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金丝楠:楠木中的皇者,有什么特点能让数千年的人们追捧至今?

金丝楠:楠木中的皇者,有什么特点能让数千年的人们追捧至今?

金丝楠:楠木中的皇者,有什么特点能让数千年的人们追捧至今?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金丝楠?其实金丝楠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树种,而是树中带有金丝的楠木总称,已经得到公认的金丝楠木树种大约有十个左右,其中以小叶桢楠料质最佳。

而且并不是带有金丝的楠木就能够被称作为金丝楠,只有木质当中金丝达到80%以上的,才能够被称作为金丝楠。

金丝楠材色一般为黄中带浅绿,也有例外,有些呈黄红褐色。

金丝楠木的家具制品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有一种至尊至贵的高雅气息。

优质的金丝楠木当中,纹理非常清晰,有水波纹、龙胆纹、金丝纹、水滴纹等等,质地细腻顺滑,用手抚摸如同丝绸一般。

金丝楠主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西部、云南、贵州及长江以南省区的海拔1500米以下的阔叶林中。

而在所有的金丝楠木中,四川的金丝楠材质最佳。

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丝楠木的特点而金丝楠的木材有香气,纹理直而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

在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

金丝楠木中的结晶体明显多于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且有淡雅幽香。

历史上,楠、樟、梓、椆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见人们对楠木喜爱程度有多高。

在中国建筑中金丝楠木一直是最珍贵建筑用材。

金丝楠木到底有什么优点呢?颜色明亮而不妖艳从表面上看,其木色如金,纹理细密瑰丽,精美异常。

纹理天然独特,具有立体感。

其图案变化多端,有的如“日照江沙”,金光烁烁;有的如祥云四起,美轮美奂;让人观后心旷神怡。

味道如空谷幽兰,淡而不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楠香寿人”的记载,久居楠香之屋,可以延年益寿。

楠木特有的淡淡的香气,刻意去闻却不可得;但不经意时却是总有一缕幽香绕而不散。

久居室内有此自是邪不可干。

触感温柔细腻触手温润如玉,纤柔细腻;没有硬木的生、冷、硬。

而且入手冬暖夏凉。

用楠木制作床榻,冬天不凉,夏天不热,不伤身体,而其他硬木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

质地坚而抗腐金丝楠木性稳定。

明代建筑艺术的特色与艺术表现

明代建筑艺术的特色与艺术表现

明代建筑艺术的特色与艺术表现明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距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艺术呈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特色和艺术表现。

本篇文章将会深入探讨明代建筑艺术的这些特色和艺术表现。

一、结构坚实而流畅明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其建筑结构坚实而流畅。

明代建筑的梁柱、墙壁等构件都是采用了结实的石材和木材。

同时,这些构件之间的连接也相当巧妙,使得整个建筑构造非常坚固。

此外,明代建筑的屋顶造型也相当独特,常常采用飞檐翘角的方式,使整个建筑流畅而别致。

二、色彩斑斓而协调明代建筑艺术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其色彩斑斓而协调。

在明代建筑中,常常会运用到红、绿、黄等色彩,使整个建筑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但是,这些色彩并不会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效果,相反,它们会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协调、有序的整体。

三、装饰华丽而讲究明代建筑艺术的装饰也是相当讲究的。

在这一时期,人们常常会采用精美的雕刻、绘画、嵌花等方式来装饰建筑。

这些装饰非常华丽,常常会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但是,这些装饰并不是简单的炫耀,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意味。

四、注重人性化设计明代建筑艺术还注重人性化设计。

在明代建筑中,常常会设置楼阁、花园、假山等人性化的元素,使整个建筑更加温馨而人性化。

此外,明代建筑中也注重了生活的舒适性,常常会运用到隔音和通风等技术,使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感到舒适和安逸。

五、重视文化传承最后,明代建筑艺术还重视文化传承。

在这一时期,人们非常注重传承古代文化,因此,很多明代建筑都会采用传统的建筑样式和装饰方式。

这些样式和装饰虽然历经千年,但是在明代建筑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从而保留了古代建筑文化中的珍贵品质。

以上就是明代建筑艺术的特色和艺术表现。

这些特色和表现不仅是明代建筑艺术的品质所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对这些特色和表现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精美的金丝楠木艺术品赏析

