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5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C25配合比计算书

C25砼配合比计算书一、 配制强度 (f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 f cu,0=25+1.645×5.0=33.2(MPa ) 二、水灰比W/BW/B= ==0.53 取W/C=0.53三、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 (m w )①根据《JGJ55-2011》第5.2.1条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设计混凝土的坍落度选定为160㎜,则选取m w =205+(160-90)÷20×5=222.5 kg 。
②掺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用水量计算经对比试验JK-2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为16.0% m wa =222.5×(1-16.0%)=187 kg 四、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m c )m c =m w ÷w/B =187÷0.53=353(kg) 五、确定砂率βs依据第5.4.1条,选取βs =43%。
六、确定粗集料(m g )和细集料(m s )用量:假定容重为2360 kg/m 3根据:m c + m g + m s + m w = m cp 及βs= m s ÷(m g +m s ) ×100%αα× f bf cu,0+αα×αb ×f b 0.53×37.5 33.2+0.53×0.2×37.5计算得:m g=1037 kg m s=783 kg七、每立方米基准砼材料用量(kg)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53:783:1037:187:7.77八、以基准砼配合比为基础,用等量取代法计算粉煤灰砼配合比:①依据《GBJ146-90》选取掺合料取代水泥率βck=20%。
②计算粉煤灰砼水泥用量(m c1)m c1=353×(1-20%)=282 (kg)③每立方粉煤灰砼的粉煤灰用量(m F)选取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
C25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第 1 页共 5 页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1.0%、3、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0= mw0÷W/B=169/0.46=367(kg/m3),其中粉煤灰掺量为30%,粉煤灰用量mf=m×30%=367×30%=110(kg/m3), 减水剂用量:m外= m×1.0%=367×1.0%=3.67(kg/m3);水泥用量:mc=m-mf-m外=367-110-3.67=253(kg/m3),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胶凝材料用量符合技术要求;4、确定砂率:根据设计要求及砂石材料的组成,βs0取35%;5、砂石重量:设混凝土密度为2450kg/m3。
367+ms0+mg0+169=245035%=ms0/(ms0+mg0)×100%解之得:ms0=670 (kg/m3) mg0=1244(kg/m3)6、初步基准配合比为:(单位:kg/m3)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减水剂表5:C25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结果六、C25混凝土力学性、耐久性能根据C25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初步选定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W/B=0.46能满足要求;按上述配合比成型力学能性能试验抗压强度、电通量试验结果见表6:表6:C25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电通量试验结果。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天助)

隧道工程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JG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其它相关规程及规范。
4、设计坍落度为50~70mm。
二、主要使用材料:1.水泥:重庆天助水泥P.042.5R, 28d抗折强度8.0 Mpa,28d抗压强度48.3Mpa。
2.细集料:兴辉料场河砂:Mx:2.8,含泥量:3.6%。
3.粗集料:聚力料场山碎石4.75~31.5mm。
4.水:清彻无污染河水。
三、配制强度计算:fcu,o ≥fcu,k+1.645σ(σ值根据经验取5)fcu,o=25+1.645*5fcu,o=33.2Mpa四、计算水灰比(αa =0.46 αb=0.07):w/c=αa * fce/( fcu,o+αa*αb*fce) 根据现场工程施工工艺和规范及设计要求,最后采用w/c =0.54。
五、选择用水量:根据恒用水量原则,以及砼坍落度和施工工艺,最后确定用水量为mwo =193kg六、确定水泥用量:m co =mwo/( w/c)=193/0.54=358(kg )七、确定砂率: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普通混凝土βs宜选择37%βs=mso /(mgo+mso)*100% =37%八、确定粗骨料、细骨料的用量: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mco + mso+ mgo+mwo= mcpmcp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其值可取2400~2500kg。
