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
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别.doc

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别.doc农业文明趋向于安定,因为耕地需要精耕细作,土地是无法移动的。
所以从事农业的民族都是保守的,不善于冒险。
海洋文明富有冒险和开拓的精神,茫茫大海,目的地在遥远的彼岸。
海洋文明与经济贸易如影随形,诸如民主、工业文明、如今社会的都与其有直接关系!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
古代日本文明与海洋的关系远比中国文明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却远不如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
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文化,其文化与海洋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也创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却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
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
古代海洋文明最著名的就是古希腊,他们的文明依赖于海洋而产生和发展,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古希腊的文化里有关海洋的描述很多,以海洋为主体的文化很发达大河文明大河文明,顾名思义,就是以来大河发展起来的文明。
其文化发展与大河密不可分。
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河文明就是4大文明古国,他们都是靠大河才发展起来的古埃及——尼罗河中国——黄河,长江(最主要的是黄河)印度——恒河古巴比伦——底各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农耕文明也就是其社会各方面以来于农耕的一种文化,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95以上。
具体表现在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政治:强调农业为军事服务,包括农产品的军事化(就是农产品要上交给国家,然后再分配给军队),农民的军人化,农民每隔几年就要服军役,要进行戍守边疆,押运粮草等各种军事活动经济:小农经济为主,重农抑商。
试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试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以古罗马、希腊与中国为例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是古代历史发源的两种文明形势,两大文明都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生长的环境的不同,性格迥异,各有千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有着诸多的不同,其中最基础的当属两者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十分明显的,海洋文明以航海商贸业为主,而农耕文明以农业为主。
海洋文明起源于地中海,地中海沿海有犬牙交错的海岸线和崎岖不平的陆地,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海湾、海港和内海,沿岸陆地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茂密,土地贫瘠。
显然,在这种条件下,人们要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给自足、偏安一隅是比较困难的,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与外界进行贸易,互通有无。
而要想与外界进行贸易,就要有比较好的交通环境,但是当时,地中海沿岸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交通工具也比较落后,陆地交易运输成本很大,因而陆路交易规模小,但是他们有广阔的地中海,以及沿岸的天然优良港湾,发展海上贸易成了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比如希腊,在希腊的总面积中只有18%是可以耕种的,8%是草地和牧场,9%是林地,其他65%是山地,而在古代可耕地的这一数字还要小。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大城市雅典处于东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通向东方的门户,希腊人可以通过雅典,从繁盛的小亚细亚讲物品与文化源源不断地送往希腊,希腊也因此逐渐强大。
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49年的波西之战,希腊的胜利,使得希腊获得了和平安稳的发展环境,雅典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在古老的地中海上,希腊像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弯曲的手指伸进地中海,在那里抓住了海洋文明的最初源头。
希腊人的商船队在东西方之间往返穿梭,而海洋商贸也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经济支柱。
农耕文明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发源于大河中下游两岸,靠着肥沃平坦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发展种植业,并创造了光耀夺目的古文明,因而也有将农耕文明称为大河文明的。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作者: ————————————————————————————————日期: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以中国和古希腊为例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它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
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
考察人类有据可考的历史,按上述的标准要求,第一个有充足的史料证明的海洋文明当是古希腊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国,她们都是文明古国。
下面就来看看两种文明的区别联系何在。
首先,一个重传承,一个重创新。
农耕文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传承性。
这首先是由它生产方式决定的。
农业种子、技术对季节变化、工具制造等方面知识积累方面传承性。
也就是因为这种生产上的传承需要,后来发展到了对祖先世系记载的认真程度。
著名的有“孔氏家谱”。
儒家文化是农耕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实际上是农耕文化传承性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表现。
2020高考历史:模块3 话题1 “轴心时代”的辉煌——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中外关联】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之所以称之为“轴心时代”是因为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跨国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以阻挡的大背景下,探讨轴心时代,尤其是中西轴心时代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点及其对今天社会的影响,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一、“轴心时代”东西方各具特色的文明1.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1)农耕文明的形成①就地理环境而论,中华民族繁衍、栖息于东亚大陆,是一个大河文明的国家。
②轴心时代的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这种地理环境,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形成。
(2)农耕文明的特点①“农业是命脉”是历代中国人的共识,而“重农抑商”也就成了每一个朝代的基本国策,从传统的士、农、工、商的排序中,就能反映出中国人的态度。
②内陆的广阔,也为中国大一统帝国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环境上的可能。
这也是“统一、专制、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特色的原因之一。
2.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1)海洋文明的形成①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属于海洋文明国家。
地中海、爱琴海带来了航海的便利。
