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使投资领域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合集下载

219524540_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

219524540_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

1引言“数字经济”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促进作用,是当前政协委员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2022年6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近年来,我国政府意识到了数字化技术对降低碳排放、提升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推进了数字化与低碳经济的深度融合,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

缪陆军等[1]提出数字经济不仅可以通过数字要素属性、数字技术等因素来直接影响碳排放,还可以通过影响创新效率来间接降低碳排放。

谢云飞[2]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区域碳排放强度。

第二,数字经济的碳足迹以及与低碳经济转型的协同性问题。

例如,陈煜波[3]认为数字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相结合形成数字能源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构建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

蒋金荷[4]认为数字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并指出要想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数字时代,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就必须要有严谨的制度设计,以及政府组织与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学者对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为该领域的文献梳理奠定了基础。

然而目前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相对较少,且大多数学者都是对二者独立开展研究,难以真正把握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不利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鉴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文献为样本数据,应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知识图谱,通过核心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凝练研究热点,应用突现词和时区图谱揭示研究前沿,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并助推中国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融合研究实践发展。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对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要加速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为实现低碳化打下了基础。

我国知识元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知识元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思维下面向万众创新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BTQ00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环境下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研究”(项目编号:15TQB011)的研究成果之一摘 要 以我国2007~2016年发表的知识元研究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Version4.0R5SE)软件作为工具,从发文量年度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词频统计与聚类共现、主题变迁与演化过程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

总结出我国知识元领域的四大研究热点:知识元的基本理论问题、知识管理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研究和知识服务研究。

认为图书情报领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知识元的研究:从融合视角来看图书馆与知识元研究,营造良好的知识元研究环境,拓宽知识元研究领域。

关键词 知识元 演化路径 知识服务 知识管理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分类号 G350引用本文格式 梁爽, 卢章平.我国知识元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J]. 图书情报研究,2019,12(2):78-85.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Knowledge Elements in China: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Liang Shuang, Lu Zhangping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data of knowledge element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ing CiteSpace (Version4.0R5SE) software as the tool, the present article make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in terms of annual distribution, discipline distribution, institution distribution, author distribution,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and clustering co-occurrence, theme change, evolution process, etc. Four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element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knowledge el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emergency treatment research and knowledge service research. The authors argue that library and knowledge element research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viewing library and knowledge element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element research and expanding the research field of knowledge element.Key words knowledge element; evolution path; knowledge service; knowledge management; visualization analysis; CiteSpace我国知识元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 的可视化分析梁 爽 卢章平(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1 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情报学家弗拉基米尔·斯拉麦卡提出知识的控制单位将从文献深化到文献中的数据、公式、事实、结论等最小的独立的“知识元”[1]。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进展_基于CiteSpace_的分析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进展_基于CiteSpace_的分析

收稿日期:2013-08-28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义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模型研究”(项目编号:7100303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图谱技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g248)、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基金项目“农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研究”和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于语义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研究”(项目编号:BSQD092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孙雨生(1980-),男,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工程、数字图书馆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发表论文35篇,主编教材1部。

·信息计量学研究与应用·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 Ⅱ的分析孙雨生 仇蓉蓉 邓 兴(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 要〕本文以CNKI 为数据源,用CiteSpace Ⅱ的关键词聚类和突变词检测功能,客观全面分析了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及相关学者、研究前沿及热点与前沿的演化,以揭示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进展。

〔关键词〕知识图谱;CiteSpace Ⅱ;共词分析;研究热点;研究前沿;VOSviewerDOI :10.3969/j .issn .1008-0821.2014.01.019〔中图分类号〕TP399;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1-0084-05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ⅡSun Yusheng Qiu Rongrong Deng Xing(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NKI as data source ,this article made use of the keyword clustering and burst detection function of CiteSpace Ⅱ,anal yzed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lated scholars ,research frontier and the evolution bet ween hotspots and frontiers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search develop ment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in China .〔Key words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CiteSpace Ⅱ;co -word analysis ;research hotspot ;research frontier ;VOSviewer 作为一种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可视化揭示学科、领域、主题发展概貌的方法,知识图谱可辅助学者多角度直观审视领域研究主体(含机构)及其合作、研究热点及前沿、研究结构和现状、研究范畴等,其理论及应用研究逐渐成熟,成为科学计量、信息计量、文献计量等领域新兴研究热点,发文量近年来成倍增长,呈J 型曲线走势。

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生产的日益丰富,学术领域对于信息可视化、知识图谱等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本文旨在通过CiteSpace这一知识可视化工具,深入探索国内应用中该工具的传播轨迹。

基于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我们将全面展示CiteSpace 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CiteSpace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知识图谱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们将通过收集并整理国内各大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可视化手段,对CiteSpace 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但不限于:CiteSpace在国内的应用领域、使用频次、发展趋势等。

