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7大宝典,教你养好猪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养猪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猪的技术和建议。

1.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非常重要。

场地应该远离城市和居民区,以避免噪音和气味污染。

场地应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浸泡在猪圈中。

此外,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猪能够活动自如。

2.选择适合养猪的品种选择适合养猪的品种也非常重要。

一些品种比其他品种更适合养殖。

例如,某些品种更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而且更耐病。

此外,一些品种也更适合生产肉类或猪肝等产品。

3.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非常重要。

猪需要适当的营养来保持健康和生长。

应该为猪提供充足的水和多样化的饲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

4.给猪提供适当的住所给猪提供适当的住所也非常重要。

猪需要一个干燥、舒适、清洁的环境来生活。

猪圈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持卫生。

此外,猪圈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猪能够活动自如。

5.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也非常重要。

猪可能会患上各种疾病,如猪瘟、口蹄疫等。

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早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6.控制猪的数量控制猪的数量也非常重要。

过多的猪会导致猪圈过度拥挤,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过多的猪也会导致饲料和水的浪费。

因此,应该根据场地和饲料等资源的情况,控制猪的数量。

总之,养猪需要技巧和经验。

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和品种,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给猪提供适当的住所,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控制猪的数量,这些都是养猪的重要技术和建议。

第一章猪的营养与饲料第一节猪的营养需要猪的营养需要包括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这些营养物质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都非常重要。

第二节猪常用饲料常用的猪饲料包括青饲料、青贮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粗蛋白补充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这些饲料可以满足猪的各种营养需求。

第三节日粮配制技术日粮配制技术包括配制原则、猪饲养标准、配制方法和典型日粮配方。

养猪养殖业技术指导手册

养猪养殖业技术指导手册

养猪养殖业技术指导手册第1章养猪业概述 (3)1.1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1.1.1 发展现状 (3)1.1.2 发展趋势 (4)1.2 养猪业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 (4)1.2.1 市场前景 (4)1.2.2 经济效益 (4)第2章猪的品种与选择 (4)2.1 常见猪的品种及其特点 (4)2.1.1 杜洛克猪 (4)2.1.2 长白猪 (5)2.1.3 大白猪 (5)2.1.4 汉普夏猪 (5)2.1.5 皮特兰猪 (5)2.2 猪的选种与繁殖 (5)2.2.1 选种原则 (5)2.2.2 选种方法 (5)2.2.3 繁殖 (6)第3章猪场规划与建设 (6)3.1 猪场的选址与规划 (6)3.1.1 选址原则 (6)3.1.2 选址要求 (6)3.1.3 规划布局 (6)3.2 猪舍设计与建设 (7)3.2.1 设计原则 (7)3.2.2 设计要求 (7)3.2.3 建设要求 (7)第4章饲料与营养 (7)4.1 猪的饲养标准与饲料配方 (7)4.1.1 饲养标准制定 (7)4.1.2 饲料配方原则 (7)4.1.3 饲料配方实例 (8)4.2 饲料种类及其加工与储存 (8)4.2.1 饲料种类 (8)4.2.2 饲料加工 (8)4.2.3 饲料储存 (8)4.3 营养需要与添加剂的使用 (9)4.3.1 营养需要 (9)4.3.2 添加剂的使用 (9)第5章猪的繁殖技术 (9)5.1 猪的繁殖生理 (9)5.1.2 发情周期与发情鉴定 (9)5.1.3 排卵与受精 (9)5.1.4 妊娠与分娩 (9)5.2 繁殖管理与技术 (10)5.2.1 选种与配种 (10)5.2.2 发情鉴定与配种时机 (10)5.2.3 妊娠诊断与孕期管理 (10)5.2.4 分娩接产与产后护理 (10)5.2.5 仔猪培育 (10)5.2.6 繁殖记录与统计分析 (10)第6章猪的饲养管理 (10)6.1 猪的生长阶段划分与饲养管理要点 (10)6.1.1 猪的生长阶段划分 (10)6.1.2 饲养管理要点 (11)6.2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规范 (11)6.2.1 饲料管理 (11)6.2.2 疾病预防与控制 (11)6.2.3 猪舍环境管理 (11)6.2.4 记录管理 (12)第7章疾病预防与控制 (12)7.1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12)7.1.1 管理制度 (12)7.1.2 消毒措施 (12)7.1.3 隔离与净化 (12)7.1.4 饲养管理 (12)7.2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12)7.2.1 蓝耳病 (12)7.2.2 猪瘟 (12)7.2.3 猪流感 (12)7.2.4 猪圆环病毒病 (13)7.3 免疫接种与药物防治 (13)7.3.1 免疫接种 (13)7.3.2 药物防治 (13)7.3.3 监测与预警 (13)第8章猪场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 (13)8.1 猪场环境污染与防治 (13)8.1.1 空气污染 (13)8.1.2 水污染 (13)8.1.3 土壤污染 (13)8.2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4)8.2.1 粪便处理 (14)8.2.2 死猪处理 (14)8.2.3 饲料残渣处理 (14)第9章养猪业信息化管理 (14)9.1 养猪业信息管理系统 (14)9.1.1 系统概述 (14)9.1.2 系统架构 (15)9.1.3 系统功能 (15)9.2 智能养猪技术及其应用 (15)9.2.1 智能监控系统 (15)9.2.2 自动饲喂系统 (15)9.2.3 疫病智能诊断系统 (15)9.2.4 繁殖育种智能管理系统 (15)9.2.5 饲料配方智能优化系统 (16)9.2.6 养殖大数据分析平台 (16)第10章养猪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 (16)10.1 养猪业发展前景与挑战 (16)10.1.1 发展前景 (16)10.1.2 挑战 (16)10.2 政策法规对养猪业的影响 (16)10.2.1 政策支持 (16)10.2.2 法规约束 (16)10.2.3 政策法规调整 (17)10.3 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 (17)10.3.1 优化产业结构 (17)10.3.2 强化科技创新 (17)10.3.3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17)10.3.4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培训 (17)10.3.5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7)第1章养猪业概述1.1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1 发展现状我国养猪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科学养猪讲座技术要点ppt课件

