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3第3单元2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课件:第3单元 (共233张PPT)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课件:第3单元 (共233张PPT)

历史(RA-GZ) -必修3
【答案】 ①西汉 ②蔡侯纸 ③彩色套印 ④毕升 ⑤唐末 ⑥战国时期 ⑦北宋 ⑧算盘 ⑨石氏星表 ⑩郭守敬 贾思勰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历史(RA-GZ) -必修3
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历史(RA-GZ) -必修3
导入 1
2016 年 11 月,《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出版座谈会 在京召开。
历史(RA-GZ) -必修3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旨在说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 代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科学技术文化传统;梳理出中国历史上科学技 术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特点;通过选取对数学、天文学、农学、医药 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发展的研究,探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具 有怎样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揭示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 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考察中外文化交流 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昭示我国 古代科学技术文化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启 示和借鉴。 中国古代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对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 进步具有哪些重要启示和借鉴?由此导入新课。
历史(RA-GZ) -必修3
3.《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授时历》:夏朝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 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1281 年, 《授时历》 颁布推行,这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2)西汉氾胜 之的《氾胜之书》、北魏 的《齐民要术》、元朝王 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 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 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历史(RA-GZ)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汉字印刷告别了 “铅与火” 的历史,步入“光与电”的时代。人们称他为“当代毕升” “汉字激光照排之父” ,将他誉为 “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 “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选。你了解我国古代的毕升吗?由此导入 新课。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ppt2(打包36套) 人民版20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ppt2(打包36套) 人民版20

时期 计算机 20 世纪 80 年代后 (侧 重为经济 建设服务 )
科技成就
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银河-Ⅰ 号”; 1997 年,“银河-Ⅲ号”巨型计算机使中国 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载人航天 2003 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 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时期 遭受严重挫折
发展历程 (1)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
1966~ (2)将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 1976 年 被认为代表不同的阶级;许多知识分子被划归为“右 派”“反动学术权威”,知识分子受到人身和精神伤 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全面繁荣 改革开 放以来 (1)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得到全面发展 (2)“双百”方针得到重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 繁荣的局面
(二)新中国教育、文艺事业的发展
时期 1949~ 1956 年 深受苏联影响
发展历程 (1)建国初期,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为重中之重 (2)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 曲折中前进 (1)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6~ (2) 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 1966 年 方针,作为基础和长期性的方针,文艺领域出现 繁荣景象,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空前 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专题小结测评
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 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
科教兴国——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期 “两弹一星”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4 年,我国自 20 世纪 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 80 年代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以前 (侧 杂交水稻 重发展军 袁隆平于 1973 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 事科技 ) “南优 2 号” 生物技术 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 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提出“仁”与“礼”的思想,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 发展了儒家学说,使儒学发展成为战国后期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3.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强调社会变革的思想,顺应了建立大 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 剧烈变化。 (2)形成: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 提出关于自然、 社会 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 (1)政治思想: ①提出“ 仁 ”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 礼”,推行“ 德治 ”。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概念阐释] 1.“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和“争鸣” (1)“百家争鸣”中“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
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 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墨、儒、道、法诸子百家的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 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 动作用。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历史影响 (1)对中国 专制主义 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 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其 法治 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 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的主张 1.创始人:战国初期的 墨翟 。
2.思想主张 (1)主旨是“ 兼相爱 、 交相利 ”,有别于儒家重等级名 分、重义轻利的主张。 (2)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 主张。 3.主要贡献 (1)认识论: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检验认识 真伪的标准“三表”法 。 (2)逻辑学:第一次提出了“类”“故”等逻辑学术语, 建立了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 必修三 第3单元 单元总结 36张(新人教版)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 必修三 第3单元 单元总结  36张(新人教版)
必修三
单元总结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三个政治派别在反封建 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对比 政治派别 学习重点 实践 结果
反 对 君 主 掀起戊戌变 变法过程中并未 专 制 , 主 法运动,依 涉及君主立宪问 维新派 张 学 习 西 靠光绪帝进 题,且未发动群 方 , 实 行 行自上而下 众,没有武装力较 新文化运动前期 性质 新文化运动后期
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
领导者 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 同 形式 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 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 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 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作用
新文化运动前期 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 性质 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 想文化运动 异
[答案] B
[解析 ]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徐志摩生活的时代 24 岁以前是 1920 年前,这段时间刚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从 题干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是相对论和民约论,即科学和民 主,由此判断 B 项正确。 A、 C、 D 各项与材料不符。
2.(2011· 安徽,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 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答案]
D
1. (2011· 浙江, 16)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 论 ( 社会契约论 ) 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 (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A.追求英国的渐进式民主形式 B.效仿美法的共和制民主模式 C.实行德日式的形式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形式的民主
[解析 ] 中国从 19 世纪中后期天始了对西方民主政治 的了解和实践。首先是效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运 动,然后是效仿美法共和制民主的辛亥革命,最后是五四 运动前后对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民主模式的选择和追求。 至于德日式的形式民主,则是清末 “预备立宪 ”的实质。 五四运动前后,A、 B、 C 三项的政治模式追求依然存在, 但只有 D 项是民主内容的新内涵,符合题目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核心内容】一个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二个核心: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三个阶段: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发展和成熟。