精美的金丝楠木艺术品赏析

精美的金丝楠木艺术品赏析
金丝楠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在明朝末期就已经濒临灭绝,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俱,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

宫中常用楠木制作床榻,触之不凉,不伤身体,而其他硬木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所以金丝楠木早已成为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木质收藏品。

金丝楠木还有纹理顺不易变形,木材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受虫蛀。

金丝楠木光泽强,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新切木表面黄中带绿,遇到下雨散发陈陈幽香。

金丝楠木制作的家具,造型优美,光照之下发出丝丝金光,但又清幽无邪,娴静低调。

由于其光泽强,即使不上漆也如同黄花梨、紫檀,越用越亮。

文化遗产知识:明代宫廷建筑的风格特点,回味千年雍正御花园

文化遗产知识:明代宫廷建筑的风格特点,回味千年雍正御花园

文化遗产知识:明代宫廷建筑的风格特点,回味千年雍正御花园明代宫廷建筑的风格特点明代宫廷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其风格特点和其他时期的宫廷建筑有所不同。

它以布局合理、内部装饰丰富、雕刻精美为主要特点,历经几百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然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在明代,宫廷建筑的风格多样化,包括新繁、宽壮、雅致等不同类型,但不管建筑类型如何改变,其基本特征仍旧保留。

其中,主要特点是在原有建筑风格优势的基础基础上,采纳新的建筑工艺和技巧,因此,明代宫廷建筑风格格外优美。

另外,明代宫廷建筑的装修和细节处理也十分讲究:瓦雕、石雕、木雕、金银镶嵌等技艺,促成了明代建筑风味的独特性。

精妙绝伦的雕琢工艺,使得明代建筑艺术不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艺术上都精美绝伦。

此外,明代建筑的风格还体现在了建筑布局上。

在宫廷建筑的基础上,放弃了单一、狭窄的传统开间结构,从而采用了更广受欢迎的开阔式建筑布局。

这种开阔的布局,使得建筑物在视觉上更为宏大,更能体现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富丽堂皇。

回味千年雍正御花园雍正御花园是中国古代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东郊。

其建造始于雍正年间,是雍正帝私人所建的庄园,占地约120公顷。

雍正御花园以其华丽、精致的园林庭院而闻名于世,堪称中国古代园林的珍品。

从建筑风格来看,雍正御花园采纳了明清宫廷建筑的精髓,采用了传统的宫廷建筑技巧,使得建筑物极具中国文化特色。

同时,雍正御花园还以园林为主,建筑物并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整个园林好像一幅古老的画卷,充满了自然的美丽和空灵的气息。

此外,从宏观上看,雍正御花园在布局上极为合理,走道交错、绿化富饶、装修精细,这些都是它的独特之处。

特别是小山岗、水池喷泉、各类假山,这些设施更是提高了园林的艺术价值。

因此,许多学者极为推崇雍正御花园,认为其文化和艺术价值十分珍贵。

不仅如此,雍正御花园还体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皇权精神。

雍正是风范翩翩的康熙帝之子,为了拓展自己的权威,亲自设立了这个庄园,彰显了他的权力,展示了自己的贵族身份。

明代宫廷建筑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理念

明代宫廷建筑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理念

明代宫廷建筑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理念明代宫廷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设计理念和艺术特色上都有着独特的表现。

宫廷建筑以明清两代最为典型,而明代的宫廷建筑更注重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宫廷建筑的设计和布局中。

首先,明代宫廷建筑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入。

明代宫廷建筑多以山水为背景,尤其以北方的山水风光最为典型。

宫廷建筑的设计尊重自然地形,常常选择有山丘或者河流的地方进行建造。

建筑师们巧妙地利用地势,将宫殿、庭院和山川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景观。

例如,明代故宫的建筑就充分利用了紫禁城北面的皇家园林景观,打造出宏伟壮丽的建筑景观。

其次,明代宫廷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是至关重要的。

明代宫廷建筑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宫殿与庭院之间的平衡和谐是明代宫廷建筑的一个特点。

