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路智)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书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书一、概述本段位于DIK62+820. 1〜DIK116+501.89,其中路基工程27.41km,各类桥梁18座,其中特大桥12座、大桥4座、框架桥2座,涵洞51座,宾安站和胜利站2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
二、配合比设计说明1、设计强度等级:C20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碳化环境等级T1,最大水胶比为0.55,坍落度180〜220mm。
采用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压施工;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流动性好,不泌水。
3、力学性能:满足C20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11)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6、《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7、设计文件四、配合比所用原材料选用情况1、水泥:采用冀东水泥生产的P-042. 5水泥,其各种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要求。
(试验结果详见水泥试验报告)。
2、粉煤灰:采用大唐鸡西第二热电生产的F类II级粉煤灰(掺量30%),其各项指标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要求。
(试验结果详见粉煤灰试验报告)。
3、细骨料:采用于海波砂场中砂,细度模数2. 5,其各项指标符合(试验结果详见细骨料《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试验报告)要求。
4、粗骨料:采用宾县平坊太平采石场碎石,采用5〜10mm、10〜20mm、20〜31. 5mm三种规格进行掺配,其中5〜10mm占20%, 10〜20mm占50%, 16-31. 5mm占30%,其各项指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要求。
C2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第 1 页共 5 页C2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强度等级:C20;要求坍落度:160~200mm;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不应低于320kg/m3;最大水胶比不应超过:0.55;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500C;第 2 页共 5 页三、原材料情况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a6.260.4645.120645.1,0,cu MPkfcuf=⨯+=+≥σ(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C20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2、环境作用等级:L1、H1。
3、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55,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4、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5、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不应低于320Kg/m3, 最大水胶比不应超过0.55。
(3)初步选定配合比
表6:C20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电通量试验结果
编号
抗压强度(Mpa)
电通量(C)
7d
28d
56d
28d
0.43
0.48
/
0.38
/
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5页共5页
七、理论配合比确定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条件下,本着经济节约、优选的原则,确定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见表7:
表7: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20;
要求坍落度:减水剂
241:105 :702:1249: 150 :3.49
1 :0.44:2.91:5.18:0.62:0.01
(4)混凝土试拌,提出基准配合比和调整配合比
1、 以计算的初步基准配合比试拌40L,将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均匀后,进行坍
落度试验,测得坍落度为180mm,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成型 组150×150×150mm
4、碎 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 石场生产;10~20mm由 石场生产;16~31.5mm由 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为30%;10~20mm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说明:设计混凝土拟定使用部位:混凝土路(无减水剂,掺合料)坍落度选择90-130 mm。
二、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三、原材料选定:1、大田红狮水泥 P.O42.5R2、大田吴山砂场河砂(中砂)3、大田梨子坑碎石场4.75-31.5碎石4、饮用水四、配合比设计:1、配制强度Fcu,0=20.0+1.645×4.0=26.6Mpa2.计算基准水胶比:W/B=(a a×f b)/ (f cu,o+ a a×a b×f b) =(a a×f ce)/ (f cu,o+ a a×a b×f ce) 根据碎石施工工艺a a和a b的回归系数为:a a=0.53 a b=0.20 水泥富余系数为:r c=1.16 f ce,g—水泥强度等级值为:42.5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 = r c×f ce,g=1.16×42.5=49.3 MpaW/C=(0.53×49.3)/(26.6+0.53×0.20×49.3)=0.823、水用量①75-90mm坍落度取205Kg,以90mm坍落度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205+(130-90)×5/20=215 Kg4、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按照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为满足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和易性,选用水胶比0.63水泥用量Mc0=215/0.63=341 