【知识体系】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1、产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前5世纪)2、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性、个性、现世幸福)(14-17世纪)3、发展:德意志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人文主义宗教观)(16世纪)4、成熟: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制度设计)(17-18世纪)古希腊人文主义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人文主义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人文主义侧重于政治领域。

【学法指导】1、多向对比法:通过对本单元西方思想的学习,与同一时期东方中国的思想进行对比。

该可将西方人文精神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

2、类比同化法:因为单元主要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在背景、影响上有诸多相同。

【类比分析】批判对象侧重:文——神学宗——教皇权威启——封建专制制度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区别:(1)前者肯定人,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后者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仍承认神的存在。

(2)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后者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3)前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还是广泛的社会政治运动。

(4)前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5)前者反对封建神学,后者反对罗马天主教会,要求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会。

联系:(1)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

(2)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

(3)两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同:1、生活时代相近,背景大体相同。

2、伟大的教育家。

3、认识到道德教化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4、他们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8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8
(1)观点: ①自然选择: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 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生存竞争: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生物必须与其他种 类的生物相互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 类内部的竞争。
(2)影响: ①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并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②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 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基础。 ④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 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7.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一大成就,也对人类
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

()
A.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B.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
C.成为挑战神学权威的有力武器
D.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解析:选 A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 19 世纪中期提出的,