明代宫廷建筑常采用“三进式”建筑结构,即一个主殿,两个配殿,分别以精雕细刻的大理石作为基座,悬挂着祥云纹饰的房梁和金碧辉煌的彩画,使整个宫殿具有庄重而华丽的氛围。

另外,明代宫廷建筑的艺术特色还可以从宫廷建筑的材料和工艺中体现出来。

明代宫廷建筑通常采用实心砖和石材作为主要材料,使建筑更加坚固稳定。

在工艺方面,明代宫廷建筑的雕刻、绘画和彩瓦制作都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尤其是宫廷建筑中的壁画,它们以精湛的绘画技法和丰富多彩的色彩表达着皇家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

最后,明代宫廷建筑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在明代宫廷建筑中,崇尚节俭、谦逊和自律的价值观在设计和布局上得到了体现。

宫廷建筑以中轴线对称的方式展开,不夸张但却庄严肃穆。

同时,在宫廷建筑的布局上,注重了不同功能空间的合理划分,强调整体的统一和协调性。

综上所述,明代宫廷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金丝楠木到底有多珍贵?竟让一代帝王背上“盗墓”之名

金丝楠木到底有多珍贵?竟让一代帝王背上“盗墓”之名

金丝楠木到底有多珍贵?竟让一代帝王背上“盗墓”之名(标价1.1亿元的金丝楠罗汉床)人要脸面,木头则要看剖面。

当今世上,有两种木材的剖面,具有黄金一样的光泽、水一样的波纹、丝一样的纹理。

一种是东南亚的金丝柚木,另一种就是我们国家的金丝楠木。

因为独有珍贵,在古代金丝楠木就成了皇家专用,被誉为“帝王之木”,甚至成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而近两年,继紫檀、黄花梨等家具收藏热之后,市场开始出现收藏金丝楠木古典家具的热潮,并且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蹿升,老料家具叫价上千万,原材料价格都成几何级翻倍增长。

一夜飞涨的背后,与这根木头长期被忽视的价值得以回归有莫大干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根木头背后的价值。

金丝楠历史寻踪话说从明代起,皇家就专门设立了金丝楠木置办的部门,当然,这个部门跟今天的林业部门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的职责除了砍树,还要考核官员。

(明楠木龙纹箍估价:无底价)因为当时的金丝楠木稀有珍贵,而皇帝又极力推崇。

于是,朝廷干脆就把进贡金丝楠木纳入到官员的KPI绩效考核当中,也因此,各地官员纷纷将它当成头等大事。

这个绩效的具体内容就是:凡是在职的官员如若向朝廷进贡了金丝楠木就能立马升官,如是平民进贡,就可以直接谋个一官半职!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有奖赏就更加猖狂!明朝初年因为修建故宫,几乎把天下的金丝楠木都砍伐的差不多了!比如现存最大的楠木殿——明十三陵中长陵棱恩殿,支撑其殿顶的60根巨柱全部由整根楠木制作而成,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约13米,底径超1米,被称为世间罕见。

看下图:(明十三陵长陵金丝楠木圆立柱)到了清代,帝王们对其更是宠爱有加,如皇帝的宝座、屏床和寝床均无一例外选用金丝楠木,而其他在皇家的重要礼仪陈设中也都能看到金丝楠木的身影,成为权力和尊贵的一种陪衬与显现。

(故宫太和殿金丝楠宝座)再到了乾隆年间,金丝楠木几乎完全绝迹,当时就流传有“1克金丝楠木价值等于10克黄金”的说法。

而乾隆爷更是把金丝楠木当作“天地至美”来大肆宣传,遇到宫中要制作金丝楠木家具时,他老人家还亲自去审阅定制!所以,乾隆出品,必是用料考究,做工精致,华丽丽的大作。

金丝楠木鉴别方法等级明十三陵长陵金丝楠木圆立柱

金丝楠木鉴别方法等级明十三陵长陵金丝楠木圆立柱

金丝楠木鉴别方法等级明十三陵长陵金丝楠木圆立柱•o名称:阴沉金丝楠皇宫椅金丝楠木鉴别要点一:金丝楠木最大的特点就是耐腐蚀性强,埋在地里可以几千年不腐烂,所以皇帝的棺木大多采用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鉴别要点二:金丝楠木有股楠木的幽香,这种香气可以驱蚊避虫。

