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60)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

b 汉、徽合流,并逐渐京字京韵
c 艺术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d “同光十三绝”的努力
A、bcd B、bc
C、abc D、acd
11、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 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 市民阶层的壮大 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 昌盛 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傩戏:从“酬神”到“娱人”的变迁
人们一直相信“傩仪”具有驱鬼酬神、消灾避难的神力。如 今傩师作为傩仪的传承者,其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他能否人们心 理带来平安,更取决于他能否带给人们现实的快乐和欢娱。庄重、 严肃的傩祭仪式被轻松、愉快的傩戏所取代,使古老的傩祭发生 了从“酬神”到“娱人”的重要变迁。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发散思维】
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候,中国戏曲能得 到极大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不断的发展。 (2)两朝的统治政策,都把中原文人处于低层,使知识分 子怀才不遇,只能通过戏剧来宣泄。
(3)文化观念:正统汉族文人不重视小说、戏剧等,主要 精力在科举,而蒙古族、满族思想不同,重视小说、戏剧, 并大力支持,甚至参与其中。还保护艺人等。
1、下列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A、傩
C、傩戏
B、傩仪
D、傩剧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 面具,口中高呼“傩傩”, 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3、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6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26

要点二 印象派绘画与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 1.印象派。 (1)注重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 引入到绘画中,用绚丽大胆的色彩来表达。 (2)注重描绘对象的瞬间表现,即特定环境下它们给 艺术家留下的印象。 (3)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特点:①认为颜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②他们 提倡到户外写生。③他们主张追求“光”与“色”的效 果,重视光和色彩的应用。
(2)材料二属于何种流派?这一流派有何特点? 提示:现代派 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 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写生,他们发现了过去未被注意的色彩现象,从 而引起绘画上的重大革新。例如,过去一般认为草是绿色 的,但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却不是绿色,而是青色; 如果在晚霞影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 ——《世界艺术简史》
材料二 1907 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 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 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思考: (1)材料一绘画的作者是谁?属于何种流派?这一流 派有何特点? 提示:莫奈 印象派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1.印象派绘画。 (1)代表: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
凡· 高 等著名画家。 段,涌现出了塞尚、高更和_______
(2)影响:以新的视角描绘客观世界,为绘画领域开 辟了新方向。
2.现代派绘画。
色彩和视觉 进行深入研究, (1)特征: 对_____________ 采用夸张、
材料二 《第三(英雄)交响曲》是献给他心目中给人 类带来自由、平等、博爱新时代的英雄——拿破仑的。当 拿破仑称帝并背离法国大革命理想时, 贝多芬把题词改为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沈旋等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创新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自古书籍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 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创新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疑比问较::“西蔡汉侯的纸植”物究纤竟维是纸不是PK最早“的蔡纸侯呢纸?”
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
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
思考:是什么使中国近代科技落伍?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 策、科举制度;实行闭关锁国等等.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 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 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 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 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 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 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 强保种的目的。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 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 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 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 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 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 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 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 “工农武装 割据”道路。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 ,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 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 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 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 技术 (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 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 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五四运动后,新文化 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 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 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 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 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 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3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3

12345
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 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解析:“三教殿”同时出现释迦牟尼(佛教)、孔子(儒家)、老子(道教)反映了 “三教合一”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 B项。 答案:B
12345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老子 D.王守仁 解析:该思想家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 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私欲,恢复良知的本 性,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这符合王守仁“致良知”的观点,故D项正 确。 答案:D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史料导入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 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 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探究“程朱”和王守仁对“理”的认识有何不同。 (2)程朱和王守仁两者穷“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提示:(1)不同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守仁认为“理”在心中,心是万物本 原。 (2)差别:程朱主张格物致知,王守仁强调内心自省。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PPT课件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PPT课件
壤?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统 鸦片战争时的道光帝
治阶级的什么观念?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 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 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 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 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 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
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
乎内外,所以限也。”
——“中国中心论”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 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
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
题 “贵:华“究夏竟,该国贱地夷方周狄围”几 ,
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
路 “可夜通郎?”自“大与俄,罗天斯是朝否上接 国”
(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洋务派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西方的技术等 (4)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
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日 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 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3)主张
探究4: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是什么?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反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兴民权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
提倡西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12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 PPT课件 1(28份) 岳麓版12

王羲之的《兰 序》
续上表
朝代 隋唐 宋代
原因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作品
国家统一,社会 经济空前繁荣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 峰,既有草书,也 有楷书书,法_理___论____ 日趋成熟
张旭、怀素 欧阳询、颜 真卿、柳公 权
“重__文__轻_武___”, 出现各具情态的四 知识分子队伍扩 大家,他们推崇魏 苏轼、
4.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_书__同__文__”,以小篆为基 础,统一全国文字;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文字的改革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错易混]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 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二、书艺历程
1.形成条件。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_单__体__汉__字__,为富于个性化 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 _士__人__群__体__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 力。 (3) _笔__墨__纸__张__等文具的改进,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 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易错易混] 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区别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与单纯的文字书写有本 质的区别:(1)从书法中可以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 而单纯的文字书写则不能;(2)从二者的功能看,单纯的 文字书写以实用价值为主,书法以审美价值为主。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趋势:由繁到简。 两大阶段: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 三大特点: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四大字体: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8

高中历史必修三全一册课件 PPT课件 2(打包36套) 人民版8
(1)观点: ①自然选择: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 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生存竞争:为了生存和繁育后代,生物必须与其他种 类的生物相互竞争,同时,生物个体之间还存在着本种 类内部的竞争。
(2)影响: ①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并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②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 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基础。 ④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 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7.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一大成就,也对人类
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

