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P8配合比计算书

合集下载

C40计算书(掺阻锈剂、创先)

C40计算书(掺阻锈剂、创先)

C40墩身(7.9m 以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配合比技术要求1.设计强度: C402.设计坍落度: 180±20㎜3.设计扩展度: 450±50㎜4.凝结时间: 12h5.含气量: 3~6%6.氯离子扩散系数(RCM 84d ): ≤2.0×10-12m 2/s二、配合比试验(一)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cu,o = fcu,k + 1.645σ = 40 + 1.645×5 =48.2(MPa ); 2.计算水胶比bb a cu ba f f f BW ααα+=0,=0.53×38.85/(48.2+0.53×0.20×38.85) =0.394 (其中ce s f b f f γγ=)水泥胶砂28天强度fce=47.9MPa ,按耐久性及设计要求校核水胶比,综合考虑外掺料对强度的影响,基准水胶比取用0.32;3.根据JGJ 55-2011表5.2.1-2,用水量取值为197 kg/m ;外加剂掺量为0.88%,减水率约为30%,则用水量修正为197*(1-30%)=138kg/m 3,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加7kg 阻锈剂扣除后实际用水量为131kg/m 3;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 W m m w b 00==138/0.32=431(kg/m 3);选取粉煤灰和矿粉为掺合料,按等量替换法取粉煤灰和矿粉为胶凝材料用量的掺量分别为25%和25%,每方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为:fb f m m β00==431*25%=108(kg/m 3);每方混凝土的矿粉用量为:s b s m m β00==431*25%=108(kg/m 3);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mc0=mb0-mf0-ms0=431-108-108=215(kg/m 3); 5.根据Dmax = 25mm 及砂的细度模数、设计的性能,结合泵送混凝土要求,选取砂率为42%;6.重量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集料,细集料用量(假定混凝土的密度为2400kg/m 3)mb o +mg o +ms o +mw o =2400 (1) ms o /(mg o +ms o )×100%=βs (2) 由公式(1)和(2)得:mg o =1062kg/m 3,ms o =769kg/m 3;(碎石按(5~10)mm :(10~25)mm=10%:90%进行掺配); 7.试验室计算配合比为:mb 0(mc 0+mf 0+ms 0) :ms 0 :mg 0 :mw 0 :m 外 :阻锈剂 = 431(215+108+108):769 :1062 :131 :3.79 : 7三、试配a)按计算配合比试拌25L 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 215×0.025=5.375㎏ 粉煤灰:108×0.025=2.70㎏ 矿粉: 108×0.025=2.70㎏ 水: 131×0.025=3.275㎏ 砂: 769×0.025=19.225㎏ 碎石: 1062×0.025=26.55㎏ 减水剂:3.36×0.025=0.084㎏ 阻锈剂: 7×0.025=0.175 kg测定坍落度为200㎜,扩展度480㎜、490㎜,棍度上,粘聚性良好,保水性无,含砂多。

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
1.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3.
1.
2.
1
2
3.,2
4
5
6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由公式fcu,o=fcu,k1.645σ=40+1.645×6=49.9(MPa)
2.计算水灰比
(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fce,g=42.5MPa,水泥富余系
数γc=1.0,则水泥实际强度:42.5Mpa。

(2)计算水灰比。

碎石αa=0.46,αb=0.07
由公式W/C=αafce/(fcu,oαaαbfce)=0.38
(3)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在0.38水灰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和减少0.02水灰比分别取:0.40、0.38、0.36。

3.。

外。

4.
5.
6.
mc0mg0ms0mwo=mcp(mcp取2400kg)①
βs=ms0/(mg0ms0)×100%②
由式①、②可计算出三组配合比各组成材料用量,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配合比计算结果
编号、水灰比、水泥用量(kg/m3)、水用量(kg/m3)、砂用量(kg/m3)、碎石用量(kg/m3)、减水剂(kg/m3)
1、0.40、420、168、797、1015、4.62
2、0.38、442、168、806、985、4.862
3、0.36、467、168、812、953、5.137
五、
1、
2、
3、
W/C、
0.38。

C40P8砼配合比说明书

C40P8砼配合比说明书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设计强度40MPa;2、使用部位:桥梁工程、路基工程、互通立交工程;3、养护条件:温度20±2o C,湿度>95%。