现代试验也证明,金丝楠木可以抗腐木菌、白蚁的侵蚀。

此外,金丝楠木抗海生钻木动物蛀蚀性也强,所以,历代皇家书籍书柜必定是金丝楠木家具。

金丝楠木鉴别要点五:金丝楠木纹理细密瑰丽,精美异常,质地温润柔和,新切面黄褐色带绿色,光泽强,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光照下发出丝丝金光,但又清幽无邪,娴静低调。

金丝楠木鉴别要点三:金丝楠木木性温和,冬天触之不凉,夏天不热,不伤身体,而其他硬木家具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所以皇宫常用金丝楠木制作桌案、罗汉床、柜子和书架,也可用来装饰柜门或制作文房用具。

金丝楠木鉴别要点四:由于金丝楠木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很少出现翘裂现象,木材胀缩性小且硬度适中,钉力颇佳。

金丝楠木鉴别要点六:金丝楠木制作的器物造型优美,不会有硬邦邦的感觉。

金丝楠木家具讲究木色,即不上漆、不打蜡,因为上漆和打蜡后,金丝楠木的颜色会发黑,失去原有的色泽。

金丝楠木鉴别要点七:由金丝楠木制成的明清家具纹理平素,柔软中带坚韧,气质古朴优雅。

金丝楠木鉴别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

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

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

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金丝楠木鉴别方法一:金丝楠木的鉴别其实不难,楠木中有金丝即,因为金丝楠木这个名称并不是一个专业技术名称,它是历史上从皇帝到百姓对这种木材的民间说法。

首先要确定是楠木,桢楠属树种在中国约有34种,只要显现金丝明显的均可确定为金丝楠木,但楠木就很珍贵,桢楠属国家保护树种,近年常听到有因砍伐桢楠而被判刑的消息。

目前市场上的金丝楠木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新金丝楠木,国家禁止砍伐且数量稀少,要冒很大风险:二类是老金丝楠木,这类来源比较广,有拆清早期及明朝时的老房下来的,有三峡截搬迁区及内陆古庙宇维修拆下来的,还有挖掘古墓挖出的棺裹[扬州汉陵苑广陵王墓黄肠题凑全部由千年金丝楠木堆砌而成,其边角料做成的镇纸在博物馆小卖部要卖上千元,三类是乌木金丝楠木,即阴沉木金丝楠木,是埋在河里或因地壳变迁埋在地里几千年的金丝楠木,主要出在四川。

明代木构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力评析

明代木构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力评析

明代木构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力评析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的木构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卓越的技艺成为当时建筑界的瑰宝。

本文将对明代木构建筑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力进行评析。

第一部分:明代木构建筑的特点明代木构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精湛明代木构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完美的结构而闻名。

在木材选择上,明代建筑师注重选用天然独特的材料,如沉香木、红木等,以确保建筑的牢固和美观。

同时,在木构连接和拼接技术上,明代建筑师采用了更加精细的榫卯结构,通过准确的加工和精确的组装,使整个木构建筑更加稳定和耐久。

二、装饰繁复明代木构建筑的装饰非常繁复且富有特色。

木构建筑的檐口、栱柱、扶壁等部分都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以各种纹饰和图案来展现华丽和富丽的特点。

明代的装饰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元素,如云纹、龙纹,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如葡萄纹、石榴纹等,使得明代木构建筑独具一格。

三、布局合理明代木构建筑的布局注重合理和对称。

无论是宫殿式建筑还是寺庙式建筑,都追求建筑整体的均衡和谐。

比如明代宫殿建筑的三进院落和庙宇建筑的五进院落布局,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协调和和谐的理念。

第二部分:明代木构建筑的影响力明代木构建筑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卓越的设计技术,对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传承与发展明代木构建筑传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明代木构建筑的工艺和技术在后世得以继承,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明代木构建筑中的许多装饰元素和结构技巧也为后世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化交流明代木构建筑不仅在中国本土发展繁荣,也成为了中国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明代的建筑风格吸收并融合了葡萄牙、荷兰、波斯等国的建筑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代建筑风格。

