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32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66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常规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效果脑卒中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缺血性和出血性,大多数人的运动和脑神经功能都有一定的障碍,偏瘫是最常见的。
脑卒中偏瘫由于中枢神经损伤而引起的本研究发现,脑卒中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下降,有较高的认知障碍,且有较大的负面情绪,会对病人的生存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康复疗法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和运动功能,而传统的药物和基础康复训练仅注重康复运动功能,而不能达到很好的恢复神经功能。
综合康复疗法通过训练饮食、运动等生活能力,采用针刺疗法、物理康复等来调整神经中枢的兴奋性,激活休眠的神经组织,实现代偿,重建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功能[1]。
本研究分析了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32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66例。
其中,对照组男44例,女22例,年龄61-78(65.12±2.21)岁。
观察组男42例,女24例,年龄61-76(65.45±2.24)岁。
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康复评价

划圈型
? 表现:骨盆上提,向后旋转,髋关 节外旋、外 展;患足落地时,不是 足跟先着地,而是足尖 或专利号整 个足掌蹬地,踝内翻、脚趾跖屈, 形成典型的划圈步态。
? 原因:负重差、伸肌痉挛模式。
膝过伸伴髋后突型
? 表现:站立相时膝关节向后过伸, 髋关节后突 。
Ⅲ、Ⅳ、Ⅵ对脑神经检查法
Ⅲ动眼神经( ):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 (向上向外作用)、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付交感纤维由艾魏氏核发 出) Ⅳ滑车神经( ):支配上斜肌 Ⅵ外展神经( ):支配外直肌
检查法:
. 外观:眼裂、眼睑、眼球 . 眼球运动:运动方向、活动程度、复视、眼球震颤 . 瞳孔:正常瞳孔(~),对光反 射(直接、间接、调
偏瘫的分类
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 和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 级,一般 不影响日常生活。
、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级 。
、全瘫:肌力~ 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肌力分级
? 级 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 ? Ⅰ级 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
嗅神经检查
Ⅱ视神经( )检查
检查方法: .视力():分近、远视力表上读数、
指数、光感、失明等
描述 方法
~ 指数 眼前指数 眼前手动 眼前光感 完全失明(眼前光感消失)
.视野( ): 分全盲、偏盲、双 颞侧盲、象限盲
视野检查法 指测法
视野计检查法
. 眼底检查:用眼底镜检查
生理凹陷 黄斑区
视神经盘(视乳头) 动脉 静脉
失语等
躯体感觉障碍
? 性质:可帮助病因诊断。间断或反复短暂性症 状可能为感觉性癫痫发作
偏瘫康复治疗方案

偏瘫康复治疗方案偏瘫是一种常见而具有挑战性的疾病。
它是由于脑卒中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一侧身体肌肉功能受损而导致。
对于患有偏瘫的患者来说,恢复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为了帮助这些患者尽快康复并重返社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一、理念和目标康复治疗的理念是恢复患者尽可能多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促进偏瘫患者的肌力恢复、运动控制功能改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重建。
二、康复治疗方案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核心环节。
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如运动训练、功能电刺激、热疗、按摩和牵引等,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这些手法旨在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姿势控制和平衡,减轻肌肉紧张和痉挛。
2.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在偏瘫康复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言语训练,患者可以提高说话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家人和社会进行沟通,并改善生活质量。
3.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技巧,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技能。
这包括自理能力的重建,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使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4. 心理治疗:偏瘫患者通常会面临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扰。
心理治疗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问题,恢复自信和愉快的生活态度。
三、辅助治疗手段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辅助治疗手段以加速康复进程。
例如,电磁刺激、运动器械辅助训练、现代康复技术等。
这些技术和手段可以进一步促进神经胶质再生,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四、家庭支持与社会关怀偏瘫患者康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关怀。
