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的饲养技术 教案
熟食猪养殖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熟食猪的品种、生长特性及市场需求。
2. 掌握熟食猪的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熟食猪的品种选择与引进2. 熟食猪的饲料配制与营养需求3. 熟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4. 熟食猪的疫病防治与健康管理5. 熟食猪的市场销售与品牌建设三、教学安排第一阶段:理论教学(2周)1. 熟食猪的品种选择与引进- 讲解不同品种熟食猪的特点、生长周期和市场前景。
- 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养殖。
2. 熟食猪的饲料配制与营养需求- 讲解饲料的营养成分、配比原则和制作方法。
- 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3. 熟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讲解猪舍建设、环境控制、饲养密度等基本知识。
- 分析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要点。
第二阶段:实践教学(4周)1. 熟食猪的饲养管理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养殖场,实地了解饲养过程。
- 学生分组进行饲养操作,如饲料投放、猪舍清洁等。
2. 熟食猪的疫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讲解常见疫病的症状、防治措施和预防方法。
- 学生参与疫病检测、疫苗接种等操作。
3. 市场销售与品牌建设- 分析熟食猪的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因素。
- 学生分组设计品牌方案,包括产品定位、包装设计等。
第三阶段:总结与考核(2周)1. 学生总结实践经验,撰写养殖日志和心得体会。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3. 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基础框架。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熟食猪养殖技术》2. 实践基地:合作养殖场或校内养殖基地3. 专业设备:饲料配制设备、疫病检测设备等4. 网络资源:相关养殖技术网站、视频教程等六、教学评估1. 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养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肉猪的饲养管理导学案》

《肉猪的饲养管理》导学案第一部分:导入肉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品种之一,对于提高畜禽养殖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肉猪的饲养管理是影响猪只发展发育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
本导学案将介绍肉猪的饲养管理知识,帮助同砚们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肉猪,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部分:知识点概述1. 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2. 肉猪的饲养环境要求3. 肉猪的饲料配制与喂养方法4. 肉猪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第三部分:进修目标1. 了解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掌握科学饲养的基本原则。
2. 掌握肉猪的饲养环境要求,提高饲养条件,增进猪只发展。
3. 熟悉肉猪的饲料配制与喂养方法,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4. 掌握肉猪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知识,提高猪只健康水平。
第四部分:进修过程1. 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 了解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包括发展速度快,成熟早,饲料利用率高等。
- 掌握科学饲养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配饲料、守时定量喂养、保持饮水清洁等。
2. 肉猪的饲养环境要求- 了解肉猪的饲养环境要求,包括通风、保温、排水等。
- 提高饲养条件,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疾病传播。
3. 肉猪的饲料配制与喂养方法- 熟悉肉猪的饲料配制原则,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搭配比例。
- 掌握喂养方法,包括守时定量喂养、分阶段喂养等。
4. 肉猪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 掌握肉猪的健康管理知识,包括定期体检、疫苗接种、消毒等。
- 了解常见疾病防控方法,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防治措施。
第五部分:进修总结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同砚们应该对肉猪的饲养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合理地管理肉猪,提高养殖效益,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肉猪的饲养管理作业设计方案-畜禽生产》