科学养猪讲座技术要点ppt课件

四、如何提高母猪受胎率?
• 一)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母猪是否发情: • a、母猪发情时时常东张西望,摇尾巴,爬跨其他猪. • b、母猪发情时外阴开始充血肿胀,并有粘液流 出。 • c、有条件用公猪试情时,母猪接受公猪爬跨,呆 立不动,频频排尿等。另外,如果母猪不发情或 老配不上怎么办?查原因:多数是过肥或过瘦, 少数是生殖道内有病。如子宫炎、卵巢囊肿等。 适当户外运动,合群并圈或加强营养等。还有, 可以用公猪诱导法。实在不行,只好采用激素催 情法,可选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配合绒毛膜促 性腺激素同时使用,等待发情,用促排3号注射后 再配种。也许成功。
科学养猪讲座技术要点
授课的主要内容
• 1、猪有哪些习性?
• 2、猪的优良品种有哪些?
• 3、如何选择后备母猪?
• 4、如何提高母猪受胎率? • 5、如何配种?具体操作有哪些?
授课的主要内容
• 6、怎样进行妊娠诊断?
• 7、分娩前后如何管理?
• 8、仔猪的如何饲养管理?
• 9、断奶猪的培育应注意哪些事项? • 10、生长肥育猪何时出栏最合适?
六、怎样进行妊娠诊断?

一般母猪配种后18-25天表现未发情或6周
后再观察一次,即说明已怀孕,其外部表 现疲倦贪睡不好动,性情温驯,动作稳, 食量增加上膘快,皮毛发亮紧贴身,尾巴 下垂很自然,阴部缩成一条线。另外,也 可以用超声波测孕仪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七、分娩前后如何管理?
• (一)正确计算预产期,母猪预产期一般为111-117, 平均114天。 • (二)产房应彻底刷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 (三)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要点: • 1、灭除体外寄生虫,产前10天左右用伊维菌素 透皮剂或螨净喷洒全身。 • 2、减少日粮喂料的10%左右。产前三天在饲料 中加喂土霉素或母仔安等药物防拉黄白痢。 • 3、产前3-7天迁入产房。 • 4、入产房后,应加强护理,防止早产。 • 5、母猪临产征兆:起卧不安,衔草做窝,挤出 清亮乳汁时则当天分娩。 • 6、准备好接生用具。

