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七章染色体的整倍性变异

(3)节段异源多元单倍体 (segmental allo-polyhaploid) 指来 源于节段异源多倍体的单倍体,如紫花首蓿的单倍体 n=A1A2=2x =16。
二、单倍体的特征
(一)决定某些动物的性别 动物几乎都是二倍体的,但动物中有少数自然存在的一
倍体,且与性别有关。例如某些膜翅目昆虫( 蜂、蚁 )和 某些同翅目昆虫(白蚁)的雄性个体就属于一倍体,它们是 由未受精的卵子 (n=x)发育成的(单性孤雌生殖)。而雌 性个体则为二倍体。
染色体组的构成。 (三)遗传分析 单倍体的每一种基因都只有一个, 所以在单
倍体细胞内, 每个基因都能发挥自己对性状发育的作用,不 管是显性还是隐性。 (四)创制新种质 利用花粉小麦染色体工程,获得了小麦 各种异源非整倍体花粉株系:异源易位系、异源代换系、 异源附加系、异源多附加系和异源附加-代换系等(胡含等, 1999)。
韩学莉等(2006)的研究表明,玉米的单倍体除叶宽外,单倍体的 株高、穗位高、叶长、主轴长、雄穗分枝数、花粉活力均显著低于二 倍体(表7-1)。 除了保卫细胞的大小存在差异外,细胞内的叶绿体数也存在差异。例如,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平均为32.25个,而单 倍体仅为11.02个(朱惠琴等,2006)。
(3)用化学药剂诱发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用甲苯胶蓝 (TB)、 马来酰肼、二甲基亚砜、2, 4-D、赤霉素等多种药品。
3. 单亲染色体消失 在某些有性远缘杂交,例如小麦 与球茎大麦、栽培大麦与球茎大麦的远缘杂交中, 球茎大麦的染色体在上述杂种的胚胎发育早期会逐 步丢失。染色体消除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双亲体细胞 分裂周期长短不一,双亲染色体在分裂周期中不同 步而导致某一亲本染色体的丢失。
优选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

对出现的异源多倍体。
被子植物50%为异源多倍体。 禾本科中有70%是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 双二倍体:特指异源四倍体。
一粒小麦
×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2n=AA=14=7Ⅱ ↓
2n=BB=14=7Ⅱ
F1 2n=2X=AB=14=7Ⅰ+7Ⅰ ↓加倍
二粒小麦的异源四倍体 × 方穗山羊草
同源四倍体的联会以四价体(Ⅳ)和2个二价体 (Ⅱ+Ⅱ)为主,后期Ⅰ分离也主要是2/2式。
3、同源四倍体基因的分离(P153)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式的均衡分离,其 染色体上的基因分离方式取于基因与着丝粒的距离
• 染色体随机分离(P153):如果(A-a)基因距
着丝粒的距离较近,以致非姊妹染色单体在该基因 与着丝粒之间难以发生交换时,则该基因就随着染 色体的随机分离而分离。
山羊草 • D组:D1、D2、、、、D7来自于方穗山羊草
• 并非所有异源多倍体中各染色体组中的 染色体数相同
黑芥菜
×
中国油菜
2n=2X=16=8Ⅱ ↓ 2n=2X=20=10Ⅱ
白芥菜
2n=4X=36=8Ⅱ+10Ⅱ=18Ⅱ
2、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即染色体组是奇数 (P156)
普通小麦
二粒小麦
AABBDD × AABB
AAAA(四式)、 AAAa(三式)、 AAaa(复式)、 Aaaa(单式)、aaaa(零式)
随着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其基因剂量也随之增加。
(三) 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P151)
联会特点: 同源组的同源染色体常联会成多价体。
但是,在任何同源区段内只能有两条染色体联会,而 将其他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排斥在联会之外(P160)。
chapter07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p170-171)2. 糖槭和羽叶槭都是二倍体植物2n=2x=26。
它们是同一个属的不同种。
它们之间的杂种是不育的。
试解释原因并提出使杂种成为可育的办法。
[答案] 种间杂种不育的原因是:杂种两个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减数分裂前期I两个染色体组26条染色体均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后期I单价体不可能呈均等分配,要么随机分配到二分体细胞之一,要么发生后期I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期II染色单体随机分配,要么单价体微过氧化物酶体;因此,四分体细胞中一般不具有染色体组的完整组成,丧失染色体组的整体和均衡,导致配子不育。
使杂种成为可育的办法:可以通过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双二倍体。
双二倍体具有糖槭和羽叶槭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成对存在;减数分裂前期I能够正常配对形成二价体,后期I同源染色体均等分配;四分体细胞具有糖槭和羽叶槭染色体组各一个,配子育性会显著提高。
3. 杂种F1与隐性性状亲本回交后,得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5[A] : 1[a]的后代,因此可以肯定该杂种是同源四倍体,对吗?试说明。
[答案] 不对。
从理论上讲,如果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有4条,两个纯合体杂种F1基因型为A基因的复式杂合体:AAaa,当A基因按染色体随机分离时可以得到5[A] : 1[a]的测交后代表现型分离。
但除了同源四倍体之外,如果杂种为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四体,也会得到相同的理论结果。
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细胞学鉴定才能确定杂种是同源四倍体还是四体。
6. 在小麦中发现1个叶绿素异常的隐性基因a,纯合体的叶子为黄绿色,试用单体分析法确定a基因位于哪个染色体上。
[答案] 用黄绿色纯合体作父本分别与21种正常绿色单体自交,杂交种子种植得到21个杂种F1群体,考察F1植株颜色表现;20个F1群体全部表现为绿色,表明该基因与对应单体染色体无关;1个F1群体有两种植株色表现:绿色和黄绿色;对黄绿色植株进行细胞学分析,黄绿色个体均为单体,而绿色个体均为双体;表明该基因就在此单体对应用染色体上。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第2课时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①茎秆粗壮;②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 ③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原理? 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 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