《肉猪的饲养管理》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肉猪的饲养管理是畜牧养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介绍肉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营养需求等知识,培养学生对肉猪饲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肉猪饲养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掌握肉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技巧;3. 进修肉猪饲养中常见的疾病防治措施;4. 提高学生对肉猪饲养管理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肉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2. 肉猪的饲料配制和饲养技术;3. 肉猪的疾病防治和常见病害处理;4. 肉猪的发展发育规律和营养需求;5. 肉猪饲养管理中的环境控制和卫生管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传授肉猪饲养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实习等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3. 钻研性进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钻研,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设计1. 教室作业:每周安置相关课后习题,稳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 实验报告:组织学生进行肉猪饲养管理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肉猪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环境控制等内容;4. 钻研论文: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肉猪饲养管理领域的课题,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篇钻研论文。
六、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教室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3. 实验报告:评判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钻研能力;4.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5. 钻研论文:考核学生对特定课题的深入钻研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肉猪饲养管理》;2. 参考书目:《畜牧养殖学导论》、《动物营养学》等;3. 实验设备:饲料配制设备、疾病防治工具等。
八、总结通过《肉猪的饲养管理》作业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肉猪饲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在畜牧养殖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肉猪的饲养管理导学案-畜禽生产》

《肉猪的饲养管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肉猪的饲养管理是农业生产中分外重要的一环,直接干系到肉猪的发展发育和养殖效益。
本次导学案将介绍肉猪的饲养管理知识,援助同砚们更好地了解肉猪的饲养要点和技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2. 精通肉猪的饲养管理要点;3. 进修肉猪的饲养技巧。
三、进修内容1. 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 肉猪发展发育周期- 肉猪的发展速度- 肉猪的饲养需求2. 肉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饲料配制原则- 饲料投喂量控制- 饮水管理- 疾病防控3. 肉猪的饲养技巧- 合理的饲料搭配- 守时定量喂养- 注意饮水卫生- 定期健康检查四、进修方法1. 听课笔记:勤勉听讲,做好笔记,重点记忆肉猪的饲养管理要点;2. 实地观察:到农场或养猪场进行实地观察,了解肉猪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方式;3. 小组谈论:同砚们分成小组,谈论肉猪饲养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进修评判1. 完成教室练习:依据老师提供的案例,分析肉猪饲养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 撰写进修总结:总结本次进修的重点内容,包括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饲养管理要点和技巧。
六、拓展延伸1. 参观养猪场:向专业养猪人员请教肉猪饲养管理技巧;2. 查阅相关文献: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有关肉猪饲养管理的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
以上是本次《肉猪的饲养管理》导学案的内容,期望同砚们能够勤勉进修,精通肉猪饲养管理的要点和技巧,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祝大家进修幸福!第二课时一、引言肉猪饲养管理是农业生产中分外重要的一环,直接干系到猪的发展发育和肉质品质。