我们还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CiteSpace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质量、技术瓶颈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以期推动CiteSpace在国内的更好应用和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CiteSpace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CiteSpace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为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文献综述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整合与梳理手段,对于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热点与趋势、提出新的研究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情报学、图书馆学等领域,文献综述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实践中。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兴起,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与更为深入的分析手段。

对于“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这一研究主题,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CiteSpace 软件的介绍与应用,如等()详细介绍了CiteSpace软件的基本功能与应用流程,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国内知识隐藏研究追踪与展望——基于CiteSpace_可视化分析

国内知识隐藏研究追踪与展望——基于CiteSpace_可视化分析

第8期2024年4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 8Aprilꎬ2024基金项目:2022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ꎻ项目名称:基于知识隐藏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及其治理机制研究ꎻ项目编号:AHSKY2022D141ꎮ作者简介:唐小姣(1988 )ꎬ女ꎬ馆员ꎬ硕士ꎻ研究方向:知识管理ꎮ国内知识隐藏研究追踪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唐小姣(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ꎬ安徽合肥230601)摘要:知识隐藏已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动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不断创新ꎮ文章在对国内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ꎬ揭示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ꎮ研究认为ꎬ我国知识隐藏研究在基础概念㊁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和影响机制等方面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ꎬ但在学术实践上仍有较大空间ꎮ未来可以从中国化研究测量量表的开发㊁研究方法的拓宽㊁应用领域的扩展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ꎮ关键词:知识隐藏ꎻ影响因素ꎻ知识图谱ꎻCiteSpace中图分类号:G353 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ꎬ借助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ꎬ知识获取难度越来越低ꎬ知识隐藏行为也普遍存在[1]ꎬ即在知识获取或分享过程中存在个人面对他人知识询问或请求时通过合理隐瞒㊁推脱或装傻等方式隐藏知识的行为[2]ꎮ研究知识隐藏不仅有利于开展知识管理工作ꎬ更有利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ꎮ近年来ꎬ知识隐藏逐渐成为知识管理领域重要课题ꎬ研究范围也从基础理论走向全领域ꎬ但由于研究情境㊁视角等差异ꎬ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使得研究较为分散ꎮ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相关文献ꎬ系统梳理该领域研究现状和脉络ꎬ深入了解内部知识结构ꎬ分析研究主题演化趋势ꎬ提出未来研究方向ꎮ1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㊀㊀本研究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来源㊁主题为 知识隐藏 进行检索ꎬ时间区间限制为2013 2023年ꎬ检索时间为2023年12月1日ꎬ检索到161篇文章ꎬ剔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章ꎬ最后得到152篇文献ꎮ利用CiteSpace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ꎬ结合Excel绘制国内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ꎬ对所获取文献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相关知识图谱ꎬ绘制㊁分析㊁挖掘国内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现状和内在机制ꎮ2㊀知识隐藏的研究力量2 1㊀年代分布㊀㊀利用Excel绘制近10年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年发文量(见图1)ꎬ把握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ꎬ其中2023年1 11月发表文献23篇ꎬ预计全年发文25篇ꎮ从发表时间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第1个高峰期在2013 2017年ꎬ并在2016年达到第1个高峰ꎬ年发文10篇ꎮ第2个高峰是2018 2023年ꎬ其中2022年达到近10年的最高峰ꎬ年发文33篇ꎮ2012年ꎬConnelly等[2]明确知识隐藏定义后ꎬ国内学者相继开展跟踪研究ꎮ2013年国内第1篇相关文献发表ꎬ自此知识隐藏研究逐渐得到关注与重视ꎬ整体研究呈增长态势ꎮ图1㊀2013 2023年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文献发表数量2 2㊀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㊀㊀国内知识隐藏文献核心作者合作关系和机构共现分析ꎬ如图2所示ꎮ其中作者合作共现包含173个节点ꎬ117条连线ꎬ联结密度值为0 0079ꎬ说明国内研究知识隐藏的学者连线不多ꎬ合作规模不大ꎮ图2中文字字体越大ꎬ代表作者发文量越多ꎻ节点图谱颜色越深ꎬ表示发文时间越近ꎮ总体上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有4个主要团队ꎬ团队内部合作较密切ꎬ但团队之间没有合作ꎮ从图2可以看出ꎬ何亦名㊁姜荣萍团队研究时间早ꎬ跨度大ꎬ发文量最多ꎬ主要集中在知识隐藏行为㊁影响机制及相关变量对知识隐藏行为的中介作用ꎻ随后以张敏㊁赵红丹㊁安立仁等为代表的团队陆续从知识隐藏类型㊁中介变量㊁评述等角度开展研究ꎮ其中张敏团队学者数量较多ꎬ赵红丹团队连线较单一ꎬ安立仁团队是近年来新进入知识隐藏领域的团队ꎮ图2㊀作者共现和机构共现图谱㊀㊀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发文机构共现分析中ꎬ节点大小与发文量多少成正比ꎬ连接线表示各机构间合作关系ꎮ图中包含133个节点ꎬ86条连线ꎬ联结密度值为0 