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合集下载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C30混凝土: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c30混凝土配合比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一般保证c30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工艺: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入模、振捣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经检测合格。

3、机械:混凝土搅拌、浇筑、运输机械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4、人员素质:必须有责任心且有相关职业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5、环节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下现场检查、旁站,保证每个环节的合格要求。

从强度上讲,C30混凝土应该要求达到34.5MPa才能算合格。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水泥品种南方P .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3 坍落度坍落度 30~50(mm)4 砂 石 中砂,密度ρs =2570(㎏/m 3);1-3卵石,ρg =2630(㎏/m 3) 5 减水剂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1.1% 6粉煤灰粉煤灰Ⅱ级灰,密度ρf =2300(㎏/m 3)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5、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 混凝土C30初步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fcu,o按JGJ55-2000第3.0.1条规定: f cu,o =f cu,k +1.645σf cu,o =30+1.645×4=36.58(MPa) 2水灰比W/C按JGJ55-2000第5.0.3条 W/C= αa ×f ce f ce ---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f cu,o +αa ×αb ×f ce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W/C= 0.46×42.5=0.52取W/C=0.52 36.58+0.46×0.07×42.53 初步用水量m w0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 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径选择。

径选择。

m w0取165(㎏/m 3)4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 wam wa = m 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 m wa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用水量β---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减水率m wa =165×(1-13%)=144(㎏/m 3)5水泥用量m ca按JGJ55-2000第5.0.6条m ca =m wa /(w/c) m ca =144/0.55=287(㎏/m 3)取287(㎏/m 3)6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m 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 cf =m ca ×(1-βc )βc ---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 取15.0%m cf =287×(1-15.0%)=244(㎏/m 3) 7粉煤灰用量m f按GBJ146-90附3-20式m f =m ca ×βc ×θcm f ---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θc ---超掺量系数超掺量系数超量系数1.4 m f =244×15.0%×1.4=51(㎏/m 3) 8 确定砂率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6%9 砼外加剂用量m am a =(m cf +m f ) ×A% m a ---外加剂掺量系数外加剂掺量系数m a =(244+51) ×1.1%=3.3固含量3%用水量:m wa0=144-3.3×(1-3%)=136.2 取141(㎏/m 3)10砂、石用量m sm 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 cf +m f +m s +m g +m wa =m cpSp=m s /(m s +m g ) 244+51+m s +m g +3.3+141=2450m s /(m s +m g )=36%得:m s =724 m g =1287(㎏/m 3)11 砼配合比初步确定砼配合比初步确定 m wa0: m cf : m s : m g : m f : m a141:244:724:1287:51:3.312 砼方量估算砼方量估算 m cf /ρc +m f /ρf +m s /ρs +m g /ρg +m a /ρw +0.01a=1244/3100+51/2300+724/2570+1287/2630+141/1000+0.01×1=1=1.023 1.023审核: 设计:。

C30混凝土计算书(按维勃稠度)

C30混凝土计算书(按维勃稠度)

关于C30管用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 cu.o)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MPa,标准差σ =5MPa即f cu.o=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已知配制强度f cu.o=38.2 MPa,水泥强度f ce=r c×f ce股=1.00×42.5=42.5MPa(式中: f ce,g为水泥标号的标准值, r c为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为1.00)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得a a=0.46,a b=0.07即w/c=(a a×f ce)/( f cu.o+ a a×a b×f ce)=(0.46×42.5)/(38.2+0.46×0.07×42.5) =0.49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维勃稠度(20~60)s,按维勃稠度30s计算,碎石采用(5~20) mm 连续粒级,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查JGJ55-2000,4.0.1-1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75 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⑴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o=175㎏,水灰比w/c=0.49则: m co=m wo/(w/c)=175/0.49 =357㎏⑵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3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5、确定砂率(B s)由经验和实际选B s=38%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用质量法计算:已知B s=38%,单位水泥用量m co=357㎏,单位水量m wo=175 ㎏,拌和物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由公式得:m co+m wo+m so+m go=ρc,cm so/( m so+m go)= B s假定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得357+175+ m so+m go=2390[m so/( m so+m go)]×100%= 38%则: m so=(ρc,c-m co-m wo) B s=(2390-357-175)×0.38=706㎏m go=(ρc,-m co-m wo-m so)=2390-357-175-706 =1152㎏7、确定初步配合比由计算所得各单位用水量得Mc:Mw:Ms:Mg=357:175:607:1125即: 1:0.49:1.98:3.23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材料用量如下:水泥:357×0.03=10.71㎏水:175×0.03=5.25㎏砂:706×0.03=21.28㎏碎石:1152×0.03=34.56㎏2、调整工作性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测定维勃稠度31s,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30配合比计算书

c30配合比计算书

C30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执行标准:1、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DB33T999-2016 《公路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T F50-2011 《公路桥梁技术规范》,4、设计图纸。