健康养猪十大宝典

健康养猪十大宝典

政 策 以来 , 生猪 产 业 呈 现 蓬勃 发 展 之 势 。从 鼓 励 发 展 到标 准化 创建 , 从 量 的增 长到质 的提高 , 从家 庭养 殖 到规 模 养殖 , 再 到百万 头 生猪 大县 建设 , 到 目前养 殖 园 区建设 , 观 念 在 不 断更 新 , 理 念 在不 断 提 升 , 政 策在不 断 投入 , 场 户在不 断增 多 , 养殖 问题 也 日益 突 出 。如何 倡导健 康 绿色 养殖 , 核 心是 养殖 理念 问题 ,
畜牧 兽 医杂 志
第 3 2卷
增 刊
2 0 1 3年
3 3
健 康 养 猪 十 大 宝 典
聂 绪 明
( 城 固县 畜牧 兽 医工作 站 , 陕西 城 固 7 2 3 2 0 0 ) 摘 要 : 猪 肉是 肉食 消 费的主体 , 自2 0 0 7年 以来 , 国 家、 省、 市、 县 相 继 出 台 了一 系列优 惠扶 持 发展
情一 落 再 落 , 养 猪 人 一 亏再 亏 , 忍疼 淘汰母 猪 , 到
2 0 1 0年 底 2 0 1 1年 造 就 了 生 猪 历 史 行 情 , 一 头 肥 猪 盈利 近 8 5 0元 。在 这 种 情 形 下 , 为 了确保 “ 菜 篮子 ” ,
l 引 言
养 猪 的 目的在 于 向社会 提 供 更 多 的安 全 猪 肉 , 保 障人 民群 众 日益 增 长 的 物质 需 求 的 同时 , 获取 最
通 到汉 中 , 汉 中的生猪 流通 到 四川 , 汉 中 成 了 四 川 生 猪 的重要 供应 基 地 , 汉 中 的 猪 肉 价 格 曾 一 段 时 期 和
2 养 猪 十 大 宝 典
2 . 1 调 适 心 理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1、锯木屑养猪法这是德国农民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即在圈内铺10厘米厚的锯木屑,并混入发酵剂。

数天后锯木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木屑可作肥料。

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不易生病,头均日增重克,且肉质好,水分少。

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2、多段喂食法欧美等一些国家在传统养猪基础上,通过增加配料次数,使饲粮水平紧随猪的生长需要量的变化而变化。

多段饲喂法要求配好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有微量成分充分混合的营养浓度高的配合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较低的一般配合饲料,然后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日龄和品种的实际营养要求,通过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对比例,配制出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平不同的饲料。

一般说来,仔猪阶段可以内要一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此阶段主要就是多用高浓度基础协调饲料;架子阶段则内要3周~4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并随体重增加,低淡饲料怱减至,仔猪至出栏存栏大致经7次相同的掺对饲料发生改变。

这种充饥法,能较精确地满足用户猪对营养的须要,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加氮磷的排出,有效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3、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气温下,食欲最强劲,减重也最快。

盛夏白天气温低,影响猪的食欲,而夜间通常在20℃左右,猪的食欲强劲。

因此,必须并使猪在盛夏减重慢,就要发生改变白天进食的传统习惯,实行夜间进食,白天增加活动。

夜间进食在晚上10点和零晨4点左右,每夜喂食2次,白天则可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喂食1次0.5%的食盐水,数量不减半,出任猪民主自由饮,同时尽量多喂食些新鲜青绿饲料。

4、倒喂法此法一改为先扎架子后催肥的传统圈养方法,而把混合精料重点资金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使用管制圈养。

核心思想分后三个阶段展开:肉猪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到45%;40公斤~60公斤,精料仅占到39%;60公斤~80公斤,精料仅占到33%。

最新实用养猪技术精讲PPT课件

最新实用养猪技术精讲PPT课件

❖ (8)抓开食
❖ 进行补料训练仔猪吃料叫开食。仔猪2周龄后母猪 乳即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解决办 法就是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同时,提早补料可以 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其机能,促进胃肠发育,防 止下痢,为断奶打好基础。一般在5~7日龄时开始 诱食,可在仔猪吃奶前,将料涂在母猪乳头上;或 将炒香的高粱、玉米或大小麦料撤在干净地上,让 母猪带仔舔食;也可在乳猪料中加调味剂如乳猪 香 ,让仔猪自由采食。训练开食的同时,应训练仔猪 饮清洁水,否则仔猪就会饮脏水或尿液,易致下痢 。
第二,断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仍很高,因此,断奶猪 舍一定要有保温箱,在箱的底部可铺上一层干燥洁净 的木板。
第三,断奶仔猪可以原窝养育,也可根据仔猪大小进 行重新分群。食槽要符合要求,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第四,仔猪在饲喂全价饲料及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 仍可能有相互咬斗的现象,这是仔猪的天性,可在圈 栏内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其玩耍,以分 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 ②防疫: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 副伤寒和病毒性痢疾等传染病,必须制定科 学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 ③驱虫:肉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 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90 日龄进行第一次驱虫,必要时在135日龄左 右时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服用驱虫药后,应
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解救。驱 虫后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并堆制发酵, 以杀死虫卵防再度感染 。
❖ 一、什么是DLY三元杂交猪?
❖ DLY杂交猪中的D是指杜洛克猪,L是指长 白猪,Y是指大约克猪。三元杂交是指先 用长白猪(L)与约克猪(Y)杂交,获得 二元杂交猪(LY),然后再用杜洛克(♂ )与LY(♀)杂交所获得的后代就是DLY 三元杂交猪。