三、砼配合比用原材料1、水泥:采用“三峡”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厂家为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粉煤灰:采用荆门热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晟源分公司的Ⅱ级灰,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减水剂:湖北恒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HL-8000聚羧酸盐减水剂,掺量1.3%。

4、河砂:采用平平料场的河砂,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5、碎石:采用众信石料厂的碎石,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6、拌合用水:采用洁净水。

四、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查表取强度标准差σ=5MPa,粉煤灰掺量9%影响系数选r f=0.95;f cu,o= f cu,k+1.645σ=40+1.645*5=48.2MPa2、计算水胶比W/BW/B=αa* f b/(f cu,o+αa*αb* f b)=0.53*42.5*0.95/(48.2+0.53*0.20*42.5*0.95)=0.41依据施工经验值,采用水胶比W/B=0.333、根据设计坍落度160-200mm及碎石最大粒径,选取用水量为213 kg/m3,减水剂减水率为25%,计算用水量:W=213*(1-25%)=160 kg/m34、根据每立方米用水量和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b0:m b0=160/0.33=484 kg/m35、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选取砂率:βs=40%6、计算砂m s0、石m g0材料用量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密度为2400 kg/m3,解方程:m b0+ m s0+ m g0 +m w0=2400 kg/m3m s0/(m s0+ m g0)=40%m c0/m f0=91%:9%解得: m s0=703 kg/m3m g0=1053 kg/m3m c0=440 kg/m3m f0=44 kg/m3m w0=160 kg/m37、计算配合比为m c0:m f0: m s0: m g0:m w0:减水剂=440:44:703:1053:160:6.3(kg/m3)五、试拌及调整1、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拌,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不超过计算值的2%,不予调整。

C40P8配合比计算书

C40P8配合比计算书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一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0,cu f =+σ645.1,k cu f 40+1.645×5=48.225(MPa)2、确定混凝土水胶比(W/B ): W/B=ceb a cu ce a f f f ⨯⨯⨯+ααα0, =(0.53×49.0×0.85)/(48.225+0.53×0.20×49.0×0.85)=0.423.、确定混凝土用水量(m wa )碎石粒径5-25mm ,坍落度设计230mm ,用水量m w0=(230-90)/20×5+215=250kg/m 3。

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β=27%,m wa =250×(1-27%)=182.5 kg/m 3,取183kg/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m c0=cw m c /=183/0.42=436(kg/m 3) 根据以往经验粉煤灰直接取代水泥掺量为20%,按着直接取代计算;m 粉煤灰1=436×20%=87(kg/m 3)m水泥1=436-87=349 (kg/m3)抗渗等级为P8,膨胀剂采用中铝聚能MPC聚合物纤维低碱膨胀剂掺量为5%,由于膨胀剂有较高的活性,水泥用量又不少于300Kg/m3,膨胀剂分别取代水泥和粉煤灰。

m膨胀剂= 436×5% = 22(kg/m3)m粉煤灰= 87×(1-5%)= 83(kg/m3)m水泥= 349×(1-5%)= 331(kg/m3)5、为了满足混凝土现场施工良好的和易性、黏聚性,天然砂中的含石量另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1%,混凝土容重设定为2410kg/m3计算砂石用量:436+m s0+m g0+183=2410m s0/( m s0+m g0)= 41%计算得到m s0=734 (kg/m3)m g0=1057 (kg/m3)6、计算高效减水剂用量,掺量为1.8%减水剂用量为436×1.8%=7.8(kg/m3)7、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膨胀剂:水:外加剂=331:734:1057:83:22:183:7.8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确定1)混凝土粗骨料采用连续粒级5-25mm,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