0098ꎬ可见近10年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机构间有一定联系ꎮ从时间关系看ꎬ发文较早的机构ꎬ发文量较大ꎮ分析主要机构发文量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以各大学管理学院为主ꎬ发文最多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篇)ꎬ其次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7篇)ꎬ之后是上海大学管理学院(6篇)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5篇)ꎮ整体来说ꎬ知识隐藏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ꎬ但相对独立ꎮ3 知识隐藏的研究热点3 1㊀关键词共现㊀㊀关键词高度提炼文章主题ꎬ体现文章核心观点ꎮ分析高频关键词ꎬ有助于跟踪研究热点ꎬ推断该领域发展趋势ꎮ统计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以知识隐藏(95次)为核心ꎬ除此之外ꎬ频次较高的为知识共享(13次)㊁知识管理(12次)㊁知识分享(7次)㊁护士(6次)㊁扎根理论(5次)㊁情绪耗竭(5次)㊁人际信任(4次)等ꎮ结合关键词出现年份:知识隐藏㊁知识共享㊁知识管理㊁知识分享㊁合理隐藏㊁影响因素等首现于2013 2016年ꎬ是基础性关键词ꎻ扎根理论㊁权力距离㊁辱虐管理㊁人际信任㊁创新能力㊁创新绩效㊁情绪耗竭㊁护士等关键词出现于2018 2021年ꎬ表明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开始从核心概念向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㊁影响因素等方向扩散ꎮ3 2㊀主要研究热点㊀㊀在对国内知识隐藏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基础上得到关键词共现与突变分析图谱(见图3)ꎬ直观反映该领域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ꎮ结合高频关键词归纳该领域的11个主要聚类: 知识隐藏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合理隐藏 为基础概念相关聚类ꎻ 知识图谱 扎根理论 是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的方法ꎻ 社交媒体 高校 为国内知识隐藏应用领域的细分ꎬ 创新能力 职场排斥 情绪耗竭 为研究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ꎮ该聚类结果反映国内知识隐藏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隐藏的基础概念㊁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和影响因素ꎮ图3㊀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关键词突变分析图谱3 2 1㊀知识隐藏的概念研究㊀㊀相关聚类有 知识隐藏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合理隐藏 等ꎬ关键词有知识隐藏㊁知识管理㊁知识共享㊁知识转移㊁装傻隐藏㊁合理隐藏㊁知识联结㊁资源获取等ꎮ知识隐藏概念研究是基础也是核心ꎬ包括定义㊁维度㊁要素等内容ꎮ2012年ꎬConnelly等[2]在研究知识共享时指出:知识隐藏是个体在面对他人知识询问或请求时采取的隐藏知识行为ꎬ并明确其维度:合理隐藏㊁装傻隐藏㊁推脱隐藏ꎮ张宝生等[3]认为ꎬ当组织成员面对知识求助时ꎬ有意隐藏或保留信息的行为即为知识隐藏行为ꎬ具体分为佯装不知㊁含混隐藏和合理隐藏ꎮ田轶等[4]指出ꎬ知识隐藏发生在组织内个体之间ꎬ组织内存在知识询问或求助现象ꎬ 知识应助 个体具备被求助的知识ꎬ但出于主观意识采取部分隐瞒或保留知识甚至拒绝回答的行为ꎮ由此可知ꎬ知识隐藏行为是知识主体在面对知识求助时采取的保留或隐藏知识的行为ꎬ具体分为合理隐藏㊁装傻隐藏和推脱隐藏3个维度ꎮ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特定知识情境 他人的知识询问或求助ꎻ二是特定知识行为 个体有保留或隐瞒知识的行为ꎻ三是主观意愿支配能力 个体的知识隐藏行为受主观意愿支配ꎮ3 2 2㊀知识隐藏的理论方法㊀㊀相关聚类有 知识图谱 扎根理论 ꎬ关键词涉及知识图谱㊁知识分享㊁深度访谈㊁知识囤积㊁测量量表等ꎮ已有国内知识隐藏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测量知识隐藏相关变量ꎬ挖掘知识隐藏行为动机ꎮ该领域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理论㊁资源保存理论㊁心理所有权理论㊁调节焦点理论㊁社会学习理论等ꎮ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知识交流是一种交换行为ꎬ揭示了知识隐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5]ꎮ资源保存理论主张个体有保护㊁获取资源的动机ꎬ当自身资源受到损失时ꎬ会阻止资源继续流失[6]ꎬ阐释了个体知识隐藏的内在行为动机ꎮ心理所有权理论认为ꎬ个体对自身知识建立亲密认知ꎬ形成心理所有权ꎬ产生保护欲和占有欲ꎬ是研究知识隐藏的重要边界条件[7]ꎮ调节焦点理论中介调节知识隐藏行为ꎬ指出不同调节焦点的个体会采取不同方法应对知识求助ꎬ更合理地解释了个体的知识隐藏行为[4]ꎮ社会学习理论认为ꎬ个体行为受认知㊁行为与所处环境三者交互影响ꎬ且环境的影响作用占绝对地位[8]ꎬ是知识隐藏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ꎮ此外ꎬ研究也从情感事件理论[9]㊁计划行为理论[10]㊁社会信息加工理论[11]等视角分析知识隐藏影响因素ꎬ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知识隐藏行为的内在动机ꎮ3 2 3㊀知识隐藏的应用领域㊀㊀相关聚类有 社交媒体 高校 ꎬ关键词包括高校㊁科研团队㊁社交媒体㊁信息行为等ꎮ国内知识隐藏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体组织ꎬ其中企业组织和团队内部知识隐藏的研究成果较多:姜荣萍等[12-13]探讨了工作场所员工知识隐藏行为ꎬ验证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ꎻ王帅[14]㊁张婕[15]分析了教师知识行为ꎬ提出知识隐藏纾解措施ꎻ余传鹏等[16]分析了旅游企业员工知识隐藏现状ꎬ探讨心理契约破裂对其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ꎻ研究还涉及互联网㊁护理㊁学生㊁科研团队等群体领域ꎮ其中ꎬ科研团队因科技创新需要对知识传递和知识共享要求更高ꎬ其特征㊁氛围以及师生情谊㊁同门传承等情境也与企业组织存在显著差异[17]ꎬ但也存在知识隐藏行为[18]ꎮ庞建刚等[19]认为ꎬ外部激励㊁团队效应㊁个体心理和性格是影响科研人员知识隐藏行为的主要原因ꎻ尚玉钒等[20]从领导视角探讨了科研人员知识隐藏内在机制ꎻ张敏等[21]分析了科研人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ꎬ提出减少知识隐藏行为㊁营造科研团队合作氛围㊁优化知识管理等方式ꎬ更好实现知识共享和传承ꎮ随着研究深入和社交媒体的普及ꎬ在线社区成为人们学习生活㊁工作社交的重要场所ꎬ与之相关的知识隐藏行为逐渐得到关注ꎮ唐新月[22]明确了在线学习社区中知识隐藏的具体行为策略ꎻ翟雪松等[23]研究了在线学习社区知识隐藏行为和发生机制ꎻ张敏等[24]探究了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主观知识隐藏意愿和知识隐藏行为形成路径ꎻ黄子萱等[25]从影响决策因素角度研究了在线用户健康知识共享与隐藏规律ꎬ推动了社区用户从知识隐藏转向知识共享ꎮ3 2 4㊀知识隐藏的影响因素㊀㊀相关聚类有 创新能力 