二、原材料1、水泥:嘉善天凝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P.O 42.52、粉煤灰:平湖月松建材生产F类Ⅱ级灰3、外加剂:嘉兴宁春生产NC-1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

4、细集料:洞庭湖产中砂,细度模数2.775、粗集料:上海产4.75-16mm、15-31.5mm碎石6、水:地表水二、配合比设计(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的配置强度(f cu.0)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0KPa,标准差σ=5.0MPa 即 f cu.o=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2、计算水胶比(W/B)已知配制强度f cu.0=38.2MPa,水泥28d强度f ce=γ cf ce.g=1.16×42.5=49.3MPa,粉煤灰掺量为20%,超量系数为1.2,影响系数为γf为0.8,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f b=49.3×0.8=39.44MPa,回归系数a a=0.53,a b=0.20,则W/B=(a a×f b) / (f cu.o+a a×a b×f b)=(0.53×39.44)/ (38.2+0.53×0.20×39.44)=20.903 / 42.381 = 0.49设计图纸要求水胶比最大不能超过0.45,取W/B=0.45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塌落度为140-180mm,故设初始计塌落度应为160mm。

碎石采用4.75-31.5mm连续级配,根据JGJ55-2011,查5.2.1-2表选单位用水量为205Kg,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故未掺外加剂时,单位用水量为:M wo=205+(180-90)×5/20=230 (kg)当掺减水率为25%的高性能减水剂NC-1,单位用水量为:M w=230×(1-25%) = 172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bo)(1) 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172(Kg),水灰比W/B=0.45,则M bo=M w / (W/B) = 172 / 0.45 = 382 (Kg)粉煤灰掺量为20%,超量系数为1.2,则粉煤灰用量M fo=m bo×20% = 382×20%×1.2 = 92 (Kg)则实际水泥用量m co=m bo-m fo = 290 (Kg)(2)按设计图纸校核水泥用量,计算的单位用灰量大于C30混凝土要求的最小用灰量(380Kg),符合要求。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是仅仅通过计算可以完成的,实际上,配合比设计是一门试验技术,试验才是配合比设计的关键。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是为试验服务的,目的就是将试验工作压缩到一个较小的范围。

配合比计算也就是找符合目标的近似值,使试验工作更为简捷、准确和减少试验量。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原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 cu,0)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C20 C25~C45 C50~C55 值Σ 4.0 5.0 6.0根据公式f cu,0≥f cu,k+1.645δ式中:f 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 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 cu,0=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0.40 45 35>0.40 40 30粒化高炉矿渣粉≤0.40 65 55 >0.40 55 45钢渣粉-30 20 磷渣粉-30 20 硅灰-10 10 复合掺合料≤0.40 65 55>0.40 55 45 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C3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鹤辉高速公路《招标文件》(技术规范);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二、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设计强度30MPa;2、使用部位:桥梁、涵洞、防护、排水3、坍落度要求:100-140 mm;4、施工工艺:机械搅拌;5、养护条件:温度20±2o C,湿度>95%。

三、砼配合比用原材料1、水泥:太阳石P.O42.5,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见附表。

2、细集料:机制砂,产地辉县东砂岗,表观密度2.730 g/cm3,堆积密度为1.531g/cm3,细度模数M X=2.77,符合级配要求;见附表。

3、粗集料:碎石,产地辉县永新建材厂,表观密度2.670g/cm3,压碎值11.2%,级配4.75-31.5mm,其中4.75-9.5mm掺25%,9.5-19mm掺43%,16-31.5mm掺32%,符合级配要求;见附表。

4、水:饮用水;四、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0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3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δ=5.0 则:f CU,k+1.645δ=30+1.645Χ5.0=38.2MPa2、确定水胶比W/B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c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 c=1.16则f ce=1.16Χ42.5=49.3MPab、计算水胶比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 a=0.53 a b=0.20W/B=(a a·f ce)/(f cu,o+a a·a b·f ce)=(0.53Х49.3)÷(38.2+0.53Х0.20Х49.3)=0.60C.确定水胶比经试拌0.48水胶比的坍落度、和易性、保水性等各项性能均满足施工要求,因此选择水胶比为0.48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混凝土拌和物设计坍落度100—140mm,碎石最大粒径31.5mm,确定单位用水量184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為:0. 38:1:1.11:2. 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書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J64-2000) 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強度計算混凝土配制強度應按下式計算:feu, ONfeu, k+1.645 a其中:a——混凝土強度標準差(N/mm2)。

取a =5. 00(N/mm2);feu, 0——混凝土配制強度(N/rm2);feu, 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N/rrm2),取feu, k=20 (N/mm2);经过计算得:feu, 0=20+1.645X5. 00=2& 23 (N/mm2)。

