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 (时间、原因、影响) 2、初步发展:原因①②③ 3、步履维艰 原因①② 4、特点 ①②③④ 四、变动之四——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 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程,产生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 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第10课
长清一中 李富生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 构变动情况 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的背景.
传统的经济结构
探究:结合近代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思 考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有什么积 极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 示
三、变动之三——民族工业的出现
产生
初步发展
步履维艰
(一)民族工业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利润刺激)
1、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小农经济瓦解的速度加 快, 其原因有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②《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 行 ③外国人不再盲目倾销,改进销售策略 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再次降低关税,使得货品更加
具有竞争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 ①③④
2.《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 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 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 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 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 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二
比例失调,集 中于轻工业领 域
材料三
集中分布于东 南沿海
材料四
双重压迫, 发展缓慢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 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 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 发展;在内外交困之下,地主阶级发起了自救运动, 创办了洋务企业;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影响和 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中国 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而 经济结构的变化必将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深远 的影响,他们共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外商见我工竞用新法……百计阻抑……江
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材料二 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
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
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四)民族工业的特点
材料一
华商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 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开办的宝昌丝 资金少, 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 技术力量 六家华商丝厂资产的总和。 薄弱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自身 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
评价
近代工业的 起步。 存在弊端, 制约发展。
民 求 1881 李鸿章 开平煤矿 用富 企 业
第一个使用 机械开采的 煤矿
分洋人之利, 促进其他工 业的发展。
知 识 卡 片
官办:即完全由官府承办。洋务运动中 官办的特点是:采用机器大生产、采 用雇佣劳动方式、部分地实行成本核 算。

洋 务 企 业 的 评 价
原因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解体。 (提供劳动力、市场)
上海发昌机器厂 代表企业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的热潮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初 步 发 展
民族企业家
张謇
荣宗敬Leabharlann 荣德生(三)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
5、鸦片战争后和21世纪中国融入世界 市场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前者是被迫进入世界市场, 贸易来往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其结 果是中国成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 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21世纪的入世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 需要的自主决策,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 进行,主要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大趋势,加快自身发展的决策,其结 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必将 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经 济向世界水平迈进。
3.1895年,考中状元的张謇弃官不做,集资50万两 白银,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获得了巨大成功。 有人在总结张謇创业史时写道:“备历艰阻”、 “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张謇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C.争创中华第一品牌 ) B.进行社会改良 D.实业救国
4.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体 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 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 场 C.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英法联军
洋务 运动 的背 景
太 平 天 国
内忧外患
19 世 纪 50 60 年 代 的 清 政 府
-
有识之士
曾国藩
李鸿章
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成就
类 口 时间 代表人 代表企业 物 型号
1861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 军 用自 所 企 强 1865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 业 局 特征 第一家官办 军用企业 当时国内最 大的官办军 用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