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合集下载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1近日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领悟了不同寻常的人生,史铁生虽然肢体残疾,但在我看来他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充实的人生,始终有伴随着他的地坛。

地坛在史铁生的生命里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从而引发了我对地坛的遐想。

书中描述: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阑,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藏幽,到处的荒草野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

这是史铁生第一次看到的地坛。

园中凋零萧瑟的景象展现出史铁生的内心的无助与悲惨的遭遇,但野草荒藤都茂盛的自在坦荡,从中体现了残疾生命里不服输的精神。

不在遭遇中倒下,而是坚强的崛起,自在坦荡,从不同的环境中寻回自己。

他两腿残废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就摇着轮椅总到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跟别人上下班一样在那里消磨时间,躺在轮椅上或者是坐着看书或者是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打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的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的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子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院子都是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园中荒芜但并不衰败。

地坛的每一棵树下他都去过,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他都在院子里呆过。

他总是想一些我们看起看来很平常的事,如:经常反复想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后他便觉得安心了。

还有是怎样生活,这几乎是困扰他的重要问题,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的:比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灿烂;比如在园中最为落寂的时间,一群雨燕都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喊得苍凉;比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荡安卧,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味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3篇_读后感作文_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3篇_读后感作文_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3篇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1《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

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

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

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

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

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

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世“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惶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他的话不难令人想到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所谓人生是一个悲剧,更何况无常。

然而,人生的悲剧却是美的,因为,人总是面对它,并且给自己生的勇气,给自己思索的空间,所以才有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母亲最伟大,同时也最痛苦,尤其是作为一个被“命运击昏了头”的儿子的母亲。

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

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与“惊恐”。

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亲最明白。

伟大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承受。

可,造化总在弄人,人世的无奈正在此。

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她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人违。

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

有哪一位母亲不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骄傲?这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1《我与地坛》是作者史铁生双腿残疾后在一个荒腐但并不废弃的院子里所发出的对生命的感悟,在哪里,他见到过很多人,他们有的相爱,有的困苦,他们在生命中平凡的如同尘埃,甚至是被生命无情的作弄。

十五年的春夏秋冬,无数个思考的日子,伴随时光的反噬悄无声息的流去,那升起的朝阳,终究要伴随黄昏无情的落下,可是生命微笑的样子,美得让人牵挂。

早晨,当你睁开眼睛,你应该为自己依然拥有生命而感到庆幸,因为你还活着。

上帝给你安排了无数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那你就应该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活着,因为要知道,当你死后,上帝自然会带你去你该去的地方,白天依旧,黑夜如常……地球不会因为你的死去而停止运转,太阳也不会因为你的消失而不再发亮。

所有人依旧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谁又会在意你已不复存在?或许那只有你的亲人,为你停留在记忆深处的悲伤。

担心你的只有你的亲人,就如史铁生母亲担心他一样。

母亲的伤痛是孩子永远没法理解的,它如细小的泉水般忧伤,又如汹涌的大海般疯狂。

史铁生因为身体的瘫痪整天把自己泡在痛苦里,完全没有考虑到母亲的感受。

他独自待在地坛的那些日子里,母亲也曾悄悄的来,陪着他静静的等待。

史铁生也曾无数次发现却不以为然,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恍然大悟……可是一切都晚了,他太晚明白母亲的心,太晚感受母亲的爱。

当一切追悔莫及是,时间已经不给他任何追回的机会……如果你有一个同样爱你的母亲,请爱她。

应为当你想起爱她的时候,她就老了,已经不需要你再给她什么,所以当她还有能力享受的时候,请保护她,给她温暖,否则当你后悔时,她便已离开……人生需要思考,人生需要爱。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7篇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7篇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7篇《我与地坛》给予了我们警示—要勇敢面对挫折,珍惜亲情,正确对待人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懂得理解,坚强等等,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000字,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000字1在我的藏书中有一本史铁生的著作《我与地坛》。

最初接触史铁生的文字是从《秋天的怀念》开始,他的文章一下子触到了我的泪点,以至于跑了好几家书店,才买到《我与地坛》这本书。

幽蓝色书皮包裹的是作者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人生。

腰疾造成史铁生双腿残疾,风华正茂的他,痛不欲生。

失去双腿的事实,使得他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焦躁不安,肆意摔砸手边的物件。

低沉抑郁,心灵颓废,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

看到史铁生每天歇斯底里地捶打着自己的双腿,他的母亲悄悄在门后流泪。

面对一个双腿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的儿子。

母亲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不仅要精心照顾他,还要隐忍他的“坏脾气”。

史铁生在文章中写道“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直至他母亲去世,史铁生才意识到母亲的艰辛,母亲为他承受的痛,是他无法想象的。

