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审批最小生态流量的初步研究

合集下载

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报告

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报告

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是指在建设和运营电站的过程中,考虑并保障周边生态环境的流量需求和生物多样性。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成为了电力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将对电站生态流量设计的概念、重要性和设计原则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通过对目前电站生态流量设计实践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对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报告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电站生态流量的定义、重要性和设计原则三个部分。

结论部分包括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对电站生态流量设计提出建议,以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为: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电站生态流量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关的设计原则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实现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通过对电站生态流量的定义、重要性和设计原则的阐述,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电站生态流量设计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社会各界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努力。

2.正文2.1 电站生态流量的定义电站生态流量指的是在一个电站周围的生态系统中所流动的资源和能量,包括水流、空气流、动植物迁徙等。

这些流动的生态资源和能量对电站周围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站生态流量的定义不仅涵盖了水资源的流动,也包括了空气、土壤和动植物等各种生物元素的流动方式和路径。

了解电站生态流量的概念对于保护周边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电站生态流量的合理设计和规划对于维护电站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2 电站生态流量的重要性电站生态流量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淳安县小水电环境环境生态流量核定说明及拟核定结果

淳安县小水电环境环境生态流量核定说明及拟核定结果

附件:
淳安县小水电生态流量核定说明及拟核定结果
一、核定方法
(一)县级以上文件明确生态流量的,直接采用;没有明确的,对于发电引水集雨面积200km2及以上或有特殊生态需求的断面,生态流量采用多年平均流量法核定,200km2以下采用最枯月平均流量法核定。

(二)生态流量按集雨面积采用比拟法计算,计算公式为“生态流量=电站集雨面积/参证站集雨面积×参证站流量”。

威坪、王阜、宋村、屏门、瑶山、千岛湖、左口、金峰、富文等北片乡镇采用百罗畈水文站为参证站,其它南片乡镇采用中洲水文站为参证站。

百罗畈水文站集雨面积180 km2,实测频率90%最枯月平均流量0.286 m3/s;中洲水文站集雨面积253 km2,实测频率90%最枯月平均流量0.256m3/s。

二、淳安县小水电拟核定生态流量表。

水电建设项目需要关注的9个生态问题

水电建设项目需要关注的9个生态问题

水电建设项目需要关注的9个生态问题1、简述水电项目生态用水量的确定理由及保障措施。

(1)引水式和混合式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2)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3)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措施:为维护河流基本生态需求,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

2、维持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应如何确定。

(1)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时按5%取用;(2)在生态系统有更多更高需要时应加大流量;(3)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河流、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差异较大,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适计算方法予以确定;(4)应根据生态系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对流量的要求,给出年内下泄流量过程线;(5)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和最小稀释净化水量计算需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3、简述水文情势变化产生的不利生态影响。

(1)淹没区及回水段水流变缓,急流性鱼类不能适应而迁移,喜欢静水的鱼类可在此段生活;(2)水位抬高,淹没大量的土地、植被和农田,原陆地生态系统被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所替代;(3)由于调峰及防洪需要,大量蓄水、放水,使库周出现消落带;(4)下游减脱水段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使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转变为陆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发生改变;(5)处于淹没区或下游减脱水段的鱼类“三场”,均会由于水文情势的变化而受到破坏,影响鱼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6)由于库区蓄水和下游的减脱水,使沿河有关城镇、工矿企业、农业等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受到不利影响。

4、水库下泄低温水不利环境影响。

(1)水温变冷,水体的溶氧量和水化学成分将发生变化,影响鱼类和饵料生物的衍生,致使鱼类区系组成发生变化。

引水式电站大坝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实例分析

引水式电站大坝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实例分析

引水式电站大坝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实例分析来源:小水电杂志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08-5-4 15:48:30 (阅84次)关键词:1前言水电站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过程中,需要对水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即大坝下游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确定计算。

尤其是引水式水电站,由于其大坝与厂房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减(脱)水段,减(脱)水段的形成必然会给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最小下泄流量确定大了,对业主取水发电有一定的损失;确定小了,会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如何确定大坝最小下泄流量,才能满足下游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要求呢?本文结合屯坪水电站实例,用代表年法和枯水模数法,对大坝最小下泄流量的确定进行分析。