二、水灰比計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計算:其中:aa, ab——回歸系數,由于粗骨料為碎石,根據規程查表取a a=0. 46,取ab=O. 07;fee——水泥28d抗壓強度實測值,取48. 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X48. 00/(28.23+0. 46X0. 07X48. 00)二0. 74。

三、用水量計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仁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確定:1)水灰比在0.40〜0. 80范圍時,根據粗骨料的品種,粒徑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兩表選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2 •流動性和大流動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驟計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為基礎,按坍落度每增大20mn用水量增加5kg,計算出未掺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其中:mwa——掺外加劑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O -- 未摻外加劑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H——外加劑的減水率,取0 =500%o3)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試驗確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T—坍落度,以mm计;K T——常数,由下表查得m wo=1/3(T+ K T)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注:以32.5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取表中下限值;C20以上的混凝土宜采用Ⅰ、Ⅱ级粉煤灰;C15以下的素混凝土可采用Ⅲ级粉煤灰;超量系数表注:C25以上混凝土取下限,其他强度等级混凝土取上限。

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G315线察德公路B1标段工程中,其桥挖空桩基础工程为C25砼。

坍落度设计要求为90---110mm,水泥采用青海大通水泥二厂生产的强度等级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赛什克小圆山生产的最大粒径为31.5mm的碎石,混凝土用砂采用赛什克砂场生产的中砂,拌合用水采用当地饮用水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

0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

k=25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δ=5.0 则:f CU。

k+1.645δ=30+1.645Χ5.0=33.23MPa2、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c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 c=1.13则f ce=1.13Χ42.5=48.025MPa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 a=0.46 a a=0.07W/C=(a a。

f ce)/(f cu)+a a。

0a b。

f ce)=(0.46Х48.025)÷(33.23+0.46Х0.07Х48.025)=0.64根据耐久性要求,取水灰比W/C=0.5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m wo=10/3x(0.1T+k)=10/3x(0.1x100+49.5)=198kg4、确定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c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98/0.51=388kg5、确定砂率值βs: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41% 6、计算碎石、砂材料用量(m so+m go)采用质量法:假定混凝土每1m3用量为2400kg则m so+m go=2400-m co-m wo=2400-388-198=1814KG 砂用量: mso=1814Χβs=1867Χ41%=744kg碎石用量: m go =1814-744=1070Kg7.确定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检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及粘聚性、保水性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坍落度180±20mm;
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
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
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
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
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cu,0)
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
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设计强度(MPa)
δ——标准差,取5
试配强度fcu,0=fcu,k+1.645σ=30+1.645×5=38.2(MPa)
(2)混凝土水胶比(W/B)
W/B=ɑa×fb/(fcu,0+ɑa×ɑb×fb)
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
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
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
由水胶比公式求得:
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掺外加剂用水量:232.5×(1-25%)=174kg/m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剂用量
方案一:水胶比为0.45,即W/B=0.45,则胶凝材料用量:
B=174/0.45=387kg/m3;
粉煤灰用量:387×30%=116kg/m3;
水泥用量:387-116=271kg/m3;
外加剂用量为387×2.0%=7.7kg/m3。

方案二:W/B=0.46,则:
B=174/0.45=378kg/m3,
粉煤灰用量:378×20%=76kg/m3;
矿粉用量:378×20%=76kg/m3;
水泥用量为378-76-76=226kg/m3;
外加剂用量为378×2.0%=7.6kg/m3。

(6)确定砂率βs
由碎石的最大粒径25mm,查表JGJ55-2011表5.4.2,选取砂率为31%,在坍落度60mm的基础上,坍落度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

坍落度180mm的砂率为1%×(180-60)/20+31%=37%。

假定C30容重2380 kg/m3,根据砂率37%,计算砂、石用量为:方案一:砂子用量670kg/m3,石子用量1141kg/m3。

方案二:砂子用量673kg/m3,石子用量1147kg/m3。

(8)初步配合比为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得到C30混凝土配合比(见下表)
质量法计算所得C30配合比kg/m3
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外加剂
砂子
石子
方案一
174
271
116
——
7.7
670
1141
方案二
174
226
76
76
7.6
673
1147
(9)配合比调整
采取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上述确定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用水量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以上两种方案配合比调整略)。

(10)配合比校正
当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调整的配合比可维持不变;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

无论是计算配合比还是试拌配合比,都不能保证混凝土配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混凝土强度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比较,取得能够满足配制强度要求的、胶凝材料用量经济合理的配合比。

由于混凝土强度试验是在混凝土拌合物调整适宜后进行,所以强度试验采用三个不同的水胶比的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维持不变,即保持用水量不变,增加和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并相应减少和增加砂率,外加剂掺量也做减少或增加的微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