多倍体育种
这里的A、B、D代表的是 染色体组,而不是基因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多倍体育种
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过程
①杂交
普通小麦(6N) × 小黑麦(2N)
(AABBDD)
(RR) 第
一
异源四倍体(4N) 年
(ABDR)
②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
处理
第
二
八倍体小黑麦(8N ) 年
C.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
D.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对 位 练 习 步步高P195 T4
4.如图是某植物的多种育种方法途径,A~F是育种处理手段(其中E是射
线处理),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植株。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甲和植株丙是纯系植株, 乙是具有新基因的种子或幼苗
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
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C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普通遗传学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

本章将介绍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定义和人类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多个类型,以及 相关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检测方法。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多染色体综合征
一种染色体数目增多的变异,常见于唐氏综合征。
完全性三体
染色体三个亚型的数量都是正常的,常见于爱德华氏综合征。
不完全性三体
染色体三个亚型的数量有一种亚型缺失,常见于帕特森-斯蒂芬氏综合征。
进一步的变异类型
1 二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体
染色体数目为92的变异类型,常见于爱德华氏综合征。
2 单倍体
染色体数目为23的变异类型,常见于性染色体异常。
3 染色体不分离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未能正确分离,可能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发病机制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发病机制包括非分离事件、有限分离和错误合并等。这些 机制可能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异常。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临床表现
1
严重先天缺陷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导致严重的先天缺陷,如心脏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
2
可见外表异常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导致外貌特征上的异常,如面部特征的异常和身材矮小。
3
智力发育延迟
部分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与智力发育的延迟或退化有关。
常见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临床症状
1 唐氏综合征
患者常表现为智力低下、 斜视和肌张力低下。
荧光原位杂交(FISH)
通过荧光探针的结合来检测染色 体数目变异。
预防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方法
年轻怀孕
年轻怀孕可以降低染色体数目 变异的风险。
避免精子多头现象
精子多头现象可能增加染色体 数目变异的概率,需注意避免。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一、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1、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基本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genome)。
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上彼此不同,它们包含着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质,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造成生物体的不育或性状的变异,这就是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特征通常用―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一个属的染色体基数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不同种属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整倍体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二倍体:具有2n=2x的个体或细胞多倍体: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相同的多倍体,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AA →AAAAAA ×AAAA →AAA →AAAAAA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不同的多倍体,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AA ×BB →AB →AABBAABB ×CC →ABC →AABBCCAAAA ×BBBB →AABB →AAAABBBB同源异源八倍体3、非整倍体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非整倍体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非整倍体双体:2n的正常个体三体2n+l=(n–l)Ⅱ+Ⅲ超倍体四体2n+2=(n-1)Ⅱ+Ⅳ双三体2n+1+1=(n-2)Ⅱ+2Ⅲ单体2n-1=(n-1)Ⅱ+Ⅰ亚倍体缺体2n-2=(n-1)Ⅱ双单体2n-1-1=(n-2)Ⅱ+ 2Ⅰ二、整倍体1、同源多倍体同源组:同源多倍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不是成对出现,而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一组(1)形态特征巨大型特征:气孔和保卫细胞比二倍体大,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比二倍体少;叶片大,花朵大,茎粗,叶厚(2)基因剂量一般基因剂量增加,生化活动随之加强二倍体加倍为同源四倍体,常出现异常表现型(3)联会和分离联会特点:同源组的同源染色体常联会成多价体。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20讲 染色体变异