C40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40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cu.o) 已知设计强度fcu.k=40MPa,标准差σ=5MPa 即fcu.o= fcu.k+1.645σ =40+1.645×5 =48.2MPa2、计算水灰比(w/c) 已知配制强度fcu.o=48.2 MPa,水泥强度fce=rc×fcek=1.13×42.5 =48MPa (式中: fcek为水泥标号的标准值, rc为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根据浙江省实际统计资料确定为1.13) 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得aa=0.46,ab=0.07 即w/c=(aa×fce)/( fcu.o+ aa×ab×fce) =(0.46×48)/(48.2+0.46×0.07×48) =0.443、选定单位用水量(mwo) 已知要求入泵坍落度为150mm,考虑坍落度损失,故设计初始坍落度应为180mm.碎石采用5~20 mm/20~40 mm=50%/50%搭配,查JGJ55-2000,4.0.1-2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95(kg),,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故未掺外加剂时,单位用水量为: mwo=195+(180-90)×5/20 =218㎏当掺减水率为13%的缓凝泵送剂时单位用水量为: mwo =218×(1-13%) =189.6㎏取水量为189㎏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 ⑴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 已知单位用水量mwo=189㎏,水灰比w/c=0.44 则: mco=mwo/(w/c) =189/0.44 =430㎏⑵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 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4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5、确定砂率(Bs) 由经验和实际选Bs=40%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用质量法计算: 已知Bs=40%,单位水泥用量mco=430㎏,单位水量mwo=189㎏,拌和物湿表观密度ρcp=2400㎏/m3,由公式得: mco+mwo+mso+mgo=ρcpmso/( mso+mgo)= Bs 假定湿表观密度ρcp=2400㎏/m3,得430+189+ mso+mgo=2400 [mso/( mso+mgo)]×100%= 40% 则:mso=(ρcp-mco-mwo) Bs =(2400-430-189)×0.40=712㎏ mgo=(ρcp-mco-mwo- mso)=2400-430-189-712 =1069㎏7、确定初步配合比由计算所得各单位用水量得 Mc:Mw:Ms:Mg =430:189:712:1069 即: 1:0.44:1.66:2.49 当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时,初步配合比为: Mc:Mw:Ms:Mg:MTOR =1:0.44:1.66:2.49:0.015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430×0.03=12.90㎏水:189×0.03=5.67㎏砂:712×0.03=21.36㎏碎石:1069×0.03=32.07㎏外加剂:6.45×0.03=0.1935㎏2、调整工作性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测定坍落度为190cm,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3、提出基准配合比根据试拌工作性能,砼拌合物的基准配合比为: Mc:Mw:Ms:Mg:MTOR =430:189:712:1069:6.45 =1:0.44:1.66:2.49:0.015三、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1、检验强度采用水灰比分别为(w/c)A=0.39,( w/c)B=0.44,( w/c)C=0.49拌制三组砼拌和物,其余材料用量不变,用水量不变,拌36L.则三组水泥用量分别为A组17.46㎏,B组15.48㎏,C组13.90㎏.除基准配合比一组外,其它两组亦给测定其和易性均属合格. 三组配合比经拌制成型,标准条件养护7天,按规定方法测得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列于下表: 组别水灰比灰水比 7天抗压强度(MPa) A 0.39 2.56 49.3 B 0.44 2.27 38.8 C 0.49 2.04 29.72.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由上表可知,相应砼配制强度fcu.o=48.2×82%=39.6(式中82%为本试验室统计七天强度达到二十八天强度值的百分比) MPa的灰水比C/W=2.27即水灰比=0.44,与B组基本相符,故选择B 组为试验室配合比。

C4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40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说明:本合同段的空心板、支座、垫石、系梁、盖梁、柱、肋板、台帽、耳背墙等均采用C40砼。

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对该配合比进行设计,通过对配合比和原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所用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二、设计规程:1、《JGJ55-2011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3、《湖南邵坪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及图纸》4、《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6、《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三、设计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应该有良好的和易性,无显著的离析,泌水现象;2、拌合物坍落度为120mm-160mm;3、碎石的最大粒径4.75mm-31.5mm,符合连续级配;4、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采用机械拌和;5、细集料为级配良好的Ⅱ区中砂;6、水为透明,洁净天然水。

四、原材料说明:1、砂:衡阳湘粤砂场Ⅱ区中砂,表观密度(g/cm³):2.630 细度模数:2.9;2、碎石:新邵县秋明采石场生产的4.75~9.5mm、19~31.5mm、9.5-19mm三级混合料。

(掺配比例4.75~9.5mm 为:20%:9.5~19mm为30%:19~31.5mm为50%)表观密度(g/cm³):2.666,空隙率:40.7%3、水泥:邵阳南方牌P.O42.5Mpa水泥;4、水:地下干净水;5、外加剂:北京新中岩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五、坍落度:C40配合比坍落度设计为:120mm-160mm。