养猪技术与猪病防治简明教程

养猪技术与猪病防治简明教程

养猪技术与猪病防治养猪科学技术外购苗猪十注意一看嘴形。

嘴短而团,大而齐,口又深,特别是下颌要薄。

下颌与上颌相平整齐的苗猪吃得多,不挑食,易养,长得快。

二看眼睛。

眼毛短,睛亮有神的猪,健康活泼,生长良好,绝大多数无病。

三看耳鼻。

鼻孔要大,与嘴相称。

耳朵大而薄,耳根厚而硬,双耳距离宽的猪能吃会长。

四看脖子。

不粗不细,并有一定长度,母猪可长点,公猪适当短点,育肥猪的不宜太粗。

五看躯干。

肩背要宽。

苗猪前肩高,背胸部宽阔发育良好,背平坦而直长,腹板宽平稍下垂,腹形以"黄瓜肚"为好,呼吸和血液相应旺盛,生长也迅速。

六看尾巴。

俗话说:“尾巴象根钉,一天长一斤”。

苗猪尾巴根子粗,尾稍红,尾皮薄,呈“丁字状”,不但长得快,而且性情温驯。

七看奶头。

奶头明且稀,但不少于6对。

最好交叉均匀排列,前稀后密。

7+6相对或7+8相对,8+9相对最为理想。

八看四肢。

要求四腿强健、圆直粗长、大腿肌肉丰满,蹄甲圆厚,蹄叉大而明显,体长与体高比例适中,骨架大,生长快。

九看皮毛。

皮薄红润干净,肋间毛向下垂,被毛整齐,毛稀、平滑、光亮的苗猪体质好,长得快。

皮粗毛乱,苍白无光泽的猪多为病猪、僵猪。

十看体重。

同窝苗猪断奶,体重越大的,一般育肥时增重速度越快,故宜选购体重大的苗猪,即"抢重不抢轻",便于短期育肥,满大月,体重超过10千克的苗猪,抗病能力比未满大月的要强。

初春购猪苗注意防疫、应激、驱虫初春外购仔猪应注意疫病的预防,进入猪场时要注意消毒和隔离,对于仔猪疫病的防治,可以按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外购仔猪应该及时接种猪瘟苗,其他疫苗可根据季节和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各种菌苗尽量不做或少做,可通过细心管理,定期投药来预防细菌疾病;加强消毒。

对疫苗过敏的仔猪可注射2ml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缓解。

第二步,仔猪购入2个小时后给水,少给勤添,避免引起应激性腹泻,水里应添加各种调节应激的添加剂或药物。

养猪的方法.doc

养猪的方法.doc

养猪的方法养猪的方法1、圈舍要求。

一般要求猪舍坐南朝北,这样的圈舍采光好,利于发酵;而且通风良好,不臭也没蚊蝇。

也可用塑料大棚,冬天采光好、保暖,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2、建垫料床。

用水泥砌深度在1米左右的水泥池,可以采用地下式。

3、垫料准备。

垫料里主要是木屑,占到90%,因为它很松软,可以吸收水分,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盐。

土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因为这里面微生物比较多;盐要用粗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

4、上床发酵。

把菌种和垫料拌匀后上床,垫料厚度在80-90厘米,发酵4 5天,就可以进猪了。

注意事项1、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2、一个月喷一次营养液进行菌床维护。

营养液是专门培养的活性剂,按1比300的比例掺水,喷洒在床面上,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

3、菌床表面不能太干燥,既要保持很松散,又不让灰尘扬起来,否则,猪容易得呼吸道病。

4、平时发现猪粪便堆积较多时,应将它摊撒均匀,便于降解。

5、注意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便,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

优点1、节省人工。

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如一个人能养500头,此法可以养1000头,省工50%。

2、节省饲料。

由于粪便给菌类提供营养,菌类不断繁殖,形成菌丝,这些菌丝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猪的美食,食用它可省饲料20%-30%。

3、节省医药费。

猪吃了菌以后,既能帮助消化,又能提高免疫力,体质增强,不生病,节省了大量的医药费。

4、节省水。

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此法只要满足猪的饮用就行了,能省水90%。

另外,一次投放的垫料可长期使用,一般可用3 5年,如果维护的好,有的可长达10 20年,并且,更换下来的垫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饲养猪的要点1.生喂与熟喂。