九、确定基准配合比:mco : mso: mgo: mwo=358 : 700 : 1190 : 193十、基准配合比试配调整:根据水灰比的变化以基准配合比的W/C增减0.05作为另两组混凝土的水灰比,此时砂率作相应的调整(±1%),试拌结果如下:当W/C=0.49时;m co1 : mso1: mgo1: mwo1=394 : 676 : 1183 : 193当W/C=0.59时;m co2 : mso2: mgo2: mwo2=327 : 716 : 1180 : 193根据试块抗压强度结果,最终确定配合比为:m co : mso: mgo: mwo= 358 : 700 : 1190 : 193计算人: 复核人:。
C25混凝土配比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第 1 页共 5 页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强度等级:C25;要求坍落度:160~200mm;胶凝材料最大用量限值500 kg/m3;最大水胶比限值:0。
60;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500C;配合比试验计算单第 2 页共 5 页三、原材料情况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
5(试验报告附后)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
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
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a2.330.5645.125645.1,0,cu MPkfcuf=⨯+=+≥σ(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2、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6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3、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
C25砼计算书

C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 =25.0 MPa,试配强度为33.2MPa,坍落度30~50mm。
使用部位:路基路面排水工程(如超高排水段预制C25钢筋砼纵向排水沟)等。
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江西玉山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产的万年青牌P.O 42.5R水泥,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砂:上饶县虎岩砂场的河砂,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碎石:上饶县应家采石场生产的13.2~19㎜碎石及4.75~13.2mm碎石,按75:25比例掺配而成5~20mm连续级配碎石,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4、水:自来水。
三、设计规程: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S320国道上饶城区改建项目S6标设计图纸四、设计参数:1、保证率95%,系数为1.6452、强度标准差:5.0MPa,碎石回归系数aa =0.53 ; ab=0.20五、计算过程: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由于无统计资料,根据JGJ55-2011设计规程,C25砼强度标准差σ取值为5MPa。
由公式(4.0.1-1)得:fcu,o =fcu,k+1.645σ=25+1.645×5=33.2MPa2、计算水胶比W/B:根据JGJ55-2011,查表5.1.2得αa=0.53,αb=0.20。
fb=γfγs fce=γfγs γ c fce,g=1*1*1.16*42.5= 49.3MPa配制C25砼计算的水胶比为W/B=αafb/(fcu,o+αaαbfb)=0.53*49.3/(33.2+0.53*0.20*49.3)=0.68,结合以往经验基准水胶比取值0.50.3、确定用水量:Wa=170 Kg/m34、胶凝材料用量:170/0.50=340Kg/m35、确定砂率为37%,采用混凝土假定容重法,混凝土假定容重2400kg/m3,计算每立方米砂(S)、碎石(G)用量:C + S+ G + W = 2400 ①S/(S+G)*100=37% ②由①、②式解方程:S=699Kg/m3G=1191Kg/m3(4.75~13.2mm 30%;13.2~19 mm 70%)其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 340 :699 : 1191 :170 ( Kg/m3 )此配合比定为16、取三个不同水胶比(水胶比在配合比1基础上分别增加、减少0.05水胶比、用水量不变进行试配)分别为:0.45;0.50;0.557、配合比2,W/B=0.45;砂率37%水泥用量: 170/0.45=378Kg/m3砂(S)、碎石(G)用量为:C + S + G + W = 2400 ①S/(S+G)* 100 = 37% ②由①、②式解方程:S=685 Kg/m3;G=1167Kg/m3故配合比2为:水泥:砂:碎石:水=378:685: 1167: 170 ( Kg/m3 )8、配合比3,W/B=0.55;砂率取37%水泥用量为:170/0.55=309Kg/m3;砂(S)、碎石(G)用量为:C + F + S + G + W = 2400 ①S/(S+G)*100 =37% ②由①、②式解方程:S= 711 Kg/m3;G=1210Kg/m3故配合比3为:水泥:砂:碎石:水=309: 711 :1210 :170( Kg/m3 )六、试拌结果请详见配合比试验列表:根据上述试配结果,试验室采用水胶比0.50作为试验室理论配合比即;水泥:砂:碎石:水= 340 :699 : 1191 :170 ( Kg/m3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320国道上饶城区段改建项目S6标工地试验室2016年4月2日。