六、砼配合比计算: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f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为40MPa,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取标准差δ=5.0MP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5=48.2 Mpa式中: f cu,o—--砼配制强度f cu,k—--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1.645—强度保证率为95%时的概率系数δ———强度标准差2、计算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ce)=0.53*42.5/(48.2+0.53*0.2*42.5)=0.43式中:аɑ----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53аb----回归系数,采用碎石取0.20f ce—---42.5加入高效减水剂,调整W/C=0.353、选定用水量: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细集料为中砂,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00kg/m3。

C40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C40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商混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一、基本计算数据:C40P8混凝土,每方立方原材料用量:水:163kg ; P.O42.5水泥:265kg 、S95级矿粉:100kg 、Ⅱ级粉煤灰:85kg 、中砂:708kg; 5-20mm 石子:1080kg 、聚羧酸泵送剂:10.1kg 。

二、底板最大厚度3.5m 。

三、最大绝热温升ρ∙∙+=c Q F K m T c h /)(h T —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c m —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3/m kg )F —混凝土活性掺和料用量(3/m kg ) K —掺合料折减系数。

取0.25。

Q —水泥28d 水化热(kJ/kg ),取310。

c —混凝土比热、取0.97)]/([K kg kJ ∙ ρ—混凝土密度、计算得24113/m kgh T =(265+0.25×(85+100))×310/(0.97×2411)=41.26℃四、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1t h j t T T T ξ∙+=)(1t T —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j T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28℃。

)(t ξ—t 龄期降温系数浇注层厚度3.5m 对应各龄期降温系数通过插值法取得。

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知:3d 龄期时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最大。

计算得:T 1(3d)= 28+0.71×41.26=57.29℃。

根据设计文件,应采取稳妥的保水养护措施。

拟定养护方法为:底板及顶板采用蓄水养护。

侧墙采用塑料薄膜洒水覆盖养护。

五、 蓄水养护深度计算:)28.0700/()(2max Q m T K T T M x h c j w b w ∙+∙-∙=λw h —养护水深度(m )x —蓄水养护时间。

取14天,336小时。

M —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1/m ),M=F/V;计算M =0.5 F —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积(2m ) V —混凝土体积(3m )2max T T -—一般取20~25(℃),取20。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GB/T50146-201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4、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GB/T50081-2019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6、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8、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9、JGJ/T 10-2011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范》;10、京台高速公路德州(鲁冀界)至齐河段改扩建工程主体工程设计图纸二、设计要求及用途1、设计标号:C402、设计坍落度:160-200mm3、设计抗渗等级:P84、使用部位:桥梁工程(盖梁、墩柱等)5、根据普通砼设计规程,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0MPa,机械拌和。

三、组成材料1、水泥:故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P.O42.5;2、砂:行唐辉育砂厂,II区中砂,mx=2.8;3、碎石:济南鲁平建材有限公司5-10mm、10-20mm、16-31.5mm碎石;碎石掺量分为5-10mm:10-20mm:16-31.5mm=20%:50%:30%,经掺配后合成筛分,级配符合5-31.5mm碎石连续级配要求;4、水:饮用水,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粉煤灰:山东华能德州电力实业总公司,F类Ⅰ级;6、外加剂:德州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ZK-T9H缓凝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四、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强度fcu.0=fcu,k+1.645σ=40+1.645×5.0=48.2Mpa2、计算基准混凝土(不掺粉煤灰的普通混凝土)的材料用量:W)(1)确定水胶比(Baa=0.53 ab=0.20 yf=0.95 rc=1.16 fce,g=42.5W/B=aa×fb/(fcu,o+aaabfcc)=0.53×0.95× 1.00× 1.16×42.5/48.2+(0.53×0.20×0.95×1.00×1.16×42.5)=0.47根据经验选定W/B=0.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一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0,cu f =+σ645.1,k cu f 40+1.645×5=48.225(MPa)2、确定混凝土水胶比(W/B ): W/B=ceb a cu ce a f f f ⨯⨯⨯+ααα0, =(0.53×49.0×0.85)/(48.225+0.53×0.20×49.0×0.85)=0.423.、确定混凝土用水量(m wa )碎石粒径5-25mm ,坍落度设计230mm ,用水量m w0=(230-90)/20×5+215=250kg/m 3。