职场排斥 情绪耗竭 ꎬ关键词有学习机会㊁创新能力㊁人际信任㊁中国情境㊁职场排斥㊁情绪耗竭㊁时间压力㊁内在动机等ꎮ现有研究从个体㊁知识和环境等因素检验知识隐藏影响因素和研究变量内在机制ꎬ挖掘知识隐藏动机ꎬ减少知识隐藏ꎮ孙建等[26]㊁宋嘉婷等[27]在探讨护士团队知识隐藏行为时指出ꎬ性别㊁年龄㊁学历㊁婚姻状况㊁职称职务㊁团队角色等均影响知识隐藏ꎮ有研究指出ꎬ个体认知特征[15]㊁五大人格[28]等会影响个体或团队知识隐藏行为ꎮ王瑞花[29]发现ꎬ知识特性和知识关联性影响知识隐藏ꎮ赵红丹等[28]指出ꎬ知识的独特性㊁重要性与知识隐藏正相关ꎮ张宝生等[3]提到知识的特性和知识任务难易度是个体知识隐藏行为调节因素ꎮ另外ꎬ研究发现知识价值越大ꎬ越可能产生知识隐藏ꎮ根据社会学习理论ꎬ环境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ꎬ研究从知识共享㊁创新㊁激励㊁职场排斥㊁领导方式等角度探索环境因素对知识隐藏的影响:知识共享氛围通过降低感知知识分享风险㊁排他心理ꎬ减少知识隐藏[30]ꎻ创新氛围是一种能被个体感知且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特质ꎬ可以加速团队知识流动ꎬ促进知识获取ꎬ降低知识隐藏意愿[10]ꎻ激励氛围从控制氛围和绩效氛围两个维度影响个体态度和知识隐藏[31-32]ꎻ职场排斥属于一种压力情境ꎬ当员工感知到排斥时会通过知识隐藏保护自身资源[33]ꎻ领导方式是影响知识隐藏的重要因素ꎬ在个体知识隐藏决策过程中有重要引导作用[10]ꎬ研究已从授权型㊁伦理型㊁差序式㊁谦卑型㊁辱虐型以及情感型等不同角度探讨领导方式对个体知识隐藏的影响ꎮ3 3㊀知识隐藏研究热点的演化㊀㊀结合图1㊁图3分析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第1个高峰时期(2013 2017年)ꎬ知识隐藏作为由国外引进的新兴研究领域ꎬ围绕知识隐藏的基本概念㊁研究领域㊁理论方法等开展研究ꎬ明确知识隐藏定义和维度ꎬ初步探讨企业员工知识隐藏及其影响因素ꎮ第2个高峰期(2018 2023年)ꎬ随着知识隐藏研究不断深入ꎬ国内学者也越发关注知识隐藏前因变量㊁调节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研究ꎬ持续挖掘不同情境领域的知识隐藏影响因素ꎮ关键突变分析图揭示了近10年来国内知识隐藏研究关键词突现的强度和持续时间ꎬ展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ꎮ国内知识隐藏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 组织氛围 影响因素 知识管理 扎根理论 等方面ꎬ随后关于知识隐藏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持续发展ꎬ时间较长ꎬ具有可持续性ꎮ2018年至今ꎬ 消极互惠 团队认同 时间领导 创新能力 等关键词突现ꎬ成为新的研究热点ꎮ总体来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的研究紧随时代发展㊁国家政策ꎬ具有较强时代演变性ꎮ从企业组织的知识隐藏研究扩散到科研人员㊁护士㊁学生等不同领域的研究ꎬ是随时代发展不断细化的理论性研究ꎻ从知识隐藏研究到知识隐藏影响创新能力发展是随国家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不断发展的应用型研究ꎮ4 知识隐藏的研究展望㊀㊀本研究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ꎬ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ꎬ揭示近10年国内知识隐藏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向ꎮ从发文数量看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经历两个高峰期且发文量呈上升趋势ꎮ从发文作者看ꎬ何亦名㊁姜荣萍㊁张敏㊁赵红丹㊁安立仁是该领域的活跃作者ꎬ以他们为中心的学者团队联系较为紧密ꎮ从发文机构看ꎬ机构之间既有较强的小规模合作ꎬ又相对独立ꎻ发文越早的机构ꎬ发文量越多ꎮ从关键词聚类分析看ꎬ研究主要聚焦在知识隐藏概念辨析㊁理论方法㊁应用领域和影响因素等方面ꎻ 组织氛围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社交媒体 创新能力 等是主要研究方向ꎮ 组织氛围 知识管理 等研究贯穿始终ꎬ 创新能力 社交媒体 等是近期热点话题ꎬ表明知识隐藏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学界关注ꎮ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推动ꎬ知识隐藏研究必将受到更多学者关注ꎬ力求挖掘知识隐藏的前因后果ꎬ尽力减少推脱隐藏㊁装傻隐藏ꎮ结合前文分析ꎬ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有以下值得深入探究的方面ꎮ第一ꎬ研究量表的中国化ꎮ现有研究的知识隐藏测量量表多是基于国外文化背景和情境设置的ꎬ少有开发中国本土文化情境量表ꎬ与国内文化情境存在一定差异ꎬ可能存在测量效力问题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情境元素ꎬ量体裁衣ꎬ开发适合本土情境的行为量表ꎬ更为准确地研究国内知识隐藏相关变量ꎬ以提高研究数据可信度ꎮ第二ꎬ研究方法的拓宽ꎮ现有研究关于知识隐藏行为测量多是个体自评自报ꎬ主观性较强且存在知识隐藏可能ꎻ实证研究数据大多属于横截面数据ꎬ无法完全揭示知识隐藏影响变量间的因果关系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解释效力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采用 实证分析+案例研究+情景测试 调查问卷+情境访谈 主观问卷+客观评价 等方法分时点㊁动态采集研究数据ꎬ通过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相结合方式明晰知识隐藏诱因及相关变量间的关系ꎬ更好地抑制知识隐藏ꎬ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ꎬ提升创新能力ꎮ第三ꎬ应用领域的扩展ꎮ现有知识隐藏研究多从企业组织㊁团队合作等领域开展ꎬ在线网络社区领域的知识隐藏研究相对较少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ꎬ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6 4%ꎬ 人人互联 的高度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加速了在线网络社区的发展ꎬ用户可以自由地借助网络交流ꎬ大大降低了信息或知识的搜索成本和获取时间ꎬ但研究证明ꎬ在线社区普遍存在知识隐藏行为[34]ꎮ未来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在线网络环境ꎬ如在线学习社区㊁在线健康社区等网络环境特点ꎬ挖掘网络用户知识隐藏诱因ꎬ抑制网络用户知识隐藏ꎬ提升用户参与在线社区知识分享的积极性ꎬ促进在线网络环境可持续发展ꎮ参考文献[1]罗静ꎬ屈静雯.中国知识隐藏研究框架:整合性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2(4):42-49.[2]CONNELLYCEꎬZWEIGDꎬWEBSTERJꎬetal.Knowledgehidinginorganizations[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ꎬ2012(1):64-88.[3]张宝生ꎬ张庆普.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型组织成员知识隐藏行为前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7(10):105-110.[4]田轶ꎬ曹启龙ꎬ毛良虎.组织知识隐藏的理论渊源及核心内容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ꎬ2021(8):57-62.[5]吴士健ꎬ孙专专ꎬ权英.中庸思维对知识隐藏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ꎬ2020(4):527-535.