本导学案旨在援助同砚全面了解肉猪的饲养管理知识,提高其对肉猪养殖的熟识和实践能力。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2. 精通肉猪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3. 熟识肉猪的饲养环境要求;4. 进修肉猪的饲料配制和喂养方法;5. 精通肉猪的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三、进修内容1. 肉猪的发展发育特点- 肉猪的发展发育周期;- 肉猪的发展速度和体重增长规律;- 肉猪的性成熟期和繁殖能力。
养猪技术教案——肉猪的饲养技术

养猪技术教案——肉猪的饲养技术第一模块肉猪生产的特点及要求课程名称:养猪技术任课教师:任课班级:教学目的:1.了解肉猪生产的特点及要求2.了解肉猪生产的目的教学重点:肉猪生产的特点及要求教学难点:快速育肥的原理课型:理论讲授课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利用提问和讨论法教学媒体:无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肉猪生产的特点及要求、肉猪生产的目的一、肉猪生产的特点及要求1.肉猪按其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三个时期:a.从断奶至体重35kg为生长期,或称为小猪阶段或前期;b.体重35-60kg为发育期,或称为中猪阶段或中期;c.体重60kg至出栏为肥育期,或称为大猪阶段或后期。
2.就其体重增长而言,6-8月龄前增重较快,饲料转换率也高。
到10月龄以后,增重速度减慢。
因此要抓住增重速度高峰期,降低饲养成本。
3.体组织生长高峰出现的顺序为骨骼、肌肉、脂肪。
即生长发育早期,骨骼的生长发育最快,而后为肌肉,后期则大量沉积脂肪。
4.即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机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的含量下降,而脂肪含量则迅速增加。
5.肉猪从饲料中获得营养的主要去向是维持需要和增重。
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肉猪摄食的能量首先用于维持需要,若有剩余,则用于增重。
二是肉猪生活一天,无论增重与否,就得用掉一天的维持消耗二、肉猪生产的目的肉猪生产的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较少的饲料,获得数量多肉质好的猪肉。
提高肉猪的日增重、出栏率和商品率,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能增加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第二模块肉猪生产前的准备课程名称:养猪技术任课教师:任课班级:教学目的:1.掌握圈舍及环境的消毒技术2.掌握猪苗选择技术3.掌握去势、驱虫技术4.掌握预防注射、合理组群教学重点:圈舍及环境的消毒技术教学难点:去势、驱虫、预防注射课型:理论讲授课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利用提问和讨论法教学媒体:无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圈舍及环境的消毒技术、猪苗选择技术、去势、驱虫技术、预防注射、合理组群一、圈舍及环境的消毒二、选好猪苗1.选用优良杂交组合的杂种仔猪。
肉猪的饲养操作2

第三章肉猪的饲养操作第一节饲养管理一、进苗前的准备工作1、设施、生产用具的配备根据季节天气需要,进苗前准备好防寒保温和防暑降温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如:防寒保温用的保温箱或垫板,油桶(或煤炉)(以100头计3个以上),燃料(煤或木糠、柴); 防暑降温用的牛角风扇(100头计3台以上)、瓦面喷水装置、遮光网等;准备好生产用具:胶鞋,铁铲,扫把,猪笼车,水管,消毒器;安装好可调节帐幕,帐幕要下端固定,通过上端活动来调节舍内通风。
2、栏舍、设备用具的清洁消毒为了减少环境中的病原浓度为猪群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进苗前一周必须对猪舍周围以及栏舍进行一次清洁(包括屋内瓦顶),清洁后全面消毒,猪舍周围喷5%烧碱,撒上生石灰。
进苗前确保供水系统浸泡消毒一次,包括清洗消毒水池、水管,消毒后再用清水过一次,把饮水器拆下来用消毒药水泡过清洗后再使用。
3、运输防护运猪苗车辆在寒冷天气一定要做好防雨保暖措施;炎热天气做好防雨防暑措施。
当气温较低时,猪苗回来之前先将猪舍内温度提到25度以上。
二、进苗后管理1、分群。
进苗当天做好猪群大、小、强、弱分群,排放顺序大→小,利于有针对性护理保健,提高猪群的均匀度。
2、饲养密度。
进苗15天内为了方便猪群保温,夏季选70%的栏、冬季60%的栏饲养(每栏的数量不宜超过18头),15天后再分疏。
以100头为基数空2个栏,每递增100头空1个栏,如200头空3个栏,方便日后对猪群定位调节和病残猪的调理;中大猪饲养密度不能低于1.5平方米/头(但每栏饲养群体控制在13头以内)。
3、定位。
做好进苗后5天的定位工作,一般采取在门口遮光,撒米糠或小许饲料诱食、加强对个别猪只驱赶等方法,进苗后二天内拉粪处的猪粪可不清走,便于定位。
4、环境控制。
要保持栏舍干爽、卫生,猪舍内以及猪舍周围5米内要保持整洁,不得存放杂物,栏舍内尽可能减少粉尘;一般情况下无论小中大猪都尽量减少冲水(包括冲猪栏与冲猪身),以勤铲猪粪勤清扫为主(每天不少于3次),控制好栏舍内湿度;进苗后25天内严禁冲栏,就算是要冲洗猪栏好要选择晴天或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进行,主要冲洗后排粪处,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冲洗干净。
肉猪的饲养操作2

第三章肉猪的饲养操作第一节饲养管理一、进苗前的准备工作1、设施、生产用具的配备根据季节天气需要,进苗前准备好防寒保温和防暑降温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如:防寒保温用的保温箱或垫板,油桶(或煤炉)(以100头计3个以上),燃料(煤或木糠、柴); 防暑降温用的牛角风扇(100头计3台以上)、瓦面喷水装置、遮光网等;准备好生产用具:胶鞋,铁铲,扫把,猪笼车,水管,消毒器;安装好可调节帐幕,帐幕要下端固定,通过上端活动来调节舍内通风。