家庭成员在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创造积极的康复环境。
此外,社会的关怀和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鼓励患者重返社会,参与社交活动,恢复自信和独立性。
五、长期康复管理偏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康复管理。
偏瘫案例分析报告

偏瘫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篇报告基于一位偏瘫患者的案例分析,旨在探讨偏瘫的病因、症状及康复治疗。
该案例探究发现,偏瘫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言: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半身不遂或单侧肢体运动障碍。
本报告通过对一位偏瘫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总结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病史与症状:该患者为一位50岁男性,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他在一次中风后出现了右边肢体无力、语言困难和面部表情不自然等症状。
经过医院的检查和诊断,他被确诊为右边大脑半球梗死所致的偏瘫。
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该患者接受了综合性的康复治疗。
起首,医生依据患者的详尽状况,为其开具了药物治疗方案,以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物理治疗师通过运用肢体功能训练、电刺激和功能性练习等手段,救助患者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此外,心理治疗师提供了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以救助患者乐观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康复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该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右边肢体力气增加,能够独立行走和进行平时生活活动。
此外,他的面部表情也恢复了正常,语言能力也有所提高。
谈论与结论:通过本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
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物理疗法可以救助患者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心理支持可以救助患者乐观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偏瘫是一种对患者生活造成严峻影响的疾病,但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因此,我们应重视偏瘫患者的康复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支持。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康复干预护理,在护理前及出院后4周各评定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
结果:护理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使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脑梗死;偏瘫【中图分类号】r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43-02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是cvd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cvd的80%[1],偏瘫是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
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通过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08-01~2011-01在我院住院经临床诊断为脑梗死,伴有偏瘫的患者,选取7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采用2005年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确诊。
随机单盲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3岁,平均(56.9±8.5)岁,其中部分前循环梗死23例,后循环梗死12例,腔隙性梗死5例;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3~74岁,平均(57.3±8.2)岁,其中部分前循环梗死20例,后循环梗死11例,腔隙性梗死3例。
两组年龄、性别、梗死类型、病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按医嘱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1.2.1 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目的和意义,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临床特征、主要诱因、先兆症状、治疗及预后。
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偏瘫就是俗称的半身不遂,是指身体的侧面的肢体,面部肌肉以及舌头运动出现障碍,半身不遂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所引发的症状。
根据患者的瘫痪严重程度,可以将患者的的病情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完全瘫痪三种[1]。
现在普遍认为瘫痪的患者在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后可以显著的减轻或改变偏瘫的症状,有些人把康复训练简单的等同于简单的锻炼,患者急于求成往往会事倍功半的效果,易造成患者的关节和肌肉受损,甚至出现骨折,使得患者痉挛加重,甚至出现足下垂,以及内翻等症状。