[6]曹霞ꎬ瞿皎姣.资源保存理论溯源㊁主要内容探析及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ꎬ2014(15):75-80. [7]赵红丹ꎬ夏青.人际不信任㊁消极情感与知识隐藏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ꎬ2019(8):284-292. [8]鲍文丽.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ꎬ2017(4):15-17.[9]杨陈ꎬ唐明凤.竞争氛围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8(17):131-138. [10]刘欢ꎬ安立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知识隐藏行为拓展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23(2):132-140. [11]于永达ꎬ薛莹.差序式领导对下属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J].软科学ꎬ2023(8):38-45.[12]姜荣萍ꎬ何亦名.工作场所中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3(20):128-132.[13]姜荣萍ꎬ何亦名.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智力型组织的实证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4(14):128-133.[14]王帅.教师个体间知识隐藏发生机理及多维矫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0(1):55-67. [15]张婕.知识隐藏:教师知识分享过程中的意愿阻隔及纾解[J].当代教育科学ꎬ2022(4):72-79.[16]余传鹏ꎬ邝颖琪ꎬ姜红梅ꎬ等.心理契约破裂对旅游企业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J].旅游学刊ꎬ2022(11):130-144.[17]田轶.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藏的前因结果与控制策略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ꎬ2022.[18]刘锋.高校科研团队 个体-集体-个体 知识隐藏行为互动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ꎬ2021. [19]庞建刚ꎬ任熠.企业科研人员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内江科技ꎬ2020(11):89-92.[20]尚玉钒ꎬ徐珺ꎬ赵新宇ꎬ等.Web2 0情境下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ꎬ2016(11):83-94.[21]张敏ꎬ罗梅芬ꎬ聂瑞.高校科研团队个体成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ꎬ2017(7):74-79.[22]唐新月.在线学习社区学习者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ꎬ2021.[23]翟雪松ꎬ束永红.在线学习社区中的知识隐藏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专业承诺和变革型指导风格的视角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ꎬ2019(5):85-94. [24]张敏ꎬ马臻ꎬ张艳.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主观知识隐藏行为的形成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ꎬ2018(10):111-117.[25]黄子萱ꎬ熊回香.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知识共享与隐藏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ꎬ2023(11):125-139.[26]孙建ꎬ宋瑰琦ꎬ朱艳ꎬ等.护士团队内部竞争感知及权力距离与知识隐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ꎬ2022(3):62-64.[27]宋嘉婷ꎬ罗辉芳ꎬ陈琦ꎬ等.护理人员知识隐藏行为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ꎬ2021(13):43-47.[28]赵红丹ꎬ刘微微.知识隐藏: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ꎬ2020(5):121-138.[29]王瑞花.基于扎根理论员工知识囤积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ꎬ2018(11):107-112.[30]王天力ꎬ郭宇红.知识隐藏的 回飞棒效应 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9(9):197-204.[31]潘伟ꎬ张庆普.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权力视角的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ꎬ2016(3):25-35.[32]王成军ꎬ谢婉赢.组织动机氛围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21(21):101-107. [33]高天茹ꎬ贺爱忠.职场排斥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理研究: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ꎬ2019(3):15-27.[34]甘文波ꎬ沈校亮.虚拟社区用户知识隐藏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ꎬ2015(11):168-174.(编辑㊀何琳)ReviewandfutureprospectsoftheresearchonknowledgehidinginChina basedonCiteSpaceTangXiaojiaoAnhuiMedicalCollege Hefei230601 ChinaAbstract Knowledgehidinghasbecomeahotresearchareaofknowledgemanagement andin-depthresearchonitcanpromotethecontinuousinnovationofknowledgemanagementandknowledgeservices.Basedonthevisualmetrologicalanalysisofdomesticliteratures thisarticlerevealsthehotspotsandevolutionarytrendsofknowledgehidingresearchinChina.Atpresent theresearchonknowledgehidinginChinahasmadeabundantachievementsinthebasicconcepts theoreticalmethods applicationfieldsandinfluencemechanisms butthereisstillalargespaceinacademicpractice.Inthefuture furtherexplorationandresearchcanbecarriedoutfromtheaspectsofthedevelopmentofChineseresearchmeasurementscale theexpansionofresearchmethodsandtheexpansionofapplicationfields.Keywords knowledgehiding influencingfactor knowledgemap CiteSpace。

