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合集下载

2010年执业中药师辅导:肺

2010年执业中药师辅导:肺

1.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

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乃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与此同时,也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因此,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2)肺主宣发和肃降“宣发”,即是升宣和布散,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

“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和肃降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宣发,呼出体内的浊气;通过肺的肃降,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敷布至全身,宣发外达于皮毛,肃降下行而布散。

三是通过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通过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肺主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通,疏通;调,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宣发,将津液布散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这就是肺通调水道功能在调节水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

朝,聚会的意思。

简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简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简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

以下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呼吸氧气:肺通过吸入空气,将其中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输送到身体组织。

氧气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排出二氧化碳:肺将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是代谢废物,通过呼出排出体外。

气体交换:肺内的小气泡单位——肺泡与毛细血管紧密接触,形成了气体交换界面。

在这里,氧气通过肺泡膜逆向扩散进入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被输送到全身各组织。

同时,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中释放进入肺泡,最终被呼出。

调节酸碱平衡:肺参与体液的酸碱平衡调节。

当体内产生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时,肺通过调整呼吸深浅和频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以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免疫防御:肺内有一系列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可以防御和清除吸入的病原微生物,保护呼吸道免受感染。

总的来说,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调节酸碱平衡以及提供免疫防御。

这些功能对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肺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肺

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肺中医上肺的生理功能包括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

肺脏五行属金,肺脏喜润恶燥(这一点对于普通人对于肺脏的养生很有指导意义)肺主气,司呼吸肺脏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肺脏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脏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脏相结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

并且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故“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收敛的生理功能。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二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并将津液下输于肾;三是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维持呼吸运动、水液代谢的正常进行。

在病理情下,“肺气失宣”,可见鼻塞、喷嚏、恶寒、无汗呼吸不畅、胸闷、喘咳等症状;“肺失肃降”,可见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状;两者又常相互影响,可见呼吸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等病症。

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血液的正常循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正常敷布和调节,即肺气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

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动;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

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司呼吸 主,即主持、管理之意。

肺主⽓,即指全⾝的⽓均由肺来主持和管理。

肺主⽓包括主呼吸之⽓与主⼀⾝之⽓两个⽅⾯。

肺主⽓,与呼吸功能有关,即肺主呼吸之⽓。

呼吸功能是⼈体重要的⽣理功能之⼀。

⼈体⼀⽣中,都在不断地进⾏着新陈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要消耗⼤量的清⽓,同时⼜不断地产⽣⼤量的浊⽓,清⽓需不断地进⼊体内,浊⽓需不断地排出体外,都要依靠肺的⽣理功能。

肺既是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是⽓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功能,从⾃然界吸⼊清⽓,⼜把体内的浊⽓排出体外,从⽽保证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

肺主⽓司呼吸功能正常,除了肺本⾝的⽣理功能正常外,还与⽓道的通畅与否有关。

所谓“⽓道”,是指⽓体进出体内外的通道。

包括⽓管、⽀⽓管、咽喉等。

⽓道通畅,也是维持呼吸正常的重要条件。

肺主⼀⾝之⽓,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各脏腑经络之⽓的作⽤。

肺主⼀⾝之⽓这⼀功能主要体现在⽓的⽣成,特别是宗⽓的⽣成⽅⾯。

宗⽓是由脾胃化⽣的⽔⾕精⽓与肺从⾃然界吸⼊的清⽓相结合,积于胸中⽽成。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宗⽓的⽣成。

⽽宗⽓通过⼼脉布散到全⾝也要靠肺⽓的协助。

所以肺通过宗⽓的⽣成与布散,起到主持⼀⾝之⽓的作⽤。

其次,肺主⼀⾝之⽓还体现在对全⾝的⽓机具有调节作⽤。

实际上,肺的⼀呼⼀吸运动,就是全⾝之⽓的升降出⼊运动。

肺主⽓的功能正常,⽓道通畅,呼吸就会正常⾃如。

若肺有了病变,不但影响到呼吸运动,⽽且也会影响到⼀⾝之⽓的⽣理功能。

例如,肺⽓不⾜,则呼吸微弱,⽓短不能接续,语⾳低微。

若肺⽓壅塞,则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

此外,如果影响到宗⽓的⽣成和布散,失去对其它脏腑器官的调节作⽤,则会出现全⾝性的⽓虚表现,如疲倦、乏⼒、⽓短、⾃汗等。

若肺⼀旦丧失呼吸功能,则清⽓不能吸⼊,浊⽓不能排出,宗⽓不能⽣成,⼈的⽣命也随之告终。

(⼆)主宣发与肃降 所谓“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

肺主宣发,即肺脏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理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医学教育网整理心的主要功能及系统联系,供广大初级中药士考试考生方便复习。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1)肺主气,司呼吸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

肺主气不仅能辅心行血,而且主持和调节了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之气,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①肺主宣发,即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呼浊。

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②肺主肃降,指肺具有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从而保持肺脏清虚之性的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吸入之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二是将脾传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称为尿液生成之源。

三是保持呼吸道内的通畅,肃清呼吸道内的异物。

③宣发和肃降的关系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能宣能降,则使气能出能入,能升能降。

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能相互影响。

如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即可出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等病变,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及喘息等病症。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 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呼吸,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 清气得以吸入。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

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

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至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2)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主行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媵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媵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

又因为肺为华盖,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若肺气的宣发或肃降失常,均可致津液代谢异常而出现尿少、痰饮、水肿等病证,可用宣肺利水或降气利水方法进行治疗。

