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如下:1.数字的认识:-认识0-100的数字,并能正确读和写。
-数字的顺序关系,如大、小、相等的概念。
-数字零在数字的位置。
2.数的组成与分解:-数字的由十位和个位组成。
-单数中个位数是个位上数字,十位数是十位上数字。
-十位数为0的两位数,只有个位数字组成。
3.十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认识不大于10的加法和减法,并且能运算。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4.数的排序:-十以内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包括单个数字和若干个数字。
5.数的分类:-单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的概念。
-分类:单位、十位、百位。
6.计数法:-数字在数量上的运用,如一、两、三、四、五等。
-理解以10为基数的单位制度,如十、百、千等。
7.数的运算:-十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如2+3、5-2等。
-加法的交换律和减法的不可交换性。
8.长度的认识:-认识直线段、尺寸和单位。
-认识米和厘米,及其换算关系。
9.成百和成十的认识:-认识百、十和个位数的概念。
-理解百位数的范围和意义。
10.图形的认识:-识别直线、曲线、尖角、平角、直角等基本图形。
-识别并称呼圆、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11.连数:-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如5>3,并运用于实际情境。
12.用运算符表示数的关系:-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运算符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写出运算符。
13.数的表示方法:-用公式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3。
-运用加法和减法的公式进行计算。
14.用连加表示数的关系:-运用加法算式计算两个数的和。
-理解加法与数的增加的关系。
15.分数:-认识半、一四分之一和一半的概念。
-理解分数表示小于1的数和单位。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此学期数学中所有的重点难点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负数、数轴2.数的大小、数的比较3.数的分解、数的组合4.数的进位、退位、添零二、加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 加减法的定义和性质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倍数1. 倍数的概念及性质2. 自然数的倍数、偶数和奇数3. 判定数的倍数四、除法1. 除法的意义和定义2. 余数和商的概念及性质3. 除法的步骤和技巧五、约数1. 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 约数和倍数的关系3. 判定数的约数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性质六、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 分数的简化、化归3. 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4. 分数的应用七、乘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的乘法八、图形1. 数学图形的种类及分类标准2. 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属性3.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九、时间1. 时间的表示方式和单位2. 时间的加减法3. 时钟的构造和使用以上就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优先级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需要熟悉加减乘除符号和它们的优先级,同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方向。
特别是在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顺序和优先级,避免出现错误。
2. 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实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必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97×7≈3500。
2. 乘法原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5.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6.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此外,还有一些基本的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等知识也是需要掌握的。
以上知识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教材或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概念、定义、公式)汇总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概念、定义、公式)汇总1.秒针是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2.1分等于60秒。
3.2时等于120分。
可以想象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4.当需要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使用毫米(mm)作为单位。
5.1厘米等于10毫米。
6.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7.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8.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也会使用分米(dm)作为单位。
9.1分米等于10厘米。
10.1米等于10分米。
11.通常使用千米(km)作为单位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1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13.1千米等于1000米。
14.“千米”也叫“公里”。
15.我们研究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除外)。
16.3千米等于3000米。
可以想象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5000米等于5千米。
可以想象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
17.通常使用吨(t)作为单位来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
18.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19.1吨等于1000千克。
20.这名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的体重是1吨。
21.蓝鲸的体重使用吨作为单位。
22.我们研究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23.在笔算加法中,应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24.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25.在笔算减法中,应当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
26.验算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加法验算,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27.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口算、笔算、估算)。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认识0-1000之间的整数,包括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法和数的写法。
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认识加减法的特点,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 乘法的概念和计算: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进行乘法口算,乘法竖式计算,以及乘法表的记忆。
4. 除法的概念和计算:认识除法的基本概念,进行除法口算,除法竖式计算,理解商和余数的概念。
5. 数量关系的认识:掌握数的奇偶性,数的前后序关系,数的个位和十位的概念。
6. 图形的认识: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包括圆形、矩形、三角形和正方体等基本图形的特点和命名。
7. 时、分和秒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的概念,进行时间的读写和运算。
8. 简单的数据统计: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包括数的分类统计、图表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等。
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的认识和运算:需要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写法、以及数的大小比较,同时要学会用竖式进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长度单位和测量:要求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米等,并学会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3.认识钟表:要学会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并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时间在钟表上画出相应的时间点。
4.图形和几何:需要认识并了解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5.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需要找零的钱数等。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千米=1公里=1000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吨=1000×1000=1000000克(了解)
1小时=60分1分=60秒
1小时=60分=3600秒
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小格是12分钟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钟;
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小格是1秒;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秒针要走60圈;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
四则运算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
验算: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验算:①减数+差=被减数
②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因数=积
验算: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没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验算:除数×商=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注意:余数<除数
验算: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四边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分数
①分数线: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占份数。
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②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或相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