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决定采取生喂或熟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技术7大宝典,
教你养好猪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养猪技术7大宝典,教你养好猪--养殖问答网
养猪行业是我国传统养殖业之一,在我国拥有几千的历
史,发展到现在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猪养殖国。但
是养猪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直制约着我国养猪业
的发展,因此,要想推动养猪业的发展必须对养猪技术方
面加以指导,以下简单的介绍下。
养猪技术的基础
1、养猪业首先要注重品种
养猪要养良种猪。良种猪就是一代杂交猪,用长白或
大约克夏公猪与当地母猪或苏太猪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
仔猪,生命力强、采食面广、生长速度快、产瘦肉多。
2、科学合理的使用配合饲料
25公斤以下的仔猪以喂优质、全价、营养全面,适口
性好、易消化的全价乳猪料为好,25公斤以上据不同生长
阶段的需要,进行配制多种原料的全价饲料,要做到原料
易得,配方合理、营养全面,生物安全有保障,利用率高
不浪费。
3、饲草饲料要多样化搭配比例合理,精、青饲料相结

其比例一般为1:1.5-2,25公斤以下的猪按照1:1;25
公斤以上的猪按照1:1.5;经产母猪1:2以上,精、青结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营养全面,有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多,成本底,长得
快。养猪一般不要求喂单一喂精料,单一精料营养不全,
成本高,猪只生长缓慢。
4、养猪要用科学的育肥方式
这里介绍直线育肥。即对断奶后的仔猪到出栏止,根
据各阶段生长的营养需要配置相应的全价配方饲料从而达
到快速生长的水平,采用这种育肥的方法叫直线育肥法,
通过直线育肥的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养殖期,提高出栏率,
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改变了传统性养猪法的饲养周期
长、瘦肉率低、养殖成本高的局面,使劳动力价值提高,
资源利用率增高、养殖成本降低。
5、养猪要有科学的饲喂方法
推行每天两次喂猪法,要喂干稠料。严格按照饲喂时间投
料,一般上午8点左右喂第1次,下午5点左右喂第2次,
在冬天或者哺乳母猪中午12点左右加喂一次青料,适当添
加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还可以节约饲料,降低
养殖成本。
6、养猪要实时调整密度
冬天一般0.8平方米猪舍可养1头猪,夏天1.0-1.2平方
米猪舍可养1头猪,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猪舍,而且猪多、
抢食,增重快,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费用。
7、养猪要注重猪舍建设选址和修建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4
要设计成冬暖夏凉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一般应选在地
下水位不低于3.0米以下,背风向阳坐南向北,远离学校、
公路、公共场合。养殖隔离区。病死畜禽无划痕处理区
3000米以外。在场内春季可在猪舍周围栽种瓜藤之类,到
了夏秋,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猪舍要安装塑料暖棚,保持
猪生长所需温度,促进发育生长。
8、养猪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
猪舍要天天打扫清理,定期对场内外进行消毒和猪只体内
外驱虫,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程序依次进行疫病预防免疫
注射。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
9、养猪技术的运用
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能够合理地利用饲料,提高饲
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因此,养猪饲喂应抓好
以下四点。
(1)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和猪的生产用
途及生长阶段来决定生喂或者熟喂。以减少饲料营养损
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消化道疾病发生为原则。豆
科籽实、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和红苕等精料和含有毒
物质的多汁饲料,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等应熟喂。玉米、
小麦、高粱及各种青绿饲料均应生喂。
(2)稠喂与稀喂。一般要求饲料应采用生、干喂和
生、湿拌料饲喂。经加工后的全价饲料以适量的清洁饮水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
搅拌成捏得拢、散得开为宜的干湿拌料进行饲喂。在喂后
要供足饮水。这样可以避免因稀喂的饲料中含水多,胃排
空快,肠胃刺激小,消化液分泌减少,而降低饲料的消化
和吸收。
(3)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生产用途,生长阶段、年
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
数;20日龄起至断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
—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
肉猪、公猪每天3次。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
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迟,
夜间加餐一次。
(4)制定合理的饲喂制度。饲喂要“四定”。即定质、
定量、定时和定温。根据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
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原料易得、营养全面。
定时:有利于猪形成条件反射和良好习惯,有规律地
分泌消化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定量: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
料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
定温: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
热水凋制饲料和喂温水。使其温度一般控制在28℃左右。
定质:一般要求不要轻易更改饲料配方,和降低营养
标准。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6
养猪技术的基础和运用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除了以
上的介绍之外,还要注意保持适当的密度、日常检查猪群
生长情况以及做好免疫工作等等。养猪不但是传统的养殖
业,而且是畜牧养殖业的重点。因此,做好养殖技术方面
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