2、栏舍、设备用具的清洁消毒为了减少环境中的病原浓度为猪群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进苗前一周必须对猪舍周围以及栏舍进行一次清洁(包括屋内瓦顶),清洁后全面消毒,猪舍周围喷5%烧碱,撒上生石灰。
进苗前确保供水系统浸泡消毒一次,包括清洗消毒水池、水管,消毒后再用清水过一次,把饮水器拆下来用消毒药水泡过清洗后再使用。
3、运输防护运猪苗车辆在寒冷天气一定要做好防雨保暖措施;炎热天气做好防雨防暑措施。
当气温较低时,猪苗回来之前先将猪舍内温度提到25度以上。
二、进苗后管理1、分群。
进苗当天做好猪群大、小、强、弱分群,排放顺序大→小,利于有针对性护理保健,提高猪群的均匀度。
2、饲养密度。
进苗15天内为了方便猪群保温,夏季选70%的栏、冬季60%的栏饲养(每栏的数量不宜超过18头),15天后再分疏。
以100头为基数空2个栏,每递增100头空1个栏,如200头空3个栏,方便日后对猪群定位调节和病残猪的调理;中大猪饲养密度不能低于1.5平方米/头(但每栏饲养群体控制在13头以内)。
3、定位。
做好进苗后5天的定位工作,一般采取在门口遮光,撒米糠或小许饲料诱食、加强对个别猪只驱赶等方法,进苗后二天内拉粪处的猪粪可不清走,便于定位。
4、环境控制。
要保持栏舍干爽、卫生,猪舍内以及猪舍周围5米内要保持整洁,不得存放杂物,栏舍内尽可能减少粉尘;一般情况下无论小中大猪都尽量减少冲水(包括冲猪栏与冲猪身),以勤铲猪粪勤清扫为主(每天不少于3次),控制好栏舍内湿度;进苗后25天内严禁冲栏,就算是要冲洗猪栏好要选择晴天或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进行,主要冲洗后排粪处,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冲洗干净。
《肉猪的饲养管理作业设计方案-畜禽生产》

《肉猪的饲养管理》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肉猪的饲养管理是畜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进修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肉猪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猪效益,提高生产效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肉猪饲养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畜牧养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肉猪的发展发育规律和饲养管理原理;2. 掌握肉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方法;3. 进修肉猪饲养中的常见疾病防治措施;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肉猪的发展发育规律2. 肉猪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3. 肉猪常见疾病防治4. 肉猪的环境管理5. 肉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教室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肉猪饲养管理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增进进修效果。
五、作业设计方案1. 教室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所学内容,撰写一份肉猪饲养管理方案,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方法、疾病防治措施等。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实地进行肉猪饲养管理实践,完成相关操作任务,并撰写实践报告。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指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形成小组讨论总结报告。
六、评分标准1. 教室作业:内容完备、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得分30%;2. 实践操作:操作规范、结果准确、报告详细,得分40%;3. 小组讨论:讨论活跃、结论合理、总结清晰,得分30%。
七、参考资料1. 《肉猪养殖技术手册》2. 《肉猪饲养管理实用指南》3. 《肉猪常见疾病防治手册》以上为《肉猪的饲养管理》作业设计方案,希望学生能够认真进修,积极参与,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猪的饲养技术
内容:肉猪的饲养技术
目的:掌握肉猪的饲养技术及生产管理
重难点:在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引言
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
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耗料多。
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
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
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
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看书)
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
生长增重最大的阶段是出生后懊悔2上月,胚胎增重最大的是什么阶段呢?(妊娠悔80天以后)
2、骨骼生长夫律: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
胚胎期哪些骨生长慢,哪些骨生长快,出生以后呢?