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2005;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7、《瑞寻高速公路招标文件技术规范》8、施工图纸。
二、配合比设计指标:瑞寻B7合同段桥涵基础及下部构造等工程,设计砼强度等级为C25。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要求坍落度50-70mm.三、使用材料:四、配合比计算过程:(一)、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01、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15Mpa;根据JTJ041-2000要求,标准差σ=4Mpa;即: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 =fcu,k+1.645σ=25+1.645×4=31.2Mpaf cu,0=f cu,k+1.645σf cu,0=25+1.645×4f cu,0=31.2Mpa2、计算水灰比W/C: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采用αa=0.46;αb =0.07;计算水灰比为:W/C=αa*f ce/(f cu,0+αa*αb*f ce)=0.543、选定用水量:根据集料最大粒径和最大坍落度要求,计算用水量为206Kg/m3,4、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w0)根据《JGJ55-2000》第4.0.1条规定,确定Mwo=206kg5、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206÷0.54=381kg6、选定砂率βs:依据《JTJ041-2000》11.3.8选取砂率βs=38%7、假定容重为2400Kg/m3,计算粗集料(m g0)细集料(m s0)用量:根据:C0+S0+G0+W0=2400S0/(S0+G0)=0.01*βs解得:m s0=689kgm g0=1124kg8、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16-26.5mm)20%:碎石(5-16mm)60%:碎石(0-5mm)20%:水=381:689 :225 :674 :225 :206=1 :1.81:0.59:1.77:0.59:0.549、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故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既另外两个水灰比为0.56和0.52,相应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既砂率分别为39%和37%。
C25砼配合比计算书

C25砼配合比计算书编号:06一、本配合比组成材料:碎石(4.75~31.5)㎜,公馆镇泰安石场碎石,表观密度ρg=2732㎏/m3,9.5~31.5mm(2#料):2.36~9.5mm(3#料)=90%:10%。
江砂:合浦石湾镇埒底砂场江砂,中砂,细度模数m x=2.47。
表观密度ρs=2650㎏/m3。
水泥:南宁华润红水河P.o42.5水泥,强度采用42.5Mp a。
掺合物:北海市电厂Ⅱ级粉煤灰。
外加剂:南宁市科达建材化工有限公司(KD-JS缓凝高效减水剂)。
拌和用水:砼拌和站井水。
试配结果使用部位:边沟盖板、桥涵基础。
二、设计要求砼设计强度等级C25,强度标准差值σ=5,砼由机械拌和和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00~120㎜,试确定该砼的设计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三、设计计算1.C20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f cu,k+1.645σ=25+1.645*5=33.2Mpa强度标准差取值表2、水灰比W/C=(a a×f ce)/(f cuo+a a×a b×f ce)=(0.46*42.5)/(33.2+0.46*0.07*42.5)=0.57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钢筋砼水灰比的相关规定:取W/C=0.52回归系数a a、a b选用表3、单位用水量坍落度为100~120㎜,碎石最大粒径为31.5㎜,查表得单位用水量m wo=225㎏,考虑外加剂的实际减水率,取15%,即m wo=222*(1-15%)= 189 kg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3)4、单位水泥用量m co=m wo/(W/C)=189/0.52= 363㎏5、砂率βs的确定按碎石公称最大粒径31.5㎜,水灰比0.52查表确定砂率βs=37%混凝土的砂率(%)6、计算砂m so和m go的用水量(1)假定砼湿表观密度为2400㎏/m3(ρcp=2400㎏/m3、βs=37%):砂用量m so:=(ρc p-m c o-m wo)×βs=(2400-363-189)*37%= 684㎏碎石用量m go:=ρc p-m c o-m wo-m so=2400-363-189-684= 1164㎏7.