这种融合在国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后世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祾恩殿坐落于 3 层汉白玉台基之上,台基上设 有排水龙头、汉白玉栏杆,栏杆望柱雕刻有行龙,如
19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6 卷
平板枋为降魔云图案,斗拱使用烟琢墨,拱垫板 为三宝珠火焰图案。檐椽椽头为龙眼宝珠图案,飞 椽椽头为万字图案,如图 7 所示。
图 5 大慈真如宝殿台基与栏杆 Fig. 5 Pedestal and baluster of the Dacizhenru Palace
1. 3 建筑装饰特征 大慈真如宝殿通体不施釉彩,经过岁月浸染的
金丝楠木呈现出古朴雍容的绛紫褐色基调,与素雅 的大殿外观不同,大殿天花使用沥粉贴金坐龙图案, 形制与故宫太和殿相同,大殿的等级之高可见一斑。
与大慈真如宝殿不同,祾恩殿天花为花卉图案, 外饰彩画。梁枋构件使用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其 中明间大额枋的彩画图案为死箍头 + 活盒子( 绘有 花卉图案) + 一整二破藻头 + 二龙戏珠枋心,小额 枋为死箍头 + 活盒子( 绘有异兽图案) + 一整二破 加勾丝咬 + 锦纹图案枋心,挑檐桁为死箍头 + 活盒 子( 绘有异兽图案) + 双一整二破加勾丝咬藻头 +
1 大慈真如宝殿和明长陵祾恩殿建 筑特征对比
1. 1 建筑形制与柱网分布 大慈真如宝殿建于明万历年间,重檐庑殿顶寺
庙建筑,整座建筑中的大木、斗拱、飞檐、望板等全部 采用名贵的金丝楠木且不施彩绘,隐约可见状如金 丝的木头纹理。屋顶铺蓝琉璃瓦剪黄边,上下 2 层 屋檐每条垂脊均各有走兽 7 只。大殿面阔 5 间,约 38. 34 m,进深 3 间,约 18. 62 m[1]。整座大殿由 24 根高达 10 m、直径 0. 5 m 的楠木大柱支撑。
面阔 9 间 进深 5 间
面阔 5 间 进深 3 间
图 6 所示。
图 7 大慈真如宝殿与祾恩殿建筑装饰 Fig. 7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of the Dacizhenru Palace
and Ling'en Palace
2 大慈真如宝殿与祾恩殿建筑特征 分析
图 6 祾恩殿台基与栏杆 Fig. 6 Pedestal and baluster of the Ling'en Pa 期
192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2010 年 10 月
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程昊淼,张 昕
(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124)
摘 要: 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中的大慈真如宝殿和明长陵祾恩殿,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护完好的明代金丝楠木大殿。在
锦纹图案枋心; 次间大额枋为死箍头 + 活盒子( 绘
长陵祾恩殿为皇陵之主殿,地位重要,其等级自
有异兽图案) + 勾丝咬藻头 + 锦纹图案枋心,小额 然高于万历为其母亲所修寺庙之主殿,所以在建筑
枋为死箍头 + 活盒子( 绘有莲草图案) + 喜相逢藻 面积、屋顶形制、琉璃瓦颜色、屋脊走兽、构架形制、
头 + 二龙戏珠枋心,挑檐桁为死箍头 + 活盒子( 绘 台基形式等方面,明显高于皇家敕建寺庙大慈真如
在大慈真如宝殿下层前檐共有斗拱 42 攒,其中 平身科 36 攒,柱科 4 攒,角科 2 攒,后檐与两侧共有 斗拱 76 攒,其中平身科 66 攒,柱科 8 攒,角科 2 攒, 外檐斗拱为 5 踩无翘双昂斗拱,内出翘、六分头、麻 叶头; 上层前檐共有斗拱 36 攒,其中平身科 30 攒, 柱科 4 攒,角科 2 攒,外檐斗拱为 7 踩单翘双昂斗 拱。一斗口尺寸约 8. 5 cm,如图 2 所示。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bout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insi Nanmu Palace in Ming Dynasty
CHENG Haomiao,ZHANG Xin
(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 The Dacizhenru Palace in Beijing Beihai“Xitianfanjing”and Ling'en Palace of Ming Chang Ling are existing large-scale and well-protection Ming Dynasty Jinsi Nanmu Palace in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and elements and details of decoration of two palaces,the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Jinsi Nanmu Palaces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bout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detail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tudy of two Ming Dynasty Jinsi Nanmu Palaces. Key words: Jinsi Nanmu; Dacizhenru Palace; Ling'en Palace of Ming Changling; ming Dynasty Building