追寻生命的起源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1.古代传说:上帝造人说、女娲抟土造人说等五种观点。 2.现代认识 (1)生命起源于其他 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来。 (2)生命起源于 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由 C、H、O、N 等 元素逐步演变而形成。
3.一次实验 (1)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实验,人工合 成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 (2)实验证明,生命起源的条件在早期地球上是完全存在的。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背景 (1)近代科学的兴起。 (2)上帝创造万物和 物种不变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怀疑和反对。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教学课件2(课件 教案,24份) 人民版6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教学课件2(课件 教案,24份) 人民版6
率领百官,在孔庙演出一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 场“祭孔”丑剧 代( 1911——1937)》
行思想革命” 秀
------陈独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标志 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 代表 胡适.鲁迅.蔡元 人物 培等
指导 民主 与 科学 思想
中心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号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 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 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 《呐喊》和《彷徨》等。
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
他(小栓)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 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 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 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 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 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 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 着 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 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 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 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 又是一阵咳嗽。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封建纲常伦理
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提倡新道德。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德行)、妇言(言辞)、妇容(容貌) 、妇功(技艺)
自由、平等、独立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它是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树立了新文 学的典范。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请思考:鲁迅为什么要使用白话文的形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式来批判封建旧道德呢? 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 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课件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课件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文化革命,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主张科学和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详细描述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新青年》杂志上大力宣传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道德观念。同时,他们也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最后一次高潮。
VS
总结词:伦理学
详细描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幸福,而幸福就是实现人的本性和完善人性。他认为美德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美德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他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认为过度和不及都会导致错误,只有适中才是正确的选择。
总结词:万民法
详细描述:罗马法中的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所有自由民,它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强调公平、公正和合理地保护所有自由民的权益。万民法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
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源自总结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他们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旨在摆脱中世纪的宗教束缚,重新发掘和弘扬古典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5.实质 .实质 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 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 思想解放运动 。 6.意义 .意义 (1)为____________做了舆论准备。 做了舆论准备。 为 资产阶级革命 做了舆论准备 (2)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 特别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在人、自然、国家、 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 的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的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 的内涵,把反封建、 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 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 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 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具有鲜 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高考总复习பைடு நூலகம்岳麓版.历史
(4)意义 意义 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____________提供了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资产阶级革命 提供了 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宗教改革 的第 ②加尔文取得了辉煌胜利,被誉为“欧洲_________的第 加尔文取得了辉煌胜利,被誉为“欧洲 二位伟大人物” 二位伟大人物”。 3.宗教改革的意义 . 宗教改革家用_________宗教观挑战以 教皇 宗教改革家用 人文主义 宗教观挑战以_________为首的 为首的 宗教观挑战以 宗教权威,使人类不断认识自己。 宗教权威,使人类不断认识自己。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5)影响 影响 影响 拉开了序幕。 ①宗教改革运动在_________拉开了序幕。 宗教改革运动在 德国 拉开了序幕 新教 与天主教 改革后, 与天主教、 ②改革后,_________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 的新局面。 的新局面。 2.加尔文宗教改革 . (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背景 (2)著作: 《基督教原理》。 著作: _________》 著作 (3)主张 主张 信仰 才能得救 才能得救。 ①人只有依靠_________才能得救。 人只有依靠 其宗教观的核心是_________。 ②其宗教观的核心是 先定论 。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③意义: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人称“18 意义: 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人称“ 世纪是_________的世纪”。 的世纪” 世纪是 伏尔泰 的世纪 (3)卢梭 卢梭 卢梭 天赋人权 _________》中阐述了“ 学说; ①主张:在 《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_________”学说; 主张: 学说 提出“人民主权”口号。 提出“人民主权”口号。 ②评价:是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_________。 评价:是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 民主主义者。 (4)康德 康德 康德 ①主张:提出_________________,而是自身的目的;提 主张:提出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而是自身的目的; 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②评价: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_________的主体地 评价: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 人类 的主体地 位。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名师一题 2009年安徽卷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 年安徽卷) 2. ( 2009 年安徽卷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 托马斯 潘恩在 《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 常识》中告诫民众: 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 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 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潘恩的 三权分立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 解析:1776年 常识》在北美发表。 解析:1776年, 《常识 》在北美发表。在这本不到 50页的小册子中 页的小册子中, 50页的小册子中,潘恩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准确地回答了北 美殖民地人民所关心的问题, 美殖民地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指出了北 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潘恩呼吁, 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潘恩呼吁,殖民地人民必须与英国 一刀两断,建立自己的共和国。 一刀两断,建立自己的共和国。他强调真正的权力必须而且 只有来源于人民。托马斯·潘恩 常识》 只有来源于人民。托马斯 潘恩 《常识》的主要观点是反对 君主制,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天赋人权学说。 答案: 君主制,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天赋人权学说。答案:C )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高分跨栏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一、结合史实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结合史实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背景相同: (1) 背景相同 : 都是因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而产 生; (2) 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 尤其是反 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对天主教会; 对天主教会; (3)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 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 都迅速波及整个西欧 近代文化繁荣。 近代文化繁荣。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名师一题
2009年潍坊一模 年潍坊一模)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 1. ( 2009 年潍坊一模 ) “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 , 就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不需要问别人 ” 。 这反映了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主张因行称义 解析:注意材料的意思是“只要信仰上帝, 解析:注意材料的意思是“只要信仰上帝,不用任何中 这符合马丁·路德的 信仰即可得救”主张。 路德的“ 介,”这符合马丁 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主张。A错 误,D是加尔文的主张,B、C相比,B是主要的。 是加尔文的主张, 相比, 是主要的。 答案: 答案:B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4.代表 .代表 (1)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 主张: _________》中提出了_________学说 学说。 ①主张:在 《论法的精神 》中提出了 三权分立 学说。 意义: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_______________的基本 ②意义: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的基本 原则。 原则。 (2)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 ①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主张 主张 a.否定天主教会和_________。 .否定天主教会和 封建制度 。 b.歌颂 理性 .歌颂_________,倡导 生而平等 、信仰自由和 ,倡导_________、 民主政治。 _________。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启蒙运动 1.背景 .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 不断发展 (1)____________不断发展。 不断发展。 (2)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 封建统治 与 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_________与 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 _________的斗争深入展开。 的斗争深入展开 教会特权 的斗争深入展开。 2.含义 . 启迪和开导人们的___________, 启迪和开导人们的 反封建意识 ,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 带来光明与希望。 带来光明与希望。 3.内容 .内容 (1)只敬畏真实,尊重_________,一切唯理性是从。 只敬畏真实,尊重 科学 只敬畏真实 ,一切唯理性是从。 (2)把批判锋芒直指 封建专制制度 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把批判锋芒直指_____________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把批判锋芒直指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特别说明: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 特别说明: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 路德 主张依靠虔诚的信仰即可自救, 主张依靠虔诚的信仰即可自救,不需要通过神职 人员,强调个人与上帝的沟通权力, 人员,强调个人与上帝的沟通权力,实际上就否 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 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体现了个人的自主性和权力,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体现了个人的自主性和权力,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必修3 必修 文化发展历程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第2课时 课时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基础再现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路德宗教改革 (1)背景 背景 背景 思想十分活跃。 ①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的_________思想十分活跃。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的 人文主义 思想十分活跃 罗马教会为树立_________,宣扬_________。 ②罗马教会为树立 教皇权威 ,宣扬 因行称义 。 (2)主张:强调_________,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主张:强调 因信称义 ,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主张 (3)实践: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 赎罪券 ,路德发表 实践: 实践 年 为反对教皇兜售_________, 九十五条论纲》 了 《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 《___________》。 关于赎罪券的功效》 (4)性质:是反对 天主教会 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性质: 的社会、 性质 是反对_________的社会 思想改革运动。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
2.不同点 背景不同: (1)背景不同: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 兴运动的重要条件。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兴运动的重要条件。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所 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以首先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时间和范围不同: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 14世纪的意大利 (2)时间和范围不同 :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 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 世纪达到高潮, 后波及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高潮,且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 里进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 16世纪的德意志 里进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是一场社会各阶 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层都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 (3)历史作用不同: 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历史作用不同: 历史作用不同 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 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 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 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 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 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教, 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