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β=27%,m wa =250×(1-27%)=182.5 kg/m 3,取183kg/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m c0=cw m c /=183/0.42=436(kg/m 3) 根据以往经验粉煤灰直接取代水泥掺量为20%,按着直接取代计算;m粉煤灰1=436×20%=87(kg/m3)m水泥1=436-87=349 (kg/m3)抗渗等级为P8,膨胀剂采用中铝聚能MPC聚合物纤维低碱膨胀剂掺量为5%,由于膨胀剂有较高的活性,水泥用量又不少于300Kg/m3,膨胀剂分别取代水泥和粉煤灰。

m膨胀剂= 436×5% = 22(kg/m3)m粉煤灰= 87×(1-5%)= 83(kg/m3)m水泥= 349×(1-5%)= 331(kg/m3)5、为了满足混凝土现场施工良好的和易性、黏聚性,天然砂中的含石量另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1%,混凝土容重设定为2410kg/m3计算砂石用量:436+m s0+m g0+183=2410m s0/( m s0+m g0)= 41%计算得到m s0=734 (kg/m3)m g0=1057 (kg/m3)6、计算高效减水剂用量,掺量为1.8%减水剂用量为436×1.8%=7.8(kg/m3)7、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膨胀剂:水:外加剂=331:734:1057:83:22:183:7.8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确定1)混凝土粗骨料采用连续粒级5-25mm,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

2)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0%,泥块含量小于1.0%。

3)外加剂掺入高效减水剂。

4)总胶凝材料436kg大于320kg。

5)砂率为41%,水胶比为0.42。

9、依据试配实验,编号为:058,测得到容重为2402kg/m3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δ=2410-2402=8绝对值小于2410×2%=48.2不需要调整。

依据JGJ55-2011第6.2.1条初步计算配合比即为确定的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膨胀剂:水:外加剂=331:734:1057:83:22:183:7.810、生产前测得砂含石13%,碎石粒径5-25mm(需掺18%碎石粒径5-10mm), 配合比调整如下砂=734×(1+13%)=829(kg/m3)石=1057×(1-18%)+1057×18%-734×13%=867(kg/m3)(碎石粒径5-25mm)+95(碎石粒径5-10mm)水泥:砂:碎石:粉煤灰:膨胀剂:水:外加剂= 331:829:867+95:83:22:183:7.8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二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0,cu f =+σ645.1,k cu f 40+1.645×5=48.225(MPa)2、确定混凝土水胶比(W/B ): W/B=ceb a cu ce a f f f ⨯⨯⨯+ααα0, =(0.53×49.0×0.85)/(48.225+0.53×0.20×49.0×0.85)=0.423.、确定混凝土用水量(m wa )碎石粒径5-25mm ,坍落度设计230mm ,用水量m w0=(230-90)/20×5+215=250kg/m 3。

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β=27%,m wa =250×(1-0.27)=182.5 kg/m 3,取183kg/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m c0=cw m c /=183/0.42=436(kg/m 3)根据以往经验粉煤灰、矿粉直接取代水泥掺量为24%、23%,接着直接取代计算;m粉煤灰1=436×24%=105(kg/m3)m矿粉2=436×23%=100(kg/m3)m水泥1=436-105-100=231(kg/m3)抗渗等级为P8,膨胀剂采用中铝聚能MPC聚合物纤维低碱膨胀剂掺量为5%,由于膨胀剂有较高的活性,用粉煤灰和矿粉分别取代膨胀剂各半。

m膨胀剂= 436×5% = 22(kg/m3)m粉煤灰=105-11=94(kg/m3)m矿粉= 100-11= 89(kg/m3)5、为了满足混凝土现场施工良好的和易性、黏聚性,天然砂中的含石量另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1%,混凝土容重设定为2410kg/m3计算砂石用量:436+m s0+m g0+183=2410m s0/( m s0+m g0)= 41%计算得到m s0=734 (kg/m3)m g0=1057 (kg/m3)6、计算高效减水剂用量,掺量为1.8%减水剂用量为436×1.8%=7.8(kg/m3)7、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水:外加剂=231:734:1057:94:89:22:183:7.8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确定1)混凝土粗骨料采用连续粒级5-25mm,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