()
A.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B.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
C.成为挑战神学权威的有力武器
D.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解析:选 A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 19 世纪中期提出的,

追寻生命的起源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1.古代传说:上帝造人说、女娲抟土造人说等五种观点。 2.现代认识 (1)生命起源于其他 星体,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来。 (2)生命起源于 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由 C、H、O、N 等 元素逐步演变而形成。
3.一次实验 (1)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实验,人工合 成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 (2)实验证明,生命起源的条件在早期地球上是完全存在的。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背景 (1)近代科学的兴起。 (2)上帝创造万物和 物种不变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怀疑和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维新思潮
1.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1)原因:中法战争的结局使早期维新派认识到,西方的富强之本在于“通民情、 参民政”,“上下同心”,洋务派“仅袭其皮毛”。 (2)思想主张: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3)积极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 到了启蒙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的论战 (1)论战内容:主要集中在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 (2)历史作用: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自主思考想一想,这次论战与“体用之争”相比有何不同? 提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体”的认识不同。维新派已不仅仅满足于“西用”, 而是大胆地提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一步深层次的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 物质文化,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维新思想
史料导入
是故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欲讲西学,非另立选举之法,别开用人之途,而废八 股试贴策论诸制科不可。
——严复《原强》 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 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互动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为什么提倡“开民智”。根据史料,指出他 主张“开民智”的具体措施。 (2)根据史料,归纳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并探究其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 为一股进步的思想潮流,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改良政治的层面。维新思想冲破阻挠 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5)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 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并确立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原因:严复认为民众愚昧,需要教育。措施:兴西学、立选举之法、废科 举。
(2)方式:办学会、建学堂、创报刊、写文章等。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激发了 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维新变法思想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 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 要求。 (2)维新思想突破了林则徐、魏源及洋务派所局限的物质层面,在政治方面要求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经济方面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方面主张 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这些表明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已深入到制度层面。 (3)维新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 想解放的潮流。
12345
4.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 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 A.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 C.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 解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 科学技术。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此,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民主 制度。A、B、C三项不符合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答案:D
参考答案:谭嗣同的“仁学”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孔子 的“仁学”则构建了早期社会的伦理道德,后来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 制你发 挥的成 功呈概 率分布 ,关键 是你能 不能坚 持到成 功开始 呈现的 那一刻 。别着 急要结 果,先 问自己 够不够 格,付 出要配 得上结 果,工 夫到位 了,结 果自然 就出来 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西学东渐的发展轨迹 (1)“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在他 的思想主张中,向西方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它第一次冲破了传统的“贵华 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对于启迪人们的思想有重要作用。 (2)洋务思想: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仍然停留在 器物的层面,但通过与顽固派的论战和洋务运动的实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 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体用之争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体用之辩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各自主张: ①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主张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 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 ②顽固派:坚守“夷夏”的精神堤防,反对“西学为用”“师事夷人”。 (3)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 件。 2.中法战争前的早期维新派 (1)基本立场:最初都持“中体西用”的思想立场,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社会影响:社会上逐渐形成“皆以通达洋务为能事”的风气。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 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 性的“最初觉醒”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最初觉醒”“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 可知,“最初觉醒”应与民族危机有关,指的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 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的新思想主要是把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唤醒,开始 “开眼看世界”。 答案:B
12345
1.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 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报道中“林总督 行事”主要是( ) 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 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 C.学习西方之体以同中国之用 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盲目自大,而“林(则徐)总督行 事与其他官员相反”,即说明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这就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 步,并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打败西方侵略者。所以此题选B项。 答案: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意义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 代的思想主流。 自主思考魏源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对西学东渐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对当时知识 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 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仅仅正式运作了一百天的戊戌变法,除了一个‘京师大学堂’外,可以 说并没给我们留下什么。它就像历史天幕上滑过的一颗耀眼的‘流星’,匆匆而来, 倏忽而去。但它又毕竟是颗耀眼的、有光彩的‘流星’。”这里的“耀眼的、有光彩” 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B.改革了君主专制 C.启蒙了国民觉悟D.动摇了儒家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切入点是戊戌变法。解题注意材料关键信息“又毕竟是颗耀眼的、有光彩的‘流 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 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是其成功之处,选择C项。A、B两项均不是戊 戌变法的作用,D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都予以排除。 答案:C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理解掌握:知道“开
眼看世界”的代表人
物及其主要思想观
点;识记洋务派及其
思想主张;掌握维新
为纪念林则徐,共青团中央、国家档案局联合主办 了网上“林则徐纪念馆”(右图为网站首页)。该网站 的开通,跨越了地域和时间限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 缅怀和纪念林则徐的网上纪念馆和对青少年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个网上基地。 林则徐为什么会受到如此敬重呢?
12345
2.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虽然创办了许多 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 的“他”应该是( ) A.林则徐 B.张之洞 C.郑观应 D.康有为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 制度和道德教化”反映的是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而张之洞是洋务 派代表人物,故B项正确;林则徐也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没有创办许多现代化事业,故 A项错误;C、D两项是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故排除。 答案: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维新思潮的兴起 (1)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2)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主张、作用: ①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③谭嗣同:是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 ④严复: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借用进化论“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宣传维新变法。
12345
3.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 太旧。”该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林则徐 解析:康有为前期主张维新变法,在守旧派眼中是“太新”;后期是保皇党的代表,主 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主张保留君主,在革命派眼中是“太旧”。因此,选择A项。B、 C、D三项人物的思想都没有体现这一特点。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