为讨论和分析综合神经修复手术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的中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于患者的抑郁症的治疗的效果,现分析2011年9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出现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住院的62例偏瘫患者,其中4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岁。
根据出期的检测发现患者的症状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中包括脑出血的患者22例,40例脑梗塞患者,这些患者的颅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而且这些患者都表现出神志清醒的状态,而且具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都表现正常,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头部CT 检测和MRI 诊断[2]。
两组患者的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抑郁症表现状况的差异都不会对统计结果造成影响。
1.2 方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31例。
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疗法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使用支持疗法和认知疗法之前要给予患者积极明确的心理暗示并要求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患者的锻炼主要使用肌肉神经促进技术,从而使试验组的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
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的不同特点,来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药物使用的时候要依据神经内科药物使用的规定的方法。
对照组仅根据神经病学的常规药物治疗的要求进行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 HAMD 评分和 NDS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本症状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合性医院指导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 ) c t o b e r 2 O1 3 V0 I _ 1 1 No .1 0
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r 2 ] , 能 使 广 大 患 者 在 礼 区 内 享 受 到 最
广泛的卫生资源1 3 。但 日前 在 我 国基 层 康 复 医 疗 中还 存 在 有 康 复技术人才缺乏 、 康 复 治 疗 技 术 不 规 范 等 问 题 、 。 因此 寻 找 一 种利用有限的康复资源 。 充 分 发 挥 综 合 医 院 的 主 动性 , 采 用 综 合
醒、 生命体征平 稳 的出院患者 ; 出院时存 在肢体 功能障碍 , 偏 瘫
肢体 B r u n n s t r o m 分 级 2级 以上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1 . 2 排除标准 活动性肝病 、 肝 肾功能不全 ; 充 血性 心力 衰 竭 ;
恶性肿瘤 ; 恶性进行性高血压 ; 呼吸功能衰竭 ; 既往有痴呆病史 ; 既往 有 精 神 疾 病 史 ; 外 地 无 法 随访 者 ; 其他疾病所致功 能障碍 。 1 . 3 临 床 资 料 选 择 2 0 0 8年 7月一 2 O 1 3年 7 月 由铁 营 医 院 神 经 内科 出 院 的 1 0 0例 患 者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其 中男 6 5例 , 女 3 5 例 ; 年龄 4 2岁 ~ 7 4岁 ; 文 化程度 : 初 中及其 以下者 6 5例 , 高中 及其以上者 3 5 例; 脑梗死 8 2例 , 脑 出血 1 8例 ; 病 变 以左 半 球 为 主者 4 4例 , 以右 半 球 为 主 者 3 3 例 , 其他病灶者 2 3例 ; 合 并 原 发 性 高 压 5 2 例. 合并糖 尿病 2 5例 。将 1 0 0例 患 者 按 照 随 机 数 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 各 5 O 例 。 两组 患 者 性 别 、 年龄、 病 程、 病因、 病 变 部 位 及 教 育 程 度 等 一 般 资 料 比较 ,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意 义( P >O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详 见表 1 。
综合性康复治疗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重,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而脑血管疾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1-2],偏瘫则是该类疾病的常见后遗症,也是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后遗症之一。
目前对于偏瘫的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重点[3]。
本研究针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探索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发病类型、偏瘫部位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6岁,平均63.28±4.50岁;发病类型:脑梗死39例,脑出血11例;偏瘫部位:左侧24例,右侧26例。
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6~77岁,平均63.10±4.45岁;发病类型:脑梗死40例,脑出血10例;偏瘫部位:左侧27例,右侧23例。
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生命体征稳定后1周内入组;年龄40~80岁;有肢体功能障碍;意识神志清醒。
(2)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伴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四肢瘫痪或其他影响肢体功能的疾病者;既往有精神病史、痴呆病史、聋哑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并发症给予降血糖、降血压、调脂、抗炎、调节水电解质、降低颅内压等,对于脑梗死患者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给予止血、保护脑组织等。