他写了一篇散文《合欢树还在,母亲却不在了》以此文缅怀逝去的母亲。

在地坛,他和园子里的树木,墙垣,石阶对话,地坛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写作成为连接生死的一座桥梁,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成为我们捧读在手,久久难以释怀的故事。

史铁生笔下的文字质朴通透,只要你细细地品读,反复琢磨,你会发现,最具有强大的治愈功能的还是文字。

文字是有力量的。

其实最好的文章是不需要过多的华词美句。

过多的修辞手法往往是画蛇添足,既费了笔墨,又把整个文章涂抹的面目全非。

《我与地坛》最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的就是朴实。

在史铁生最朴素的字里行间,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他对于人生的思考。

在失去行走的能力后,在经历了痛苦的绝望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笔耕不辍,用文字为读者展示他对于人生的思考。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8篇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8篇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8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1“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当我第一次在封面上看到这些细若蚊足的字时,感受到的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真切。

于是,我轻轻翻开,带着那句话给我的亲切感走进地坛,走近史铁生。

作者史铁生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纪,然而命运却让他遭受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截瘫。

《我与地坛》正是作者讲述在双腿残废之初自己的悲痛欲绝,心绪的荒芜冷落,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自己一次又一次在死亡边缘徘徊,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冷落的园子----地坛。

“……我常觉得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史铁生看来,他与地坛的相遇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结果,于是这么多年来他便再没有长久的离开过地坛了。

我更觉得那片荒芜的园地就是他的心灵的栖息地。

这里宁静却还不至于荒凉衰败,身处于大自然中,凝听风声和鸟鸣,调理纷乱的思绪。

这里就像是自家的后花园,因为没有人能向他一样熟知地坛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株木,史铁生的轮椅车印日复一日的碾过同一条路径,他呆在那里,看着那些古树上的树叶发芽、葱绿、泛黄,最终凋零,又重新发芽。

日复一日的共处,让史铁生最终把自己的灵魂与这座地坛相连。

园中的人和事,创造出一片生命的森林,给予了史铁生无限的感动和鼓励,唤起了他沉睡的意志,坚定地向前。

作者的坚强感动了我。

面对残肢,面对挫折,风华正茂的他从彷徨走向沉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艰辛的劳动成就了自身的价值,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启作。

作为身体健康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却经常为学习上的压力而感到烦恼,相比之下显得如此渺小。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一)《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

诉说着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诉说着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同时,对于在地坛里的那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对于那个热爱歌唱的小伙,对于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静静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在地坛中的不起眼的故事。

就像是这个园子的历史见证者。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笔触和那种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波动和浮夸,也许瘫痪的病痛让他煎熬过,愤恨过,最终认清了,接受了,平静了,形成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和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了。

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时而透露着的睿智,时而又流露出真挚朴实的可爱。

人生经历了那么一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生出愤怒和狭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荡荡的,随性表露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大约是如此,才会动人。

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在文章的开头似乎便有了答案“……我常觉得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史铁生看来,他与地坛的相遇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结果,于是这么多年来他便再没有长久的离开过地坛了。

而读完了整篇文章,我更觉得那片荒芜的园地就是他的心灵的栖所,在作者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中,在他迷茫或消沉的日子里,他便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在那里久坐。

我便在脑海中浮想,想象着那个颓然的史铁生,他的轮椅停在一棵苍黑的古柏树下,秋风飒飒,伴着那个孤寂的黑色背影,整个场景似乎充满着世纪末的气息。

关于《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5篇

关于《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5篇

关于《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5篇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即使生活的痛苦使你绝望,生活的重压压弯了纤细的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5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一《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

诉说着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诉说着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同时,对于在地坛里的那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对于那个热爱歌唱的小伙,对于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静静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在地坛中的不起眼的故事。

就像是这个园子的历史见证者。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笔触和那种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波动和浮夸,也许瘫痪的病痛让他煎熬过,愤恨过,最终认清了,接受了,平静了,形成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和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了。

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时而透露着的睿智,时而又流露出真挚朴实的可爱。

人生经历了那么一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生出愤怒和狭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荡荡的,随性表露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大约是如此,才会动人。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二近日,我常常在阳光大好的午后,细心品读《我与地坛》这本书。

一向不喜欢读散文类书籍的我,竟然真真切切的把《我与地坛》这本书看在了心里,而且看的那么如痴如醉。

这是史铁生真实的人生经历,是他在经历瘫痪后的所思所想,我想正因史铁生这样的另类人生,才能足够吸引每一位读者,以致使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它。

年轻的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的残废了双腿,这对于他自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他失望,他愤恨,他变得暴怒无常。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史铁生残疾后的抱怨,他埋怨着命运的不公,想着凭什么在他本应奋斗的年纪承受着这样的厄运。

《我与地坛》个人心得体会1000字(6篇)