第20讲染色体变异内容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1)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2)阐明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活动)。
2021·广东卷(11、16)、2021·北京卷(7)、2021·河南卷(15)、2021·山东卷(22)、2020·天津卷(17)、2020·全国卷Ⅱ(4)、2020·全国卷Ⅲ(32)考点一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与分析1.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及实例(2)染色体组(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思考染色体组与基因组相同吗?提示染色体组:细胞中的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基因组:对于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二倍体),其基因组为常染色体/2+性染色体;对于无性染色体的生物,其基因组与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数相同。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提醒(1)单倍体不一定只含1个染色体组,可能含同源染色体,可能含等位基因,也可能可育并产生后代,如马铃薯产生的单倍体。
(2)单倍体不同于单体。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类型及实例(2)(1)DNA分子中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通常不含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染色体(√)(3)三倍体植株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4)易位只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5)三倍体无子西瓜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6)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必修2 P88“内文信息”拓展1.体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为四倍体,原因是确认是四倍体还是单倍体,必须先看发育起点。
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四倍体。
遗传学-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1

(三)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四倍体
潍坊学院
遗传学
第二节 整倍体
一、同源多倍体
(三)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四倍体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均衡分离。随 着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分离,基因是如何分配到配 子中去? 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着丝点的远近,对同源四倍体 的基因分离有重要影响: (1)染色体随机分离 (2)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一、同源多倍体
(三)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三倍体 例:无籽西瓜(X=11) 二倍体(2n=2X=22=11Ⅱ) ↓加倍 同源四倍体×二倍体 (2n=4X=44=11Ⅳ)↓ 同源三倍体西瓜(无籽) (2n=3X=33=11 Ⅲ) 人工创造的同源三倍体:葡萄、香蕉等
潍坊学院 遗传学
第二节 整倍体
潍坊学院 遗传学
第二节 整倍体
一、同源多倍体
(三)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四倍体 (2)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三式同源四倍体AAAa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和 比例
潍坊学院
遗传学
第二节 整倍体
一、同源多倍体
(三)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同源四倍体 (2)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AA∶Aa∶aa=15∶12∶1
(一)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潍坊学院
遗传学
第二节 整倍体
二、异源多倍体
(二)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奇倍数异源多倍体由偶倍数多倍体杂交产生
潍坊学院
遗传学
第二节 整倍体
二、异源多倍体
(二)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异源五倍体小麦(2n=5x=AABBDD=35=14II+7I)
的联会
பைடு நூலகம்
潍坊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7-2 非整倍体的几种常见类型
三体(trisomy,2n+1) 三体(trisomy,
(1)21-三体即Down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患儿出生时 体重和身长偏低,肌张力低下,突出的是颅面部畸 形,头颅小而圆,枕部扁平,脸圆而扁平,鼻扁平,脸 裂细且上外倾斜,眼距过宽,内眦赘皮明显,常有 斜视,虹膜时有白斑点,常见晶状体混浊,嘴小唇 厚,舌大外伸(伸舌样痴呆之名由此而来),耳小, 耳位低,耳廓畸形,颈背部短而宽,有多余的皮肤, 由于软骨发育差,患者四肢较短,手宽而肥,通贯 掌,指短,第5指常内弯,短小或缺小指中节,皮纹 也有一定的特点. 精神发育迟滞或智力低下是本病最突出最严重 精神发育迟滞或智力低下是本病最突出最严重 的表现, 的表现,但其程度在各患者不完全相同,智商通常 在25-50之间,高于50的很少.行为,动作倾向于定 型化,抽象思维能力受损最大.