而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把古希腊分割成一块块的小平原、小山丘,使之形成了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平原少、土地贫瘠,只能种一些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只有通过海洋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发展。
(2)海洋文明的特点①古希腊各城邦之内,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雅典的民主政体等。
②航海的便利又使各城邦较早地接触到域外文化、异族文化。
③古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多元的、易于接受域外文化的特质。
二、“轴心时代”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政治制度1.古代中国的“家国同构”轴心时代的中国也是邦国林立,但与古希腊的城邦制不同,中国是在原始氏族制没有彻底解体,从而带着浓厚的血缘色彩进入奴隶社会的,这就是从禅让制到世袭制,在这种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
试论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

试论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区别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是古代历史发源的两种文明形势,而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两种文明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海洋文明典型的国家就是古希腊,农耕文明典型的就是中国,所以就以中国和古希腊为例,来论述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区别。
文明的发起都源于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整个地球就分为海洋和土地,那么两大文明则是各有千秋,互相辉映。
首先,海洋文明是一种开放的文明,注重创新,以希腊为例。
希腊从最先开始,很多工商业奴隶主在城邦进行买卖,那些适于发展工商业的的城邦成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很多市场不能吸收这些商品,原材料也不能满足供应,所以,必须想海外扩张。
所以在大殖民运动之后,在黑海,爱琴海,西地中海沿岸,南意大利,西西里岛,最远至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建立了许多新的城邦,希腊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了,这些地区的城邦对工商业奴隶主发展工商业,同时掌握了海洋,殖民地都紧紧临近海洋,希腊通过海洋,进行贸易,不仅对自己国家进行贸易,同时很多多余的商品都贸易到更多的国家,进而形成了海上贸易。
在贸易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商人的互相贸易,文化也在其中不断的进行交流,对其他名族推销自己的手工艺品,艺术品,纺织品,武器和珠宝。
其次,因为它的开放,希腊不断的吸收外来人口,同时不断的向外运送自己本土的人口,互相的交流,不仅使自己的文化得到了宣传,而且那些外来人口学习到了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对自己本土的文化进行改新和完善,互相交融的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参考。
对希腊的创新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
而农耕文明则是以土地为主,它没有海洋文明的流动性那么大,主要是土地为田进行耕种。
以中国为例,一般以土地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其本身的自然环境和物种应该是丰富的,就如中国,很多从事农耕的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偶尔富余的东西用来交换和贸易,但都在本土进行,所有的商品都在本土贸易,能满足贸易的要求。
所以具有封闭性和局限性,因为物种的丰富,所以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并不多,他的创新性要弱一些,因而发展要慢一些。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说课材料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以中国和古希腊为例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它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
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
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
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
考察人类有据可考的历史,按上述的标准要求,第一个有充足的史料证明的海洋文明当是古希腊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国,她们都是文明古国。
下面就来看看两种文明的区别联系何在。
首先,一个重传承,一个重创新。
农耕文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传承性。
这首先是由它生产方式决定的。
农业种子、技术对季节变化、工具制造等方面知识积累方面传承性。
也就是因为这种生产上的传承需要,后来发展到了对祖先世系记载的认真程度。
著名的有“孔氏家谱”。
儒家文化是农耕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实际上是农耕文化传承性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表现。
甚至连传宗接代这种观念,都是农耕文化传承性的一种表现。
只是儒家拿来用作自己的神主罢了。
此外,在文字上,这种传承性也有充分体现。
这些内陆国家的文字,相对于海洋文明来说具有更为稳定和持续特性。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以中西为例大江文化,也叫农耕文化。
大河文化的根基是大河流域,那里沃野千里,灌溉便利,有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代大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也是这些地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特征。
其中唯一延续下来的只有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中心部位和起点是黄河文化。
海洋文化,即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典型的是古希腊文化以及受其影响的整个西方文化。
大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一、群体与个体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文化占主导,儒家文化旨在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人为本,重现世人伦,重人事而敬宗教是其思想核心,故中国的大江文化强调集体意识,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海洋文明是一种在较为极端的气候下生存的民族的文明,在人口稠密的城邦,如雅典等,要从黑海沿岸和埃及等地购进谷物。
于是,西方文明发展成为商业文明。
商业文明的产生基于市场意识,而市场意识基于交换意识,交换意识又基于承认各自独立的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则来自于分立、独立意识。
因此,西方文化对人显得相当尊重,个人主义盛行。
二、封闭与开放大江文化是农耕文化,土地是重要依存,而土地是基本固定不变的。
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愚民政策及屯田、均田、编户制度,农民明哲保身的封闭意识,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形成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白居易的《朱陈村》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而从地域特征来看,海洋文明处于海洋的包围中。
以古希腊为例,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试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word版本

试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以古罗马、希腊与中国为例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是古代历史发源的两种文明形势,两大文明都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生长的环境的不同,性格迥异,各有千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有着诸多的不同,其中最基础的当属两者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十分明显的,海洋文明以航海商贸业为主,而农耕文明以农业为主。