我国中俄产业领域研究进展、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中俄产业领域研究进展、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中俄产业领域研究进展、热点与前沿———基于C i t eS 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赵大伟1,武梦笛2(1.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2.哈尔滨华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5)摘要: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C N K I数据库为平台,选取最近20年(2003-2023年)我国中俄产业领域中文期刊论文1646篇,运用C i t eSpace 6.2.R 1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研究者合作网络图谱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共五种类型知识图谱,以期通过探索中俄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为中俄产业领域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

关键词:中俄;产业;C i t eSpace ;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3)06-0018-05收稿日期:2023-03-06作者简介:赵大伟(1975-),男,黑龙江克东人,教授,研究方向:产业融合发展;武梦笛(1980-),女,黑龙江宝泉岭人,讲师,研究方向: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的发布,以及有关农业、林业、基础科研、市场监管、媒体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俄两国不断深化和扩大各产业务实合作,中俄产业领域研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运用Ci t eSpace 6.2.R 1软件对CN K I数据库中近20年中俄产业领域中文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探讨中俄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分析研究者合作网络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特点,为研究者更好地掌握中俄产业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提供信息基础,以期推动我国中俄产业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创业投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 Space的科学计量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创业投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 Space的科学计量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创业投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 Space的科学计量知识图谱分析李浩;郑子卓【期刊名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24)1【摘要】创业企业成长离不开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源的双重支持,创业投资已经成为创业企业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聚焦CNKI数据库,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年)和“中文核心期刊”(1997—2022年)收录的2,422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运用Cite space软件展现25年来我国创业投资的整体图景。