2工程概况万山特区屯坪水电站为特区第1座水电站工程,位于万山特区高楼坪乡屯坪村内的高楼坪河出口段猫洞河上,在屯坪村下游0.3km处,厂房位于猫洞河和马路岗2河汇合口上游200m 处猫洞河左岸,为1座引水式电站。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1km2,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250.0mm,坝址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1438万m3,多年平均流量0.456m3/s。

工程拟建拦河坝高8m,引水压力系统钢管总长842.5m,电站设计水头204m,设计单机发电流量0.507m3/s,装机2×800kW。

屯坪水电站所在河流猫洞河为舞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万山特区大坡脑,流域呈长条型。

由万山流经湖南新晃于方家屯注入舞水,全流域面积98km2,平均坡降19.9‰。

3径流分析由于流域内无实测径流资料,为分析比较,本次分别采用等值线图法和径流系数法推求屯坪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

1)等值线图法通过查《贵州省地表水资源》中多年平均径深等值线图及多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得知高楼坪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y=650mm,Cv=0.24,采用Cs/Cv=2.0。

根据计算公式:Q多年平均=y×F×1000/(365d×86400s)式中:Q多年平均为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y为等值线图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深(mm);F为坝址处流域面积(km2)。

基于湿周法估算广东山区小水电站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

基于湿周法估算广东山区小水电站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

基于湿周法估算广东山区小水电站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摘要】山区小水电站梯级开发形成减水河道,山区河道缺乏水文观测资料。

为了估算其生态需水量,对广东省山区典型河流断面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径流系数法确定多年平均径流量,使用湿周法计算典型山区小型河流生态流量,利用Tennnat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湿周法计算结果可满足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需求。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湿周法;小水电梯级开发;山区河流广东是小水电建设大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已建成小水电站9000多座,其中引水式小水电站最多。

山区引水式小水电站通过引水渠系将原河道水引到落差大的地方,导致河道形成减水河段,河流生态环境受到影响[1]。

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在水电发开的同时需保持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

目前计算河流生态需水量大致可分为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法和整体分析法4类。

广东省建有小水电站的山区河流,河床稳定,河道断面近似宽浅矩形,适合水力学湿周法。

基于此,本文应用湿周法计算研究河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并采用Tennnat法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其合理性,以期为确定广东山区小水电站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1 研究区域介绍1.1 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以广东省博罗县象头山东江支流为研究对象,小金河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2357mm,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小金河共建有7个梯级电站,其分布如图1,根据实地调研,本文选取小金河第四、五梯级坝后河段计算生态需水量。

1.2河道实测大断面根据实地调查选择靠近水电站下游的较为规整的断面作为脱水河段的典型大断面,采用皮尺实测河道大断面,得到的典型断面如图1所示。

由于缺乏河道比降资料,利用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分辨率90m原始DEM生成河网计算研究断面的坡降。

河床底质按EPA标准划分[3],水电站河道两岸树林茂密,植被覆盖良好。

根据河床底质和植被情况查《天然河道糙率(n)表》得河床糙率n值,水电站下游减水河段及实测典型断面基本情况如表1。

水电站生态流量及再利用

水电站生态流量及再利用

水电站生态流量及再利用作者:朱蒙恩来源:《硅谷》2012年第19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我国水电资源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形成一个开发高潮,全国各条水系上在建及建成的水电站数以万计,同时关于水电建设破坏生态环境的论调也不时见诸报端,其中由于修建电站导致下游河道干涸,水环境恶化是水电建设的主要诟病之一,以参与建设的贵州牛都水电站为例,对水电站生态流量以及在其再利用方面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生态流量;再利用;水电站;生态机组所谓“生态流量”就是为保障河流环境生态功能,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而不至于发生生态环境恶化所必须保证下游河道的最小流量[1]。

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河流所需要的自净扩散能力,不因流量及水流形态发生巨大变化,造成水体污染;维持下游河道内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保证下游沿岸居民生活取水、农业生产取水等基本需求。