3、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内、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
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
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
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
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100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100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
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1、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管理、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陆川母猪×约克公猪,平均日增重500克,约杂1代母猪×长白公猪,平均日重600克,一般杂种后代,比本地亲本的增重平均值提高15~25%。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
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
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
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
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3、育肥前仔猪的体重:育肥前体重大、生长发育好的仔猪,
要比体重小,生长发育差的,育肥效果要好,一般来说,断奶体重越大,肥育效果越好。
4、年龄: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每公斤增重耗料越少。
例如10公斤仔猪,每月增重7公斤,增重率70%,肉料比1:2.1公斤;80公斤的大猪,每月增重20公斤,肉料比1:3.4,所以小猪阶段比大猪增重大,效益好。
5、猪只饲养密度:据试验,一栏养10头,每头占地面积1.2平方米,日增重610克,另一栏养15头,每头占地面积0.8平方米,日增重580克,适当宽度对增重是有利的。
此外,性别(公猪比母猪增重快)、阉割(阉割的比不阉割的增重快)、温度(秋天肥育比夏天、冬天快),以及饲养方法(不限料比限料快),饲喂餐数,驱虫与否等、对高产肥育都有影响。
三、养肉猪前的准备
猪的育肥前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圈舍的消毒、去势、预防接种、驱虫等。
1、栏舍消毒:①用3%的烧碱水喷洒。
②用20%的石灰乳粉刷墙壁
2、去势:阄割,使猪失去生殖能力,利于猪的长。
(可用化学方法:将10克氯化钠(食盐)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上1毫升甲醛溶液摇匀,过滤,即成化学去势药液,。
注射时,先在仔公猪阴囊纵轴前方做好常规消毒,给每个睾丸注入2-5毫升药液即可)
3、预防接种:作为育肥用的猪在仔猪阶段一定要在转栏前做好两次猪瘟疫苗注射,以防止较严重的传染病感染,确保肉猪健康生长。
4、驱虫:①盐酸左旋咪唑片按每3公斤活猪重口服1片混入少量的较好饲料在晚上投喂。
②磷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注射5毫克。
体外寄生虫(疥螨、虱子等)可选用消灭清、百虫灵1.5%敌百虫溶液等外涂或喷洒。
5、选好育肥用的仔猪。
选猪要领:①最好是选新长白公猪与本地东山母猪杂交的猪苗。
一般后二种杂猪比本地猪日增重提高20~30%,饲料利用率高10~15%,瘦肉率高8~11%,三品种杂交猪又比二品种杂交猪提高日增重10~15%,饲料利用率高8~10%,瘦肉率高6~8%;②选仔猪走动灵活,眼睛明亮,尾常摆动,粪便成条状,被毛光亮,无皮肤病,打过猪瘟预防针
③体重:在同窝断奶杂交仔猪中,体重较大,一般2月龄体重达10~15公斤,75~90日龄达20~30公斤以上。
④外型:体躯各部位发育均称,一般应选:头短宽,喃齐大、背腰平、宽、批、体型高大、前后躯发达,肚腹充实不下垂,四脚高,尾根粗大。
四:肉猪的饲养管理综合技术
1、合理分栏
按体重大小,体质强弱,吃料快慢进行分群合栏,分栏合群
时应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等方法,分群合栏后要保持相对稳定,否则,任意变动猪群,都会引起猪搔动不安、咬架、影响猪的采食,睡觉乃至生长。
2、耐心调解:调教猪只养成在固定地点吃、拉、睡和互不相争吃的习惯,
3、合理地配合肥育猪的饲料,保证营养水平。
肥育猪的饲粮必须营养全面平衡,猪的饲料粮应随体重的不同而变化。
4、饲料中的矿物质与维生素、钙磷的补充以骨粉最好,猪所需要的铁、铜、锰、锌、钴、碘和硒等微量元素都用它的化合物配制添加剂,
5、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论饲养什么杂种的肥育猪,其饲料中均含有一定的粗纤维。
粗纤维有助于饲料在肠道中运行、也可防止猪拉稀。
但粗纤维过多,就会影响其他饲料的消化率,阻碍猪的增重。
五、改革饲喂方式
①改熟料喂为生喂:青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含有维生素和有助于猪消化的酶,这些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维生素和酶,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赖氨酸的利用率,所以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
②改稀喂为干湿喂:有些人以为稀喂料,可以节约饲料。
其实并非如此。
猪快不快长,不是以猪肚子胀不胀为标准的,而是以猪吃了多少饲料,又主要是这些饲料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
能量及其它们利用率为标准的,
③改先拖后攻的育肥法:我们知道猪前期生长快,需要的蛋白质饲料多,后期主要是长脂肪,需要的能量饲料多,采用先拖架子后催肥的饲养方法。
六:常用的育肥方式:
生长育肥方式一产母猪育肥方式淘汰母猪育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