同源联会:1A与1A,4B与4B…7D与7D 异源联会:1A与1B或1D…(单倍体ABD)
节段异源多倍体:某异源多倍体的不同染 色体组间的部分同源程度很高
有些异源多倍体,由于亲本染色体组的 染色体数不同,自己的各个染色体组的 染色体数也就不同.例如:
2n=4x=36=8Ⅱ+10Ⅱ=18Ⅱ 白芥菜 2n=4x=36=8Ⅱ+10Ⅱ=18Ⅱ ↑ 黑芥菜 × 中国油菜 2x=8Ⅱ 2x=10Ⅱ 2x=8Ⅱ 2x=10Ⅱ
21-三体即 三体即Down氏综合征 三体即 氏综合征
表 22-2 母亲年龄和 21-三体发生 率的关系 母亲的年龄 21-三体发生率 <29 30-34 35-39 40-44 45-49 1/3000 1/600 1/280 1/70 1/40
三体, (2)18-三体,即Edward综合征 ) 三体 综合征 染色体异常为18三体.表型特征有智力低下,小头,前 额窄,枕部突,小颌且张口范围小,腭弓高窄,低位耳, 肾畸形,肌张力增高及手紧握等.
染色体随机分离 AAAa
假定这两种精子和卵子都以同样的比率 参与受精,则其自交子代的基因型种类 和比例为:
(1AA:1Aa)2 = 1AAAA:2AAAa:1AAaa 即全部表现为[A],无[a]
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分离的单位是染色单体(8个),即任何两 个等位基因都有可能分配到一个配子中去
例如 AAAa 8个染色单体中6个载有A,2个载有a 由于每个配子只能得到2个染色单体
二,整倍体
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 体或细胞 一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 组数目的染色体(n=X). 二倍体:具有2n=2x的个体或细胞 二倍体的配子内部都只有一个染色 体组. 多倍体: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
二倍体和多倍体
乙图代表某肌肉细胞, 乙图代表某肌肉细胞, 该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 该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 该生物是几倍体? 该生物是几倍体? 甲图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甲图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假如该细胞是卵细胞, 假如该细胞是卵细胞, 则该生物为几倍体
三,多倍体的形成途径
未减数配子结合:原种或杂种形成未 减数配子(2n配子,大粒花粉),性 细胞加倍 →自然发生主要是该途径 体细胞染色体数加倍:原种或杂种的 合子染色体数加倍 →人工创造多倍 体主要是该途径
诱导加倍
异源多倍体的形成途径
1 1 1
培养成单粒小麦 AA
Hale Waihona Puke 一种野生二倍体小麦 (T.m o n o co ccu m ) AA
×
一种野生二倍体小麦 可 能 ( T.sea rsii ) BB
A B (× 2 ) 一种野生四倍体小麦 (T.turg id u m ) AA BB
一种野生二倍体小麦 DD
×
经一万年栽培成二粒小麦 AA B B
A BD (× 2 约 8 千 年 前 ) 六倍体小麦 (T.a estivu m ) AA BB DD 图 2 2 -3 3 现 在 的 六 培 体 小 麦 可 能 的 演 化 途 径 A .J.F.et a l《 A n Intro du ction to G enetic A n alys is》 5 th E d. 1 9 9 3 , F ig.9 .1 2 .)