另外,结合患者的偏瘫情况给予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包括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本 次研究共 选取 了 8 6例神经 内科偏 瘫患者作 为研究对 象 。排 除了存 在 沟通 障碍 的患者 、精 神 障碍患 者 以及 G C S 评分大 于 8分的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 组4 3例。观察 组 :男 2 3例 ,女 2 0例 ;年龄 2 7 — 7 6岁 ,平 均年龄 ( 5 9 . 7 2  ̄ 4 . 4 7 ) 岁 ;左侧偏 瘫 2 O例 ,右侧偏瘫 2 3例 。 对 照组 :男 2 4例 ,女 1 9例 :年 龄 2 8~7 4岁 ,平 均 年 龄 ( 6 0 . 4 2  ̄ 5 . 5 0 ) 岁 ;左 侧偏瘫 2 2例 ,右 侧偏瘫 2 1例 。经 比 较 ,两组 患者的一般 资料 比较无 明显差异性 ( P> 0 . 0 5 ) 。 1 . 2方 法 对 照组采用神经 内科常规药物 治疗 。观察组 在对照组 的 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 复治疗 :第一 ,心理治疗 。偏瘫 患者 的 交流能力与生活能力均低于健康人 ,在与患者交流 的过程中 , 医护人员应保持 微笑 , . 给患者以正 向激励 ;同时 ,适 当放慢 语速 ,尽量让患者能够 听懂 ;对患者表示 尊重和 同情 ,使用
2 0 1 7年第 4卷第 1 1 期
2 01 7 Vo 1 . 4 No. 11
临床 医药 文 献 杂 志
J o u r n a l o f CH n i c a l Me d i c a l 2 01 3
神 经 内科 偏 瘫 患者 综 合性 康 复 治 疗 的 临 床 分析
王 芳 英
( 内蒙古 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 内科 , 内蒙古 巴彦淖 尔
0 1 5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综合性 康复治疗对神 经 内 科偏 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 院神 经 内 科 收治的偏瘫 患者 8 6 例作为 临 床 研究对 象。随机分组 :对照组 4 3例 ,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 4 3例 ,在 常规 治疗的基础 上采用综合性康 复治疗。 比较 两 组偏瘫 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 疗前 ,两组 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 P > 0 . 0 5 ) 。 治疗 4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汉密 尔顿抑 郁量表评 分及神 经功能缺损评 分明显低 于对照组 ,结果对 比差异显著( P< 0 . 0 5 ) 。结 论 综合性 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 高患者的神 经功能 ,改善 患者的心理状 态,值得推广使 用。 【 关键词 】神 经 内科 ;偏瘫 ;综合性康复治疗 【 中图分 类号l R 7 4 2 .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献编号 】I S S N .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7 . 1 1 . 2 0 1 3 . 0 1
பைடு நூலகம்
2 结 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 的汉 密尔 顿抑郁 量表 评分 及神经 功 能缺损评分 比较无 明显 差异 ( P > 0 . 0 5 ) 。治疗 4周后 ,观察 组患者的汉密尔顿 抑郁量 表评 分及 神经功 能缺损 评分 明显 低于对照组 ,结果对 比差异显著( P < 0 . 0 5 ) 。见 表 1 。
表 1 汉密 尔顿抑郁 量表评分 及神 经功 能缺 损评 分比较情 况( X  ̄ s 。分 )
偏瘫是神经 内科 常见 的脑 血管 病变 并发症 之 一 ,又被 称为半 身不 遂 。患 者 的 临床 症状 主 要 为一 侧 肢 体 、面 肌 、 舌肌下部 出现功 能障 碍 ,若病 情严 重 ,则 患 者 的生活 能力 完全丧失 .只能 卧床 J 。我 国每 年新 增大量 的脑 血管 疾病 患者 ,而这些患者 当 中相 当一 部 分人 会并 发偏 瘫 ,并 最后 形成残疾 ;同时 ,患 者 的心理 也遭 受沉 重 的打击 ,甚 至 出 现抑郁症状 。这种情 况应 当 引起 医疗 工作 者 的重 视 ,并 积 极采取措 施 以 减轻 偏瘫 对 患 者 的不 利影 响 。有 研 究认 为 , 对偏瘫 患者 实施 综合 性康复 治疗 能够 促进 患者 神经 功能 的 恢 复 ,改善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本次 研究 针对 这一 观点 做 了专项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 文 明、礼貌 的用语 ,不嘲笑患者 。在患者遇到生活上 的困难 时,给予其安慰和鼓励 ,让患者感 受到来 自他人的关心 、支 持 和温暖。第二 ,运 动治疗 。早期开展康 复训 练 ,包括关 节 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 。坐位 、站位平衡训练 ,上下楼梯训 练, 穿衣和脱衣训练 ,进食训练 ,如厕训练等 j 。每 日两次 ,每 次半小时。连续训练三个月 。第三 ,语 言康 复治疗。评估 患 者的偏瘫程度 ,并以此为依据 为患者制 定个 体化的语言康复 训练内容 .比如发音训练 、听力训练等。训练遵循 由易到难 的原则 。第 四,按摩。为防止患 者因长期 卧床 而发生褥 疮、 静脉炎 ,医护人员每 日为患者做 全身按摩 。重点 按摩后 背 、 足部等部位。第五 ,物理治疗。为进一 步刺 激神 经及 肌 肉功 能 .医护人员还可 以采用 中、低频 脉冲治疗等物理疗法进行 治疗 。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1 . 3观察与评价 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 抑郁 量表 ( H A MD) 评估 患者 治疗 前后 的 心理状态。采用 神经 功能缺损评分 ( N I H S S ) 评估患者治疗 前 后的神经功能。 1 . 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软件包 进行统计 学处理 。计 量 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s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 检验 ,P < 0 . 0 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