《我与地坛》个人心得体会1000字(6篇)

《我与地坛》个人心得体会1000字(6篇)人生路上困难重重,让我们且视他人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自己的夜路,我们终会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颂歌。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与地坛》个人感悟1000字范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我与地坛》个人感悟作者(史铁生)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里,对自己所看到的人生百态发出的感悟和思索,同时也回想母亲在世时的艰辛,痛苦而追悔莫及。

结合种种场景,对生命作出了深度的思考和正视。

看完这篇文章,随作者对人生也有些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中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索,对生与死的理解,真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完美作品。

作者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他头上,失去双腿后对他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亦如五雷轰顶。

失去双腿让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所有的不顺,所有的自卑,所有的痛苦让他痛不欲生、失魂落魄。

每天面对这一切,他只有选择逃避与逃离,逃离的最好藏身之处就是地坛这座古园,想象着躲进这古园里自生自灭,逃避现实乃至放弃生命的想法。

也正是这种躲避让作者可以静下心来看清古园历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变化与轮回,花开花落,植物竞相生长,生物的生机勃勃等等景象。

当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

后面,史铁生不仅思考了自己的逆境,也深思自己瘫痪后对母亲的打击。

起初他并没感受到母亲的痛苦,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和母亲的去世后,他感知到了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不易和心酸,现欲将好事相告于母亲时却无法实现。

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决定将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何况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

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无数次地给作者鼓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从而坚强的活下去。

看完这篇《我与地坛》后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怒视那些面对挫折和苦难选择亲手扼杀自己生命的人,例如:莫泊割喉自杀、马利亚诺自给一枪自杀、海子卧轨自杀等等,追其之根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对生命的不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记得第一次看史铁生的作品是很小的时候了。

我爬上椅子,看到一本极旧的初中语文课本摆在桌上,便不禁翻开,一下子翻到了《秋天的怀念》。

读完后,不受控制得哭了出来。

那时,我并不知什么是史铁生,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什么是生与死的思考。

单觉得,一儿子失去了母亲,一母亲诀别了儿子,是多么痛苦啊,那孩子真可怜,还摇轮椅生活呢。

也许那时的哭就是怜悯吧,我没体会到生命,也没体会到死亡。

我正式读《我与地坛》时,是两三年前的时候了,我有了一点思想,也在思考生与死。

我问妈妈为什么活呢?人生既苦又短有那么多烦心事。

妈妈却告诉我,她的生命负有责任,她要照顾姥姥、姥爷,还要抚养我长大。

她现在因这两件事活着,若死了,便没尽到责任。

我不解了,一个生命活着的信念竟像马套在车上一样毫无自由,但却无法反驳这看似“无道理”的理由。

于是,我开始读《我与地坛》了,读了一段便哭了,一直哭到读完文章。

残疾史铁生的失魂落魄缓缓埋入我心中。

他的母亲出现了,儿子走后,她仍呆呆地站着,想着儿子,想他的明天,又想他的今天,担心着在病中痛苦挣扎的儿子。

她不愿儿子得病,更不愿看到儿子放弃生命。

作为母亲,她真的能改变什么吗?她仍然做着该做的所有事,没放弃,努力着。

实在等不下去了,儿子究竟怎么样,他到地坛了没?情绪是否恶化?于是偌大的园子里,不知母亲走过多少焦灼的路。

这就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可母亲永远不平凡。

在一次谈话中,聊到了《我与地坛》。

我说:“我有一次在家哭了,是因为我看到了史铁生所说的’有过车辙的地方,就有母亲的脚印……’我感到我在一些事上不听母亲的话,给母亲带来了麻烦……”说着我又哭了,我真的哭了出来,好像心中什么东西被点燃了,那火扑不灭,火苗在大脑里一蹦一蹦的,泪水不住地涌出来。

那时,我不小了,不是孩子那样说哭就哭,也能勉强控制情绪,但是《我与地坛》总有一种让我哭的东西,也许就是母亲吧。

史铁生冲母亲喊:“我可活什么劲”是有原因的,原因不在他。

而我和母亲的争吵,无一不是我的过错,而我总喜欢苍白地狡辩。

很是奇怪,为什么《我与地坛》成为了我的泪点。

是对生命的感悟吗?可这需要冷静地思考,哭的情绪波动是极大的,并不冷静。

那又是为什么?现在,我猜应该是对母亲的愧疚。

我看到史铁生在明白母亲时的追悔莫及,便觉得我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有一种紧迫感。

再看到母爱的珍贵、无私、包容和呵护时,不禁反思自己的行为给母亲带来了怎样的担心、悲伤、和心灰意冷。

也许我已长大,可哭的时候仍是个犯错的孩子。

如今我知道哭是没用的,我该去做一些事情,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思考生存、死亡和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