(2)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系中医生理功能

肺系中医生理功能

肺系中医生理功能中医学通常将呼吸系称之为肺系,其中包括鼻、咽、喉、气道(气管)、肺脏等组织器官。

而其中肺为整个肺系之主宰。

肺与心同居上焦,位高近君,犹如宰辅,故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相辅之官”。

由于肺位最高,覆盖其他脏腑,故有“华盖之称”。

又因肺叶娇嫩,耐寒热,外感诸邪,常易先犯肺卫为患,故又称娇脏。

肺在五行中属金,与金性清肃相类似。

中医学又常将肺系的中医生理功能概括以下几个方面:肺主气,可呼吸;肺主宣发与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主治节;肺外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其液为涕;肺主声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他脏的关系。

现将肺系的中医生理功能陈述如下。

一、肺主气,司呼吸解释:主气,司呼吸是指肺具有主管机体之气的出入和管理呼吸运动的功能。

中医学之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肺主气包括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主管呼吸运动,以实现体内外自身气体交换作用。

作用正常时,则表现为呼吸匀调,气道通畅,气体出入平衡,其他脏腑才能得到濡养,保证其生理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上,苦病邪犯肺,则影响其呼吸功能,临床证候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脏腑组织之气的作用。

肺是通过生成宗气而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作用正常则使宗气充足,气机通畅,呼吸调和的生理功能。

在病理上,苦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临床证候为咳嗽喘促,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

以上肺主二气虽是互根互用的功能活动,但又皆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因为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基本条件。

若肺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也势必导致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减弱。

若肺的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收,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难以继续进行,人体生命活动则必然随之终止而死亡。

此外脏腑组织之气不足或运行失常,反过来也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而造成呼吸功能异常。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肺脏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肺脏生理功能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覆盖于⼼之上。

肺有分叶,左⼆右三,共五叶。

肺经肺系(指⽓管、⽀⽓管等)与喉、⿐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理功能是主⽓司呼吸,主⾏⽔,朝百脉,主治节。

肺⽓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形式。

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上通⿐窍,外合⽪⽑,与⾃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其华在⽑,在窍为⿐,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太阴肺经与⼿阳明⼤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肠,相为表⾥。

肺在五⾏中属⾦,为阳中之阴,与⾃然界秋⽓相通应。

1.主⽓、司呼吸肺主⽓包括主呼吸之⽓和主⼀⾝之⽓两个⽅⾯。

《素问·五藏⽣成》说:“诸⽓者,皆属于肺。

” (1)主呼吸之⽓肺主呼吸之⽓,是指肺是⽓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不断吸进清⽓,排出浊⽓,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体交换,以维持⼈体的⽣命活动。

《素问·阴阳应象⼤论》说:“天⽓通于肺。

”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的宣发与肃降作⽤在⽓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宣发,浊⽓得以呼出;肺⽓肃降,清⽓得以吸⼊。

肺⽓的宣发与肃降作⽤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肺⽓失宣或肺⽓失降,则呼吸出现异常,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若是因外感引动内饮,阻塞⽓道,肺⽓失宣,多为胸闷⽓急或发为哮喘;若是因肝⽕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多致喘咳⽓逆。

(2)主⼀⾝之⽓肺主⼀⾝之⽓,是指肺有主司⼀⾝之⽓的⽣成和运⾏的作⽤。

《素问·五藏⽣成》说:“诸⽓者,皆属于肺。

” 肺主⼀⾝之⽓的⽣成,体现于宗⽓的⽣成。

⼀⾝之⽓主要由先天之⽓和后天之⽓构成。

宗⽓属后天之⽓,由肺吸⼊的⾃然界清⽓,与脾胃运化的⽔⾕之精所化⽣的⾕⽓相结合⽽⽣成。

宗⽓在肺中⽣成,积存于胸中“⽓海”,上⾛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如《灵枢·五味》所说“其⼤⽓抟⽽不⾏者,积于胸中,命⽈⽓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并能贯注⼼脉以助⼼推动⾎液运⾏,还可沿三焦下⾏脐下丹⽥以资先天元⽓,故在机体⽣命活动中占有⾮常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亦称“肺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肺不断地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吐故纳新,促进了宗气的生成,并调节着气机,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要保持其司呼吸功能的正常,除肺阴起着滋润作用外,主要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宣发反映了肺气向上、向外的特点,肃降反映了肺气向下、向内的特点。

因此,宣发的作用重在呼出体内的浊气;肃降的作用重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但两者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生理情况下保持着协调的关系,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

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而这三种关系又都是建立在肺司呼吸功能基础上的。

首先,体现于宗气的生成方面,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其中水谷之精气固然重要,而自然界的清气尤其重要。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

其次,体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

人身之气是运动不息的。

气的运动叫做气机。

气机的调畅与否,除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外,肺气的调节作用亦十分重要。

肺气宣通清肃,则脏腑经络之气就能随着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而运动不息,并保持调畅。

再次,体现于辅心行血方面。

全身的血脉虽统属于心,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而肺对血液的运行,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含有水谷精微的血液,从心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变换,然后再通过经脉仍回到心,最后输布到全身。

由此可见,血液的运行是心与肺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心气起着原动力的作用,而肺气起着辅助的作用。

2.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气中的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以濡养之,并在卫气的作用下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水液及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至各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和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3.朝百脉,主治节
朝,即聚会之意。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治节,即治理和调节。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从而使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

二是通过呼吸,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

三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因而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血行)。

四是肺的宣肃,治理和调节着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水行)。

4.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娇脏: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

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肺为邪侵,则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药以轻清、宣散为宜。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
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亦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三是将脏腑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是为尿液生成之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