结果显示,我国创业投资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高校与其他领域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不够紧密;研究热点涉及“风险投资”“科技金融”“高新技术”等;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总结了四个核心区域与两个次要区域。

运用关键词突现功能并结合新时代背景,对未来投资创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建议,以推动创业投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实践运行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1-8)【作者】李浩;郑子卓【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9.1【相关文献】1.我国"艺术乡建"的研究现状、理论热点及知识谱系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的知识图谱应用2.我国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知识图谱分析3.我国《体育法》研究热点——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4.2000—2020年我国艺术体操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启示--基于Cite Space V的知识图谱分析5.近20年我国高校信息素养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合学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研究

混合学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研究

混合学习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研究关键词:混合学习、前沿热点、趋势、Citespace、知识图谱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混合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利用多种学习策略和模型的方法,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混合学习领域进行了量化研究,探索了混合学习研究的前沿、热点与趋势。

研究发现,混合学习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结合,热点研究主要涉及领域自适应、增量学习和可解释性,趋势则包括多模态学习、迁移学习和自动机器学习三个方向。

混合学习有望在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推荐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1. 引言混合学习是指在机器学习过程中综合利用多个学习算法和模型的技术。

它能够充分发挥各个模型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泛化能力,因此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混合学习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模型进行组合,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等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2. 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是一种用于分析科学文献的知识图谱软件,它能够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模式识别,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学科领域的前沿、热点与趋势。

Citespace将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和共词关系作为节点之间的边,构建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通过计算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来揭示文献之间的关联性和演化过程。

3. 混合学习领域的前沿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混合学习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了混合学习的前沿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混合学习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结合。

深度学习以其强大的特征学习和表征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而将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效果和泛化能力。

4. 混合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的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主要涉及领域自适应、增量学习和可解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我 国天使投 资介 绍
我 国的天使 投 资在 上个 世 纪 8 O年 代 中 期 萌 芽 产 生 , 进 入本世 纪后 得 益 于 网络 普 及 和 创业 力 量 在 科 技 领域 的 出现 等原 因 , 快速 蓬勃 地 发 展 起来 。2 0 0 9年 后 , 雷军、 徐小平、 李
开 复等 天使 投资 代表 人物 的 出现 , 让 这个 行 业 迅速 发 展完 善
起来。
我 国天 使投 资 的地 区分布 上 , 以北 京 、 深圳、 长 三 角 为代 表 的经 济发 达地 区 , 分别 形成 了各 具 特 色 的天 使投 资俱 乐 部 集群, 天使 投 资进 入 了全 方 位发 展 阶段 。行 业 选择 上 , 天 使
方式 。