海洋文明起源于地中海,地中海沿海有犬牙交错的海岸线和崎岖不平的陆地,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海湾、海港和内海,沿岸陆地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茂密,土地贫瘠。
显然,在这种条件下,人们要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给自足、偏安一隅是比较困难的,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与外界进行贸易,互通有无。
而要想与外界进行贸易,就要有比较好的交通环境,但是当时,地中海沿岸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交通工具也比较落后,陆地交易运输成本很大,因而陆路交易规模小,但是他们有广阔的地中海,以及沿岸的天然优良港湾,发展海上贸易成了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比如希腊,在希腊的总面积中只有18%是可以耕种的,8%是草地和牧场,9%是林地,其他65%是山地,而在古代可耕地的这一数字还要小。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大城市雅典处于东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通向东方的门户,希腊人可以通过雅典,从繁盛的小亚细亚讲物品与文化源源不断地送往希腊,希腊也因此逐渐强大。
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49年的波西之战,希腊的胜利,使得希腊获得了和平安稳的发展环境,雅典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在古老的地中海上,希腊像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弯曲的手指伸进地中海,在那里抓住了海洋文明的最初源头。
希腊人的商船队在东西方之间往返穿梭,而海洋商贸也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经济支柱。
农耕文明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发源于大河中下游两岸,靠着肥沃平坦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发展种植业,并创造了光耀夺目的古文明,因而也有将农耕文明称为大河文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安土重迁,因为缺少变化,所以非常容易建立一种稳定恒常的秩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是也,虽然,不同的王朝的集权程度有差异。农耕文明发展,导致必然出现中央集权。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都是渐进的,反应在国家制度上也是渐进的。
而海洋文明,则体现出它的的多元性。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这种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同时又是由于海洋的保护,使每一个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一个政治实体内部就是容忍个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它的政治体现就是民主制,雅典就是它的典型的代表。希腊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在希腊最强盛的时期,希腊各城邦也没有形成真正的政治联盟,最多是一种松散的联邦。相反,强求一致却会导致发展的停滞。希腊人自己的争霸战争波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人强求一致的一次努力,也是希腊文明衰落的开始。所以,强求一致的诉求最终导致了希腊文明的终结。
这两种文明所以有这些不同,其关键就在于它们载体的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而海洋文明,则强调自我与理性。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希腊人的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是如此。大多数的神的行为更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主神宙斯的行为也不检点,没有很高的权威。神和人都不是因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的独一无二性而受到颂扬。古希腊人能够在各种文明聚集的地中海中崛起,很大程度是靠了这种精神,而海洋似乎是这一精神的最终的试金石,因此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都要在此一试身手。从征服爱琴海到征服地中海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希腊人一旦完全征服了地中海,海洋已经不再是一种挑战,其进取精神就大打折扣了。这种精神,只有等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之后,等到文艺复兴,等到人类开始有能力面对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挑战时,才能得以进一步发扬。为什么当年中国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强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海洋文明的词典里只有“竞争法则”,没有“和平共处”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中国人信奉的集体原则,被西方认为是人权不能保障的主要因素?因为在海洋文明中,个人主义至上,只有强调个人自由,人权才能得到保障的思维定势起作用。
第三,一个重权威尊神性,而一个重自我尊理性。
农耕文明因为靠天吃饭,由于对抗大规模自然灾难的需要,所以对权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注重;与此同时,对能制造各种灾难的自然,也有一种神灵崇拜。一个大的定居族群,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生活物资的匮乏,对生活物资的争夺肯定会不时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准则,有争议也是协商解决,在古时候后,中国人就把人能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归根于依靠集体的力量。权威的力量和神灵的力量。在国家制度形成后,这种观念成为一个国家内,人与人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相处的准则。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从经济上讲,它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从人口流动上讲,它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古希腊人在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束缚之少也是有名的,这一点在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古希腊的这种开放精神后来也鼓励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欧洲人利用这种精神去冲破中世纪教会的束缚。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
———————————————————————————————————————————— 日期: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区别
——以中国和古希腊为例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它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考察人类有据可考的历史,按上述的标准要求,第一个有充足的史料证明的海洋文明当是古希腊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国,她们都是文明古国。
下面就来看看两种文明的区别联系何在。
首先,一个重传承,一个重创新。
农耕文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传承性。这首先是由它生产方式决定的。农业种子、技术对季节变化、工具制造等方面知识积累方面传承性。也就是因为这种生产上的传承需要,后来发展到了对祖先世系记载的认真程度。著名的有“孔氏家谱”。儒家文化是农耕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实际上是农耕文化传承性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表现。甚至连传宗接代这种观念,都是农耕文化传承性的一种表现。只是儒家拿来用作自己的神主罢了。此外,在文字上,这种传承性也有充分体现。这些内陆国家的文字,相对于海洋文明来说具有更为稳定和持续特性。中国文字的一脉相传,与西方符号文字相比,也更显独特。而海洋文明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