1 生态流量执行中的问题1.1 生态流量执行中的不良现象目前相当一部分水电站在规划建设中,未考虑停机期间下泄必要的生态流量,或缺乏相应的泄水建筑和调度方案;一些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减少投资,不建或少建应有的设施,或在水电站投入运行时未依法按照环评报告审批文件的要求下泄生态流量;在监督层面上,有关政府监督部门在电站专项方案审查及验收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直接造成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设施漏项,即使很多电站在审批及实际工程建设中投入了生态水下泄设施,但由于水电站多处于偏远山区,交通条件差,而生态流量的下泄具有长期的、受人为影响因素大的特点,依靠突击检查等传统监管手段很难持续、长期奏效,但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仍以该方法为主,电站运行单位受到的监管压力十分有限,其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的监督管理效果可想而知,致使水电站环评报告审批中确定的生态流量,也是水电站运行中最主要的环境合法性控制指标在实际落实上存在监管盲区。

1.2 生态流量不落实的不良影响由于生态流量得不到有效落实,在电站停机期间,大坝下游河道的流量减少或者断流成为常态,特别是下游无补水支流的河段,此问题更加突出,导致河流自净作用锐减,河水水质出现恶化,给当地的人畜健康和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

引水式电站减水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引水式电站减水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Ab t a t t er e r v d d wi n c lg c l n i n n e vc n t n u h a  ̄ i ,r n mis n s u c sr c : h i ri p o i e t ma y e oo ia vr me tsr i ef c o ss c sh mt t s s i , o r e v s h e o u i a o
量 的研究并不很多 。
1 国 内研 究进 展 概 述 . 2
对 于生态环境需水 、用水等方面 的研 究 , 我 国起 步较 晚 ,对 生态 环 境 需水 、用水 的概
念 、 内涵 与外 延 等 没有 统 一 的定 义 ,对 其 计 算方法 的研究 也并不 深入和完善 ,多 以定性分
CI W1 P E&L TFAO 圈 能及 ‘ I 7 H A A RO R E C I T N中 水 电 讹 3 N E W E RI I C
的角度 ,讨论 了引水式 电站减 水河段最小生态
需水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1 国 内外研 究进 展 概 述
11国外研 究进展概述 .
2 世 纪 7 年 代 以前 , 国 际上还 没 有 形成 0 0 明确 的河道生态需水量概念 ,英美等 国开始在 法律 中设定水库下泄 的最 小流 量, 以满足河流 下流地 区航运 、公共健康 以及渔业对 水量 ,水
生态 需水 量也逐渐得 以重视 与关注 ,并成为讨 论和研 究的热点 问题之一 。18 年 ,G r建议 99 oe
在河流规 定最小流量 ,并指 出生物 群落 的最 小 流量 需求仅 是管理决策 的一部 分[ 9 8 , 3 ] 9年 。1
研 究 与探 讨
析 和 宏 观 定 量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为 主 。 l 9 年 中 99 国工 程 院开 展 了 “ 国 可 持 续 发 展 水 资 源 战 略 中

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

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

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9.08.21•【文号】水电〔2019〕241号•【施行日期】2019.08.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水电〔2019〕241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省(直辖市)水利厅(局)、生态环境厅(局):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清理整改的指示精神,保障河湖生态用水,推进小水电绿色发展,维护长江健康生命,现就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组织开展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确定、泄放设施改造、生态调度运行、监测监控等工作,切实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单站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尽快健全保障生态流量长效机制,力争在2020年底前全面落实小水电站生态流量。

二、科学确定小水电站生态流量(二)应当根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 712》《水电工程生态流量计算规范NB/T 35091》等技术规范,在满足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统筹考虑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结合河流特性、水文气象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确定生态流量。

确定生态流量时应当体现流量过程,反映河道天然来水丰枯变化。

(三)小水电站的生态流量,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等规划及规划环评,项目取水许可、项目环评等文件规定执行;上述文件均未作明确规定或者规定不一致的,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商同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确定;其中以综合利用功能为主或位于自然保护区的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应组织专题论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