收稿日期: 2009-07-09 作者简介: 程昊淼( 1987 - ) ,女,河北石家庄人,建筑学专业学生。 E - mail: chenghm@ emails. bjut. edu. cn
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所有木件全用金丝 楠木为之,古色古香。
本文在系统调查两座大殿的建筑形制、柱网分 布、建筑构件应用及细部装饰的基础上,对大殿的建 筑形制、用材尺寸、建筑构件、门窗形式和细部装饰 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为明代金丝楠木大殿的保 护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两大殿的柱网分布如图 1 所示。
图 2 大慈真如宝殿斗拱构件 Fig. 2 Corbel bracket of the Dacizhenru Palace
云,为落金式鎏金斗拱; 上层前檐共有斗拱 60 攒,其 中平身科 50 攒,柱科 8 攒,角科 2 攒,外檐斗拱为 7 踩双翘双昂斗拱。一斗口尺寸约 16. 25 cm,如图 3 所示。
长陵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祾恩 殿,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祾恩殿建 筑在 3 层汉白玉台基上,形制仿明代皇宫金銮殿修 建。建筑形制为大式、重檐庑殿式建筑,屋顶满铺黄
2010 No. 5
程昊淼,等: 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193
琉璃瓦,下层屋檐每条垂脊各有走兽 7 只,上层屋檐 每条垂脊各有走兽 9 只,檐下线平直,两角微翘。大 殿面阔 9 间,约 66. 56 m,进深 5 间,约 29. 12 m,以 60 根金丝楠木大柱形成构架,其中,中间 4 根高为 14. 3 m,直径 1. 17 m,总面积 1938 m2 。殿内金砖铺 地,柱、梁、枋、桁、斗拱等大木构件全为金丝楠木加 工而成。祾恩殿无论是形体结构、建筑风格,都堪称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1. 2. 2 门、窗 大慈真如宝殿为六抹槅扇门,槅心为三交六椀
菱花,裙 板 为 如 意 头,有 帘 架。 明 间 单 扇 门 宽 约 154cm,次间单扇门宽约 136 cm,门的宽度随开间尺 寸不同而变化。窗为槛窗,四抹,槅心亦为三交六椀 菱花。每 开 间 共 四 扇,单 扇 窗 宽 约 127. 5cm。门、 窗、裙板图案如图 4 所示。
图 4 大慈真如宝殿门、窗、裙板 Fig. 4 Gate and window design of the Dacizhenru
Palace
祾恩殿门为四抹槅扇门,槅心图案为方格眼,裙 板、绦环板上均无纹饰。窗为槅扇窗,槅心图案为方 格眼。门窗均上红漆。 1. 2. 3 台基与栏杆
大慈真如宝殿采用 1 层须弥座为大殿台基,突 显其在整组建筑中的主要地位。栏杆由望柱、栏板、 地袱组成,其中栏板部分由寻杖、三幅云、净瓶、面枋 组成。望柱上刻有祥云图案,面枋盘子上也刻有图 案,但风化较严重,如图 5 所示。
图 1 大慈真如宝殿与长陵祾恩殿柱网分布 Fig. 1 Pillar distributing of the Dacizhenru Palace and
Ling'en Palace
1. 2 细部特征 1. 2. 1 斗 拱
斗拱是木架构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在中国木 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 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 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 依据。明代建筑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 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结构作用减弱,装饰 性加强[2]。
有莲草图案) + 一整二破藻头 + 二龙戏珠枋心。
宝殿,见表 1。
表 1 祾恩殿与大慈真如宝殿建筑等级对比
Table 1 Architecture level contrast of the Dacizhenru Palace and Ling'en Palace
项目 长陵祾恩殿 大慈真如宝殿
建筑形制
系统调查两座大殿建筑形制、建筑构件及细部装饰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建筑
形制、细部构造上的异同,为保护和研究珍贵的金丝楠木建筑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金丝楠木; 大慈真如宝殿; 明长陵祾恩殿; 明代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