第七章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一节 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 一,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
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 基本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genome).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染色体在
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上彼此不同,它们 包含着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 质,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 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造成生物体的不育或 性状的变异,这就是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特征
二,异源多倍体
1,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自然界中能够自繁的异源多倍体种几乎都 是偶倍数的: 农作物:小麦,棉花,烟草 果 树:苹果,梨,草莓 花 卉:菊花,水仙,郁金香 这类异源多倍体细胞内,每种染色体组都 有两个,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对的,因而减 数分裂时能象二倍体一样联会成二价体, 所以表现与二倍体相同的性状遗传规律
则 AA配子=C26= AA配子=C 配子 6! = 15
(6-2)!2! (66! 2! Aa配子 配子=C C Aa配子=C16C12= = 12 (6(2(6-1)!1! (2-1)!1! 2! (2(2-2)!2! = 1
aa配子=C aa配子=C22= 配子
因此形成配子种类和比例为: 15AA : 12Aa : 1aa 其自交子代: (15AA:12Aa:1aa)2 = 783[A]:1[a] 同理: AAaa形成配子为 3AA : 8Aa : 3aa Aaaa形成配子为 1AA : 12Aa : 15aa
怎么判断染色体组
同一组中,形态大小不同 同一组中, 不同组之间,一般相同 不同组之间, 判断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判断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通常用"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一个属的染色体基数 例如小麦属x=7 一粒小麦:2n=2x=14 二倍体 二粒小麦:2n=4x=28 四倍体 普通小麦:2n=6x=42 六倍体 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 不同种属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② 同源四倍体的联会和分离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均衡分 离.随着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分离,基因是 如何分配到配子中去? 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着丝点的远近,对同源 四倍体的基因分离有重要影响: 染色体随机分离:当基因(A-a)在某一同源 组的四个染色体上距离着丝点较近,基因与 着丝点之间很难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染色单体随机分离:当基因在某一同源组的 四个染色体上距离着丝点较远,以致基因与 着丝点之间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时, 则该基因表现
根据对曼陀罗,玉米,番茄,苜蓿, 水稻,菠菜等植物的同源四倍体的分 析,表明多数基因的实际分离介于染 色体随机分离比例和染色单体随机分 离比例之间.一是由于某些孢母细胞 同源组的四条染色体不是2/2分离, 二是由于基因与着丝点之间能否发生 交换是相对的,在一些孢母细胞中发 生染色体随机分离,而在另一些孢母 细胞中则发生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① 同源三倍体的联会和分离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将造成同源三倍 体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成分的不平衡, 导致同源三倍体的高度不育 农业生产上利用同源三倍体的不育性, 生产无籽西瓜,无籽葡萄等 2x
↓ ♀ 4x × 2x ♂ ↓ 3x
无籽西瓜体细胞染色体 2n=3x=33. 数2n=3x=33.如果同源 组全部形成三价体, 组全部形成三价体,后 都是2/1分离, 2/1分离 期I都是2/1分离,试分 析它产生有效配子的概 率.
第二节 整倍体
一,同源多倍体 同源组:同源多倍 体的体细胞内同源 染色体数不是成对 出现,而是三个或 三个以上成一组
1,形态特征 巨大型特征:气孔和保卫细胞比二倍体大 ,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比二倍体少 ;叶片 大,花朵大,茎粗,叶厚
巨大性
二倍体草莓
四倍体草莓
多倍体还有哪些优点?
如何获得多倍体?
三体, (3)13-三体,即Patau综合征 ) 三体 综合征 患儿的畸形和临床表现要比21三体性严重得多.颅面的畸形包 括小头,前额,前脑发育缺陷,眼球小,常有虹膜缺损,鼻宽而 扁平,2/3患儿有上唇裂,并常有腭裂,耳位低,耳廓畸形,颌 小,其它常见多指(趾),手指相盖叠,足跟向后突出及足掌中 凸,形成所谓摇椅底足.
凤仙花多倍体育种
不同倍数甜菜叶片气孔大小的比较
2,基因剂量 一般基因剂量增加,生化活动随之加强
二倍体基因型:AA, Aa, aa 同源三倍体:AAA, AAa, Aaa, aaa 三式 复式 单式 零式 同源四倍体:AAAA,AAAa,AAaa,Aaaa,aaaa 四式 三式 复式 单式 零式
2,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普通小麦(AABBDD)×圆锥小麦(AABB) × ↓ AABBD=35=14Ⅱ+7Ⅰ 普通小麦(AABBDD)×提莫菲维小麦(AAGG) × ↓ AABDG=35=7Ⅱ+21Ⅰ
由于单价体的出现, 由于单价体的出现,导致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 的不平衡, 的不平衡,致使不育或部分不育 所以自然界的物种很难以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存 在,除非它可以无性繁殖
二倍体加倍为同源四倍体,常出现异常 表现型
例如 菠菜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是XX型, ♂是XY型 同源四倍体植株: XXXX, XXXY, XXYY, XYYY, YYYY ♀ ♂ 这说明菠菜的Y染色体具有重要的雄性决定 效应
3,联会和分离
联会特点: 同源组的同源染色体常联 会成多价体.但是,在任何同源区段 内只能有两条染色体联会,而将其他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排斥在联会之外 因此,每两个染色体之间的只是局部联 会,交叉较少,联会松弛,就有可能发 生提早解离
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相同的 多倍体 ,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 直接加倍的 AA → AAAA AA × AAAA → AAA → A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