外掺物(粉煤灰):为调整砼和易性掺入15%的粉煤灰替代砂子m fo=363*15%= 54 kg即砂用量:砂用量:m so=【(684/2.65)-(54/2.2)】*2.65=619kg8、计算外加剂用量m fo::(南宁市科达建材化工有限公司KD-JS缓凝高效减水剂)根据外加剂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3.5%之间,取1.3%即m fo= 363*1.3%=4.72 kg四、确定基准配合比水泥:砂:碎石: 水:外掺物:外加剂363: 619:1164: 189: 54:4.721:1.71:3.21: 0.52:0.15:0.013五、试拌与调整A、根据基准配合比,计算试拌25L砼试配各种材料用量水: m wo/ =189×0.025= 4.725㎏水泥: m co/ =367×0.025= 9.075㎏砂: m wo/ =619×0.025= 15.475㎏碎石: m so/ =1164×0.02= 29.10 kg (2#料=26.19 kg 3#料=2.91 kg)外掺物(粉煤灰):m fo/=54*0.025=1.35 kg外加剂:m ww/=4.72×0.025= 0.118 kg1)实测密度(kg/m3):①(26.037-1.597)/10L*1000=2444 kg /m3②(26.047-1.597)/10L*1000=2445 kg /m3平均:2440 kg/m32)、实测坍落度(mm):① 135mm ②140mm 平均:140mm3)砼拌合物的实际情况:①棍度:中;②含砂情况:中;③粘聚性:良好;④保水性: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918锚杆框架、洞门墙、边沟)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施工图纸要求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7、《关于加强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和站管理的通知》中铁建陕高安质[2017]58号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三、坍落度限值:根据《关于加强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和站管理的通知》中铁建陕高安质[2017]58号中规定:坍落度限值为:120-140(mm)四、所用原材料:1、水泥: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P.O 42.52、细集料:城固县上元观镇口头营村砂场中砂3、粗集料:铜川市恒益建材有限公司组合级配5~31.5(mm)碎石4、水:铜川市印台区枣庙村1号拌和站井水五、配合比设计步骤: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 ≥f cu.k +1.645б=25+1.645×5.0=33.2MPa(注:б值是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B2中表B2.0.2取值,因C25在C20~C35之间,所以б值取值为5.0 MPa ) 2、计算水胶比①、水泥强度值f ce =r c f ce,g =1.16×42.5=49.3 MPa (注: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表5.1.4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为r c =1.16) ②、则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为f b =f ce =49.3 MPa③、粗集料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表5.1.2,粗集料为碎石时,回归系数取值为:a a =0.53, a b =0.20 ④、水胶比计算值:3.4920.053.02.333.4953.0⨯⨯+⨯=68.0=⑤、水胶比取值:根据施工工艺及施工图纸要求,水胶比取0.56 3、计算每方混凝土用水量: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第5.2.2条中混凝土每增大20mm 坍落度相应增加5kg/m 3用水量,在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31.5mm 时,查表5.2.1-2,在坍落度为90mm 时,用水量为205 kg/m 3因设计坍落度限值为120-140(mm ),为保证工程质量,确定用水量为205 kg/m 34、计算每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m b 36656.0205==kg/m 3则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 m c 366= kg/m 35、假设每方混凝土拌合物容重为m cp =2400 kg/m 36、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查表5.4.2,并根据混凝土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算单
第 1 页共 5 页
C2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TB 10425-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设计图纸要求
二、技术条件及参数限值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设计强度等级:C25;
要求坍落度:160~200mm;
胶凝材料最大用量限值500 kg/m3;
最大水胶比限值:0.60;
耐久性指标:56d电通量<1500C;
第 2 页共 5 页
三、原材料情况
1、水泥:徐州丰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P·O 42.5(试验报告附后)
2、粉煤灰: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F类Ⅱ级(试验报告附后)
3、砂子:(试验报告附后)
4、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由石场生产;10~20mm 由石场生产;16~31.5mm由石场生产;掺配比例5~10mm 为30%;10~20mm 为50%;10~31.5mm为20%(试验报告附后)
5、外加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试验报告附后)
6、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饮用水)(试验报告附后)
四、设计步骤
(1)确定配制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
)
(a
2.