Kg5、砂率取38%7、粗集料和细集料用量的确定按照重量法,假定拌和物表观密度为2400Kg/m3混凝土拌和物计算:341+ Ms0+ Mg0+215=2400Kg(Ms0-细集料质量,Mg0-粗集料质量)Ms0/( Ms0+ Mg0)*100%=38%Ms0=701KgMg0=1143Kg8、初步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17011143215用量(Kg)配合比 1.00 2.06 3.350.63通过试配坍落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水胶比不变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469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2.03 3.310.63通过适配坍落度达到105mm,黏聚性良好遂得出基准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4469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2.03 3.310.639、配合比调整①、水胶比增加0.05 ,取0.68;砂率增加1%,取39%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用量(Kg)3197271137217配合比 1.00 2.28 3.560.68②、水胶比减少0.05 ,取0.58;砂率减少1%,取37%材料名称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1m3混凝土材料3746691140217用量(Kg)配合比 1.00 1.79 3.050.5810、试验室配合比以上三个不同配合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①水胶比0.63,砂率38%,7d砼抗压强度22.9Mpa,28d砼抗压强度27.5 Mpa。
C20普通砼预制块设计说明

中老年困难补助申请书尊敬的有关部门:我是一位中老年人士,虽然我曾经为社会做出过贡献,但是现在我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为了改善我的生活状况,我决定向贵部门提交中老年困难补助申请。
以下是我个人的申请理由和相关情况介绍:个人背景我今年已经步入中老年,身体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已经无法从事体力劳动。
我过去曾在一家工厂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由于工厂关闭和养老金的不足,我目前面临着生活困境。
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家庭收入极低,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日常生活开支。
经济困难情况我目前的经济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费用由于我无法从事劳动工作,我只能依靠每月微薄的养老金来维持基本生活。
然而,随着物价的上涨和医疗费用的增加,我的生活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目前的收入水平。
我无法支付房租、水电费以及日常的食品和药品开支。
2. 医疗费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我需要经常看医生和购买药物来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健康状况。
然而,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我无法承担必要的医疗开支。
这给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住房条件我目前居住的住房条件非常简陋,居住环境恶劣。
房屋没有基本的设施和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经济困难,我无法改善住房条件。
我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助,改善我目前的住房环境。
申请补助理由鉴于我目前的困难和无力改善生活状况的现状,我希望能够得到贵部门的中老年困难补助,以帮助我度过难关。
以下是我的申请理由:1. 生活保障我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压力,无法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
我希望能够得到补助以保障我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我有足够的食品和药物供应。
2. 医疗救助由于身体状况的下降,我需要经常看医生和购买药物。
然而,由于经济困难,我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我希望能够得到贵部门的医疗救助,以保障我正常的医疗需求。
3. 改善住房条件我目前居住的住房条件非常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我希望能够得到贵部门的补助,改善我目前的住房环境,提高居住条件。
C20混凝土配合比(修改)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用途:帽石、隔水墙、八字墙、涵身基础等。
二、依据标准: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0-2005》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 0-2011》三、原材料1.水泥采用广东省英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具体性能指标如下:2.砂为北江砂场的河砂,具体性能指标如下:①②级配3.碎石采用贵田碎石厂生产的16-31.5mm、10-20mm及5-10mm三种规格的碎石按16-31.5mm:10-20mm:5-10mm=20:60:20的比例掺配,具体指标如下:①5-31.5㎜碎石性能指标②级配按16-31.5mm:10-20mm:5-10mm=20:60:20比例掺配的5-31.5㎜混合级配如下:4. 外加剂:江苏超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PA-R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5. 水:当地地下水:ρw=1000 kg/m3。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ƒcu,o=ƒcu,k+1.645σ,其中ƒcu,k取20,σ取4则ƒcu,o=20+1.645×5=26.6(MPa)2.求出相应的水胶比W/B=(аa*ƒb)/(ƒcu,o+аa*аb*ƒb),其中аa取0.53,аb取0.2,ƒb取42.5则W/B=(0.53*42.5)/(28.2+0.53*0.2*42.5)=0.72根据最大水胶比0.60、最小水泥用量280Kg/m3要求,结合原材料情况及施工工艺要求,经调试后水胶比取0.583.选取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砂为粗砂,通过试拌、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查表选取用水量:m wo=205+(140-90)÷20×5=217.5(kg/ m3)当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时经试拌外加剂减水率为20%。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2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醴茶高速公路设计文件二、设计条件工程名称:湖南醴茶高速12标桥涵工程使用部位:边沟、护坡等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C20设计坍落度:100~140mm使用材料:中材水泥PC 32.5M p砂:中砂:M x=2.70石:碎石:4.75~9.5mm占30%,9.5-19mm占30%,16-31.5mm占40%(重量比)水:地下水,可饮用。