2)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0%,泥块含量小于1.0%。

3)外加剂掺入高效减水剂。

4)总胶凝材料436kg大于320kg。

5)砂率为41%,水胶比为0.42。

9、依据试配实验,编号为:058,测得到容重为2402kg/m3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δ=2410-2402=8绝对值小于2410×2%=48.2不需要调整。

依据JGJ55-2011第6.2.1条初步计算配合比即为确定的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水:外加剂=231:734:1057:94:89:22:183:7.810、生产前测得砂含石13%,碎石粒径5-25mm(需掺18%碎石粒径5-10mm), 配合比调整如下砂=734×(1+13%)=829(kg/m3)石=1057×(1-18%)+1057×18%-734×13%=867(kg/m3)(碎石粒径5-25mm)+95(kg/m3)(碎石粒径5-10mm)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水:外加剂=231:829:867+95:94:89:22:183:7.8C40P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三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0,cu f =+σ645.1,k cu f 40+1.645×5=48.225(MPa)2、确定混凝土水胶比(W/B ): W/B=ceb a cu ce a f f f ⨯⨯⨯+ααα0, =(0.53×49.0×0.85)/(48.225+0.53×0.20×49.0×0.85)=0.423.、确定混凝土用水量(m wa )碎石粒径5-25mm ,坍落度设计230mm ,用水量m w0=(230-90)/20×5+215=250kg/m 3。

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β=27%, m wa =250×(1-0.27)=182.5 kg/m 3,取183kg/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m c0=cw m c /=183/0.42=436(kg/m 3) 根据以往经验粉煤灰、矿粉直接取代水泥掺量为24%、23%,接着直接取代计算;m 粉煤灰1=436×24%=105(kg/m 3)m 矿粉2=436×23%=100(kg/m 3)m 水泥1=436-105-100=231(kg/m 3)抗渗等级为P8,膨胀剂采用中铝聚能MPC 聚合物纤维低碱膨胀剂掺量为5%,由于膨胀剂有较高的活性,用粉煤灰和矿粉分别取代膨胀剂各半。

m 膨胀剂 = 436×5% = 22(kg/m 3)m 粉煤灰 =105-11=94(kg/m 3)m 矿粉 = 100-11= 89(kg/m 3)5、为了满足混凝土现场施工良好的和易性、黏聚性,天然砂中的含石量另计算,混凝土砂率取41%,混凝土容重设定为2410kg/m 3计算砂石用量:436+m s0+m g0+183=2410m s0/( m s0+m g0)= 41%计算得到m s0=734 (kg/m3)m g0=1057 (kg/m3)6、计算高效减水剂用量,掺量为1.8%减水剂用量为436×1.8%=7.8(kg/m3)7、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水:外加剂=231:734:1057:94:89:22:183:7.8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确定1)混凝土粗骨料采用连续粒级5-25mm,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

2)细骨料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0%,泥块含量小于1.0%。

3)外加剂掺入高效减水剂。

4)总胶凝材料436kg大于320kg。

5)砂率为41%,水胶比为0.42。

9、依据试配实验,编号为:059,测得到容重为2402kg/m3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δ=2410-2402=8绝对值小于2410×2%=48.2不需要调整。

依据JGJ55-2011第6.2.1条初步计算配合比即为确定的配合比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水:外加剂=231:734:1057:94:89:22:183:7.810、根据BTC功能型外加剂使用建议书,配合比调整如下:m水泥= 231-231×15%=196(kg/m3)下调35kgm矿粉2=89-89×7%=83(kg/m3)下调6kgm水=183-11=172(kg/m3)下调11kgm粉煤灰=94+11=105(kg/m3)回补11kg砂=734+(35+6)×41%=751(kg/m3)回补17kg石=1057+(35+6)×(1-41%)=1081(kg/m3)回补24kg BTC功能型外加剂=436×0.6%=2.47(kg/m3)11、生产前测得砂含石13%,碎石粒径5-25mm(需掺18%碎石粒径5-10mm), 配合比调整如下砂=751×(1+13%)=849(kg/m3)石=1081×(1-18%)+1081×18%-751×13%=886(kg/m3)(碎石粒径5-25mm)+97(kg/m3)(碎石粒径5-10mm)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膨胀剂:水:外加剂:BTC =196:849:886+97:105:83:22:172:7.8:2.47(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