33
0.5
645
.1
25
645
.1
,
0,
cu MP
k
fcu
f=
⨯
+
=
+
≥σ
(2)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设计规范》TB10005-2010规定,根据现场情况:
1、成型方式: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
2、粉煤灰掺量要求:水胶比≤0.60,粉煤灰掺量要求为≤30%。
3、含气量要求:混凝土含气量在2.0%~4.0%范围内。
4、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大用量500Kg/m3, 最大水胶比0.60。
(3)初步选定配合比
1、确定水胶比
(1)水泥强度
f ce =r
c
f
ce
,
g
=1.16×42.5=49.3(MPa)
(2)胶凝材料强度
f b =r
f
r
s
f
ce
=0.75×1.00×49.3=37.0(MPa)
第 3 页 共 5 页
b
b a cu b
a f a a f f a B W +=
0,/53.00.3720.053.02.330.3753.0=⨯⨯+⨯= 根据施工经验,水胶比取0.46,即W/B=0.46; 2、确定用水量:
根据石料的粒径、设计要求、减水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m w0选取225kg/m 3; (外加剂掺量1.0%、减水率为25.0%) m w0=225×(1-25%)=169(kg/m 3); 3、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m 0= m w0÷W/B=169/0.46=367(kg/m 3),其中粉煤灰掺量为30%,粉煤灰用量m f =m 0×30%=367×30% =110(kg/m 3), 减水剂用量:m 外= m 0×1.0%=367×1.0%=3.67(kg/m 3);水泥用量:m c =m 0-m f- m 外=367-110-3.67=253(kg/m 3),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该胶凝材料用量符合技术要求; 4、确定砂率:
根据设计要求及砂石材料的组成,βs0
取35%;
5、砂石重量:
设混凝土密度为2450kg/m 3。
367+m s0+m g0+169=2450
35%=m s0/(m s0+m g0)×100%
解之得:m s0=670 (kg/m 3) m g0=1244(kg/m 3) 6、初步基准配合比为:(单位:kg/m 3)
水泥 :粉煤灰 : 砂 :碎石 : 水 :减水剂
253 : 110 : 670 :1244 : 169 : 3.67 1 : 0.43 :2.65 :4.92 : 0.67 :0.01 (4)混凝土试拌,提出基准配合比和调整配合比
1、 以计算的初步基准配合比试拌40L ,将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均匀后,进行坍落度试验,测得坍落度为180mm ,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成型 组150×150×150mm
第 4 页共 5 页试件,分别留置3组测试7d、28d、56d抗压强度;留置一组测试56d电通量; 7d 抗压强度值为 MPa,28d抗压强度值为 MPa,56d抗压强度值为 MPa,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3、基准配合比和两个调整配合比分别为:(单位:kg/m3)
五、C25混凝土试配及拌合物性能
对以上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经试拌混凝土配合比的拌合物性能见表5:
表5:C25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结果
六、C25混凝土力学性、耐久性能
根据C25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结果,初步选定的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性能W/B=0.46能满足要求;
按上述配合比成型力学能性能试验抗压强度、电通量试验结果见表6:
表6:C25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电通量试验结果
第 5 页共 5 页七、理论配合比确定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条件下,本着经济节约、优选
的原则,确定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见表7:
表7:C2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
八、附件
1、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
2、混凝土性能检测报告
3、原材料试验报告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格库铁
路(青海段)工程指挥部中心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