三、设计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为了在现场的条件下使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保证率达到95%,查得保证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系数t=-1.645,混凝土强度标准差б=5.0Mpa,根据JGJ55-2000标准,由公式(3.0.1)得:f c u, o = f c u, k +1.645б=20+1.645×5=28.2Mpa2.计算水灰比:该混凝土配制的粗骨料为碎石,根据JGJ55-2000标准a a=0.46, a b=0.07f c e=r c×f c e ,ga a×f c e0.46×32.5×1.10(暂按)w/c= —————————= —————————————f c u, o+a a×a b×f c e26.6+0.46×0.07×1.10×32.5= 0.59查桥规JTJ041-2000无筋混凝土,按混凝土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以及以往的经验,确定基准配合比为0.563.选用单位用水量:根据施工时混凝土所需坍落度,S L=120~140mm,根据粗骨料种类(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根据标准JGJ55-2000第4.0.1款第1条第1)条规定,混凝土用水量选定为查表(4.0.1-2):m w o=205㎏4.计算水泥用量:m w o(m w a)205m c o=————————= ———=366㎏w/c 0.565.确定砂率(βs):根据标准JGJ55-2000第4.0.2条表4.0.2选定砂率为:(查表4.0.2)βs=38%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标准JGJ55-2000第5.0.8条规定,采用重量法计算:m c o+m s o+m g o+m w o=m c pm s oβs= —————×100%m s o+m g o将上面参数带入公式得: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00㎏:366+m s o+m g o+205=2400 m s o+m g o=2400-205—366=1829m s o38%= ———————×100%m s o+m g o或:m s o =1829×38=695㎏, m g o= 1134㎏7.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366:695:1134:205理论配合比为: 1:1.90:3.10:0.568.试配调整:根据标准JGJ55-2000第6.1.2条的规定,混凝土试配最小搅拌量为25L。
C20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改

C20 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原则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施工条件,本着符合质量要求、经济合理为原则进行设计二、设计依据(1)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设计图纸三、设计要求(1)C20砼(2)设计坍落度为10~40mm(3)砼强度保证率为95%,标准差σ =4.0MPa(4)使用工程部位:盖板涵、涵身、洞口、挡土墙、水沟等四、原材料(1)水泥:万年青P.C32.5,其技术指标见附件(2)砂:广昌赤水砂场Mx=3.4,其技术指标见附件(3)碎石:石城县桐江仙源石场,采用5~25mm 连续级配,其技术指标见附件(4)拌合用水:饮用水五、配合比设计(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根据公式cu,0cu,k 1.645f f σ≥+式中,f cu,o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20(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4.0(MPa )。
试配强度fcu,o = fcu,k+1.645σ =20+1.645×4.0 =26.6MPa(2)计算水胶比:(W/B ) a b cu,0a b b/f W B f f ααα=+=0.53×1.0×32.5÷(26.6+0.53×0.20×1.0×32.5)=0.57 式中 αa 、αb ——回归系数,αa =0.53 αb =0.20;f b ——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按使用比例混合)28d 胶砂强度(MPa )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执行;当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根据3d 胶砂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 胶砂强度关系式推定f b 值;f b =32.5MPa f ce,g —取水泥相应强度等级的1.0倍根据经验和骨料粒径及施工要求,水胶比选用0.53(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施工坍落度需要和骨料情况,用水量选定为185kg/m 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选定的水胶比和单位用水量,计算单位水泥用量为m co =m bo =m wo ÷(W/B )=349kg/m 3(5)选定砂率:βs根据骨料和水胶比确定砂率为36%(6)采用假定质量法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 、m so 假定砼拌和物单位重量m cp =2400kg/m3 根据公式m co +m go +m so +m wo =m cp s0s g0s0100%m m m β=⨯+ 计算得:砂石合重m go +m so =2400-349-185=1866kg/m 3砂重m so = (m go +m so )×βs =1866×36%=672kg/m 3碎石重m go =(m go +m so )-m so =1866-672=1194kg/m3 (7)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3时各材料用量m co :m so :m go :m wo =349:672:1194:185(8)使用计算配合比m co :m so :m go :m wo =349:672:1194:185进行试配,试配数量40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1、试验目的:
云南省都香高速公路守望至红山段A7合同段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使用于洞口防排水、洞门建设、垫层、超前支护、主洞路面垫层、横洞路面垫层、附属洞室砼路面、路堑、锚索杆框格梁路基防护等。
2、试验依据:
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试验的原材料:
1、水泥:采用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生产的堡垒牌P.O42.5普通硅酸盐
水泥。
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源石材场生产的5mm-10mm及
5mm-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
3、细集料采用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圣元砂石料场生产的II类机制砂。
3、外加剂: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1.0%。
4、水:昭通市鲁甸县都香A7标地下水。
C2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
在已知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
)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时,则可由下式计算求得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o
),即
f cu,o= f cu,k+1.645σ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σ=4
f cu,o= f cu,k+1.645σ
=20+1.645×4
=26.6MPa
2-2、计算混凝土水胶比
已知混凝土配置强度f cu,o=26.6(Mpa),水泥实际强度f ce=49.3(Mpa)
采用回归系数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5.1.2得
a a=0.53,a b=0.20
W/B=a
a ×f
b
÷(f
cu,O
+a
a
×a
b
×f
b
)=0.53×49.3÷(26.6+0.53×0.20×49.3)=0.98
注:f b=γf×γs×f ce= 1.00×1.00×49.3=49.3(Mpa)
2-3、确定水胶比
混凝土所处潮湿环境,无冻害地区,根据图纸设计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表6.8.3,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55,计算水胶比为0.98,不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经验水胶比0.55
3、确定用水量(W
)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规定,配制每立方米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确定,当水灰比在0.4~ 0.8范围时,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查表计算得,当坍落度为200±20mm时
用水量为:W'
=230kg/m3。
采用粗砂,可减少用水量,根据实际试拌坍落度和混凝土
和易性最终确定用水量W'
=193kg/m3
采用北京路智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聚羧酸LZ-Y1型,掺量采用1.0%,减水率为:20% 代入公式计算m wo=m′wo×(1-ß)=193×(1-20%)=154( kg/m3)
4.计算水泥用量(C
)
C O =W
O
/W/C=154/0.55=280kg/m3
5.确定砂率(S
p
)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的规定,砂率选用40%,符合规范中混凝土骨料通过各筛经的累计质量百分率要求。
6.计算砂、石用量(S
0、G
)
用容重法计算,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的规定,混凝土的体积密度可取2350~2450 kg/m3,取容重为2420 kg/m3
已知:水泥用量C
O =280 kg/m3,水用量W
=154 kg/m3
求得集料用量为
mso+mgo =2420-280-154=1986( kg/m3)
已知砂率为:40%求得细集料质量为:
Mso=1986×40%=794 ( kg/m3)
粗集料质量为:
Mgo=1986-794=1192 ( kg/m3)
7.确定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280:794:1192:154:2.8
8.确定基准配合比为:
根据初步配合比,试拌25L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如下;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7.0:19.9:29.8:3.9:70g
经试验,其坍落度及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性能均符合要求,实测表观密度为2420Kg/m3 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根据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不变,水胶比为0.55的基础上水胶比分别增大和减小0.03,砂率不变,按重量法计算出另外两组配合比;
A组: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296:788:1182:154:3.0
B组: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280:794:1192:154:2.8
C组: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266: 800: 1200: 154: 2.7
试拌采用水灰比分别为A 组W/C = 0.52,βs = 40%;B 组W/C = 0.55,βs = 40%;C 组:W/C=0.58,βs=40%,用水量154㎏,各拌和25L 拌和物。
经检测A 组、B 组、C 组其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及坍落度损失等性能均符合要求;A 、B 、C 组的混凝土实测容重分别为:2430kg/m 3、2420kg/m 3、2410kg/m 3,与假定密度2420kg /m 3绝对值差均小于2%。
水泥混凝土采用搅拌机搅拌,再装摸成型,在室温下静放一昼夜,拆摸并做外观检测、编号,将试块放到养护箱养生,其28天抗压强度如下:
根据以上结果和配合比配制强度要求,选择B 组为设计配合比:
水泥: 砂: 碎石: 水:外加剂=280:794:1192:154:2.8 1:2.84:4.3:0.55:1.0
(详细试验资料附后)
组别
配合比
水灰比 W/C
坍落度(m m )
28天抗压强度(MPa )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A 296:788:1182:154:3.0 0.52 185 35.2
B 280:794:1192:154:2.8 0.55 190 29.7
C 266: 800: 1200: 154: 2.7
0.58
190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