万方、 维普 等数据 库 , 中 国 知 网 中文 献 数 量 丰 富 、 质量更高、 涉及 的专 业也更 为全 面 。在 C NKI 的期 刊类 目下选 择 “ 高 级
、Leabharlann 研 究 背 景 检索 ” , 选择“ 主题 ” 检 索 条 件 为“ 天使投资” , 来 源 类 别 勾 选
金 融在 线
我 国天 使 投 资领 域 研 究 进 展 及 前景 分 析
基于 C i t e S p a c e的可视 化 图谱 分析
张一博
( 安徽 财经 大 学 , 安徽 蚌 埠 2 3 3 0 3 0 ) 摘要 : 天使 投 资 因 其 对 小 微 企 业 融 资 的 作 用及 国 家 大 众 创 业 万 众 创 新 的 政 策 引 领 , 逐 渐 被 重 视 和 应 用 于 中 国 的 资本 市场 。本 文运 用信 息可视 化软 件 C i t e S p a c e , 研究2 0 0 1年 至 2 0 1 7年 间 , 中 国知 网 ( C NKI ) 数 据 库 期 刊 文 献 中 天
使 投 资领域 的核 心期 刊和 C S S C 1分类 下的 2 2 6篇 文章 , 利 用可视 化 图谱 等 方法 , 来分析 国 内外对 于天使 投 资领 域 的
研 究进 展 , 并展 望 其 前 景 。
关 键词 : 天使投 资 ; C i t e s p a c e ; 可视 化 分 析 ; 知 识 图谱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2 . 4 8 文献识 别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6 —3 1 5 7 ( 2 0 1 7 ) 1 2 —0 0 7 5 —0 4 本 文研究 重点 频 次 、 聚类 以及 共 现 词分 析 , 针 对 国 内 天 使 投 资 主 题 下 相 关 文 献 的 进 行 研 究 。选 择 CNKI中 国 知 网 的期 刊 类 中 的 核 心 期 刊 和 C S S C I 为 检索数 据库 , 因 为 相 较 于
投 资人 聚焦 的热 点领 域为互 联 网 、 电商 、 科 技等 方面 。 总 结来 说 , 我 国 目前 存 在 五 种 成 型 的 天 使 投 资 人 模 式 ,
科 或领 域 的重 点 研 究 方 向和 发展 历程 , 目前 这 款 软 件 逐 渐 被 运 用 于 学 科 研 究 中 。Ci t e S p a c e软件 的功 能 按 钮 主要 有
具体 表 现为 天使 投 资个 人 ( 初期) 、 天 使 投 资俱 乐 部 、 天 使 投 资基 金 ( 2 0 0 6年后 , 出现真 格 基 金等 代 表 ) 、 天使 +孵 化 器 模 式( 政 府 常在其 中扮 演重 要角 色) 、 天使 投资平 台 。
2 .我 国 天 使 投 资 的 发 展 局 限
天使 投资 的概 念源 于西 方 的表演 捐助 , 综 合 国内外 的各
种研 究 定义 , 是 一种 社会 高收 入 、 有 投资 愿 望 的个 人 或 群体 ,
直 接投 入资 本给予 处 于发展 初 期 的 中小微 型企 业 , 并将 自己 的经 营 管理 经验与 企业 分享 , 同时 得 到高 额 回报 的 一种 投 资
关键 词 ( Ke y wo r d ) 、 作 者被 引 ( C i t e d Au t h o r ) 、 杂 志 被 引 ( C i t e d J o u r n a 1 ) 、 文献被引 ( Ci t e d Re f e r e n c e ) 等 。本 文 选 择 主 题 类 目进 行 数 据 选 择 , 因 为 天 使 投 资 领 域 的 研 究 在 国 内 还处于发 展 初期 , 相 关 文章 相 对较 少 , 研 究 这 一 主 题 文
C S S C I 和核 心期 刊 , 发表 年度 选 择 2 0 0 1年 至 2 0 1 7年 。 在 运 用C i t e S p a c e进 行 分 析 前 , 为 了 研 究 的方 便 和 数 据 的 准 确 , 根 据关 键词筛 选好 文献 数据 。 2 . C i t e S p a c e 工 具 及 其 应 用 英 籍 华 人 教 授 陈 超 美 研 发 了 一 款 专 门 的 用 于 学 术 文 献 分析 的信 息 可 视 化 工 具 , 可 以用 于 分 析 不 同 时 段 , 不 同 层 级 的 复杂 情 况 , 通 过 多 分 类 共 现 可 以 总 结 归 纳 出 某 一 学
章, 可 以观 察 出这 一 领 域 的 当 前 发 展 和 未 来 趋 势 ,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天使 投 资领 域运 用 C i t e S p a c e 进 行分 析 的步 骤 如下 : 以 C i t e S p a c e自带 数 据 格 式 转 换 工 具 , 将 C NKI中 导 出 为 Re f —
( 1 ) 天 使投 资 的投 资者 , 即天 使 投资 人 的专 业 性 不 足 , 对
投 资 项 目的 前 期 调 查 程 度 不 高 , 因 此 作 出决 定 时 , 主 观 判 断 的 成 分 所 占 比 较 较 大 。 同 时 天 使 投 资 人 对 于 所 投 资 企 业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